常常聽人們說起痧,刮痧療法操作簡便,易學好懂。 但是,什麼才能被稱為「痧」? 刮痧和瘀血有什麼區別? 刮痧又有什麼好處? 為什麼有的時候能刮出「痧」,有的時候又刮不出「痧」? 刮痧是不是很痛苦呢?痧的消退又有什麼作用呢? 「痧」又曰「瘴氣」。它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病理反應即「痧象」,一是指刮痧刺激後所產生的「痧痕」。痧象又有兩種,一種是指皮膚表面出現的紅色小顆粒狀的疹子,另一種指的是痧證,即所謂的痧脹。 痧,簡單的理解,就是淤堵在人的毛細血管末梢的死血及垃圾,在西方醫學裡屬於熱失調的範圍,而中國傳統醫學則認為是陰陽失衡造成的淤積。 痧,是夏秋季常見的癥狀, 古人認為,痧症主要因風、濕、火之氣相搏。天有八風之邪,地有濕熱之氣,人有饑飽勞逸;夏秋之際,風、濕、熱三氣盛,人若勞逸失度,則外邪侵襲,陽氣不能宣通透泄,因而常發痧症——如剛曬了太陽後立即到陰涼的地方,忽冷忽熱而導致身熱、頭暈、頭痛或腹瀉,它是許多疾病在發展變化過程中,反映在體表皮膚的— 種共性表現。 痧,並不是一種獨立的病,許多疾病都可以出現痧象,故有「百病皆可發痧」之說。痧症所包括的範圍很廣,現存中醫古籍中,有關痧症的記載涉及到內、外、婦、兒等多種疾病。民間還有所謂寒痧、熱痧、暑痧、風痧、暗痧、悶痧、白毛痧、沖腦痧、吊腳痧、青筋痧等等痧症。 痧,臨床可分為一般表現與急重表現,一般表現多為頭昏腦脹、心煩鬱悶、全身酸脹、倦意無力、胸腹灼熱、四肢麻木,甚至噁心、嘔吐。急重表現起即心胸憋悶煩躁、胸腔大痛、或吐或瀉、或欲吐不吐、欲瀉不瀉;甚則卒然眩暈昏例、面唇青白、口噤不語、昏厥如屍、手足厥冷、或頭額冷汗如珠,或全身無汗,青筋外露, 針放無血,唇舌青黑!痧症內治宜服平安散、散痧湯、武侯行軍散等方;外治可用刮痧法或刺法、推拿等。在飲食宜忌方面,最忌熱湯熱酒。 痧到底是什麼? 因代謝失常,代謝產物滯留而形成微循環障礙,這些病理產物使細胞缺氧老化,毛細血管的通透性發生紊亂。病理產物是危害身體健康的毒素,使內環境不清潔, 在含有內毒素的部位刮痧時,由於此處毛細血管的通透性紊亂,刮痧板向下的壓力使毛細血管破裂,含有毒素的血液從破裂的毛細血管處滲出,由於皮膚的屏障作用,這種滲出毛細血管之外,存在皮膚下組織間的血液就是「痧」。 痧和瘀血的區別: 從表面上看痧與普通的瘀血很相像,其實兩者卻有著本質的區別。在我們刮過痧的部位,皮下也會出現一些類似瘀血的斑點或斑塊, 但痧症所刮出的痧大多是暗紅或紫紅甚至是青黑色的;外傷所出的血液卻是鮮紅的,瘀血往往使人疼痛難忍,活動受限,刮痧卻可使人經絡通暢,消腫化淤,隨著痧的排出,無論輕病重病都得到了緩解,有的甚至痊癒。 刮痧的好處: 機體的代謝產物通常通過呼吸、汗液、大小便等形式排出體外。當代謝產物不能通過正常渠道排出,在體內存留時間過長,就形成了內毒素。這些內毒素包括:細菌病毒,細菌病毒代謝產物、氧自由基和其他活性物質,它能使經絡氣血瘀滯,細胞老化,既是病變的結果,也是疾病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原因。而痧的顏色、形態與體內毒素含量多少有關,體內毒素部位越深,痧的部位越深;微循環障礙的面積越大,痧的面積也越大。沒有內毒素的部位,微循環及毛細血管通透性正常,怎樣刮也不會出痧,所以刮痧可以有效排除體內毒素,加強新陳代謝。 有病的部位能刮出痧而正常之處卻刮不出痧是什麼原因? 當組織器官代謝紊亂,不能進行正常的物質交換時,病理產物、代謝廢物就將導致微循環障礙,血液就無法將氧及營養物質運送到此處,而微循環的出口,同樣會因防止致病物質擴散而關閉,因此產生了瘀滯現象造成毛細血管通透性紊亂,當刮痧板反覆壓刮病患處時微循環的毛細血管會產生強烈的舒縮反應,將瘀滯在微循環中的致病物質伴隨著紅細胞擠壓出來,從而形成「痧」。這就是身體健康的人或者部位,因代謝及微循環正常,沒有產生瘀滯現象,因此反覆刮拭後不出「痧」而一些自我感覺良好,卻有潛伏病變的人刮拭後會出痧的原因。 刮痧會不會影響工作和生活? 刮拭出痧的部位都是微循環障礙的部位,刮痧可以改善了微循環,使毛細血管內瘀滯狀況緩解,所謂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出痧使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恢復正常,不但不會產生新的疼痛,還會緩解因微循環障礙引起的疼痛,配合血管的收縮反應,出痧的出血量很少,對神經組織壓迫輕微,只要方法得當,就算病情較重,體內毒素過多,也只是在刮拭局部有輕微觸痛,且1—2天即消失,基本不會影響到工作和生活。 微循環障礙就一定有「痧」嗎? 要解釋這個問題就一定要知道,微循環障礙有瘀血性障礙和缺血性障礙兩種: 血液流動緩慢瘀滯,導致細胞缺氧,毒素增多,毛細血管通透性紊亂為瘀血性微循環障礙。 血液流入減少,組織灌流量不足,或血細胞數量、性質改變,使血中營養成分不足導致細胞缺血、缺氧為缺血性微循環障礙。 同是微循環障礙,局部病理變化不同,刮拭後表現就不同。缺血性微循環障礙導致細胞缺氧,但體內毒素並不多,毛細血管通透性也正常。所以刮痧後,出痧很少,甚至不怎麼出痧;而瘀血性微循環障礙導致毛細血管通透性紊亂,刮拭後可迅速出痧, 並排除體內毒素。不過,無論是瘀血性微循環障礙和缺血性微循環障礙,都可通過刮拭時局部的刺激加速血液流動速度,增加了血流量,有效的疏通經絡,調節臟腑。 刮出的痧到哪裡去了?痧的消退過程有什麼作用? 刮出之痧顏色逐漸變淺,消失,這個過程不是毒素被身體吸收了,而是毒素被身體內具有免疫功能的細胞分解並排出體外的過程。經常刮痧,可有效、快速的清除病理產物,清除機體有害異物。 刮痧的過程可以激發免疫系統的功能,提高機體的應激能力和組織創傷的修復能力,所以刮痧不但能迅速改善微循環,疏通經絡;痧消退的過程實際就是不用注射自家血液的血清抗原療法,可提高自身清除異物的能力,提高免疫功能。
常常聽人們說起痧,刮痧療法操作簡便,易學好懂。
但是,什麼才能被稱為「痧」?
刮痧和瘀血有什麼區別?
刮痧又有什麼好處?
為什麼有的時候能刮出「痧」,有的時候又刮不出「痧」?
刮痧是不是很痛苦呢?痧的消退又有什麼作用呢?
「痧」又曰「瘴氣」。它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病理反應即「痧象」,一是指刮痧刺激後所產生的「痧痕」。痧象又有兩種,一種是指皮膚表面出現的紅色小顆粒狀的疹子,另一種指的是痧證,即所謂的痧脹。
痧,簡單的理解,就是淤堵在人的毛細血管末梢的死血及垃圾,在西方醫學裡屬於熱失調的範圍,而中國傳統醫學則認為是陰陽失衡造成的淤積。
痧,是夏秋季常見的癥狀, 古人認為,痧症主要因風、濕、火之氣相搏。天有八風之邪,地有濕熱之氣,人有饑飽勞逸;夏秋之際,風、濕、熱三氣盛,人若勞逸失度,則外邪侵襲,陽氣不能宣通透泄,因而常發痧症——如剛曬了太陽後立即到陰涼的地方,忽冷忽熱而導致身熱、頭暈、頭痛或腹瀉,它是許多疾病在發展變化過程中,反映在體表皮膚的— 種共性表現。
痧,並不是一種獨立的病,許多疾病都可以出現痧象,故有「百病皆可發痧」之說。痧症所包括的範圍很廣,現存中醫古籍中,有關痧症的記載涉及到內、外、婦、兒等多種疾病。民間還有所謂寒痧、熱痧、暑痧、風痧、暗痧、悶痧、白毛痧、沖腦痧、吊腳痧、青筋痧等等痧症。
痧,臨床可分為一般表現與急重表現,一般表現多為頭昏腦脹、心煩鬱悶、全身酸脹、倦意無力、胸腹灼熱、四肢麻木,甚至噁心、嘔吐。急重表現起即心胸憋悶煩躁、胸腔大痛、或吐或瀉、或欲吐不吐、欲瀉不瀉;甚則卒然眩暈昏例、面唇青白、口噤不語、昏厥如屍、手足厥冷、或頭額冷汗如珠,或全身無汗,青筋外露, 針放無血,唇舌青黑!痧症內治宜服平安散、散痧湯、武侯行軍散等方;外治可用刮痧法或刺法、推拿等。在飲食宜忌方面,最忌熱湯熱酒。
痧到底是什麼?
因代謝失常,代謝產物滯留而形成微循環障礙,這些病理產物使細胞缺氧老化,毛細血管的通透性發生紊亂。病理產物是危害身體健康的毒素,使內環境不清潔, 在含有內毒素的部位刮痧時,由於此處毛細血管的通透性紊亂,刮痧板向下的壓力使毛細血管破裂,含有毒素的血液從破裂的毛細血管處滲出,由於皮膚的屏障作用,這種滲出毛細血管之外,存在皮膚下組織間的血液就是「痧」。
痧和瘀血的區別:
從表面上看痧與普通的瘀血很相像,其實兩者卻有著本質的區別。在我們刮過痧的部位,皮下也會出現一些類似瘀血的斑點或斑塊, 但痧症所刮出的痧大多是暗紅或紫紅甚至是青黑色的;外傷所出的血液卻是鮮紅的,瘀血往往使人疼痛難忍,活動受限,刮痧卻可使人經絡通暢,消腫化淤,隨著痧的排出,無論輕病重病都得到了緩解,有的甚至痊癒。
刮痧的好處:
機體的代謝產物通常通過呼吸、汗液、大小便等形式排出體外。當代謝產物不能通過正常渠道排出,在體內存留時間過長,就形成了內毒素。這些內毒素包括:細菌病毒,細菌病毒代謝產物、氧自由基和其他活性物質,它能使經絡氣血瘀滯,細胞老化,既是病變的結果,也是疾病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原因。而痧的顏色、形態與體內毒素含量多少有關,體內毒素部位越深,痧的部位越深;微循環障礙的面積越大,痧的面積也越大。沒有內毒素的部位,微循環及毛細血管通透性正常,怎樣刮也不會出痧,所以刮痧可以有效排除體內毒素,加強新陳代謝。
有病的部位能刮出痧而正常之處卻刮不出痧是什麼原因?
當組織器官代謝紊亂,不能進行正常的物質交換時,病理產物、代謝廢物就將導致微循環障礙,血液就無法將氧及營養物質運送到此處,而微循環的出口,同樣會因防止致病物質擴散而關閉,因此產生了瘀滯現象造成毛細血管通透性紊亂,當刮痧板反覆壓刮病患處時微循環的毛細血管會產生強烈的舒縮反應,將瘀滯在微循環中的致病物質伴隨著紅細胞擠壓出來,從而形成「痧」。這就是身體健康的人或者部位,因代謝及微循環正常,沒有產生瘀滯現象,因此反覆刮拭後不出「痧」而一些自我感覺良好,卻有潛伏病變的人刮拭後會出痧的原因。
刮痧會不會影響工作和生活?
刮拭出痧的部位都是微循環障礙的部位,刮痧可以改善了微循環,使毛細血管內瘀滯狀況緩解,所謂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出痧使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恢復正常,不但不會產生新的疼痛,還會緩解因微循環障礙引起的疼痛,配合血管的收縮反應,出痧的出血量很少,對神經組織壓迫輕微,只要方法得當,就算病情較重,體內毒素過多,也只是在刮拭局部有輕微觸痛,且1—2天即消失,基本不會影響到工作和生活。
微循環障礙就一定有「痧」嗎?
要解釋這個問題就一定要知道,微循環障礙有瘀血性障礙和缺血性障礙兩種:
血液流動緩慢瘀滯,導致細胞缺氧,毒素增多,毛細血管通透性紊亂為瘀血性微循環障礙。
血液流入減少,組織灌流量不足,或血細胞數量、性質改變,使血中營養成分不足導致細胞缺血、缺氧為缺血性微循環障礙。
同是微循環障礙,局部病理變化不同,刮拭後表現就不同。缺血性微循環障礙導致細胞缺氧,但體內毒素並不多,毛細血管通透性也正常。所以刮痧後,出痧很少,甚至不怎麼出痧;而瘀血性微循環障礙導致毛細血管通透性紊亂,刮拭後可迅速出痧, 並排除體內毒素。不過,無論是瘀血性微循環障礙和缺血性微循環障礙,都可通過刮拭時局部的刺激加速血液流動速度,增加了血流量,有效的疏通經絡,調節臟腑。
刮出的痧到哪裡去了?痧的消退過程有什麼作用?
刮出之痧顏色逐漸變淺,消失,這個過程不是毒素被身體吸收了,而是毒素被身體內具有免疫功能的細胞分解並排出體外的過程。經常刮痧,可有效、快速的清除病理產物,清除機體有害異物。
刮痧的過程可以激發免疫系統的功能,提高機體的應激能力和組織創傷的修復能力,所以刮痧不但能迅速改善微循環,疏通經絡;痧消退的過程實際就是不用注射自家血液的血清抗原療法,可提高自身清除異物的能力,提高免疫功能。
推薦閱讀:
※賴敏強精彩對答:刮痧的痧是什麼?※(2)[轉載]不用刮痧勝似刮痧※常用刮痧方法及其特點_※揭秘中醫刮痧誤區※面部刮痧好處 美容師告訴你
TAG:解密 | 刮痧 | 美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