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 交流拓展」教學模式實施方案
07-18
「自主探究交流拓展」教學模式實施方案為了進一步實施「問題導學,互動探究」教學模式,整體推進我校課堂教學改革,打造特色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校管理再上新台階,結合我校具體情況,特擬定「自主探究 交流拓展」教學模式實施方案:一、指導思想以縣教委及教科所下發的文件精神為指導,立足我校課堂教學實際,進一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帶著學生走向教材;以學生髮展為主旨,引導學生創新學習;以活動為主線,組織學生合作學習」為主要特徵的質疑、互動、自主、高效的課堂教學,力爭在備課、講課、訓練檢測、課後輔導、教學評價的有效性及改進教法、專題研究等關係課堂教學成敗的幾個關鍵點上實現突破,構建以「激趣導學(2分鐘)→自學質疑(8分鐘)→展示交流(生生互動10分鐘)→互動探究(師生互動15分鐘)→總結拓展(5分鐘)」為主要環節的高效課堂。二、理論基礎1、生理學依據:研究表明,課堂教學過程中多角度地激活大腦的左、右半球,讓學生的手、腦、口、眼並用,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相結合,可以創造出最佳的學習狀態。2、心理學依據:美國著名教育家約翰.杜威說過:「人類本質里最深遠的驅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每個人來到世界上都有被重視、被關懷、被肯定的渴望,當滿足了這些要求後,他就會煥發出巨大的熱情。因此,引導學生互動合作、自主學習,每個個體都發揮出自身應有的主動性、潛能,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3、多元智能理論:加德納認為,人至少有八種智能,而每個人的智力特長是不一樣的。因此,課堂教學設計必須要做到精備學生,了解學生的智能水平、個性差異,提供適合於學生髮展的教育和充分的課程資源。4、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中重視直接經驗聯繫的價值,注重以學習者為中心,尊重個人意見,引發學生探究問題的意識,提倡加強參與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探索意識。所以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切合實際的問題情境,提供豐富的認知工具和課程資源,使學生自主、合作完成知識的發現或創造,形成建構。5、新課程理念:這次新課改的核心目標是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即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取基礎知識與基礎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關注學生「全人」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形成生命形態的生生互動,探索求知。三、主要內容(一)激趣導學《課標》強調,課堂教學需要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境,使學生生動活潑地投入學習。建構主義理論認為,情境是學生認知與發展的重要資源,是語言、文化、知識的意義產生與實現的場所和「基地」,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可以使學生能夠自己提出問題,自主地進行科學探究,創設情境的關鍵是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教學素材。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可提供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生活環境,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提出探究性的問題切入等等,有的放矢地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觀察和思考,發現並提出問題。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解釋新問題與舊問題之間的矛盾,確定出符合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創設教學情境,就要儘可能選擇學生感興趣的、真實的、與學生實際生活緊密聯繫的、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聯繫密切的資源。力求貼近學生觀察、思考的主題。通過創設情境,引出師生共同思考、共同探究、共同解決問題的話題。要將創設的一個個問題情境蘊涵於其知識的發生、發展和形成過程中,啟動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的自主探索活動。(二)自學質疑這個環節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把能夠獨立完成的學習任務盡量獨立完成,把有疑問的、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留到小組討論時提出解決。(三)生生互動,展示交流新課程強調合作教學模式,將生生互動視為教學活動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是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增進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之一。《標準》中對學生的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的培養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合作交流應是多向的,首先是組內互動交流,小組成員相互之間合理分工、密切配合,不但要交流自主探究的過程、方法、發現、認識和結論;還要一起分析、研討、解決新的發現;然後是組間互動交流,最後全班互動交流,建構認知結構。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通過自學課本知識,根據教學目標提出儘可能多的疑問,在組內對同學質疑。教師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疑問(生生互動,合作學習)。教師精心設疑,組織學生採用適當的形式(如分組討論),讓學生相互啟迪,相互交流,達成共識。活動的主要形式有:(1)小組學習,即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組內進行分工學習,然後交流,形成結論;(2)討論,就是把學生分成4人或6人一組,圍繞一個或幾個問題進行討論,尋找規律,獲得共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營建寬鬆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圍繞以下幾個環節進行交流:①要探究解決的問題;② 用的學具,用的探究方法;③ 探究中的新發現,由此想到了什麼:④ 疑問和困惑。⑤ 選擇的最佳方法。合作交流時學生在操作中的意會、直觀認識或言不由衷的表述,都是可貴的課程資源,師生都要給予耐心的傾聽、點撥、梳理或引導,教師還要引導其他學生的質疑、爭論和評價。要正確掌握小組合作學習的操作要領,注意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加強對合作學習的監控,制定適宜的小組合作學習目標,建立激勵性評價機制,培養小組成員的合作精神。避免學生自由放任,缺乏監控現象的出現,避免少數人學習,多數人休閑現象的出現。(四)師生互動,質疑探究《標準》指出:教學不僅是教師講解和演示的過程,也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它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是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的互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這一環節中,學生在小組自學基礎上,互相交流學習體會,並提出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疑難問題,向教師質疑。根據提出的具體問題,教師適時誘導,以拓展學生的思路,使之更開闊、更靈活、更新穎,然後再由教師點撥或學生相互啟發,共同解決疑難問題。在這一環節中,加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完成了師生之間在知識、情感等信息方面的多向交流。活動的形式以議論、爭論為主。在教師與學生的研討交流中,教師要遵循學生思維過程由感性到理性的發展規律,由低到高,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循序漸進,從具體感性的認識逐步過渡到對概念本質的認識。不能急於求成,一步到位。要使學生的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最佳結合,要有意識地把訓練學生的思維方式、品質和方法貫穿在概念研討交流之中,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提倡一問多想、一題多解,尋求解決同一個問題的不同方法,使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有機結合。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體驗知識的發生、發展和形成過程和探究過程中產生的教材里沒有的知識、學習方法及成功的體驗等課程資源。還要採取措施,因材施教,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會、會學、愛學。(五)總結拓展,提高能力《標準》強調:「要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拓展思維,發展應用意識」。對於小學生來說,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我們精心設計練習,以練習為載體,通過練習達到拓展思維,提高能力的目的。本環節中,針對當堂課所學內容,進行素質的提高和能力培養練習,並相應地設計創新練習等。通過想一想、做一做,師生、生生互動,以檢驗素質、能力是否得以提高。練習的設計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應有利於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而非純知識性的問題。同時練習的設計又要有適當的難度和梯度,即既要讓學生有成功的可能,同時更要具有培養思維的價值,教師要考慮如何站在稍稍超前於學生智力發展的邊界上,通過練習來引導思維;再是練習的設計要有利於建立學生的思維模型,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使學生在學習中對問題保持敏感和質疑的心態,培養對科學知識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四、教學環節(一)教案設計要求:1、導學案設計: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學法指導—知識鏈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整理學案—達標測試。2、教學案設計: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問題導入—互動合作—展示交流—鞏固拓展—布置作業—板書設計。(二)主要課型設計:語文:1、語文閱讀教學流程:問題導入——整體感知——重點品悟——難點拓展——鞏固提升2、語文習作教學流程:感——仿——導——練——評3、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流程:導(引出話題)——聽(生成話題)——議(話題互動)——說(話題展示)——評(提升能力)4、語文識字教學流程:激情導入——自主識字學詞——隨文識字學詞——交流反饋——拓展延伸5、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流程:明確任務——形成方案——實踐運用——階段反饋——活動交流數學:1、數學新授課教學流程:創設情景——提煉確定問題——自主探究——進行合作討論——交流與反饋——對學習結果的評價——進行拓展和延伸2、數學複習課教學流程:一理(提出要求自主整理—合作交流完善結構—討論提鍊形成網路)——二練(分層練習內化提高)——三提高(檢測評價反思總結)3、實踐活動課教學流程:問題(進入問題情景)——探索(實踐體驗—解決問題)——交流(表達和交流)英語:英語新授課教學流程:熱身準備——呈現感知——鞏固練習——實踐內化——反饋總結五、領導機構為使我鎮小學教學改革更加深入、高效、有序地開展,提高工作效率,根據縣教委關於教改的有關精神,成立以下教學改革領導小組和學科指導小組:1、領導小組組長:何勇副組長:古少林成員: 歐春林 劉曉松 陳祖元2、學科指導小組:語文組組長:歐學文數學組組長:黃正瓊英語組組長:陳冬梅3課題研究小組:① 語文閱讀教學:組長:歐學文②作文教學:組長:馬瓊③口語交際教學:組長:歐建④識字教學:組長:吳回武⑤語文綜合性學習:組長:唐光宏⑥數學新授課教學:組長:黃正瓊⑦數學複習課教學:組長:龍勇⑧數學實踐活動課教學:組長:周光偉⑨英語新授課教學:組長:陳冬梅六、操作要求實施「自主質疑互動」的目標是促使教學效率明顯提高,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實施「 自主質疑互動」需要在備課、講課、作業批改和考試上下功夫。 1、備課。教師在掌握課標、吃透教材、把握學情、了解環境、把握學科特點的基礎上,要按照《備課規則》規範備課、有效備課。依據新課程教學設計的兩個基本思路(即:要以學科課程內容的結構特點來設計和組織教學;要以解決問題過程的活動線索和學生心理發展過程、活動訓練為線索來設計教學),高質量落實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備媒體、備程序、備作業的常規要求,做到規範備課。通過「個案——共案——復案」三個環節,形成具有集體智慧和個性的精品教案,讓每一節備課都能做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線索清晰、方法得當、結構分明、內容精當、富有內涵,富有創意的教學設計,為實施「自主質疑互動」奠定基礎。 2、講課。新授課:樹立「以學定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理念,倡導實施「先學後教,精講精練」的課堂教學模式,堅持把促進學生積極緊張的思考作為主要任務,教師精心導入、講授、提問、指導、評價,圍繞學生的疑難點、易錯點、易混點設計問題,組織學生探究、討論、合作;安排足夠時間讓學生進行針對性練習,確保課堂教學目標的有效、高效達成。講評課:教師要分析典型性問題、共性問題,研究學生的解決問題思路、策略、技巧,特別要對錯因的形成進行分析、探究,還原其錯誤思路,找准問題癥結所在。要善於從多個角度提出問題,讓學生自主思考,通過循循誘導引領學生建立起知識間的聯繫,形成解決問題的思路。要引導學生舉一反三,總結方法,揭示規律,訓練思路,提高能力。作文課:教師要重視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重視作文的生成過程,每次寫作應鼓勵學生富有創意的表達。讓學生學會用自己的眼光觀察生活,親自去感受體驗生活。教師要指導學生收集並積累精彩美妙的字、詞、句和篇章,充實學生的寫作倉庫。複習課:教師要合理安排練習與講評的時間,通過設疑激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練習討論,指引學生思考釋疑;通過點撥歸納,引導學生總結和揭示規律;通過專題訓練,增強學生解題思維的靈活性,最終促使學生找出知識間的內在聯繫,鞏固和深化所學知識,理清知識體系,建立知識網路,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課:根據新課程標準,結合學生實際和實驗室條件,指導學生制定實驗方案和準備實驗材料、用具,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實驗,規範學生的實驗過程和操作方法;指導學生撰寫實驗報告,在實驗中總結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重點培養學生設計和完成實驗的能力。 3、作業設計與批改教師要精心設計作業、創新作業批改方式、減少學生重複、機械、無效的作業。教師精心地設計具有針對性、層次性、選擇性、實踐性和開放性作業,創新作業批改形式,發揮作業批改中學生的主體參與作用,作業及時評價,促進學生不斷改進和發展的作用。 4、考試評價。教師要及時考試,反饋矯正,查漏補缺。七、主要措施 (一)轉變觀念 (1)相信每一個學生能教好。通過課堂教學改革,要使課堂內容適應學生的學習,讓課堂適應每個學生的發展。課堂上,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讓不同層面的學生都有參加教學活動的機會,尤其要更多地創造機會讓低層次的學生參加活動,做到人人過關,不讓一生掉隊。(2)教師的「教」為學生的「學」服務,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3)授課必須體現精講精練,對於難懂的,教師要啟發,適當點撥,指點迷津。一堂課學生練的的時間不少於20分鐘,教師要把課堂中的大部分時間還給學生,使學生充分地自讀、自解、練習、糾錯、思考等,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和積極性。(二)抓好規劃建設 每個班級在開學前,要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做好具體的切實可行的規劃。(三)切實抓好校本研究有針對性的開展課堂教學的一系列活動。如學科教研組活動,以學習先進理念、經驗、優秀教學課例等內容為主,開展說課、評課、交流、講座研討活動;備課組活動,以集體研究教材、集體備課為主,共同設計教學方法及學習方法,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並通過上課實踐,以問題研討、教後交流等內容為主,開展單元主題的組內研討活動,使組內教師互相學習達成更完善的共案與復案。(四)領導以「推門聽常態課」為主渠道,深入課堂聽課評課1、學校課改領導小組成員,每周要深入課堂進行聽課和一對一的評課指導。對於個別教師在一段時間內進行跟蹤輔導指導,使其進步。課改領導小組成員要不斷學習,與教師共同成長,在業務上學校內上下形成學習、上進、提高的氛圍。2、教研組長與課題研究組長聽課與評價1)每周聽1節本組教師的課;2)每次聽課後,要在當周進行交流評課;3)每2周檢查1次組內教師備課情況和聽課情況,3、被評教師反饋與整改1)教師對各方面的反饋建議要予以重視,虛心接受,2)通過反思,教師當天在反思板上寫出反思心得3)積極認真整改,寫出整改意見4、教研組集體研究與探討1)每周組織1次教研活動,每次活動要有記錄;2)研究內容是在實施課改過程中出現的具有共性的問題進行研討交流,提出對策3)每個月組內至少組織1次觀摩課活動,每次活動後進行集體講評,要有講評記錄;(五)課後反思細思量每一堂課後,教師要及時對自己的教學,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反思,在一段時間內對發現的教學問題進行研究與反思,解決問題,得到提高。開展教師一月一次的教學案例收集,針對典型問題進行的交流研討等。這些都是對課堂教學質量提高的有效促進。1、確立反思對象:反思對象包括學生、任課教師、教研組長、教研處2、反思課題的內容:1)學生反思的內容是:A、預習質疑筆記的完成情況、B、互動釋疑過程的參與態度,C、展示反饋中學習目標的達成與實現情況2)教師反思的內容是:A、預習指導是否科學B、教學設計是否實現C、教學目標是否完成D、課堂點撥是否恰當課堂效率、教學效果如何E、反饋檢測是否及時F、教師角色是否轉變3)教研組長反思的內容是:A、學科課堂教學存在那些問題B、解決存在問題的措施有哪些,是否恰當C、教研活動是否有效3、反思質量的評價反思質量的評價包括對學生反思質量的評價,對教師反思質量的評價,對教研組反思質量的評價1)對學生反思質量的評價,由任課教師進行,每學期評價2次2)對教師反思質量的評價,由教研組長進行,每2周評價1次3)對教研組反思質量的評價,由教研處進行,每個月評價1次。(六)使用現代教育技術充分使用現代教育設備和技術進行備課和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七)校內培訓練本領學校對青年教師進行基本功的培訓。如通過演講、優質展示、說課、評課、課例分析、課件製作等競賽,提高教師的個人素質,練就紮實的基本功。達到培訓的效果。(八)、外出學習開眼界「低頭拉車,不抬頭看路」會走許多彎路,所以對青年教師,學校派出學習,吸取先進的教學經驗,改變觀念,提高個人的執教水平,形成個人的教學風格。(九)教師自學充能量作為一名教師,只有自己有淵博的知識,才能教給學生知識。所以學校提倡教師踏實地完成教體局組織的繼續教育同時,規定教師自學業務方面的有關知識,充實自己,提高業務水平。(十)健全激勵制度1完善校本教研製度,有計劃開展形式多樣的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改進集體備課模式,集體備課以「討論共案——主備教師上課——集體議課反思」形式呈現,重點抓課堂教學落實。2完善名師管理制度,重點抓名師專業引領,以名師梯隊(教壇新秀——教學骨幹——學科帶頭人——鎮級名師——縣級名師)評選為抓手,培養鍛煉年輕教師,帶動年長教師。3完善教師培訓制度,學校要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外出學習培訓,以開闊眼界,積累經驗;同時,鼓勵青年教師提高學歷層次,提高自身學識水平。4完善激勵機制,課改工作與每個教師評優評職、職稱晉陞、績效工資掛鉤,八、課堂教學方法改革的考核1、對課堂教學方法改革的評價1)態度A、學生態度是否積極踴躍,是否全員參與,沒有死角;教師態度是否深入指導,指導到位。沒有做到的,每項扣5分B、教研處對教師參與課改活動的態度給予評價,積极參与得5分,被動參與得3分,不參與得0分,且評價結果與教師專業發展評價掛鉤。2)形式是否按照學校課改方案——預習質疑、互動釋疑、展示反饋自主學習的方法要求組織教學,進行評價,其中有1項沒做到的,每次檢查扣5分。3)方法是否按照學校課改方案——預習質疑、互動釋疑、展示反饋自主學習的方法組織教學,進行評價的,不當的,每次檢查扣5—15分。4)任務是否按照學校課改方案——預習質疑、互動釋疑、展示反饋自主學習的任務組織教學,進行評價的,沒完成任務的,每次檢查扣5—15分。2、對教學研究方法的評價1)對教研組長的評價A、每周聽2節本組教師的課,少聽一節扣0.5分,扣完為止。B、每次聽課後,次日沒寫出評語,或沒按時完成的,每次扣0.5分,扣完為止。C、每2周檢查1次組內教師備課情況和聽課情況,沒完成的每次扣1分,扣完為止。D、每2周組織1次教研活動,沒完成的扣1分,扣完為止。E、每個月組內至少組織1次觀摩課活動,沒完成的每次扣2分,完成不好的扣1分,扣完為止。2)對教師的評價1)按課改方案備好課、寫出規範的教學案,組織調控好課堂;沒完成的,每次檢查扣5分。2)每天上完課後寫出教學反思,沒寫的每次扣5分。3)每周要聽1節其他教師的課,聽後在自己的反思板上寫出心得;沒聽的每次扣10分,聽後沒寫反思的,每次扣5分4)教師每個學期每人至少上1次觀摩課,提出自我改進的意見;沒上的扣20分。3、考試評價要求1)平時檢測:教師針對某項教學內容或每個章節進行考試測驗;階段檢測:教師針對某一段時間的教學內容進行考試測驗;教學方法考試:教師針對某一教學方法進行終結考試測驗,2)考試結果對學生個人、對學習對子、對學習小組進行評比,起到對個人、對子、小組的激勵作用。4、對教學改革方法的要求1)教師按照教學改革方法組織教學,視為達標;不執行此方法,或執行中不合格,特別是講授時間超過15分鐘的,都視為不達標。2)對不達標的教師,第一次由主管校長談話,指出缺點,明確方向,找出改進措施。3)對第二次不達標的教師,學校提出警告,同時由教研處、教研組共同幫助整改。4)對第三次不達標的教師,予以停課處理,教師自學教育理論,轉變教學觀念;主動去聽其他教師課程,進行教學反思,改進教學方法。5、教師備課步驟要求:教師備課時要按教師、學生兩條行動線索及其整合,設計出對問題有啟發、對內容有引導、對學生有激勵的情境。1)任課教師必須深鑽細研教材,廣泛搜集有關本課的教學資料,對本科目章節的內容有全面整體的把握,進而找出各個知識要點及主要問題,然後依據知識點和主要問題預設學習目標,目標的確定遵循由易漸難,由淺入深的原則。2)確定指導學生預習提綱:<1>首先提出本課預習目標,。<2>預習提綱內容:首先將本課基本知識點以填空題等方式表現出來,難度設置要小一點,便於學生自學掌握。題目表現形式,要與期末考試題型或高考題型接軌。<3>預習效果反饋。在預計學生通過預習將基本知識點掌握之後,教師適時設置較深層次的問題,需要學生通過自學與交流合作的形式來解決。教師可以將這些重要問題寫在一張張紙條上,以便於在課堂上分發給各學習小組,由各小組長組織學習解決。<4>展示調控:教師要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展示狀況進行調控。教師要當導演,而且要有預見性,針對學生展示過程中出現的意外情況,要及時機智地處理。學生對預習的回顧,對課題內容的思考,在黑板上回答問題,小組內的交流,或者講、或者寫、或者唱,以各種形式展示自己的才華。教師要將預設的調控程序和措施書寫出來,因為學生的展示主要是圍繞學習目標進行,教師完全可以預見。<5>檢測反饋。教師要擬就檢測題,或全部檢測、或分組檢測。對檢測中出現的問題,教師要予以講解,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教師和學生可建立「錯題記錄」。同時讓學生整理難題,重點學習,加深理解記憶。<6>拓展延伸:由課程中的知識和主要問題生髮出一系列的與之相關的問題,教師要在備課中寫好問題解答,幫助學生複習鞏固、舉一反三,拓寬知識面,提高能力。(教師的備課是教學、導學成功的關鍵,萬不可等閑視之。)6、對班主任的要求1)、劃分並組建班級學習小組,指定或組織學生推選產生學習小組組長。2)、根據班級學生情況結成互教互學對子,協調科任教師共同關注和培養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及時解決本班學生學習活動中出現的問題。3)、每天晨讀時對本班前一天的學生學習情況,特別是各小組的學習活動組織情況進行評比小結,並及時填寫在班級的溝通交流板上。4)、對在自主學習中表現積極的學生及時進行表揚,樹立典型;對自主學習中不積极參与或有困難的學生及時進行談話和幫助,消滅自主學習活動的死角。九、實驗流程第一階段:調研分析,問題診斷(2012年9月)成立學校教學改革領導小組,通過問卷、談話等形式對學生課堂學習情況進行調查,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需求,從而反思我們是否給學生提供了「適當的學習條件」第二階段:制定方案,行動研究(2012年10月)確定以五年級(1)班為導學案模式實驗班,五年級(2)班為教學案模式對比班,通過實驗班和對比班進行質量對比,制定課改實施方案,成立「自主探究交流拓展」研究課題組,開展課題研究,然後對課改教師進行「問題導學、互動探究」課改培訓和新課程標準培訓,再落實集體備課——即制定生本學案,最後以導學案的新理念進行課堂教學。第三階段:完善模式,精益求精(2012年11月——2013年6月)積極開展系列的課改教研活動,使教研活動經常化、專題化和系列化,開展「同課異構」、「一人同課多輪」和「多人同課」等模式的教研活動,踏實認真地開展課改研究,同時開展優秀教學案例、論文、反思、總結的評比活動,使教師之間取長補短,博採眾長,完善模式。第四階段:成果展示,實驗推廣(2013年6月6——2013年12月)分年級分學科交流課改經驗——實驗班,普通班期末測評對比——教師撰寫案例集,反思集。學校組織「自主質疑互動」課堂教學展示,優秀成果推廣。並在其他學科逐步推廣,最終形成學校課堂教學特色。總之,在學校課堂教學特色打造的進程中,我校堅持以素質教育為目標,堅持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堅持以現行教材為基礎,堅持一步一個腳印、循序漸進的原則,堅持在「實」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發展,全面進行課程改革,逐步形成「以學論教」、「少教多學」「問題導入,互動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讓課堂成為師生展翅翱翔、放飛理想的天空。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八項規定實施兩周年 哪些成了新常態?
※歐盟各國就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經濟制裁達成一致
※安慶將實施「最嚴控煙令」 室內公共場所年底前全面禁煙
※美聯合英法對敘利亞實施精確打擊
※憲法實施與憲法意識 | 陳劍的共識網·思想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