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偽心靈雞湯你誤喝了?
【觀 點】
要喝「雞湯」,還是謹慎為好
萬方中
兩年前,我寫了一篇《我為什麼憎噁心靈雞湯》的文章,被豆瓣放在熱門,在社交網路上廣為流傳。這兩年來,我收到過無數反饋,其中最頻繁的一個說法是:心靈雞湯是溫暖人心的,沒什麼不好,關鍵看怎麼用。
是的,我也覺得,溫暖人心本身來說沒什麼不好。比如,我以前聽過劉秀和吳漢磨槍的故事,比如《三國志》里劉備的故事:五十歲的時候還在劉表那兒哭,六十歲就當上昭烈帝了。
這幾個故事都挺好,挺解氣的,不過都屬於勵志故事,很多人把它和雞湯混為一談了:勵志是勵志,雞湯是雞湯,兩回事。
麻煩的是,現在很多的雞湯故事,為了講個道理,不惜杜撰出一個故事來,故事的劇情對他有利的就寫出來,對他不利的就不寫。很不幸的是,經常說的還是歪理。
這些年流行「我有一個朋友」系列。我有次看到一位作家,他的這個系列的十幾篇文中,一連出現過十幾個朋友,全部是遭受人生挫折,哭得稀里嘩啦地過來,緊緊地抱住他,苦苦求助人生哲理。最後作者一句話點醒了他,讓他重獲新生——他有這麼多千奇百怪的朋友,最後還殊途同歸,確實挺奇怪的。
還有「禪意故事」(不知道一下子哪來的這麼多禪師)、「大師系列」(很多都是些成功學專家)、「名人語錄」(比如李嘉誠說、馬雲說,但不少都是杜撰),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透露著一種刻意的虛偽。一個故事,如果他本身就是虛偽的,怎樣去教別人正直?
心靈雞湯還有個特點:企圖用一句話概括一個人生哲理,一個故事概括整個人生。這正好符合著我們時下流行的「鈣片文化」:你腰疼背疼腿抽筋,不用打針不用吃藥,來一粒鈣片,一片頂兩片,今天吃明天好。
我們在對待文化上,差不多也類似:我要快,要短,看完以後,要馬上就起效。最好是看到一句話,我對人生就開悟了,頓悟了——但可能嗎?
一個人生道理,哪怕是一個我們平時看起來很細小的人生道理,我們通常要經過「舉例子(或者擺數據)」、「分析」、「得結論」一個完整的循環,並且,當你引入每一個新概念的時候,都要小心地審視前後邏輯的銜接,經過一個完美的邏輯演繹,最後才能把一個精彩的答案呈現給讀者。撇去感悟、思考的時間,光是打字,都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
但雞湯就簡單了,一句話就概括一個大的人生哲學命題,實屬一絕。「請記住:不和社會較真,因為較不起。不和小人較真,因為不值得。」「送給自己一個微笑,告訴自己是最好的,並且周圍的朋友們都很喜歡自己。」有道理嗎?看上去是有點道理,但你如果仔細想想,他們是經不住推敲的。比如第二個雞湯,它不就是我們小學課本里學的「掩耳盜鈴」現實版嗎?
本質上,這些雞湯和你經常路過的工地上,看到的「踏實、專業、苦幹」的標語沒什麼不同,只是喊個口號罷了。它既不跟你論證,也不跟你講邏輯,更不跟你解釋——你自己去領悟吧,悟得到是你的本事,悟不到是你悟性太差,彪悍的雞湯不需要解釋。
雞湯還有一個特點,不講邏輯,只談感情,好不容易講了個邏輯,卻講了個歪理,比如流傳廣泛的漁夫與富翁的故事。
說起來, 我們這個社會,其實是一個經驗主義盛行的社會:閱讀率不高,人們過度地相信人生經驗和經歷,而忽略了讀書、系統的學習、歸納、邏輯思考這些重要環節。「讀書越讀越傻。」「你們讀那麼多書,最後還不是為了錢嗎?」這不是我們常說的話嗎?
人們普遍更願意去聽個故事或者人生經歷,而不是數據、邏輯、分析、論證,如果在聽故事之餘,能再來點正能量、人生哲理之類的,那就再好不過了。
雞湯實際上就是利用了現在人性的弱點:社會戾氣叢生、矛盾也不少,人們迫切地需要心理安慰,而雞湯正好迎合了這些人。
一個要引發人思考的東西,寫的人本身就要有思想,不僅僅要有思想,更要嚴謹。而雞湯,更多的是帶動人的情緒,引發人們情緒上的共鳴:啊,真是解渴啊。
從本質上來講,心靈雞湯和我們看的YY小說差不多——它滿足的是人的慾望,而不是引人思考,甚至很多時候,宣傳的是一種錯誤、扭曲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如果真正要學習知識、人生哲理,應該謹慎對待心靈雞湯為好。
【名 詞】
心靈雞湯
「充滿知識、智慧和感情的話語」,柔軟、溫暖,充滿正能量。可以怡情,作閱讀快餐;亦可移情,挫折、抑鬱時,療效直逼「打雞血」。
心靈雞湯的源頭,是1993年由傑克·坎菲爾與馬克·漢森共同負責出版和發行的《心靈雞湯》系列圖書的名字。該系列超過200種類別,有許多書籍都是針對特定人群,如母親雞湯、囚犯雞湯、祖父雞湯、祖母雞湯、孩子雞湯、父親雞湯等。心靈雞湯傳入國內後,《讀者》《知音》雜誌等都曾是人們追尋心靈雞湯的「集散地」。(路艷霞)
推薦閱讀:
※那些年,我們一起喝過的餿雞湯
※2011-9 心靈雞湯 現在受補
※每日小情書,一個人一場夢,此心不二 兩個人一台戲,此生唯一!
※你愛逞強嗎?
※「毒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