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護頸椎 巧進補
廖木興/圖
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廣州雖然冷天不長,但天一冷起來也夠嗆。不少天冷容易發作的毛病也一股腦地冒出來:頸椎難受、肩膀勞累疼痛、血壓居高……中醫專家指出,冬天天氣冷,可以引起頸椎、血壓、血糖等諸多毛病,要預防和應對除了做好保暖外,還要加強鍛煉、合理進補。
新快報記者 梁瑜
通訊員 李朝 金小洣
A
天冷肌肉收縮易發頸椎問題
張姨今年70歲,自述頸痛、酸,頭頂痛,但耳不響,也沒有胸悶、心慌。范德輝聽診後初步診斷張姨有神經根型頸椎病。觸診後發現,張姨的頸枕交界處的頸椎有問題,這導致她一系列的不適。而且張阿姨因年輕時受過傷,有頸椎間盤突出的問題。經肌肉放鬆10分鐘再手法複位後,張姨感覺輕鬆很多。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針灸康復科範德輝主任中醫師對新快報記者表示,冬天天冷肌肉收縮,不注意保暖的話,容易出現椎體錯位,影響血液供應;天冷還容易感冒咳嗽,導致腹壓增高,容易發生椎間盤突出。
他說,一般病人說頸椎不舒服,他會先觸診摸頸椎,看骨頭是否偏歪和有無壓痛、腫脹、肌肉不平衡等,接著看頸椎X光片看有無頸椎移位,有無其他可能的問題,不可貿貿然按壓。「頸椎不舒服,有可能是老化所致,也可能有一些誘因如不良體位、坐姿、睡姿或習慣性弓腰、意外受傷引起的偏歪,導致壓迫神經、血管等引起不適。」
B
頸椎問題可引起高血壓、肩周炎
除此之外,有的疾病看似和頸椎無關,但其實根源在於頸椎。
「頸源性高血壓就是一類根源在頸椎的高血壓,當出現高血壓但正規治療、服降壓藥也不行,又不是長期處於高血壓,不妨查查頸椎,看看是否是脊柱相關的高血壓。」范德輝說。
還有一種常見的是頸源性肩周炎,看似痛在肩膀,但還有無法抬頭、低頭等表現,與單純性肩周炎的表現有別。他指出,頸源性肩周炎頸椎間盤變性、頸椎骨質增生和肩周圍軟組織病變,引起以肩關節疼痛、活動障礙和支配肩關節周圍神經功能障礙;而單純性肩周炎則主動、被動運動均受限,疼痛主要局限在肩關節周圍。
他建議,當出現不適但找外科、骨科等科室查不出原因或治療後癥狀不消,可看看是否與脊柱有關,可通過手法、針灸、中藥等多種治療方法。
「冬季首先要注意保暖,還要加強鍛煉。」范德輝稱,除了全身保暖,還應針對頸椎、膝關節等供血較差的關節部位保暖,如戴圍巾、穿有領衣服;通過鍛煉加強肌肉、韌帶強度,關節就不易出問題。
C
冬季宜飲食清淡、堅持鍛煉
都說冬季進補,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心血管科李桂明教授指出,四時養生認為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冬季的飲食調養要遵循「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傳統,立冬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又是人們進補的最佳時期。
飲食要適量清淡。堅果類使人體耐寒。寒冷天氣使人對體內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因此,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如板栗、芝麻、葵花子、黑米等。飲酒要適量,喝茶有益健康: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青茶,冬飲紅茶。而胃熱的人宜喝綠茶,胃寒的人喝茉莉花茶暖胃,胃涼的人喝紅茶暖胃,烏龍茶結合綠茶和紅茶的特點,屬於平性。
冬季還要堅持體育鍛煉。「生命在於運動」,肢體的功能活動由肝腎所支配,冬季要堅持體育鍛煉,以取得養肝補腎,舒筋活絡,暢通氣脈。如散步、慢跑、做操等。手腳是人體的脈稍,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以促進血液循環。
D
先調理脾胃,再根據體質進補
進補宜先調脾胃。李桂明指出,經歷漫長酷夏,人體脾胃功能減弱,貿然大補會加重脾胃負擔。因此進補前要先給脾胃一個調整期,先進食一些有營養又容易消化的食品如魚、瘦肉、禽蛋等,同時進食一些健脾的中藥如苡仁、山藥、芡實。
數九嚴冬若欲禦寒,首當養腎。但養腎要分清陰虛陽虛,不能盲目進補。腎虛有陰陽之分:腎陰虛者,應注意選用海參、枸杞、銀耳等進行滋補,也可服六味地黃丸等;腎陽虛者,應多吃羊肉、鹿茸、肉桂等,也可用金匱腎氣丸。
「體質不同,進補有別。」李桂明強調,寒性體質的人多手足不溫、面色黃白、喜熱食,可適當食用姜、蔥、雞肉、牛肉、羊肉等;熱性體質的多手足溫暖、面色紅赤、喜冷食、尿黃等,可適當食用白菜、蘿蔔、鴨肉、豬肉、甲魚等;對一般體質的人,冬季宜多食瘦肉、禽蛋、魚類、豆類等含優質蛋白的食品,以增強禦寒能力,但須注意燥熱之物應適可而止,以免使內伏的陽氣鬱而化熱。
(《冬季養生護頸椎 巧進補》由金羊網為您提供,轉載請註明來源,未經書面授權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版權聯繫電話:020-87133589,87133588)
推薦閱讀:
※寶媽分享冬日寶寶護膚心得
※冬季養生—防寒補腎
※冬季養生粥當道 養生靚粥推薦
※老人冬季養生吃什麼 5大原則要把握
※冬季養生粥必看之健脾胃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