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圖片大全 >> 內科病用藥 >> 偏正頭痛用藥篇

菊花別名 甘菊花、白菊花、黃甘菊、葯菊、白茶菊、茶菊、懷菊花、滁菊、杭菊、亳菊

來源 為菊科菊屬植物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常以白色花序入葯。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莖直立,基部木質,多分枝,具細毛或絨毛。葉有柄,葉片卵圓形至窄長圓形,長3.5-5厘米,寬3-4厘米,邊緣有缺刻及鋸齒,基部心形,下面有白色絨毛。秋季開花,頭狀花序大小不等,直徑2.5-5厘米,單生枝端或葉腋,或排成傘房狀,總苞片中央綠色,有寬闊膜質邊緣,具白色絨毛,外圍舌狀花白色、黃色、淡紅色或帶淡紫色,中央管狀花黃色,也有全為舌狀花或管狀花的。瘦果柱狀,無冠毛。

生境與分布 為栽培品。我國各地有栽培。河南產者稱懷菊花,安徽產者稱滁菊花或亳菊花,浙江產者稱杭菊花。

採集加工 秋季霜降前花正開時採摘頭狀花序,烘乾或蒸後晒乾或通風陰乾。

藥理作用 1.對中樞神經有鎮靜作用。2.有解熱作用。3.菊花浸膏給小白鼠腹腔內注射,可使毛細血管抵抗力增強。4.菊花水煎劑或水浸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變形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霍亂弧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人型結核桿菌、流感病毒(PR8株)均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 甘、苦、涼。疏風散熱,清肝明目,解瘡毒。

主治用法 感冒風熱,頭痛,目赤,咽喉腫痛,頭眩,耳鳴,疔瘡腫毒。用量6-20克。

參考配方 1.感冒風熱頭痛:菊花、桑葉各12克,連翹、薄荷各6克,水煎服。

2.風熱眼痛:菊花、白蒺藜各10克,防風5克,水煎服。

3.肝陽上亢引起的頭暈、頭痛、目赤、耳聾:菊花、石決明、生地、白芍各15克,龍膽草5克,水煎服。

4.高血壓病,動脈硬化症:菊花、銀花各25-30克,頭暈明顯加桑葉12克,動脈硬化、血脂高者加山楂12-25克,為一日量。兩周後可將菊花、銀花減至10克。上藥混合,用沸滾開水沖泡10-15分鐘後當茶飲。一日量分4份,每份沖泡2次。

5.偏正頭痛:菊花10克,薄荷、川芎、白芷各3克,水煎服。

6.急性結膜炎:菊花10克,蒺藜6克,木賊、決明子各3克,水煎服。

7.毛囊炎、癤腫:鮮菊葉適量,搗爛去筋,敷患處紅腫部位的周圍,或搗爛絞汁外塗,或用干葉研末,冷開水調敷患處。

細辛來源 為馬兜鈴科細辛屬植物遼細辛(北細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 var. mandshuricum (Maxim.) Kitag. 細辛A. sieboldi Miq.,以帶根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 1.遼細辛: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根狀莖柱狀,稍斜升,頂端生長數棵植株,下面長多數細長黃白色根,有辛香。每株有葉2-3片,基生,柄長5-18厘米,無毛,葉片卵心形或近於腎形,長4-9厘米,寬6-12厘米,先端圓鈍或急尖,基部心形至深心形,兩側圓耳狀,全緣,上下兩面均多少有疏端毛。5月開紫綠色花,單生葉腋,花梗長1-3厘米,花被管碗狀,外面紫綠色,內面有隆起的紫褐色棱條,花被裂片3,污紅褐色,三角寬卵形,由基部向外反卷,緊貼花被管上,雄蕊12,2輪排列於合蕊柱下部,花藥與花絲近等長,子房半下位,花柱短,6岐,柱頭著生頂端外側。果實半球形,長約10毫米,徑約12毫米。種子多數,卵狀錐形,種皮硬,被黑色肉質假種皮。圖示為遼細辛。

2.細辛(華細辛):與前種近似,但根狀莖較長,節間密,葉片先端短漸尖,花被裂片3,三角寬卵形或寬卵形,先端常急尖,淡紅褐色,由基部成水平方向展開,不向下反卷,內側表面密被細小的乳頭狀突起,花絲較花藥為長。

生境與分布 生於林下腐殖質深厚濕潤處。分布於遼寧、陝西、山東、浙江、福建、河南等地區。

採集加工 夏、秋採收。陰乾。

藥理作用 1. 細辛揮髮油對蛙的坐骨神經叢、豚鼠皮膚及人舌粘膜均有局部麻醉作用。2.對大白鼠甲醛性及蛋清性「關節炎」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3.細辛揮髮油對電刺激家兔齒髓神經引起的疼痛有鎮痛、鎮靜作用。4.細辛揮髮油對家兔因溫熱刺激和傷寒、副傷寒混合菌引起的發熱,均有抑制發熱和解熱作用。5.興奮呼吸:給家兔靜注細辛溶液,能引起呼吸興奮,並能對抗因嗎啡引起的呼吸抑制。6.細辛揮髮油能使麻醉動物血壓下降,而煎劑則使血壓上升。

性味功能 辛、溫,有小毒。祛風,散寒,止痛,溫肺祛痰。

主治用法 風寒頭痛,肺寒咳喘,風濕關節痛,外用治牙痛。用量:1.5-3克。外用適量,煎水含嗽。

參考配方 風寒頭痛:細辛3克,川芎、菊花、白芷各6克,水煎服,亦可將細辛搗碎,加麵粉、白酒調成糊狀,敷太陽穴。

白芍別名 芍藥

來源 為毛茛科芍藥屬植物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l.[P. albiflora Pall.],以根入葯。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60-80厘米。根粗肥,通常圓柱形或略呈紡錘形。莖直立,無毛。莖下部葉為二回三出複葉,小葉窄卵形、披針形或橢圓形,長7.5-12厘米,邊緣密生骨質白色小乳突,下面沿脈疏生短柔毛,葉柄長6-10厘米。春季開花,花頂生並腋生,直徑5.5-10厘米,苞片4-5,披針形,長3-6.5厘米,萼片4,長1.5-2厘米,花瓣白色或粉紅色,9-13片,栽培品多為重瓣,倒卵形,長3-5厘米,雄蕊多數,心皮4-5,無毛。

生境與分布 生於山地草坡。分布於東北、河北、山西、內蒙、陝西、甘肅。在山東、安徽、浙江、四川、貴州有大量栽培。

採集季節 春季或秋季採挖,用竹刀或瓷片颳去外皮,水中煮5-15分鐘,至無硬心為度,切片晒乾。

藥理作用 1.對中樞神經細統有抑制作用,小鼠腹腔注射白芍1克/公斤,能減少自發活動,延長環己巴比妥鈉的睡眠時間,並抑制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扭體反映,還有較弱的降溫和抗戊四氮驚厥作用。2. 200-400毫克/公斤對大鼠靜注,對胃及子宮平滑肌的張力和運動有鬆弛和抑制作用。白芍對家兔離體腸管有抑制作用。3.對狗的冠狀血管及後肢血管有擴張作用,對豚鼠有短暫的降壓作用。4.本品含苯甲酸,人口服少量沒有副作用,大量服用會增加肝臟的解毒負擔,肝功能不良者不宜長期大量服用。5.抑菌實驗:本品對葡萄球菌、甲型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霍亂弧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 苦、酸、涼。養血,斂陰,柔肝,止痛。

主治用法 血虛肝旺引起的頭暈、頭痛、胸脅疼痛,痢疾,闌尾炎腹痛,腓腸肌痙攣,手足拘攣疼痛,月經不調,痛經,崩漏,帶下。用量:6-20克。

參考配方 1.腹肌痙攣疼痛,腓腸肌痙攣疼痛:白芍15-25克,炙甘草10-15克,水煎服。

2.慢性腸炎,腹痛,瀉肚:白芍、白朮、防風各10克,陳皮6克,水煎服。

3.肝旺頭痛,目花頭暈:白芍10克,配桑葉、菊花、鉤藤、生地各10克,水煎服。

註:本品反藜蘆,不可同用。野生品多不去皮當赤芍用。

爬山虎別名 假葡萄藤、走游藤、飛天蜈蚣、楓藤、爬牆虎、地錦、大楓藤、三角楓藤、蝙蝠藤、爬岩虎、野葡萄、爬龍藤、野楓藤

來源 為葡萄科爬山虎屬植物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Sieb. et Zucc.) Planch.,以根、莖入葯。

形態特徵 落葉大藤本。枝條粗壯,卷鬚短,與葉對生,多分枝,須端擴大乘粘性吸盤,攀附於樹木、山崖、牆壁上,故名「爬山虎」。葉互生,葉柄長8-20厘米,葉寬卵形,長10-20厘米,寬8-17厘米,通常3裂,基部心形,上面無毛,下面脈上有柔毛,葉緣有粗鋸齒,幼苗或老枝上的葉較小,常為指狀3小葉,或為3全裂,中間小葉倒卵形,側生小葉斜卵形,基部偏斜,邊緣有不規則鋸齒,兩面均光滑無毛,秋季葉變成紅色或橙黃色。夏秋開黃綠色小花,傘房狀聚傘花序通常生於短枝頂端的兩葉之間,花5數,萼全緣,花瓣頂端反折,子房2室,每室有2胚珠。漿果小球形,熟時藍黑色。

生境與分布 生於山坡、岩壁、樹榦或牆壁上。分布於遼寧、河北、陝西、山東、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西、廣東、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多為栽培。

採集加工 落葉前采莖,根全年可采。

藥理作用 爬山虎的粘液汁對於口腔、消化道粘膜有輕度消炎和保護作用。

性味功能 甘、澀、溫。祛風通絡,活血解毒。

主治用法 風濕關節痛,外用治跌打損傷,癰癤腫毒。用量:15-30克,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適量,根皮搗爛,酒調敷患處。

參考配方 1.風濕性關節炎:爬山虎藤莖或根30克,石吊蘭30克,燉豬腳爪連服3-4次。或爬山虎藤莖、衛矛、高粱根各30克,水煎用黃酒沖服。

2.偏頭痛:爬山虎根30克,防風10克,川芎6克,水煎服,連服3-4劑。

3.便血:爬山虎藤莖、黃酒各1斤,加適量水煎,一天服4次,分2天服完。

4.癤子、損傷:爬山虎鮮根搗爛,和酒釀拌勻敷患處。另取爬山虎根15-30克,水煎服。

5.帶狀皰疹:爬山虎根磨汁外搽。

川芎別名 芎窮、小葉川芎

來源 為傘形科蒿本屬植物川芎Ligusticum wallichii Franch.,以乾燥根狀莖入葯。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狀莖成不規則的結節狀拳形,結節頂端有莖基團快,外皮黃褐色,有香氣。莖常數個叢生,直立,上部分枝,節間中空,下部的節明顯膨大為盤狀,易生根。葉互生,二至三回羽狀複葉,葉柄基部擴大抱莖,小葉3-5對,邊緣成不整齊羽狀全裂或深裂,裂片細小,兩面無毛,僅脈上有短柔毛。夏季開花,復傘形花序頂生,傘梗十數條,小傘梗細短,多數,頂端著生白色小花。花萼5,條形,有短柔毛,花瓣5,橢圓形,先端全緣,中央有短尖突起,向內彎曲,雄蕊5,伸出花瓣外,子房下位。雙懸果卵園形,5棱,有窄翅,背棱中有油管1個,側棱中有2個,結合面有4個。

生境與分布 生於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地方。多為栽培。主產於四川,我國西南、北方大部地區有種植。

採集季節 溫暖地區小滿後收穫,寒冷地區小暑後收穫。

藥理作用 1.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川芎給大白鼠和小白鼠灌胃,能抑制其自發活動,還能延長戊巴比妥鈉的睡眠時間。2.降壓作用:川芎水浸劑能降低動物血壓,但作用較弱,對麻醉動物(犬、貓、兔)靜脈注射,降壓作用明顯,肌肉注射也引起降壓。3.對腎型高血壓和大白鼠能延長利血平的降壓作用。4.對蟾蜍的心臟主要呈興奮作用,高濃度時呈抑制作用。5.川芎能顯著降低小白鼠的耗氧量,隨劑量的不同,維持時間在0.5-1小時。6.對平滑肌的作用:①川芎浸膏對妊娠家兔子宮的作用,小劑量時張力增高,收縮增強,終成攣縮,大量則反使子宮麻痹,收縮停止。②川芎浸膏對離體家兔或豚鼠小腸小量時抑制,大量則使收縮完全停止。7.川芎中所含阿魏酸與中性成分川芎內脂對平滑肌有抗痙作用。

性味功能 辛、溫。活血行氣,散風止痛。

主治用法 月經不調,經閉腹痛,胸脅脹滿,冠心病心絞癰,感冒風寒,頭痛,頭暈,風濕痹痛,外用塞鼻治瘧疾。用量:3-10克,外用適量。

參考配方 1.月經不調:川芎6克,當歸、白芍各10克,熟地、香附、丹參各12克,水煎服。

2.血虛頭痛:川芎、當歸各10克,水煎服。

3.頭痛眩暈:川芎6克,蔓荊子、菊花各10克,荊芥穗5克,水煎服。

4.感冒引起的頭痛:川芎5克,白芷6克,細辛3克,防風、羌活、荊芥各6克,薄荷3克後下,甘草3克,茶葉6克,水煎服。又名川芎茶調散。

5.化膿性附鼻竇炎:川芎15克,白芷、細辛、薄荷各6克,辛荑、黃連各10克,黃芩12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6.瘧疾:川芎、白芷、桂枝、蒼朮各等量,共研細粉,取葯1克,用棉花或紗布捲成條狀,於瘧發前2小時納入一側鼻孔,4小時後取出。小兒側將藥粉撒於膏藥上,於發作前4小時貼肚臍處。此葯兼有預防瘧疾的作用。

崗梅別名 點稱星、稱星樹、土甘草、山梅根、假青梅、白點稱、天星木、百解茶

來源 為冬青科冬青屬植物梅葉冬青Ilex asprella(Hook.et Arn.) Champ.ex Benth.,以根、葉入葯。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1-3米。根細長而密,黃白色。樹皮青綠色,莖多分枝,枝條表面散生多數白色皮孔,大小似稱星。單葉互生,有短葉柄,葉片膜質,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3-7厘米,寬1-3厘米,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寬楔形或渾圓形,邊緣有小齒,上面深綠色,無毛或僅在脈上疏被短毛,下面綠色,無毛,側脈6-8對,鮮時折斷中脈見有白色細絲相連。夏季開白色或黃綠色小花,單性異株,雄花2-3朵簇生或單生葉腋或鱗片腋內,雌花單生葉腋,有極細的花梗,梗長達2-2.5厘米,果熟時延至3厘米,萼片、花瓣、雄蕊通常4枚,有時5-6枚,子房上位,3-多室。漿果球形,成熟時黑色,有縱棱,先端有宿存的花柱,分核4-6粒,背部有深槽,有骨質內果皮。

生境與分布 常生於低山、丘陵坡地疏林下或平地灌木叢中。分布於華東及華南等地。

採集加工 全年可采。

藥理作用 1.崗梅對豚鼠離體心臟有增加冠脈流量及心縮作用,對心率作用不明顯。2.崗梅對垂體後葉素所致家兔急性心肌缺血T波改變有保護作用,對S-T段偏移及節律紊亂有一定的減少,崗梅對冠心病、心絞痛有一定療效。

性味功能 苦、甘、涼。清熱解毒,生津止渴。

主治用法 感冒,高熱煩渴,扁桃體炎,咽喉炎,氣管炎,百日咳,腸炎,痢疾,傳染性肝炎,野蕈、砒霜中毒。為涼茶主要原料,葉外用治跌打損傷,癰癤腫毒。用量15-30克。葉外用適量,搗敷患處。

參考配方 1.流行性感冒:崗梅400克,大葉桉葉、甘草各50克,水煎濃縮至500毫升,每服30-50毫升,日3次。

2.咽喉炎、扁桃體炎、感冒:崗梅喉片每隔1-2小時含服1-2片。(用崗梅0.375公斤,檵木花0.125公斤,熬膏,加乙醇靜置過濾,回收乙醇,濃縮至75毫升,加蔗糖粉0.45公斤,過篩,乾燥。壓片前加薄荷油、八角茴少許,壓成1000片)

3.偏正頭痛:崗梅根90克,雞屎藤60克,雞蛋2個,水煎,吃蛋喝湯。

4.內痔便血:崗梅根250克,豬瘦肉半斤,共煮熟,吃肉喝湯。

5.野菌或砒霜中毒:崗梅根120克,金銀花60克,鳳尾草60克,水煎服。

6.止渴生津,防暑癤:崗梅嫩葉60克,淡竹葉60克,金銀花30克,甘草15克,水煎當茶飲。

山蘿蔔別名 蒙古山蘿蔔、細葉山蘿蔔

來源 為川續斷科藍盆花屬植物窄葉藍盆花Scabiosa comosa Fisch. ex Roem. et Schult.,以花入葯。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單一或2-3頭,外皮粗糙,棕褐色,裡面白色,長12-25厘米,粗3-5毫米。莖直立,黃白色或帶紫色,具棱,節間長6-12厘米,疏或密被貼伏白色短柔毛,在莖基部和花序下最密。基生葉成叢,葉片輪廓窄橢圓形,長6-10厘米,寬1-2厘米,羽狀全裂,稀為齒裂,裂片線形;寬1-1.5毫米,花時常枯萎;葉柄長3-6厘米;莖生葉對生,基部連接成短鞘,抱莖,具長1-1.2厘米的短柄或無柄,葉片輪廓長圓形,長8-15厘米,寬4-5厘米,1-2回狹羽狀全裂,裂片線形,寬1-1.5毫米,漸尖頭,兩面均光滑或疏生白色短伏毛。總花梗長10-25厘米,近頂端處密生捲曲白色短纖毛;頭狀花序單生或3出,花徑3-3.5厘米,半球形,果時直徑1.5厘米,球形;總苞苞片6-10片,披針形,長1-1.2厘米,寬1-2毫米,先端漸尖,光滑或疏生柔毛,果時長3-4毫米;小總苞倒圓錐形,方柱狀,淡黃白色,長2.5-3毫米(不連冠部),最寬處達1.7毫米,具8條肋棱,中棱較細弱,密生白色長柔毛,頂端具8凹穴,通常僅1-2個明顯,

冠部干膜質,長約1.2毫米,帶紫色或污白色,具18-20條脈,邊緣牙齒狀,脈上密生白色柔毛;花萼5裂,細長針狀,長2.5-3毫米,棕黃色,上面疏生短毛;花冠藍紫色,外面密生短柔毛,中央花冠筒狀,長4-6毫米,先端5裂,裂片等長,邊緣花二唇形,長達2厘米,上唇2裂,較短,下唇3裂,中裂片最長達1厘米,倒卵形;雄蕊4,花絲細長,外伸;花柱長1厘米,外伸,柱頭頭狀。瘦果長圓形,長約3毫米,具5條棕色脈,頂端冠以宿存的萼刺。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境與分布 產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內蒙等省區。常生於海拔500-1600米的乾燥沙質地、沙丘、干山坡及草原上。

採集加工 夏、季採集,陰乾備用。

性味功能 甘、微苦、涼。清熱瀉火。

主治用法 肝火頭痛,發燒,肺熱咳嗽,黃疸。用量3克,多研面沖服。

頭頂一顆珠別名 延齡草、芋兒七、獅兒七、三角七、頭頂珠、天珠(果實)、地珠(根狀莖)

來源 為百合科延齡草屬植物白花延齡草Trillium kamtschaticum Pall.頭頂一顆珠T. tschonoskii Maxim.,以根狀莖及根入葯。

形態特徵 1.白花延齡草: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地下根狀莖肥大,卵圓形,根頸周圍生多數鬚根。莖單一,直立,圓柱形,無節,表面有縱長條紋,頂端三葉輪生,葉無柄,廣卵形或卵狀菱圓形,長與寬均7-15厘米,3-5脈。5月開花,花梗自葉間生出,頂生一花,白色,花被片6,長2.5-4.5厘米,外輪三片綠色,披針形,內輪白色,廣橢圓形。漿果近球形。圖示為白花延齡草。

2.頭頂一顆珠:多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根狀莖粗短,生多數鬚根。莖單一,直立,葉無柄,三葉輪生於莖頂端,葉片菱狀圓形至寬菱狀圓形,長與寬近相等,均7-17厘米,先端漸尖或銳尖。5-6月開花,花梗長約1.5-4厘米,花單生,花被片6,外輪三片綠色,廣披針形或窄卵形,內輪三片白色或淡紫色,卵形或窄卵形,較外輪稍長。漿果近球形,黑色,直徑約15毫米。

生境與分布 生於山野、林下。白花延齡草分布於東北地區。頭頂一顆珠分布於陝西、甘肅、安徽、湖北、四川、雲南等省。

採集加工 夏秋採挖。除去莖葉,洗凈,晒乾。

藥理作用 1.延齡草煎劑和醇提取物對麻醉貓與家兔均有較明顯的降壓作用,其降壓作用有中樞神經參與。2.延齡草醇提取物給小白鼠灌胃,1-2克/公斤,有非常明顯的鎮痛作用。3.延齡草醇提取物有溶血作用,經膽固醇處理後溶血作用消失,降壓作用也隨之明顯減弱。

性味功能 甘、溫,有小毒。鎮靜止痛,止血,解毒。

主治用法 眩暈頭痛,高血壓病,神經衰弱,跌打損傷,腰腿疼痛,月經不調,崩漏,外用治疔瘡。用量1.5-10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大豆別名 黃豆、毛豆

來源 為豆科大豆屬植物大豆 Glycine max (L.)Merr.,以種子入葯。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莖粗壯,密生褐色長硬毛,高可達2米。小葉3,菱狀卵形,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或圓形,兩面均生白色長柔毛,側生小葉較小,斜卵形。總狀花序腋生;花冠小,白色或淡紫色。莢果矩形略彎,下垂,黃綠色,密生黃色長硬毛。種子2~5粒,黃綠色,卵形至近球形。花期8月,果期10月。

生境與分布 全國各地均產。

採集加工 10月種子成熟後採收,除去豆殼及雜物,晒乾。大豆卷:冷水泡脹後,用濕布蓋好,或放入麻袋,置於溫暖處,經常翻動並灑少量的水,促其發芽,待芽長約1厘米時,用清水洗凈晒乾。淡豆豉:取桑葉、青蒿各70~100克,加水煎煮,濾過,煎液拌入凈大豆1000克中,俟吸盡後,蒸透,取出,稍晾,再置容器內,用煎過的桑葉、青蒿渣覆蓋,悶使發酵至黃衣上遍時,取出,除去藥渣,洗凈,置容器內再悶15~20天,至充分發酵、香氣溢出時,取出,略蒸,乾燥,即得。

性味功能 大豆卷:甘,平。清熱,除濕,解表。淡豆豉:辛、甘、微苦,涼。解表除煩,歸肺、胃經。

主治用法 大豆卷:暑濕發熱,麻疹不透,胸悶不舒,骨節疼痛,水腫脹滿。用量15-30克。凡無濕熱者忌服。淡豆豉: 感冒發熱,解表,除煩,宣發鬱熱。用於感冒,寒熱頭痛,煩躁胸悶,虛煩不眠。用量6-15克。

參考配方 感冒發熱,頭痛:淡豆豉、蔥白各10克,生薑4-5克,水煎服。

關白附別名 山喇叭花、烏拉花、黃烏拉花、竹節白附、白附子

來源 為毛茛科烏頭屬植物黃花烏頭Aconitum coreanum (Levl.) Rapaics.,以塊根入葯。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塊根紡錘形,長約2.8厘米,一般兩個連生,棕白色。莖高30-100厘米,疏生反曲的短柔毛。葉較密生,莖中部的葉片五角狀卵形,長4.2-6.4厘米,寬3.2-6.4厘米,3全裂,裂片細裂,末回小裂片條形,葉柄長1.5-4.5厘米。8-9月開花,花序有2-7花,密生反曲的短柔毛,萼片5,花瓣狀,淡黃色,外面密生短柔毛,上萼片船狀盔形,高1.5-2厘米,前面邊緣在中部之下稍收縮,花瓣2,無毛,有長爪,距極短,雄蕊多數,花絲疏生短毛,心皮3,子房有貼伏的白色短柔毛。

生境與分布 生於山地草坡或疏林中。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和河北北部。

採集加工 秋末冬初採挖。晒乾後入葯。

性味功能 辛、甘、大溫,有毒。祛風痰,逐寒濕。

主治用法 偏正頭痛,寒濕痹痛,口眼歪斜。用量1.5-3克,一般炮製後用。孕婦忌服。

參考配方 偏正頭痛:制關白附、細辛、白芷各3克,共研細粉,每服3克。

炮製:置缸內,涼水浸漂一周,每日換水1-2次,將豆腐與葯置鍋內(以銅鍋為好)加水煮半小時,取出,去掉豆腐,陰乾。再加適量熱開水浸潤,悶透,切片晒乾。每百斤用豆腐20-25斤。

五脈山黧豆別名 山黧豆、五脈香豌豆

來源 為豆科山黧豆屬植物山黧豆Lathyrus quinquenervius (Miq.) Litv.,以全草、花、種子入葯。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不增粗,橫走。莖通常直立,單一,高20-50厘米,具棱及翅,有毛,後漸脫落。偶數羽狀複葉,葉軸末端具不分枝的卷鬚,下部葉卷鬚短,呈針刺狀;托葉披針形到線形,長7-23毫米,寬0.2-2毫米;葉具小葉1-3對;小葉質堅硬,橢圓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35-80毫米,寬5-8毫米,先端漸尖,具細尖,基部楔形,兩面被短柔毛,上面稀疏,老時毛漸脫落,具5條平行脈,兩面明顯突出。總狀花序腋生,具5-8朵花。花梗長3-5毫米;萼鍾狀,被短柔毛,最下一萼齒約與萼筒等長;花紫藍色或紫色,長12-20毫米;旗瓣近圓形,先端微缺,瓣柄與瓣片近等長,翼瓣狹倒卵形,與旗瓣等長或稍短,具耳及線形瓣柄,龍骨瓣卵形,具耳及線形瓣柄;子房密被柔毛。莢果線形,長3-5厘米,寬4-5毫米。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境與分布 生於山坡、林緣,路旁、草甸,最高海拔2500米。分布於東北、華北及陝西、甘肅、青海、內蒙等省區。

採集加工 夏季采全草及花,秋季採集種子,晒乾備用。

性味功能 苦、澀、溫。祛風除濕,止痛。

主治用法 關節炎,頭痛。全草用量15克,用花10克,用種子5克。

參考配方 1.關節炎:五脈山黧豆全草15克,水煎服,每日2次。

2.頭痛:五脈山黧豆花10克,五脈山黧豆種子5克,水煎服,每日2次。


推薦閱讀:

中醫內科學(第八版上) - 神脈劉的日誌 - 網易博客
【純乾貨】中醫內科方劑口訣 (一.肺系病症)
內科學142
中美心內科教授:每天一小片,遠離腦中風,高血壓必看

TAG:圖片 | 頭痛 | 中草藥 | 草藥 | 用藥 | 內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