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拔罐療法)
07-18
頸椎病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症。是指頸椎及其周圍軟組織發生病理改變或骨質增生等而導致頸神經根、頸部脊髓、椎動脈及交感神經受壓或刺激而引起的綜合症侯群。本病好發於40歲以上的成年人,無論男女皆可發生。 【病因】多因身體虛弱,腎虛精虧,氣血不足,濡養缺乏;或氣滯、痰濁、瘀血等病理產物積累,致經絡瘀滯、風寒濕邪外襲,痹阻於太陽經脈、經隧不通、筋骨不利而發病。 【癥狀】頭頸、肩臂麻木疼痛,重者肢體酸軟乏力,甚則大小便失禁、癱瘓。若病變累及椎動脈及交感神經,可出現頭暈,心慌等症。 【療法】 取穴方一 主穴,下曲池、大杼、風門。配穴,天宗、肩井、肩(骨禺)、曲池。 方法:採用藥罐法。即用艾葉、防風、杜仲、麻黃、木瓜、川椒、穿山甲、土鱉蟲、羌活、獨活、蒼朮、蘇木、紅花、桃仁、透骨草、千年健、海桐皮各10克,乳香、沒藥各5克,水煎煮罐(竹罐)3分鐘,拔於上述穴位7-8分鐘。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主治:頸椎病。頸項部疼痛,活動受限,伴有頭暈、噁心;或伴頸椎骨質增生;或頸椎間隙變窄等。 效果:屢用效佳。一般5-6個療程即效或痊癒。 附記:引自《天津中醫》(3)1985年。 取穴方二 分2組,一為大椎、肩中俞、肩外俞;二為大杼、肩井、肩(骨禺)。 方法:用梅花針叩刺後拔罐法。每次選用1組穴或兩組穴全用。先用梅花針叩刺至皮膚髮紅,並有少量出血點,然後拔罐10-15分鐘,以拔出瘀血為度。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主治:頸椎病。 效果:一般連治2-3個月即效或痊癒。 附記:引自《外治匯要》。每日配以按摩,加強頸項部活動鍛煉,有利於提高療效。 取穴方三 第一至第七頸椎兩側、肩背部區。 方法:先用梅花針重手法叩刺,至皮膚微出血為度,血止後,拔罐10-15分鐘,起罐後,用干藥棉球擦凈血跡後,再用艾條溫和灸10分鐘。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1個月為1療程。 主治:頸椎病。 效果:屢用效佳。一般1療程見效,2-3療程可愈。 附記:若病情嚴重者,可在壓痛明顯處。每次重複拔罐2-3次。 取穴方四 主穴,阿是穴(壓痛點)、頸靈穴(頸椎4-5之間)。配穴,頸部不適者配天宗、太陽、百會;臂痛配臂(月需)、少沖、關沖;後背部痛配肩中俞、陽溪、商陽。 方法:先用三棱針點刺出血,血止後主穴拔罐,每們出血1-2毫升起罐。配穴加用艾條溫灸5分鐘。百會、少沖、關沖、商陽只針灸、不拔罐。2-3日治療1次,10次為1療程。同時配用藥枕。葯枕系用當歸、羌活、藁本、制川烏、黑附片、川芎、赤芍、紅花、廣地龍、血竭、石菖薄、燈芯、細辛、桂枝、丹參、防風、萊菔子、威靈仙、乳香、沒藥各適量,冰片為1/10量,共研粗末,填入枕袋,供患者睡眠時用。每日枕用不少於6小時,連用至愈為度。 主治:頸椎病。 效果:多年使用,療效顯著。通常3-6個療程即效,8-9個療程即愈。據統計,總有效率可達98%以上,其中治癒率為70%左右。 附記:葯枕有理氣活血、消腫定痛、活絡祛風、提神醒腦之功,與拔罐、刺絡、艾灸等療法配合運用,故療效更佳。 取穴方五 主穴,頸部華佗夾脊。配穴,大椎、大杼、天宗、肩井、肩負、肩(骨+謬)、肩(骨禺)、合谷等。 方法:第一次取主穴和3-4個配穴,先用毫針針刺,得氣後留針拔罐10分鐘。罐後,再取2個頸部夾脊穴,每穴注入維生素B12500毫克和當歸寄生注射液2毫升。2個月為1療程。 主治:頸椎病。 效果:臨床屢用,久治有良效。 附記:筆者師傳經驗。 取穴方六 主穴,病變椎體周圍壓痛點或陽性反應物(索狀物、結節物、泡狀軟性物),頸椎4-7,大椎穴;配穴,腎俞。 方法:先用梅花針重叩(瀉法)壓痛點和陽性反應物,再叩頸柱4-7和大椎穴,叩刺至皮膚出血後,立即拔罐,留罐5-10分鐘。各部出血量不等,一般約0.5-3毫升。如為虛症,同時用梅花針輕叩(補法)腎俞,同樣拔罐5-10分鐘。去罐後,拭去瘀血。每周治療2次,10次為1療程。一般治療1-3療程。 治療期間,要求患者加強頸部的功能鍛煉(包括轉頸、提捏斜方肌、熱敷)。 主治:頸椎病。 效果:治療66例,經治療1-3個療程後,痊癒18例,顯效36例,有效1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6.97%。 附記:引自《陝西中醫》(10)1990年。本篇文章來自<A href="http://www.100md.com">百拇醫藥網</a> 原文鏈接:http://www.100md.com/Html/TCM/other/baguanTreat/E6.htm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預防頸椎病的措施有哪些
※27 頸椎病
※慢性咽喉炎長期不愈會導致頸椎病
※遠離頸椎病,從選枕頭開始!
※手腳發涼、心慌胸悶是不是頸椎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