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時代的經濟

毛澤東時代的經濟

1949年至1957年期間,我國經濟發展相對快速和平穩。但在1957年到改革開放前,經濟決策出現諸多失誤,再加上政治運動頻繁,「反右、」「大躍進」、「四清」、「上山下鄉」、「文革」各種運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經濟發展波動甚為劇烈,高增長、停滯、倒退相互交替。在此期間,工業領域相對於建國初期取得不少進展,但工業化程度依然很低。

整體表現:經濟增長達不到世界平均水平,幾度衰退

談及改革前的經濟成就,比較正統的說法是,雖然經濟有諸多挫折,但成就依然是主要的,是一個「偉大的歷史性勝利」,「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大大提高的。」

偉大不偉大,需要對比才清楚。改革前30年,中國GDP和人均GDP增長率均達不到世界平均水平。在1952-1978年期間,我國GPD增長率不算起眼,GDP年平均增長率(為4.40%)低於世界GDP年平均增長率(為4.52%),GDP佔世界GDP比重略有下降,從1952年的5.2%下降到1978年的5.0%,而從人均GDP來算,1952-1978年期間中國人均GDP增長率(為2.34%),略低於世界人均GDP增長率(為2.56%),1952年僅相當於世界人均水平不足1/4(23.7%);1978年為22.3%,而據世界銀行統計,從1960年-1978年,世界人均GDP從446.5美元上升到1694.9美元,翻兩倍,而中國只翻一倍,從97.5美元上升到155美元。當然,不少論者認為中國原來底子薄,所以經濟增長不如人家,落後是由於過去所造成。其實,從經濟發展一般規律來說,經濟底子不是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中國改革前經濟底子不如許多國家,但其改革後其經濟增長率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再者,一般而言,後發國家的經濟增長率比發達國家要高,比如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奇蹟。

衰退在大躍進和文革:損失達5000億元相當人民三十年辛勤勞動積累起來的一份家當

大躍進前後和文革期間,經濟出現衰退

縱觀改革前30年的經濟,其發展相當波折的,在大躍進前後以及文革期間,經濟嚴重倒退。1958年毛澤東發動大躍,又在1966年發動文化大革命。在文革的頭三年,毛澤東發動紅衛兵進行「奪權」「串聯」,給經濟帶來嚴重衝擊,因此1966年經濟增長減慢,1967年和1968年兩年經濟出現負增長,分別為-5.7%,-4.1%。而在整個文革時期,誠如鄧小平所言,中國「就整個經濟情況來說,實際是出於緩慢發展和停滯狀態」。

大躍進和文革所帶來的經濟損失是人們關注一個焦點。大躍進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經濟效益最低的時期,據統計,「大躍進」期間,每百元積累新增加的國民收入僅為1元,投資係數為74.1,遠遠低於「一五」時期的35元和1.56元。有人說,僅此計算,「大躍進」時期就損失國民收入1200億元。

至於文革造成的經濟損失,1978年華國鋒在人大政府作報告中說:「從1974年到1976年,由於『四人幫』的干擾破壞,全國大約損失工業業總產值1000億元,鋼產量2800萬噸,財政收人400億元,整個國民經濟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這裡僅指1974至1976年,由於當時正處揭批「四人幫」高潮,華國鋒的話是否帶有政治目的還有待考證。不過,一些學術著作也估算了文革帶來的經濟損失,席宣、金春明的《文化大革命簡史》一書中,這樣說:「十年之間一共損失高達5000億元,而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到1979年,我國全部國營企業(包括工農業、運輸業、郵電業、商業、城市公用事業、建築業)的固定資產原值為4892.5億元,文化大革命十年相當於敗掉了全國億萬人民三十年辛勤勞動積累起來的一份家當。」 這裡5000億的損失是按照正常年份每100元投資的應增效益推算。當然,基於不同的推算方法,得出的數字差異頗大。有學者也認為5000億元的損失是1957年至1976年20年間所造成的,「如王丙乾認為:從1957年到1976年的20年間,『財政收入少收3000億元左右,如果加上支出方面的損失浪費、無效投資、平調退賠和處理遺留問題等,財政上總的損失有4800多億元』,『這就是20年間幾次折騰付出的巨大代價』。可以確定的是:上述所說的『損失』,實際都是指少增長,『少增長』仍然是增長,『少增長』與實際『敗掉了』『一份家當』畢競不是一回事。」(《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 上》, 武力主編,P609,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出版)

期間建起了工業化體系,但工業化程度低,結構失衡

圖註:1978年我國人均主要工業產品與其他發達國家差距依然很大。(數據來源:轉引自商業部:《調研資料》1981年第56期)

從1952年開始,我國選擇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工業化道路,到了1978年,我國工業體系有了較大發展,但是從人均GDP、人均主要工業產品量、城市化水平等方面考慮,工業化程度依然很低。以人均GDP為標準,人均GDP在600-800美元為工業化初級階段,而中國1978年人均GDP為182.7美元,離工業化初級階段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此外以城市化率為標準,1978年我國鄉村人口仍然佔82.1%,依然是農業大國。

圖註:改革前儘管經濟和工業化有所發展,但城市化停滯不前,1958年到1978年,鄉村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比重,20年僅下降了2.5個百分點。因為戶籍制度農民被死死釘在土地上為工業化做「貢獻」。(數據數據 《中國城市化與可持續發展 第十二卷》,葉裕民主編,79頁)

不少人認為改革前的工業化積累為改革開放後的經濟增長奠定了基礎。首先,這種「優先積累」並不符合經濟規律,經濟增長不僅需要積累,還需要消費拉動,如薄一波所說:「所以,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必須儘力把國民經濟中可能聚集的資金都積累起來,並按照恰當的比例,首先滿足工業特別是重工業建設的需要。但是,如果只顧重工業迅速發展的需要,過多地和過快地提高積累部分的比重,縮小消費部分的比重,以致影響人民生活應有的改善,那就是錯誤的了。」 (《正確處理積累和消費的比例關係》,一九五六年九月十八日 )

再者,改革前的重工業究竟給改革後的經濟增大帶來哪些貢獻有待評估,但至少產業的結構失衡阻礙了經濟發展。鄧小平在1980年1月承認國民經濟比例失調成為經濟工作中最突出問題:「我們過去長期搞計劃,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沒有安排好各種比例關係。農業和工業比例失調,農林牧副漁之間和輕重工業之間比例失調,煤電油運和其他工業比例失調,『骨頭』和『肉』(就是工業和住宅建設、交通市政建設、商業服務業建設等)比例失調,積累和消費比例失調。……除了這些比例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比例,就是經濟發展和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髮展的比例失調,教科文衛的費用太少,不成比例。」

工業化是以犧牲人們生活質量為代價:78年人均糧食佔有不如50年代

在這種優先發展重工業戰略思路下,所有資料都集中到重工業,結果輕工業和農業凋敝,消費品種單一,可以說,這種優先發展工業戰略是以犧牲人們的生活質量為代價的。因此,在此期間國民的生活質量並沒有改善,甚至倒退。「1957~1978年22年間,全民所有制單位職工名義工資由637元增加到644元,僅增加7元。就實際工資而言,1978年僅為1957年的85.2%,22年間減少了14.8%。這22年間,農民家庭平均每年純收入由72.95元增加到133。57元,年均僅增加2.9%。這22年間,居民消費水平共提高47.5%,平均每年僅增長1.8%。若就實際消費量而言,全國平均每人每年消費的主要消費品,1978年與1957年相比,除豬肉與食糖略有增加外,糧食由203.06公斤降到195.46公斤,食用植物油由2.42公斤降到1.60公斤,牛羊肉由1.11公斤降到0.75公斤,家禽由0.50公斤降到0.44公斤,水產品由4.34公斤降到3.42公斤。……從總體上說,1957~1978年,居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處於徘徊、停滯狀態,經濟增長給社會帶來的福利水平很低。 」(《中國經濟50年發展的路徑、階段與基本經驗》 ,趙德馨,《中國經濟史研究》2000年第1期)

工業化過程中經濟績效低:高能耗、低產出

要衡量一國的工業化過程是否成功,不僅要評估其結果,還需要考察其經濟績效。我國工業化建設績效很低,資源浪費嚴重。譬如,在大躍進期間,「大辦」「大幹」風盛行,產量上升了,但產品質量堪憂。以鋼為例,雖然名義上完成了生產l,070萬噸鋼的任務,但其中合格的鋼只有800萬噸;在l,369萬噸生鐵中好鐵只佔70%。(《當代中國經濟》,《當代中國》叢書,P334)。

瞿商在其《我國計劃經濟體制的績效(1957年-1978年)》一文中分析,在此期間,中國社會勞動生產率總趨勢是增大的,但增長的幅度不大,1961年-1962年和1957年-1968年兩個時期,甚至是下降的。「從計劃體制時期工業部門資金利用效率來看,1957—1978年每百元固定資產原值實現的價值也是下降的,從139元減少到103元;每百元固定資產凈值實現的利潤和稅金、每百元資金實現的利潤和稅金也是下降的。同時,每百元產值所佔用的流動資金和每百元銷售收入的成本都在增加。這些說明,工業部門的資金成本在增加,資金利用效率在下降。」

「再從能源利用效率上看,1957-1978年,中國能源消耗量增長了6倍多,從9644萬噸增加到57144萬噸。但每噸能源生產的國民收入卻是下降的,從942元下降到527元,減少了400多元,下降了44%。而每萬元國民收入所消耗的能源則從9. 6噸增加到19. 3噸,增長了100% 。可見,這一時期國民經濟的發展代價不菲,是以高能耗、低產出為特點的。」 (《我國計劃經濟體制的績效(1957年-1978年)》,瞿商,中國經濟史研究,2008年第一期)

結語

毛澤東時代的經濟確實取得了一定的增長,但並不輝煌;特別是在毛澤東發動的「大躍進」「文革」時期,經濟基本停滯甚至倒退;在工業領域,毛時代的工業化有所發展,但工業化程度依然很低,結構失衡,輕工業薄弱,人們生活並沒有得到改善。

經濟增長不是毛澤東的功勞,而是源於廣大勞動者,特別是農民的「貢獻」。這期間農民被以「剪刀差」等方式「抽取」剩餘,即所謂「社會主義義原始積累」。據王鋒博士統計,從1950年到1978年,國家從農業取得了5100億元收入(按照當時的最低價格兌換成黃金相當於至少58億兩,至少相當於現在的49萬億人民幣),平均每年176億元;而據袁瑞珍統計,1953-1985年統購統銷過程中農民向國家貢獻的財富大約在7000億到8000億元。要知道,1978年中國全部國有工業固定資產也只有9600億。這種「剪刀差」讓農村一貧如洗。

聯繫我們

版權聲明:騰訊網原創策劃,歡迎轉載或報道,但請註明出處。違者必究

出品:騰訊網歷史頻道

本期責編:黃家楊

聯繫方式:郵箱:newshistory#qq.com(來信時#改為@) ,電話:010—82155176


推薦閱讀:

手機時代的夫妻信任危機
民國時代與高官相戀的七位著名「二奶」(圖)
看臉時代,你的臉過關嗎(轉載)
張曉實教授:腫瘤特異性免疫治療的時代正在來臨
互聯網時代營銷思維與傳統不同

TAG:經濟 | 時代 | 毛澤東時代 | 毛澤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