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進程
07-18
從奴隸社會的夏說起,「自禹至桀十七君,四百七十一年」,即大約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16世紀,主要在今陝西、河南一帶,勢力北及山西長治,南達河南伊水流域,西到陝西華山,東到東河濟之間,屬統一時期。殷商時期,自始祖契至紂,約600年的歷史,即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這是我國的第二個朝代,初建都於毫(今河南商丘),其勢力範圍,以今河南中部偏東黃河兩岸為中心,東至大海,西到今陝西,北達河北,南抵湖北一帶,臣服於商朝的周邊各族在這些地區的四周擴散,這一時期為統一狀態。 約公元前11世紀西周建立。「自武王滅殷,以至幽王,凡二百工十七年」,定都於鎬(今陝西西安附近)。西周時期勢力範圍大,仍屬統一的國家,但以分封諸侯的形式實現統治,周成王時分封的主要諸侯國有:魯,周公東征滅奄(今山東曲阜舊 城東),其子伯禽在今山東西南部建魯國,統率殷民六族,後伯禽繼續進攻淮夷、徐戎,魯境始定。齊,周公東征滅蒲姑(今山東博興東北),作為呂尚的封地,以今山東淄博為中心。衛,以朝歌為中心,為康叔的封地,管轄殷民七族。宋,封給紂王的庶兄微於開,以河南商丘為中心,其範圍達豫東、蘇、魯、皖各一小部。晉,封給周成王之弟叔虞,以今山西翼城為中心,其範圍在今山西西南部。楚,周成王封熊繹為君,以湖北荊山為中心,範圍在湖北武當山東南漢水西岸。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為標誌,開始了春秋時期,至公元前475年進入戰國,這295年是我國歷史上的分裂時期。這一時期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引起社會各種矛盾的激化,在階級鬥爭的推動下,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化,奴隸和平民起義不斷發生,王室衰弱,強大的諸侯國之間 出現頻繁的兼并爭霸戰爭,國內各民族在這種混亂的紛爭中實現大融合。 經過200多年的爭霸,最後剩下秦、齊、楚、燕、韓、趙、魏7個大國和10多個中小國家,這就進入了戰國時期,至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全國,又經歷了254年的分裂時期。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為秦朝時期,雖然時間僅15年,但卻是經歷了近600年的分裂後的大統一,經過春秋戰國的漫長時期,各族相互交流融合,有了不少一體的同感。 公元前206年,劉邦取勝,建立漢朝,建都長安,至公元219年,共425年,是我國秦以後又一較長的統一時期。建朝初期,分裂勢力仍不少,高祖劉邦面對膨脹的割據勢力,採取果斷措施,解除韓信兵權,降為淮陰侯,軟禁長安,滅異姓諸侯王, 鞏固了統一。 公元220年~280年,這60年是三國鼎立,國家又處於分裂時期,從公元281年至580年的300年間,我國的歷史進入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這期間出現過西晉51年(公元265年~公元316年)的統一,之後前秦統一北方7年(公元376年~公元383年),北魏統一北方95年(公元439年~公元534年),其外的150餘年部在分裂狀態。 公元581年~618年的37年為隋朝,公元618年~906年的288年為唐朝,我國又有了325年的統一時期,這一時期疆域遼闊,經濟、文化發展到歷史高峰。 在公元907年~1299年的372年,國家處於五代十國、宋、遼、西夏、金的割據之中,其中北宋、南宋的320年割據最大,統治的人口最多。 公元1279年~1367年的98年為元朝時期,這一時期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空前的大統一,其疆域「北逾陰山(直到貝加爾湖),西極流沙(包括新疆和中亞大沙漠),東盡遼左(包括整個黑龍江流域及其南北廣大地區,南越海表」,遠比漢、唐時期遼闊得多。 公元1368年~1643年的276年,屬於明朝時期,1644年~1911年的267年屬清朝時期,1911年~1949年屬中華民國時期,1949年歷史翻開了新的篇章,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已走過了50餘年曆程,這幾個時期國家都是統一的,總共有594年。 這4000多年的歷史,統一的時期約2800年,佔2/3強,分裂的時期約1200年,佔1/3弱,統一成為國家的主流。在幾千年的歷史中,各族人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形成了相互離不開的中華民族大家庭。 遠在原始社會末期,黃帝在黃河流域與九黎部落首領蚩尤、姜姓部落首領炎帝發生戰爭取勝,之後被各部落推為部落聯盟的首領,黃帝、炎帝、蚩尤成為三位始祖,部落聯盟的建立奠定了夏族的基礎。到公元前21世紀,夏禹之子啟建立夏朝, 夏族形成。夏族居住在黃河流域,其周圍有幾個民族,東夷在東方淮河流域和泰山之間,九黎、三苗在南方長江中游一帶,羌族、戎族在西方黃河、湟水之間,葷粥(xūnyù)在北方大漠南北。夏族同這些民族均有交往,並有部分東夷和黎、苗成員加入到夏族之中。 公元前16世紀,商湯戰桀於鳴條(今河南長桓西南,一說在山西運城安邑鎮北),桀戰死,歷史進入商周代。商、周人主要生活在黃河中下游的廣大中原地區,在他們周圍居住和生活的,東方有東夷、徐夷、淮夷,東北有肅慎、東胡,西方有氐、羌、戎,南方有蠻、越、濮,北方有北狄等民族。各族之間很早就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存在密切的聯繫。在《詩經·商頌·殷武》就有「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曰商是常」的記載。又如居住在東北地區的肅慎人,早在公元 前11世紀就與中原地區發生密切的政治、經濟聯繫。《國語·魯語》記載,他們曾把自己製造的「楛矢石砮」貢獻給周武王,並表示臣服於周。另有《山海經》《穆天子傳》記載,傳說在公元前10世紀周穆王曾到過今新疆地區,並與當地的一些民族互贈禮品。在此期間,以夏族、商族、周族為主,吸收夷、蠻、羌、狄等成分,演化成為華夏族。 到春秋戰國時期,華夏族與四周各民族的關係日益密切,政治上統一成為共同的願望,同時也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這段時期,人們思想解放,學派繁多、百家爭鳴,大都主張統一。孟子的「定於一」,荀子的「四海之內若一家」,韓非的專制集權思想等都表述了統一的思想,春秋時期有八百諸侯,到戰國末期只有秦、齊、楚、燕、韓、趙、魏和匈奴、滇等少數民族政權了,這一方面 是實力競爭的結果,同時又是民心所向的結果。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統一中國,建立了多民族的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應該說疆域上的統一使我國各民族在政治上真正首次達到了統一。當時秦王朝在各邊遠的民族地區設立郡縣,對各民族地區進行直接的統治。例如,在東北就設有遼東郡、遼西郡,在北方陰山一帶設有三十四縣和九原郡,在西北設有隴西郡、北地郡等,在西南地區設有象郡、桂林郡、南海郡等,在東南地區設有會稽郡、閩中郡等。這以後,各民族在集中統一的國家中共同勞動、共同生活、共同發展,相互交流、相互幫助、相互促進,擺脫歷史上多年的征戰和遷徙,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做出各自的貢獻。 秦以後,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裡有 兩個經濟、政治、文化都很發達的盛大的朝代——漢、唐。這兩個朝代,祖國的疆域空前遼闊,統一在一起的民族更多。漢代,在華北、東北地區設置幽州刺史部,管轄朔方、五原、河西、上郡四郡。在雲南,設「漢大都尉」進行統治。在廣西設置蒼梧、鬱林、合浦等郡。在海南設置譫耳郡、珠崖郡。漢代,長江以南的百越各族和北方的匈奴族等族人口加入華夏族之中,形成了當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 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都處於世界的前列,這些成就當然是全國各民族共同創造的。這時期,唐王朝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同邊疆各民族的政治關係,先後在黑龍江流域建立了勃利州、黑水府、黑水軍、黑水都護府,對包括整個東北地區在內的黑龍江流域廣大地區進行直接統治。在北方地區,先在漠南一帶設立單于大都護府,接著又 在漠北地區設立安北大都護府,統轄大漠南北的廣大地區。在西北地區,於公元640年設立安西大都護府,702年設北庭大都護府,前者管轄天山南路和帕米爾以西地區,後者管轄天山北路地區。對於西藏,公元641年,唐太宗應吐蕃的請求,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唐高宗繼位後,封松贊干布為「駙馬都尉」、「西海郡王」,公元710年,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給另一個贊普——尺帶珠丹,尺帶珠丹給唐玄宗上表時自稱外甥。這種和親政策大大加強了與邊疆少數民族的關係。 元朝在漢、唐疆域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是我國歷史上疆域最大的大統一時代。這一時期創設了行省制度,初步奠定了今天中國的省級行政區劃的基礎,同時在中央設宣政院,直接管轄西藏地方。繼南宋將澎湖劃歸福建晉江縣管轄之後,元世祖至元年間在澎湖設立巡檢司,管轄台灣和 澎湖,這些措施進一步使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元朝是蒙古族建立中央政權的朝代,存在98年,時間不算久,但對於統一祖國遼闊的疆域和促進各族人民的往來是做出了特殊貢獻的。 明、清是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更加鞏固和發展的重要時期。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後,為了進一步鞏固統一,一方面派大員平山西、走甘肅等,平定邊陲;另一方面定田賦額,編寫役法、定衛所制度,設三省六部,加強中央集權,特別是詔征賢才,蒙古、色目人有才能者都加錄用。這一套選人制度,是對各族而言的,實際上加強了各族人民對於統一的祖國的認知。公元1644年清朝建立,統一了全國,遏止了沙俄殖民主義者對我國東北的侵略活動。當時我國的疆域東北至外興安嶺、烏第河和庫頁島,北達恰克圖,西北到巴爾喀什湖和蔥嶺,南及南沙群島、西沙群島,東 括台灣及其附屬島嶼釣魚島。這個疆域除外蒙古獨立以及沙俄從我國東北和西北邊疆侵佔150萬平方公里以外,基本上與現疆域相同。生活、繁衍在這塊土地上的各民族發展為今天的56個民族,當時的分布情況也基本與當今相同。 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推翻三座大山英勇奮鬥,不畏犧牲,終於在1949年10月建立了各族人民自己的政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誌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統治中國的歷史永遠結結束,實現了歷史上空前的國家大統一和民族大團結,開闢了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共同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新紀元。 新中國一建立,黨和政府就向全國各族人民莊嚴宣布:徹底廢除一切民族壓迫制度,各民族一律平等,並寫入當時的根 本大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同時還先後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保障民族平等權利,禁止歧視侮辱少數民族的法令和決定。1954年第一部憲法誕生,保證了各族人民管理國家的各項政治權利,保障民族區域自治,實現了各民族平等地參加管理國家大事的當家作主的願望和應有的權利,各民族人民真正成為了國家主人。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偉大的祖國自古以來就是各民族共同生活繁衍的地方,各個時期國家的統一都離不開各民族的貢獻,不管哪一個朝代在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中對各族的存在都作出了反映,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更是體現了各族人民的共同奮鬥成果,因而在共和國的旗幟上很清晰地展現了:各族人民共同締造了偉大的祖國。 (一)先秦時期 我們的先民早在舊石器時代就生活在中華大地上,那時還沒有服裝,人們僅以樹葉、蔓草遮體。到新石器時代,先民們發明了紡輪、骨針,紡造粗衣麻布,揭開了我國服飾發展的序幕。 商周時期,人們的服飾較為儉樸。服裝多用粗布、毛褐,質料多為麻、獸毛、獸皮。服製為上衣、下裳。上衣長至膝、緊窄、袖小,下裳分兩片,一片蔽前,一片蔽後。衣裳間束帶。女服與男子基本相同,但多了一條長過膝的檐。《詩小雅采綠》:「終朝采藍,不盈一襜」中的襜就是女 子的圍裙。首服,男子扎巾、戴帽;女子插笄,冬用帽、巾。足衣為舄屨——以木為底,葛、麻布為面,冬用獸皮。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服飾民俗發生了很大變化。服飾形制一改上衣下裳的兩段式,形成一體圍裹全身的深衣。因其形制簡便、穿著適體、全蔽兩股陰私而深受歡迎。不僅是便服、禮服以至祭服皆流行深衣,上至國君,下及婢奴無不穿著。當時以麻布為尋常衣料。夏日御暑以葛布,因為葛布較麻布更為爽健。只有經濟條件好的老人才穿帛衣。至於冬日,國君、將相乃至士大夫、庶人都有裘皮之服。 這裡還應指出的是,春秋戰國是中國上古社會的轉型期,思想領域「百家爭鳴」;服飾民俗,各國都因地制宜,「各殊其俗」。在與少數民族的交往中,華夏族也吸收了胡服的長處,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就是著名 的範例。 (二)秦漢時期 秦統一六國後,在「車同軌、書同文」的大一統思想指導下,兼收六國的車旗服飾,規制了包括服飾在內的典章文物制度。 漢承秦制,又有了進步。秦漢男子多用袍衫。袍衫原本內衣,穿時外加罩衣。秦始皇規定庶人著白袍。漢承秦制,袍由內衣變為外衣,並在領、袖等部位綴邊緣,至東漢還被當做禮服。有的以粗帛制,有的以紗做。禪衣也是這時男子的常服,多用麻布製成。士宦在家燕居時袍衫脫掉,常穿此服,又可做袍衫之襯衣。秦漢普通男子愛穿大襟窄袖短衣、長褲,褲腳捲起或紮裹腿肚以便勞作。夏日裸上身,下穿犢鼻褲。漢代婦女服裝以深衣、襦裙為主。深衣寬袍大袖,腰身裹緊,下擺肥大而拖 地,胸前繞襟層數普遍增加。襦裙即襦與裙。襦為長至腰間的短上衣,下必配裙。漢裙以絹、布四幅、五幅至八幅連接,每幅上窄下闊,不修邊緣。穿時圍裹腰身,成為圍裙。 漢代婦女以梳髻為尚。貴婦人家假髻上還插有「六笄」「步搖」等金銀飾物,下垂珠寶花飾。奴婢、庶女則不用或少用步搖,髻上多系幘巾。男子首服多用方巾包紮,時稱巾幘。足衣形制很多,有皮履、帛履、齒屐等。先秦的履,在漢時已稱鞋,多為皮革製造。皮履有點像皮筒子,做成宕口,鞋口施帶,穿入系帶。 總的來說,秦漢服飾除首服外,男女服裝差異不大,但服裝圖飾之典雅,色彩之豐富已大大超越前代。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是我國第二次民族大融合 時期,這種交流與融合對我國服飾民俗的發展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魏晉仍承漢制,男士上穿袍衫、短襦,下穿褲。一般是短襦穿在裡面,下穿褲,外面仍裹以袍。這些都屬秋冬男服。這時的褲已經有襠。質料有紗、絹、葛布、麻布等,顏色多喜用白色。在春夏則以衫為主。因衫為對襟直領,衣身寬鬆,袖口寬敞,袖體垂直,單層,天熱時衫襟既可用帶子系縛相聯,又可不系帶子任其自然敞開,比袍更為方便,不分男女都愛穿,尤得讀書人喜愛。 另外,在北朝地區的男子還流行叫褲褶的便服。其形制上身窄袖短衣,下體合襠長褲,並用帶子在膝部束縛起來,合成為「褲褶」。在南方,褲褶也較多見,但僅作為戎服和行旅之服,這顯然是受北方少數民族的影響。女子上衣著襦、衫,下體著 褲、裙。衣衫領、袖、襟、裾均施邊緣,胸前多採用對襟直據。褲子已發展為滿襠褲,可以單獨穿在外面。襕襠是這個時期婦女的新款服飾,前片「擋胸」,後片「遮背」,在肩部腋下用帶相系,即後世背心、馬夾、坎肩之濫觴也。首服有巾、冠、帽三型,但以幅巾為主。這時期的頭巾,大多被縫製成固定的形狀:幅巾,是沿襲秦漢時的巾幘,有覆額於前、垂纓於後,士庶與王公貴族均可戴。綸巾,質地厚實,適合保暖,多用於女子。角巾,即有稜角的頭巾,多見於儒生、學子等讀書人。冠有小冠、高冠、漆紗籠冠之別。 戴帽子很流行。這時的帽子不限於禦寒,春夏之季也戴。質料有皮毛,也用縑帛、紗。類型有:風帽、圓帽、方帽,均用獸皮、狗皮、狐皮製成,邊沿可翻卷。破後帽(突騎帽),帽頂系縛一帶,束住髮髻,以便突騎之用。白高帽,多為士庶 所戴,制式不定。大障日帽,農商夏月戴用,闊邊,垂沿。 (四)隋唐時期 隋唐兩代,國家統一,經濟發達,對外交往頻繁,是一個兼收並蓄、開放發展的時代。服飾作為物質與精神文明的雙重產物,不僅在質材、印染紡織技術上達到很高的水平,同時也在款式、紋彩方面達到空前發展的高度。這個時期男子著裝是袍、衫、短襖、長褲,上戴襆頭,下著皮履。 袍有布袍,即葛、麻織成的粗布製成,也有用粗毛織成粗糙的袍。冬則加入絮綿以禦寒冷。長及足跗,胸襟左掩,袖緊窄,已無南北朝的盪闊。 衫,與袍近式,圓領、大襟,袖寬大,衫長無定。讀書人多穿長衫,庶民穿的短些,長不過膝,並在胯部前後、左右兩側 開一衩,勞作時以便撩起,掖在腰際,故名缺胯衫。袍、衫都是時人的外衣,色彩多為白色,即未經染彩的素衫、素袍。 素袍、素衫除平民百姓穿外,那些懷才不遇的小吏也常穿,以博得個清雅的美名。男子內衣叫短襖,多以質地厚實織物製成,冬寒保暖之時則內納綿絮。不論是袍、是衫,下體已一律配穿褲子。 隋沿北朝舊習,褲管寬大,膝處系扎。唐時褲管緊窄,直通腳背還加翻邊,如穿履時褲管正好蓋住腳面,如穿靴時則將褲管塞進靴內。首服流行襆頭、紗帽。 襆頭是由頭巾發展而來,樣式幾經變化。變化的關鍵在於襆頭內襯墊物「巾子」。不同「巾子」的形狀,決定著襆頭不同的造型。襆頭的裹法有兩種,一是「軟裹」,即先扣巾子,再覆頭巾系裹成型;二是「硬裹」,就是用材料做成頭箍,然後將頭巾包裹頭 箍,使用時只要往頭上一套即可。婦女服飾寬大華麗,奇異紛繁,風雅大度。計有短襦、長裙、衫子、半臂、帔子等。髮型多樣,面妝也十分豐富,佩飾博採各族,令人目不暇接。 襦是這一時期婦女最普通的上裝,尤其秋冬春初之時,穿著普遍。隋、唐初,襦服短而緊身,袖子細長。盛唐後,襦服趨於寬鬆,袖子變闊,而領式變多,有圓領、方領、交領、直領、雞心領等,在年輕婦女中流行袒領,並且不穿內衣,胸脯露外。與短襦配套的是長裙。隋長裙曳地,唐裙更長,上提至胸口、腋下,下擺拖至腳面。唐裙以寬為尚,多褶,大都集六幅布帛而成,「裙拖六幅湘江水」即為唐裙雍容氣度的形容。裙子的色彩也非常豐富,年輕女子喜愛紅裙,柳花裙(白裙)、翠裙(綠裙)、暈裙(混色裙)等也穿。 紅裙的染料系從石榴花中提取,因而又稱紅裙為石榴裙,後來石榴裙被當做婦女的代稱。至於盛夏,婦女多穿短而窄小的單衣——衫子。唐時還出現了兩種新女裝——半臂、披錦。半臂如今日短袖衫,對襟,衣長齊腰,袖身寬大,長不過肘。披錦有兩類,一叫「帔子」,如披風,巾幅較闊,但長度較短,使用時圍於肩背,為出嫁女專用;一叫「披帛」,為未婚女用,幅窄,長度很長,由後至前披於臂間,猶如兩條飄帶,十分飄逸瀟洒。 唐代服飾民俗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胡服流行。公元7~8世紀,中國是世界上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國家,是各國人民嚮往的地方。西域各族及波斯、阿拉伯等國商人、使者雲集長安,出入中原。他們的奇異服飾深深地吸引著中原士庶,中原士庶趨之若鶩。《新唐書五行志》即記有「天寶初,貴族及士民好為胡服胡帽」。唐代婦女愛著 男裝,就是胡風影響的結果。 (五)宋元時期 宋元服飾已不如隋唐那樣繽紛,更趨於多樣化;各民族的服飾雖有融合,但仍按各民族自己的特點發展。漢族男子以襕衫、短襖、布袍、道服、褲子、烏紗帽、幅巾為主要服飾。 襕衫,就是無袖頭的長衫,圓領、交領,下擺有一橫襕以示遵「上衣下裳」的祖制,多白色,腰束帶。如果沒有橫襕,則稱為直裰。士大夫、學子多用白衫,庶民、僕役則多穿皂衫。 道服(道袍),為平民與士人常穿之服。以綾羅或細布為之,大襟交領,兩袖寬大,衣長過膝,袖口綴黑邊。因與道士服相近,故稱為道服。 幅巾,即頭巾,庶民多用一塊布裹住頭髮,不同的行業,其頭巾樣式各不相同 使人一望便知其職業、身份。士大夫的頭巾,不僅花樣多,而且氣派大。如東坡巾、山谷巾、華陽巾、仙桃巾、唐巾等都很流行。 漢族女子除唐時有的襦、襖、衫、半臂、裙、褲以外,背子、背心、抹胸、裹肚都是這時新流行的服裝。 背子,又稱綽子,直領對襟,衣長有齊膝、膝上不等,窄袖,兩腋不開衩,色彩豐富,上至宮妃、下至奴婢、優伶樂人甚至燕居男子均喜穿著。 背心,對襟直領,無袖,不分男女都可穿用。婦女多罩在襦、襖之上。夏季常見市鎮市民、商販背心、短褲、麻鞋配穿。裙式也有明顯變化。宋裙雖也是長裙,但裙頭已從唐代的胸、腋下降至腰間,並系腰帶,同時款式興「百褶裙」乃至「千褶裙」。上層婦女已有纏足之習,多穿「弓鞋」,鞋頭 很尖,鞋底內陷,形似彎弓,俗謂「三寸金蓮」。到元朝,江南地區婦女「紮腳」蔚然成風。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由於地理與文化背景非常接近,服飾也大同小異。 女真族與契丹族服裝基本一致:袍衫、直領、左衽,質料以皮、裘為主。蒙古族以長袍為主,式樣較為闊大,都是窄袖袍、圓領、寬下擺,腰部有寬圍腰。 總之,這一時期男子尚襕衫,女子尚背子。女服已由唐代的寬大雍容氣度轉變為典雅清秀的內涵。隨著「程朱理學」影響的逐步加深,服飾的款式轉向保守,色彩一反唐代的新奇濃艷而轉向質樸、清凈、自然、淡雅。 (六)明清時期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十分重視冠服制度,制定了一套符合漢族傳統和審美習慣的服飾制式,這套制度對民間服飾習俗有 巨大的影響。明代士庶男子仍以傳巨大的影響。明代士庶男子仍以傳統的袍衫類為主,但做了改進,稱為道袍、曳橵、褶子、罩甲等。曳橵,男子便衣,大襟,長袖,衣身前後形制不一,後背製成整片,前身分為兩截,腰上與後背同,腰下折有細襇,襇在兩側,中留有空隙。褶子,圓領、交領並存,兩袖寬大,下長蓋膝,腰部以下折有細襇,狀如女裙。罩甲,圓領,大襟,短袖,衣身緊窄,長過膝。女子常服有衫、襦、襖、帔子、背子、裙子,此外還有「水田衣」及「主腰」等新創品種。比甲是明代最流行的女子服飾,以紫花粗布為料,形制是無袖的背子,對襟鑲邊繡花,長至小腿。比甲之下就是長裙曳地。明代仕女已少穿褲子,下裳以裙為主,而且裙色淺淡,紋樣微露,溫文爾雅。 值得指出的是,明代服飾的款式搭配、長短比例、色彩對比都達到很高的美學水平:大凡衣短則裙長,衣長則裙闊;衣長 至膝下,離地僅五寸,袖闊四尺,那裙子自可不必多加裝飾;衣短顯露裙身,則需裙帶、裙色、裙花等裝飾裙身。這種對立統一的和諧美學原則至今仍有實用價值。 另外明末婦女首創的「水田衣」,是以各種零碎布片拼綴而成,紋露交錯形如水田,這種不規則龜裂紋的衣服也具有較高的藝術品位。或許是資本主義萌芽的緣故,在禮教束縛下的婦女穿著也表現出一種朦朧的人性美追求。 一是扣身衫子,一反褒衣博帶的傳統,而是緊身狹窄,兩袖狹小,把身體、雙腕緊緊裹住,體現出女子的嫵媚身姿。 二是背子、衫、襦,胸前領口開得很深很大,露出內衣主腰。女子以梳髻或包頭為尚。 髻有真髻與假髻兩種。假髻有一種是假髮鐵絲網罩扣覆於頭上,再以真發系高 髻;還有一種是全由假髮製成高髻戴在頭上,用簪釵固定。包頭冬用烏綾,夏用烏紗,裹額,垂後,打方結。 男子流行「四方平定巾」(方巾)、網巾、六角巾、絨巾、瓜皮帽等。網巾,如漁網狀,罩形,緣布邊,頂部開圓口以便髮髻穿過,並有系帶。 總的來講,明代服飾民俗崇尚漢唐風韻,由初期的儉樸趨於華麗,紋飾豐富多彩,面料不斷推陳出新,尤其是棉布迅速成為主料。 清朝入關後,為鞏固政權,強制推行滿族的民俗習慣。表現在服飾方面,就是要漢人剃髮易服。清政府的這種「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鐵血政策遭到漢人的強烈抵制。到康熙年間,實行「十從十不從」,惟婦、孺、隸、伶、婚、喪等不在改變裝束之限。整個清朝的268年中,雖然官場服 飾以滿式為主,但因滿漢混居,交往頻繁,潛移默化,互為滲透,民間服飾特別是女服仍以漢式為主,但滿漢服飾的融合也為勢之必然。士子頭戴瓜皮帽,身著長袍、馬褂、長褲,束腰帶,掛錢袋、扇套、小刀、香荷包,腳著白布襪、黑布鞋。勞力者頭戴氈帽或斗笠,著短衣、長褲,扎褲腳,罩馬甲,或加套褲,下著蓬草鞋。 清代男服以袍、褂、襖、衫、褲為主。袍衫一律改寬衣大袖為窄袖筒身,衣襟用紐扣代替綢布帶系扎,男子一律穿褲,不再褲外著裙了。馬褂,也叫行褂,是清朝新裝,長不過腰,袖有長至腕,有短僅掩肘。圓領或立領,大襟或對襟,下擺開衩,穿著舒適、簡便。另還有一種長褂,一般用在袍服外。女子服飾在「男從女不從」的規範下,滿漢都各自保留自己的民族服飾。 滿族旗女的典型服飾是旗袍,系圍巾,梳二把頭,著木底鞋。旗袍,本指旗人所穿的袍子,男女均穿,後專指八旗婦女所著的。清前期的旗袍因適應東北地區寒冷氣候條件,圓領、窄袖、裹身,下擺寬大。到清中葉後,明顯受漢服影響,樣式變得袍身寬敞,外形平直,高領,寬袖,下擺垂至腳面。清代婦女下裝常用五式裙子,種類有:鳳尾裙。流行在康乾之世,這種裙子用鑲金邊、花卉紋的綢條製成,穿上走路猶如鳳尾。嘉慶以後流行非常素雅的彈墨裙。「月華裙」。即裙襇細褶數十,每褶一種色調,猶如月華。到了咸豐、同治年間又流行「百褶裙」。光緒間裙式又變,有的裝上飄帶,有的綉滿水紋,有的綴小鈴。女子頭飾也分滿漢兩式:滿族梳二把頭, 漢女留牡丹頭、荷花頭。清中期漢女慕滿宮女,高髻流行,為叉子頭、燕尾頭等。清末則圓髻梳至腦後,並講究塗油光潔。未婚女子則梳長辮或雙丫髻、二螺髻。光緒後,原來為未嫁女專用的劉海,已為所有婦女所採用。北方喜插銀簪於髻上,南方喜橫插木梳一把。旗女著木屐底鞋,底厚一二寸甚至四五寸,跟裝於中部位。漢女纏足,穿尖頭弓鞋。 (七)民國時期 隨著辛亥革命的勝利,結束了兩千年的封建帝制,服飾也跟著社會潮流變動而迅速剪辮易服,廢棄了舊時繁瑣衣冠服飾制度,廢除了封建時代官民服飾的嚴格等級與服裝禁例,廢除了強加給婦女的纏足惡習,廢除了歷史上不便生產的寬衣大袖,從而改變為輕便適體、方便勞作、講究美學的現代服飾。 男子服裝有多種穿著方式:長袍、馬褂、瓜皮帽、中式褲子、布鞋、棉靴。中國人向有敬祖、信奉先人、以古為訓的傳統,大革命粉碎了繁縟的服飾制度後,對官紳士民最為簡潔、最為實用,也最見恪守祖宗典法的服裝就是長袍馬褂了。此時的長袍、馬褂去掉清時的補子、披領等繁瑣裝飾附件。 西裝、禮帽、皮鞋。西裝冬毛夏葛,禮帽圓頂、邊沿寬而略翻起,也多黑毛(冬天)白葛(夏天)。洋務者、留洋者、趨新青年愛穿。學生裝、西褲。學生裝是清末從日本引進的日本制服,是西服的派生品。直立領,胸前一口袋,進步人士、青年學生愛穿。中山裝、西褲。 中山裝是按孫中山意願創製的新國服。從儒教禮、義、廉、恥為國之四維設四個口袋,按照五權(行政、立法、司法、考 試、監察)分立而確定前襟五個扣鈕,又據三民主義而在袖口排三粒扣子,把西服融入中國傳統意識中,減少西裝的飄逸,減去傳統服裝的臃腫。長袍、西褲、禮帽、皮鞋。中西合璧的著裝既有西裝瀟洒英俊又具傳統風韻,在20世紀30~40年代流行。 衫、馬甲、瓜皮帽,扎褲管,著布鞋。這都是城鎮居民乃至力農者的常用服式。女子服裝常見高領、窄身短襖和黑色長裙相配,不施紋飾,不戴簪釵,也不戴手鐲、耳環、戒指。多流行於20世紀30年代,簡便而清新,時稱「文明新裝」,玲瓏嫻雅。旗袍也是常服。 20世紀20年代後受西方影響,首先在上海出現改良旗袍:衣領緊扣,斜拉右襟,腰身收緊,曲線玲瓏,從而表現、襯托出東方女性文靜、端莊、優雅的風姿。並因 經濟情況,可綢可緞,可粗可細,貧者適體,富者華貴,異彩紛呈,很快成為社交場合或重大典禮中女性的首選國服。 三、民族服飾巡禮 中國服飾民俗極其豐富,它不僅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而且還有縱橫一萬里的廣闊內涵。即使在漢族,中原與江南、北國與嶺南都有不同的服飾民俗。何況我國有55個少數民族,她們都處在山區與邊區,與外界聯繫相對閉塞。在大自然的慷慨與恩惠中,她們就地取材,創造出風姿綽約、奼紫嫣紅的民族服飾。 (一)東北三省的民族服飾 1.朝鮮族 聚居在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及黑龍江、遼寧等地。女子著長裙與長袖短襖。 襖,雞心斜領,斜襟,無扣,以布帶 打結,袖口、衣襟多鑲彩邊。襖短僅30厘米,年長者也不及腰,身內常見小背心。長裙過膝,婚後更長至足踝。一般襖淺色,裙深藍、淺藍等較淺色調。也有襖裙一色的。另外朝鮮族「阿媽妮」更喜歡盛裝打扮,以表示對生活的樂觀追求,而年輕姑娘更著重素雅美。男子上衣也是襖衫,外罩重色對襟坎肩,下身穿褲,長且肥大,褲腳結紮,俗稱「跑褲」。男女足蹬船形鞋。 2.滿族 散居全國各地,以遼寧為多。男子著長袍,外罩長及腰際、袖僅掩肘的馬褂,頭戴暖帽或涼帽,腳下穿靴。女子亦著袍,穿坎肩,衣袖、下擺、開衩處都鑲邊滾花,頭梳二把頭,腳穿馬蹄形或花盆形底繡花木底鞋。 3.鄂倫春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 鄂倫春族聚居在黑龍江沿岸的黑河、 愛琿、呼瑪等地。鄂溫克族,生活在內蒙古與黑龍江交界的大森林裡。達斡爾族聚居在黑龍江和內蒙古。生活在大興安嶺森林裡的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等族因天寒地凍,無論男女都著大襟長袍,並在袍子前襟下擺開衩,以方便騎射,所有邊沿都鑲邊並加雲紋,腰束寬大腰帶,腳登繡花皮靴;都戴動物頭形帽,佩短刀劍;善用狍皮、熊皮、獸筋縫製袍褲、靴帽、被子。鄂倫春人能用金、銀線及各色絲線在皮上綉出動物、花草圖案。用四張狐皮、兩米色布、250克棉花製作的狐皮大帽,重達兩公斤,可御-40℃寒冷。狍頭皮帽能巧妙地保持狍頭原形,使狩獵者更具英姿。 (二)蒙新地區的民族服飾 在內蒙古草原、新疆戈壁灘,包括青海、甘肅高原走廊地帶,是我國地勢的第二個階梯地區,生活著蒙古族、回族、維 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柯爾克孜族、塔塔爾族、俄羅斯族、哈薩克族、塔吉克族等15個少數民族,這些民族的服飾也很有特色。 1.蒙古族 散居在內蒙古、遼寧、青海、黑龍江、新疆、吉林、甘肅等省區。蒙古族服飾多樣,有袖過手指,有滿頭珠翠,有衣衫遍繡的,但基本是著長袍。蒙古袍下擺不開衩,鑲有滾邊,有領,右衽,系彩色粗長腰帶,帶上掛有小刀、鼻煙壺等,右枉上喜掛香囊。另蒙古摔跤服也是極為奪目的服裝,上身為革制坎肩、嵌銀制鉚釘,坎肩背後為一銀鏡或吉祥文字,腰圍是特製嵌銀釘的粗皮帶和綢腰帶,坎肩領口還有五彩飄帶;下身是多褶的白長褲,外套吊膝,仍有沿邊繡花。 2.回族 集中在寧夏。回族男子穿長褲、長褂或外罩深色背心,白衫外纏腰帶,頭戴白帽是他們標識性的服飾。女子著衫,穿長褲,里戴繡花兜兜,或長衫外套對襟坎肩,一般把頭裹得嚴嚴實實的,鞋子與漢族無異。 集中在寧夏。回族男子穿長褲、長褂或外罩深色背心,白衫外纏腰帶,頭戴白帽是他們標識性的服飾。女子著衫,穿長褲,里戴繡花兜兜,或長衫外套對襟坎肩,一般把頭裹得嚴嚴實實的,鞋子與漢族無異。 3.維吾爾族 集中居住於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男子著豎長條紋長衫,對襟而不扣,腰間扎方巾。內衣側開領,外衫前襟直接敞開,流暢瀟洒。女子著絲綢長衫或連衣裙,大開領、圓領,尤其以大翻領為多,領口不扣。輕盈的艾得里斯裙為維吾爾女子最喜愛的服裝,外套為紅、深藍或黑絨坎肩,貼身而合體,前胸多綉葡萄花紋。 維吾爾族信仰伊斯蘭教,所以男女老少一律戴繡花帽,其中最小的圓帽直徑僅10厘米,重不足100克。其他像烏孜別克、 柯爾克孜、塔塔爾、哈薩克、塔吉克族,男子都是頭頂戴小花帽,足蹬皮靴,身著繡花白衫,外套坎肩;女子著長裙、連衫裙,外再套貼身深色坎肩,頭包巾,極富西域風情。俄羅斯族人分別在清末從西伯利亞、遠東、中亞遷入。男子著西裝、戴領帶,襯衫放入長褲之中,穿皮靴。女子穿多褶長到小腿的長裙、連衣裙,顏色、圖案豐富大方。 (三)青藏高原的藏族服飾 藏族,集中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西藏、青海、甘肅及四川、雲南等地。藏族喜愛長袍,其式樣基本相同。面料為獸皮里、呢布面,邊緣均翻出很寬的毛邊以為裝飾。 男子皮袍較肥大,袖子很長,腰間系帶。女子平時愛穿斜領衫,外罩無袖長袍,腰間圍彩條長裙。男子頭上戴頭巾或側卷檐皮帽(帽檐向側前方延伸上翹);婦女 則裹頭巾或是將辮子中夾彩帶盤在頭上,成一彩辮頭箍。腰間有許多銀佩飾與掛奶鉤,並喜耳環、手鐲等飾件。以頸、胸及腰部的佩飾最為精美,如佛珠、銀牌、銀鏈、銀環等。 藏族服飾最明顯的特徵:藏袍穿著時,常常喜脫掉一袖,袒露右肩,甚至乾脆脫掉兩袖,將兩袖掖在腰帶處。袍內可著布衣,也可袒胸而不著布衣。這與高原上天氣多變、冷熱無定有關,也與藏民游牧的生產方式有關。彩條氆氌可作為女子的前圍腰,也常做男袍的邊緣裝飾。有大紅、朱紅、橘黃、檸檬黃、綠、深藍、天藍、白、紫等色條,雜陳中顯現出閃閃發光的效果。男子腰間常佩短刃、火石等在山林原野生活的必需品。 (四)川、黔地區的民族服飾 1.彝族 分布在川、黔、滇、桂等省區,集中在涼山、楚雄等地。男子上著大襟式、彩色、寬緣飾的長袖衣,下穿肥大褲子或寬幅多褶長裙。最有特點的是頭扎前面突出的「英雄結」,身披「查爾瓦」。 「英雄結」是錐形纏頭布結,結高高翹起,長約30厘米。 「查爾瓦」是彝族人的一種披風,以羊毛織成,染成黑、藍、黃、白等色。 男孩、青年人用的顏色鮮艷,中老年人多淺色、黑色。緣邊綉彩飾,下擺垂穗。由於披風較大,可以遮雨、防寒,休息時也可做圍帳,睡覺時可當被子。腳下著布履或赤腳。 女子多穿彩條、窄袖長衫,外套寬緣鑲邊深綠色緊身小坎肩。下裳為幾道橫條布接成的百褶裙,裙子上半部適體,下半部多褶,是一種表現形體婀娜多姿的服裝。 頭上搭一條小方巾,小辮子盤在巾上,再系珠飾,部分飾物懸垂至胸前,配合手鐲、耳環。腳穿繡花翹頭鞋。 總體來看,彝族服飾形體美麗又文雅大方,同時又富地方色彩。除涼山地區外,其他彝族姑娘還有穿大花衣,戴繡花帽,著圍腰以及無袖罩衫的習慣。 2.苗族 分布於黔、川、滇、桂、粵等省區。原居洞庭湖,秦漢時稱「五溪蠻」,唐以後稱苗。 苗族服飾顏色斑斕,以黑為主,款式多,配件多,全身銀器飾物。女子上衣短,中間掩襟、大襟,露出同色的繡花內衣。下裳為短裙、長裙。全身遍施圖案,以黑為底色,有刺繡、挑花蠟染、編織等多種手法,做出色彩斑斕、眼花繚亂的各種顏色與款式。 節日里苗家姑娘盛裝可達四五十種。盛裝組件有頭帕、上衣、圍腰、腰帶、背肩搭、裙子、裹腿、鞋、銀飾等。苗女全身銀飾,頭上梳髻,常用銀鳳冠,以「喜鵲登梅」「丹鳳朝陽」精工鏤刻。胸前有大項圈並銀鎖,銀鎖下還垂有整整齊齊的銀質珠穗。手鐲和大耳環、簪也都是銀質的。男子主要穿對襟上衣、長褲,有時外罩背心(綉彩胸衣),長布包頭,圍腰,裹腿、赤足,裹腿上多繡花。 3.水族、侗族、布依族 水族和侗族分布在黔、桂、湘三省毗連地區。布依族主要集中在黔西地區及貴陽市等地。他們的服飾與苗族差不多,男女都長巾大包頭,黑衣對襟,黑裙垂膝。女性胸前有重疊的項圈、胸圈,男的綁腿、圍腰、草履。他們都愛穿繡花衣,多用黑底色,都銀圈、大耳環、手鐲等銀飾物。 其中,侗族女子為長衫短裙,對襟不系扣,露出胸前花兜兜。而且,侗族女子出嫁要綉好六七十雙鞋帶到婆家。這些都是大同中的小異罷了。 (五)雲南的民族服飾 雲南是少數民族的聚居地,境內至少有17個民族,今日的雲南成了民族民俗的採風旅遊寶地。 1.傣族 集中在西雙版納地區。女子服飾秀美多姿,上衣多為長袖或短袖的薄衣,花紋細膩秀麗,無領圓口,衣長及腰,對襟、側襟均有,以白、淺紅、青為多,淡雅文靜。下身為筒裙,平時不系腰帶,用手拎一角捻成結,向另一方相掩,掖入腰間,前面便成一個自上而下的大褶,裙掩左右均可。裙色深,與淺色衣形成對比。頭上有尖頂斗笠,若趕會、遊玩就打小綢傘 頭上多盤髻,喜插鮮花,腰掛包。整體裝束顯現體形修長、輕盈、優雅。男子則短衣長褲,纏頭巾,冷天披毛毯,熱天掛披風。 2.白族 以大理附近為聚居地。好穿淺色窄袖上衣,外罩寬緣邊斜豎領或大襟坎肩。下著深色長褲,褲管略肥短。腰系一彩綉圍腰,腰帶綉上各種花卉。頭飾為橫寬條狀頭飾罩住髮髻,垂下長穗,有的穗長可至後背中部。 白族服飾的最大特徵是色彩對比明快,映襯協調,挑綉精美,都有鑲邊花飾;其次,往往上身頭飾比較華麗,而下身又較樸素;再者,姑娘服飾比較艷麗,中老年婦女服飾比較樸實。可以說,大襟衣外罩「比甲」,緊束腰帶系圍裙,上衣前短後擺長,白綿羊皮當披肩,是各地白族婦女的 裝束共性。男子則著白衫、長褲、裹腿、草鞋,外罩鹿皮坎肩。坎肩前有密密的紐扣、寬緣邊,裹腿和腰帶亦習慣以絨球為飾。如遇喜慶節日跳龍舞,男子亦著大紅褲、白衣、黑坎肩,戴六角帽。 3.哈尼族 分布在雲南紅河、瀾滄江流域。哈尼族女子服飾上下一色,基調沉穩,以得體合身著稱。深藍色長袖上衣,對襟,開領很低,有的不系扣,衣長僅過腰,前襟開領處顯露出紅色的胸衣。下身為深藍色短裙,裙短在膝蓋之上。用藍色布裹腿,頭帕、布鞋也是藍色。裝飾遍及全身,質料有銀質、玻璃質、木質、彩絨花布;形狀有圓形片狀、珠狀、泡狀、三角形、長方形、菱形等;顏色有大紅、朱紅、深綠、天藍、孔雀藍、赭石、橘黃、淡黃,玫瑰、黑、白等色。男子頭戴白巾,身穿深藍色 或黑色短衣,長褲,身掛大掛包以及各種飾件。 (六)南嶺南北地區的民族服飾 1.壯族 大部分集中在廣西,少量分布在雲南文山、廣東連山、貴州東南及湖南江華等地。壯族男女都喜穿白色或其他淺色的上衣,上衣多為對襟、扣絆,與漢裝很接近。下身為黑色肥褲管長褲,赤腳或穿草鞋。男子戴斗笠,系寬腰帶。女子頭系彩巾,彩巾穗絡垂於左右。上衣胸前只釘兩對扣絆,衣袖褲管襟邊、袖間等都鑲上花欄杆,所帶挎包背兜多以壯錦製作,錦上以彩絨綉上生動有趣的對稱紋樣。姑娘腰間的圍裙,面深色,紋樣粗獷,一面淺色,裝飾性強。 2.瑤族 散居在廣西、湖南、雲南、廣東、貴州等地。瑤族女子著無領上衣,深色,領口處翻出淺色的內衣領,下身長褲、布鞋。上身還外罩彩綉坎肩,腰間系帶,非常莊重別緻。首服奇特,以白紗繩為綱,外纏彩色織花絲帶,鑲珍珠彩鏈,頂蓋繡花布,邊緣垂黃色或紅色彩穗。瑤族分布廣,分支多,不同的支族,其服飾也有差別。如南丹地區的瑤女坎肩,腋下不連縫,下身短裙;龍勝瑤女則窄袖上衣,下著長裙。男子服裝仍以包頭、對襟衣、圍腰、長褲、裹腿為主,赤腳或穿草鞋,與西南地區其他民族的服裝相近。 3.黎族 主要集中在海南島。女子以窄袖、緊身短衣為主,兩片前襟自領口直線而下,直至肚臍之上,並有兩排銀圈飾物。下著短裙僅至膝上,筒裙造型,面料則多黎錦。 黎錦多人物、幾何圖紋紋樣,各具吉祥祝福含義。其中以絞纈與織造相結合的黎錦,更為俏麗迷人。頭巾以織花布為主。頸戴銀項圈,少則二圈,多則五六圈,另有銀手鐲、銀耳環飾物。 4.土家族 主要分布在川、湘、鄂、黔邊區。男子對襟上衣,寬邊,頭包巾,布履。女子則穿大襟衣,下身為長裙、長褲,所有邊緣都有很寬的花紋裝飾,喜圍腰;愛將髮辮盤於頭上,或用紅布捲成頭箍。土家錦又稱斑布,是集絲、棉、毛線於一體的五彩織錦,是土家族最出名的面料。姑娘人生中重要的嫁妝被和跳「擺手舞」時穿的披甲都是用土家錦製成的。 (七)閩浙地區的民族服飾 1.惠安女 福建惠安縣崇武等東南沿海村鎮的漢 族婦女,以「封建頭,民主肚,解放腳,經濟衫與浪費褲」而享譽海內外,成為漢族服飾中最具個性、最引人興趣的風景線。惠安女的服飾從頭首、上身、下身到足部都有著與眾不同的鮮明特色。 大包頭巾與低戴斗笠是惠女頭上必備的飾物。頭巾有多種顏色和圖案,或藍,或綠,或青藍底綴以白圈及樣式各異的花朵,色彩明快鮮艷。頭巾從後腦勺往前捂住雙頰下頜,把臉面幾乎全包,只露出一雙大眼、一個鼻子和一張嘴巴。歷史上惠安女流行用魚骨頭、牛羊骨頭插在頭上再用頭巾裝飾,現在用銅錢把頭髮紮成兩條硬辮並向左右兩側撐開。斗笠黃色圓形,飾有四個綠色扣子。戴時往往斗笠做前傾狀,把前額、臉面都遮住,因此一般難覓惠安女的芳容。尤其她們一年四季斗笠、頭巾不脫,即使勞動挑石,斗笠與挑杠也相互傾斜擠在一塊,甚至上公共汽車也不 肯拿下,給人留下極為神秘的想像。 上衣以短、窄、貼身為特點,短得把肚臍都露出來,窄得把上肢全包住,貼身使胸圍緊束,身段玲瓏,曲肯拿下,給人留下極為神秘的想像。 上衣以短、窄、貼身為特點,短得把肚臍都露出來,窄得把上肢全包住,貼身使胸圍緊束,身段玲瓏,曲線畢露。上衣前後下擺是橢圓形、尖狀,自由飄蕩。由於省料省工,人們戲稱它為「經濟衫」。衣衫好尚藍、綠、黑色,或白底柳條花紋等,且袖口、衣沿都嵌著花邊。下身多穿褲管寬大、褲襠很淺的深藍色、深黑色的褲子,腰系銀褲鏈。褲子淺檔、白褲腰。銀褲鏈一般用色彩鮮艷,圖案精巧的絲繩做成,少則一兩股,多則達八九股,是結婚時男方必須贈送的定情物之一。由於上衣短緊,褲筒肥大,褲鏈紮緊褲腰,懸掛臀部,走起路來,褲筒飄動,腰肢、褲腰忽隱忽現,十分瀟洒飄逸。民間形容她們的奇特服飾:「褲頭脫脫,頭頂插牛骨,腹肚黑漆漆,肚臍像土豆窟。」 2.畲族 畲族人口60多萬,散居在閩、浙、粵、贛等省。因長期與漢人雜居共處,生活習性深受漢族影響,但仍保留著自己的特色。男子多著帶襟無領短衫、布條衣、坎肩,以及褲管較肥並鑲有朱紅、孔雀藍、天藍等色邊飾的褲子。婦女高髻蒙布裹發,身穿無領衣衫和圍裙,尚黑色,衣衫的領圈、袖口、右襟常鑲各種顏色的花鳥、幾何紋樣的花邊。 節慶時節,婦女盛裝打扮,五彩繽紛。她們頭戴鳳冠,身著花邊衣,腰系花帶,腳穿花鞋。鳳冠是用紅布包銀色竹筒製成,並綴串串石珠,或紅色絲絛。成年婦女戴「鳳凰冠」,未成年和未婚女子則梳「鳳凰髻」「碗匣」,小鳳凰打扮。花帶分線織、絲織兩種,多有動植物形、文字形、幾何形等圖案,紅、黑、白、藍、綠諸色交織,常見 的有綠底白花、藍底紅花等,它是畲族青年男女定情的信物。圍裙,長僅30厘米左右,黑色,鑲邊,以兩組或兩個單獨的刺繡花樣為多見。綁腿、赤腳也是畲族女子的生活習性之一。 3.高山族服飾 高山族是祖國寶島台灣的土著少數民族,古代稱「東番」「番族」,集中居住在台灣酉部、東部縱谷平原和中部山區,現共有人口50多萬,另約有2000人散居在閩、浙等大陸各地。分泰雅、賽夏、布農、曹、魯凱、排灣、卑南、阿美及雅美等支系。 男子多著無襟無袖長衣,類似長坎肩,前襟縫綉對稱寬布條,以紅條狀為主,肩頭與腰帶亦多為紅色。內穿長袖襯衣,也常不穿,多無領與露手臂。下身著長褲,或系半腰圍裙,裸腿,多赤足。多用紅色布包頭,裹成筒狀,垂纓左側。身上頭上 都以貝殼、獸骨、羽毛為飾,極具原始古樸風情。 蘭嶼島的雅美人由於氣候炎熱,男子往往上身赤裸,只用腰布打成丁字帶,遮住下身,當然也有穿對襟短背心的。 魯靠斯和拉當是高山族以窄幅麻布為原料、手工織成的常服,比較粗糙。在背部和腋下縫合,前襟對開,無袖似背心,長至膝頭的,稱「靠魯斯」;短至肚臍的,稱「拉當」。 女子服裝近似漢族,也類似黎族。北部女子著對襟長袖衫、肚兜,系裙子。裙有單式、左右雙式以及豎式等不同樣式。布農、排灣女子則多窄袖長衣、長裙或膝褲、圍裙搭配。雅美女子穿著少,僅著背心,圍腰布,天涼時也只圍裹方巾保暖。掛貝殼、耳環、鑿牙、文身等都是高山族各地族群崇尚的人身裝飾習俗。珠衣,流 行北部地區,是將貝殼雕琢成帶孔的小珠粒,用麻線穿起來,橫列縫製在衣服上。一件珠衣要用好幾萬顆貝珠,耐心琢磨、編串縫製而成。它既是一件貝珠衣,又是一件藝術品。高山族流行戴耳環,俗稱「貫耳」。一般從四五歲便用柑橘刺、竹刺、縫衣針穿耳,至13歲才懸耳飾。 高山族男人喜歡面部鬍鬚乾淨,也有些部族喜歡拔除額毛和眉毛。他們厭惡叢生的須髯,喜歡面容整潔俊秀。而女子則喜歡新月形彎眉。傳統的去體毛、修眉都是用拇指和食指甲塗灰拔毛,也有用細麻線拉搓把毛絞光的;現今則多用金屬鉗子拔毛。拔毛多在青少年時期,但阿美人要進入成年後才允許拔毛。卑南地區,男女成婚便停止拔毛、修眉,一旦離婚獨身,拔毛、修眉又重新開始。 鑿齒,又叫「拔牙」與「缺齒」,是高山族 為戀愛而形成的一種特有習俗。拔牙有三種形式:一是拔去左右門牙,二是拔去左右門齒和犬齒,三是只拔左右犬齒,而且都是只拔上齒不拔下齒。拔下的牙齒主要是交給情人珍藏,因為在高山族人看來,牙是人身的一部分,忍痛拔牙相贈,表示愛情誠摯。但隨著科學普及,此風已漸不流行了。 總之,服飾民俗是最能直接標識我國各地、各民族的文化風情和文化差異的民俗事象之一,理當成為重要的旅遊資源。我們發展民俗旅遊,不僅要注重開發當代的民族服飾,而且還應積極挖掘古代服飾民俗,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旅遊需要。 「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歷史迷
※鴻門宴的歷史解讀:不朽的傳奇
※一件事讓你搞懂「歷史必然性」到底是什麼
※亞伯拉罕家庭的歷史和母親-天上母親 [安商洪]
※西表東漸記 | 小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