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仲景方術》的感想 鐵杆中醫論壇
07-18
讀《仲景方術》的感想《傷寒論》是醫家的經典著作,理法方葯為後人樹立了典範,然而要想掌握其中的奧秘,非得下番苦功深研,方能有所收穫,余初學時,曾將《傷寒論》的條文將方葯歸類、按六經重編,企圖找到合理合法的途經,然而臨證時並沒有多大的收穫,有時效佳,有時卻無效。余師王伯勤先生說:「初學者只須掌握大鋼,能做到有其證用其方葯就不錯了。要想在《傷寒論》上有大的收穫,須有豐富的臨證經驗,才能有所成就。」後來在臨證中,看到病至厥陰危也,邪與正,寒與熱,陰陽復勝,癥候複雜,很難掌握,往往誤治,鑄成大錯。特別是對傷寒病的傳經、變症、預後,更難掌握。因而改弦易轍,只掌握傷寒的綱領,有其證用其方。以為歲月隨著五運六氣變化,對於熱性病只要遵循葉天士的《溫熱論》就可行醫了。近幾年看到李可先生學習《傷寒論》的成就,想到王伯勤先生的教誨,認為自己已行醫四十餘年,也該重新溫習《傷寒雜病論》,像李可先生用其方治危急重症,疑難雜病,閑暇之際也翻閱《傷寒雜病論》。近來有幸拜讀李保柱先生的《仲景方術》,方知要想掌握《傷寒雜病論》的奧秘,不僅要有豐富臨證經驗,需了解仲景的學術思想的核心,須探索河圖洛書,懂得仲景的九變十化氣數圖、通曉三陰三陽六病實質,三陰三陽排序,發病與傳變,合病與並病,提綱與非綱,以及396條方法論的來源和含義等等,還須懂得《易》的易理、易象、易數,以及四柱預測......方能步入《傷寒雜病論》個性診療的殿堂。余早年雖學過《易》,然年已七十二歲,記性遠不如從前了,試著用李保柱先生的方法診病,一例病例參照《易》經好些天診不出個所以然來。真有恨相見《仲景方術》晚的感嘆焉!因此建議有志於中醫復興的同道,要抓緊這個千年不遇的好機會,橫下心來學《易》經,以便學好《仲景方術》。就現在此書的編輯、排次,個人以為還須按初學者的角度做一番調整。據查此書是根據李先生髮表文章的年月日先後連接的,前面所介紹的內容,如在沒有了解九變十化氣數圖的基礎下,在舉例時突然提出陶氏氣數圖示:5/1 4/9 3/8 2/7太陰病1/6陽明證等,真令初學者大有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感覺,不免產生望而生畏的感慨。這就需要重新做一番系統性的整理,余懇請李保柱先生為復興中醫事業,能讓更多的學者儘快地掌握方術,步入仲景先聖個性診療的殿堂,花費些心血在「鐵壇」上,系統地多介紹方術——這將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善舉。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網路藥理學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學術年會第二輪通知
※台灣名中醫不外傳的養生術
※治癒疼痛:一個名老中醫的保密偏方
※入夏後體弱者易生病,中醫:記住這5個食療原則,別等生病才後悔
※中醫說 | 喝茶有講究,養生別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