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破壞性創新的三要素

2011-12-13 10:22 來源:哈佛商業評論網

《創新者的窘境》一書曾定義了破壞性創新的三個關鍵要素。首先,所有市場都有一個提升的空間,能夠為客戶所利用或承受。例如,汽車廠商不斷為我們生產新的改良的引擎,但是我們不可能利用到它所有的功能。像交通堵塞、限速、安全考慮等因素都會限制我們對其性能的使用程度。

其次,創新企業生產出新的改良產品時,都會給市場畫出一條完全不同的軌跡線。而技術進步的速度總是會超越相應級別的客戶的應用能力。因此,企業生產出的那些定位於主流客戶需求的產品,實際上有可能超出了這些客戶的使用能力。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企業為了滿足那些高端市場上的客戶的需求而不斷努力地生產出更好更賺錢的產品。

讓我們回顧一下1983年,人們第一次開始使用個人計算機進行文字處理時的情景吧。打字員們經常得停下來等英特爾286處理器趕上他們的打字進度,也就是說技術的發展不夠充分。但是今天的處理器的速度已經超越了主流客戶的使用需求了——雖說還是有很多更高端的客戶在期待更高速的晶元問世。

最後,第三個關鍵要素是延續性創新和破壞性創新的區別。延續性創新定位於要求更高的高端客戶,為其提供超越當前市場水平的更優秀的產品性能。有些延續性創新來自於優秀企業煞費苦心、年復一年的持續性改進。另一類延續性創新則來自於突破性的、能壓倒競爭對手的產品。創新技術的難易程度並不重要,問題在於,在延續性創新技術的戰役里,獲勝的幾乎總是先入為主的競爭者。因為這樣的策略要求企業為最優質的客戶生產出高利潤的產品,而先入為主的大企業往往有足夠的動力和充足的資源來打贏這一仗。

與之相反的是,破壞性創新者不會去嘗試為現有的市場客戶提供更好的產品。他們更傾向於通過引入稍遜一籌的產品或服務來破壞和重新定義當前市場。但是,破壞性創新技術的好處在於——簡單、便捷、成本低,從而迎合低端客戶的需求,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

破壞性創新產品一旦在新市場或低端市場站穩腳跟,就會開始啟動其自身的改良周期。因為技術進步的步伐總是遠遠超過客戶的實際使用能力,那麼那些當前「不夠成熟」的技術反而在通過改良後,最終恰好能切合更高級別客戶的實際需求。這樣一來,破壞者就走上了一條最終打敗先行者的道路。對於想要創立新成長業務的創新者來說,這個區別十分重要。業內領頭羊往往能通過延續性創新來贏得市場,但是在破壞性創新的戰鬥中,勝者多是新手。

破壞性創新往往能使領先企業遭受癱瘓性打擊。由於它們的資源分配流程往往是為了延續性創新而設計完善的,因此它們從本質上來說是無法響應破壞性創新的。它們的目光總是看著高端市場,幾乎從未考慮過保衛新市場或低端市場的陣營,而這些市場恰恰是對破壞者極具吸引力的。我們稱這種現象為「不對稱動機」。這是創新者陷入窘境的核心原因,也是創新者解決方案的破冰之始。

推薦閱讀:

美國是破壞世界和平的罪魁禍首
豬八戒破壞取經是玉帝的意思?女兒國國王和唐三藏結婚誰最高興?
破壞別人的慧命
有些傳銷人員被抓仍執迷不悟,抱怨打傳行動破壞其「發財夢」

TAG:創新 | 破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