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抗戰,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都不可或缺
七七盧溝橋事變吹響了中華民族全民抗戰的號角。在中華民族面臨危亡的關鍵時刻,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握手言和,實行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由於兩黨的性質和分工各不相同,經過協商決定,中國國民黨負責在正面向日軍發起猛攻,抵禦日軍的侵襲;中國共產黨負責開闢敵後戰場,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在8年抗戰中,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1937.7-1938.10:正面戰場是抗擊日軍的主力,敵後戰場進行了積極的配合。
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是抗戰的戰略防禦階段。在此期間,國民黨軍隊是日本侵略者的主要作戰對象,肩負著抗擊日軍戰略進攻的主要任務。國民黨軍隊組織了八一三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和武漢會戰等一系列大戰役。這一系列大戰役粉碎了日本帝國主義妄圖滅亡中國的陰謀,向全中國乃至全世界宣告了中國人民誓死不做亡國奴的決心。廣大的國民黨官兵也表現出強烈的愛國主義民族精神。但是,由於國民黨政府推行片面的抗戰路線,即不放手發動群眾,採取單純的陣地防禦戰,加之敵強我弱的戰爭形勢,正面戰場除了台兒庄戰役取得勝利以外,其他戰役幾乎都是以退卻或失敗而告終。
在戰略防禦階段,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新四軍先後挺進敵後,創建了華北抗日根據地和華中抗日根據地,廣泛開展獨立自主的敵後游擊戰爭。可以說,無論是在戰略上還是在戰役上,八路軍和新四軍都對正面戰場進行了積極的配合。比如聞名中外的平型關大捷,還有配合國民黨作戰的忻口會戰。敵後游擊戰爭不僅給日軍沉重的打擊,而且為戰爭轉入相持階段發揮了重要作用。
1938.11-1943.1:正面戰場持續抵抗,但其積極作用逐漸下降,敵後戰場吸引在華日軍的大部分兵力,逐漸成為抗擊日軍的中流砥柱。
在戰略防禦階段,正面戰場的中國軍隊雖然受到很大損失,但在戰略相持階段到來時仍然堅持作戰。從1938年11月至1943年1月,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相繼發動了南昌會戰、隨棗會戰、長沙會戰、桂南會戰、棗宜會戰、中條山會戰等一系列大會戰。正面戰場對日軍進行了有力的抵抗,取得了崑崙關等地作戰的勝利,牽制和消耗了部分日軍,並在戰略上配合了敵後抗日根據地的反「掃蕩」作戰。除了在國內作戰,中國遠征軍赴緬甸同日軍作戰,使得日軍在此階段沒有取得很大的進展。同時,國民黨軍隊中也湧現出了像張自忠和戴安瀾那樣為國捐軀的抗日英雄。
抗戰進入相持階段以後,日本改變了對國民黨政府的作戰方針,即從軍事打擊為主、政治誘降為輔轉變為政治打擊為主、軍事打擊為輔。國民黨政府在表明堅持持久抗戰的同時,也沒有忘記剿滅共產黨。1938年12月,汪精衛集團公開叛國,受到了中國人民的強烈譴責和堅決反對。1939年1月,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召開,確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針。這也體現出國民黨政府已將主要精力用於限制和打擊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對抗戰在全局上基本實行保守的收縮戰略,以便保存實力,製造反共「摩擦」事件。從戰略戰術方面來看,雖然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發動了有限的、局部的攻勢,但是這種攻勢在1940年以後逐漸被消極抗戰所代替。尤其是1939年9月歐洲戰爭爆發和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蔣介石把抗戰勝利的希望寄託於國際的力量,而逐漸放棄了國內抗戰的積極努力。可見,在此期間正面戰場的進攻一直處於被動態勢。
與此相反,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全面抗戰路線和正確的戰略方針。在戰略相持階段,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抗日武裝和敵後抗日根據地日益發展壯大。到1940年底,人民抗日武裝部隊發展到50萬人,在華北、華中、華南創建了16塊革命根據地。如果算上中共中央所在的陝甘寧邊區,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已經擁有1億人口。即使在日軍出動大量兵力對敵後抗日根據地實行大「掃蕩」的艱難時期,共產黨帶領敵後人民堅持游擊戰,削弱敵人、保存自己的實力,逐漸改變敵強我弱的態勢。實際上,正是因為敵後戰爭吸引了在華日軍大部分兵力,使得正面戰場的壓力逐漸減輕了。以上事實足以證明,在相持階段正面戰場作戰逐漸消極,而敵後戰場則成為打擊和消滅日軍的主力。
1943.2-1945.8:正面戰場的消極作用遠遠大於其積極作用,敵後戰場開始發揮著領導和示範作用。
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標誌著世界反法西戰爭發生了重大的歷史轉折,也給中國人民的持久抗戰帶來了希望和動力。同時,美軍繼中途島海戰中給日軍以沉重打擊後,進入了戰略反攻,使得日軍遭到多次挫敗之後被迫撤退。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發生重大轉折的關頭,雖然國民黨軍隊先後進行了鄂西會戰、常德會戰以及第二次入緬作戰並取得了緬北滇西反攻的勝利,但是國民黨政府沒有抓住有利時機對日軍發起主動性進攻,其總體的傾向是保存實力,等候盟軍的勝利。更令全國人民心痛和氣憤的是,中國軍隊在1944年4月的豫湘桂戰役中一潰千里。在短短的8個月里,國民黨軍隊丟失了2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失去了146座城市,6000萬同胞淪於日本侵略者的鐵蹄下。可以說,豫湘桂戰役的大潰敗成為大後方人心變動的重要轉折點。此時,國民黨政府仍然堅持一黨獨裁專政,其統治區的政治、經濟、軍事危機日益嚴重,越來越多的人對國民黨政府失去了信任。由此可見,正面戰場的消極作用佔據了主導作用。
與正面戰場的沉寂相比,敵後戰場呈現出一派活躍又蓬勃的景象。從1943年夏秋之際開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根據地逐漸恢復和發展,敵後軍民開始了局部反攻。繼1944年的春、夏、秋季攻勢以後,敵後戰場又於1945年連續發起春、夏季攻勢,殲滅和牽制了大量日偽軍,收復了大片失地。1945年8月9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指出:「對日戰爭已處在最後階段,最後地戰勝日本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時間已經到來了。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應舉行全國規模的反攻。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人民軍隊,應在一切可能條件下,對於一切不願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實行廣泛的進攻,殲滅這些敵人的力量,猛烈地擴大解放區,縮小淪陷區。」8月10日,敵後戰場向日偽軍發起了全面大反攻,為爭取抗戰的最後勝利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總而言之,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都是抗日戰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兩者在戰略上是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正面戰場是抗擊日軍的主力,但如果沒有敵後戰場,正面戰場也無法抵禦住日軍的猛烈進攻。簡言之,沒有中華民族的空前團結,中國的抗戰就無法取得最終的勝利。今天,在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我們應該繼續堅持民族團結,發揚愛國主義的民族精神,這樣才能從歷史中吸取教訓,攜手創造和平美好的未來。
推薦閱讀:
※朱德在抗戰中的偉大精神風範
※「十四年抗戰」?歷史就是歷史
※國軍的22次會戰與共產黨的抗戰
※抗戰閱兵70周年【一圖速覽】
※山河奔涌怒吼的詩行(銘記·抗戰中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