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超量不中毒的秘密 - 方葯心得與探討 - 中醫中藥論壇 中醫論壇|中藥論壇
07-18
附子超量不中毒的秘密
只要用藥正確、適合患者病情,哪怕附子劑量超出醫書記載幾十倍都沒有危險。廣東省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醫師毛煒表示,根據文獻,既有服用10克小劑量附子一次就出現中毒反應的報道,又有在搶救危重病過程中,24小時內用量超過500克而不出現中毒反應的例子。其實劑量大小與會否中毒沒有絕對的正比關係,中毒與否還牽涉到其他多種誘因,而且不同的藥典記載的劑量範圍也不同,暫沒有統一結論。毛煒說。 她表示,中醫界對附子的用量主要有四種觀點:一種畏附子如虎狼,索性棄用此類藥物;一種認為附子毒性劇烈,應當小劑量使用,如《中藥大詞典》中附子的用量為3克~9克;第三種觀點主張根據病情的不同以及個體的差異選擇劑量,常用劑量在15克~60克;第四種是溫陽派主張的超大劑量使用附子,特別是在救治心衰等危重症和腫瘤等疑難病症時,使用的劑量更大,起始劑量多在45克~75克之間。 導致附子用量差異巨大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對古今劑量換算認識的不同。目前,藥典、教科書多認為張仲景所處的東漢時期的1兩相當於現代的3克,但據現代一些醫史學家的考證,當時的一兩應相當於現代的15。625克,兩者相差5倍多。毛煒解釋。而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同學術流派、不同醫家之間認識和經驗的不同。 附子被中醫奉為保命要葯 據介紹,附子是毛茛科植物烏頭的旁生塊根。味辛甘,性大熱,有毒。主要產於四川、陝西、雲南等地。早在我國第一部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就有關於它功效的記載: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瘡。由於附子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逐濕等功效,因此是常用的溫里補火要葯,也被譽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葯。明代著名醫家張景岳把附子、人蔘、大黃、熟地共列為葯中四維,即是治病保命的要葯。 在現代臨床中,附子常用於救治急性心肌梗塞所致的休克、低血壓狀態、冠心病及風心病和多種疑難疾病。據統計,在500張常用著名方劑中附子的使用頻率為13。20%,是歷代醫家治療危急重症和疑難雜症的常用藥之一。 中藥含附子熬時切莫加冷水 必須明確指出的是,附子是有毒中藥的典型代表,用好了可以拯救患者,使用不當會造成嚴重毒副反應甚至危及生命。毛煒表示,附子中毒絕非只和劑量大小有關,引起附子中毒的原因很多,炮製方法包括藥材質量不好、不當、長期過量使用、配伍不合理和煎煮方法不恰當等。 我們臨床發現,很多市民不懂正確煎煮含附子的中藥。毛煒說。這類葯一般要先煎附子1~2小時。掌握火候有一個訣竅:取一片煎過的附子,咬一口慢慢咀嚼,如果沒有麻口的感覺,表明煎煮火候到了,這時可以放入其他藥物,如果仍感覺麻口,則需繼續煎煮。因此,很多有經驗的中醫生通常會在處方中附子這味葯的右上角或後面註明先煎,去麻。 另外,煎煮含有附子的中藥一般耗時較長,有些市民煮葯時發現水干就中途加冷水。這樣可能增加附子的毒性,應屬大忌。毛煒說,煎藥前應充分估計好水量,一次性加夠;如果中途發現水快煎干,應該先關火、待葯冷卻後再加入適量冷水,然後重新開始煎煮、計時;即使中途加水,也一定要加開水。 中藥材附子,有毒,使用不當可致人體呼吸中樞麻痹、引起心臟驟停;但同時它又被譽為中醫要葯,從醫聖張仲景到現代醫學名家,不少人用它讓患者起死回生。然而,不同的藥典、教科書、流派,對於附子的劑量使用範圍卻觀點大相徑庭。超出老祖宗經典藥量用附子會否中毒?除劑量大小外,藥材不好、炮製、配伍不合理和煎煮方法不恰當等都可導致中毒發生。附子配伍運用匯粹附子味辛、甘,大熱。主入心、腎、脾經。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之功。善治陰盛陽衰,大汗亡陽,吐利厥逆,虛寒瀉痢,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附子氣味俱厚,走而不守,「火性迅速,無處不到」(《本草經讀》),能上助心陽通脈,中溫脾陽健運,下補腎陽益火,挽救散失之元陽,最善溫腎氣、補元陽、救厥逆、祛寒濕、除痼冷,為溫里回陽,救逆固脫之要葯。虞摶謂:「附子稟雄壯之質,有斬關奪將之氣,能引補氣藥行十二經,以追復散失之元陽;引補血藥入血分,以滋養不足之真陰;引發散葯開腠理,以祛除在表之風寒;引溫里葯達下焦,以除在里之冷濕。」《傷寒蘊要》謂:「附子,乃陰證要葯。凡傷寒傳變三陰及中寒夾陰,雖身大熱而脈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脈沉細,甚則唇青囊縮者,急須用之,有退陰回陽之力,起死回生之功。……夾陰傷寒,內外皆陰,陽氣頓衰,必須急用人蔘建脈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溫經散寒,舍此不用,將何以救之。」《本草正義》曰:附子「其性善走,故為通行十二經重陽之要葯,外則達皮毛而除表寒,里則達下元而溫痼冷,徹內徹外,凡三焦經絡,諸臟諸腑,果真有寒,無可不治。」 附子是中醫臨床的一味要葯、峻葯和猛葯,因其能起沉痾、拯垂危而受到古今眾多名醫的推崇。如明代名醫張景岳把附子列為「葯中四維」之一。他說:「夫人蔘、熟地、附子、大黃,實乃葯中之四維……人蔘、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黃者,亂世之良將也。」清代名醫陸懋修稱:「葯之能起死回生者,惟有石膏、大黃、附子、人蔘。有此四葯之病一劑可以回春,舍此之外則不能。」現代名醫吳佩衡則把附子、乾薑、肉桂、麻黃、桂枝、細辛、石膏、大黃、芒硝、黃連列為中藥十大主帥,指出「此十味藥品,余暫以十大主帥名之,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已故名醫何紹奇謂「附子一物,可上可下,可攻可補,可寒可熱,可行可止,可內可外,隨其配伍之異而變化無窮,用之得當,療效卓著,在群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說它是 『百藥之長』,是並不過分的。」 從上述昔賢論述中,足見附子在名醫心目中地位之重。 自漢張仲景以降,歷代善用附子之醫家舉不勝數,近代更有以附子為名者如祝附子(祝味菊)、吳附子(吳佩衡)、李附子(李彥師)、附子先生(傅夢商)等,他們十分推崇附子的卓越療效,並善用附子而充分發揮附子的功用,以此博得醫林佳名。然則,附子性大熱,力峻猛,有大毒,臨床應用顧忌重重,加之附子中毒屢見不鮮,故有「終身視附子為蛇蠍」者。故惲鐵樵曾說附子「為最有用亦最難用」。之所以會出現附子中毒的情況,除認證欠准、劑量失宜、煎煮不當、服法欠妥、機體對藥物的敏感性等之外,配伍不當也屬常見。故本文擬對歷代著名醫家運用附子之經驗中關於附子的配伍方面進行收集整理,為充分發揮附子之獨特療效,提高醫療質量添一綿薄之力,不當之處,尚請賢達指正。一、附子配乾薑附子長於回陽救逆,走而不守,能通徹內外上下。乾薑具有回陽通脈之功,守而不走,溫中回陽。二葯配伍,相須並用,乾薑能增強附子回陽救逆的作用,正如前人所說:「附子無姜不熱」。且附子有毒,配伍乾薑後,乾薑能減低附子毒性,附子配乾薑有增效減毒之功。故附子用於亡陽證,常與乾薑配伍。附子配乾薑被稱為「 仲景附子配伍法」,仲景四逆湯即姜、附、草同用,以溫中散寒,回陽救逆。附子配乾薑尚有溫腎暖脾,散寒止痛之功,如赤石脂丸、烏梅丸雖用姜附,卻旨在散寒止痛。主要用於: 1、陽氣衰微,陰寒內盛或大汗、大吐、大瀉而致的四肢逆冷,汗自出,脈微欲絕等亡陽證。 2、治脾腎陽虛之慢性腹瀉,如《附子配伍治六頑疾》治張男患慢性泄瀉3年,日行大便3~4次,便後小腹冷痛,必以熱毛巾溫敷,其痛方緩,舌胖苔白膩,脈沉細。大便常規正常。用附子6g,乾薑10g,党參15g,炒白芍15g,烏梅6g,蒼朮10g,隨證加減,調治20多劑而獲效。二、附子配肉桂 二葯均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之功,但附子性烈,長於回陽救逆,散寒止痛;肉桂性緩,長於暖下焦而溫腎陽,並引火歸元以攝無根之火,行氣通滯。相須為用則溫腎助陽,引火歸元,溫經散寒止痛。主要用於:下焦命門火衰,腎陽不足之腰膝酸軟,形寒足冷,陽痿,尿頻,睾丸冰冷,肢體厥逆,浮腫喘滿等症。三、附子與桂枝 附子溫腎陽,通行十二經,逐寒祛濕止痛,通利關節,可祛深伏之寒濕。桂枝溫經散寒,橫通肢節,可解肌散表淺風寒。二葯合用,相得益彰,溫通心腎陽氣,散寒通經止痛功效益增。主要用於: 1、陽虛外感風寒濕邪的畏冷,四肢疼痛等症(附大於桂)。 2、心陽虛之心悸汗出、漏汗、甚則心力不支,脈細弱或結代(桂大於附)。陳妙峰用二葯又配党參、黃芪、麥冬、丹參、炙甘草治療陽虛型心律失常,認為附子強心,增加心肌供血,使竇房結功能興奮性增強,改善傳導功能,對緩慢型或快速型心律失常均可隨證選用10—30—45克。張伯叟經驗治療心痹(冠心病、心絞痛),溫陽通陽善用附子、桂枝,特別是附子一味,既能溫陽又能通陽,尤於桂枝。四、附子配烏頭 附子性大熱有毒,能散寒燥濕,除痹溫中,通陽止痛。烏頭性溫有大毒,辛散溫通,能搜風除濕,逐寒開痹,破積散結;二葯合用散寒袪濕功倍,除痹止痛效靈。主要用於:風寒濕痹,肢體關節苦痛;寒邪所干之胸痹、脘腹疼痛。五、附子配細辛 附子溫里扶陽,散寒滯通經脈。細辛外散風寒,內祛陰凝,溫通腎氣,開通諸竅。二葯合用,溫通宣散,徹表入膀胱經,徹里入腎經,相得益彰,共奏溫陽散寒凝,蠲痰飲,暖胞宮之功。二葯表裡兼顧,陽復表解,在內之寒附子溫之細辛助之,在外之寒細辛疏之附子輔之,加強溫陽解表、散寒止痛功效,為止痛要對。 《本草匯言》:「細辛,佐姜、桂能驅臟腑之寒,佐附子能散諸疾之冷。……」李杲:「細辛,治邪在里之表,故仲景少陰證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也。」主要用於: 1、陽虛感冒,形寒肢冷,頭身疼痛,骨節疼痛之症。2、風濕關節疼痛難忍,屈伸不利之證。3、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屬陽虛寒凝者。但有觀察認為細辛有誘發心房纖顫之可能,故對有心房纖顫傾向者應慎用。 4、陽虛寒凝水飲咳喘,用為要葯。龔志賢自擬扶腎蠲飲湯,用附子30克、細辛6克、乾薑12克、桂枝12克、半夏12克、炙甘草9克。方中取附子溫陽化飲,細辛散寒蠲飲之功,而有較好療效。 5、用於治療腎陽不足,寒凝胞宮之痛經、閉經、不孕。如朱久之用治子宮寒凝不孕可獲得溫陽暖宮散寒凝種子之效驗。六、附子配花椒 附子、花椒同為辛熱之品,有溫里散寒之功。附子善入腎經而溫陽氣,溫腎助脾,散寒止痛之力較峻。花椒善走中焦而散寒邪,溫中止痛,暖脾止瀉作用較強,二葯並用,脾腎同治,相輔相助,通陽散寒,溫中止痛之力極強。主要用於: 1.中焦虛寒之胃脘冷痛,泛吐清水。 2.寒邪直中之胃痛暴作。七、附子配半夏 附子大辛大熱,補命火回陽救逆,溫中土散寒消陰,祛風勝濕,溫經止痛,通行十二經脈,上下表裡,無所不到;而半夏辛溫,豁痰逐飲,消痞散結,降濁止嘔,降氣平喘。二葯配伍,散臟腑、經絡、表裡、上下的痰飲停滯,使陰寒得散,脾腎得溫,水濕得化,痰飲得消,則陽虛痰濁痞嘔諸症自除。 主要用於:身冷畏寒,痰涎壅盛,脈沉遲弦緊或虛而無力等。吳佩衡常用四逆湯合二陳湯加麻黃、細辛治一切肺部痰飲陰證,如新老咳嗽、哮喘,咳痰清稀,白痰涎沫多者,表證顯著者用小青龍湯加附子,皆用附子配半夏。註: 「本草名言十八反」明言半夏反烏頭,而川烏、附子同出一物,理應半夏亦反附子了。清?張璐《本草逢原》如是說,近代名醫張錫純亦稱「附子烏頭天雄皆反半夏」。近代習慣用法及當今教材,多認為半夏附子相反而不能配伍應用。然而,半夏附子配用歷有記載。如《金匱》附子粳米湯,《扁鵲心書》附子半夏廣皮生薑湯,《傳言適用方》太一丹,《千金方》半夏湯、附子五積散,《證治準繩》小半夏湯,《張氏醫通》附子散。據陳馥馨氏統計,在《普濟方》和《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中含十八反組對的共411方,以半夏配附子方數最多,達163方,可見其配伍應用的普遍性了。 半夏反附子,畢竟是前人教訓的總結,出現了毒性,可能指生品鮮品,毒性過大;或炮製不得法,毒性殘留;或用量過大,毒性增加;或冷水煎藥,時間過短;或葯後飲酒,溫浴;或季節環境溫度過高,使中毒因素增加;抑或個體差異,對二種藥物有不良反應等等。然而實踐證明,只要注意防範,如法應用,不必禁忌。八、附子配鹿茸 附子溫陽散寒,止痛,有陽無陰,走而不守,有回陽救逆之力。鹿茸壯腎陽,退虛寒,有益精血作用,守而不走,能攝精固陰。二葯配伍,相須互補,溫命火填精髓,壯陽散寒止痛。主要用於:1、畏寒肢冷,腰膝痠痛,陽痿遺精,宮寒不孕,久痢,久瀉。白清佐經驗用治此證每以鹿茸3克研末,熟附子15克煎湯送服。2、風寒濕痹。九、附子配艾葉 附子配艾葉溫經暖宮。 主要用於:沖任虛寒,經閉,腹痛等症。十、附子配胡蘆巴 附子配胡蘆巴,二葯皆能溫陽散寒止痛,相配則效力更著。 主要用於:陽虛寒濕內盛之小腹及下肢冷痛等症。十一、附子配麻黃 附子大辛大熱,峻補元陽。麻黃辛溫,發汗解表。二者相配,一攻一補,助陽解表,用於素體陽虛復感風寒之證,可以避免陽虛無力鼓邪外出,或恐汗後更加傷陽。使之汗中有補,汗出不傷正;補中有散,扶正而不礙邪。 附子具有溫腎壯陽,化氣行水之力,麻黃具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腫之功,合而使用,溫陽利水消腫之功頗佳。 另外,附子辛熱,溫通經脈祛里寒。麻黃辛溫,宣通經絡散外寒;相配則溫經通脈,助陽散寒。 代表方劑:麻黃附子甘草湯、麻黃附子細辛湯。 主要用於: 1、外感病,如支氣管炎、哮喘、陽虛外感、寒性咳嗽等。 2、經絡骨節病,如風濕痹證、面神經癱瘓、半身不遂等。王大經體會二葯合用能增強溫陽散寒除痹痛之功,善用二葯配伍治療寒濕痹痛。 3、心血管疾病,如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等。應用的方面很廣,但鮮有用於水腫者。近年藥理發現麻黃、細辛、附子三葯配伍,能加強麻黃抗過敏反應的功能。 4、心腎陽虛咳喘。虛喘不忌麻黃,肺心病痰飲咳喘、水腫,可隨證選用三拗湯、越脾湯、小青龍湯合真武湯加減有較好療效。顏德馨治哮喘之偏於寒勝者,最喜冠此兩味。董建華也善配用二葯助陽平喘,對心腎陽虛,痰飲咳喘,或兼有外感風寒者,用之頗有溫陽化飲、宣肺平喘功效,常又與白果、五味子等配伍,虛喘用麻黃的劑量宜隨證酌定,有的體會虛喘用麻黃的劑量為治實喘的1∕2,一日量掌握在3-6克為宜。邱祖萍將附、麻與生脈散相伍為用治療肺心病合心衰,認為附子溫腎壯陽、化氣行水,麻黃宣肺平喘、發汗利水,且二者均具強心作用,故能茯效。 5、麻黃宣通寒滯提高心率以治標,附子溫心腎陽氣以治本,為治療心腎陽氣不足遲脈症的常用有效配伍。附子能提高竇房結功能並改善房室傳導阻滯。范昌華治療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逐漸增加凈麻黃60—120克,熟附子15—30克,並配伍細辛4—15克。范氏的經驗用量可供參考。但有認為麻黃、細辛增加是拔苗助長。 6、陳耀堂運用二葯治療中風偏癱屬肝陽不足,陽虛生風者。 7、腎炎腎病屬陽虛表寒之水腫、咳喘。十二、附子配人蔘 附子善溫陽散寒,具有回陽救逆作用。人蔘善補五臟元氣,具有益氣救脫作用。二葯配伍,互補協調,上助心陽,下補腎陽,中益脾陽,補益元氣,回陽固脫,附子得人蔘則回陽而無燥熱傷陰之弊,人蔘得附子則補氣而兼溫里之功。吳謙云:參附「二葯相須,用之得當,則能瞬息化氣於烏有之鄉,傾刻生陽於命門之內,方之最神捷者也。」《傷寒蘊要》:「附子,乃陰證要葯,凡傷寒傳變三陰及中寒夾陰,雖身大熱而脈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脈沉細,甚者唇青囊縮者,急須用之,有退陰回陽之力,起死回生。……且夾陰傷寒,內外皆陰,陽氣頓衰,必須急用人蔘健脈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溫經散寒,舍此不用,將何以救之」。 「人蔘回元氣於無何有之鄉,王道也;黑附子回陽,霸功赫奕,」柯雪帆:「回陽救逆的附子與大補元氣的人蔘配伍是溫與補的結合,又是陽與氣的相互促進,有協同配合作用。單用附子溫陽,雖一時陽氣恢復,恐難持久。《傷寒論》有『脈暴出者死』之誡。若單用人蔘,元氣雖能恢復,元陽未振,陰寒之邪難以消散,有再次厥逆之險。參附相配才能有效挽救重危病人垂絕之陽氣。再者,附子辛熱,人蔘甘平,二者相配能起協調平衡作用。」主要用於:1、重病、久病、失血致元氣大虧、陽氣暴脫之大汗、肢厥、息微、脈沉微欲絕或浮大無根。2、寒濕所致骨節、胸腹疼痛諸證。3、附子配人蔘為參附湯,以此製成的參附註射液,臨床廣泛用於心衰、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等急危重症搶救,使用方便,療效更著。 4、祝味菊亦常用之認為這是傷寒少陰病出現虛脫時的無上妙法。 參附相伍若用於扶陽復脈,附子宜生用;用以溫經散寒止痛,附子宜炮用。但因人蔘物稀價昂,近人經驗,以黃精、甘草各一兩或党參一兩代替人蔘,可收到同樣療效。十三、附子配黃芪附子入心、腎,溫補護陽,既溫腎陽,又溫脾陽。黃芪入肺、脾,健脾利水,益氣固表。二葯合用,心肺雙補,脾腎同治,補火生土,有溫陽利水,益氣固表止汗之功。 《本草逢源》:「黃芪,能補五臟諸虛,治脈弦自汗,瀉陰火,去肺熱,無汗則發,有汗則止,入肺而固表虛自汗,入脾而托已潰癰瘍。……同桂枝、附子則治衛虛亡陽汗不止,為腠理開闔之總司。」主要用於:1、氣虛陽弱,虛汗不止、肢體倦怠等症。 2、水腫,小便不利,四肢不溫,畏寒等症。十四、附子配茯苓附子辛甘大熱,補火助陽,溫腎散寒止痛;茯苓甘淡而平,健脾利水滲濕。二葯配伍,溫腎健脾利水,溫陽散寒,除濕止痛。茯苓得附子則補火生土,使水有所歸;附子得茯苓則坎陽鼓動而水有所攝。 主要用於:1、脾腎陽虛,水氣內停之四肢浮腫,小便不利,惡寒脈沉,或腹痛下痢。2、陽虛寒濕內侵,氣血凝滯而見骨節疼痛,惡寒肢冷,脈微而沉之證。十五、附子配白朮 附子溫腎暖脾,散寒除濕,補火生土。白朮補益脾氣,溫運脾土,燥濕利水。二葯配伍,有溫陽散寒,健脾除濕,利水,通經絡之功,並有脾腎兼治之作用。張元素:「附子以白朮為佐,乃除寒濕之聖葯,濕葯少加之引經。」主要用於:脾腎陽虛所致之水腫、小便不利、泄瀉、眩暈、便血及風濕關節痹痛等證。(註:術、附並用,若用於除痹,附子量宜大;若用於溫陽,利水止瀉,白朮用量宜大。)十六、附子配甘草 附子辛甘大熱,能回陽救逆,其性峻烈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經,驅散寒濕之邪。甘草甘平,具甘緩之性,與峻葯配合能起緩和作用;有補中益氣之功,與溫熱葯相配,能增強溫補功能;有解毒功能,能減輕附子的毒性。二葯配伍,取長補短,相得益彰,且甘草有補土伏火之功。實驗證明甘草與熟附子一起煎煮使後者的毒性大為降低。《景岳全書?本草正》:「附子之性急,得甘草而後緩;附子性毒,得甘草而後解;附子之性走,得甘草而後益心脾;附子之性散,得甘草而後調營衛。」《湯液本草》:「附子理中用甘草,恐其僭上也;調胃承氣用甘草,恐其速下也;二藥用之非和也,皆緩也。」主要用於: 1、風濕痹證,骨節疼痛,不得曲伸。 2、四肢厥逆,神疲欲寐。十七、附子配當歸附子溫陽散寒止痛,純陽無陰之品。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二葯一散寒一補血,一溫經一調經,一強陽一滋陰,互補為用,具陰陽兼顧、剛柔互濟之妙義,當歸滋潤可制附子溫燥,並引附子入血分,則溫運之力更宏,附子溫通可助當歸活血通經。二葯配伍,補血而奏溫通之功,溫經而具養血之效,助陽溫經、補血活血、散寒止痛效力顯著。《湯液本草》:「當歸,入手少陰,以其心主血也;入足太陽,以其脾裹血;入足厥陰,以其肝藏血也。從桂、附、茱萸則熱;從大黃、芒硝則寒。」 主要用於:1、血海虛之月經不調、後期不行以及血證、痛經之屬虛屬寒者。 2、胸痹,心痛。十八、附子配生地附子溫通心陽,而較剛燥,生地養陰,通心脈,而柔潤。二葯合伍,溫陽以生陰,滋陰以化陽,剛柔相濟,陰陽兩調。主要用於:1、用於治療心臟疾病。陳蘇生經驗,生地黃強心,兼能清熱養陰,得附子之通利,有利於心臟傳導功能的恢復和心肌炎的消除。二葯剛柔相濟,削減附子之燥烈,發揮附子「是心臟之毒藥,有是心臟之聖葯」的配伍效應。附子溫陽強心、生地滋陰強心,含有益於心臟功能的微量元素,能促進組織復新,恢復某些激素的正常功能。故二葯合伍對多種心臟疾病很是適宜。風心病、冠心病、心律不齊、房室傳導阻滯等屬心陰陽兩虛或心陽不足者均可選用且用為要葯。張伯叟體會心律失常屬寒熱夾雜,陰陽互損之證,用附子配伍地黃、麥冬,常可取效。2、類風濕關節炎用之頗宜。姜春華認為,生地黃,《本經》稱之有「除痹」、「逐痹」之功。故治頑痹常用大劑量地黃,用至150克,加入溫經通絡復方中,溫痹清營,扶正驅邪,剛柔相濟,療效較激素加抗風濕葯為勝。 3、慢驚風屬陰陽兩敗之證,涼潤有忌,溫補有慮。二葯合伍甚為適宜。程門雪善用附子理中地黃湯治之,可獲良效。十九、附子配熟地附子溫腎助陽,性燥烈。熟地黃補陰養血,性滋膩。附子稟純陽而主動,走而不守;熟地黃稟純陰而主靜,守而不走。二葯一溫陽、一補陰,互補協調,陰陽雙益。附子可制熟地黃之滋膩,熟地黃可緩附子燥烈。二葯合用,補而不膩,行而不散,補陽之中寓以陰配,益陰中寓以陽助,為兩補陰陽之妙劑。 《本草經讀》:「仲景用附子之溫有二法:雜於苓、芍、甘草中,雜於地黃、澤瀉中,如冬日可愛,不虛法也;佐以姜、桂之熱,佐以麻、辛之雄,如夏日可畏,救陽之法。……」 主要用於:1、陰陽兩虧的疾病,祝味菊對此均用附子與熟地,再配合巴戟天、淫羊藿等,頗有效果。 2、陰疽,祝氏曰:陰疽之病,皆緣人體正氣無力抵抗外來之細菌。治療之法必須增加人體之力量,使其由陰轉陽,方為順事。故祝氏治陰疽,每以陽和湯為主,再加附子。二十、附子配白芍附子溫陽散寒通經,回陽救逆。白芍養血斂陰,緩急止痛,和營柔肝。附子以溫腎之真陽推動臟腑氣血,助白芍滋養陰血。白芍酸收斂陰,兼緩附子燥烈,使溫陽散寒而不傷陰耗血。二葯一陽一陰,一熱一寒,一散一收,一剛一柔,一動一靜,合用回陽而益陰,溫陽而養血,祛寒而止痛,溫而不燥,養而能通,共奏溫陽散寒,養血和營,養陰和陽,緩急止痛之功。 《古今名醫方論》趙羽皇:「……故脾家得附子,則火能生土,而水有所歸矣;腎中得附子,則坎陽鼓動,而水有所攝矣。更得芍藥之酸,以收肝而斂陰氣,陰平陽秘矣。」附子配白芍,見於《傷寒論》附子湯。 主要用於:1、虛勞里急,腹痛攣急拘緊屬陽虛血弱者用之頗有效驗。2、陽虛肝寒脅痛,少腹拘急,痛經等用之也宜。何子淮用附子回陽逐寒,芍藥和營止痛,治寒凝胞宮之痛經,溫陽逐寒而不傷陰動血。 |
推薦閱讀:
※《愛與性的秘密》
※男人一定要死守的8個秘密
※揭秘小三的20個致命秘密
※巴菲特難以複製的秘密
※總有一個人,是說不出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