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塑造幼兒健康的人格
07-18
所謂兒童的人格問題實際上就是一個人特點問題,也就是一個人的個性問題。每個人之間是不一樣的,不同個性,不同特質的人,在社會上所表現出來的一些品質以及所達到的一些效果,成功的比例是非常不一樣的。 有人曾對800個超常的兒童進行研究,根據他們成功的不同程度,分成了很多個組,其中第一組的孩子進行追蹤調查,就是從他們很小的時候開始追蹤調查一直到長大了,看他們的成績。發現頭20%的孩子也就是成功的孩子,他們有很多特質,這些特質並不是他們智力方面的區別,更多的是他們人格方面的東西。 例如,他們有很強的自信心,有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有不達目的勢不罷休的一種品質,另外還有堅持性。除此以外,他們為實現理想勇於克服困難,這就促使了他們的成功。雖然800個兒童都是超常的孩子,但經過追蹤發現他們最後成功的結果是不一樣的。這就告訴我們並不是智力上聰明,智力上超前的孩子都能達到成功。這個成功的關鍵因素,最終的決定因素或者是起很大程度決定孩子最後的前途和命運的是與人格、性格和個性是至關的,相連的。 在當今的社會,是競爭的社會,人所表現出的各種品質對其的影響是很大的。他能否與別人合作,是否富有競爭品質的人可以說都影響他今後的成功。我們國家也有人對中外的孩子進行調查也證明了這一點。這些調查表明共同的觀點。這個觀點是:如果我們想讓孩子最後影響他一生的幸福就要從小培養他良好的個性品質。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人格問題。因為我們對於孩子來講,不僅僅是要求他成功,要求他智力方面的發展,最終是要給他一種幸福。讓他在社會上生活的特別幸福。如果我們說當他長大成人以後成長的特別煩惱,他不知道和別人如何去生存,不知道怎樣適應社會,總是唯唯喏喏,在一些公眾場合不知道怎樣去表現自己。這些品質很可能會給他未來的生活帶來苦惱。 正因如此,我們要了解兒童的性格也就是人格是怎樣塑造起來的!既然他的性格如此重要,我們就要考慮他的性格到底是如何塑造起來的。從心理學來講,兒童的人格問題是非常龐大的體系,構成人格的要素是非常多的。主要的是三大系統。 一個系統是自我控制系統。自我控制系統主要就是自己控制自己的行為。也就是說知道哪些事情要做,哪些事情不該做,哪些事情做錯了,怎樣去完善自己。那麼這些過程都屬於自我控制過程。對於兒童來講,主要包括自信心的建立,盡量降低他的消極成分、要促進他的積極成分、降低他的自卑感。一個人的自信對他的成長來講是很重要的。 例如,有的孩子並不比別人差,但在幼兒園時,不敢舉手發言,或者是站起來不知該說什麼。老師拿來很好玩的玩具,有的孩子趕忙上去搶,而他不敢說話,站在老師的後面,這樣,有很多的機會是抓不到的。這個跟他背後的自信心是非常有關係的。他不敢去拿玩具,不敢說話,表面上是很膽小,實際上是對自己缺乏自信心。我們從心理深處來分析,他對自己不自信,他怕自己說錯了,怕老師批評他。當然也有些外界的因素在裡面。比如對孩子一些教育方面的,一些幼兒園老師在處理上有一些偏差,那就造成了孩子不敢說話,還有教育上要求孩子有一個統一的回答,這就造成孩子缺乏自信。 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如何教育他,如何讓他內心增加自信,讓他認為自己是能做到的,能做好的,這個方面是很重要的。是人格裡邊自我控制系統的一個方面。除了自我控制系統外還包括傾向系統。 傾向系統包括:興趣、需要、動機。這些都是人格裡面的傾向系統。比如,我們要改善自己的生活,使我們生活的更好,我們就有行動的動機。兒童雖然不是很明確,而實際上支配他的行為也是和動機有直接關係的。一般來講,馬思諾研究人的需要,把人的需要分成若干個層次,人先要滿足最低層的需要如:吃、穿等。然後需要愛,被人愛,被人接受,在一個圈子裡面得到別人的認可。最後達成自我價值的實現。那麼做為幼小孩子來講,他需要吃飽,喝足就會很高興,就會笑,表現出一些良好的行為。作為兒童來講,他的性格,人格的傾向表現是和需要相聯繫的。當我們給孩子吃,穿進行滿足,常常表現在這方面,這是比較直觀的,我們家長很容易注意到這一方面,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所需要的層次也會隨著提高。他需要的東西就會不斷的增加。 我們常常犯一種錯誤,把他的需要定格在一種比較低的水平。他的需要發展了,範圍擴大了,我們又常常用原有的眼光看待孩子。這就造成了他的需要和我們所提供之間的矛盾和差距。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會發現和關心外界的很多事物,他就有自我表現的需要,2--3歲的孩子有自我獨立性的需要,什麼事情都要"我要什麼,我要拿什麼等。"開始,我們會覺得很有意思,很可笑,會圍著他,因為他和原來不一樣了。但是以後,我們並沒有把這做為一個心理上發展的東西來看,實際上是一個他心理發展的一個必然的階段、必要的階段,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所以我們要尊重他的需要,從他心裡需要,站在這個角度上來看待他所提出的"我要什麼"等等。他不會聽從成人的,而不僅僅是覺得很好玩,他和過去比較有變化了。 有些家長就有些性急,他們覺得這麼小的孩子應該聽從家長的。所以以後,在孩子有些自我要求的時候,家長們往往都會惡制了,就會告訴他要聽從家長的,或強迫他接受家長的要求。例如:在家裡來客人的時候,家長往往讓孩子在客人面前表演節目,可孩子不願意。家長就很生氣,覺得孩子沒有聽從自己的,本想讓孩子在客人面前露露臉。這樣就造成孩子哭哭啼啼的。因為孩子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意願、有自己的需要、有自己的情緒表達的方式。如果我們不考慮孩子的性趣,他的愛好,這樣就常常會影響他人格健康的發展。他的好奇心還表現在他會問各種事情,曾經達爾文就說過,其實我和別的人沒什麼區別,甚至我的老師和同學們都覺得我很平庸的,我沒有比別人多什麼,就是我比較好奇。因為他的好奇心家長們沒有剝奪,而是幫助他,才使他成為一個科學家。 所以說在個性,性格的傾向系統裡面我們就要特別注意,要讓兒童的興趣得到很好的發展,要注意他需要層次的不斷提高。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成長。 第三個系統就是心理特徵系統。其實心理系統就包括了性格,每個人的性格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性格比較內向、有的比較外向、有的比較衝動、有的比較謹慎,這些都是性格的表現。除了性格,還有氣質,氣質是反應人的靈活性,人的反應速度。比如,通過一件事,有人反應就很快,他神經類型就是屬於很快的類型。有人就要想半天才反應過來,這是一種神經類型不同,這表現了人的氣質,這與遺傳有很大的關係。除此之外,就是人的能力,人的能力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就是說話、聽等一些能力。特殊能力表現在有些孩子愛畫畫、愛唱歌等等,這都是人格的系統。 人格的系統是非常龐大的,它包括三大系統。包含了又要控制、又有傾向性、又有心理的特徵。而且每個系統裡面又分很多子系統。向我們所說的心理特徵又包括性格、能力、氣質等一些東西。所以說它的系統是非常龐大的。在這樣一個龐大的系統裡面,實際上對於幼兒來講,並不是齊頭並進的。每個能力都是同時去發展的,實際上都有一些不同的進程。比如,自我能力來講,2--3歲是第一反抗期。這時他開始認識自我,原來他不認識自我,他把自我跟客觀混為一談,所以他會咬自己的手指,那麼到了2--3歲以後,他開始分辯出自我,開始用"我"這個詞,他把我和客體就分開了。所以說他有了自我的意識,出現了反抗,我們稱之為第一反抗期。他開始特別把"我"和別的東西區分開了。在這個時期,他並不是認為他自己做的事情很對,很好,他並不是從事情的結果來認識的。他更多的認識是把"我"和外界分開。我的事情,我要做的東西,這是他的主要目的。他的主要目的是區分,實際上就是自我意識的認識。所以在兒童時期是他的性格,個性的形成的最初時期。而且這個時期是對他今後性格的發展是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很多的研究者對這個問題都做了研究。 我們俗語有句說法:"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是老百姓在現實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很有代表性的說法,而這種說法卻恰恰反應了人的幼年時期對人個性成長的重要階段。對於性格來講是怎樣形成的?個性的東西我們怎樣來塑造它呢?為什麼有時希望孩子變得很自信,"我"有一種理想模式,讓孩子膽子很大,但恰恰相反,孩子表現出來的不盡人意,很膽小,缺乏自信,自卑感很強。不希望孩子的攻擊性很強,能夠文靜一些。但他也沒有象我所需要那樣,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從心理學上有很多學派。有人認為這是遺傳,甚至在家庭中家長們也有這種看法,這種說法變成了個性是遺傳影響的。如果我們把個性性格定位為是受遺傳所形成的,那麼就很消極,就會使我們覺得,我們的教育無能為力,反正它是一種遺傳的東西,我們沒有辦法去改變遺傳的東西,雖然有些克隆的東西,但是在我們醫學界來講,把它變為一個現實,在基因上加以調整。這種手段我們目前還達不到,這時我們就很悲觀,因為是遺傳造成的。同時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就是教育因素。有這樣一些派別爭論過程中發現:性格人格的塑造實際上有很大一部會是由於教育方法所影響的。也就是說由於教育方式不同,影響了孩子性格,人格的不同。教育方式實際上有家長,老師的方面。家長中教育方式人格形成的方面佔了很重要的因素。這樣推來推去,我們就發現家長在兒童的個性,人格形成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說起到了奠定基礎的作用。下面舉幾個例子。 比如:孩子的膽小是怎樣形成的。我們發現有的孩子膽子很小,家長肯定不是有意把他塑造成這個樣子的。甚至家長會往相反原方向來塑造他。往往有二種家長:一種家長能力特彆強,他常常很多事情代替孩子,主觀意識特彆強,來要求孩子、代替孩子、約束孩子。還有一種家長,本身膽子就比較小,對孩子影響從本身一些做法,雖然他沒有強迫孩子去向他學,但這種作用起到暗示孩子 、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家長在教育方式或自身的影響也好,在性格方面出現膽小情況。象我們說的第一種家長,他往往有種理想模式,這種理想模式是家長好勝心比較強,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或者表現方面優於其他的孩子。所以說他是一種理想模式。這種理想模式常常和孩子本身有一定的距離、有一定的偏差。作為兒童來講,不一定開始就成為理想的孩子,做一些事情,孩子由於生理,心理的不完善,可能就不會象家長所要求的那樣,要求他做事麻利一些,快一些。但是,他表現慢一些,顯得笨拙一些,讓他拿一杯牛奶,他可能顫顫微微,或灑了一點,家長就很生氣地說:"你怎麼那麼笨呀,這點小事都做不好。"或者有的孩子在穿衣服時,因為孩子的協調能力比較差,可能會慢一些,有時孩子做事情時沒有自覺性,他邊穿邊玩,這是孩子心理特點和表現。他不象我們成人穿衣服就一心一意穿衣服,很快就穿完了。他的注意力特別容易分散。突然他看見毛毛狗放在那,他很快就會有些聯想,他會去摸摸它,或者他聽到什麼東西就豎起耳朵去聽。他的注意力一下就轉移了,不是有目的的,很堅持這個目的去做這件事情。這樣就與家長的要求有了距離,家長會看到他衣服怎麼還沒穿好,怎麼還在這玩。這樣家長就很性急,就會去說他,在這過程中就會表現情緒激烈一些。這樣往往會使孩子很害怕,心裡有一種恐懼。有時家長一喊,他心裡就有些害怕,這就使他們對自己缺乏信心。他認為自己做不好,這樣在做一些事情時,他會認為自己做不好,這就形成了他缺乏自信,另外我們愛把孩子和其他孩子進行比較。 有時我們看到幼兒園其他小朋友表現特別好,或者是鄰居家的孩子,我們就會對他說,你看,人家小朋友膽子多大,大大方方去發言,你呢,怎麼一聲不吭呀?這樣比較往往也會使孩子造成自卑的心裡。他會感覺自己不如別人,所以我們看孩子膽小的形成,實際上與我們很細微的教育方式有很密切的關係。這種東西常常在家裡表現非常多的。在集體活動中(幼兒園)老師對孩子的注意力不是象家長那樣關注集中在一個孩子身上。老師帶著一群孩子,他的關注是一個集體,或者是表現比較突出的,或者是表現較差的,而中間的孩子往往是關注不到的。對於我們家長是對個體的教育,家長可以100%的關注孩子,用更多的目光,更多的愛來關注孩子。家長的教育方式和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是隨時隨地的,非常大的。這種影響最終導致的是性格的一些塑造。性格的塑造方面,我們總結一下,到底哪些因素影響孩子的性格,就家長方面而言有三點。 第一點:家長常常以主觀出發,不考慮兒童的實際,就是我們剛才講的那幾方面。有時與家長聊天,家長就說我們這一代人沒有上大學,那麼孩子不管怎樣也要讓他上大學,我哪些方面沒有實現等。就有一種補嘗的心理。同時家長也看到社會的競爭性。也感覺在這種競爭社會中,要給孩子提供各種機會,讓他在各方面得到發展,有發展的機會。所以家長的這種主觀意識是非常強的。有時,我們為把孩子送到好的幼兒園,可能會吃到各種苦頭,付出很多代價,不惜餘力的做各種事情,這實際上就是主觀願望。我們希望孩子如何如何,當然這種希望是很好的,是一個非常積極因素,但是我們這種主觀願望必須要和兒童的實際結合在一起。如我們超越了兒童的實際,常常是適得其反,我們讓孩子達到一個水平,可是孩子達不到,對於他來講,他會覺得很痛苦。他雖然不會用詞來概括,但在他的心理會留下陰影,他就會感覺生活很苦。 比如,有時我們讓孩子學鋼琴,學跳舞等,在我們一些社會辦學的班裡面,也不是每個老師都懂得孩子的發展規律,有時,他就會用專業的眼光來要求他。當然,孩子應該吃點苦,這是很重要的。但是他吃苦,要在他能承受的前提下,能符合孩子的教育規律的前提下。為什麼有孩子不願意學鋼琴,打壞鋼琴,彈壞手指的情況,這就與孩子的實際發展,他的承受能力有了太大的距離。這樣積攢下來,到某一天,他就會爆發出來。現在我們看小學生出走也好,自殺也好,這樣一些社會現象,並不是一天二天造成的,它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使孩子感覺不堪負重,就做出這樣的選擇,所以說讓孩子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那麼大的壓力放在他身上,他會感覺很苦,生活沒有了色彩。我們過去感覺很苦,是表現在吃,穿方面,但是我們的自由空間很大。但是現在的孩子在吃,穿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他們心理自由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壓抑,他感到不快樂。 曾經有一個哲人,他曾說:"人最大的幸福是什麼?是快樂!他的快樂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愛生活,愛他人,愛自己。如果什麼都不喜歡,都是外在的,強加給他的東西,他就失去了心靈最美好的東西"。所以我們不能把主觀的一些看法,毫無選擇的強加在他身上,這是第一個因素。 第二個因素是在教育態度方面。在教育態度上有時表現比較性急,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感覺。包括我們的語言,我們的行為,有時會流露或透露一些。這就是我們教養態度,不是一種能夠正式孩子的成長面,是"我的孩子要發展比別人好,或者認為我的孩子本身有哪些特長,就應該比別人好。這樣,可能就是一種心態方面的調整,實際上作為兒童來講,區別不是很大的。一般來講,作為兒童的區別在於二點。 一方面,兒童的發展速度不一樣,有的兒童說話快一些,有的說話慢一些,家長不要看到別的孩子說話快一點,背兒歌多一些就就覺得自己的孩子笨了,也要他超過人家或和人家一樣。那麼這種比較,實際上是不正確的態度和心態,兒童的發展本身存在著五個手指不一樣齊的情況。可能有這方面發展慢,但在動作方面發展是快的。可能有些地方不如別人,但可能有些地方是比別人要強的。所以說這種發展的速度,我們不要去追求一致,不要別人有的速度,我們也一定要按照那個速度。每個人經歷的過程、接受能力、他的神經類型都是不一樣的。象我們的長相都不一樣,你非要讓他的發展一致,這是不可能的。 另一個不同,就是他的發展方面不同。剛才已經說了,有的孩子是這方面發展,有的孩子是那方面發展,所以,你不要拿別的孩子的長處和自己孩子的短處比。我們應該認識到兒童的發展有速度上的不同,和各種方面的不同,是有二個不同。所以如果我們有了這樣的心態,這樣的態度。再認識我們的孩子時,就會知道孩子的發展是不一樣的。我的孩子可能慢一些,別人二遍能記住的,可能我的孩子要四遍才記住。那麼他這方面慢一些,在其他方面要比別的孩子好。要增強孩子的自信,不要總是說"你看,你不如人家"等等,這樣對孩子的性格健康的發展肯定是有影響的。 第三個影響方面是:教育方式不當。我們常常會有些教育方式不當的情況。最近我看了一個報導就談到有些家長在看了一些育兒的書後,知道對孩子太愛了也不好,有些時候採取一些冷漠的態度。比如,當孩子需要你的時候,當孩子大哭的時候,故意不理他。對他說,不要哭了,要堅強一些,自己處理這些事情等等。在過去的宣傳,我們常常愛走兩極。有時候把所有的愛都給他。然後我們發現,把愛都給他,不好,使他容易懦弱,缺乏獨立性。於是我們又採取一種方法,冷漠。有時候不去理他,看見他哭也不去管他。這實際上有一個教育方式的問題。作為兒童來講,在學齡前時期,他有一個親子戀情的需要。尤其是對於越小的孩子,他特別依戀家長,依戀親人,特別是依戀母親。他的安全感就建立在一些基礎的接觸上,比如摟摟他,抱抱他等,使他形成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假如這個時期,我們不去注意這些問題,我們冷淡他,不抱他,很小的孩子在哭,我們不去管他,他會感覺缺乏安全感。這樣缺乏安全感,我們不但沒有培養出他的獨立性,反而使他膽子變小了,使他害怕了,因為他失去了安全感。 所以我們說教育方法不當,常常會形成他不良的人格,不健康的一些性格。這就告訴我們沒有絕對的教育方法,不是一種教育方法在任何場合,對任何一個孩子,對任何年齡的孩子都是適宜的。它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理性化的一個東西。不象我們人是有血有肉的。那麼把一個無血無肉的東西放在我們有血有肉的人身上,就需要我們對它進行結合,進行調整,進行調試。所以一個家長是要有頭腦的,理智的,充滿愛心的。而不是把一些簡單的方法移植到我們的孩子身上。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要結合不同的情況,給予不同的調整。 我們給孩子愛,實際上是要讓孩子健康的發展,不是單純的去保護和愛他。比如,原來我們看到孩子摔倒了,我們家長趕快跑過去看看是不是摔破了?是不是摔痛了等等。在這麼多人保護下,就使孩子缺乏自由,這樣也是一種不好。所以說這個保護的度和量,在什麼時間出現,我們怎麼去對待都是要我們很好的去把握。 比如有些孩子很神經制,一會怕這個,一會怕那個,這是什麼原因呢?可能跟我們的教育方式不當也有關係。現在人的心理健康問題出現很多不良的一些東西,百分率表現也比較高一些。甚至有一些人有種理論,認為大部分人都處在心理的准健康上面,稍微有一些刺激或者有一些環境的變化,人就承受不了,很脆弱。這就是人的心理健康問題,我們的孩子可能也有這樣的問題,怕這個,怕那個,很擔心,這些可能跟父母的影響和教育方式都有關係的。有些父母對孩子呵護有加,孩子在做一件事情時,總是提醒孩子注意這個,注意那個,不要把衣服弄髒,不要把東西弄壞等等,這樣孩子在以後做事情時就會有些神經制,他會想不能把衣服弄髒等等,有時候情緒變化就比較多一些。有些人做了一個比喻,當然這個比喻不見得很恰當。他們說孩子總是象在家長的監視下。我們家長的初衷並不是這樣,我們都希望孩子很好的發展,但由於我們太觀注他,太害怕他出危險,太害怕他生病,太害怕他不能夠很好的發展,太害怕很多很多。這樣就造成孩子在超負荷的觀注下成長,這樣對他的約束就比較多一些。我們就看出作為兒童的人格的形成是和我們的主觀願望、和我們的教育態度、和我們的教育方式的一些不正確是有關係的。當然,人格的形成絕不僅僅是這些方面,還有其他的很多方面。 社會因素也有影響,老師的教育也有影響,但這些我們都沒法控制,這些都不是我們做為家長能把握的,我們所能把握的是個人教育的行為,教養的態度。所以跟我們有關係的,我們要很好的去調整它,這樣才有意義。否則我們說了一大堆社會的影響,我們又無能為力,對我們意義就不很實用。從這些方面,做為兒童來講,我們家長就要從一點一滴去考慮。怎樣杜絕或盡量減少由於我們所帶來的兒童性格不健全的因素。這是第二個大問題。 第三個大問題是解決問題。一是創造性的解決問題。我們要交給孩子創造性的去解決問題,剛才我們談到教養方式是滲透在各個方面,滲透在散落的,日常生活的很多環節。並不是象老師上課一樣,用30分鐘專門來教育孩子的性格,讓他的性格健康。並不是這樣的,而且常常我們的潛性的教育不如隱性的教育效果好。大家可能有這樣的感受,有些東西沒有交他,他就會了;有些東西我們特別想讓他學會,可他卻沒學會。這就說明教育實際上就有潛性和隱性,而且對於兒童來講,潛性教育的效果也是不能忽視的。這說說我們在一些場合下,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中都要特別注意。我們的教育者應該是有目的、有意識的人,但是作用在兒童身上,不一定讓它顯得目的性很強。我們可以讓他變得很自然、變得在生活中、在無意中。但對於家長教育者來講要很有目的,很有意識的,但這種目的這種意識決不要很強化的反應在兒童身上。 比如學單詞這些知識性的東西我們很有目的的去進行,這種效果不一定很好。我們可以把它散落在生活中,把這組單詞貼在櫥柜上等等,這樣孩子潛移默化的就學會了。對於性格方面也是如此。有些事情在主觀上要特別重視他,但反映出來的東西不要強壓在孩子身上,要把它放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比如創造性的讓孩子解決問題就是這樣。 在孩子碰到難一些問題,難題的時候,我們不要急於去幫他解決。比如,孩子要拿一件東西,但他拿不到,我們不要想都不想就幫他拿下來,這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對於這些事,如果我們總是幫他,那他以後就不要動腦筋了,他也不用去考慮獨立性的問題。而獨立性是和創造性聯合在一起的,用創造性的去解決問題。我們可以去啟發孩子。讓他通過自己的辦法來形成一些思維的方式和模式,在遇到一些事情時,不要指望著大人,要自己去想辦法。如果他把希望都維繫在成人身上,在以後要是碰到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家長不可能都幫他解決,這時,他會顯得束手無策。他就很難成為一個自主的、獨立的人。他的這種依賴感非常強,這種性格,就對他的生活或工作來講都是很不利的。所以說讓他創造性的去解決問題,看上去是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問題,實際上對於他健康的、人格的形成都是很有幫助的。它是形成一種正確的考慮問題的一種思維方法和模式,讓他能獨立去解決問題。 我們可以給他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讓他來思考,讓他自己想出辦法,他可能會想出一些辦法。對他想出的一些辦法,我們要去鼓勵他,讓他從多種方面去考慮問題,這實際上就是思維的發散性。有時我們的思維往往走向單向思維,這種單向思維有時不利於解決問題,也不利於孩子思維靈活性的發展。 有時候我們看到社會上,或是在一個集體里,有個孩子特別有威信,慢慢地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到了幼兒的末期六七歲的時候,就形成了一個孩子頭,帶領一群孩子玩。有的家長就覺得為什麼自己的孩子不能當一個領導者,總是跟著人家玩呢?這其實跟他點子不多是有關係的。他在群體裡面,要別人都跟著他走,他必須要有主意,有點子,能夠解決一些問題。這樣,其他的小朋友們就會喜歡和他一起玩。這種點子的形成和許多辦法是和我們的訓練是有關係的。所以碰到一個問題時,我們都應該採取這樣的訓練方法,採取幾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先讓孩子明確要解決什麼問題,在碰到問題時,家長不要幫他來做決定,要讓他自己做決定。第二個步驟:要想解決的辦法。要讓他想多種渠道的解決辦法,不要只想一種解決的辦法。要訓練他創造性,發散性,要給他各種各樣的途徑,和他一起想,他想不出來,家長要提醒他幫他一塊想。 第三個步驟:從眾多的方法裡面選出最好的方法。如果我們經常讓孩子進行這樣的思維訓練,對他創造性,對他解決問題都是很有幫助的。現在非常提倡人的創造性的問題,因為這是與我們的民族有關係的。有時,在教育裡面比較強調模仿,強調一致。 比如,曾經有個外國人到幼兒園來聽課,他要組織活動,在組織活動之前,他就問小朋友們都喜歡什麼呀?問到一個就說我喜歡學習,再問一個說我喜歡讀書,再問下去,就說我喜歡學習,喜歡書。大家的回答幾乎千篇一律,這可能跟老師的教育有關,這也說明孩子的創造性思維,不一樣性,表現個性化的東西比較少。所以我們現特彆強調個性的東西和創造性的東西。假如一個民族沒有了創造性,那它就失去了靈魂。人也是這樣,老是跟著別人跑,缺乏自己的主見,缺乏創造性的思維,他就不可能成為一個獨立的人,他永遠都是一個依賴性很強的人。所以這種方式,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滲透給孩子,讓他獨立去解決一些問題。 另外,在這種訓練時,一定要和精神結合起來。有時,孩子比較容易幻想"讓神仙給我變點什麼東西呀,拿個寶葫蘆等等"。當然這是神話故事裡才有的,我們不能把孩子的生活建立在這些神話故事的基礎上,我們還要和能夠做到結合在一起。 第二個方法是鼓勵孩子。鼓勵這種方法用的比較普遍,談的也比較多。因為鼓勵對於兒童來講是一種支源,不僅僅表現在提供物質方面的東西。如果我們表揚他,鼓勵他,這本身就是一種支持,一種幫助。幫助他建立自信,幫助他擺脫依賴。在鼓勵他時,成人要樹立幾個態度,做為個體來講。第一個態度是:要認為孩子是一個有能力,勇敢的人。不要想,我的孩子本身就膽小,我的孩子很內向,讓他做這件事不可能。心理上就要樹立,他是勇敢的,而且要把這種東西傳遞給孩子,有時要進行一些訓練來鼓勵孩子;第二個態度:讓他認識到自己是一個不認輸,不服輸這樣類型的孩子。碰到問題不要說,我不行,我做不了,這件事情太難了。作為我們家長來講,也是這樣,碰到一些難解決的問題,應該說,讓我們好好想想,有什麼很好的方法來解決。不要說"呀,這事太難了,實在沒辦法,我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這樣是比較消極的,我們要從建設性來引導孩子,讓他樹立一個不服輸的態度;第三點:要相信孩子能承受挫折。這個挫折教育也一直在談,因為過去總是說孩子太順了,沒有受到過挫折,所以要讓孩子經受一些挫折,有些問題不要包辦代替,要讓孩子自己解決。 從心理學上研究就認為:孩子和母親是一體話。所謂一體話,就是孩子的一舉一動、七情六慾是和母親連在一起的。比如:孩子在幼兒園裡受了委屈,哭了,這時,家長的心裡很不好受,恨不得去打一下欺負他的孩子。這在心理學上來講,一體話,情緒是富有感染的,往往能夠息息相通。所以有時候,我們很想代替孩子的喜、怒、衰、樂等。當孩子受了委屈時,我們就想出來保護他,因為他受委屈就跟家長自己受委屈是一樣的,家長情緒的憤怒不低於、不亞於孩子。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往往會奮不顧身的跑出去,為了保護孩子做出一些事情。這實際上就剝奪了孩子受挫折的機會。所以我們遇到事情不要去代替他,讓他感受這種挫折。 比如一個物品,孩子特別想要,如果一個地方沒有賣的,孩子感覺很委屈。家長看到後就會不遺餘力的到處去給他買到。這樣實際上就缺少了孩子心理失落、心理沒有得到滿足的挫折。其實我們就要呈現給他,讓他感受到這種挫折,沒有買到東西,讓他感到心理上的失落,讓他感到遺憾,這是一種情緒的體驗。在他的情緒中也是五彩繽紛的,不是單調的,不是只有愛、只有好、只有順風;而是酸、甜、苦、辣什麼滋味都有。這種挫折不是我們人為的創造,而是生活中本來就有,所以我們要把這個生活源源本本給孩子,不要把孩子放在真空裡面,讓他和生活完全斷絕,這樣他真正回到生活中,他就會感到承受不了挫折。所以我們要想讓孩子認識到,或者我們本身認識到孩子是能夠經受挫折的,就要給他提供挫折的機會、給他接受各種挫折的感受。 在我們的性格形成中實際上也有自我情感的東西。這種自我情感是他心靈的豐富,如果他心靈不豐富,他只知道愛,而不知道愛別人,那他在生活中就不會很幸福,他會變得很自私,在社會中就不能和別人合作。有時候在生活中我們很怕孩子吃虧,這樣就減少了情緒的體驗。其實情緒是靠體驗得到的,而不是我們給他的。 這完全是發自他內心的感受、這種感受必須在一些情景中、必須在一些場合中、必須在人和人的交往中才能感受到的。所以我們要給他這種交往,給他交往過程中一些人之間的衝突的東西。 第四個態度:要讓孩子知道在做任何事情時,都不要不考慮自己的能力,不要完全超出自己的能力。因為有時,我們把自己主觀的問題給他,會使他在想問題時超出自己的能力。明明自己達不到的東西,非要做到,這樣會潛移默化的對自己要求特別嚴厲、特別苛刻,在以後生活中會特別苦惱。由於他對自己的要求和他的能力是有距離的,他常常用高於自己的能力來要求自己,所以他從來體會不到成功的滋味,成功的喜悅。如果一個人沒有成功的喜悅,在他反潰刺激方面,總是一種不成功的反潰,他會越來越消極,越來越沮喪。所以,我們要讓他認識到自己的成功,自己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如果總是給他一種他怎麼努力都達不到的感覺,那麼就不利於他的成長。 因為人的能力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不能用一種模式、一種水平來要求孩子。 第五個態度:讓他感到自己在某一個方面是比別人強,非常有能力的。因為孩子總會在某一方面是比別人強的,哪怕是一個細微小的方面,實際上就是要樹立他的自信。作為家長本身就應該感覺到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比別人強,如果家長沒有這種認識,就沒辦法傳遞給兒童。 第六個態度:告訴孩子能夠自己較好的處理所遇到的事情。也就是說讓孩子知道自己能夠處理一些事情,不要總是依賴成人,依賴家長,不要認為離開大人就不行了。這種思想、這種態度也要傳遞給孩子,這樣他在離開家長以後,他就不會畏縮、不會畏懼,也會感覺自己是很自信的。這樣就可以樹立他的自信。第三種方法:就是要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有自主能力,他才能克服困難,才能表現出他的獨立性。隨著孩子需要的不斷、層次的不斷發展,他自我需要的層次也在不斷的擴大,所以我們要看到這一點,也要給他提供自我發展的空間,讓他感受到有些問題可以自己去解決,不一定都要去找家長。 有些做的比較好的父母,他們有些事情不完全是代替孩子去做,而是鼓勵孩子自我服務,自己穿衣服。有的幼兒園老師就說"我們在幼兒園裡培養孩子的自我能力,但是回到家裡,家長就不配合我們了。"實際上家長確實有一個和整個教育相配合的問題。因為在幼兒園裡,已經讓他自己去吃飯,可是回到家裡,家長又非要喂他吃飯。這就形成了教育的不一致,一不一致,教育的效果就不能很好的表現,常常好的教育效果就被這些不正確的教育效果隱沒了。所以在這時候要逐漸擴大孩子自主的圈子,擴大他的自主權;另外我們要讓他早年做決定,而不是我們代替他做決定。當然他有時候做決定時有些偏差,家長就要去引導他,不能因為他不能很好的去做決定,我們就不給他這個機會,我們要把這個機會給他。 我們家長常常說,我要給他提供受教育的機會,讓他學游泳、讓他學畫畫、讓他學音樂,我們常常給了他這樣的機會,卻忽略了他心理發展的機會。這種機會,我們也必須給他,因為這種機會才對他健康人格的塑造是非常有幫助的,包括在早年時,讓他做一些決定,家長要鼓勵他自己來做決定;有一些事情就可以把主動權給他,起碼和他共同去討論這件事情。我們要尊重他的人格,有時我們來包辦代替,這是愛他的表現,實際上,是我們潛意識的觀念問題,我們沒有把他當成別人、他人來看待;而是把他看成和你是一體的。其實我們把他看成別人或他人是給孩子一個獨立的人格,是尊重他,讓他獨立存在,而不是把他和家長完全聯在一起的。 要讓孩子養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比如,他要去騎車,我他給他規定了時間,那他回來的時候晚了半個小時,我們不要當沒發生一樣;也不要拉過來就打他一下。而是要讓他知道他沒有按照要求、沒有按照規定去做,那麼我們就可以對他有些懲罰。比如:在十天內不可以騎車,讓他知道沒有按照要求去做是會受到懲罰的。這就是要讓他知道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其實我們對他的這種懲罰,並不是要出出氣,而是要讓他通過這件事情,認識到自己的責任,知道自己在社會中應承擔什麼責任。 第四個技巧:幫助孩子克服消極的思想情緒。我們成人都有喜、怒、哀、樂;小孩子也一樣,他們也有不安、焦慮、冷漠;還有氣憤,有時家長沒有滿足他時,他就會摔東西,這些都是消極的表現。這些消極的表現是不利於他健康的成長,所以我們要幫助他克服這種消極的態度。 我們要想幫他克服這些消極的情緒,也要樹立幾種思想和觀念。 第一種觀念:讓孩子知道做一件事情時,不僅僅能做好,也可能會做壞。要給他這種想法,不要告訴他只能成功,不能失敗。這樣,他就會缺乏一些辯證的看待問題,在他以後走上社會,他也會很苦惱,他會覺得:這件事只能非他,即他。不象過去,很好分辯好與壞。現在人也是很矛盾,判斷事情也是這樣,假如孩子沒有複雜的思維過程,他就會處處碰壁。要在小時候就告訴他這件事情很可能會成功,也可能會失敗。 第二點:要讓孩子知道,他不僅僅被人愛,也要去愛別人,這是雙向的。只有讓他知道這是雙向的,愛,不象父母所給予他的那麼多,而是很多種。在集體中或是幼兒園裡,老師的愛不見得都能夠一碗水端平,(當然我們的教育是要求能夠做到一視同仁的)由於幼兒園的孩子比較多,照顧不到這麼多,尤其是中間的,老師往往是照顧不到的。所以老師有可能不是很喜歡他,不象自己的父母那樣去愛他,將來他走向社會大家也不會象父母那樣對待他。要讓他正確認識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問題;要讓他知道如果有人沒有象父母那樣對他,不是不正常,而是很正常的現象,不要因為這樣就很沮喪。 第三點:要告訴孩子不是所有的需要和慾望都能得到滿足的。不是你想要什麼,就能夠得到什麼,有可能是得不到的。這幾方面給孩子的目的是為了消除他一些消極的情緒。同時在我們給他一些態度以外,在我們進行批評孩子的時候,要盡量用一些建設性的批評,不要用消極性的批評。比如:孩子表現的比較磨蹭,家長就對他說,"你快點,再不快點,事情就被你耽誤了。"這樣的說法就是一種消極的批評。所謂建設性的批評實際上就是不針對孩子本身,而是從事物上去出發。就象剛所舉的例子,如果家長說,你的動作快一點,要不我們就沒法去公園玩了,你不是很想去公園玩嗎?你要是太慢了,我們就無法去公園玩了。這樣的批評是建設性的批評。這不是對他本身,而是對他所造成的後果,這樣的後果對他來講,還是很重要的,他還是很關注的。我們不是從他本身來批評孩子,而是通過事情來批評他,這樣孩子能夠很容易接受。所以我們要少用消極性的批評;要多用建設性的批評,這樣有利於孩子積極情緒的建立。 積極情緒是形成人格的一個潤滑劑。如果孩子沒有很好的、很飽滿的情緒,他性格方面就不會表現出積極進取的東西。在現代社會裡面,我們非常強調人的情緒飽滿性。如果一個人工作很好,但他總是調動不起積極性,總是很消極。這樣的人,很難在一些事情上很好的去完成。因為積極的情緒我們說他是一種潤滑劑,它是一種推動的力量。所以我們對孩子情緒的培養也要特別注意,而這個問題又常常是我們現實生活中所忽視的,常常不自覺的把這些消極的情緒帶給了孩子。家長的一些消極情緒也會帶給孩子,比如,上一天班很累,下了班之後,回到家很可能就把一些消極的情緒帶給了孩子。所以我們要盡量避免這些;要盡量讓孩子感覺到生活的美好、生活的七彩,這是很重要的。 如果家長給孩子送到一個知識訓練的班上,,可孩子很不喜歡,情緒很不好,在家裡,家長又給孩子很大的壓力。雖然他能學到一些東西,但是對他情緒的傷害是很大的。當然不是不讓他去學,而是在學的過程中要怎樣去調節他的情緒,怎樣幫助他建立積極的情感。採用什麼樣的方法和手段,讓孩子有一些情景化、遊戲化的東西,在學習中加入一些遊戲,和他一起表演呀、或放上幾個小動物,對他說:"你看,小動物在看你表演呢!"這樣,他會感覺很高興。他需要一種氛圍和情景來調動他的情緒。 第五點:明確孩子應有的權力和責任。孩子不僅僅要享受一些東西,他還要有一些權力。聯合國兒童人權公約上明確規定了兒童的權力。如果我們覺得孩子是我的,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這種觀念是不對的,他是一個獨立的人格,他是享有一定的權力的,我們要把它當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我們要用一種新的觀念去審視他;我們要給他應該享有的權力。這已經不是我們家的問題了,它已經跳越出個人的空間,已經是一個社會化的問題。 它享有的權力就包括:自由發表意見的權力,我們不要對他說"你什麼都不懂,不要說。"這都是不對的,這是你侵犯孩子權力的表現。另外,他有得到愛的權力,你要去愛他,愛護他,因為他是幼小的孩子,需要保護;同時,他有追求興趣的權力。他要去追求興趣,我們不要惡制他,非要讓他向某一方面發展;另外,他有發揮自我價值的權力,同時,他也有不同意父母意見的權力,也有受到別人注意的權力。這都是他應該享有的權力。除了他的權力以外,就是他的責任,他也有他的責任,這種責任,我們從小就應該灌輸給他,只有這樣,他在社會中才會受歡迎。如果,一個孩子體會不到自己的責任,只會享受,只會索取,那他在社會上就不會受到歡迎。不受歡迎,他就無法和別人打交道,更沒有辦法得到別人的承認,那自我價值的實現就更不存在了。所以我們要讓他認識到自己的責任,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就包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讓別人來代替他,什麼事都要別人來幫他。比如:拿一件東西,他會讓父母拿到自己面前,自己躺在沙發上。應該讓他明白,他也有責任自己去拿這些東西,並不是大家都要為他服務。同時,等孩子稍大一些,到四五歲的時候 ,他還有責任幫助去幫助別人,他還要關心自己的父母等等,這些都是他的責任,同時,他還要服從和尊重父母,這也是他的責任。 他還有遵守社會公約的責任,社會上的一些公約他必須去遵守。不能隨地吐啖,不能採花草,不能攀登呀等等,這些都是他應該遵守的社會公約。同時,他還有體貼別人的責任,還有發揮自己才能的責任,雖然才能是在你自己身上,但你要把它發揮出來,這是社會負予你的責任。 總而言之,我們希望孩子有一個健康的人格,健康的個性。只有有了健康的人格和個性,那他才是一個幸福的人。雖然我們所說的這些,不能使他成為一個智商很高的孩子,我們更需要的是使他成為一個更幸福的人。如果我們的家長把孩子的培養定位在這個方面上,就有利於他健康性格的培養。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事情的能力。怎樣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情,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有的家長反應,孩子在獨立完成事情比較弱,這時,我們要考慮是什麼原因呢?是技巧問題、還是膽子比較小、還是家長經常陪著玩慣了。應該找一找原因,各方面原因都有。如果是能力方面,很可能缺乏獨立完成事情的能力,如果是這方面的原因,我們就應該從這方面入手,看是他自己動手能力不行,還是沒有想到呢,要從這些方面去輔導他,不要一下子就不管他,要有一個過程。家長要引導他,陪他一起做遊戲等,但要明確告訴他,陪他是為了以後不陪他,是為了逐漸讓他自己做。 這時,為了逐漸讓他能自理,可以分成幾個階段,如果是能力問題,我們就從能力這方面入手,看是動手能力,還是其他方面,來進行培養。另外一方面是情感的依賴性。可能是家長陪他陪慣了,使他有這樣的情感依戀,一旦離開他,他並不是自己不能做,而是依賴你,一離開,他就會覺得不安全,或者不想做,甚至根本就不去做,必須你陪在他旁邊,他才肯做,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如果是這樣,我們就要逐漸離開他,先要離開他一段時間,比如,和他一起做遊戲,分別扮演兩個不同的角色,一個當熊媽媽,一個當熊孩子,其中,熊媽媽要出去買東西,這樣就可以離開,讓他自己獨立做一些事情。這樣,逐漸離開他一段時間,慢慢的讓他獨立做事情。所以我們首先要看他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然後,要循序漸進地進行,不要一下子就不管他,要逐漸離開他。 下面我們談一下如何針對孩子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或礙於自己差別很大的人說話。因為孩子思維很散,不知哪些該說,哪些不該說,他有一個情景氛圍,不知該如何處理。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就應該告訴他:在什麼場合下,我們應該怎樣去說話、怎麼去交往。因為孩子是很喜歡遊戲的,我們可以通過遊戲來告訴他,通過一些情節讓他感受,在不同的情況下要有不同的表現。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當代社會為什麼需要儒家思想的君子人格
※韓星:心性修養與人格建樹——心為主宰
※雙重(多重)人格的體驗是怎麼樣的?
※獨立人格如何體現?
※健康人格六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