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3)現代水墨之父

整理/鑄造美術館

於60年代初提出創立「中國的現代繪畫」的主張後,劉國松便開始了他後來持續數十年的對傳統中國畫的全方位變革實驗。劉國松之所以能夠成為現代水墨畫的領軍人物之一,靠的不是口號和旗幟,他以數十年的創作實踐奠定了自己的歷史地位,而且影響了許多有志於革新水墨畫的人。

一開始,為了找到屬於自己的現代水墨風格,劉國松嘗試「中西合璧」----即在西洋油畫畫布上塗石膏,再於上面作畫,做出如同水墨畫的崇山峻岭、參天古木、雨雪紛飛效果。其工具和方法取自現代西方,畫意源於中國傳統,風格形式則是抽象表現的。然而設計國父紀念館的建築師王大閎的材料學理論令他醍醐灌頂,王大閎認為,每一種材料有著自己的特性,設計者應該發揮一種材料的特性,而不是用另一種材料去代替它。劉國松領悟到,用西方油畫材料作出中國畫的審美趣味,也是一種做假。自此劉國松拋棄已發展成熟的石膏畫,重拾中國紙墨進行探索。

《夜色冷蒼松》,水墨設色、紙本,136x68.3cm,1961年。現於現代畫廊展出。

待回到紙墨,劉國松已不想按傳統墨筆來創作。經過對東西方傳統繪畫的研究,劉國松認識到繪畫的本質就是創造,繼而開始在繪畫材料和語言上進行現代性的實驗。經過長期的研究和試驗,用了草紙、衛生紙等幾十種不同紙張後,劉國松發現紙筋很細的燈籠紙在透過燈光時,可呈現出很美的紙筋線條。由此,劉國松發明了紙筋很粗的紙,即效果奇特的「國松紙」:他要求紙廠在紙張表面做上紙筋,由於紙筋能把墨擋住,當撕掉上面一層紙的時候,白線條就出現了。劉國松將之命名為「抽筋剝皮皴」。

同時,劉國松改革千百年來中國繪畫傳統的中鋒用筆。中國傳統繪畫強調中鋒筆法,再加上統一的正宗皴法與圖式,使得中國畫的形式面貌大同小異。劉國松決心「從形式上整個改觀,重新創造一種語言」,提出要「革中鋒的命」,作畫時改用一種粗硬的炮筒刷子替代筆;在技法上,他重新發掘中國傳統藝術中以書法入畫的抽象美,心慕筆追五代石恪與南宋梁楷的寫意風格,將狂草筆法帶入畫中,「用中國的書法強調線條,用渲染表達濃淡的感覺」,成就了自我獨特的畫風。

《迤迤邐邐》,水墨設色、紙本,58x95.1cm,1965年。現於現代畫廊展出。

美國航天員1960年代登陸月球,感動劉國松於1968年開始創作了他最壯觀的宇宙景觀系列,並獲得「太空畫家」之美名。太空系列延續至今,無論是《地球何許》系列還是《神舟六號》系列,劉國松抓住中國最傳統的對稱觀念,以圓和弧作基本形式,噴墨法、裱貼法等多種藝術手法並用,將一種單純又具有宇宙靈性的美呈現於畫面之上,形成一種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奇異而美的融合。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風雪出征,太空艙中即掛有劉國松太空系列的水墨畫,象徵對其在太空畫方面成就的肯定,此畫並於17日凌晨凱旋歸來後,由中國宇航中心永久典藏,成為中國太空里程碑的見證。

《地球何許?之41》,水墨設色、拼貼紙本,125.3x75.3cm,1969年。現於現代畫廊展出。

《發射·神舟六號之一》,綜合媒材、拼貼, 150x89cm,2005年。

借鑒中國傳統繪畫中的「潑墨」、「破墨」等手法,以及漆畫、綉畫、火畫、水畫、緙絲等中國畫種的方法,再加以現代藝術理念,劉國松實驗出「拓墨法」系列。無論是水拓、石拓、碑拓、板拓,都由於物之天然肌理而使畫作呈現出一種自然大化的境界。1972年之後,劉國鬆開始對水拓技法的嘗試。水拓法即將墨與顏料滴入水中,取其在水面漂浮游散的效果,以紙吸附後再進行畫面的加工處理。因帶有極大的隨機性,如何控制浮動於水面的墨與色,成為一大難題。1977年到1987年前後,劉國松的水拓法日益圓熟,而這段時期也是他創作成熟的巔峰期。

1974年完成的《錢塘潮》是劉國松「水拓畫」時期早期的作品。水墨、紙本,45x87.5cm。

1982年創作的《天池》是劉國松駕輕就熟的水拓作品。水墨、紙本,71.5x93.5cm。

1985年前後,在把最難控制的水拓技法控制得相當精準之後,不再感覺到挑戰性的劉國松又開始嘗試新的技法,即「漬墨法」:把兩張紙相摞、打濕,兩張紙中間就會有一些水泡,用干排筆調整水泡位置就可以趕出任何需要的形狀,再滴下墨汁、顏料,使之順著水泡遊走而產生墨、色肌理。這種技法運用了墨的滲透性,用水墨於紙上應運而生的自然效果取代以筆雕琢出的畫痕,使整體呈現渾然天成的靈氣。

1986年創作的《山耶荷耶》是劉國松較早的一幅漬墨畫作品。其版畫《荷的聯想》(61x51cm,1999年)現存現代畫廊。

《星宿海-天上黃河系列》,水墨設色、拼貼紙本,102x77.5cm,1995年。現於現代畫廊展出。

《林泉相映-九寨溝系列之114》,水墨設色、紙本,48.5x177.5cm,2007年,現於現代畫廊展出。自2001年開始創作的上百幅「九寨溝系列」,堪稱劉國松「漬墨畫」的極致。

《雪網山痕皆自然A,西藏組曲之181》,水墨設色、紙本,188x463cm,2012年。現於現代畫廊展出。

《日月相照》,綜合媒材,72x182cm,2007年。現於現代畫廊展出。

劉國松的作品極少反映現實的事物,而多反映一片心中的丘壑。劉國松曾提及他早期並沒有想過要畫山水,但抽象的繪畫中不期然的透露出山水的感覺來。劉國松相信這是他鐘愛大自然的自然流露,所以余光中先生為劉國松的畫作命名為「形而上的山水畫」。由拓墨、抽筋、水拓或拼貼藝術元素等不同技巧所營造出的超現實畫境,都無不帶有大自然山水雲煙的意象和神韻、氣勢與張力。如劉勃舒所說,劉的風格「依然不失大筆墨傳統」,因為他「並不曾割斷中國藝術的內在精神與形式美法則之間的聯繫」。由於對傳統深層精神的長期深入研究與領悟,劉國松的全新形式技法系統同樣能創造出一片相當地道而深邃的東方境界。其開創的國畫意境令人耳目一新,近年來被收藏家廣泛討論。


推薦閱讀:

牢記:現代女性最該自持的14種婚姻態度
針灸燒山火手法文獻記載及現代臨床使用摘錄
★關於友誼的現代詩20首(2)
郭齊勇:論儒學及其現代意義
中貿聖佳2017【瓷藝丹青——近現代陶瓷專場】成交結果(全)

TAG:現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