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家庭如何兩全的四種方法
關於「兩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又打響了。Sheryl Sandberg ,Facebook(臉書)的COO(首席運營官),在她的新書《lean in》中談論到了兩全的問題,建議廣大女性在對待天平兩端的工作與家庭時「有所傾斜」 :如果想要成功的事業和美滿的家庭生活並舉,女性們應當相信自己、積極主動。
除此之外也響起了其他人的聲音,像普林斯頓教授Anne-Marie Slaughter,爭論到在工作和家庭中的性別歧視是橫亘於女性事業家庭兩全的羈絆。
回顧上世紀80年代,新詞「兩全」本是杜撰來形容那些擁有美滿的婚姻、開心生活的孩子和一流的工作的女強人,她們使得其他女性相形見絀 ,黯然失色。但是,真的可能可以做到工作家庭兩全嗎?筆者無意於給出自己的答案, 僅是想證實是否有兩全的可能性。
以下介紹的是用於反思兩全的四種方法。
1.不要把兩全視為你的左右為難,它是整個社會的進退維谷
如果你認為自己很難做到持有一個愉悅成功的事業的同時兼顧把孩子養大成人。 記住:這不是你的錯。你面臨著時代的限制和情感的高壓,這些很大程度上源於社會文化規範的制約,尤其是對女性,使得他們難以兩全 。這不是你的工作危機,而是社會的危機。
男性對待家庭生活的態度並未隨著全社會女性就業比重的上升同步做出有效調整是問題之一。上世紀40年代 ,Simone de Beauvoir 指出大部分職場女性不能逃逸出以育兒和家務為重心的傳統女性世界。
儘管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男性逐漸在育兒上角色擔任分量不斷加重,在西方國家,現今的女性仍舊比男性在做家務方面耗時更多,即便雙方都是上班族。心理學家Paula Nicolson對此進行了一場研究,研究揭示那些相信配偶會在嬰兒護理期做一個盡職的父親的初次生育的母親們最終往往歸於失望。
除此之外,仍有另一大問題的困擾。即便是男性自主願意分擔育兒重任,大部分國家的用人法規上僅保障了男性短短几周的陪產假(挪威除外,在挪威夫婦們共同享有46周的陪產假/產假)。
更糟糕的是,或許你僅能享有2至3周的年假,然而孩子們通常會有8至12周的假日。除非一方或雙方把工作拋之腦後,不然父母們怎麼能夠填補那段空白?
2.「女性是否能工作家庭兩全」本身就是一個不當的問題
很多書和文章關於如何兩全這一問題,都是建立在把它歸為女性方面問題的設定上。斯坦福大學曾有一項採訪母親的社會調查實踐,她們中有些人能成功完成兼任事業女魔頭和家政女皇的壯舉;其中有些則不然。
這通常暗示著某一信息:不能在工作和家庭兩面上出眾的女性在某些方面上仍舊有所欠缺。
除非我們知道職業母親她們身旁的男性的所為,不然我們不能完全了解她們兩全的可能性。在傳統的雙親家庭,女性能夠兩全需要得到丈夫足夠的支持,如均攤烹制飯菜負擔並且在家兼職等。
作為一對年幼雙胞胎的父親,我認為兩全的困境應當由父母雙方一同面對,一同協商。男性切勿持有女性有義務中斷事業以便操持家庭的觀念。值得一提的是,據歷史學家Mary Frances Berry所言,在17和18世紀的美國,過了早期的哺乳期,父親們對孩子的護理照顧負首要責任。
不要再提出「女性是否能工作家庭兩全」這類問題,真正的問題是「夫妻當如何互相支持著以便工作家庭兩全」。
3.兩全並不意味著一蹴而就
從北美到歐洲,最常見的協調工作和家庭兩難的方法是使一方(通常是女性)在孩子尚小時轉為非全日工作,然而這樣一來,如願完成工作就成了幻影。那麼1周工作3天是否真的可能獲得成功呢?
轉變觀念——兩全並不意味著每時每刻你必須同時兼顧二者——不失為一個避免兩全困擾的可取之策, 如莎士比亞筆下的《人生七階》,這個理念是指明確堅定的職業發展期——某一階段你全身心投入工作,之後轉為專心育兒階段,或許往後你會重回職場。
毫無例外,這個方法也暗含風險。曾因我的書《怎樣找到滿意的工作》的緣故,我採訪過一個放棄原先的廣告高層工作而改為全職育兒的女性。她以自己的經驗總結說道,「放棄職業生涯是一個女人一生當中做出的最糟糕的錯誤決策」。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她作為一個全職母親再也感受不到自己的半分價值,難以重拾自信去回到職場工作。「即便是肩負養家的重任,女人應當一直努力嘗試踏出成功的一步,不惜一切代價。」
當然,她的觀點並不能博得所有人同意,尤其是將養育兒女視作一項職業的人群。本質上將幼兒護理看做一項工作是女權經濟學者們促成的一種思潮。
Nancy Folbre,指出像幼兒護理、家務等一類無報酬的工作為社會和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我的孩子出生後那3個月,我親自做寶寶的全職護理人,身體力行,逐漸認識到這項工作的嚴肅性與挑戰性,我確信這種無報酬的護理經濟理應算入國家經濟賬目中。
4.育兒之路藏有機遇——為新事業指明方向
重新審視平衡工作和家庭兩者關係,換個角度去思考,養育孩子可以為改變職業道路創造一些意想不到的機遇。很多父母在將孩子養大成人的家庭生活中培養了新的興趣,獲得了新的技能,繼而在嶄新、新奇的領域發展他們的事業。
我曾採訪過一位父親,被廣告公司解僱後的他成為一名全職家庭主男,在照料他的寶寶時,他為次等的嬰兒食品而驚駭不安,之後他做起了生產嬰兒美食的小生意,諸如摩洛哥羊肉燉一類產品。
另外還有一位受訪的有膽識和魄力的母親,她厭倦了在公開場合給寶寶餵食時受到他人譴責目光的凌遲,為此發明了一種新的母乳哺育圍巾,現在全球零售,十分暢銷。
進階為人父母標誌著一個全新的開始,特別是在夫妻雙方願意相互支持、主動調整適應的情況下,這不是我們事業的終止,亦非延長的停頓。像擁有自己的骨肉這樣一種激動人心的新體驗,或許會使我們在每天精疲力盡,但是它同樣可以放飛我們的思緒,鼓動我們的創造力,喚起我們體內像嗡嗡作響的工蜂一樣辛勤工作的衝動。
作者Roman Krznaric 系小組The School of Life(生活中的校園)的創建者,主要負責關於工作這一板塊的教課。他被《Observer 》稱作為英國引領生活方式的思考者,就移情和對話作用於社會改變上多次對Oxfam 和the United Nations等機構提出建議。他是《怎樣找到滿意的工作》一書的作者。購書鏈接
該博客最先發表在華爾街日報上
推薦閱讀:
※《安娜·卡列尼娜》的寫作背景是怎樣的?
※王蒙談茅盾文學獎:張煒莫言獲獎是對知青一代作家的肯定
※《成為作家》‖在寫作開始前,原來有那麼多你不知道的事兒
※語錄|經典作家論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立場
※如何評價崔金生,或"霧滿攔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