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探源:七山與十日
一
在問世後的千年時光里,相比《三國演義》幾可亂史,《山海經》卻日漸沉淪,從地理方誌到志怪小說,最後成了一個滿紙荒唐的怪物大本營,充其量也只是茶餘飯後的獵奇談資。
也有人孜孜以求,想把其中的方國山川與現實對應,比堪的結果是從一隅到全國再到全世界,各有立論但到頭來也只是自娛自樂,而且衍說越多越迷濛,要麼雲山霧罩,要麼穿鑿附會。
到清朝的時候,陳逢衡(1778年-1855年)注意到《山海經》大荒四經里各有數座日月出入之山,並據此提出,這些日月出入山是用來觀測日月以判斷月份季節的。
近人劉宗迪先生在《失落的天書》中循著這一路徑進一步考證了《山海經》與古代天文曆法的關係,多有創見。
有些結論為了自圓其說難免矯枉過正,就此成為定論也還為時尚早,但可以肯定,把人間的山海與天界相接,從曆法實證的角度做解讀,《山海經》這本神怪之書總算是在荒誕不經中重獲一線生機,不再是像司馬遷、王充、班固等史家學士或不敢言或不願言或不可言的謬論野語了。
其實接觸《山海經》已經很多年了,浮光掠影的瞅兩眼間或有之,但正經八百地研讀委實算不上,總是興沖沖地拿起來,很快就變得索然無味。
總的感覺是,文字直白但晦澀難通,條理清晰但讓人暈頭轉向,有故事但沒有足以吸引人的曲折情節,有人物但沒有血肉豐滿的形象塑造,說是地理但難以還原現實空間,說是小說又根本沒有連貫敘事和斐然文采。
全書不過三萬來字,但很難有人能夠像看小說一樣津津有味地一口氣從頭讀到尾。相信我,你根本連讀完它的興趣都不會有,如果沒有死磕的意志,翻過兩頁之後你就會陷入迷之空間,完全打消繼續讀下去的念頭,最多也就是以極快的速度翻到最後一頁,然後,就這樣吧。
二
《山經》重地理,《海經》多神話,《大荒經》則和《海經》關係緊密,因為其中的方國山川多有重合而且方位順序也大致吻合。
我們就從排在最後的《大荒經》起手。
《山海經》有大荒四經,分東南西北,其中東西二經各有七座日月出入之山。
《山海經·大荒東經》:
1、東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2、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虛,日月所出。
3、大荒中,有山名曰明星,日月所出。
4、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於天、東極、離瞀,日月所出。
5、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搖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葉如芥。有谷曰溫源谷,湯谷上有扶木,一曰方至,一曰方出,皆載於烏。
6、大荒之中,有山名曰猗天蘇門,日月所生(生或為出之誤。如唐《藝文類聚》卷一引作「猗天山、蘇門山,日月所出」、宋《太平御覽》卷三引作「蘇門日月所出」,均為日月所出)。
7、東荒之中,有山名曰壑明俊疾,日月所出。
除第五條以外,另外六座山都明確說是「日月所出」。第五條講「一日方至,一日方出」,顯然也是日出之山的意思,雖然不是日月所共出,但日出是沒問題的。
《山海經·大荒西經》:
1、西海之外,大荒之中,有方山者,上有青樹,名曰櫃格之松,日月所出入也。
2、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豐沮玉門,日月所入。
3、大荒之中,有龍山,日月所入。
4、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樞也。吳姖天門,日月所入。
5、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鏖鏊鉅,日月所入者。
6、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常陽之山,日月所入。
7、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山,日月所入。
七座山都明確說是日月所入,略有區別的是第一座方山,說的是「日月所出入」。
這就很奇怪了,日月都是東升西落,豈有太陽打西邊出來的么?
所以,一般認為這是傳抄訛誤多加了一個出字,本來應該是日月所入。
這樣就有了標準的七座日月所入山,配上東邊的七座日月所出之山,東山出,西山入,規整而完美。
三
我們知道,因為地軸傾斜,太陽直射點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往來一輪是一年,如此循環往複。
換句話說,太陽升起的位置每天都略有差別,會以年為周期在南北方向上來回移動。
為了行文邏輯完整,不得不在下面念叨一遍,了解這些的朋友大可跳過這段兒。
比如,冬至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看日出的時候就會發現,太陽在東南方升起,相應地,日落則在西南方;
此後每天日出的位置開始逐漸向北移動,春分時則剛好從正東方升起,在正西方落下;
春分後繼續向北移動,日出的位置開始到了東北方向並越來越靠北,相應地,日落點到了西北方,直到太陽直射北回歸線,這就到了夏至;
過了夏至,太陽開始調頭向南,每天的日出位置逐漸南移,再次直射赤道時就是秋分,然後繼續南移直到南回歸線再調頭北上,如此周而復始年復一年。
一年之中,太陽升起的位置在南北方向上移動,那麼,只要我們在日出點的移動過程中設置七個觀察點,比如《山海經》里的七對日月出入之山,就可以據以標識和判斷月份。
太陽每走過兩個觀察點,就是一個月,這樣循環一圈就可以把一年分成十二個月。
更精確一點,太陽走到南回歸線上是冬至,北回歸線上是夏至,中間的赤道則是春分和秋分,太陽來回一圈,這七個觀察點分別對應節氣,則可以定位十二個節氣。
沒錯,以七座山峰為參照,不需要任何工具,就可以很方便地判斷月份遞進或節氣更迭。
四
看圖更直觀。
公元前2018年,從冬至到夏至七個節氣的那七天日出位置的變化如下圖(依次是冬至、大寒、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觀察者的位置和角度固定),可以清晰地看到日出點從南向北逐漸移動,在南北方向上可以標出七個太陽升起的位置。
過夏至以後,下半年日出點的變化正好與上面相反。
仔細看會發現,圖中七個日出的位置互相之間並不等距,如果各有一座山峰作為標記,那麼,這七座山的分布並不是均勻的。
上圖僅為示意。七座山的分布落實到現實中並不是固定比例,這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觀測者所在的緯度,不同緯度的日偏角不一樣大,則日出點在南北方向上移動的距離各有不同;二是觀測者與山之間的距離,視野越開闊看得越遠,山之間的距離就可以越大。
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觀察太陽升起位置的變化,更大的可能不過就是從山南到山北而已。
想想看,山南到山北,極為有限的空間距離分到全年365個日出,要想據以分辨節氣,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老農看山辨日用不著精確,但制定曆法肯定不行,所以,辦法就是人往高處走,登高望遠一覽眾山小,在高山之巔觀望日出,日出點的移動也就會更容易辨別一點。
登山看日出,是上古先民們掌握寒來暑往的規律和建立時空觀的必由之路,當然,這只是初始階段,隨後還有技術含量更高的辦法被創造出來,此外,以制歷授時為目的的這種觀測一直都是統治階層的專利,曆法附屬於王權,這一傳統直到大一統的帝國時代仍然在歷次的改朝換代中一以貫之。
如大明朝的時候,琉球群島上的中山國向朱元璋稱臣納貢,太祖回賜以大統歷及文綺紗羅等物(清徐葆光《中山傳信錄》)。
明代大統歷是元朝授時歷的修改版,一直使用到明末清初。中山國行用大統歷,就意味著奉天朝正朔,算是大明朝的子民了。曆法與王權的關係,由此可見一斑。
五
太陽升起的位置在南北方向上的周年變化,一南一北的兩極最容易分辨,所以,冬至和夏至無疑是最先被發現和確定的兩個節氣。
但不難想見,僅僅是觀測日出點的變化,很難把一年的長度精確到365天,更不用說還有個0.2422天的零頭。
粗糙的手段只能得到粗略的結果,這個粗略可能就是一年有360天,所以才有了後來補齊另外5天即女媧補天的故事。
將360天分段紀時,就有了一年十個月,準確說,這裡的十月應該叫十日。
這就是天有十日,「一日方至,一日方出。」(《山海經·大荒東經》)
十日的初義就是十個月,一旬十日和一天十時是後來的事。
十日,有說是紀時,指一天分為十時;有說是紀日,指十天為一旬。我則主張十日是紀月,指一年分為十個月的十日太陽曆。
如果十日是紀時,那麼,太陽東升西落跑一圈要一天,怎麼能說「一日方至,一日方出」呢?
如果十日是紀日,倒是能解釋「一日方至,一日方出」,但是,十天一旬,一年是36旬,要是兩旬一個月,一年就有24個月;要是三旬一個月,一年就有12個月。不論24個月還是12個月,顯然都比一年分36旬更方便記憶和使用,沒理由放棄更好記的分月法而使用分旬法。
所以,比較而言,十日指一年分十個月是更為合理的選擇。
順帶一提,一年十日(十個月)再分季節,就只可能有兩種分法,要麼兩季,每季五個月;要麼五季,每季兩個月。
如果分五季,那麼,這不就是所謂五行觀念的起源么,那麼,也就意味著陰陽家的五行學說早在戰國鄒衍之前就已經存在,絕非晚到戰國時期才有的首創。
事實上,後世的五行配四季本身就殘留有一年分五季的影子。
所謂五行與四季相配屬,春天為木,夏天為火,秋天為金,冬天為水,這很好理解,唯獨屬土的那個季夏,卻並不明確,一說在夏季之後是季夏,則指六月;一說春夏秋冬四季的每季最後一個月屬土,即三、六、九、十二月。
模稜兩可的說法,正是一年分五季的五行觀念在十日太陽曆過渡到陰陽合曆十二個月分四季以後難以調和的產物。
六
問題來了,如果一年分十日(十月),那麼,用看山頭的方法就用不著七座山,而應該是六座山(六座山有五個空檔,往返一次為十個)。
其次,一年分十二個月,這是在進一步精確到一年365天以後與月亮的盈虧周期相調合的結果。以月命名月份,其實這個名稱本身就說明了關係和淵源。
按月亮的周期,十二個月是354天,十三個月是384天,太陽的周期是365天,取十二個月可以用閏月補齊,取十三個月則不可行。
由看太陽的升起位置得出一年360天到女媧補天后的365天,這需要技術進步的支持,即立竿測影,夸父逐日的故事就是講觀天測影,這一技術出現後歷代沿用,並逐漸將一年的長度精確到365又四分之一天。
《山海經》里東西各有七座日月出入山,如果這七對山峰是用來觀測日出的,那麼,說明由太陽而生成的陽曆已經是一年分十二個月,這也就意味著是陰陽合曆。
邏輯上講,陰陽曆調和必然是在兩種曆法都趨於完善以後才會發生,那麼,此時的技術手段肯定已經有了立竿測影,《山海經》里也確實有夸父觀測日影的內容,那也就意味著,看山頭的辦法既不是唯一辦法更不是主要辦法,充其量只是一種補充。
或者,是通過立竿測影得到更精確的曆法以後,將已經測知的節氣時點與看山頭的老辦法相對應,使其成為一種便於民間使用和掌握的的應用性技術。
也就是說,看日出定年月,其實是曆法應用的結果,據以制定有更高精確度要求的曆法則不敷以用——看山辨日是果而不是因。
如果是用於普及使用,那麼,各地的人們在春耕夏耘望秋收的農事活動中所實際查看的七座山絕不可能統一指定,此一地,彼一地,漫說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即便是相距不遠的兩個村子,目力所及的遠山也可能完全不一樣,所以,不同地域的人們只能是因地制宜地化用這一技術模式。
也就是說,所謂的日月出入各七座山,並非地理上實際存在的七座山,或者說,在使用這一技術的地區都有這樣的七座山——如上所說,地面觀測受視野所限,所謂七座山也許只是一座山而已,山南到山北,往複就是一年。
技術進步源自需求,因為農業生產的需要而催生曆法,曆法提供時間框架指導生活,所以,曆法最重要的目的肯定是為了實用。
制歷授時在被王權壟斷的年代,曆法對生產生活的實用意義正是王權合法性的來源之一,倘若曆法不能與實際天象和氣候變化相吻合,也就意味著王權失去了天命。
另一方面,隨著疆域的拓展,小國寡國逐漸走向廣土眾民,看太陽升起位置以分辨時節,這種有實用性但精度不高而且普適性不足的土辦法並不能成為上層建築的堅強支撐。
如果說以目力所及的山峰為坐標只能適用局部地區,那麼,仰望星空,滿天星宿或許能提供一個更具有普適性的坐標系。
是的,《山海經》里的日月出入之山,也許並不在地上,而是在那浩邈萬里卻煙波不起的星辰大海之中。
推薦閱讀:
※《山海經》五藏山經的分布(西山經)
※《山海經》奇獸
※不可思議的《山海經》
※蘆鳴說《山海經》:天干地支與星座的奧秘
※《山海經》中黃帝譜系
TAG:山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