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會好嗎?
(農健/圖)
中美關係的要害在於戰略和平對話可否持續。從歷史邏輯和問題結構的原理可以預期,特朗普對華外交的不確定性,可能給中國帶來很大的挑戰。中國要解決的一個短板,是知識生產缺位。知識生產是建構國際傳播主體性和外交信息戰能力的前提。——南瓜回答
2016年歲末,正當中國外交作總結時,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以其得意的「信息集束炸彈」襲擊,突然把對華外交心理戰推到了「兩個中國」懸崖——他與蔡英文通電話,並把「一個中國」政策看作向中國「交易」經濟合作的籌碼。特朗普對華外交的「不確定性」猶如「紅色預警」霧霾,造成了某種程度的中美關係未來能見度恐慌。
阻礙視線的,既有從「大國崛起」推導軍事對抗必然性的悲觀論陰影,也有從「相互依賴」推導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穩定性的樂觀論泡沫。而藉助歷史實證和問題結構分析的知識路線圖,則可以較為清晰地洞察特朗普對華外交的動向。
特朗普與蔡英文通話並使用網路媒體對外發布,中國外交部表態非常克制,認為台灣方面的「一個小動作」不會改變美國政府長期堅持的「一個中國」政策。
特朗普並未停下,繼而通過正式的電視採訪反問:除非在貿易等其他事務上與中國達成「交易」,否則我們為什麼要受「一個中國」政策的束縛?對此,中國外交部強調主權尊嚴,申明「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發展、重要領域合作的政治基礎。
最後,作為美國「一個中國」政策重要設計者之一的基辛格——既與特朗普有密商面授之誼,又實地觀察了「電話外交」衝擊波的中國反應——在12月14日的一個研討會上表示相信兩國將繼續合作,說:1971年以來,歷屆美國政府都遵守「一個中國」原則,總統上任後在檢視國家利益時都會得出「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繁榮」的結論。
這意味著,特朗普的對華外交是確定要延續「一個中國」政策傳統。但既然有意按基辛格之既定方針辦,並且提名另一位曾與中國交好的人做駐華大使,為什麼還拋出「一中交易論」的苦藥呢?
其實,從1971年基辛格訪華開始,基辛格的秘密交涉雖然創造了對「台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立場「不提出異議」的「一個中國」政策定律,卻堅持要把在台灣設聯絡處作為正式承認中國的條件,被鄧小平拒絕。美國嘗試接觸大陸,是為了阻止中蘇同盟復活進而取得藉助中國牽制蘇聯的全球戰略主導地位,但同時極力維持戰後東亞的冷戰分裂地緣政治現狀;所以,即使在1979年中美建交談判時,美國一方面承諾台灣關係的「非官方」性質,一方面堅持繼續向台灣出售武器。當時的美國外交官稱,形成這種局面,有中國應對蘇聯威脅之「戰略上的原因」。
1990年代以後,蘇聯威脅消失了,但美台軍售已然是規模化貿易,並且隨著台灣政治形勢變化帶來台獨黨的合法化、執政黨化,軍售貿易與台獨政治相互激發,所造成的「兩國論」危機又被美國利用來與中國交涉「貿易等其他事務」,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的原理就從戰略機會主義轉型為貿易機會主義。
可以說,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從來就是對華外交的籌碼。但既然美國的對華外交轉向貿易機會主義,特朗普已把「數十億美元」的軍售市場規模作為與台灣方面交往的條件,其對華外交的不確定性也顯而易見:隨著台灣方面加大有組織採購而與中美貿易競爭,特朗普可能把「非正式接觸」性質的美台關係「正式化」。這意味著,貿易結構變動中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或許會調動特朗普做出相應動作。
更應該認識到,隨著台灣政黨輪替的常態化和民進黨執政的既成事實化,傳統冷戰時期的美國對華外交前提不存在了。
由此可以解釋為什麼1990年代以後的「台灣問題」總是周期性發作,以及為什麼美國對台軍售敢於公然違背1982年「中美八一七公報」的「逐步減少」承諾甚至反而搞擴大化。所以,中國不能不深入思考如何應對新時代中美關係的挑戰。
我以為,中美關係的要害在於戰略和平對話可否持續。從歷史邏輯和問題結構的原理可以預期,特朗普對華外交的不確定性,意味著貿易機會主義的「一個中國」政策所調動的「美台關係」亢奮,可能給中國帶來很大的挑戰。中國要解決的一個短板,是知識生產缺位。知識生產是建構國際傳播主體性和外交信息戰能力的前提,舍此難以應對網路媒體技術條件下的新外交挑戰。
(農健/圖)
怎麼看特朗普的外交風格?
王沖的回答
特朗普時代的中美關係可能是「低開高走」。從特朗普競選總統的外交言論,可以大致判斷他的外交特點。
特朗普的外交更加註重利益,輕視價值觀。美國的外交,就像一個鐘擺,在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之間擺動。通常,民主黨更注重理想主義,共和黨更注重現實主義。特朗普批評希拉里對中東國家推廣民主,結果造成中東局勢一團糟。特朗普和奧巴馬相比,將以更加實事求是的態度處理美國的外交事務。
特朗普不會退回孤立主義。競選時,特朗普提出了讓美國再次偉大,提出讓歐盟和日韓分擔駐軍費用,反對美國向全世界推廣民主,外界認為他將把美國帶回孤立主義。這隻能是說說而已,美國的利益已經遍布全球,無法回去。這一點特朗普非常清楚。哪些全球事務需要強化,哪些需要收縮,這是特朗普及其團隊要做的一道選擇題。
特朗普會在經貿、就業、投資方面對中國更加強硬,短期看中美經貿關係會有波折,但他講究實際,會很快和中國找到平衡點。中美關係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調試。這個調試所持續的時間,要看雙方領導人和團隊的意願和協調能力。
(王沖為察哈爾學會副秘書長、中國國際關係學會理事,摘自中國網)
推薦閱讀:
※[CINS2015]高連波: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內治療中美指南解讀
※中美「拼媽」經有何不同
※陸克文稱"中國崩潰論"大錯特錯 認為中美不會衝突
※什麼情況下中美會發生戰爭?
※中美開戰 俄會出手相助?普京表態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