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書齋:中國歷代后妃軼事

中國歷代后妃軼事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2-06/28/content_1749173.htm

大洋新聞 時間: 2012-06-28 來源: 廣州日報 作者: 商傳

  商傳著

  春風文藝出版社

  「人彘」之禍

  戚姬長得年輕漂亮,最受漢高祖劉邦的寵愛。劉邦每次出巡,只是帶著戚姬,呂后則在京留守。到後來,呂后想見一見劉邦也不容易,愈來愈疏遠了。

  戚夫人生的兒子名叫如意,愛母及子,諸子之中,劉邦也最鍾愛如意,他常說太子劉盈為人仁柔,幾番想廢掉他,改立如意為太子。戚夫人自然也不會放過這般好機會,每當她隨同出巡時,故意日啼夜泣,纏著劉邦改立太子。當時如意被封趙王,留居長安,看樣子就要取代太子了,只是因為公卿大臣們極力反對,才遲遲未能如願。

  漢高祖十二年,劉邦死於長樂宮中,劉盈被立為皇帝,這便是漢惠帝,呂后也便成了皇太后。呂后恨透了戚夫人,她當政後第一件事就是將戚夫人囚禁到永巷(宮名)之中。呂后讓人剃光戚夫人的頭髮,給她戴上鐵箍。剝去她身上華麗的衣裙,換上囚犯穿的赭衣,罰她每天從早到晚舂米。

  戚夫人想著遠在千里之外的兒子趙王如意,不禁傷心落下淚來。她一邊舂米一邊唱道:

  子為王,母為虜,

  終日舂薄暮,

  常與死為伍!

  相離三千里,

  當誰使告汝?

  呂后聽到後大怒,罵道:「還想倚仗你的兒子嗎?」便下令召趙王來長安,想將他害死。趙王相周昌知道呂后沒安好心,不讓趙王前往。使者往返三回,不見趙王如意來。呂后知道是趙相的主意,於是先將趙相周昌召回,再召趙王,趙王果然應召而來。

  漢惠帝劉盈生性仁慈,看出母親對這個年少的異母兄弟不懷好意,他親自到灞上迎接趙王,接到宮中後,每天同趙王同居同飲。一連幾個月,呂后都沒能找到下手的機會。

  漢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十二月的一天,劉盈早晨外出射獵,趙王如意年少貪睡,未能同行。呂后見機會已到,命人給趙王如意灌下毒藥,等到劉盈打獵歸來時,趙王已經死去多時了。

  如意死後,呂后再無顧忌,於是對戚夫人下了毒手。生性兇殘的呂后不想讓戚夫人立即死去,她要慢慢折磨她。呂后讓人砍去戚夫人的手足,挖掉雙眼,熏聾兩耳,又用藥將她弄啞,讓她住到廁所里,名之曰「人彘」。幾個月後,呂后又讓劉盈去看「人彘」。劉盈問知這個所謂「人彘」就是當年父皇寵愛的戚夫人,不由大哭起來。他又驚又怕,病倒在床,一年多不能起。劉盈讓人轉告呂后說:「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復治天下!」從此縱酒淫樂,不問朝政,七年後病死。

  惠帝死後,呂后立太子為帝,自己臨朝稱制。惠帝皇后張氏本是劉盈之姊魯元公主的女兒。劉盈繼位時,呂后想來個親上加親,就把這個女孩配給他為皇后,外甥女嫁給了親舅舅。呂后本想他們能生子傳後,可是近親為婚,其生不蕃,始終未能有子,只得假裝懷孕,取後宮美人所生之子為己子,殺掉其母,立為太子。

  小太子當了四年皇帝,慢慢知道自己不是皇后所生,經常憤憤地說:「太后竟然殺我生母,等我長大後定要報仇!」呂后聽到後又驚又怕,便將小皇帝幽禁起來,對外只說他病重,不讓人見,不久,又下詔廢掉了他。

呂后用盡心機為自己專權掃清障礙,並且處心積慮地想以呂氏代替劉氏統治天下,可是終於未能如願。

「黃、老」太后

  漢景帝時竇太后好「黃帝、老子之術」,這已經是人所共知之事。當時不僅竇太后本人讀《老子》,尊其術,就連景帝和所有竇氏子弟都不得不讀《老子》,尊「黃老之術」。說起來,這與竇太后的身世還頗有些關係哩。

  竇太后是冀州清河(屬河北省)人,父母早逝,家中只留下兄妹三人。哥哥名叫長君(如今日所稱老大),弟弟名叫廣國,小名少君。一家人相依為命,生活十分貧苦。

  竇太后年輕時,正是呂后當政時期。有一次趕上選良家女子入宮,年輕貌美的竇氏被選中,就要離家遠赴長安,一家人難捨難分。竇氏尤其捨不得年幼的弟弟廣國。平日都是她來照顧,這一分別,再難有相見之日。她強忍悲痛,為年僅四五歲的弟弟洗了澡,又為他做好最後一頓飯,趁著弟弟吃飯的時候,匆匆離家而去。

  竇氏入宮不久,呂氏又讓人選些宮人分賜諸王,每王五人,竇氏又被選中。她當時一直惦念著家人,就去請求掌管此事的宦者吏,希望將自己分給趙王,這樣可以離家近一些,說不定還有重見家人的機會。可是像竇氏這樣一個初入宮闈的普通宮人的心愿既無人理解,也不會有人放在心上。

  管事的宦者早將竇氏的請求忘記了,將她分給了代王劉恆。等到分配已定,諸姬分赴各地時,竇氏才知道自己不是去趙國,頓時慌張地哭泣起來。她不願遠赴代國,可是一個弱女子又有什麼辦法呢?她就這樣被強行送到代王那裡。當時誰也不承想到,這一個陰差陽錯卻決定了竇氏命運的變化。

  竇氏來到代國,一下子便得到了代王的寵愛,先生了個女兒,取名嫖。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又生下個兒子,取名啟。

  呂后死後,代王劉恆被立為皇帝,這便是漢文帝。這時候代王后已經病故,王后生的四個兒子也都先後病死。劉恆當了幾個月皇帝,公卿大臣們請立太子,竇氏生的兒子劉故在諸子中年齡最長,被立為太子,竇氏被立為皇后。

  竇皇后的父母雙親早已去世,這時也被追封為安成侯和安成夫人。竇皇后派人找到了哥哥長君,可是弟弟少君卻沒能找到。原來竇氏離家入宮後,因家裡貧窮,無法生活,弟弟被賣給他人,後又被人轉賣,不知賣到何處去了。

  再說竇少君自從姐姐入宮,在家無法生活被轉賣了十餘家,吃盡了苦頭,最後輾轉來到宜陽,為一家主人入山燒炭。有一次他和傭工們一起在山中睡覺,山石崩塌,傭工們盡被壓死,少君卻僥倖脫難,又隨主人家一起來到了長安。聽人說宮中新皇后姓竇,也是清河人,說不定就是自己姐姐,於是上書自陳,被召入宮中。竇少君小時候和姐姐一起採桑,不小心從樹上掉下來,身上落有傷疤為記,讓人驗視,果然不差。竇皇后又問他還有什麼憑證。少君說道:「姐姐忘記了嗎?姐姐西去與弟弟分手時,曾經給我沐浴,還給弟弟做了飯吃。」

  竇皇后知道眼前的果然就是自己親弟弟,忍不住上前抱住弟弟痛哭起來,左右侍者們也都陪著落下淚來。一家人終於團圓了。

不見君夫

  漢武帝劉徹身邊有個樂人名叫李延年,他能歌善舞,每當他唱起一首新歌時,聽者無不被他的歌聲所打動。他也便因此得到武帝的喜愛,成為皇帝的近侍。

  有一天,李延年又為武帝表演起歌舞,只見他邊舞邊唱道: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優美動聽的歌舞深深打動了漢武帝,他不由嘆息道:「太好了!可是世間真有這樣傾城傾國的絕世佳人嗎?」

  武帝姐姐平陽公主在一旁說道:「這佳人嘛,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李延年的妹妹李姬便是當之無愧的。」

  武帝又驚又喜,連忙讓人召進宮來。那李姬果然生得妙麗絕色,就像畫中仙女,而且同她哥哥一樣能歌善舞,原來李姬也是一個才貌雙全的樂妓。武帝立即將她留在宮中,做了夫人。她從此深得武帝寵幸。

  有一次武帝去李夫人宮中,李夫人正在梳洗。武帝看到她長發披肩,就用玉簪為她梳頭,從此宮中爭相效仿,致使玉價倍增。武帝還專門讓能工巧匠製成玉簪送給李夫人。

  可惜好景不長,沒多久,李夫人就病倒了,病情日重,多方醫治無效,日見憔悴,失去了往日的容色。

  武帝知道李姬病已不治,非常難過,特地到病榻前守候。只見李姬用被子蒙著頭,嗚咽道:「妾久病,形貌已毀,不能再見陛下,孩子和兄弟都託付給陛下了。」

  漢武帝心中難過,只想再看看李妃的面容,於是說道:「夫人病得這樣厲害,或許一病不起,再讓我看上一眼,再說有何囑託吧。」

  可是李姬卻不願意讓武帝看到自己憔悴不堪的樣子:「婦人貌不修飾,不見君父。妾身不敢這樣見陛下。」

  「夫人讓我再見一下,我將加賜千金,並且給夫人兄弟高官。」武帝見李妃執意不肯露面,不由有些著急。

  「給不給高官,只在陛下,不在於一見。」李妃仍然沒有答應。

  武帝再要她露面,卻聽到李姬在被子中凄楚地抽泣。

  武帝心緒煩亂,不高興地起身走了出去。李妃從被子中露出頭來時,已是淚流滿面了。服侍她的姐妹們剛才都感到有些看不下去,略帶責怪地說道:「皇妃就不肯與皇帝見上一面,囑託兄弟之事,為何這般絕情?」

  李妃痛苦地回答道:「我怎能不願再見帝君一面呀?我之所以不肯見面,只是為了向皇帝深托兄弟啊!我出身微賤,能夠得到皇帝寵幸,完全是因為容貌之好。凡是以色相去事人者,色衰便失去了人之愛,失去了愛,恩義也就斷絕了。皇上所以這樣顧念著我,想的還是我往日的容貌。可是如今我這個樣子,容貌毀壞,顏色非故,讓皇上看到,只會使他失望、厭惡,哪裡還會去關照我的兄弟們呢?」眾人聽到這裡,誰也說不出話來了。

  李妃死後,武帝果然追念不忘,以皇后的禮儀將她安葬,並且賜予李妃兩個哥哥高官,又讓人畫了李妃的像,掛在甘泉宮中。武帝總想能再見到李妃一面,請方士設帳招魂。夜晚燈燭之下,他彷彿看到李妃走了進來,又徐步而去。武帝悲痛地呼喚,卻再也見不到了。

  在這場愛情的悲劇中,武帝的痴情、李妃的明智,真使人嘆息不已。

少年皇后

  在中國封建社會裡,少年天子並不罕見,可是少年皇后卻是很少見的。我們這裡要說的是一位年僅6歲的皇后。

  漢武帝在位時,身邊有個羽林期門郎名叫上官桀。上官桀膂力驚人,有一次武帝去甘泉,正遇上大風雨,車上的華蓋被風颳得搖搖晃晃,車也無法前行。武帝讓人解開華蓋,交給上官桀。上官桀手執華蓋,遮住皇帝車輦,擋住風雨,大風居然刮他不動。武帝很高興,從此將他作為親信,臨終前封他為安陽侯,與大將軍霍光一起輔佐少主漢昭帝。

  上官桀和霍光是親家,上官桀的兒子上官安娶霍光的女兒為妻,兩家關係十分親密。

  漢昭帝登極時年僅8歲,因為年齡太小,他的姐姐鄂邑長公主被安排在宮中照顧年幼的弟弟。長公主有個情夫,是她兒子的賓客,名叫丁外人。昭帝和霍光知道此事,為了讓她高興,特地下詔將丁外人召入宮內侍奉長公主。

  這位長公主在宮中閑來無事,居然開始為年幼的弟弟挑選起妃嬪來了。上官安聽說此事,認為是自己求進的機會,就去找岳父霍光,想通過他的關係把女兒送入宮去。霍光覺得外孫女尚年幼,沒有答允。上官安不死心,又去找丁外人。

  「聽說長公主為皇上納妃,我有個小女,容貌尚端,想通過長公主入宮為後,這事若能成功,我是不會忘記您的功勞的。」一番話說得丁外人心頭髮癢,當即高興地應許下來。丁外人回去向長公主添油加醋地一說,長公主自然應允下來,下詔召上官安的女兒入宮,封為婕妤,一個多月後便立為皇后。

  當時的昭帝11歲,而這位上官小皇后才僅僅6歲。

  女兒當了皇后,上官安也被封為桑樂侯、車騎將軍。他以為自己得計,從此可以胡作非為了,連皇帝也不放在眼中,逢人便吹噓,直呼皇帝為吾婿。他也沒忘了為丁外人求侯,可是大將軍霍光不肯答允。他從此與親家霍光對立起來。慢慢上官家和長公主及昭帝之兄燕王劉旦勾結在一起,圖謀廢掉昭帝。有人勸他不要這樣干,否則將把女兒葬送掉。上官安卻說:「你看那獵狗追逐麋鹿時,哪還顧得上兔子呀!凡事只能顧大,不能顧小。我也顧不得這許多了。」

  年幼的皇后自然絲毫不知道父親和祖父的這些陰謀。直到元鳳元年(公元前80年)事發,燕王劉旦和長公主自殺,上官一家也被族滅時,事情才又找到這個受擺布的小皇后頭上,幸虧皇后年幼,剛剛9歲,又是大將軍霍光的外孫女,才得以倖免未廢。

  父親及祖父死後,這個小皇后又成了外祖父霍光的工具。霍光一心想讓外孫女擅寵有子,可是這時候小皇后年僅十三四歲,昭帝也不過20歲,是很難懷孕的。御醫們明白大將軍的心思,聲稱昭帝身體欠安,嚴禁與妃嬪同房,宮人們都被命穿上縫製嚴密的內衣內褲。讓昭帝只能與上官皇后一人同寢。儘管如此,上官皇后還是未能懷孕生子。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漢昭帝病死在未央宮中,年僅21歲。

  昌邑王賀被選繼位,15歲的上官皇后被尊為皇太后。沒過幾天,霍光又說昌邑王淫亂,又用太后名義將他廢掉,改立武帝末年巫蠱之禍中兵敗自殺的太子之孫劉詢為新皇帝,這便是漢宣帝。宣帝繼位後,15歲的上官皇太后自然又成了太皇太后了。

娶妻當得陰麗華

  漢光武帝劉秀還沒有起兵打天下之前,曾經到過新野,聽說陰君有個女兒名叫陰麗華,長得美貌無雙。劉秀雖然沒有見到過,卻從心眼裡喜歡她,總是念念不忘。他後來到長安,見到執金吾(掌管京師衛戍的武官)出行時車騎隨從之盛,不由感慨說道:「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他後來起兵於舂陵(今湖北棗陽縣南),一心想打下天下來,不再想做執金吾了,但是對陰麗華卻始終沒有忘懷。

  更始元年(23年)六月,劉秀在昆陽大敗新莽軍後,終於到宛縣(今河南南陽市)與陰麗華成了親。婚後不久,劉秀便率軍西去洛陽,陰麗華隨軍不便,回到家鄉新野。因為她哥哥陰識為義軍鄧奉部下將領,陰麗華便同家裡人一起隨遷到清陽,寄住在鄧奉家中。

  第二年春天,劉秀去攻打邯鄲王郎,在真定得到了當地大姓郭昌的女兒郭聖通,對她很是寵愛,這時候他離開陰麗華才不過半載,便又結新歡了。

  郭聖通比起陰麗華運氣要好些,婚後一直跟隨在劉秀身旁,到第二年劉秀登基稱帝,郭聖通已生下了皇子劉強。

  陰麗華則是在劉秀繼位後才命人接到洛陽來的。起初她與郭聖通都被封為貴人。可是等到要選立皇后時,便有了麻煩。按說陰麗華被迎娶在先,應當立為皇后;可是陰麗華為人雅性寬仁,一再推辭,況且郭聖通此時已經有了兒子,最終還是立了郭聖通為皇后。劉秀雖然覺得有些對不住陰麗華,可是幸虧有她固辭不爭,立後之事才得以順理成章辦妥。

  郭聖通雖然被立為後,但所受寵幸卻不及陰麗華。建武四年(28年)光武帝劉秀征討彭寵,陰麗華從征,途中生下一個男孩,取名劉庄。

  相比之下,郭聖通卻總是一副閨秀脾氣,經常同劉秀髮生爭吵,私下裡則頗有怨言;而且她對待別的妃嬪所生之子又不好,對宮人們也很兇,人們見到她就像看到毒蛇猛獸,唯恐避之不及。

  這樣一來,劉秀就更加寵愛陰麗華而不滿郭聖通了。建武九年(33年),陰麗華的母親鄧氏和弟弟陰在家中被人所殺後,光武帝劉秀曾下詔給大司空,詔書中說道:「吾微賤之時,娶於陰氏,因將兵征伐,遂各別離。幸得安全,俱脫虎口。以貴人有母儀之美,宜立為後,而固辭弗敢當,列於媵妾。朕嘉其義讓,許封諸弟。未及爵土,而遭患逢禍,母子同命,愍傷於懷。」並因此追封陰麗華之父陰陸為宣恩哀侯,陰為宣義恭侯。這時候劉秀已經公開宣稱陰麗華為後了。

  與此同時,皇后郭聖通卻因寵衰而更加怨憤不滿。到建武十七年(41年)劉秀終於廢掉了郭皇后,而改立陰麗華為皇后。劉秀倒不是個絕情之人,雖然廢掉了郭聖通的皇后稱號,讓她去做兒子中山王的太后,但是對郭家始終十分照顧,郭聖通的弟弟郭況官居大鴻臚,京師人都傳稱他家為「金穴」。郭聖通母親去世時,劉秀也親臨送葬。這種情況直到漢明帝繼位後沒有什麼變化。郭氏始終與陰氏一樣受到皇帝的隆恩,這與陰皇后有一定關係。陰麗華這個人為人恭儉,沒有什麼嗜好,性情仁孝慈祥,對郭氏從無排斥。

  漢光武帝劉秀死後,陰麗華之子劉庄繼位,陰麗華被尊為皇太后。陰太后死於永平七年(六四年),被合葬於劉秀的原陵之中。

妒皇后

  提起隋文帝楊堅的獨孤皇后來,沒有人不稱讚她是一位仁德有為的皇后。

  她生性寬仁,每當大理寺要殺人的時候,她總是要難過得落下淚來。她處理事情,公私分明,能以大義為重。

  她的中表兄大都督崔長仁犯了罪,按照法律,應當處斬。隋文帝覺得崔長仁是皇后表兄,不能處死,想將他免罪。獨孤皇后知道後對隋文帝說:「這是國家大事,豈能因為我的親戚而以私廢公!」結果還是將崔長仁依法處死了。

  獨孤皇后的異母兄弟獨孤陀與獨孤皇后不合,總想尋個機會報復,又找不到機會,於是找了巫師,設貓鬼巫蠱,詛咒獨孤皇后。事情暴露後,依法應當處死。可是獨孤皇后卻出面為他說情,隋文帝不答應,她就三天不吃飯,一定要免去獨孤陀的死罪。

  有一次,幽州總管陰壽得到突厥人的一篋明珠,奇異無比,突厥人索價八百萬,陰壽勸獨孤皇后將它買下來。獨孤皇后笑了笑說道:「這東西固然是好,但卻不是我所必需。如今邊防多警,將士勞苦,我看還不如拿出八百萬來分賞給有功的將士們更好些。」人們聽到這件事,對獨孤皇后更加敬佩了。

  獨孤皇后經常言及國家政事,而且派些宦官注意隋文帝處理政務的情況,凡有所失,隨時勸諫,因此隋文帝對她又愛又敬,而且還有三分的畏懼。

  但是獨孤皇后也有一個怪癖之處,就是性格奇妒。後宮妃嬪美人雖然不少,隋文帝卻很少能有機會碰上一碰。那些宮人妃嬪懼怕獨孤皇后,也不敢向隋文帝獻媚取寵,獨孤皇后在皇宮中真是名副其實的獨一無二。

  古代的皇帝,哪一個不是三宮六院妃嬪成行的?獨孤皇后卻讓隋文帝有妻無妾,過清靜日子,這就不能不生下事端。果然不久發生了這麼一件事:

  有一天隋文帝到仁壽宮去,在那裡竟然發現了一個美貌無比的宮人,一下子就被她迷上了,從此對她大加寵幸。這一來可把獨孤皇后的醋罐子打翻了。她表面上不動聲色,卻趁著隋文帝上朝的機會,把那個美人殺掉了事。

  文帝退朝回到後宮,找來找去,不見美人的蹤影,找人一追問,才知道被皇后殺掉了。聽到這個結果,隋文帝只覺腦袋轟的一聲,愣在那裡,再也說不出話來。等到他清醒過來時,再也不想和這個妒婦在一起了。於是牽了匹馬,從宮中跑了出去,也不擇路,鞭馬狂奔,一直跑到荒山野谷之中。

  隋文帝單騎出走後,獨孤皇后才感到自己做得有些過分,妒意稍稍收斂了一些,隋文帝宮中女寵也就漸漸多了起來。獨孤皇后晚年性格有些變態。她由於妒火難泄,凡是見到諸王和大臣們有納妾生子的,就一定勸隋文帝斥責他們。

  仁壽二年(602年)獨孤皇后病死。從此再沒有人去干預隋文帝的後宮生活。這位六十多歲的老皇帝性生活失去節制,兩年後便一病不起,這時候卻又想起了那位妒皇后,嘆口氣說道:「若是皇后在,我不至於到這地步。」

  妒婦往往是丈夫的保護神,這是許多人共知而卻又無法接受的真理。

長孫賢后

  唐太宗的長孫皇后在歷史上是一位著名的賢德皇后,史書中說她恭順孝謹,性尤儉約。唐太宗對她彌加禮待,可是她從不干預國家政事,也不讓外戚擅權,對於子女更是從不縱容。

  她的親生女兒長樂公主,平素最受唐太宗的喜愛,別的公主都不能與之相比。這一年長樂公主要下嫁長孫沖了。唐太宗特命安排了豐厚的陪嫁之物,規格比長公主(皇帝的姐妹稱長公主)還要多出一倍。

  大臣魏徵勸諫道:「當年漢明帝分封諸子時,曾經說過:『朕子安得同先帝子乎?』並因此降低了他們分封規格。長公主地位尊於公主,這是制度所定。如果讓公主出嫁之禮超逾長公主,恐不合於理制,人們會有看法的。請陛下三思。」

  唐太宗回到後宮,把魏徵的這番話告訴給了長孫皇后,長孫皇后不僅不生氣,而且感嘆道:「常聽說陛下敬重魏徵,不知是什麼緣故。如今聽到他的這番話,才知道他是個能夠以義規諫主上的人,可謂是正直社稷之臣啊!我與陛下是結髮夫妻,得以禮相待,情義深重,可是每到有所勸諫時,還要看看臉色,尚不敢輕犯威嚴,更何況臣下?俗話說忠言逆耳而利於行,希望陛下採納魏徵之諫,以天下為公。」

  唐太宗本來就認為魏徵的話有理,只是恐怕長孫皇后不高興,聽到皇后這樣說,自然是喜不自勝了。

  事後長孫皇后讓宦官給魏徵送去了帛四百匹、錢四十萬,對他的直言敢諫表示了獎勵。

  魏徵總是直言敢諫,難免有時會激怒唐太宗。有一天,唐太宗回到後宮時怒氣沖沖,對長孫皇后說:「總有一天要殺掉這個鄉下佬!」長孫皇后忙問他為何發怒。他說道:「魏徵常常當眾侮辱我。」長孫皇后聽了,連忙換上禮服,出來向唐太宗道賀,唐太宗被她弄得不明不白。長孫皇后趁機勸諫他說:「我聽說主明則臣直,魏徵之所以能夠直言敢諫,是因為陛下英明的緣故,怎麼能不賀呢?」唐太宗聽了覺得挺舒服,也明白了皇后的用意。

  太子李承乾小的時候十分聰敏可愛,唐太宗很喜歡他,平日對他比較驕縱。長孫皇后對他要求比較嚴格。太子的乳母遂安夫人從小照撫太子,對他更是有些溺愛,老是在吃穿花用上為他著想。她常常去找長孫皇后,抱怨太子宮中器用缺少,要這要那。長孫皇后從來不聽她的那一套,每逢遂安夫人來求請時,她就說:「身為太子,所患的只是德不立而名不揚,何憂少器物呀?」

  在長孫皇后的嚴格要求之下,太子李承乾還算安分守己。可是貞觀十年(636年)長孫皇后去世以後,李承乾就慢慢變得驕橫恣肆起來,後來終因罪被廢為庶人。

  長孫皇后是貞觀八年(634年)跟隨唐太宗去九成宮回來後病倒的。吃了許多葯也不見好轉。太子李承乾想用大赦和乞道的方法為她求福。長孫皇后說:「死生有命,非人力所能為。若說修福能夠延壽,我平素也並無為惡;若是行善無效,又何福可求呢?大赦是國家之事,佛道只是宗教,不僅政體無弊,而且是聖上所不為,怎麼能因我一人而變亂天下法度?」終於不肯讓人祈福。臨終時還勸唐太宗重用賢臣,不要重用外戚,喪事也要儉薄。死時年僅36歲。


推薦閱讀:

什麼力量拉高了中國的基尼係數
劉瑜:她寫出中國近年最好的啟蒙讀物
(1)中國美國加國哪個樓市圓
中國車市 的現狀
中國茶葉十大品牌都有哪些?

TAG:中國 | 軼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