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歷史背景

故事的內容:卡勒德·胡賽尼《追風箏的人》(同名小說和電影),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入侵阿富汗,美國911,本拉登一、阿富汗歷史與地理地理:阿富汗位於西亞的伊朗高原的東部,地處戰略要衝,長期以來,奉行中立和不結盟政策。作為在大國俄國的鄰居,是俄國陸地進入印度洋與美爭霸的道路。19世紀就是英俄角逐的場所。(就像日本和俄國在中國的東北打仗一樣)為什麼先是蘇聯入侵阿富汗,繼而又是美國入侵阿富汗,與阿富汗的地理位置、地緣政治有很大關係。歷史:1973年7月17日,前首相達烏德聯繫一批受蘇聯影響的軍官發動政變,推翻了查希爾王朝,建立了阿富汗共和國。但達烏德上台後,不願完全聽從蘇聯擺布,並公開宣稱阿美關係是頭等重要的。1978年4月27日,親蘇的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發動政變,殺死了達烏德,所謂「四月革命」宣告成功。 新政權成立後,大批蘇聯軍政人員以「顧問」名義控制阿富汗政府機關、企業和軍隊。同年12月阿蘇兩國簽訂了為期20年的「友好睦鄰合作條約」,規定雙方將加強「軍事領域內的合作」,並主張「建立有效的亞洲安全體系」。阿富汗當局的內政措施也基本上是在蘇聯的指導、幫助下進行,以蘇聯的模式為發展方向。這種做法從根本上說是企圖變阿富汗為蘇聯的「衛星國」,不能不激起阿富汗人民的憤怒反抗。 二、蘇聯入侵阿富汗1979年12月27日晚,蘇聯在經過精心策劃之後,採取突然襲擊的方式,空運大批軍隊完全控制了首都喀布爾。隨後,早已部署在蘇阿邊境的蘇軍長驅直入,佔領了阿富汗的主要城市和交通幹線。這時,在阿富汗的蘇軍人數已達8.5萬人。在蘇軍保護下,人民民主黨「旗幟派」頭目卡爾邁勒從國外回到喀布爾,出任人民民主黨總書記和革命委員會主席兼總理。蘇聯入侵阿富汗是它戰後幾十年來第一次直接出兵佔領一個第三世界主權國家,標誌著70年代蘇聯對外擴張的頂點。三、 美蘇爭霸 阿富汗 本拉登奧薩馬·本·拉登(1957-2011),通稱為本·拉登或本·拉丹,是基地組織的首領1979年,前蘇聯入侵阿富汗,拉登離開家庭參加了阿富汗「伊斯蘭聖戰組織」,展開了反對前蘇聯的鬥爭。拉登組織了一批來自阿拉伯國家的志願者,提供他們去阿富汗的路費,還建設了一些訓練設施。拉登還把世界各地的游擊戰、破壞和隱匿專家聚集在一起,為他們提供戰術指導。此階段的拉登和塔利班一樣,受到美國援助。在阿富汗抵抗蘇聯軍隊的侵略中,本拉登不但贏得了聲譽,還鍛煉了他的組織能力。實上,美國中情局在此時就與拉登多有接觸,因為美國希望阿富汗戰爭能把蘇聯拖垮,所以極力支持反對蘇聯的軍隊。二戰後的冷戰,美蘇爭霸,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支持敵人的敵人就是對自身有利,所以拉登當時得到了美國的大力支持。中情局的一些在阿富汗的官員還稱拉登為英雄,而拉登後來所施展的一系列陰謀詭計與暴力手段,有很多都是從中情局那裡學來的。反對蘇聯的阿富汗戰爭結束後,拉登回到沙烏地阿拉伯。二、信仰之爭與本拉登阿富汗是一個內陸山國,部族在國家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同時,98%的人信奉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是不共戴天之敵,歷史上基督徒還組成十字軍東征伊斯蘭教。詳細可看《全球通史》有關宗教部分,伊斯蘭教代表這中東的阿拉伯勢力,而基督教則代表這西方和西歐勢力,敵對這這樣形成。1988年,抵抗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行將結束的時候,拉登建立了一個新的組織--名為"阿爾-伊達"(阿拉伯語"基地"之意)的大本營,專門訓練"聖戰者"。這名虔誠的穆斯林稱,"基地"的目標,就是"統一所有的穆斯林。"因此,"基地"的存在就是採取極端... 顯示全文 故事的內容:卡勒德·胡賽尼《追風箏的人》(同名小說和電影),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入侵阿富汗,美國911,本拉登一、阿富汗歷史與地理地理:阿富汗位於西亞的伊朗高原的東部,地處戰略要衝,長期以來,奉行中立和不結盟政策。作為在大國俄國的鄰居,是俄國陸地進入印度洋與美爭霸的道路。19世紀就是英俄角逐的場所。(就像日本和俄國在中國的東北打仗一樣)為什麼先是蘇聯入侵阿富汗,繼而又是美國入侵阿富汗,與阿富汗的地理位置、地緣政治有很大關係。歷史:1973年7月17日,前首相達烏德聯繫一批受蘇聯影響的軍官發動政變,推翻了查希爾王朝,建立了阿富汗共和國。但達烏德上台後,不願完全聽從蘇聯擺布,並公開宣稱阿美關係是頭等重要的。1978年4月27日,親蘇的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發動政變,殺死了達烏德,所謂「四月革命」宣告成功。 新政權成立後,大批蘇聯軍政人員以「顧問」名義控制阿富汗政府機關、企業和軍隊。同年12月阿蘇兩國簽訂了為期20年的「友好睦鄰合作條約」,規定雙方將加強「軍事領域內的合作」,並主張「建立有效的亞洲安全體系」。阿富汗當局的內政措施也基本上是在蘇聯的指導、幫助下進行,以蘇聯的模式為發展方向。這種做法從根本上說是企圖變阿富汗為蘇聯的「衛星國」,不能不激起阿富汗人民的憤怒反抗。 二、蘇聯入侵阿富汗1979年12月27日晚,蘇聯在經過精心策劃之後,採取突然襲擊的方式,空運大批軍隊完全控制了首都喀布爾。隨後,早已部署在蘇阿邊境的蘇軍長驅直入,佔領了阿富汗的主要城市和交通幹線。這時,在阿富汗的蘇軍人數已達8.5萬人。在蘇軍保護下,人民民主黨「旗幟派」頭目卡爾邁勒從國外回到喀布爾,出任人民民主黨總書記和革命委員會主席兼總理。蘇聯入侵阿富汗是它戰後幾十年來第一次直接出兵佔領一個第三世界主權國家,標誌著70年代蘇聯對外擴張的頂點。三、 美蘇爭霸 阿富汗 本拉登奧薩馬·本·拉登(1957-2011),通稱為本·拉登或本·拉丹,是基地組織的首領1979年,前蘇聯入侵阿富汗,拉登離開家庭參加了阿富汗「伊斯蘭聖戰組織」,展開了反對前蘇聯的鬥爭。拉登組織了一批來自阿拉伯國家的志願者,提供他們去阿富汗的路費,還建設了一些訓練設施。拉登還把世界各地的游擊戰、破壞和隱匿專家聚集在一起,為他們提供戰術指導。此階段的拉登和塔利班一樣,受到美國援助。在阿富汗抵抗蘇聯軍隊的侵略中,本拉登不但贏得了聲譽,還鍛煉了他的組織能力。實上,美國中情局在此時就與拉登多有接觸,因為美國希望阿富汗戰爭能把蘇聯拖垮,所以極力支持反對蘇聯的軍隊。二戰後的冷戰,美蘇爭霸,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支持敵人的敵人就是對自身有利,所以拉登當時得到了美國的大力支持。中情局的一些在阿富汗的官員還稱拉登為英雄,而拉登後來所施展的一系列陰謀詭計與暴力手段,有很多都是從中情局那裡學來的。反對蘇聯的阿富汗戰爭結束後,拉登回到沙烏地阿拉伯。二、信仰之爭與本拉登阿富汗是一個內陸山國,部族在國家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同時,98%的人信奉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是不共戴天之敵,歷史上基督徒還組成十字軍東征伊斯蘭教。詳細可看《全球通史》有關宗教部分,伊斯蘭教代表這中東的阿拉伯勢力,而基督教則代表這西方和西歐勢力,敵對這這樣形成。1988年,抵抗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行將結束的時候,拉登建立了一個新的組織--名為"阿爾-伊達"(阿拉伯語"基地"之意)的大本營,專門訓練"聖戰者"。這名虔誠的穆斯林稱,"基地"的目標,就是"統一所有的穆斯林。"因此,"基地"的存在就是採取極端暴力手段要推翻幾乎所有的在拉登眼中看來是"腐敗無能"的穆斯林政府,驅逐這些國家的西方勢力。海灣戰爭爆發後,拉登認為美國已取代前蘇聯成為「伊斯蘭世界新的惡魔」。1998年2月,本·拉登組織了「伊斯蘭反猶太人和十字軍國際陣線」(「伊斯蘭聖戰組織」是其派生組織)。 本·拉登宣稱:「美國人是真正的恐怖分子」,華盛頓在中東的駐軍是「十字軍」。拉登說,他畢生的目標就是使用暴力手段,將所有的美國人趕出伊斯蘭世界,不管他是軍人還是平民,是男人還是女人,是老人還是兒童。 下段表述就是拉登動員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發動聖戰的理由:「我們不能允許美國人住在神聖的地區。我們要把他們趕出去,我們要對他們發動戰爭。如果以色列人殺死巴勒斯坦的孩子,如果美國人殺死伊拉克的無辜人民,如果大多數美國人支持他們放蕩的總統,這就意味著美國在向我們開戰,我們就有權進攻他們。」 從此,拉登便開始策划了一系列恐怖活動,後來的美國911事件就是代表。
推薦閱讀:

移民潮」下的中國背景
北歐風格家裝、北歐風格設計、歐式客廳電視背景牆、簡歐式電視背景牆!
多層邊框加背景圖及滾動文字特效及代碼
【裝修】20款時尚客廳電視背景牆效果圖
主卧室風水注意事項?卧室背景牆該如何設計?

TAG:歷史 | 故事 | 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