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教皇國的前世與今生
今年我和表姐參加的歐洲十日游,第一站就是梵蒂岡,從下了飛機、吃中午飯、進入梵蒂岡到離開梵蒂岡,總共也就三四個小時的樣子,算是時間最緊張的一個點了,而且在進入聖彼得大教堂之前還排了好久的隊啊。雖說梵蒂岡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總面積就和我們的天安門廣場差不多,還有一半多是屬於不對外開放的神職人員住宅區。可是這個「教皇國」的歷史源遠流長,只用這麼一點時間參觀哪夠呢?沒辦法,跟旅行社時間就是這麼緊張,只好回來自個兒慢慢品味了。
聖彼得廣場邊的長廊
嚴格來說,「教皇國」是個已經退出歷史舞台的詞語,也是一個已經不存在的國家。教皇國起源於梵蒂岡,今天,天主教會的教皇也還是住在主權獨立的梵蒂岡,算是教皇國某種形式上的延續。雖然在漫長的歷史中經歷過很多很多事,但基督教的傳統到底還是保持了下來,而且始終擁有自己的一片世俗領地,和千萬倍於此的精神領域。
現在的梵蒂岡是天主教會最高權力機構(聖座)的所在地和教宗駐地,由聖座直接統治的主權國家,政教合一。梵蒂岡面積只有0.44平方公里,真的是豆腐這麼大的地方,但是因為全世界有十幾億的人信仰天主教,所以梵蒂岡在政治、文化等領域的影響力非常強大,絲毫不比美國、中國、俄羅斯等大國弱。
聖彼得大教堂里的一個角落
再說教皇國,它的建立也可以從梵蒂岡說起。梵蒂岡在拉丁語中意為「先知之地」,這個「先知」指的是耶穌的大弟子彼得。福音書中,耶穌曾對彼得說:「你是伯多祿,你把我的教會建立在這磐石上。」伯多祿就是彼得,在巴勒斯坦地區流行的亞美尼亞語中正是「磐石」的意思,說明彼得對上帝有著堅定不移的信仰。公元1世紀的時候,虔誠的彼得為了傳播基督的教義,千里迢迢從巴勒斯坦跑到羅馬帝國的首都傳教,結果在標榜宗教寬容的古羅馬帝國遭到了抵制。個人覺得吧,基督教一開始被抵制不是沒有道理的,不僅因為當時羅馬帝國的人們對其還很陌生,也因為基督教是一神教,十誡裡面明確說了:「除了上帝,不可崇拜別的神」,這與崇拜對象五花八門的羅馬傳統是有衝突的,羅馬人可是在建國初期就修建了萬神廟的啊,你們基督徒憑什麼要求我們只信你們的上帝呢?當然,不是所有人都抵制基督,事實上基督教在當時的羅馬還是逐漸發展壯大的,有些羅馬皇帝對基督徒也很寬容,甚至會任用許多基督徒在宮廷做事。可是,皇位傳到了非常討厭基督徒的尼祿,他煽動民眾的情緒,抓捕並用火刑迫害基督徒,彼得作為帶頭人也在公元64年被殺害,死刑後就地埋葬在羅馬城的西北角,從此那裡就被稱為「梵蒂岡」了。
尼祿因為迫害基督徒和其他乖張的行為成為了歷史上著名的暴君,相對的,率先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並皈依基督教的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就被後來掌握了話語權的基督徒們捧上了天,其他皇帝是皇帝,君士坦丁則是「大帝」——整個歐洲、前後兩千年間,能得到這個稱號的君主可不多。
公元306年,君士坦丁在軍隊的擁立下稱帝;313年,君士坦丁頒布《米蘭赦令》承認基督教為合法和自由的宗教——事實上,就算沒有君士坦丁的支持,當時的基督教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勢力也已經大到無法消滅了,不過君士坦丁的政策還是有力的促進了基督教的進一步發展;325年,君士坦丁大帝主持召開第一次尼西亞大公會議,宣告了「三位一體」的基本教義,實現了基督教國家的思想統一,為確立教義的正統性提供了指導綱領;326年,君士坦丁大帝以上面提到的福音「把我的教會建立在這磐石上」為理論依據,在梵蒂岡主持修建教堂以紀念聖徒彼得,教堂就正好建在彼得的墓地上面。最初的教堂後來毀於戰亂,但梵蒂岡由此成為基督教的聖地,在這裡,教堂建了又被毀,毀了再重建,不管教堂的建築風格、結構、規模如何變化,都始終保持著使聖彼得墓地處於教堂中心的選址。從某種意義上說,耶穌,只是基督教的一個開始,基督教的信仰其實是在聖彼得身上逐漸形成的,而君士坦丁大帝算得上是基督教的真正創立者。
聖彼得像
從公元4世紀修建聖彼得教堂到8世紀初期的幾百年間,梵蒂岡就只是一個聖地而已,這裡還沒有形成一個國家政權,只能靠著皇室和貴族的捐贈一點一點的擴大自己的地盤,同時不斷提高基督教會的威望。狄奧多西皇帝在公元395年去世後,羅馬帝國分裂成東、西羅馬帝國,梵蒂岡所在的西羅馬帝國從公元5世紀開始就不斷遭到日耳曼「蠻族」的騷擾和入侵,公元476年直接被日耳曼人滅亡,西羅馬皇帝被廢,教皇只能勉強保住羅馬城及附近的一些地方,他們稱其為「聖彼得的遺產」。西羅馬滅亡後,其原有領土陷入無主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基督教會的影響力反而越來越大。日耳曼民族在不斷的分裂,今天哥特人佔領了亞平寧半島,明天倫巴第人又要打進來了,雖然他們本來屬於同一個民族,照樣可以打得你死我活。而羅馬的教皇雖然缺乏強有力的軍事力量,卻能一直堅守自己的小地盤,憑藉自己的威名號召各方抵抗侵略者,還能努力使這些「蠻族」皈依基督教。日耳曼「蠻族」的各個分支在羅馬帝國的土地上建立的諸多政權,都無一例外的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禮,大大小小的新王國重複著羅馬帝國的興盛和衰落,但最終都融入到整個基督教文明的命運之中。於是,羅馬教皇的權力越來越大,地位越來越高。聰明的君主們也看明白了:想要鞏固自己的統治,向基督教會示好是最有效的方法,於是,歐洲出現了越來越多主動討好教會的君主,他們的名字也和教皇國的歷史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比如丕平,他對基督教的示好直接促成了教皇國的誕生。丕平是法蘭克人建立的墨洛溫王朝末期的實際掌權者,他在公元754年進軍義大利半島,用兩年的時間平定了義大利中部和北部的許多地方,迫使倫巴第國王愛斯圖夫投降,把倫巴第人從拜占庭帝國、也就是東羅馬帝國手中搶過來的地區一併交給教皇統治。這就是歷史書上說的「丕平獻土」,教皇國由此誕生。
教皇國領地
丕平獻給教會的土地包括了拉文納、里米尼、佩薩羅、法諾、西尼加利亞和安科納等幾個城市,都在今天的義大利境內。當時拜占庭帝國曾要求收回拉文納等失地,但遭到丕平的拒絕。丕平說,他來義大利是「出於愛聖彼得,而不是出於愛拜占庭的皇帝」。問題是,拜占庭帝國不也是以聖彼得的信仰為國教的嗎?那個時候離基督教的第一次分裂(1054年)也還早吧?再考慮到丕平在教皇的支持下廢黜了墨洛溫王朝的末代國王,從幕後走到台前,自立為王建立加洛林王朝,「丕平獻土」顯然是一次互惠互利的合作,是歐洲當時最有實力者與最有名望者的合作,也是新興軍事霸主與傳統精神權威的合作。把聖彼得扒拉出來說事,真的就是一個借口而已。
丕平的兒子、赫赫有名的查理曼大帝(印在撲克牌紅桃K上那位)也是基督教的忠實擁護者,他繼位後不僅大肆武力擴張,征服了西歐和中部的大片土地,同時還在國內推行基督教文明,重用教會的神職人員興辦學校,連奴隸的子女都可以接受教育,以達到用基督教化的生活方式規範所有社會成員行為和思想的目的。查理曼大帝對基督教的支持使他得到了羅馬教皇的冊封和加冕,成為又一位「大帝」,同時還是歷史上第一位「神聖羅馬皇帝」。容易搞混的是,字面上與「神聖羅馬皇帝」對應的「神聖羅馬帝國」要到幾百年後的12世紀才出現,「神聖羅馬皇帝」查理曼大帝統治的國家叫做法蘭克王國或查理曼帝國——歐洲人起名字向來就不按理出牌…….
教皇國從公元756年成立,到1870年滅亡,持續超過一千年。教皇國在法蘭克人丕平的幫助之下建立,建國後也一直與法蘭克人關係密切。作為日耳曼人的一個分支,法蘭克人遺傳了喜歡鬧分裂的日耳曼「傳統」,查理曼大帝征服西歐的宏圖霸業,傳到第三代就被瓜分成東法蘭克王國、西法蘭克王國和中法蘭克王國。這次分裂形成了德國、法國、義大利三個近代歐洲大國的雛形,而教皇國和這三個國家、或者說這三個國家的前身也一直是糾纏不清、互相虧欠、藕斷絲連(突然想到了《匆匆那年》…..)的關係。
德國:按照希特勒的說法,德意志有第一、第二、第三帝國,第一帝國是指公元962年至1806年的神聖羅馬帝國。在中世紀,這個神聖羅馬帝國和羅馬教廷的關係非常密切。由於當年的古羅馬帝國實在太偉大了,所以哪怕羅馬帝國滅亡了很久以後,歐洲人也一直希望再造一個羅馬,延續偉大帝國的榮耀:日耳曼人想當「羅馬人的皇帝」;拿破崙崇拜古羅馬並效法羅馬人任命執政官;沙皇俄國也曾以「第三羅馬」自詡。在歐洲,羅馬就是帝國的代名詞;而在中世紀的歐洲,德意志國王依靠羅馬教皇的加冕獲得了唯一的帝號,當時除了神聖羅馬帝國,哪怕強大如法國,最高統治者也只是國王而不敢自稱皇帝。不過,帝號有時就只是一個稱呼而已,大家給教廷面子,默認只有被教皇加冕才能成為皇帝,但你當了皇帝又如何呢?別人該擴張擴張,該打仗打仗。德意志人也許覺得自己冠著「神聖」和「羅馬」的名號就是宇宙中心,但事實上,這個神聖羅馬帝國在大部分的時間裡都只是空有其名,皇帝對其直轄領地之外的封建諸侯基本沒有什麼約束力,一對比還沒有隔壁的法國國王厲害。神聖羅馬帝國為了維護自己的封建統治也是做了很多努力的,包括一直與教皇國緊密合作,可是皇帝和教皇又經常會發生摩擦甚至激烈的鬥爭,兩邊的關係太複雜,沒辦法一兩句說得清,以著名的「卡諾莎之辱」為例: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在僅有六歲時就繼位了,他的寡母阿格尼絲皇后為他攝政,結果野心勃勃的科隆大主教安諾劫持了年幼的亨利四世,脅迫阿格尼絲太后交出政權,後來又強迫亨利四世與他不喜歡的女伯爵結婚。這些經歷在亨利四世的心中種下了仇視教廷的種子,當亨利四世羽翼豐滿的時候,他開始了對教會的反攻。1076年,亨利四世開會宣布廢黜教皇格里高利七世,結果,不管是主教、貴族還是普通民眾都鮮有人響應這位皇帝,相反,當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對亨利四世處以破門律(開除、廢黜和放逐)時,好多德意志諸侯立即以重新選舉國王的行動來支持教皇,這下亨利四世慌了,他的皇位分分鐘會被顛覆,後來便發生了著名的「卡諾莎悔罪」事件。1077年,亨利四世冒著嚴寒前往義大利北部的卡諾莎城堡向教皇「懺悔」,懇求教皇原諒他的一切罪過。身為帝王之尊的亨利四世帶著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在城堡外的冰天雪地中赤腳站了三天三夜後,教皇才給他一個額頭上的吻表示原諒,並取消對亨利四世的破門律。這件事在歷史上非常有名,它意味著羅馬教廷的權力達到了頂峰。從此之後,「卡諾莎」在歐洲成了忍辱負重的代名詞,就像我們說「卧薪嘗膽」那樣。
從「卡諾莎之辱」這件事情中,我們大概可以一窺神聖羅馬帝國和羅馬教會之間的複雜鬥爭,皇帝想要干涉主教選舉之類的重要教會事務,教皇也想加大對世俗政權的控制,鬥爭激烈時可以發展到勢不兩立的地步。可是有的時候,皇帝和教皇又會以一種攜手合作的友好姿態出現在人們面前。說的難聽點是互相利用加明爭暗鬥,說得好聽點,神聖羅馬帝國也算是延續了祖先丕平和查理曼大帝重視基督教的優良傳統吧。利用教會這一招,德國人會,法國人也會。
法國:歷代法國國王一直號稱自己是法蘭克國王的直系繼承人,並以羅馬教廷的世俗保護者自居,還以此為借口一再往亞平寧半島派兵,甚至還在1309年的時候安排教廷和教皇由羅馬搬遷至法國東南部的阿維尼翁(幾年前很火的那本《山居歲月》一書寫的就是這裡,據說風景非常美),導致後來出現了兩個教宗的情形。到了18世紀,法國爆發的大革命成為教皇國滅亡的前奏。那時,教皇名下的疆域達到了巔峰,包括了今天的拉齊奧地區、翁布里亞、馬爾凱、北部的拉文納、費拉拉、博洛尼亞等,教皇曾經居住過的阿維尼翁和那不勒斯王國的部分土地也屬於教皇國,可是法國大革命一爆發,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1791年,教皇在法國的領地被法國吞併;1796年,教皇國的北方領土也被法國吞併;1798年,法軍長驅直入教皇國腹地,攻佔羅馬城,成立羅馬共和國,教皇庇護六世被擒併流放到法國,這是教皇國第一次被滅。接下來,教皇國經歷了被恢復、又被滅、再恢復、又被推翻然後教皇流亡兩年後又重返羅馬等一系列折騰,終於在1870年正式的、永久的滅亡了。不過,滅掉教皇國的不是法國——事實上後來沒有法國派兵支援的話教皇國會滅的更早吧——而是從19世紀中期開始就一直在爭取民族統一的義大利人。
義大利:亞平寧半島、也就是義大利半島在歷史上長期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除了位於中部的教皇國,東西南北都分散著大大小小的王國,我們現在看義大利的地圖,諸如托斯卡納、倫巴第等地區和威尼斯、那不勒斯、熱亞那等城市,以及西西里、撒丁兩個島嶼都曾經是獨立王國的國名。拿破崙的軍隊橫掃歐洲反而激起了歐洲人的民族意識,義大利人要求民族統一的呼聲也日益高漲。但是,義大利要統一,盤踞在中部的教皇國是一個很大的障礙,而且教皇國背後還有長期插手義大利事務的法國撐腰。義大利人發動了兩次獨立戰爭,終於統一了義大利半島的大部分地方,包括教皇國的絕大部分領土也併入義大利王國,並於1861年在都靈召開了第一個全義大利議會,選出了第一任義大利國王維托里奧·伊曼紐爾二世,今天的義大利到處都有以這位國王命名的建築。又熬到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法國的羅馬駐軍的撤回國內,義大利軍隊才終於佔領羅馬城,實現了國家和民族的完全統一,同時也將教廷在義大利各處的領地、資產全部接收,僅僅留下一個梵蒂岡。當時的教皇庇護九世宣布自己成為「梵蒂岡的囚徒」,其活動範圍最遠只達聖彼得大教堂的廣場入口。這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說明,新成立的義大利王國對教廷並沒有趕盡殺絕,好歹讓梵蒂岡繼續獨立著——不是沒有人建議繼續進軍梵蒂岡,把教皇的世俗勢力完全消滅,但保守派始終不接受這個做法。1929年,這一年義大利已經統一了68年(以伊曼紐爾二世當選第一任義大利國王為標誌),教皇國也滅亡了59年,教廷和義大利王國終於決定達成最終的和解。教皇庇護十一世的代表與時任義大利總理的墨索里尼(希特勒的坑爹盟友啊……)在羅馬的拉特蘭宮簽署了《拉特蘭條約》,條約中教廷承認義大利的統一,義大利也承認教皇在梵蒂岡內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和世俗統治權力,梵蒂岡成為獨立國家,義大利王國還對統一戰爭期間沒收的教會財產進行了最終賠償。簽訂條約的2月11日這一天成為梵蒂岡的建國紀念日。
於是,就有了現在的梵蒂岡,世界上最小的主權國家,其領土包括:聖彼得廣場、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博物館、聖天使堡、宗座宮、教宗避暑勝地(岡道爾夫堡)等,其中前四個地方現在常年向遊客開放。不過,我和表姐這次只逛了聖彼得廣場和大教堂,沒有時間進博物館裡看看。自由行的朋友可千萬不能錯過這個博物館啊!要知道,天主教會有很大一部分的資產都放在這個博物館裡面:希臘羅馬時代的雕刻,伊特魯里亞的出土文物,喬凡尼、卡拉瓦喬、提香、拉斐爾、達芬奇、米開朗琪羅那些稀世的繪畫與雕塑,好多都是價值連城的呢!說起來,梵蒂岡小是小,但是、真的、很有錢啊!除了陳列在博物館的藝術品,梵蒂岡還收藏著大量珍貴的珠寶、無價的書卷,梵蒂岡銀行的金庫里據說還藏著很多金條和地產契據——梵蒂岡在義大利和許多國家擁有巨額的投資和大量的不動產,號稱「國際金融帝國」。根據西方媒體的估計,梵蒂岡在外國的投資高達幾百億美元,資本滲透到許多國家尤其是義大利的銀行信貸系統,以及電氣、化學、冶金、紡織、食品等工業部門,還擁有超過一百億的黃金和外匯儲備!
至於教皇國,它從梵蒂岡的一塊墓地發展起來,最後又回到了梵蒂岡這個原點,也算得上是善始善終吧。
如果單純盯著領土面積的大小,教皇國變成只有0.44平方公里的梵蒂岡似乎是一種敗落。不過,不管是教皇國還是梵蒂岡,作為基督教的根據地,本來就應該側重於對精神領域、而不是世俗領域的佔領吧?基督教作為一種普世宗教,從誕生之日起不是就有著向全世界傳播的目標嗎?按照百度百科上的數據,今天世界上大概有20%的人信仰天主教,5%的人信仰東正教,15%的人信仰新教,基督教徒加起來佔了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當然,基督教歷史上發生過兩次大分裂,現在統治梵蒂岡的是天主教教會,作為基督教的一個分支,天主教信徒的人數也超過了全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總的來說,這是個很好的成績吧?不過,也許教會認為自己肩負著讓更多的人信仰耶穌的使命吧,也許2013年新當選的教宗方濟各心裡還有更遠大的目標呢。
我沒有信仰什麼宗教,對各大宗教其實也都是一知半解,但方濟各教宗說過一句話:「我們要在行善上與人相遇。『神父,但我不相信,我是無神論者!』只要你行善,我們將會在那裡相遇。」這似乎是在告訴我們,就算你不信耶穌,只要堅持向善,死後也是可以上天堂的呢。
這個說法我很喜歡。
推薦閱讀:
※地理答啦:安道爾、聖馬利諾、摩納哥、列支敦斯登、馬爾他、盧森堡等袖珍國家,是如何產生並獲得發展的?
※阿西西事件的一些瑣碎言語
※梵蒂岡 小而美
※梵蒂岡這張牌令蔡英文非常焦慮:若與大陸建交 影響巨大
TAG:梵蒂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