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土木堡之變幕後的「權力爭奪戰」

土木堡之變幕後的「權力爭奪戰」(2012-04-20 18:45:21)

轉載

標籤: 英宗土木堡之變親征楊士奇王振 分類: 中華文明.歷史

土木堡之變幕後的「權力爭奪戰」 正統年間的內閣「三楊」中,只有楊溥為人比較低調,其他兩人當中楊榮好收受賄賂是眾所周知的,靖江王佐敬賄賂他被王振的錦衣衛查知後揭發了出來,楊士奇卻袒護他去跟英宗求情(以前宣宗時就有過這種事),楊士奇表面上看沒啥污點,但他卻縱容兒子仗勢欺人,身背十數條人命,也被錦衣衛查了出來告發了,他就請求辭職告老還鄉,鬱郁而死後他兒子才會繩之以法。就這些事來看,王振錯在哪了?錦衣衛本來就是皇帝直接掌控的類似於便衣暗探之類的情報組織,要不是上層腐化做了不法的事,怎麼會讓他抓到把柄的?歷史把這些都歸於權利鬥爭,卻半點不提掌權文官集團的腐敗,楊榮受賄被揭發,楊士奇三番兩次求皇帝不要懲罰,卻把他說成好像是「做好事」一樣,不就是「官官相護」么?    而後來掌權的于謙那撥人就是楊士奇提拔上來的,楊士奇又是被王振的錦衣衛弄倒的,後來這兩撥人的矛盾爆發也就不可避免了。王振的錦衣衛之所以要扳倒「三楊」倒不是他本人要爭權,而是小皇帝已經長大了,得從內閣那裡收回權利了,可那幫人掌權掌得久了已經腐化了,輕易不肯讓出權來,不然不但諸多的特權和好處會被收回,以前做過的那些不法的事也會被清算,這是生死攸關的事,所以到最後他們是不惜連皇帝都給拉下馬的。

英宗當時帶領大批的文臣武將開國功勛御駕親征是不可能由哪一個人來操縱的,他是有目的而為之的,為什麼?那次出征預示著皇帝即將「親政」——從內閣奪回權力後真正的「親政」。正統十四年的時候,從宣宗時就掌握了國家行政大權的內閣「三楊」已經都不在了,皇帝已經通過太監掌握的錦衣衛扳倒一部分同時又收服一部分當時的權力人物了,所以才會帶了大批的官員和武將,那些人打完仗回朝後是等同於開國元勛的,這次出徵實際上就是皇帝重新掌權的宣示。這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當時朝廷內部的權力基本上已經收回了穩定了,但外放在外掌握著實際兵權的武官因為天高皇帝遠,朝廷對他們的控制力很有限,正統十四年的御駕親征也有著收回實際兵權,震懾駐邊部將的目的。    如果沒有「土木堡之變」的話,可以想像一下御駕親徵得勝回朝後,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那就是皇帝的威勢會達到頂峰,在徹底解決朝廷內部不安分的文官勢力的同時,與之相勾結的那些軍中人員恐怕也難逃被清算的命運。那麼面對這種情況,這些人會安心坐以待斃么?不可能的。那他們有什麼辦法可以避免即將臨身的殺身之禍呢?反?!他們不敢,也不可能成功。剩下的只有一條路可以走,就是趁機借也先的手瓦解即將形成的皇帝及其手下大員的勢力。這個過程中不需要明目張胆的跟瓦剌勾結,只要在後勤消極怠工的同時派一些小人物裝成要謀取富貴去給也先通風報信就行了。于謙是正統十三年被調回京的,之前一直在巡撫河南、山西,也就是說那些地方是他的勢力範圍,而土木堡之變的發生地在哪?    正統十四年的時候,以大明當時的實力,會有「土木堡之變」那樣的敗仗是非常不可思議的。那不是久無戰事,軍備荒馳的年代,當時離宣宗親征平亂才多少年?而且瓦剌也不是突然有的,那些年每年都會下詔邊關修設軍備,以防瓦剌,從經濟角度來講,瓦剌就更不能與大明同日而語了,怎麼就能一下子吃那麼大個敗仗,連皇帝都成了俘虜?而且從整個戰事過程來看,通敵賣國之跡是非常明顯的(不管是守將棄城逃竄,還是近城將領見死不救,亦或是戰略位置失守情報卻不知等等)。    唉~英宗當年離一代雄主僅一步之遙啊!土木堡之變以後,大明朝就只見「相」不見「君」了。

皇帝御駕親征這件事也不是說完全不可能是于謙他們謀劃的,只是在執行過程中存在很多不確定性,難度比較大。但也還是有可能辦到的,因為他們當時是在英宗身邊布置了卧底的,如果這些卧底取得了英宗的信任,並且以收回兵權為理由建議皇帝御駕親征,那麼成功的機率還是很大的。    那些表面上倒向皇帝,實際上還是站在利益集團一邊的卧底也是跟英宗一起出征了的,這些人不但在行軍途中還想著刺殺王振,恐怕沒少把出征軍隊的情報泄漏出去。後來出征軍隊潰散,皇帝被虜之後卻能獨自逃回去的文官武將,都是很可疑的。因為按道理講,皇帝若是當了俘虜,陪同的官員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誓死護衛以身殉國(主),你不可能活著跟皇帝一起當俘虜,更不可能再逃回去,回去了按常理來講還是死,但偏偏就有好些隨同的官員丟下皇帝逃回去了,並且最後沒有受到懲罰,這個是說不通的。唯一能解釋的就是,這些人知道可以選擇逃回去,並且不會被懲罰。不然逃回去了還是死,卻落得個貪生怕死,棄主不顧的罵名,那不如乾脆以身殉國,還能保全名節。    為什麼說正統十四年的御駕親征不排除有謀劃的可能,因為在正統十一年的時候,皇帝已經通過王振向于謙下過手了,但後來在輿論的影響下沒能成功,連降職都沒辦到。直到正統十三年把他調回京,這樣把他調離了勢力範圍的話,時間一長也就好對付了,這時候于謙的處境是很不妙的。但皇帝沒能等到合適的機會,緊接著正統十四年就發生了「土木堡之變」,這個不得不說,有點巧合了。

史書上說到「土木堡之變」時,總是將原因歸結到皇帝親征和王振「一反常態」按正常人數回賜瓦剌使臣,先不說這是不是真正的原因,但即使是真的,俺認為王振做的並沒有錯,史書將虛報人數當成「正常狀態」,而王振按實回賜反而是「一反常態」,這難道不說明史書有問題么?    還有親征的問題。皇帝親征是錯么?宣德初年朱高熙叛亂,一開始宣宗是沒有親征的,但文臣就建議他親征,為什麼那時候親征不是錯,到正統十四年就是錯了?如果是條件或環境不一樣了,到底不一樣在哪了?而且宣宗在的時候是規定了皇帝要定期親自去巡邊的,宣德二年還是三年的時候,他自己就正好在巡邊的時候碰上兀良哈犯邊,然後精選了三千人就去迎敵還勝了。到正統年間,皇帝因為年紀小,肯定很多年都沒有親自巡邊了,正統十四年的親征也算是一次正式的巡邊,哪有錯了?為什麼那麼多文臣反對?    「土木堡之變」的結果是慘敗了,這個責任應該由誰來負?皇帝不管咋樣,他是名義上的當家人,肯定要負責的。但事實上,這個責任應該歸誰?打仗不就是對整個軍事系統的檢驗?不管是軍隊的戰鬥力,還是後勤協調,那都是誰的工作誰的責任?能怪到一個一二十年都沒能力親政的皇帝和長處深宮的宦官頭上?就像我們現在,總公司的大老闆要下來視查,他隨身的助理或秘書陪同著一起,交待下去以後,下面的人卻一個勁的在那喊,不要來啊不要來啊,到最後檢查的結果遭透了,卻說都是大老闆和秘書的錯,他們要是不來檢查不就沒事了?這是什麼道理?    「土木堡之變」這場戰役,大明這邊肯定有通敵賣國的,楊洪的見死不救,還有他兒子的棄城逃竄都是說不過去的。就算皇帝沒有親征,正常的情況下,一個守城的將領就算要棄城,那起碼也是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後實在守不住了才會棄城逃跑,哪有像楊俊那樣還沒打呢,聽到要來了就跑了?他可是武將,以前邊境不是沒打過仗,他咋不跑?而且是在明知自己處在皇帝親征後路上的情況下跑的,能說得通么?    還有,瓦剌初寇大同後,皇帝決定親征,命郕王居守尚未出發之時,守陽和的西寧候宋英和武進伯朱冕同時戰死了,但有一個人卻逃回了,石亨。他後來又緊接著隨皇帝親征,大批的武將勛貴在「土木堡之變」中以身殉國了,他居然又一次單騎逃回了。並且不但沒有受罰,于謙還讓他掌五軍大營,進右都督,封武清伯。詭異不?這人後來跟于謙鬧翻就反水擁英宗復辟了,俺認為這個人很典型。「土木堡之變」時這樣的人恐怕不只有他一個。

有人說高級官員要給親征部隊斷糧,中級官員肯定會想辦法給皇帝報信。問題是要斷糧需要直接說出來么?在運糧草的車馬隊伍經過道路上的城池關口的看守將領及相關人員中,隨便布置上幾個自己人,糧草車隊到的時候隨便找個啥借口拖延一些時間不就行了,還用得著跟運糧的人說我要給皇帝親征部隊斷糧才能辦到?人家可沒那麼傻。皇帝當了俘虜,也說是「北狩」,人家跟你說皇帝當了俘虜了么?    不是事事都要說得那麼清楚的,有些事心知肚明直接行動就行了。于謙後來另立了皇帝,也就是棄了英宗不要了,可人家明面上說過一句不要英宗了么?還是只要沒說,即使另立了也不代表不要了?    正統皇帝成年後,跟內閣爭權就是遲早的事了。他通過錦衣衛扳倒楊士奇和楊榮,不但是因為他們權利過大無法節制,關鍵是他們確實做了違法的事,否則真的一心為公,清正廉明,又何必要扳倒,自己掌權了不還是要用這樣的人?三楊都是當時的權臣,為什麼楊溥就沒事呢?史書上避重就輕的不說楊榮受賄之罪,不說楊士奇兒子殺人之過,偏說因此治辦他們的王振,太沒道理了吧?不管王振是不是出於扳倒政敵,只要沒誣陷你,你做了違法的事讓人抓了把柄怪不得別人吧?    皇帝要拿回權力,三楊還在時就開始了,但既然沒動過楊溥,說明對沒太重私心不危害到皇權和國家利益的人,是不會迫害和清算的,也確實沒必要,皇帝掌權了他要用的人肯定還是這樣的人。反過來說,皇帝決心扳倒的實權人物,肯定一定程度上危害到皇權或者國家利益了。那麼,正統十一年皇帝為什麼要對遠在山西和河南當巡撫的于謙動手呢?從後來那麼多官吏和親王為他求情,甚至是萬人聯名上書來看,他的手段恐怕不一般。而正統十三年調他進京後,十四年初瓦剌就開始尋釁,並在他之前的勢力範圍集結起事,然後皇帝出征陷落,到「土木堡之變」後他立刻就成了一號實權人物,甚至有能力廢立皇帝,這人實在太不簡單了點。

英宗後來能回來那是楊善那撥自成祖時就跟隨在皇帝身邊的老臣和舊臣的功勞,他是「靖難」時的功臣,中間又輔佐了仁宣二帝,自然對皇室的感情比較深。又不是正統景泰年間掌權的文官集團的人,當時掌權的那班人確實是不想英宗回來的,楊善出使瓦剌的時候也沒給他多少錢,他是靠嘴巴忽悠也先才把英宗給迎回來的。    按道理說迎回英宗是奇功一件,可事實上他並沒有因此受賞,英宗自此也被軟禁起來了,代宗初立時憲宗還是合法的太子,迎回英宗後那幫人可是換了太子的,也就是說「冷凍英宗,策立一個便於操控的小皇帝」實際上他們都是做了的。而「奪門之變」的發起和參與者徐有貞,石亨,曹吉祥,楊善等人當中,嚴格來說只有石亨算是半個進入到權力中樞的人,其他人都是遭排擠的,也就是說「奪門之變」之所以會成功,跟石亨的被策反有很大的關係,而不是因為掌權的那幫人不在意看管不嚴所致。   文官集團也不是搶到了兵權,而是從「內閣」掌權開始,就跟掌握兵權的那些將領共同分享利益了,這種「盟友」關係非常可靠,等同於自己人掌握了兵權。皇帝親征本意是想拿回兵權的,被賣了沒成功還把自己給搭了進去。    這個結果也許是早已註定的,宗室被削弱以後,官僚階層無制早晚會危害到皇權,甚至可能原本被打壓的宗室勢力會跟官僚階層聯合起來挑戰皇權,所以除了宦官,皇帝還能用什麼來牽制呢?這是從建文帝決定削藩開始便註定的後果,成功了,早晚會到這一步,不成,朱棣靖難成功後就更要削了,還是一樣的。為什麼當年文臣向朱元璋建議削藩的時候,朱大怒,立馬把文官拖出去斬了?他恐怕是仔細想過了的,但沒別的辦法,只能依靠宗室來牽制,到最後最多就是子孫間爭爭,起碼國家不會讓那些只知道貪圖利益的人收點錢就隨便給賣了。作者:o煙籠寒水o 

推薦閱讀:

禁止師生戀是為「監督權力」
黑木崖上的椅子,遠比它的主人更尊貴
把權力關進籠子前提是要把籠子搭建好
資本主義危機還是國家權力危機?
權力觀的與時俱進

TAG:權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