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沖鳥礁言論屬一廂情願
沖鳥礁,遙遠西北太平洋上兩塊幾乎剛好淹沒于海水的小礁石,如今卻屢屢成為新聞的「主角」。究其原因,是由於在並無充分依據的情況下,日本試圖用這兩塊礁石獲取面積超過本國國土的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日本一次又一次「指鹿為馬」的行徑必然引發國際社會的反對,隨之也一次又一次地讓公眾了解事情的真相。
不惜巨資保護岩礁
沖鳥礁位於距離東京170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上。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從德國手中奪取了太平洋上大片島嶼殖民地,其中也包括這一區域。一戰之後,國際聯盟將這裡「委任」給日本管理。 1931年,當時的日本政府將這裡命名為 「沖之鳥島」,在行政上納入東京都管轄的小笠原群島範圍。
在二戰後的相當長時間裡,小笠原群島由美國管理。1968年,美國才將小笠原群島「歸還」日本,沖鳥礁也包括在內。1977年,日本開始主張200海里漁區。1983年,日本又簽署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如果沖鳥礁是「島」,則日本可以依託這裡獲得大面積的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權益。在此背景下,沖鳥礁在日方眼中的重耍性迅速上升。
以海浪沖刷的速度,如果沒有外力干擾,這兩塊礁石從海面上消失只是遲早的事。為此,自1988年開始,日本政府對剩餘兩塊礁石迸行了系統加固工程,用水泥在兩塊礁石所在處修建了直徑近50米、高度約1.5-2.5米的人工礁盤,據說僅水泥用量就達到6200立方米。礁盤外圍則堆砌鐵制的防波塊。後來,由於有防波塊在惡劣天氣下曾經砸到過礁石,日方又在礁石上方罩上了成本高昂的鈦合金網。這一系列工程的總造價達到了285億日元,摺合約22億元人民幣。
為了重新恢復沖鳥礁當地珊瑚的活力,以通過自然力量讓這裡形成真正的 「島」,日本水產廳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試驗人工培育珊瑚礁,年度預算最高時為 3億日元。
對於一向精打細算的日本而言,這筆巨額投入是為了換取更大的利益—— 日本正是要用這兩塊雙人床大小的石頭,牟取又一個「海上日本」。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日本方面表示:如能解決環境影響等問題 將考慮加入亞投行?
※在 21 世紀,如何看待中日關係?
※漲知識!日本歷史上的10大名刀 你認識幾把?
※木村拓哉之女 | 15歲少女的頂配人生,一出生便註定成為耀眼星辰
※華媒:日本趨被動仍孤注一擲 擱置爭議呼聲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