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論道教對人們生活的啟示

道教是根植於中華沃土的宗教,它宗本於太上老子,立教於東漢張道陵天師,若只從張道陵天師立教算起,至今也已有近兩千的歷史。道教,顧名思義就是以「道」立教。在道教看來,「道」是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它無處不有,無時不在。南華真人說:目擊道存。具體來說,「道」就在我們的生命和生活中。道教經典《西升經·在道章》就指出:「人在道中,道在人中;魚在水中,水在魚中;道去人死,水乾魚終。」認為人不離道,道不遠人,道就在我們的生命和生活中,是不可以須臾而離的。人不能失去道,就像魚不能失去水一樣。因此,道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有著密切聯繫,是人在現實生活中生存發展的根基,是世人美好的精神家園。由道而演教,道教的許多教義學說,不僅非常貼近我們的生活,而且能對我們現實的生活以重要啟示,從而利益於人的生存與發展,利益於社會的和諧與進步。

當代著名學者卿希泰教授曾說:道教文化並不是一種遠離塵世、與世隔絕、和現代生活沒有關係的文化,恰恰相反,它的許多思想對當前的現實生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的甚至還可以說是一種匡救時弊的救世良方,對於社會主義的兩個文明建設也很有參考價值。在此,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略抒己見,以拋磚引玉。

一、從善以美好生活

道教自古以來就有「眾善奉行」的修行追求,要求對人對物都要有慈愛之心。所謂善,《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則強調:不殺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盜,不貪不欲,不憎不恨,言無華綺,口無惡聲,齊同慈愛。《太上感應篇》則概之曰:是道則進,非道則退;不履邪徑,不欺暗室;積德累功,慈心於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懷幼;昆蟲草木,猶不可傷。宜憫人之凶,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長,遏惡揚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寵若驚,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道教認為,行善積德是修道成仙不可缺少的前提。《老子想爾注》中說:欲求長生者,「百行當修,萬善當著」。葛洪《抱朴子內篇·對俗》講到:「人慾地仙,當立三百善;欲天仙,當立千二百善。」《悟真篇》指出:「德行修逾八百,陰功積滿三千,均齊物我等親冤,始合神仙本願。」《張三丰先生全集·大道論》說:「不拘貴賤賢愚,老衰少壯,只要素行陰德,仁慈悲憫,忠孝信誠,全於人道,仙道自然不遠也。」每一個人,若能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可以全人道而致仙道,積道德而成神仙。

首先,要躬行孝道,盡忠報國。「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繫家庭關係的基本道德準則。忠則是孝的擴充。忠孝思想是中國傳統倫理的核心內容。道教認為,學道之人也必須力行忠孝,這是學道的基礎。《太平經》明確提出:「天下之事,孝忠誠信為大。」 葛洪《抱朴子內篇·對俗》說:「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虛皇天尊初真十戒文》說:「仙經萬卷,忠孝為先。」 《凈明忠孝全書》卷二說:「萬物之中,惟人最貴,不忠不孝,不如豺狼螻蟻乎?」 可見,道教十分強調忠孝在引人向善中的重要性。教人要尊敬父母師長,敬老懷幼,並把二十四孝刻石於宮觀中,提醒世人要盡孝善待父母,傳揚中華傳統美德,使社會和人生更加美好。道教認為,要以孝於父母、忠於國家為基礎以至大忠大孝,也就是要大慈大愛,道經中說:大忠者一物不欺;大孝者一體皆愛。欺心不正則無從言忠,忠就是要忠於自己的良心,忠於自己的心君;孝就是要孝敬自己的父母,並以此愛心去愛自己的親人,愛所有的人,最終達到慈愛一切。

第二,為人學道要誠信為本。誠信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是修身、立業應遵循的重要原則和道德規範。「誠」即真實無妄,其最基本的含義是誠於己,即對得起自己的良好。立身立業,只有做到「誠」,才能有所「成」。「信」即守信用、講信譽。道教認為,大道始末,以信為歸結。成語則有「言而有信」,「一諾千金」之名句。誠信就是要不欺詐不妄言。道教歷來強調,誠信既是學道修道的基礎,也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太平經》要求人們「內外為一,動作言順,無失誠信」。《老子想爾注》說:「人當常相教為善,有誠信。」 系天師張魯在漢中教導道民要「誠信不欺詐」。如果人人都能講誠守信,這樣社會就會太平,人與人之間就能和睦相處。

第三,存好心莫誹謗嫉妒他人。人往往最容易以我為主,也最容易對他人產生嫉妒之心,更容易出於各種原因妄自誹謗他人,這是人性最容易由淳善走向不善的開始,由此發展下去則會生出仇恨之心,使人走向邪惡。因為誹謗、嫉妒都是不光明的做法,為此,道教在其戒律中特彆強調不嫉不妒,不憎不恨,要樂人之善,成人之美,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見、不自是、不自矜、不自伐,修齋正心,以清靜心而弘大願。

第四,要有慈愛之心,慈心於一切。中國民間有很多救人救物得善應的故事。道教神仙藥王孫思邈,不僅醫道濟世救人,並施慈心於動物。道教經典《度人經》有一句口號:「仙道貴生,無量度人。」要求道教信徒不僅要「度己」,而且要擔負起「度人」的社會責任。「度人」的內容很廣泛,統而言之是要行善積德,濟世利人,要盡自己的能力幫助他人,要為社會多做貢獻。《道德經》說:「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為什麼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得到了完善呢?首先,助人者,人亦助之。其次,做了好事,心情舒暢,沒有煩惱,做起事來得心應手,事業會越來越發達。

第五,要積善以立仙基。《道德經》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西升經》說:積善善氣至,積惡惡氣至。積善神明輔成,天道猶佑於善人。《太上感應篇》說: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其有曾行惡事,後自改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久久必獲吉慶,所謂轉禍為福也。也就是說,積善行善才能獲得吉慶,才能得神靈的護佑,才有希望修鍊成仙,功德成神。

在現代社會中行善積善就是要關愛生命,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環境。

二、從簡以享受生活

我們知道簡的相對語是繁,人生在世的根本其實不是繁而是要簡,簡就是要「簡易」、「簡約」,就是要抓住主要的本質的東西。簡的原則就是要少思、安閑、輕鬆。司馬談論六家要旨時曾總結說: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這或可說是對道家從簡精神最合適的概括。由此而來,從簡便成為道教應物處事的重要指導思想。「至道不繁」,從簡使自己和他人都能有一個輕鬆的心情,相互交往也就沒有那麼的機關和算計,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司馬承禎說「簡則益生」。也就是說從簡而行才能健康心身。莊子說:達生之情者,不務生之所無以為。《坐忘論》中則說:夫人之生也,必營於事物。事物稱萬,不獨委於一人。知生之有分,不務分之所無;識事之所當,不任事之非當。任非當則傷於智力,務過分則弊於形神。身且不安,何能及道?是以修道之人,莫若斷簡事物,知其閑要,較量輕重,識其去取,非要非重,皆應絕之。猶人食有酒肉,衣有羅綺,身有名位,財有金玉,此並情慾之餘好,非益生之良藥。眾皆徇之,自致亡敗。靜而思之,何迷之甚。蔬食弊衣,足養性命,豈待酒肉羅綺然後生全哉!是故,於生無所要用者,並須去之;於生之用有餘者,亦須舍之。財有害氣,積則傷人。雖少猶累,而況多乎。若處事安閑,在物無累者,自屬證成之人。以簡處事,一是要知生之有分,不務分之所無;二是要明白什麼是無益於生的;三是要安閑無累。對於如何做到以簡處事,孫思邈真人則提出了十二少的方法,即「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怒、少樂少愁、少好少惡、少事少機。」保持了這十二少,即守住了生命生存的根本。由此可見,簡單生活即由心靈的虛閑開始,拋棄一切牽絆,讓思想自由地飛翔,與「道」同游。日常生活也應是以簡易為好,天天美味大餐於身體也不一定有益,反而可能生害,誠如司馬真人所說:蔬食弊衣,足養性命,豈待酒肉羅綺然後生全哉!

從簡的另一方面就是要「崇儉抑奢」,這也是道教的傳統美德,太上老子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所謂「儉」,即節約,這其中包括對物質追求的節制和個人貪慾的抑制。老子認為,沉溺於聲色滋味等感官享受,受制於名韁利鎖,不僅會大大地損害身體,更會妨礙體悟大道。因此,老子倡導「少私寡慾」,恬淡儉嗇,節制物質慾望和個人私慾。節約而不奢侈,收斂貪慾,甘於恬淡,順乎道義而有所節制,乃是儉之德。所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簡才能達到輕鬆,放鬆我們的心情。少一些煩惱,少一些憂鬱,多一些開心,多一些快樂,像雲一樣逍遙。在上個世紀早期就有人曾經預言:「有史以來,人類將首次面對一個真正永恆的問題——如何利用工作以外的自由與閑暇,過快樂、智慧的美好生活。」一貫以崇尚金錢和成功著稱於世的美國人,也對過去的價值觀產生懷疑和厭倦,不少人甚至寧可放棄高收入和為事業疲於奔命的生活方式,而選擇少賺錢、少消費和求得快速成功,換取更多的自由時間,去過一種比較輕鬆的生活。閱讀有價值的書籍,寫詩,唱歌,欣賞藝術,學習新語言,到公園散步,去大海游泳,觀看日出及日落,或去聽小鳥唱歌——這種詩意而浪漫的生活方式看上去簡單無比,實行起來卻無比艱難。我們有不少人為了得到奢華的生活可以忙碌幾年、幾十年,卻捨不得花費幾個小時享受生活。捨棄物質而重精神,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似乎很難讓人做出選擇,神仙逍遙的道教思想,可以讓我們從中尋找解開困惑的鑰匙。

隨著社會的發展,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人的貪心也在快速膨脹,社會上出現了許多貪污腐敗的現象。究其原因,是私慾膨脹促使他們絞盡腦汁爭奪名利財富、貪圖榮華富貴,其下場必定是可悲的,就像《道德經》中所說:「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這些話語讓人們體悟,生命才是最寶貴的,一旦失去則不可復得。懂得了這一道理,便不會為聲色財富這些個人私慾所牽累,自然能夠在實踐中做到去奢去貪,崇儉節慾,從內心深處認同儉樸廉潔等道德要求,將其化為自身的品德。由此通過確立珍愛生命這一價值取向,來調節人們的需求結構,從而淡化人們對於一己之私慾的過分貪求,淡化小我,不為物累,以求得心靈的安和,實現肉體健康和精神自由,如此,才能最好地享受生活,實現體悟大道的人生理想。

三、從朴以真愛生活

《道德經》第十九章說:「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朴的本質是質樸而無華,像生命之初的嬰兒一樣。道教講「抱朴」,就是去除後天之偽,復歸於嬰兒,復歸於樸素之道。也就是要求學道者持守質樸無華的本真,這樣才能與道合一,達到自身人格的完善,而走向這種復歸之路的關鍵則是「少私寡慾」,元代道士李道純闡釋為「清心釋累,絕慮忘情」,是修道的必經之路。卸下心靈沉重的包袱,才可以「窮理」;拋開俗事紛擾,才能「盡性」;擯棄了一己私慾,最終能「造道」。道教所倡導的「抱朴」,依託於人們對於生命的珍惜和熱愛而得以實現。真愛生活是一種智慧,而古老的道教,正是這種能用之不竭的源頭活水,使世人更為合理、合「道」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素樸純一,足以知天」,知天者,即能與天同壽。保持恬淡無欲、清靜素樸的思想,不過分地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祿和榮華富貴,不為個人的私慾而絞盡腦汁,不為個人的得失算計而心神不安,始終保持一種「安時而處順」、「知足而常樂」的高尚情操,養成一種「與人無忤、與物無爭」的曠達胸懷,才是「返樸歸真」的真諦所在。《太平經》中有「下古人心邪蔽,不若太上古之三皇,人心質樸,心意專一,各樂稱天心,而忠信不欺其上,故可無文也」之句,意在批評世人品行邪惡,頌揚古人的質樸。在我們經常慨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今天,尤其需要這種返樸歸真的境界。梁啟超先生曾說:「天下之大患,在有智慧之人耽溺於私慾,日出其智慧以擴張其溪壑無厭的物質生活,……道家欲救此病,故以『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為教」。

治身返「朴」以歸真,治世之道亦當歸於「朴」。《道德經》第三十七章中稱「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第五十七章中又說「我無欲,而民自朴」。執政者將「朴」作為治政原則之一,則民眾也因此可以保持自然和樸實了。《南華真經》稱「同乎無欲,是謂素樸」,認為執政者要「靜而聖,動而王,無為也而尊,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就是自身要靜,行為要隨道的規律,動靜都要無為,使天下和自身都達到樸素的天然本性,這樣天下就無人能與之爭奪。從道的人則應「雕琢復朴,塊然獨以其形立」,就是去除對本性的雕琢,恢復純樸的本質,以自己本來的形象獨立於世。《淮南子》也將「朴」視為「道」的重要特性,稱「朴至大者無形狀,道至眇者無度量」。在天地初辟,萬物未生之時,世界就是「混沌為朴」的。萬物生成以後,「朴散而為器」,因此,治政的人要「澹然無欲而民自朴」,從道的人應該「偃其聰明而抱其太素」。

莊子提出了返歸淳樸的措施。從原則上講,就是「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即不要用人為的東西去毀滅天然,不要用造作去毀滅性命,不要因貪求名聲而成為名聲的犧牲品。這樣「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

四、從和以快樂生活

「和諧」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理念。「和諧」這一概念的提出,誠如當代著名學者季羨林先生所說,「是我們中華民族送給全世界的一個偉大的禮物」。因此,在今年的「國際道德經論壇」上,大會的主題就是「和諧世界,以道相通」。「和」的意義,一是要通,二是要順,三是要悅,四是要包容。通則和諧,和則相生。

所謂通就是通暢、通達,古人曾說:道之言通,通無所通,而無所不通。天地萬物的自然運化生長,展現的是道通萬物的自然和諧。道經中說,「道以通達為義」。所謂「道以通達為義」,就是既要自通還要通他。在現實世界中我們知道,道路暢通則人行通達,水流暢通則潤澤萬物,貨物暢通則人心穩定,人之血脈暢通則無病痛。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心通無礙,只有心通才減少煩惱與憂苦,也只有排除煩惱與憂苦才有順心如意。在道教看來,通則無礙,通則和諧,通則安定,通則太平,通則繁榮。所謂順就是順應大勢,也就是要順應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若水一樣順勢而行。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乃天地自然之常勢,人應當順應其變化。白天應當勞作,晚間應當休息,也是自然之常理。所謂悅就是保持與營造和悅的心態和處境,人之心身和悅,才能神清氣爽,健康常在。家庭有和悅才能和睦,小孩在這樣一種氛圍中成長,才有快樂,才能得到健康發展。所謂包容就是要寬容地對待他人,以有容乃大的胸懷,容納不同的東西,像大海一樣能容納萬川河水,並賦予其生機。和所包含的以上四個方面,引導著世人快樂地生活。具體當從以下三方面來促進。

第一當以人自身的和諧為基礎。社會是由人組成的,要維護社會的和平與和諧,我們首先要保持自己個人內心的和諧與安寧。道教認為,人心的煩惱和不安定主要來自外物的纏繞和貪求慾望之心過度,從而產生煩惱與焦慮,產生妒忌心甚至仇恨心,因此有人生苦短之感嘆,而之所以「苦短」,是因為我們為「煩惱」所纏繞。而「煩惱」實際上起於「妄心」。《清靜經》說:「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心身,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只有我們內心清靜恬淡,少私寡慾,無為不爭,去除貪求妄想,自知而不自見,自愛而不自貴,自信而不自傲,自強而不自恃,保持個人內心的安寧與平靜,才能使生活既充實又平和,像水一樣,無我而又能堅持自我,在心靈的深處樹立起和諧和平的信念,從而健全人的心身,維護和諧,促進和諧,人與人、人與自然和睦相處,各種生命自得其樂。

第二當以人與社會的和諧為現實追求。追求人與社會的和諧,要求我們人人都心懷慈愛,對他人友善,要寬容他人。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放棄自我,而是要求我們要充分理解他人。《南華經》中說:「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和文化之間,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是完全能夠和睦相處、共存共榮的。追求人與社會的和諧,首先是要促進家庭的和諧。道教《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強調要「父慈子孝,夫信婦貞,兄敬弟順」,以做到「室家合和」,「天垂福慶」。其次,要以慈愛之心靈和誠信之行為對待他人。社會和諧的根本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應該建立在相互尊敬、相互幫助和誠信友愛的基礎上。富有者應幫助貧窮者,而不是使貧窮者越來越貧窮;不同人群之間應增進交流,促進理解。通過交流,既能發現彼此之間的共同之處,從而堅信人類文化有一些核心的東西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同時,我們又能深入地了解彼此之間的相異處,做到不失自我而又尊重、包容他人,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互利互惠,慈愛和同。

第三當以人與自然的和諧為最高追求。人與自然是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只有確保天地自然的平安,人類才能獲得長久的平安。因此,要追求社會的和諧,我們還必須樹立起對自然的正確態度。道教認為,天地萬物都源自於「道」,「一切有形,皆含道性」。萬物都有按照道所賦予它的本性自然發展的權利,我們應該尊重自然萬物的生存權利,不要隨意作踐自然、毀壞自然。人應該「與天地合其德」,對萬物利而不害,以促進整個宇宙更加和諧和完美為目標,而不應該以毀滅各種自然物的行為來扼殺宇宙的生機。《道德經》中教導我們說,應「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就是要順應世界萬物生長變化過程的自然本性,不以人為的強制方式去破壞這個過程的本來面貌,因勢利導,無為而無不為。

五、從靜以安寧生活

「靜」是道教教人最重要的概念,也是最重要的方法,還是生髮智慧的源泉。《清靜經》中說:「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如果能保持清靜的心態對待周遭一切,就能體悟天地之道。《道德經》也說:「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 宇宙萬物雖然複雜萬端,但終會復歸於寂靜虛無的本初。人雖然會有喜怒哀樂,但也會歸於寂靜圓明的自然本性。一切生命,都是從「靜」態中生長、從「靜」中充沛它生命的功能。一粒種子、一個胚芽,會靜悄悄地開成花朵、長成樹苗;人的生命,也需要休息、睡眠來維持往複不絕的生命功能,所以道教倡導以靜為基。學道之人若了解這一自然規律,拋卻世界的紛繁蕪雜,努力達到虛無寂寥的極致,堅守那種清靜無為的層次,讓心靈歸於寧靜,自然也就包容了人世間的一切,快樂而安寧地生活。

《陰符經》里說:「至樂性余,至靜性廉。」 唐朝李筌解釋為:「樂則奢余,靜則貞廉。性余則神濁,性廉則神清。神者智之源,神清則智明」。在喧鬧的人群中聽不見自己的聲音,在緊張繁忙中會不知所措,只有在靜靜思考的時候,才會傾聽心靈。老子說:「清靜為天下正」,清靜之道才是眾人所應遵循的目標,才是天下大道之圓滿的體現,如此去立身處世,定會不偏不倚。

黃帝曾經向廣成子求教,如何修身才可以長久生存。廣成子回答說:「不要求去看,不要求去聽,專一精神歸於清靜,形體自然會走向正道,必定要靜寂,必定要清心,不要勞動你的形體,不要動搖你的精神,自然就可以長生。眼睛不看,耳朵不聽,心裡就不會思慮,精神自會與形體冥合,形體也就長生了。不要動搖心志,不要因外物動心,多用心智,是產生禍害的根源。」一個人若能做到恬淡、虛靜,在道德水準上就達到了一種高度,生活得自然平和,不會被外因所擾,不論生活環境如何,都不會憂思困苦。要想生活自由自在,首先要有一顆自在的心,要想心靈從容淡定,首先要有一種從容淡定的生活態度。即使處於一個功利的環境,不得不為生存逐利,也不能為了名利拋棄自身品德。要加深修為,讓內在的寧靜抵禦外在的誘惑,一個內心淡定的人,往往可以看穿表面的浮華,直接看到本質,因而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莊子也曾說過,恬淡,寂靜,無為,虛靜,是天地的根本、道德的本質,聖人安靜無為則平易,平易而後能恬靜淡泊,憂患邪氣便不會入侵,也因此才能道德完備而不會神虧氣損。惟其如此,他才沒有災害,沒有物累。生時無心,浮游於世,死時像休息般靜寂,沒有思慮,沒有預謀,光亮而不顯耀,誠信而不必事先約定,睡時不會做夢,醒時沒有憂愁,終日神清氣爽,靈魂從不疲憊,純凈而不混雜,專一而不變動,淡泊無為以順應自然,才是養神護氣的至道。

在老子的宇宙觀中,「清靜」不僅是大自然最早的形態,而且還是一種生活方式,故而《清靜經》說:「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這裡所說的「無形」、「無情」、「無名」都是說明「道」的「清靜」,不但要「清靜」,而且要「常清靜」,要「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應常靜」就是「清靜」。在經中又叫「真靜」,就是要「心無其心」、「形無其形」、「物無其物」,能夠「唯見於空」,並且「觀空亦空」,最後達到「湛然常寂」。

靜與清相連,清與濁對應,彼此有著相生相化的關係。老子曾說過:有道之士,性體圓明,湛然清澈,處於萬物之中,與天地渾然一體,民之所樂則樂,民之所憂則憂,和光同塵,沒有什麼區別。那麼,誰能除盡後天的七情六慾,盪盡塵俗一切污濁,使其心寧靜呢?只有返回其先天的虛明體性,就如濁水慢慢而靜,才能澄清而重現。所以有道之士,身雖處塵俗之中,其性順物而自然,不染不著,不滯不留,相似渾濁一樣,其性體常住。《清靜經》中進一步闡釋為:「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指出「清」和「濁」是「道」表現出來的兩個不同側面。所以,在人生觀中,就清與濁這兩個方面而言,後者必須服從於前者,因為老子是本著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的宗旨來闡述大道的,所以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必須與自然相協調,這樣才能以萬物養育群生。

寧靜才能致遠,《清靜經》中說:「夫人神好清,而心憂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要想達到「返樸歸真」,必須有一顆清靜之心,也就是我們常引以為鑒的一句話:「非寧靜無以致遠,非淡泊無以明志。」守住心靈的寧靜,等於守住內心的真善美、積極樂觀的陣地。《道德經》第三十一章說:「恬淡為上,勝而不美」,在煩亂的時代我們不妨多倡導這種心神恬適的意境。

《坐忘論》中說:「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帥。靜則生慧,動則成昏。」「智慧」,是從靜中的靈光一現而得。所以道教教義中有「明心見性」的實踐原則,以清靜心地為初地法門,主張十二時中,念念清靜,不被各種虛幻世情蒙昧真源,常處如虛空,逍遙自在。《晉真人語錄》說:「只要無心,無念,不著一切物,澄澄湛湛,內外無事,乃是見性。」所謂無心、無念、不著,乃心不染著外境之義,清靜還僅是修性的第一步,尚須進一步將清靜心地的念頭也加以泯滅,達到《清靜經》所說的「寂無所寂」,才算功夫精進。元尹志平說:「物慾凈盡,一性空虛,此禪家謂之空寂,吾教謂之清靜,此猶未也。至寂無所寂之地,則近矣」。善於養心的人,悲哀或快樂都不能改換他心靈的平靜,面對繁雜難解之事,處之泰然,是道德完美的表現。是以《道德經》說「重為輕根,靜為躁君」,重能制約輕,靜能主宰躁,為人輕浮,就失去根本,被人鄙視,難以為尊;做事急躁,就喪失了主動,難以成事。

現代社會中,痛苦的主要來源是心理的失衡,浮躁的心境使人無法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雲淡風清後才能顯露風景之秀美,平心靜氣時才會與靈魂對話。有人曾說「越是寧靜的水面,越能映照出四圍的景色和滿天的繁星」。我們的心也是如此,唯有擁有一顆沒有動亂、無有爭執、寧靜安詳的心,才能洞悉世事的本來面目,才能更好地化解各種矛盾。我們都在追求人生的幸福快樂,而快樂就來自於一種空明的心境、一種內心的自由與安寧。

六、從虛以高尚生活

《南華經》里講「唯道集虛」,也就是說「道」以「虛」為體,「虛懷若谷」是人生修養的最高品質。虛則能容,虛則逍遙,虛則遨翔,虛則合道。《道德經》中說:「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有道之人應該像大海一樣廣納百川,不拒細流,處下而不爭。「道」以虛為體,使萬物自然生化,各適其性,因此,我們看到,自然界儘管是由千差萬別的物種構成的,但其運行卻和諧而有序。同樣,在道教看來,差異並不必然導致衝突,只要我們能夠「虛懷若谷」,不自以為是,不存主觀的成見,相互幫助,相互寬容,相互尊重,我們就能夠和睦相處。道教講「慈愛和同」,就是要人們去用心認識世界萬物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統一性,維護它的和諧之美。在「同」這個方面,道教強調的是矛盾的辯證統一,如《道德經》中所說的「音聲相和」。而這樣一個和諧的最高體現就是以虛為體的具有無限包容性的「道」。「虛懷若谷」、「齊同慈愛」的教義思想,反映和突出道教以道的「虛無」、「慈愛」為根基的開放、包容、同情、和諧的精神,引導修道之人循天地之大道自覺修養身心。

《道德經》第十六章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虛之極,乃是萬物之極,是體悟大道的最高點。要達於此,必須抱一篤守而達「虛無之境」,在這最高境界,獲取最大智慧,可以體察萬物生長、宇宙生息的奧秘。所謂「站得高,看得遠」,當我們把自我融入到宇宙的永恆法則當中去的時候,就能以高屋建瓴的立場去思考問題,就不會戚戚於「小我」,而會自然顯露「真我」,像天地一樣涵容一切、無所不包。從空間來說,有虛才有空間,有空間才能有自由和發展。《道德經》中說:「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河上公解釋為:天地之間空虛,和氣流行,故萬物自生。人能除情慾,節滋味,清五臟,則神明居之也。虛的目的,就是要留出一定空間,生其「無」,而用其「有」,就如經中所說: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延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亦若我們所居住的的房屋,因為其空闊潔凈,才可以迎待佳賓並快意地生活。

虛要高遠而明達,要以道觀物,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以寬闊之胸懷包容他人,超越小我,融入大我,以達到無私無欲無我的境界。《道德經》說:「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心胸寬大如山谷一般,才是君子之德,以虛懷若谷的境界面對一切,以高遠而明達的目光觀察一切。《道德經》告訴我們:「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一個人的氣度、胸懷的大小往往決定了他所能成事的大小。大容納小,小歸於大,是亘古不變的道理。古往今來眾多英雄豪傑之所以能成就偉業,皆因為有著海納百川的胸懷,能包容逆耳之忠言。唐朝皇帝李世民善於納諫的故事足可以說明這個道理,當時的魏徵就是最敢幹諫言的忠臣。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徵問道:「何謂明君、暗君?」魏徵回答說:「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徵提出的「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這個原則在貞觀前期的決策中得到了比較好的貫徹,太宗遇事經常會與朝臣們廣泛地討論。而這也是貞觀政治風氣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大唐得以興盛的重要原因。李世民曾感慨到:「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有德之人總能以此警醒自己,其結果必定是滿目俊才,功成身就。

虛在道教思想中還體現著兼容並蓄,正如司馬談所說:「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故能「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道教的這種善於融攝百家之長與中華民族兼收並蓄、寬廣能容的特點是一致的。如今,這種文化包容的思想更完美地體現在了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制上。香港是個多元化的社會,中外人口共居、東西文化交融,經濟體制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市民在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宗教信仰、利益追求等方面存在著差異。香港政府稟持「求同存異、包容共濟」原則,正是這種文化上的包容,成為促進香港繁榮穩定的重要因素。一部中華文明史就是中華民族在長期奮鬥實踐中不斷地吸納先進文化的歷史。道教兼容並畜的包容精神,近代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曾將其概括為道教之真精神,既一方面盡量吸收外來之文化、外來之思想學說,另一方面又堅持本來民族之地位。這樣一種既開放吸收又不失去本來自我的精神,正是虛無之道賦予我們生生不息的力量。

道教是一個以「道」為宗,以神仙為信仰的宗教,因此從觀念到行為既有理想也有自覺,並得到很好的落實。道教中熱愛生活,圓融社會,利益人群,健康生命,升華生活的豐贍內涵,值得我們深入研究並加以挖掘整理和闡揚。讓我們更好地發揚道教優良傳統和優良教義,促進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和悅,更加高尚。

推薦閱讀:

從此城南無舊事(金台論道)
父親節~感恩父愛如山 - 舞墨論道 -
【論道】張志銘:審視當下中國監察體制改革 | 重磅首發
【金台論道】主流電影為何越來越受歡迎
本人于歸根99對詩論道:?妙妙妙皆妙??玄玄玄亦玄

TAG:生活 | 道教 | 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