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母使命,海上拒止還是爭奪制海?

原題為《一脈相承的中俄印三國航母》

更長遠看,中國需要足夠強大的遠洋艦隊來拓展在西太平洋的防禦縱深,保障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全球主要海上貿易通道安全。以對蘇式航母的研究和參考為起點,最終需求依然是超級航母。

飽經滄桑的蘇聯「庫茲涅佐夫」級未竣工航母「瓦良格」號,在大連船舶重工集團第一工場30萬噸級碼頭上擱置了1100多天。2005年4月26日,經過歷時3年的研究、測繪作業,它第一次進入干船塢,開始塗裝變更和艦體檢修作業,迎接等待已久的完工。

至2009年4月下旬,對動力系統、機電設備的修復以及拆除前甲板反艦導彈垂直發射井的工程基本完成。艦體由一號工場維修碼頭移動到三號工場(香爐礁)新竣工的30萬噸級船塢,轉入艦島改造、電子設備和武器系統加裝、航空設備調試以及動力系統試車階段。至2011年8月,全艦已滿足海上試航條件,經過12個月連續10次密集的海試,最終於2012年9月交付海軍,完成了由「瓦良格」號到「遼寧」號的驚艷變身。

2013年11月,一張「遼寧」號海上試驗時的航拍圖,兩架殲-15艦載戰鬥機停在船尾,官兵在飛行甲板上用身體拼出「中國夢強軍夢」巨大字體。海軍官兵在艦艇甲板上排字,是海軍的傳統文化,航母的寬敞甲板為排字活動提供了絕佳場所,美國和英國尤其熱衷於在重大節日、紀念日舉行排字活動。

無獨有偶,「瓦良格」號第一次在中國入塢前一個月,2005年3月10日,曾充當過「庫茲涅佐夫」級技術驗證艦的原「基輔」級航母4號艦「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在俄羅斯北德文斯克升起了印度海軍旗,宣告正式啟動修復和改裝作業。俄羅斯政府宣布,將這艘停航已屆10年的老艦免費贈送給印度,但印方須出資9.74億美元在北方機械製造廠(原402船廠)對其進行大規模現代化改裝,併購買價值5.26億美元的12架米格-29K型戰鬥機。

經過歷時5年的艦體和甲板改造,「戈爾什科夫」號終於脫去了蘇式特色載機巡洋艦的獨特外觀,成為一艘與「庫茲涅佐夫」號和「遼寧」號類似的STOBAR(短距起飛/攔阻著艦)航母。不過,全部改裝費用也由不到10億美元上漲至最後的23.5億美元,溢價140%。2014年1月7日,這艘在海試中曾屢次發生故障的「新航母」,終於抵達印度卡瓦爾港,以「維克拉瑪蒂亞」號之名加入印度西方艦隊。

藉助「維克拉瑪蒂亞」號工程恢復了航母大修和改造能力後,俄羅斯計劃在2017年初啟動碩果僅存的航母「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的中期延壽改裝。工程需要拆除「花崗岩」反艦導彈發射系統、過時的電子設備和防空武器,並對故障頻繁的動力系統進行全面檢修,以使該艦能繼續服役25年。

換言之,21世紀前半葉,中、印、俄三國海軍將各自保有至少1艘技術淵源相同、但艦載機配置和用兵思路大相徑庭的常規動力(STOBAR)航母。對一脈相承的上述航母命運及其改造的分析,或可為中國未來航母發展思路提供借鑒。

「遼寧」號上的殲-15戰鬥機正在進行作業,前方是一輛甲板牽引車。這種特殊車輛的職責,是讓艦載機在機庫、升降機、停機位、起飛位之間移動。

摻雜美式思路的「瓦良格」號改造

儘管「庫茲涅佐夫」號和「瓦良格」號(項目代號「1143.5型重型載機巡洋艦」)被視為蘇聯第一型正規航母,並具有與美國大型航母相仿的舷側式升降機、鋼製攔阻索和固定翼艦載戰鬥機,但武器配置依然延續了「基輔」級(1143型)強大艦載火力的傳統,在滑躍甲板末端正下方的垂直發射井內布置12具P-700「花崗岩」型反艦巡航導彈發射筒。反觀美國航母,一向只配備近距離自衛火力。

航母自身的火力居然不弱於導彈巡洋艦,這種蘇式特色安排主要是基於以反艦導彈「飽和攻擊」爭奪邊緣海制海權的考慮。為增加勝利幾率,必須儘可能多累積全軍在第一次攻擊中發射的反艦導彈數量。安裝有衝壓式發動機的「花崗岩」,單枚彈重達7噸,無法部署在噸位較小的「光榮」級巡洋艦上,只有內部空間足夠寬大的「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奧斯卡」級巡航導彈核潛艇以及排水量高達5.5萬噸的「庫茲涅佐夫」級可以搭載。付出的不輕代價,便是為放置導彈而犧牲機庫大小。

中國海軍更傾向於走以艦載戰鬥機執行制海任務的美式道路,「花崗岩」的存在無實際意義,發射筒的頂部開口還會影響飛行甲板的結構強度。因此,在「遼寧」號的艦體改造階段,對12座導彈發射筒的拆除成為一項相當重要的工作。海外媒體一度推測騰出的空間可以用於擴充機庫面積,但可能是為了減少對結構的破壞,參與過「瓦良格」號建造工程的原黑海造船廠設計部主任瓦列里·巴比奇在回憶文集《我們的航母》中認為,拆除導彈發射筒後,「遼寧」號的機庫面積仍與「庫茲涅佐夫」號完全一致,密集狀態下可停放22架蘇-33/殲-15型戰鬥機以及7架卡莫夫系列直升機。

「瓦良格」號抵華之際,已經安裝了全套主機和鍋爐,只是部分機電設備和線纜遭到破壞。由於並無證據顯示中國曾向俄羅斯訂購新的蒸汽輪機組和鍋爐,且中國海軍的4艘俄制「現代」級驅逐艦安裝的也是KVG系列鍋爐,有推斷認為「遼寧」號的推進裝置與「庫茲涅佐夫」號可能並無不同。在充當技術驗證和訓練用艦時,影響並不明顯,但在中國開始量產大型航母之後,很可能會通過換裝國產蒸汽輪機組、鍋爐甚至改用核動力等方式,解決蘇制動力系統的可靠性問題。

俄式航母的機庫和甲板布局、艦載機起飛模式、動力系統等先天存在的問題,既已無法在短期內獲得解決,那麼,通過電子設備和艦載機的搭配以提升母艦防空能力,遂成為「遼寧」號改裝的重點。「庫茲涅佐夫」號完工時,艦島的四面安裝有「火星-貿易風」相控陣雷達系統的天線面板,但測試中發現實際性能不佳,在「瓦良格」號開工後不久即取消。

中國海軍2009年夏天對「遼寧」號的艦島改造作業中,重新安裝了與052C型驅逐艦類似的國產346型多功能相控陣雷達,即著名的「海之星」。艦島頂部的塔形桅杆上方安裝有一部382型三坐標對空搜索雷達,即俗稱的「海鷹」。執行防空任務時,兩者的結合除去能為12到24架殲-15型戰鬥機提供空中指揮與導引外,還可以為編隊中的2艘052C型驅逐艦搭載的HHQ-9型遠程艦空導彈提供多目標攔截通道。這與美軍航母的用兵思路略有差異,同樣存在差異的還有早期預警模式。

35到50公里的中程距離上,「遼寧」號戰鬥群的對空防禦主要由4艘054A型護衛艦搭載的HHQ-16型中程艦空導彈來承擔。10公里內的近程防禦,則由母艦本身的自衛火力負責。與「庫茲涅佐夫」號相比,「遼寧」號以4座HHQ-10型近程艦空導彈發射系統加3座1130型近防炮的組合,替換了後者的4套6單元「短劍」艦空導彈垂髮裝置、8套「栗樹」彈炮合一系統以及6座AK-630M型近防炮,火力密度有所下降。就任務類型而論,已經可以滿足基本的防空需求。這一安排可能是受到美式航母設計的影響——對中遠程區域防空的重視程度更高,母艦本身的末端防禦則只須維持必要的程度。

「庫茲涅佐夫」號上的SA-N-9「短劍」近程防空導彈垂直發射裝置,從漆面破損多和銹跡斑斑可見保養狀態不佳。它在1991年11月從黑海出發,加入北方艦隊,直到1993年才接收艦載機。1995年,它前往地中海,而下一次遠航需要等待10年。蘇聯解體後,繼承了蘇聯武裝力量主要衣缽的俄羅斯軍隊經費嚴重匱乏,人員工資都發放困難,更別提航母的戰備訓練,連起碼的日常保養都難以為繼,昔日龐大艦隊只能停泊在港口裡慢慢腐爛、報廢。

中國航母使命,海上拒止還是爭奪制海?

對蘇聯海軍而言,「基輔」級和「庫茲涅佐夫」級也難以被稱為理想的制海型航母。1970年代,國防部長安德烈·格列奇科以及第17中央設計局(TsKB-17,現名聖彼得堡「涅夫斯基」設計局)的大部分設計師真正心儀的是代號為「鷹」(Orel)的兩個核動力CATOBAR(彈射助飛/攔阻著艦)航母設計方案,即1160項目和1153項目。

1160項目是蘇聯版的「尼米茲」級,滿載排水量8萬噸,安裝4台蒸汽彈射器和3部舷側升降機,搭載有包括米格-23A型戰鬥機在內的70架飛機。1153項目是加強版的「庫茲涅佐夫」級,滿載排水量7萬噸,安裝2台蒸汽彈射器和2部升降機,搭載50架飛機。

格列奇科的繼任者烏斯季諾夫任內,這兩個項目先後遭到否決。直到1988年底,蘇聯才正式開始建造其第一艘核動力航——比「庫茲涅佐夫」級長1/10、但依然採用相同的布局和滑躍起飛模式(試驗性安裝了彈射器)的「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該艦在1991年底停工時完成度不足20%,隨即遭到拆解,蘇聯的核動力航母夢一場空。

蘇式航母上堆積如山的火炮、導彈和火箭給人印象最為深刻,反常規的裝備發展路線,反映出蘇聯海軍高層對自己戰略模式的偏頗見解。早在1940年代,以弗拉基米爾·阿拉弗佐夫中將為代表的蘇聯海權理論家,就提出了近海控制與遠海爭奪相結合的「蘇維埃海洋學派」理論,認為在蘇聯的國家利益延伸到開闊大洋之前,憑藉以岸基空中力量為掩護的中型艦隊,便可以對沖美國式的制海型艦隊。

進入核時代後,季米特里·沙弗佐夫大校將這一理論進一步修正為「三環戰略」。第一環為直接毗鄰的半封閉海,如巴倫支海、黑海和波羅的海,須依託岸基航空兵和兩棲部隊對其建立嚴密的控制。第二環是與半封閉海相連的窄海或戰略遏制點(Choke Point),如挪威海、北海和日本海,須在此確立海上拒止(Sea Denial)態勢,阻止美國海軍利用上述水道實施空中和陸上力量投送。第三環為開闊大洋,待前兩項任務達成之後,可嘗試與美國海軍爭奪海上控制權(Dispute in Sea Control)。

至於戈爾什科夫的「戰略藍帶」學說,本質上只是對「三環」的簡化。利用彈道導彈核潛艇、大部分水面艦艇以及遠程岸基飛機在距離蘇聯海岸2000公里處建立「防禦藍帶」,確立戰略拒止狀態,阻止美國艦隊的介入。在「藍帶」以外,則視具體的戰略需求,決定是否進入爭奪。

無論哪一種模式,都拒斥馬漢式的絕對制海理念。戰略思想指導了武器思路,對作為制海型艦隊核心平台的核動力大甲板航母,蘇聯因此一直表示批評和懷疑。

「三環」和「藍帶」的指引下,儘管蘇聯也曾建造過類似「基輔」級和「庫茲涅佐夫」級這樣的功能型航母,但它們主要用途是充當彈道導彈核潛艇進入邊緣海或戰略遏制點時的保護者,即海軍核武器發射平台的保鏢。脫離了岸基遠程航空兵的保護,這些導彈發射架林立的「重型載機巡洋艦」根本無力在公海上單獨作戰,至多充當和平時期的某種「海軍勸服」(Naval Suasion)工具。

受此種設計理念的影響,俄、中、印三國的3艘蘇式大中型航母,即使經過成效顯著的改裝,依然為動力系統的可靠性、機庫和載機量限制、早期預警能力、單次出動的戰鬥機數量等先天不足所制約。所以,儘管彼此都叫作航母,蘇式航母始終無法如美式航母一般執行全球打擊和投送任務。

「遼寧」號的改裝工程告一段落之後不久,2012年4月,美國海軍退役上校卡爾·舒斯特(Carl Otis Schuster)在《海軍學會學報》上發表題為「地平線上的中國海軍」的文章。他推測中國可能利用岸基反艦彈道導彈(ASBM)建立一個反介入區,讓「遼寧」號及其後繼艦在該區域內充當快速反應平台。

但倘若真的拘泥於這一模式,中國的航母用兵思路也將被海上拒止所桎梏。畢竟,周邊海洋權益爭端和台灣問題只是崛起後的中國需要應對的短期考驗;在更長的時期內,中國需要足夠強大的遠洋艦隊來拓展在西太平洋的防禦縱深,保障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全球主要海上貿易通道的安全。

這意味著,中國的理想型航母必須擁有強大的綜合作戰能力和較遠的續航力,並向著核動力、CATOBAR、優勢制海和跨區域行動的方向發展。在此過程中,區域拒止/反介入(A2/AD)僅是一種戰術手段,而不應成為指導海洋戰略和艦艇設計的長期理念。

以對蘇式航母的研究和參考為起點,中國海軍的最終需求依然是超級航母。

特約撰稿/劉怡

編輯/陳祥 美編/青年

新媒體編輯/豐澤 馬茹均

本文節選自《一脈相承的中俄印三國航母》,原文刊載於《鳳凰周刊》2016年第30期,總第595期。

《"諜照」與猜想 中國新航母仍帶蘇式色彩?》《漁人的葬禮:十五年前的災難記憶》

《令計劃一家的隕落》


推薦閱讀:

美軍退役航母炸了25天才沉沒 中國反艦彈道導彈威力夠嗎?
國產核動力航母,讓我們正式走向星辰大海!(各國航母那些事兒)
中國航母遼寧艦將配備察打一體無人機
他回國,讓美國航母突然後退100海里!他去世,被領導人親筆批示!可現實卻……
大型戰艦動力源源不斷,得靠這種材料保證

TAG:中國 | 中國航母 | 航母 | 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