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幾件「元青花」人物圖案大型器試析

作者:鄧丁三    2012-11-04 17:39:31    來源 :雅昌藝術網專稿複製網址轉帖到:新浪微博元初在景德鎮設浮梁瓷局,其性質為元廷匠作院分支機構,不直接生產,主要是管理和稅收(為絲綢、茶葉、瓷器主要出口貿易集散地故),但也「描造諸色樣制」。根據出土資料,其時所燒青白瓷造型雅緻,修坯規整,水平極高,可以認為是當時奉御或官用標準器。元大都出土同期鈞窯象耳瓶亦具官窯特徵,而大威德基金會所藏「元青花象耳瓶」,則明顯為民窯特徵。僅見於公開發表的「元青花」人物大型器,一則多出土於明初高等級貴族墓葬,二則明顯具有官窯特徵,而人物題材多與墓主人生平相關,試析如下:1、沐英與青花瓷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及其他青花瓷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1959年出土於南京江寧沐英墓中。沐英《明史》有傳(略),在元末戰亂中其父母雙亡,身世很慘。這種仇恨是骨子裡的,所以,他不可能珍愛元朝的瓷器致被後人隨葬墓中。沐英忠勇善戰,尤其鎮守西南時,屢立戰功,深得太祖賞識。蕭何事迹始見於《史記·蕭相國世家》,「蕭何追韓信」則見於《史記·淮陰侯世家》(略)。在漢朝開國元勛中,劉邦以為蕭何功居第一,大致理由為三:保護秦朝檔案以知天下大勢;力薦韓信統兵終於全殲項羽大軍;善御人之道。朱元璋若特意選用這樣一個故事題材的經瓶賞給沐英,正是將其比作韓信,「使我高枕無南顧憂者,」故死後追封黔寧王。如果是沐英偶得元代御酒,在那樣一個民族矛盾依然十分尖銳的時期,酒喝了也就是了,不會將酒瓶長久保留以招猜忌。如史載(略),像沐英這樣的性格,既得明皇室恩寵,又非玩物之人,畢其一生卻保存個元青花的酒瓶子隨同自己南征北戰,可信度委實不高。從出土的梅瓶看,元朝到明初內府經瓶多素器,應該與景德鎮御窯青花大型器的產量有關。像「青花瓷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這樣的大型器,非熟練畫工無法經營,即便熟練畫工亦非朝夕之功可以成就,所以,貢入大內後再加裝上品御酒,應該是非常隆重的御賞之物。沐英於洪武二十五年(1392)六月病逝歸葬南京,其死後朱元璋特意賜酒祭奠這個忠勇善戰的養子,而沐英家人將其中一瓶御酒隨同下葬乃為情理之中(另一瓶御賜酒當供於家祠靈位之前),符合中國傳統貴族喪葬習慣。2、青花人物故事的類型分析諸如《西廂記》、《牡丹亭》之類的戲出故事多見於後世民窯瓷器中並不奇怪,但官窯器中所不見,因其不符合南宋以來程朱理學占統治地位的上流社會思潮,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所謂「西廂記考紅一折人物圖青花瓷罐」(見葉佩蘭《元代瓷器》),單純從圖案角度看,應為史傳白居易的故事「江州司馬青衫淚」。而「四愛圖」之類漢族的文人故事應不應該出現在元青花上,容後討論。我們先來看「三顧茅廬圖」。其典故出自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到了宋元時期,關於漢朝末年三國歷史故事的劇目已經有了幾十齣,而自元末明初羅貫中《三國演義》成書後更加廣為流傳。在《三國志》等歷史文獻中的正統觀念和情感色彩並不濃厚,到了《三國演義》中才變得鮮明起來,而「三顧茅廬」等故事隨之變得生動起來,也迅速成為繪畫題材。但這肯定是明朝以後的事情了,也是漢民族掌故中君主不惜屈尊以任賢能的經典之一,所以,用在洪武、永樂間,並用以此圖案為主題的青花瓷製酒容器賞賜重要的辭世謀士自然非常得體。而鬼谷子下山圖則更甚。鬼谷子事迹初見於《史記》,在《蘇秦列傳》中有:「蘇秦者,東周洛陽人也。東事師子齊,而習之於鬼谷先生。」鬼谷子被後世尊為縱橫家之祖,也是道家的一代宗師,事迹見於《戰國策》、《道藏》以及《孫龐演義》等。稱其曾任楚國相,後歸隱於衛國淇谷雲夢山中授徒,門下著名弟子有蘇秦、張儀、孫臏、龐涓、毛遂、樂毅、李斯等數百人,多為曠世之才。像這樣一個漢族的人物故事,元朝統治者理應忌憚,沒有道理去宣傳。而明初乃百廢待興之際,蒙古人的勢力未盡,依然是明王朝北部邊疆的最大隱患,被戰爭破壞的經濟也亟待恢復,因此,藉此題材表明朝廷廣羅人才的態度則是非常符合時政需要的。同時,朱元璋極其熱衷當時流行於南省的道家宗派正一道,認為其益人倫,厚風俗,對於緩和社會矛盾「其功大矣」,並於洪武元年建造玄教院,還曾親赴武當。這樣在洪武朝青花祭器中出現鬼谷子下山的圖案就再正常不過了。「尉遲恭救主圖」和「昭君出塞圖」青花瓷罐表現得都是忠君愛國的傳統故事。這些故事不難看出明顯的漢民族特有的感情色彩,應該說均不適用於元。而「蒙恬圖玉壺春瓷瓶」與「周亞夫細柳營瓷罐」更為典型。蒙恬(?—前210年),《史記·蒙恬列傳》所記甚詳。這段歷史最主要的意義是說,蒙恬是秦罕將。秦開國初命其率領30萬大軍北擊匈奴,他不辱王命,先是收復了從今天內蒙古河套以南到伊克昭盟地區的廣大土地,接著又佔領陽山地區,遷徙民眾修築長城,自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賈誼語)。再看周亞夫,同樣是個漢民族的大英雄。《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記載了其著名的事例,從此,「細柳營」成了後人形容軍隊常備不懈、軍紀森嚴以抗外敵的典故。其整軍備戰的事迹還是與抵抗匈奴入侵緊密相關。蒙恬與周亞夫都是抗擊匈奴、鎮守北部邊疆的民族英雄,元朝的蒙古上層統治者不可能不了解,因此,不但不會把這樣的人物故事用在官窯瓷器上,就連民窯之器上出現這樣的人物故事都可能會引發統治者的殘酷迫害。反之,明初就需要這樣的英雄故事來鼓舞鎮守北部邊疆的將領,而明朝再度大規模修築長城,同時大力弘揚蒙恬、周亞夫的精神正是情勢所需。特別是在祭奠戍邊將士的隆重場合上使用這樣題材的人物故事青花酒容器,其意義自然顯而易見。當然,如上的這些青花瓷器並未註明是官窯器,但做工如此精緻卻絕不是普通的日用瓷(宋代以後瓷器大略可分為御用瓷、官用瓷、貴族及達官定燒瓷、出口瓷、民窯細瓷與粗瓷等),因此,即便用於社會上層,也必須符合特定時期的政治環境、民族關係與流行風尚卻是常理。
推薦閱讀:

鳥山明:那個靠畫《龍珠》一年繳稅6億的年輕人
盧象升、楊嗣昌的「戰」「和」生死斗
明星比普通人好看多少?
胡一凡★當代寫實人物
哪個動漫人物的死亡讓你熱淚盈眶不能自已?

TAG:人物 | 圖案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