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薩德」之後的「333」

「薩德」部署之後的「333論」

儘管中俄強烈反對,韓美還是就部署「薩德」達成了最終共識。這一國際性的重大事件在中國引起了強烈反響,對中國政府的應對策略也是一次嚴峻的考驗。綜觀媒體、專家和官員的反應,我想做以下三個方面和三個層次的總結。

第一個方面:對「薩德」部署理解上的三個誤區

1、「薩德」部署原因的朝鮮惹禍論。這大概是很多專家和網友的定式觀點,表面看很有道理,因為朝鮮的一舉一動總是被西方媒體過度放大,尤其是美、韓、日的媒體過度渲染。從實力來看,朝鮮的所謂「行動」遠遠達不到對美日構成重大威脅的程度,即使是對韓國,也根本達不到需要部署高空攔截系統的地步。只要稍有點大局觀的人都能理解,朝鮮豈是美國的戰略目標?朝鮮惹美國,美國會部署,倘若朝鮮不惹美國,實現美朝韓和解的融合關係,「薩德」部署的可能性不是更小,而是更大。若「薩德」部署是朝鮮逼美所為,那南海呢?美國圍堵中國總不是因為朝鮮呢?

2、「薩德」部署無用論。有專家認為,按中國目前的實力,韓國允許美國部署「薩德」無異將自己綁成人肉炸彈,對中國構不成實質威脅。還有專家講,不要太重視「薩德」,美國可以高空攔截彈道導彈,我就發展可以躲開攔截系統的新式攻擊武器。我不知道這些專家是如何思考的,至少我不認同這些觀點,姑且不論中國開發新型武器實際能力到底有多強,就算未來可以避開高空攔截系統,你怎麼能保證,你研出了新矛,人家研究不出新盾呢?另外,就「薩德」部署的戰略影響而言,根本就不是中國能否打贏韓國的問題,而是國際格局尤其是東北亞格局發生突變的問題,絕不是朝鮮半島的安全問題。

3、「薩德」部署威脅次要論。有很多專家指出,中國當前最緊迫、最關鍵要應對的是南海問題,「薩德」部署還沒有帶來實際威脅,可以稍後處理。這種觀點也是不值得推敲的,南海緊迫么?肯定緊迫。但是,中國敢在南海打仗么?會在南海打仗么?我想都不會。既然這樣,說明中國在南海仍然只能做些象徵性(包括演習)動作,絕不會跟美國兵戈相見。而「薩德」駐韓則信號明晰,中國的矛還沒使出,人家的盾先亮相了,你若是沒有恰當應對之策,美國的矛可能隨之而來,人家在不停地刺激你的緊張神經,你卻反應不敏,麻木?南海和「薩德」看起來是兩個問題,本質上是同一個問題——美國在擠壓對中國的包圍圈。

第二方面:我對未來形勢的三種憂慮

1、希望不要出現骨牌效應。在韓國部署「薩德」,單從時間節點上看,當然不可能立即對中國產生實質性威脅,但是,它給了全世界一個極其重要的訊號:戰略上挑戰中國核心利益獲得成功。它改變了整個東北亞乃到整個亞太地區的戰略格局,從根本上穩固了美國可以在世界任何地點實現統治的形象。如果這次部署輕鬆過關,中國周邊某些國家是否效仿很難料定,如果出現骨牌效應對中國將是很悲傷的事情,越南、緬甸、中亞個別國家等會否在將來刺激中國?不要高估「一路一帶」的戰略作用,當中國自保安全的形象減弱時,「風吹兩邊倒」的國家隨時可能出現。

2、美國在中國周邊部署最先進攻擊系統的時間還有多長?中國暫時還不能簡單跟俄羅斯比,北約圍堵俄國的同時,對俄國人的戰鬥精神和決心還有所顧忌,但美國圍攻中國是否持有這種顧慮呢?我看未必。如果「薩德」部署被中國輕描淡寫地忽略掉,那麼,美國下一步行動就很簡單——繼續加碼。美國還很有可能繼續刺激朝鮮,假借朝鮮緊張局勢製造新借口,在中國周邊,甚至是在韓國部署核力量並非沒有可能,美國表面看十分討厭朝鮮,但實際上,美國一直在把朝鮮當作一張好牌在打,借朝鮮圍堵中國。相較之下,中國卻一直把朝鮮當作一張爛牌在打,費力不討好。

3、四個方向能否全面兼顧?前面我講過,「薩德」部署和南海爭端是同一問題,不是割裂的問題,美國近幾年在四個方向同時擠壓中國,東海、南海、藏南、半島(黃海)同時製造矛盾,這也是我2009在《熱戰時代》一書中曾經預料到的,美國同時干預四個方向毫無問題,我們呢?是否真做好了準備?

第三個方面:中國中短期應對之策

自2008年以來,中國並非沒有遇到好的戰略機遇期,危機初始,中國如果選擇有限性結盟,有能力改變世界經濟格局,也有能力顛覆一些傳統的區域組織模式,但是,中國不敢,中國選擇與美歐緊緊抱在一起。

近八年來,我一直在強調「熱戰」,而不是「冷戰」,也不是「新冷戰」,「冷戰」的特點是冷,在東西方對峙時期,意識形態和東西陣營的對立是冷對立,由於「華約」與「北約」的相對平衡,讓東西方都不敢輕舉妄動,美國沒有在世界範圍內為所欲為的膽量。現在,情況變了,全世界圍繞意識形態的全面對立消失了,兩大軍事組織的平衡對峙也消失了,只有美國在全世界亮肌肉,整個世界,每個國家之間的交往都是熱的,每個地區的安全都是熱的,各種形式的戰爭也是熱的,尤其是中美之間的對抗也保持著越來越熱的狀態。

由「冷戰」到「熱戰」是一次顛覆世界格局的轉換,中國必須放棄陳舊思維,在新的世界格局裡,中國應該用完全新型的國際構建觀來驅動自己的新型外交和軍事戰略,不顛覆過去,就沒有未來。

我認為,中國在中短期至少要做三大調整:

1、制裁關係對調。受制於各種因素,中國對朝鮮實施了歷史以來最強硬的制裁。自去年某時間點以來,中國對韓國實施了少有的優越政策,「蜜月感」甚好。現在,我看要把兩種情形對調一下——制韓放朝。韓國這次行動是對中國核心利益的嚴重挑戰,它的直接目標其實不是針對朝鮮,而是直指中國,韓國實際上在為「中韓爭端」做軍事上的準備,這反應了韓國人骨子裡的仇中情緒。

朝鮮,非常多事,令人厭煩。但我為什麼主張要取消對朝鮮的制裁?我想用一個極不恰當的比喻來說明:一個大家,如果要看好家,是你一個人看護好還是養條惡G陪著你看家好?回答這個問題難嗎?要想養好G,你不喂東西行嗎?

有人認為朝鮮有核,對中國威脅大,不能容忍。錯,巴基斯坦有核嗎?有,它不構成威脅嗎?有人說不構成威脅,因為它跟中國是鐵哥們。真是這樣?今天是鐵哥們,三十年後?五十年後呢?哪有永遠的鐵哥們?

對韓國的制裁不但要有,而且要快,更要全面。必須從政治、經濟和軍事三方面著手實施,要讓韓國有切身的痛感,否則,韓國將變得更象刺蝟。

2、中國必須構建有限同盟。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是亞太格局的重大轉變,它標誌著中美對抗關係進入新階段。大局在變,中國還能以不變應萬變嗎?不能。近二十年來的實踐反覆證明,你退一步,美國便進一步,美國對中國的包圍不是放鬆了,而是收緊了,對中國的打壓已經從經濟轉向全面,已經進入到軍事部署的最關鍵一環。如果中國繼續抱著「不結盟」舊思想不變,我不相信中國未來能打贏與美國同盟的戰爭。當年,中國能打贏聯合國軍,靠的不是忍讓,是勇敢,是決心,是意志,是智慧。現在,中國還擁有什麼?

我曾經提出過首先跟俄羅斯聯合將「上合組織」軍事化的主張,現在,我仍然堅持這一主張,這裡面會有很多困難,異見國家較多,但是,我們可以先組建少數關鍵國家同盟,以此為核心,再逐步擴大同盟範圍,甚至可以跨區域,北約可以無限擴張,以中俄為基礎的同盟也可以跨洲擴張。誰是美國的敵人,誰就可以成為中俄同盟的同盟。

俄國,很多人也不喜歡,但歷史是動態的,滿足現實需要才是真正有用的戰略需要。建議大家都去讀一下18世紀以後的歐洲戰爭史,你會明白一個道理:同盟永遠是動態的,利益才是現實的。為了利益,你可以放棄一些,你可以根據時代需要動態調整。

3、承諾需要動態調整。中國是有五千年厚重文化的文明大國,歷來重視仁義禮智,安邦睦鄰古有傳統,少有侵略性和掠奪性擴張意識。在一定的時期內,中國承諾「不先發制人」和「不首先對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是正確的。但是,如果中國受到了迫在眉睫的安全威脅,是否還要堅守這些承諾呢?我認為不需要。面對侵略者,面對已經拉開的戰場,你再承諾,就是不尊重同胞的生命權。

中國是否可以「以大打小」?我認為可以,不但可以,就要這麼執行。大家看清楚,美國這麼霸道,近幾十年中,被美國打過的國家全是小國家,它的戰略目標就是不斷清除大國周圍的小國,以此削弱大國的影響力,進而實現自己的全球霸權。對韓國,對越南,對菲律賓等,中國都可以主動出手敲打出頭鳥。在降伏敵人的時候,其實本沒有大小之分,誰最容易打,就先打誰。

中國不一定馬上要打仗,但中國必須讓某些國家嘗到:一不小心就被中國打痛了。

有關「薩德」部署,本人暫訴如斯,觀後再議。


推薦閱讀:

朴槿惠稱韓美正磋商部署薩德 中方重申:明確反對
伊斯坎德爾會是薩德剋星嗎
韓國總統下令暫停部署薩德,希望這不是緩兵之計
薩德入韓,國人勿慌,丟棄幻想,準備鬥爭!
怎樣看待美國用薩德猛懟中國?美國為什麼要碰半島「穴位」?

TAG:薩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