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邊建若干「微中心」疏解非首都功能
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進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有專家學者建議在北京周邊地區建設若干個承擔特色功能的「微中心」,規劃面積20至30平方公里,人口規模最好不超過20萬。
《「微中心」建設與京津冀協同發展學術研討會》今天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微中心建設與非首都功能疏解」、「微中心的選址原則與條件」、「微中心建設中的政府與市場」等重點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北京方迪經濟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趙弘認為,現階段加快「微中心」建設,是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進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的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抓手。在北京周邊地區建設若干個「微中心」,有助於優化北京城市功能布局,加快構建「中心城區—副中心—微中心」的多中心、網路化的都市圈格局。
趙弘指出,全球許多大都市在空間格局演變過程中,為解決城市規模擴大與運行效率的矛盾,將某些功能分散布局到中心城外圍的某些區域,形成所謂的「新城」、「衛星城」、「業務核都市」等,構建起了分散化、多中心且有機聯繫的大都市空間格局。
趙弘認為,所謂「微中心」是指與大都市中心城區保持適度的空間距離,通過承擔某種特色城市功能,與中心城形成功能互補、有機聯繫,且自身具有一定的集聚能力、能夠實現職住相對平衡的區域性小城市或者功能性板塊。
趙弘指出,目前,北京中心城面積已經過大,如果「微中心」距離中心城太近,不利於為首都留下足夠的生態空間;距離太遠則會超過「1小時通勤圈」範圍,使「微中心」缺乏吸引力。因此他建議,在距離北京中心城40至100公里的空間範圍內選址建設「微中心」。
「未來北京周邊『微中心』建設必須要有市郊鐵路做支撐。」趙弘指出,「微中心」的選址主要是能夠通過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高速公路等與北京中心城實現快速聯繫,或者屬於京津冀「四縱四橫一環」城際鐵路規劃所涉及的區域。
趙弘認為,「微中心」作為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接地,要有一定的空間規模,實現居住、就業、公共服務等功能協調發展。「微中心」的規劃面積最好在20至30平方公里、人口規模不超過20萬。
趙弘說,考慮到北京周邊區縣(市)中心城區已有一定的規模,不宜在原中心城基礎上「攤大餅」式擴張。他建議採取「雙子城」模式,在距離老城一定空間範圍外建設「微中心」,並嚴格劃定生態邊界。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區域經濟室主任陳耀指出,「微中心」最好選址在省縣鎮里,要儘可能避免重建新城和新鎮,最好是依託原有中心鎮交通便捷的基礎上進行改造。他特彆強調,「微中心」建成後一定要具有聚集效應和輻射帶動效應。
北京方迪經濟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趙燕霞做了題為「『微中心』建設:戰略要點與實施路徑」的主題發言。她說,建設好「微中心」是一項系統工程,按照「百年規劃」要求,前瞻性編製「微中心」總體規劃,引入「產城融合」、「智慧城市」、「海綿城市」、「街區制」等新理念,合理布局生產、生活與生態空間。
趙燕霞同時指出,要通過建設空間載體平台、特色產業服務平台等一批功能性平台,加強「微中心」與北京的對接合作,吸引特色產業要素加快集聚。
趙弘也持相同觀點,他認為,「微中心」要承擔某種特色功能,如科技、教育、醫療或產業等功能。在北京周邊建設「微中心」,要優先選擇特色產業發展基礎較好,或者已經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重點項目的區域。
推薦公眾號
推薦閱讀:
※一帶一路計劃成功征服周邊五國
※周末游好去處 | 上海周邊酒店推薦
※果粉看過來,你還差這些Macbook神器
※日向周邊6國提供軍援
※京城周邊隱藏著15處堪比西湖的景色,只有1%的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