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轉型」與粵港澳大灣區(二):以「雙轉型」引領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一、打造新都市群:構建體量最大的世界一流灣區
(一)粵港澳大灣區已經是世界級灣區
與三大世界一流灣區比較,粵港澳大灣區頗具實力,已經是世界級灣區。粵港澳大灣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多,GDP是東京灣區的3/4,與紐約灣區不相上下,是舊金山灣區的1.8倍,增長潛力最大。GDP佔全國比例為10.8%,高於紐約和舊金山灣區。機場旅客吞吐量在四大灣區中列第一,且領先優勢明顯。
表1 粵港澳大灣區與三大世界一流灣區的比較(1)
種種跡象顯示,隨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程度的提升,開放型經濟結構的優化和高效型資源配置體系的完善,粵港澳大灣區將形成強大的要素資源集聚能力、強勁的對外開放的功能和全覆蓋、發達的國際網路,在全球經濟和國家發展中的地位將明顯提升,綜合實力將不遜於世界一流灣區,將是全球空間和經濟體量最大的灣區,將成為引領區域和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二)粵港澳大灣區的特點:梯度差異的競爭優勢
粵港澳人均GDP和第三產業比重較低(表2),表明粵港澳大灣區存在發展梯度差異。灣區內11個城市人均GDP和產業結構也證明了這一點(表3)。參照世界銀行標準,灣區內7個城市屬於高收入,4個屬於中等偏上收入。三次產業結構則差距較大,第三產業最高和最低之差超過50個百分點。至於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則是排名第二的東京灣區的8.5倍,表明粵港澳大灣區在向創新經濟和服務經濟發展的同時,港口經濟和工業經濟將繼續存在,從而形成獨具中國特色的多階段、混合型灣區經濟特徵。
表2 粵港澳大灣區與三大世界一流灣區的比較(2)
梯度差異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最大特點,也是最大優勢。就創新科技而言,舊金山灣區很大程度上矽谷設計深圳製造。粵港澳大灣區則完全可以憑藉健全的產業鏈,實現設計製造同區域完成,這意味著粵港澳大灣區同時具有競爭優勢和成本優勢。
表3 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11城市的發展概況
註:港澳產業結構為2015年數據。世行2015年根據人均國民收入劃分的發展階段為:低收入國家<=1025;中等偏下收入國家=1026-4035;中等偏上收入國家=4036-12475;高收入國家>=12476。
(三)粵港澳大灣區「一國兩制」的特殊性、機遇和挑戰
「一國兩制」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最大特點和優勢,是粵港澳大灣區特質的決定性因素,是粵港澳大灣區不同於目前所有國內外灣區的本源性因素。把握和處理好「一國兩制」問題,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優勢,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中之重。「一國兩制」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但機遇大於挑戰。在「一國兩制」框架下,著力對接「國家所需,港澳所長」,大膽探索粵港澳協同化發展新模式,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實現港澳經濟持續增長,促進港澳長期繁榮穩定,是粵港澳大灣區必須面對且必須妥善解決的問題。粵港澳大灣區應該成為「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示範區,應彰顯「一國兩制」事業的強大生命力。
應正確認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間的潛力和差距。在貿易、金融方面,港澳特別是香港具有領先優勢,內地還有不小的差距。而在創新科技方面,內地比如深圳具有領先優勢,港澳開始出現差距,灣區內新的高科技公司主要在珠三角特別是在深圳。其實深圳的市場條件不如港澳,但卻出了這麼多優秀的世界級企業。這就需要港澳思考如何推進創新科技發展,強化經濟發展後勁。實際上,差距就是潛力,灣區城市各有潛力,如能在大灣區框架下彼此學習,互相促進,將化挑戰為機遇,實現更好發展。
(四)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化、市場化和開放經濟
國際化。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具世界競爭力的生產要素和產業集群,已經發展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商品和服務供應鏈。既有中低端生產要素、基於全球分工、支持跨國公司運營的加工貿易基地,又有高端生產要素、基於自主創新的全國科技產業創新與技術研發平台;是世界聞名的產品供應基地,也是亞太區首屈一指的現代服務業中心,具有相當的國際競爭力。
市場化。粵港澳大灣區珠三角9市一直是全國市場導向改革的先行者和試驗田,是內地市場意識最強和市場體系較完備的地區,而港澳兩個特別行政區則是世界公認的市場經濟制度和自由經濟體,因此粵港澳大灣區的市場化水平在國內是最高的。
開放經濟。粵港澳大灣區對外開放度不但在全國領先,在亞太區也令人矚目。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出口佔GDP比重高達75%,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8倍,進出口貿易總額高達1.89萬億美元,在全球灣區中獨佔鰲頭。廣東外向型經濟特徵突出,2016年進出口總額和實際利用外資分別佔全國的26%和21%,港澳則是開放經濟體。此外,香港吸引了大量全球跨國公司區域總部及海外金融機構,使得粵港澳大灣區形成了開放型國際網路。
二、強化創新驅動: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綜合競爭力
(一)粵港澳大灣區強化創新驅動的可能性
(1)基礎條件。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要素資源豐富,創新科技支撐系統強勁,具有提升創新驅動能力,打造成為世界級科技創新灣區的基礎條件。
研發機構和大學。粵港澳大灣區內,廣東有26家國家重點實驗室、201家省重點實驗室、64家企業重點實驗室,正在建設4家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有16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和6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澳門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1個國際實驗室。香港有5所大學進入全球大學百強,中山大學、華南理工等高校也排名較前。
創新型企業。粵港澳大灣區擁有一批領先世界的創新型企業,包括華為、騰訊、中興、比亞迪、華大基因、大疆等,這些企業的PCT國際專利申請數量佔全國的一半,按國家地區排名,在全球排第6。其中華為是兩家入選波士頓諮詢公司(BCG)2016年全球創新企業50強的中國(含港澳台)企業之一。
創新科技加速發展。粵港澳大灣區中的廣東珠三角地區的創新科技開始進入加速發展階段。2016年研發支出佔比達到2.58%,區域創新能力綜合排名連續9年位居全國第二,達到創新型國家和地區水平;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近2萬家,居全國第一,量大質優;國家級孵化器達83家,科技企業孵化器達634家,全國第一;在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研發機構建設、企業技術改造、孵化育成體系建設、自主核心技術攻關等方面成效顯著。
(2)共同需求。粵港澳大灣區四大核心城市各有優勢,也有軟肋和不足。通過發展創新科技協同發展,揚長避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的共同需求。
香港。香港全球頂級高校較多,基礎研究能力較強,在人才、科研、資本、法治等軟硬條件上均具備世界級水平,但科技應用和產業化問題一直困擾香港:科技產業發展薄弱,沒有全球性的科技創新產品或公司,也沒有形成充滿活力的創新科技生態圈。
廣州。廣州高校和科研平台豐富,但在市場導向、企業主體,著力建設國家創新中心城市和國際科技創新樞紐方面尚有差距。缺乏國家級科技型龍頭企業,產業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體制約束較多,高科技企業規模小。
深圳。深圳已經形成產學研緊密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初步形成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架構,但缺乏高質量的研究型大學以及世界級的基礎性、前沿性研究平台,迫切需要加強建設與世界級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相匹配的科技創新基礎設施。
澳門。澳門需要通過發展科技創新,培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逐步改變博彩業「一業獨大」的產業格局。
(3)市場支撐。來自兩個方面:「一帶一路」特別是「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或地區的外部市場,「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形成的內部需求空間。
外部市場需求。「一帶一路」戰略涉及約65個國家44億人口,佔全球總人口的62.5%;經濟總量超過20萬億美元,佔全球總量的28.5%;我國與沿線國家貿易額超過1萬億美元,占外貿總額的比重超過1/4。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或地區海上往來距離最近的經濟發達區域,也是經濟互動最密集的區域。作為國家「一帶一路」創新科技的綜合服務中心和戰略支撐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地區的需求,將為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科技的應用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
內部市場支撐。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腹地,「泛珠三角」區域擁有全國1/3的人口和1/3的經濟總量,是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目的地和空間載體,可承接粵港澳大灣區引入國際科技創新資源和自我創新成果的輻射區和腹地。泛珠三角地區龐大的市場和區域,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科技的規模化、成果效益最大化提供強力支撐。
(二)粵港澳大灣區創新驅動前景可期
全球工業革命策源地。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製造業門類最全、產業鏈最豐富、市場化最活躍的城市群,具備擔當中國在第四次工業革命「彎道超車」的轉型力量主體,應該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多元化城市集群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創造了條件,為引領和推動全球科技革命和創新變革提供了豐富的產業資源、科技資源、市場空間及企業主體。
粵港澳大灣區應著力構建科技原發、源頭創新及集成、組合創新的集成平台,打造「中國矽谷」;把握第四次工業革命尚處於孕育之中的戰略機遇期,推動世界工廠高端製造的躍升;扭轉多產業的關鍵技術、核心技術及關鍵元器件受制於發達國家的局面;緊盯世界科技前沿,融入世界創新網路;著力打造「全球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成為全球創新網路的組織中樞。
全球高端科技彙集地。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快推進,全球化、信息化和網路化深入發展,創新要素和跨國資源流動愈發活躍,開放融合創新已是大勢所趨,爭搶國際高端創新資源成為各個國家的共識。能否成為全球高端科技彙集地,決定著粵港澳世界級科技創新灣區的成敗和成色。
粵港澳大灣區應藉助創新成為全球經濟發展主流趨勢,利用世界一流電子信息硬體配套能力,吸引全球高端科技要素資源匯聚,成為全球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首選地和全球高端科技的彙集地。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海外創新中心。以集聚海外創新資源為宗旨,以引進海外高科技項目和高端人才為目標,以全球選點建設海外創新中心為手段,彙集全球創新資源。
全球數字經濟生成地。數字經濟是在信息技術最新發展基礎上,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經濟活動相融合形成的全新的經濟形態。數字經濟與快速創新緊密相關,核心本質就是創新。數字經濟將拉動新工業革命持續推進,產品製造將全面數字化、網路化和智能化。粵港澳大灣區應成為全球數字經濟生成地。
粵港澳大灣區應著力發展「互聯網+」「+互聯網」經濟,加快向全社會深度滲透,提升數字包容性,放寬市場准入,強化信息通信技術創新,推動數字經濟增長。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政府數據開放,培育和扶持數字型企業發展,整合工業、產業、城市、政府等大數據等數據資源,將粵港澳大灣區建成高度互聯的數字化世界,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創始者、領跑者和典範。
全球創新生態系統培育地。創新生態系統是指創新要素相互支持、促進、協同以及深度、有機融合。企業是創新生態系統的主體,粵港澳大灣區既有國際化程度很高的創新巨頭,也有創新動力十足、能力較強的小微企業。粵港澳創新科技合作更加成熟穩定,區內城市產業園區和製造基地各具特色和競爭力。創新環境良好,創新創業者可一展身手,有望成為全球創新生態系統培育地。
粵港澳大灣區應著力創新科技新機制的建設,加強創新科技頂層設計,強化規劃引領和政策扶持,形成產業創新生態系統內部各要素、各環節、各部門的強力支撐與高效協同機制,培育創新主體,發展創新文化,構建創新生態。依託現有產業集群,延伸產業鏈、豐富創新鏈、提升價值鏈,建設全球重要的高端製造業和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融入全球創新系統
(三)粵港澳大灣區強化創新驅動的主導路徑
拓展新空間。以香港、深圳、廣州為節點,構築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走廊和科技產業帶。打造深港科技走廊、廣佛科技走廊和珠澳科技走廊三大科技走廊。構建粵東、粵西沿海科技創新產業、輻射雲貴的西南產業帶及輻射湘贛的中部產業帶,打造層次更立體、覆蓋鏈條更全面的科技灣區形態。加強前海蛇口、南沙、橫琴三個自貿片區的聯繫,以此為平台推動珠江口兩岸世界級城市群建設,打造中國灣區經濟標杆。
以港澳為科技創新國際商務平台,以深圳和廣州為科技創新、科技產業的研發平台和產業孵化平台,以東莞、佛山、珠海、惠州等為產業轉化平台,推動在河套地區高標準建設「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多維度、寬領域和複合型的科技創新區域合作平台,對接國際,輻射國內,構建輻射「一帶一路」科技創新網路的神經中樞和雲平台。
建立粵港澳城市科技創新聯盟,加強粵港澳在創業孵化、科技金融、科技服務業的開放合作,建設面向港澳的科技企業孵化器、青年創業基地,舉辦創新創業活動,打造創新創業合作示範區。
打造新動能。加快規劃建設國際信息網路核心節點,優先在粵港澳大灣區推進第5代移動通信(5G)研發和應用。在前海、橫琴、南沙自貿區設立國際網路專線,提升互聯網國際出口帶寬能級。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平台,實現智慧城市信息平台的信息共享、資源互通,提高信息互聯互通功能。
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集群。創造新產品、新需求、新業態,推動經濟格局和產業形態深刻調整。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新興產業集群。重點培育數字經濟、人工智慧、航天航空等未來產業集群。
發展「互聯網+」,打造全球「數字灣區」典範。打通粵港澳「互聯網+」的產業鏈、支付鏈、數據鏈,發展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網路教育、遠程醫療、在線娛樂等數字經濟。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深度融合,植入數字化、虛擬化、智能化技術,發展柔性化、網路化、個性化生產的製造模式。
加強人工智慧、量子通信等前沿技術研究儲備和產業轉化。從全球研發投入最集中的信息網路、生命科學、清潔能源、新材料與先進位造、量子計算機與量子通信、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納米科技、石墨烯材料等前沿科技發力,形成一批國際前沿技術中心,為下一輪科技產業轉化儲備技術資源。力爭在移動互聯、基因工程、再生醫學、人工智慧、金融科技等領域成為領先者。
培育新主體。培育容納高端人才的國家級科研工程中心和高等院校。推動粵港澳高校聯合共建優勢學科、實驗室和研究中心。整合利用香港高等教育、科研機構、國際科技創新信息等特殊資源,深化粵港澳高校研發合作、粵企港校產研合作。
培育高研發投入的民營企業和科技創新型企業。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提高科技創新效率,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增強對區域創新的服務和輻射功能。
培育機制靈活、創新活躍的社會機構和團體。加強科技創新的社會機構、研發團隊及第三方機構的培育,發展具備國際視野和服務能力的科技中介機構,提升科技創新的專業服務能力。
培育粵港澳青年創新人才。圍繞產業轉型升級需求打造高水平綜合性和理工科大學及重點學科,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基礎研究人才支持機制。在廣東三個自貿試驗片區及深港、珠澳邊界地區打造國際暨粵港、粵澳創客中心,助力青年創新創業。
構建新機制。探索建立大灣區科創聯席會議協調機制、科技創新戰略框架、科技創業合作框架、標準體系合作機制,建立符合創新規律的跨區域政府管理和協調制度。優化科技創新的營商環境,著力建設制度、規則、知識產權保護、創新要素供給和集聚高地。
建立粵港澳大灣區開放型科技創新體系。合理部署研發資源的縱深配置,構建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政產學研相結合的開放型區域創新體系。建立開放透明的市場准入管理模式,按照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要求,營造世界一流的科技創新環境。
探索「粵港+國際」創新科技合作新模式。藉助香港體制機制、國際網路等制度資源優勢,廣東高科技產業優勢,構建「粵港+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新模式,吸引國際研發機構進駐香港,進而與深圳等灣區城市開展研發和產業合作,提升國際化水平。發揮廣東前海、橫琴和南沙三大自貿片區在粵港澳體制合作、體制創新方面引領帶動作用,推進與港澳商事調解機制的對接。爭取國家授權廣東在與港澳科技合作發展方面先行先試。
三、粵港澳大灣區願景:中國大灣區
根據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王春新博士的預測,到2025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將達到2.5萬億美元,有望超越東京灣區,成為全球最大的灣區經濟體;20年後,粵港澳大灣區GDP總量有望突破5萬億美元,甚至有機會超過東盟10國的總量。屆時,粵港澳大灣區將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大灣區,全球首席大灣區。
推薦閱讀:
※中央計劃將港澳特首述職制度化 梁振英:是好事
※老廣最快五一前可刷卡去港澳
※粵港澳大灣區崛起,東莞是最大受益者!
※新華澳報 傅瑩警告美國楊蘇棣不得干涉港澳事務!
※由「港澳遊歷險記」引發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