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十要」「十不要」(精)
編者按:教育如果只靠學校,就不叫教育而叫託管。教育如果從孩子出生第三天開始,就晚了兩天。為發揮家庭早期教育的功能,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攜手協作,特編寫此材料贈家長朋友,以指導家庭教育行為。
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身體素質以及活潑開朗、樂觀向上的性格,並使他們嚮往知識,熱愛科學,是造就優秀人才的堅實基礎。在孩子的人生歷程中,父母是嚮導和路標,家庭教育的作用至關重要。黎巴嫩詩人紀伯倫說:「如果父母是張弓,孩子就是搭在弓上的箭。」孩子將來成就如何,射向那裡,射多遠,無疑受到父母這張「弓」的影響。那麼,父母如何造就一支具有強衝擊力的利箭,射向他們人格與智慧的高度呢?《家庭教育「十要」》將助你一臂之力。
一要讓孩子適當地參加勞動。實施勞動教育,培養孩子的勞動觀點和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是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環。大量事實證明,孩子參加適當的勞動有利於身心的發育和健康成長:(1)勞動可以使人學到一些勞動技能,為未來的獨立生活作準備,得到生活能力以及職業能力的訓練;(2)勞動可以鍛煉體格。勞動中的鍛煉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還有勞動成果所帶來的價值效應,相對於純體育鍛煉來說,是一種更具合理性的補充鍛鍊形式;(3)勞動可以訓鍛煉人的動手能力和反應能力,可以使人形成完善的心理機制;(4)勞動是最好的實踐形式,可以獲得大量的直接經驗(包括成功的經驗與失敗的教訓),驗證、鞏固和消化間接知識;(5)勞動可以鍛煉不怕困難、持之以恆的堅定意志,可以鍛煉自己動手,自食其力的良好品質,克服依賴、懶惰心理、畏難情緒以及貪圖安逸、不勞而獲等種種不良習慣;(6)勞動可以幫助孩子樹立責任心。
事實上,許多國家都非常重視勞動教育,個別國家還有相應的剛性措施。如德國的法律規定;孩子必須幫助父母做家務。凡6-10歲的孩子要幫助父母洗餐具,整理自己的床鋪用具,收拾房間,到商店去買東西;10-14歲的孩子要在花園裡勞動,洗餐具,給全家人擦皮鞋;14-16歲的孩子要擦汽車和在菜園裡翻地;16-18歲的孩子,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間大掃除。據有關資料統計,一些國家小學生平均每日勞動時間為:美國72分鐘,韓國42分鐘,法國36分鐘,英國30分鐘,中國僅為12分鐘。讓孩子從小參加勞動,看來近乎殘酷,當孩子成人之後方感到這種磨鍊增長了才幹,鍛煉了意志,一生受用無窮。
二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一般說來,周圍的一切事物對幼兒都是新鮮的,令人激動的。但當他們逐漸熟悉了這些東西,知道了它們在生活中的應有狀態,對此他們便不再感興趣了,而將注意別移。因此,幼兒好奇心的範圍在不斷擴大,在外界許多事物的刺激下,好奇心不斷增強,對此家長一要理解,二要保護。比如爬樹,雖然有點危險,若因此而禁止爬樹,就會奪去孩子廣泛深入地了解樹木以及樹木與他自身關係的機會;孩子不停地向你提出種種幼稚可笑的問題,你一定要認真應答,不能迴避,更不能訓斥,反而要引導孩子善於提出問題,培養孩子多問為什麼,否則很有可能掐掉好奇心的萌芽,熄滅一簇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教育家陶行知的一位朋友有次來找他,告訴他一件自以為很痛惜的事:他的孩子在玩耍中,把他的金錶拆壞了。陶行知問他「你怎麼處理這件事的呢?」朋友得意地回答「我把孩子痛打了一頓,他討饒了!」陶行知聽罷此言,不禁一拍桌子,大聲地驚嘆道:「恐怕中國的愛迪生被你槍斃掉了!」朋友被陶行知的驚人之語嚇呆了,不知所措。陶行知片刻之後又建議他說:「補救的辦法還是有的,請你把孩子和金錶一塊送到鐘錶鋪去,修表的師傅要多少錢就給多少錢,附帶的條件是讓孩子在旁邊看如何修理。這樣,修表鋪成了課堂,修表匠成了先生,孩子成了學生,修理費成了學費,孩子的好奇心也可以得到滿足了。」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就等於無限拓展了孩子能力增長的空間。
三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培養孩子的精神獨立性,逐漸讓孩子減少對父母的依賴,使他們向自立、自主、自強的目標邁進,這是幫助其發展體能、增進智力、趨於成熟的必要步驟。古時候,那些高門望族的子弟依賴祖輩的高官厚祿,過著奢侈荒淫、優裕閑暇的寄生生活,飽食終日,無所事事,有的坐吃山空,傾家蕩產;有的昏庸到老,遊手好閒,大都沒有什麼出息。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出息,能成人成器,這就要求家長從小刻意養成孩子自立的習慣,比如剛學走路的孩子跌倒了讓他自己爬起來,大人不去拉;3歲多的孩子讓他學著穿衣穿鞋、揩屁股;4歲多的孩子讓他盡量自理自己的生活,如刷牙、洗臉、洗滌手帕、吃飯喝水等;5、6歲的孩子除要自己管理自己外,可使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和大人外出背著自己東西的小包等。日本人在培養孩子獨立性方面,值得我們借鑒:日本小學生、中學生在無老師帶領的情況下,經常到農村去干農活,登山,去無人島或森林野營,在那裡他們尋覓野果、檢拾柴草、尋找水源,遇到危險自己營救自己,訓練克服困難無依賴獨立生存生活能力。
鄭板橋曾告戒子女: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當父母的為了把孩子教育成「好漢」而不是「窩囊廢」,不妨心「硬」一些,把鄭氏家訓及早讓孩子落實在行動上。
時代呼喚著獨立精神,社會將越來越崇尚獨立人格。
四要溶入孩子的遊戲生活。小孩子天性愛玩,他們對一些事物的認識和理解就是在玩耍中完成的。特別在人格形成的幼兒期(3~6歲),是最需要父親的時期,平時較少和孩子接觸的父親要設法找機會陪孩子玩。當孩子纏著要陪他玩的時候,父親一定得放棄高姿態,用「白鳥入蘆花」的精神和孩子相處,與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和其打成一片,陪孩子一同玩耍流汗,在一個充滿歡笑、平等、和諧氣氛的遊戲過程中,孩子就能感受到親情的溫暖與心靈的交流,這種體驗會使孩子終身受益。同時,父親很自然地就把認知本領、責任意識、道德意識、價值觀念傳遞給了孩子,使孩子的心智發育走向健全、成熟。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教育的基礎主要在5歲前奠定的,它占整個教育過程的90%。在這以後,還要繼續進行。人得進一步成長、開花、結果,而你精心培植的花朵,在5歲以前就已綻 蕾。」5歲之前遊戲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內容,父母特別是父親如果忽視或放棄與孩子一同遊戲的機會,那就等於你忽視或放棄了教育孩子的機會。
五要讓孩子喜歡讀書。知識是摒棄假、丑、惡的盾牌,也是通向真、善、美的引橋,而讀書是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在孩子年幼時,父母應從書籍中摘取一些寓言、童話、神話、傳說、故事講給他們聽,以此激發孩子的求知慾和閱讀慾望。稍長,可給孩子準備一些兼具知識性、趣味性、教育性且圖文並茂的讀物,讓其從閱讀簡單的文學、科普作品中得到樂趣與陶冶,進而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為適應學校讀寫型文化生活作好心理和行為準備。事實表明,那些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往往就是從小培養起了閱讀興趣、閱讀習慣的孩子。在這方面,猶太民族走在世界前面。猶太人認為,讀書特別是鑽研經典《托拉》,會使一個人變得公正、虔誠、正直、溫順謙恭、富有信仰、遠離罪惡、接近美德,「整個世界都受惠於他」,「通過他世界享有了聰慧、忠告、智性和力量。」一位猶太作家在自傳中寫到,在俄國沙皇尼古拉一世統治時期的一個小鎮上,猶太人為了能夠送孩子上學,竟不惜傾家蕩產。不少窮苦人為了替孩子買書交納學費,「賣掉了自己最後一個枝形燈架或者僅有的枕頭。」這種讀書學習的熱情使當地猶太人除了一個傻子外,沒有第二個文盲。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地的基督教徒卻全部是文盲。正因為這樣,猶太民族在歷史上就幾乎是一個沒有文盲的民族。控制論創始者猶太人維納說母親在他很小時就在花園裡教他讀書而使他受益匪淺。由此可見猶太民族對知識、教育的重視和對教育兒童讀書的熱情,這對我們不無啟發。 家庭教育「十要」(下)六要培養孩子的愛心。《三字經》開頭就說「人之初,性本善」。這是說人自幼天性善良,後來有些孩子逐步走向邪惡是因為後天的不良環境污染了他們純潔的心靈。家庭是孩子幸福生活的港灣,同時也是童心保持純潔、善良的庇護所。如果說父母能適時適地培養孩子的愛心,使孩子能夠愛親人、愛他人、愛動物、愛花草樹木、愛一切美好的事物,那無疑是給孩子注射了遠離邪惡的疫苗,更能促使孩子成長。社會心理學理論也表明,一個人心中充滿愛心善意且多做好事,視他人為朋友,能伸手援助弱者或困境中的同伴,幫助他人擺脫困境,心中必然會湧起欣慰之感;一個人相信自己活在世上於他人有益,給他人能帶來快樂而非麻煩和痛苦,自己不僅活得快樂輕鬆,而且還得到一種精神鼓舞和精神力量。這種欣慰之感和精神鼓舞,恰恰就是一個人在身心兩方面健康成長的營養素。有一道智力題問道:「樹上有十隻鳥,一槍打掉一隻,還剩幾隻?」回答「還剩九隻」的,無疑是很實在的孩子,卻顯得愚笨;回答「一隻都不剩」的,我們說他聰明;回答「還剩一隻,因為死掉的那只是孩子,留下的一隻是媽媽」的,我們已能感到獨特的回答中充盈著愛心與仁慈;而回答「現在還有哪棵樹上能有十隻鳥呢?」的,已經把對生命的關愛上升到一種哲學的思考了。為人父母,不僅希望孩子實在,更希望孩子聰明,這未可厚非。但假如不精心塑造孩子的善良愛心和悲天憫人的濟世情懷,而只注重前者,大概是本末倒置了。更重要的,孩子的愛心還要用大人的愛心去激活。
七要讓孩子信守諾言,說到做到。許多孩子雖然天資聰慧,思想活躍,但卻不具備優良的意志力。他們往往想得多、幹得少,不能按自己的意願行事,即便行動,也磨磨蹭蹭,效率極低,做事一拖再拖,一誤再誤,尤其不能將精力集中到學業中去,呈現出懶惰散漫的精神狀態;或者優柔寡斷,想而不決,決而不行,「前怕狼,後怕虎」,患得患失,不敢承擔選擇的責任;或者膽怯軟弱,缺乏勇氣和信心,如不敢當眾發言,不敢主動與人講話,不敢表明自己的態度,不敢與壞人壞事對抗,不敢面對挑戰和競爭,迴避矛盾,逃避困難。這些不良的意志品質像腐蝕劑,它侵蝕人的身體和心靈,消耗人的能量,障礙人的潛力發揮。
教育孩子言必行,行必果,實質是培養孩子自覺、自製、果斷、堅韌的意志品質。如果奏效,效果顯而易見,意義非同一般。
那麼,怎樣教育孩子信守自己的諾言呢?
首先,家長自己做表率。試想,一個自己做事都出爾反爾,從不信守諾言的父母,怎麼能教育出信守諾言的孩子呢?由此,我們想到了孟子的父親。孟子小時看到鄰家殺豬,就問父親:「鄰家殺豬幹什麼呢?」孟子父親信口便說:「殺豬給你吃。」但話剛出口,他就感到懊悔:不能隨意給兒子撒謊。為給孟子樹立榜樣,他變賣家中值錢東西,去鄰家買來肉給孟子吃,以示自己言行一致。
其次,教育孩子信守諾言,可以從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如孩子放學後,看見了好的兒童電視節目,提出先要看30分鐘電視,然後再做其他事情。如果到時候還不罷休,就要提醒孩子要信守自己的諾言,這是十分必要的。假若這次說話不算數,第二天看少兒節目時,作為懲罰,說什麼父母也不能讓他看。
再次,經常給孩子安排幾件容易完成的任務,著意培養孩子動手操作的能力。如果孩子有可行性想法,就鼓勵他們立即付諸實施。想到的事不能馬上行動,經常讓許多奇思妙想白白在頭腦中一閃而過,象流星划過夜空,那麼,平凡就是它的代價。比如野炊,孩子說他可以做什麼飯菜,就放心大膽地讓他去做好了;許多看似很小的機遇不應輕易錯過,比如徵文競賽孩子想到一個很好的主題,那就應該讓他即刻動筆。經過若干次的實際動手操作,孩子就會明白,光想光說不是能力。如果不做,想與不想的結果是一樣的,說到和做到完全不是一回事。只有把想到的事情出色地完成,才算是能力,把許諾的事情按時辦到,才是有為。
八要讓孩子改掉不良學習習慣。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由於多方面的原因,不免會形成一些壞習慣,如上課小動作多,學習無計劃無條理,讀書寫字姿勢不規範,書本與學慣用具亂扔,作業馬虎、拖拉,逐字抄寫,一邊看電視一邊寫字,學習時吃東西、吮指頭、咬筆桿、擺弄鉛筆刀,把學習和玩耍不能分開等等。對已經形成的壞習慣,家長與教師都有責任糾正。但當學生在家時,父母該怎麼辦呢?
第一,家長先查明形成環習慣的根源。例如,同樣是學習拖拉,有的學生是由於對學習沒興趣,有的是時間概念模糊,有的是氣質性格所致,有的是因為懶惰,有的是對老師和家長的消極反抗,有的是情緒活動受到困擾。孩子是一本複雜的書,只有用心才能讀懂。針對不同的原因,從不同的角度入手,才有可能取得成效。
第二,及時疏導、矯正。習慣是一種穩固的神經聯繫,形成的時間越久,矯正就越困難。比如孩子不按時完成作業,不愛學習,迷戀於電視。家長如果一味採取禁止,責罵的方法可能會使孩子產生抵觸情緒、逆反心理,難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倘若家長從電視入手進行引導,和孩子談論電視的好處,談電視節目內容及其所揭示的教育意義,讓孩子複述一部電視劇的情節,甚至進行評論。這樣就把孩子的興趣與影視文藝欣賞聯繫了起來,也就等於把看電視與語文學習間接地連結了起來。進而引導孩子多觀看科教節目,使他們把看電視也當成吸收知識,擴大視野,走近科學的一條途徑。
習慣是一種行為訓練的結果,是一種動力定型。因此,要矯正壞習慣,光有疏導還不夠,還需要一定的強制懲罰措施。必要的懲罰對矯治學生的不良習慣有一定作用,但懲罰要適度適量適時,罰之有理,罰有技巧,方式多樣,針對某一壞習慣而不涉及其他,使其心服口服。一段時間集中精力整治一種壞習慣,若孩子有較大轉變,則適當給予鼓勵獎勵加以強化。在這期間,要嚴密注視是否有其他壞習慣悄然生成。
第三,讓孩子進行消極訓練。習慣行為是自動化了的,往往意識不到,因此要克服它,必須提高意識的自覺性,降低它的自動化程度。消極訓練就是讓孩子故意地,認真地去做原先那些無意識的、自動進行的不良習慣,使其清楚地了解不良習慣的行為進程,增強對它的意識程度,降低其自動化水平,從而克服它們。例如一個孩子學習時常咬筆桿,聽課時咬,做作業時咬,看書時也咬,只要筆在手裡不寫字,他就自動地開始咬,父母多次責罵也不見效果,後來,老師建議他採用消極練習法試一試。要求他每天做6次消極練習,每次都對著鏡子咬筆桿3分鐘,反覆3次。咬筆桿時認真「欣賞」鏡子中的自己。10天後,他的壞習慣就改掉了。
美國成功心理學家希爾博士曾說:「播下一個行為,你就會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你就會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就會收穫一種命運。良好的習慣是一切成功的鑰匙;不良的習慣是通往失敗的敞開的門。」在家庭教育中,各位家長要以其愛心、細心、耐心幫助孩子擺脫不良學習習慣,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九要注意孩子結交的夥伴。一個人不可能孤獨地生活在社會上,總是需要朋友、友誼和別人的幫助。尤其是少年兒童,他們的獨立性要求越來越強,不願處處接受成人的監督、指導。因同齡人之間地位平等,所以他們大都樂於和同齡人交往,相當一部分業餘時間都與同輩度過。他們寧願相信友伴的話,而不願相信老師或家長的話,有什麼事寧願與同伴講,而不願向家長或老師吐露。夥伴之間從正反兩方面影響至大至深。有一部分孩子交上了具有不良習性的其他夥伴,結果被他們影響而學壞變壞。一份對犯錯誤的少年的調查資料顯示,因為交友不慎而犯錯誤的人數,男生為83%,女生佔73%。
既然選擇友伴是人的社會性需要,是符合少年兒童集群心理的,身為家長就不可能也不應阻止孩子的交往行為,而是要設法進行引導,幫助孩子學會與人相處,並從中得到教益。那麼,在這期間家長應該怎麼辦呢?首先,要隨時了解孩子結交了些什麼友伴,他們在一起時通常幹些什麼,特別是在校外的活動。如果不是積極有益的,家長應勸阻。其次,家長還要幫助孩子識別那些夥伴品行端正,思想健康,有教養,愛學習,那些行為不端,語言粗魯,不誠實學習差。對前者要鼓勵孩子與之深交,對後者要和自己的孩子一同教育,促使轉變,如果經數次努力不能見效,則可強制孩子與之減少乃至中斷交往。第三,隨時隨地地培養訓練孩子對人、事、物好壞、是非、美醜、善惡、真假的辨別力。
俗話說:「花要葉捧,人靠人幫」,「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少年兒童和成人一樣,也具有「與人交往的需求」,但他們受年齡、閱歷、判斷力所限,往往分不清何為益友,何為損友,有時受壞友伴引誘走向邪路,不僅害了自己,也害了其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監護人,所以一定要對孩子擇交問題嚴肅對待。
十要和孩子一起認真對待家庭作業。我們知道,家庭作業的目的有二:一是讓學生擁有練習並精通已習得的技能的機會,使學生獲得更好的成績。二是培育學生的責任感、自律、獨立、堅毅、管理時間的能力。但我們最熟悉最常見的家庭親子矛盾就是家長與孩子為了完成學校老師規定的家庭作業而引發的「戰火」。一方面是家長詢問、提醒、哄騙、威脅、斥責、甚至打罵,逼迫孩子做作業;一方面是孩子極力逃避、找借口應付、抗拒,並想辦法拖延。出現這種現象勢必為達到家庭作業的目的造成困難,那麼家長應該如何施教才能避免呢?我們認為,對待家庭作業家長應該明確自己的職責和孩子的職責。家長的職責一般是:(1)安排一段固定的做功課時間。(2)安排一個做功課的固定場所。(3)提供必要的用品及文具。(4)提供有限的指導及協助(若家長難以勝任,可暫請一家教)。(5)制定並執行孩子違規時接受的處罰。孩子的職責是:(1)記錄老師指定的功課。(2)準時開始並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完功課。(3)在家長有限的協助下,自己完成作業。(4)準時上交作業。(5)為自己的成績或其他後果負起應負的責任。學習是孩子份內該做的事情,做家庭作業是他的義務,孩子必須在不受家長過度干預的情況下,獨立自主地完成自己該做的份內工作。家長在幫助孩子處理家庭作業時,也不要太過於介入,要扮演類似助跑者或教練的角色,所伸出的援手以及投入的努力,不應導致責任逐漸從孩子轉移到父母身上。有時,家長應只給孩子傳達一個強有力的訊息「我相信你有處理功課的能力」,「我相信你能夠靠自己的力量把功課做好。」學習心理學倡導「家庭作業也是父母的功課」,從一個側面表明如何對待家庭作業已成為家庭教育的一項重要課題。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長應把這項工作放成重頭戲。
此外,多關心孩子的學習內容和實際進步程度,多詢問孩子最近學習了些什麼,掌握得如何等。對孩子的總體學習狀況做到心中有數。家庭教育「十忌」(上)
編者按:少年兒童的成長問題其實是一個教育問題,如何讓他們在學校的外圍環境健康成長,不僅是專業教育工作者的責任,也成為擺在家長面前的重要課題。在今天這樣一個急遽變革的現代化社會,要做一名教育型家長,就須擁有比直覺更多的教育知識的裝備,要有意識地接觸新時代家庭素質教育理論,至少應須了解家庭教育的初步常識及錯誤的教育行為,從而優化家庭教育的功能,提高家庭教育水準。為此,我們總結出家庭教育中常見的不當的行為,提醒家長朋友注意。
一忌「只抓學習,不顧其餘」。在初級教育階段,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其教育目標不外乎是:學習科學文化,掌握知識技能,增進道德品質,培育健康心理,增強自尊自信,倡導自律自控,塑造良好性格,磨礪堅強意志,鍛煉強健體魄, 陶冶高雅情趣,學會人際交往,優化情感情操,確立志向抱負等。但一些家長把家庭教育的著眼點只停留在讓孩子儘可能多地掌握科學知識上, 而將教育的其他更重要的目的忽略了,這是一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做法,其結果是給孩子造成了難以估量的「隱性損失」。其實,德行的養成,心智的開發,個性的培養,理想的構建遠比知識的學習、能力的訓練意義要深遠。有人說,家庭是教育的主戰場,在這個戰場上,家庭教育的優勢功能並不在傳授科學文化知識,而在於給孩子創造一個有利於身心健康發展的育人環境。如果這個環境充滿寬容、鼓勵、讚美、認同、肯定、接受、信任、理解、友善、分享、公正、溫暖、安寧和安全感,那麼孩子就學會了耐心、自信、堅韌、開朗、樂觀、同情、誠實、慷慨、正義、友愛和負責。如果這個環境充斥著挑剔、批評、譴責、嫉妒、貪婪、勢利、敵意、懷疑、沉悶、恥辱、恐懼、專橫、暴虐和殘酷,那麼孩子就能學會吹毛求疵、爭論反抗、憂慮害怕、損人利己、狹隘自私、不仁不義、粗魯任性、自卑畏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是任期最長的老師。父母自身的心理素質、文化素質尤其是道德素質對孩子的人格發展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一些父母雖然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成人成材成器,但卻不重視自身素質的提高,不能營造有益孩子成長的良好家庭氛圍,導致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系統(品德、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不健全、病態化。最終直接在學習上表現出不主動、怕苦怕累、得過且過、無上進心、成績不佳併產生其他不良行為。人物傳記告訴我們,無論是名人還是偉人,在心理、道德、人格上他首先是個巨人。法國哲學家愛爾維修說,「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家庭教育是否得法,關鍵並不在於微觀上讓孩子學了多少知識,而在於宏觀的養成教育,在於父母自身的修養和家庭育人環境的建設。正田美智子是日本歷史上第一位民間出身的皇太子妃,即現在的日本美智子皇后。她的母親富美子對她們兄妹四人的教育十分熱心,每個人從出生到成長,都有一本「育兒日記」。富美子的家庭教育是樸素而合理的,她不讓孩子們奢侈浪費,要求她們隨手關燈,煤氣灶上的火調節到所需程度即可,不必開得那麼大,但不惜花大錢豐富家中藏書。自己學會放映8mm電影技術給孩子們看。她從不嬌慣她們,讓她們對自己的事自己去判斷、考慮,直到自己認可後,再開始讓她們去付諸行動。美智子的其他兄弟後來被培養成東京大學畢業的人才,她自己則畢業於基督教系統的雙葉學院。美智子繼承了母親的家教思想和風格,用「愛與容忍」的精神教育皇子,要他在任何境遇下都要成為忍耐現實人品高潔的人。一經認定的事就要堅持到最後。
二忌「推卸家庭教育責任」。將家庭教育責任直接或間接地、以這種或那種借口推給學校、長輩、親戚、朋友、家庭教師等都是極不可取的做法。誠然,學校是教育人、培育人的專門場所,傳播做人的道理、教給學生知識技能並為之解疑答難、開啟學生心智使之獲得經驗與見識都是教師的職責。但事實上學校里出來的並不儘是人才,也有敗類;教師並非清一色的無所不能的塑造他人靈魂的工程師,自己的學問道德還有待於進一步錘鍊,其人格還有大幅的進展空間。特別是那些職業道德、學問才能上堪為人師且有較高教育藝術的、能給學生透徹的影響力的為數不多,有些孩子不一定有幸遇上。愛迪生的母親是一個很懂教育的母親,愛迪生在學校里常常因為提出許多奇怪的問題而被老師責罵,有時還會被用皮帶狠狠地抽打,他所受到的懲罰太多了。他的母親毅然絕然地將他帶出學校,回到家中自己來教這個愛提問題、愛思考的孩子,滿打滿算,愛迪生在學校中接受正式教育的時間不足3 個月,可是後來,他成為最有影響的發明家。遺憾的是,在我們的中小學裡還有許多不懂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在我們的家庭里卻很少有像愛迪生的母親那樣偉大的女性。
學校教育永遠有它的局限性和無能為力的地方,教師唱「獨腳戲」的歷史(且不說唱好唱不好)應該由關心孩子教育的父母親們來終結,理智的家庭教育其成就與功效可與學校教育相媲美,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也符合教育家的觀點: 教育的責任應由學校和家庭平均負擔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家長們如果不把學校當保險柜,不把教師當萬能人看待,以懷疑的眼光審視學校教育,這其實是家庭教育意識的初步覺醒,也是關注學校教育的開始。
美國部分家長出於對現行教育制度的不滿,讓孩子脫離學校在家庭中接受教育,一些州還用法律的形式將這種有改革意義的壯舉固定下來,允許個別有條件的家庭中的孩子可以不去學校在家中學習,最後通過學校的正規考試後發給畢業證。而我們只想告誡家長,不要太信賴學校。
讓孩子脫離父母而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實質上把家庭教育的責任推給了長輩。父母本人如果監控不力,其結果往往使人失望。刊載一上海籍女教師和丈夫一直在新疆工作,而讓兒子在上海同爺爺奶奶生活並讀書。祖輩管束不嚴,迷戀上黃色書刊,將一個15歲女孩誘騙至家中讓其服下大量安眠藥,後猥褻、蹂躪女孩致死。該男孩因年滿18歲而被判無期徒刑。中國曆來有「隔代親」的傳統,祖輩與孫輩容易「合得來」,孫輩在祖輩那裡能得到更多的關懷、照顧和自由度,較少得到約束、管理及質樸純粹的教育,一些文化程度較高又知道如何教育孫子的老人們除外,多數爺爺奶奶們要想教育好孫子實屬心有餘而力不足,他們為了遷就孫子往往犧牲原則。
在孩子的某一學段上請家庭教師輔導學業(或讓孩子參加校外補習)是對學校教育的必要而有益的補充,出發點是讓孩子進一步理解、鞏固功課。因功利性太強很少波及到別的教育目的上。所以家庭教師只是家庭教育的臨時配角,家庭教育的主角非家長莫屬。至於親戚朋友中有通曉教育的,倒不妨時常諮詢或邀請其協助。
三忌「只讓孩子啃課本」。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 動物以種族的進化來適應環境的變遷和發展,而人類主要靠學習這條途徑才在重重挑戰面前作出成功的回應。人類通過隨機學習學會了生存、保護自己、交往、競爭、理解別人、接納別人、包容別人、認識自我,學會了愛、表達感情、學習、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等,培養了批判性和創造性。這一切,都不限於書本,更不限於課本。今天教育的現實是:書本的東西太多了,實際生存生活能力的培養太少了。這是現代教育的硬傷。因此,家長應淡化學校過分看重課本的偏激傾向,教導孩子眼睛不要只盯在那幾門功課、幾冊課本上,應當擴大學習視野、豐富學習方式,開拓學習範圍。英國前首相邱吉爾,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演說家。他年幼時,不僅父母間的談話歡迎他參加,家裡來了客人,父母也總是拉他在一旁落座,鼓勵他積極與客人對話,常給他提供思維訓練和語言表達的機會。邱吉爾後來在自傳中一再提及這件事的意義,稱他「有幸讀了人生這部大書,比其他夥伴看到了更廣泛的世界。」北京師範大學為活躍單調枯燥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從「平面的學習」向「立體的學習」過渡,曾多次邀請民間藝術、玉雕、美術、雕塑、音樂、戲劇和電影等領域的藝術大師,來校舉辦「藝術大師論壇」,從各個方面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素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大自然是一本充滿奧秘的無字百科全書,社會更是一所包羅萬象的綜合性課堂。帶孩子去探索自然,了解社會,就象給他們打開了一扇認識世界的窗口,從而加深了對書本知識的理解,獲得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見識。如在我國遼闊的大地上旅行,可以追尋五千年來炎黃子孫在神州大地上建功立業而留下的鮮明足跡,還可以深化人文歷史知識,了解民俗民情,增強人際交往能力,磨練意志,陶冶性格,培養奮進心。古往今來的中外知名人士始終把旅行作為獲取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而身體力行。生物學家達爾文說他隨貝格爾艦的環球航行在他一生中是極其重要的一件事,決定了他的整個事業。他認為沒有什麼事情會比長途旅行更能使青年科學家得到進步。此外,科學館、海洋館、文化館、博物館、藝術館、動物園、民俗園等都是學習知識增長見識的理想場所。
如果沒有條件出外旅遊、參觀,那麼只有靠廣泛閱讀課外讀物來開闊眼界、廣博知識了。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功課那麼多,哪有時間去讀課外書? 」「成績好的學生看點課外書可以,我的孩子學習成績差能學好課本就不錯了。」其實不然。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孩子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課本只是學習的「樣本」,課堂所學畢竟有限,學習需要堅實而寬厚的基礎,廣泛閱讀是形成這個基礎的必經之路。學生知識面越廣,思維就越活躍,學習新知識就變得越容易。因此,經常閱讀具有知識性、趣聞性、教育性的書籍不但不耽誤學習,反而會促進學習。他們才會經常自覺地去探求新知識,並始終保持對知識的興趣和熱愛。這對學生一生都會產生深遠影響。
四忌「陷入家庭教育的認識誤區」。孩子是國家的未來,也是家庭的未來。對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講,教育是頭等大事。對一家庭和孩子來講,教育也是頭等大事。因為教育是最有成效最划算的投資,它不但可以改變國家和民族的面貌,還深刻影響著家庭和孩子將來的命運。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的認識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一切家庭教育行為及結果的總根源。家長認識錯謬,如:我的孩子很好很乖,不需要我們太多的投入;我們的孩子很差,再怎麼投入也沒用或者已經太晚了;教育孩子哪有那麼多講究,我們父母就從來沒管過我們,我們不也長大了嗎?我們太忙,又沒有什麼文化, 能學好教育管理好孩子嗎?我們把我們的責任盡到(充其量做到讓孩子吃飽穿暖),學好學不好是你們的事,以後怎麼樣可別怨我們;我們不會教育,做好經濟後勤工作,送孩子上好學校,給孩子請家教總可以了吧?等等。這類錯誤的認識真是遺害無窮,造成的消極效應既難以彌補又無法估量。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些文化水平和社會地位很高的父母,卻很難稱得上是懂教育、合格稱職的父母。他們的家庭教育認識存在著很大偏差,他們誤以為大把地給孩子花錢就足夠了,而不願投入較多的精力,他們忙於自己的事務,對孩子的情感心理需求不聞不問, 他們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不具備多少正面教育的功能, 孩子在物質生活優越精神生活貧乏的環境中又免不了受到錯誤認識的誤導和傷害,等到他們醒過神來,發覺孩子已走上與他們期望不符的道路,再要管教好孩子已非常困難。孩子要麼危害社會和他人,讓父母蒙羞、哀嘆家門不幸,要麼一生庸碌,毫無作為。相反,有許多文化水平很低甚至大字不識的父母,為國家培養出了棟樑之材--社會的脊樑父母的驕傲。究其教子有方的原因,主要是他們關於教育孩子的見解是獨到、質樸的,能在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他們小人物也沒有多大公幹,沒有那些沒完沒了的「重要」應酬,也沒有過多的心機,說「教育是頭等大事」他們認為不是「真實的謊言」便信受奉行,他們多是以善良正直的本質,樸實隨和的性格,在逆境中勤勞向上、不屈不撓的毅力和精神,用自己的一舉一動感染著孩子,為孩子作出一個人生的榜樣,引導著孩子積極向上,使蘊藏著的巨大學能潛能得以開發,最終成就大器。
五忌「給孩子灌輸不合理信念」。人始終有兩種思維與信念傾向:一種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一種是無理性的、不合理的。不合理信念是指:對自己、對他人、對周圍環境和事物絕對化的不現實不合理要求;對人、事、物、環境不做全面具體分析,以偏概全,以一概十,思維方式不合邏輯;認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發生了,將是百分之百的糟透了,非常可怕,甚至是一場災難。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有意無意地常給子女灌輸一些不合理信念,很容易造成孩子難以排解的情緒困擾和心理障礙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比如我們常聽到的不合理信念有:「學習比品德培養重要」,「你必須給我趕到班上前三名」,「考不上大學就沒出路」,「男孩比女孩智力好」,「女孩上高中後學習潛力不及男孩」,「賺錢比念書更重要」,「有錢能使鬼推磨」,「長大當大官掙大錢才有出息」,「絕對不要給別人借錢,也不要相信他人」,「不要吃自己的飯,管別人的事」,「別人怎麼辦你就怎麼辦沒錯」,「人人都是自私的」,「現在老實人吃不開」,「社會上有些人很邪惡,很可憎,要時時提防」,「絕對不能吃虧,別人打了你就應該還手」,如此等等。看似帶有忠告性的經驗性的「智慧性」語言,實則是給孩子設置了一張張羅網,一口口陷阱,使孩子面臨人們複雜的表現,事物發展變化時無所適從、無法應付。不合理信念會誘導孩子對客觀事物進行不合理認識,以感覺代替推理,以臆測代替事實,以衝動代替理智,以極端偏激代替科學認識,以消極逃避代替積極適應;他們對發生在周圍的不以他們意志為轉移的一切感到迷茫又難以接受,對自己、他人、周圍環境和事物不能進行客觀實際的分析和評價,對現實生活不會有正確的領悟和理解,容易失去對生活中美好意境的追求;他們不知不覺地陷入痛苦、煩惱、悲觀、沮喪、焦慮、困惑等不良情緒狀態中難以自拔,心理衝突心理障礙難以排遣、難以消解,甚至出現極端化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近年來,青少年殺死母親的惡性案件屢屢發生,這不僅是當代學校教育的奇恥大辱,而且是個別家庭教育悲劇性失敗的明證。家長在不合理信念的驅使下,不理智地絕對化地要求孩子,孩子無法達到又以極端化手段對待孩子;孩子在家長不合理信念的長期「熏陶」下,認知方式扭曲變形,情緒困擾日益嚴重,心理衝突與緊張不能以正常態釋放,於是走極端採取「以衝動代替理智」的辦法試圖解決問題。簡言之,毀滅這些家庭的罪魁禍首就是「不合理信念」,被弒的和弒母親的兒子都成了「不合理信念」的犧牲品!
還有,一些孩子在學校極具攻擊性,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動不動就與他人打架,傷害了別人又折損了自己。究其主要原因,是他們接受了家長或他人的「遇事佔上風,檢便宜,不吃虧」,諸如此類的不合理信念的誤導。教育心理學家認為,如果把青少年打架呈凶等問題行為視為一種病態現象,那麼,其病因根植於家庭,病象顯現於學校,病情將惡化於社會。
家庭教育「十忌」(下)
六忌「隨意斥責抱怨孩子」。人們在與他人溝通和交往過程中需要對他人保持必要的尊重、禮貌,這也是有社會經驗的父母親們都知道的常識。人們也由於社會己的孩子時,往往露出本相,不尊重的話就脫口而出了。比如:「胡說八道!」「你滾吧!想去那裡就去那裡。」「我怎麼養了你這麼個孽種!」「我沒有你這樣的兒子(女兒)!」「考那麼的成績,真丟人!」「你吃我們的,穿我們的,還給我們不爭氣。」「我說過多少次了,你就是不愛做作業,不學習。」等等。以上這類語言,被教育專家視為「殺手性語言」。「殺手性語言」只有冷冰冰的否定、諷刺、貶低,它無視孩子的真正心思,無視孩子作出的或許不為人知的努力,也無視孩子的自尊心。經常性的低調,消極的斥責抱怨,特別是當著客人的面,會讓孩子已經殘缺不全的自信心雪上加霜,澆滅孩子要求進步的火花,使孩子的學習行為也顯低調化、消極化。有一個教育專家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將一個學習成績較差的班級的學生,當做學習成績優秀班級的學生來對待,而將一個優秀班級的學生,當做問題班級來教。一段時間下來,發現原來成績距離相差很遠的兩班學生,在試驗結束後的總測驗中平均成績相差無幾。原因就是差班的學生受到不明真相的老師對他們所吃信心的鼓勵(老師以為他所教的是一個優秀班),學習積極型大增,而原來的優秀班學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懷疑、看不起態度的影響,自信心被挫傷,致使轉變態度,影響了學習成績。
自信心對一個人一生的發展所起的作用,無論在智力上還是體力上,或是處世能力上,都有基石般的支持作用。自信心使人在各種能力發展上的主動積極性調動起來,而主動積極性有刺激人的各項感官及綜合能力的發揮,把人的各部分功能提高到最佳狀態,使一個人的成長延著一條積極上升的路線行進。在許多偉人身上,都可以看到這種超凡的自信心,正是在這種自信心的驅動下,他們敢於對自己提出高要求,並在失敗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勵自己不斷努力,獲得最終的成功。
那麼,怎樣才能幫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呢?
那就是,多一些讚美,少一些指責;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脫口秀」少一些「脫口臭」。要知道,多了抱怨責備的無情打擊,就有可能使孩子產生不良行為;沒有鼓勵讚美的陽光雨露,孩子就不能健康成長。說實在的,每個家長都可能擁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方法,那就是賞識你的孩子。賞識的奧妙在於讓孩子覺醒,而生命覺醒的力量是排山倒海、勢不可擋的。據說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的父親就深諳個中巧妙,他從小就不停地暗示弗洛伊德:「你長大以後,一定會成為了不起的人。」
至於有極少數家長對孩子亂下定論,說他們是「廢物」、「笨蛋」、「蠢豬」、「木頭腦袋」、「沒出息的傢伙」、「反應慢」、「智力差」(智商的高低要經過心理學家嚴密測定才能確認,說孩子智力差不知有何根據)。簡直等於把孩子的自信、勇氣、上進心給掐死了。這是最糟糕不過的做法。切記:
教育孩子,批評一次,表揚三次,引導五次,就會成功。
七忌「動不動打罵孩子」。現今仍有相當多的父母用打罵的手段來管教孩子,希望用懲罰促進行為變化,其結果大都不能如意。原因是:(1)父母看見孩子頑皮搗蛋、撒謊逃學、成績不佳等往往會怒火中燒,斥責、責罵、體罰孩子成了自己發泄怒氣的方式;(2)不懂得懲罰的藝術,打罵完便了事。孩子雖然「吃了苦頭」,但基本上沒有從懲罰中獲得教益,也沒有認識到要對自己的過失行為負責而更加「當心點」。應該說,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但把懲罰單純地理解為體罰、打罵,且視之為家庭教育的法寶,往往適得其反。況且,絕大多數教育家並不贊成體罰的方法,現代教育看重「鼓勵」、「表揚」、「賞識」、「尊重」等教育理念。如果家長以為非懲罰不足以塑造子女的良性行為,那麼請注意以下幾點:(1)要避免當眾的批評`羞辱`體罰孩子。古人云:「揚善於公堂,規過於私室。」父母在外人面前對孩子的謙詞尚且會使孩子產生受到貶低的感覺,相反,每個人都樂意在大庭廣眾之下受到表揚,而當眾挨打挨罵會使孩子失去自信自尊,產生自卑感;或形成逆反心理、叛逆性格。(2)批評與懲罰都必須針對孩子的錯誤表現,而不能涉及孩子的生理缺陷、性格態度或「翻舊帳」(尤其是已改正了的行為)。有些家長常常眉毛鬍子一把抓,因為孩子的小小過錯而將孩子說的一無是處,一錢不值,孩子往往不服氣。(3)批評與懲罰不能過於頻繁或強烈,否則可能產生副作用:容易使孩子產生對家長的疏遠感和抵觸情緒;對其個性發展也極為不利,孩子所承受的過重的批評與懲罰可能會以其他方式轉嫁於他人,使孩子產生攻擊行為,如欺負其他小朋友;或產生退縮性的行為問題,如膽怯、焦慮、孤僻等。(4)分清故意犯錯還是無意犯錯。如果有些行為不是孩子有意的違抗,而是不小心釀成意外,如丟失了東西,最後不要體罰,批評教育即可。(5)處罰孩子後,記得張開雙臂擁他如懷。孩子被罰後,一般需要被疼愛和安撫,父母此時應該緊緊擁抱他並告訴他為什麼受罰,以及下次應如何避免挨揍。此時的溝通,更容易建立彼此的融合。這時的賭氣,互不答理,編錯失了溝通的良機。(6)必要的體罰不要打頭部,這樣做太危險,要打就打屁股。(7)孩子越大體罰越不奏效。體罰對青春期的孩子基本不在適用。(8)採取間接懲罰。如取消獎勵,當孩子犯了錯誤以後,取消一個他盼望已久的獎勵。這種間接懲罰方式對兒童而言,必定心痛無比,使他真正有所觸動。
下述兩則罰有技巧的故事值得家長借鑒。
英國皮亞丹博物館收藏了兩幅畫,一幅是人體骨骼圖,一幅是人體血液循環圖。這兩幅圖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也並非達·芬奇、梵高等大師的驚人之作。這是當年一名小學生麥克勞德的作品。麥克勞德有一顆特強的好奇心,老想看看狗的內臟是怎樣的。有一天,他終於鼓起勇氣殺了一條狗。不巧的是,這條狗恰恰是他所在學校校長的寵物。校長知道後,決定給麥克勞德以處罰。校長的懲罰手段別出心裁,罰他畫兩幅畫。這就是皮亞丹博物館收藏的那量幅畫。這既達到了懲罰孩子的目的,又保護了孩子的好奇心,更激發了孩子的創造力。麥克勞德後來成了一位有名解剖學家。
有一個12歲的少年玩球時把鄰居家的玻璃打碎了。玻璃價值12.5美元,孩子的父親說,既然是你打碎的你就賠。沒有錢,我借給你,一年後還。在接下來的一年裡,這個孩子擦皮鞋、送報紙、打小工,掙回了12.5美元還給了父親。這個孩子長大後成了美國總統,他就是里根。父親的間接懲罰讓他懂得了什麼是責任,那就是為自己的過錯負責。
八忌「給孩子過多的錢」。在日常生活中少不了錢,每個人都在為錢而工作.孩子們也常常以各種理由向家長要錢,一些家長也時常主動給孩子零用錢,經濟狀況好的家庭甚至大把給孩子花錢給錢,以示對孩子的疼愛.誰都知道,錢是物質財富的象徵`幸福生活的保證,「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但錢如水,「水可載舟」,「水亦覆舟」。錢是一個具有正負兩方面效應、並需要讓人小心應付的東西。特別是對那些涉世不深、沒有社會經驗的孩子來說,如果沒有對他們進行「金錢觀」的教育,錢在他們手中的確是一種危險品。我們屢見不鮮的是:好好的孩子倒被過多的錢給毀了。他們拿著家長給的錢打電子遊戲、進網吧歌廳、賭博吸煙,沉迷於其中,錢使完後,就去偷,搶劫別的學生,浪費了光陰,荒廢了學業,污染了品行,葬送了前程,苦害了家庭。兩年前,歐洲金融世家羅斯柴爾德的兒子拉斐爾繼承了父親幾十億美元的巨額遺產,從此沉湎於燈紅酒綠生活,最後因吸毒過量而橫屍紐約街頭,年僅23歲。
孩子們得使用錢,但被英國戲劇大師沙士比亞詛咒為「萬惡的娼婦」的錢又有可能使他們墮落,那麼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呢?那就是讓孩子接受一種「金錢教育」。
(1)讓孩子樹立「精神財富比錢重要」的合理化信念。富裕不僅指物質上的擁有,而且還指精神上的自足與完整。光有錢而無知識、智慧、自信、堅強、勇敢、樂觀、熱情、正直、誠信、尊嚴、博愛、信念,人們把那叫做「除了錢再啥也沒有」的窮光蛋。擁有真正財富的人一定是精神富有的人。掙得800億美元財產的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為了使子女象普通勞動者一樣生活,保持一種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他明確表示,留給孩子的家產不會超過1個億,其餘全部獻給公益事業。「養兒不成器,留錢幹什麼?養兒成了器,留錢幹什麼?」「給孩子萬貫家產不如給他一個人生目標」值得有錢人回味,思索。
(2)面對錢要有一種正確的心態。第一,人不能為了錢不擇手段,更不能為了錢干出傷天害理的事來;第二,破除「金錢萬能」、「金錢至上」的迷信,遇事有錢沒辦法的人多得很;第三,對金錢也不能不屑一顧,因為沒有錢,就無法解決吃飯問題,吃不了飯,餓著肚子,則什麼也幹不成,更談不上理想和信念。但又不能一味地往錢眼裡鑽,否則的話,很可能將自己置於危險的境地。當然,要這樣教育孩子家長首先在觀念上轉過彎來。
(3)教育孩子懂得珍惜、節約用錢。今天的孩子許多是對人不感激,對物不愛惜,對己不剋制,對事不努力。其根子是不明白家長的錢來之不易,他們得到家長供他們的吃穿住用過於容易,也就覺得沒什麼稀奇,家長為孩子多方請老師、覓學校,他們卻不領情;為他們買來的可口食物、精美玩具、漂亮衣服卻被隨意丟棄,甚至隨意糟蹋;父母親友給的錢,花起來大手大腳;想要什麼就非讓爸媽給他們買不可。在學習上卻不甚努力,將心思花在擺闊抖富趕時髦方面。對此,做父母的要心「狠」一點,理智一點,絕不能對孩子有求必應,有時得存心讓他們嘗嘗「拒絕」的滋味,吃點苦頭,使之多一點生活不容易的感受,養成有錢不亂花、勤儉節約、合理消費的習慣,使他們能夠適應將來生活可能出現的逆境。經濟條件差的家庭更要注意讓孩子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杜絕「窮漢養嬌娃」的現象發生。
(4)讓孩子靠自己的能力適當地賺點錢。家長與其「白給」孩子錢還不如讓孩子從自己手裡「掙」錢。一些正當必要的開支(如付學費買書)家長應無償供給。一些理由不太充分、屬於享受娛樂方面的需要(如買零食玩具),家長可酌情讓其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洗大家的衣服)使他掙足這筆費用並允許其自主消費。大一點的孩子在假日可讓去售報、散發宣傳品等掙別人的錢。這樣做不僅訓練了獨立生活能力,而且可幫助孩子改掉「奢侈」的習慣,知道掙錢的辛苦和不易,而不容易得到的東西,他們往往會更加珍惜。
(5)實施「家庭理財課程」。第一,給孩子設立銀行存摺,讓他們把壓歲錢、父母給的零用錢存起來,使之有自己的「私房錢」;第二,建立收支帳薄,明確無誤地反映每一筆收入來源及支出用途(可以加強小孩子數學能力)。如果部分開支不合理、不屬實、帳目不明,則考慮給錢數目或停發一段時間;第三,零用錢按月發給,不要隨便給錢,要避免父母雙方互不通氣都給,在一段時間內給了幾次、給了多少,家長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數,便於「稽查」。要幫助孩子養成用錢有計劃的習慣,家長要給錢有計劃。按時定額才不致讓孩子鑽空子;第四,孩子並非家長的僱員,因而千萬不要讓他產生定期「領工資」的錯覺,時間一長,他們誤以為向家長領取零用錢是天經地義的。國外一些富豪為防止子女有些錯覺,防止染上「富貴病」,專門設立「家庭信託基金」,以借貸方式資助子女讀書,學業完成後便要求他們自力更生創業,用勞動所得還「貸款」。可見其用心良苦!
(6)「金錢教育宜早不宜遲」。幼兒園、小學一二三年級小孩天真爛漫,人見人愛。但他們往往以不上學、滿地打滾、哭鬧耍賴的形式「要挾」母親、爺爺奶奶要錢要零食要玩具,大人們被纏無奈也就妥協了。其實,當家長的無須遷就。正確的程序應是:孩子良好的表現在先,給錢買物在後,先讓孩子順家長的意,後滿足或部分滿足其要求。如其不然,天長日久,孩子必定會出現品行、個性方面的積累缺陷和學業方面的某種「偏差」。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得好:「理智應當成為家庭教育中常備的節制器,否則孩子們就要在父母親最好的動機下養成最壞的特點和行為。」
九忌「剝奪孩子選擇的自由」。管教的目的,不是限制孩子的自由,是在最大限度內保證他的自由。父母千萬不要把孩子看得太愚昧,以為他什麼都不懂,便事事代勞,或動不動約束他的行為,不許這樣不許那樣,剝奪孩子按自己意願行事的權利。比如禁止孩子用左手吃飯握筆;不讓下棋;不許做模、爬、滾、打一類的遊戲,以免弄髒衣服;不許把鞦韆盪得太高;不許跟別人吵架;女孩不要跟男孩交往;不要和不認識的人講話;大人說話不許插嘴,不要管大人的事;不許在地上畫畫;放學後不許在路上玩;不要領小朋友來家裡玩;怕影響學習不許當班幹部……等等。其實以上這些活動都是孩子步入社會,了解事物,探索自然,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孩子喜用左手吃飯甚至握筆,極有助於對右腦的開發。現代科學表明,人的右腦的活動是大腦活動的高級表現形態。所以父母最好拋棄蔑視「左撇子」的成見,隨他去!下棋是一種緊張激烈鬥智斗勇的智力的體操。棋盤上瞬息萬變的形勢,迫使孩子積極地進行思考,謀劃布局,預測形勢,調整部署,設計妙著,往往令其傾啟全力,思維進入十分活躍的狀態,對孩子的推理能力、創造能力、韌性、意志的培養意義很大。父母只需不要讓沉溺於下棋,不要耽誤學習。
孩子們生性好動,在遊戲中成長,通過遊戲去認識周圍的事物。他們健康的體魄,靈巧的雙手,聰明的智慧,都得益於遊戲的滋潤,洗孩子弄髒的衣服是必須付出的成本,以換取孩子心智的成長開發。孩子天生就是冒險家,像盪鞦韆,興緻隨鞦韆越盪越高而忘記了危險,父母對孩子的冒險行為不妨先嘉獎幾句,誇讚孩子勇氣不凡,姿勢漂亮,然後再提醒他注意安全。人有時候只有通過冒險才能不斷超越自己,孩子也一樣,他的意志和勇敢精神不是別人給的,正是他們通過一系列看似冒險的活動,自己鍛鍊出來的。冒險賦於他們的是自信、力量、勇氣、經驗、以及愈來愈迫切的征服的願望。同時也說明他們具有旺盛的創造力,總是在探索自己身體的極限。如果不讓孩子冒一些小的風險,那麼孩子在面臨將來的溝溝坎坎時,也許會知難而退。因此,父母應該允許孩子適度地參加冒險活動,孩子要擁有一定的冒險的自由。(筆者小時父母不允許下河,至今不會游泳,引為憾事)。孩子吵架是在解決矛盾是「小人國外交」,孩子從吵架中獲得維護自身利益和辯駁的技巧。不讓孩子吵架是一種徒勞,只會減少孩子增長才幹的機會。在女孩眼裡,男孩勇敢、頑強、善跑、樂於助人,遇事有主見,因此,她們渴望能和男孩子一起玩耍。男女小朋友共同玩耍,有利於他們吸取彼此的長處,塑健全的心理品質和人格。父母如果經常講男孩的「壞話」,女孩就可能對男孩疏遠起來,產生「戒備心理」,一旦男孩子接近就高度緊張,這樣對身心健康非常不利。父母如果禁止女孩和男孩交往,等於把孩子的世界縮小了一半。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僅能夠給人生帶來快樂,而且能助人走向成功。社交能力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能力。有些父母害怕孩子上當受騙發生意外,阻止他和陌生人說話,會使孩子覺得陌生人都十分可怕。一旦有陌生人跟他講話,他便會惴惴不安或者跑掉。孩子長期處於緊張的戒備中,不但對身心健康不利,分散他的學習精力,而且還使他失去社會性,減少了培養社交能力的機會,以至於影響他的一生。有些父母和客人談話時,如果允許孩子插話,處理某些家庭事務,給孩子以「管大人」的機會,孩子就把自己看作一個「大人」,並以一個大人的責任心來要求自己,,積極獨立思考,凡事容易有自己的主見,使自己迅速成長起來。反之,如果父母把孩子只當孩子看待,不重視他的意見,孩子很容易從此自我貶低,對大人的事,不再去聽,也不再去想了。剝奪孩子的發言權等於剝奪了他們學習、思考、表達及能力訓練的機會。
仔細想一想,許多「禁忌」對孩子而言,就是一道道的路障,阻止孩子與他人、社會、自然、環境在更大範圍內的接觸,給準備騰飛的鳥兒縛翼。
盧梭說:「人生而自由,但無往不在枷鎖之中。」願父母親們不再也要用五花八門的「枷鎖」局限孩子們躍躍欲試的心靈,給他們一片飛翔的藍天!
十忌「給孩子做歪榜樣」。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做人教育」,父母作為孩子的人生導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孩子耳聞目睹,視為表率。若母親愛打扮,其女兒也必然是愛打扮的;父親說髒話、粗話,則兒子也是如此;父母不看重讀書人,兒女自然也就不熱衷於讀書。孩子的好的行為或壞的行為大都是父母教育和影響的結果。在某種程度上說,孩子就是父母的翻版。為培養孩子的品德,父母親的行為要自慎,不能給孩子有意無意地樹立「歪榜樣」。
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打架是最常見的「歪榜樣」。對孩子來說,父親和母親一樣重要,如果夫妻在孩子面前惡語出口,大打出手,等於把孩子的心撕成兩半,使家庭氣氛變得沉鬱灰暗,使孩子情緒情感受到傷害。孩子容易形成抑鬱、焦慮、自卑、孤獨等消極心理特徵,也會不同程度地抑制智力的發展。耕嚴重的是,從家長不加思索脫口而出的污言穢語中,孩子不僅學會了冷酷、以眼以眼、以牙還牙,而且也學會了用髒話傷害他人的本領。所以,即便在平時,父母也要注意「語言衛生」,這是言行師表的一個重要方面。
父母親和他人發生矛盾時所採取的態度和方法,往往就演變成日後孩子對待他人時所持態度的藍本。如父母當著孩子面議論他人是非,誹謗辱罵他人,充滿惡意,這對孩子具有不良的示範作用,通過潛移默化,孩子就會沾染上這類惡習,而且還會陷入報復心理、復仇情緒的泥淖,分散對學習的注意力。寬容、善良、與人友好相處,是健康人生的基本條件之一,在這些方面孩子學習的最主要的對象就是自己的父母,這就要求父母親們務必慎言慎行。
「跟孩子撒謊」也是歪榜樣的表現形式之一。有些父母為減少麻煩,圖省事,擺脫孩子糾纏,讓孩子從事某項活動,常用謊話欺騙孩子。父母出門逛商店,對孩子卻說是上班;為了動員孩子做作業,便說出一大堆不予兌現的豐厚許諾;為節制孩子某種偏食,便編造出種種可怕的借口。父母總以為這是教育的「靈活性」,殊不知當孩子明了真相後,便喪失了對父母的信任、崇敬與愛戴,父母的威信也一落千丈。父母經常撒謊、說話不算數,孩子會把父母的話完全不當回事、置若惘聞,並效仿父母,說話也不算數,對說出的話不負責任。一般說,孩子撒謊是為了逃避懲罰、逞能、滿足虛榮心,這種現象與家長常對孩子發脾氣、責罵、體罰直接有關,與家長早期教育時的欺騙行為間接有關。
無可置疑,個別父母「不孝敬老人」的做法對孩子而言也只有教唆作用毫無教育意義。「孝,德之始也。」它是「終於立身」的道德規範,是做人的美德。父母本人若不具備,則不要希望子女成正人君子,不盡孝道,是父母「身教」的重大失誤。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從某些孩子身上所表現的自私、無情、冷酷和忘恩負義能折射出家長的品質。
有有關說話結巴的人,在一個寵物店買了一隻靈牙利齒的鸚鵡。半年後他把這隻鸚鵡帶回來,說:「你給我賣的鸚鵡不會說話,只會結巴。」店主說:「你是結巴,你怎麼能希望你養的鸚鵡不結巴呢?」孩子在品行上有那些問題,先不要怪罪孩子和他人,先想想自己是否曾做過「2榜樣」。一般而言,「問題孩子」是「問題父母」的產物。
「歪榜樣」的形式不勝枚舉,由於它們是隱蔽的反面教育因素,往往使家庭教育失敗得無跡無痕。說其隱蔽,是由於難以察覺,一旦察覺又不願正視,若正視便覺難堪,因難堪則欲掩飾,要掩飾就要否認,讓這些破壞性教育因子轉入地下潛伏起來。
為父母者,要把自己當成孩子的引路人。你希望孩子懂禮貌有教養,你就得行端言正,你希望孩子真誠善良,你就得真誠善良;你希望孩子認真負責,你就得說話算數;你希望孩子孝順有愛心,你就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你希望孩子有一個成功的未來,你首先要做一個不斷進取的榜樣。
最後,讓我們大家不斷傳遞這樣一個觀念: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和不好的教育方法。
推薦閱讀:
※涅槃《風雨哈佛路》丨苦難照亮未來
※一對一是最好的補習方式嗎?
※2018年東莞圓夢計劃,政府補貼項目,指定報名點!
※怎麼樣輔導四年級的孩子寫作文?
※同一課堂、同一老師,為何成績相差這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