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神——中國傳統文化的特殊符號

門神——中國傳統文化的特殊符號 來源:中國書畫網 作者:董世忠

門神

  門,在中國文化中具有其獨特的地位,門通常與家聯繫在一起,家在中國文化中具有生命繁衍的概念。《黃帝宅經》中提過:「夫宅者,人之本。人以宅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即門族衰微。」家族的安與不安,門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門是人進出的通道,也是連接家人與外界情感的橋樑。在漢族人看來門上張貼門神畫阻擋妖魔鬼怪的進入,是人們心靈寄託、保宅安家、祈福求合最好的一種方式。

門神

  門神是道教和漢族民間共同信仰的守衛門戶的神靈,人們將其神像貼於門上,用以驅邪避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漢族民間深受人們歡迎的守護神。

  千百年來,每到春節前夕,家家戶戶便忙碌起來寫揮春貼對聯和門神,祈福來年。根據史料記載,周代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祀門」的活動,而且是極為重要的一項典禮。據《札記·曲禮》記載,祭門神被列為"五祀"之一。《禮記·祭法》云:王為群姓立七祀,諸侯為國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適士立二祀,皆有「門」、「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戶,或立灶。」據《山海經》說:在滄茫的大海之中有一座度朔之山,山上有一顆大桃樹,枝幹蜿蜒盤伸三千里,桃枝的東北有一個萬鬼出入的鬼門,門有上兩個神人,一個叫神荼,一個叫鬱壘,他們把守鬼門,專門監視那些害人的鬼,一旦發現便用蘆葦做的繩索把鬼捆起來,扔到山下喂老虎。於是黃帝向他們敬之以禮,歲時祀奉,在門上畫神荼、鬱壘和老虎的像,並掛上蘆葦繩,若有凶鬼出現二神即抓之喂虎。後來《山海經》這種以神荼、鬱壘、虎葦索、桃木為辟鬼之神的信仰被人們承傳了下來,如晉干寶《搜神記》佚文曰:"今俗法,每以臘終除夕,飾桃人,垂韋索,畫虎於門,左右置二燈,象虎眠,以驅不祥。"這中間,桃亦是人們崇拜久遠的植物,人們認為桃多子多福,是長壽的象徵,因此能夠除災避邪制鬼驅怪,《典術》雲:"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桃之精生在鬼門,制百鬼,故今作桃人梗著門以壓邪,此仙木也。"而老虎為百獸之王,能夠"執搏挫銳,噬食鬼魅","故畫虎於門,鬼不敢入"。這種信仰一直流傳至今,除夕之時人們常常在門上貼上畫有二神與虎的畫,並掛上桃枝或桃人和葦索,以驅鬼辟邪。與過去稍有不同的是,畫中神人除了神荼鬱壘外,還有唐代出現的鐘馗,元代以後出現的秦瓊尉遲恭,舊時蘇州地區人們崇拜的溫(或謂晉代之溫嶠,或謂東嶽大帝屬下之溫將軍)岳(岳飛)二元帥。道教崇奉的青龍白虎,一些地區信奉的趙雲、趙公明、孫臏、龐涓等。

門神

  到了後來,五花八門新增加的門神取代了神荼、鬱壘等先秦門神,門神的含意、形式和內容隨著歷史的延續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後期新增的門神主要有「祈福類」、「道界類」、「文官類」、「武將類」及「其他雜類」等等。祈福類如賜福天官,道界類如青龍孟章神君與白虎監兵神君,文官類魏徵、包公和文天祥,武將類如秦瓊與尉遲恭等等。到元代以後,民間所貼的門神再次演變,上述諸類門神淡慢慢化,新增的秦叔寶、尉遲恭二人作為武門神普及最廣。將秦叔寶、尉遲恭二人「轉型」為門神是源於《西遊記》和《隋唐演義》兩部小說。《西遊記》載: 長安附近的涇河老龍與一個算命先生打賭,犯了天條,玉帝派魏徵在午時三刻監斬老龍。老龍於前一天懇求唐太宗為他說情,唐太宗滿口答應。第二天,唐太宗宣魏徵入朝,並把魏徵留下來,同他下圍棋。不料正值午時三刻,魏徵打起了瞌睡,夢斬老龍。老龍怨恨唐太宗言而無信。於是它陰魂不散,天天到皇宮裡來鬧,鬧得唐太宗六神不安。魏徵知道皇上受驚,就派了秦瓊、尉遲恭這兩員大將,守在宮門保駕,果然,老龍就不敢來鬧了。唐太宗體念他們夜晚守門辛苦,就叫畫家畫了兩人之像貼在宮門口,結果照樣管用。於是,此舉也開始在民間流傳,秦瓊與尉遲恭二位大將便成了門神一直沿用至今。

門神

  中國門神在中國民俗發展歷史長河中不斷發展和演變,無論是從形式還是從內涵都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內涵。它是中國民間百姓情感的表達與傳遞,也是全世界中華兒女民族情懷的一種體現。它使我們近距離觸摸到中國傳統文化民族精神的民俗藝術之美貫穿著我們的始終。可見門神藝術生命力之頑強,影響之深遠。

門神

門神

門神 登錄
推薦閱讀:

從館藏門神木雕造像談門神的演變
《門神
桃符·門神·春聯·年畫
玄門神咒輯佚篇
新桃舊符話【門神】

TAG:中國 | 文化 | 中國傳統 | 傳統文化 | 傳統 | 中國傳統文化 | 符號 | 特殊符號 | 門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