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德經》導讀 15---26章

第十五章: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古之善為道者,就是古時善於行道的聖人,聖人的能力、學識、行為微妙而通達,非普通人能看透的,深不可測(因為聖人為道是無為之為,普通人當然不識)。正因為聖人的深不可識,所以我勉強的來形容他們的作為方式:行事謹慎,就好像冬天履冰過河;遇事警覺,就好像害怕冒犯四鄰;遇人恭敬,就好像是人家的賓客;坦然就好像堅冰融化;敦厚就好像是素木;曠達就好像山谷;混混然就好像濁水(其實是:親和、平凡就好像普通下人一樣。就是「和其光、同其塵」的境界)。誰能夠在濁世中沉靜而慢慢讓身心清靜?誰能夠在安泰中啟動活躍而慢慢顯出生機?(聖人之安靜、清靜,並非如死水無瀾,而是徐徐之生機,自然而已。)保持這個「道」的聖人不會自滿。正因為他從不自滿,所以能夠不斷更新自我。蔽而新成,蔽是指老舊的東西,(老子是說善為道者的聖人,)因為不自滿,所以能吐故納新。聖人雖然慎、朴,謙下,但是聖人也是因時而宜,與時具化。孰能濁以靜之徐清?不就是,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嗎?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不就是,睡蓮在朝露下慢慢綻放嗎? 這一章老子描述了執政者學道修德者所應該達到的修為:慎為、自律、守靜、純樸、寬容、豁達、謙下,順因自然時事,與時具化,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無為之治。這一章也是老子道德經中文字最美的一章。也是老子對善為道者的聖人的讚美。 遵道循道不是守舊保守,作為天下的領導者,慎是絕對重要的。天下的領導者不慎,則天下人皆受其害。現在的領導人權大而肆意妄為,自以為是,每每做出所為「科學」決策,卻讓百姓受苦不已。比如,大躍進;比如,文化大革命。現在對萬事都要說「改革」,改革也要遵道循道,慎之又慎。我們現在吃改錯了的苦頭是越來越多。老子在第六十四章說:慎終如始,則無敗事。第十六章:第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mò身不殆。致虛極,守靜篤。虛是精神之虛之凈,無妄念無私慾。靜是行為之靜之慎,無躁動無妄為。極、篤,是極致。人虛、靜到極致才能觀察到事物的本質。萬事萬物榮生枯死變化無窮,我以虛靜之態觀察萬事萬物的歸宗、根本。世間之物千奇百態,最終都要回歸到它的本源、根本。回歸本源稱為靜,靜為安生。所以靜又稱為復命,復命即是重生,生命之循環。復命稱為常,萬事萬物的循環往複是常態,這個常就是道的常態、道的規律、道的本質,常,就是自然一直如此,道常。知道、了解道常的稱為明達。不知道常,而妄為,必導致凶災。知道常才能包容天下,能容才會大公無私,無私公正才是王道,王道就是天道,天道就是自然之道,自然之道是永恆的,能踐行自然之道才能終身無害,萬世太平。 這一章老子強調了執政者學道修德的虛與靜,只有心中無私無欲,才能行為無妄為,才能公正公平,才能踐行自然之道。要成為如聖人般王,學道修身的首要就是虛懷,守靜。無私才能公正,公正才能成為長久不敗之王。虛懷,就是內心虛清,才會無雜念,有虛才能有容,才懷得下天地。致靜而無為。懷虛守靜才能學到道的本質和規律,才能得道,從而依道而行。老子所說的虛與佛陀所說的空,是一個意思。佛陀說的境界總是很徹底。我們不識梵文,也許是譯佛經的人,要有別與道家的語境而為之的吧。老子是說「上」、統治者們應該「致虛極」,而佛陀是要求成佛者徹底「空」。杯子里只有一點點水,叫虛。致虛極了,也就是一點點水也沒有了,就是空(杯子)了。第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老子把「上」這樣的執政者列了四等次,最好的「上」為「太上」。 (老子認為太上之人幾乎等同於聖人。)1.太上,就是最好的執政者,下面的民只是知道有這個統治者的存在。這樣的執政者無為而治,在下面的人只知他的存在,不知他的作為。2.比太上表現次一等的執政者,與民為親,表現仁愛,下面的民也會親近、讚譽他。3.再次一等的執政者,下面的民會畏懼他。4.最次一等的執政者,下面的民則會侮辱他。因為這樣的執政者,沒有誠信。民就會不信任他。悠兮,遠古時期;其貴言,是指太上或者聖人不隨便發言,不隨便發號施令,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等到大功告成,萬事順利了,百姓都只說我們這樣順順利利的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為聖人貴言,百姓就不曉得聖人對成功有什麼作為了。) 老子的主題思想就是君無為而民自化。而有人把「太上」理解為「大道」,把各等次的下對道的理解並一路解釋下去,看似合理。但是,這與第四十一章的「上士聞道」幾乎相近。所以還是不合適,緊扣老子的治理主題才是。也可對照第三十八章。聖人對應道治,太上對應德治,其次對應仁治,再次義治,信不足對應禮治。 太上應該是指三皇(五帝),老子是史官,知道三皇「垂拱而治」,是傳說中的無為之治的帝皇。但是老子認為三皇與聖人還是有差距。聖人是老子心中最理想的君主。自「太上」以降,一君不如一君,一朝不如一朝,到春秋戰國時期,君王諸侯們更是昏庸無恥者多。民怨沸騰。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劉向《說苑》) 這一章老子是對上古至今(春秋戰國時代)的執政者的表現的總結,不同的政與民的關係對照。以此佐證來宣揚他的道治理論。強調的「貴言」,貴言是無為之治的表現之一。貴言、希言、重言,行不言之教。上無誠信 下無忠信。言多必失。 現在的政府、領導總是想帶領百姓走向他們的目標地。領導總是要求百姓怎麼做、怎麼想、怎麼活,甚至百姓的夢也是領導指定的。結果是領導與百姓之間的不信卻越來越嚴重了。官民之間已是對立關係了。深宮華庭中,養尊處優的執政者怎麼會有與百姓共同的目標呢?怎麼會得百姓的信任呢?父母為上子女為下,父母不貴言的,子女均會反抗。父母干涉子女越多,子女逆反越甚。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智能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依大道的治理被廢之後,才有仁義之治。智巧出現之後,才有詐偽。親人之間失和,才有孝慈。國家政治昏亂了,才有忠臣出現。老子是史官,史官觀察歷史是順時而下的,看順序的結果,史實,因果邏輯。執政者棄失去了道、德之治後,才有了仁義之治。老子這裡所指的「大道」、「仁義」,說的就是依道的治理(道治)和打著仁義旗號的治理。道,道體,天之道,自己會廢嗎?不會。因為道是萬物之先,道乃久。 大道廢,是依道而治的制度被人破壞、拋棄了。對於單個的人,老子能說不要仁不要義,不要孝慈嗎?有人說老子反對仁義禮。老子不是反對個人的仁義禮。而是,老子是通過追溯人類治世的歷史發展軌跡,發現了「道治」和後來打著「仁義禮」旗號的治理。老子認為道治是完美的。老子反對的是仁義禮的治理,而不是個人的仁義禮之心。 這一章老子說了史實中的因果順序,這也許是歷史發展的規律。但是老子仍孜孜以求自己的理想,那就是道治。老子的希望是回到原始的起點:大道順治,民眾純樸,人人平等,無君無臣。 假設人類初始是符合大道的原始大同社會,那麼這個人人平等的原始大同社會是怎麼被破壞的呢?是怎麼被異化了呢?那就是個別智巧能事者,因為自己的私慾,不甘與大眾平等相處,憑藉自己強勢智能而多拿多得,滿足自己的私慾、貪慾,從而打破平等的狀態。社會的平等一旦被打破,一旦被異化了,就像潘多拉的盒子被打開,魔鬼就在人類社會裡作怪不已。大道治理一旦被廢,即使到仁義治理也守不住,社會就滑向沒落罪惡的深淵。社會有時就是由個別人的行為而被改變的。我這裡不是說英雄造勢時,而是說類似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的現象。比如,有一個人偷了東西,一個集體就沒有了互信,就會產生監督的機制。一個人偷了街坊,街坊就有了警察。有一個警察壞了,就有了監察、督察。我上小學時,我們學校只有一個老教工,負責看門、收發、燒水、接電話、打鈴、值夜、雜務,一個人包了學校很多事。看看現在的小學校門口,保安人員有一個班。因為怕孩子被壞人傷害了。 以前馬路上看不到警察,而現在一個十字路口,有一個交警,四個協警,兩個特警還有幾十個視頻監控器才能共同管理,就是因為有某些人不遵守交通規則。這樣的治理現狀是我們所希望的嗎?是越來越完美的、安全的治理嗎?自從有了武器、兵器這個東西,人的貪慾一發不可收拾,從棍棒長矛發展到現在的核武器,還再發展下去,直到人類會被自己的武器所毀滅!我們發展武器停不下來,是因為別人有更好的武器。 第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執政者必須棄絕假借聖賢、聖明的旗號,用智巧、奸詐的治理方式,民眾才會得利百倍;執政者必須棄絕「仁、義」的治理方式,民眾才能恢復孝慈;執政者必須棄絕追求奇貨和與民爭利的治理方式,天下則沒有盜賊。這三者(絕棄聖智、仁義、巧利)對於執政者用文字來告誡還不夠。所以對執政者來說還要必須做到如下的要求:光明磊落堅持守道(見素抱樸。 見,是指表現,素,是指,純真、無飾的素麵,自然。抱朴,就是守道。),無私無欲,絕斷學習智巧,只有這樣執政者才能回歸大道而無憂患。(絕聖,這個聖字,有點歧義的。老子在整篇文中都用聖人這個詞。單獨用一個聖字,只有此處。就理解為聖賢,榜樣的意思,老子有「不尚賢,使民不爭」。)這一章老子希望執政者要棄絕打著漂亮的旗號,虛偽的聖賢、聖明的樣子來執行他們的統治。執政者要遵守道:歸於樸實、無私無欲、棄絕巧智(無為,無妄為)。學習老子的《道德經》切記的是,老子所說的對象是執政者,是統治者,是「上」。絕學是執政者之絕學,非普通人的不學。絕學是絕棄學習聖智、仁義、巧利的治理方法。我們現在也一直聽到以「科學」的名義,「民生」的名義,「致富」的名義的治理口號。科學嗎?多少所謂的「科學政策」害了多少人啊!?民生?老百姓得利有多少啊!?致富?到底誰致富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現在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那麼憂患也就在日益增長。第二十章: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儡儡(lěi,羸弱)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飉(liáo,風的聲音)兮若無所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唯諾與阿諛(人的真誠問題),相差多少?善與惡(人的是非判斷問題),差別多大?人們都畏懼的,不可不畏懼嗎(人的獨立性問題)?(對於這些是是而非的問題)至遠古以來一直沒有得到正確認識!(荒,曠古。未央,沒有最終的結果)(老子一直在探索,探索真理,探索到了道。)眾人興高采烈般如參加盛大祭祀節日,如登上春日裡歡樂的舞台。而我獨自淡泊寧靜,一點沒有想加入他們歡樂的樣子,我單純的像沒有長大的嬰兒;我疲倦脆弱的樣子像孤獨的無有歸宿(老人)。眾人都有財有勢,而我獨自像是被遺棄之人,一無所有。而我有一顆純樸之心!世人皆高明,而我卻渾渾然(不爭);世人皆精明、高調,而我卻悶悶然(去智,守靜)。(但是我的愚人之心啊,)像大海一樣平靜遼闊,像風一樣自由飄蕩(載營魄抱一)。眾人皆有自己的所有、所依、所為(追求的他們的快樂享受),唯我獨自頑強而一無所有。我獨自這樣有異於世人,是因為我汲取了道的乳汁,所以我得到的了道。(貴食母,貴,重視,著重。食,吃,求取。母,根本。)這一章老子以自己孤獨的求道的狀態告誡執政者,放棄對慾望的追求,放棄對榮譽的嚮往,放棄對智巧的迷戀,放棄對財富的貪求。要不爭,要守靜,要去智,要無私,這樣才能心如止水,情似空靈。只有依道修身,循道而為,才能達到這樣慎獨、無為的境界。(也對第十章的回答)問題是:世人誰能受得這般清苦呢?特別是執政者,有權有勢,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榮華富貴既享,逞志作威而樂。他們只待身敗名裂後方知老子之說的清苦才是逍遙。對於:人的真誠問題,人的是非判斷問題,人的獨立性問題,如果一個人達到了純真,純樸的話,那就不會是問題了。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孔,大的,嘉美的意思,孔德,形容德之大,大德、美德。也有把孔,解釋為孔洞,引申了解為觀察。容,就是容貌,樣子。孔德之容,觀察德的樣子。從,依從,順從。觀察德的樣子,德是完全依從於道的。道作為一個東西、物體,它是恍恍惚惚,忽隱忽現的,但是卻視之不見。在恍恍惚惚中,道是有象的(我理解:象似「場」一般的存在方式的,如,磁場,引力場,氣場一般。)。在忽隱忽現中,道是確實存在的東西(物,理解為,實際存在的東西。)。在深遠幽暗中,道是有靈魂和生氣的(精,是很難描述的,我理解為一種有靈魂的活力之氣,綿綿不斷的一種靈氣。)。道的靈氣是真實存在的。道的存在是有信證的。從古到今,道的表現就在我們周圍,道是一直沒有改變的(其名,就是道之顯。不去,道一直沒有離開我們。),以道的表現(德)來觀察、衡量先輩們的所作所為(閱,觀察的意思。眾甫,意指眾先輩)我是怎麼知道先輩們的好壞的呢?就是憑這個。這個是什麼呢?這個就是德惟道是從,先輩的德行是不是符合道。從道、順道為德。道是自在的,德是自為的。德是人對道的感悟與認知,德是得之於道。德是道的體現。在天為道,在人為德。得道是德,用道是德。這一章老子在《道德經》中沒有說德是怎麼樣的,只說了道的表現,德是道的依從。所以只要依道從道就是有德了。第二十二章: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委曲而能保全,矯枉而能正直,淺窪而能充盈,老舊而能生新,少取而能多得,多得則會迷惑、迷失自己。所以,聖人僅守道作為天下治理的法式。不自我成見所以明理;不自以為是,所以開明;不自我誇耀,所以有功勞;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長久。唯有不與人爭,所以天下沒有誰能與他爭。古人所說的「委曲求全」之言,絕非虛言啊!誠守道者天下將全歸屬他。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事物辯證的發展趨勢,是道所顯示的規律。所以老子說聖人抱一為天下式,就是為道者的聖人能處於事物發展趨勢的始端,也就是說,聖人是一直處于謙下的狀態。而要做到謙下就要做到: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唯謙下而能不爭,不爭者,天下莫能與之爭。委曲求全就是謙下和不爭。這就是抱一,就是尊道。這一章老子強調了執政者要守道、不爭的四個」不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做領導的人,都認為自己所以成為領導,就是因為自以為有智慧、有本事、有功績,所以他們最容易有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的毛病。而有這個「四自」毛病的領導是不可長保的。所以老子說謙下、不爭,堅持守道,才是長保之策,天下莫能與之爭。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於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執政者要希言,(希言,少說話的意思,少發號施令。)才是順其自然,才是無為之治。暴風刮不過清晨,驟雨下不了整天。風雨的興起是誰的作為呢?是天地(道之所為也是自然,有起有停)。天地尚不能持久暴風驟雨,何況人呢?因此認同道、德的人,就得到道、德。不認同道、德的人,將失去道、德。所以失德者,得不到信任,因為他們有不誠信的。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於樂得之。這一段「繞口令」,用一句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字面意思,是正好的解釋,認同道、德的人,就得到道、德。不認同道、德的人,將失去道、德。得道者,道助之;失道者,失道之助。(道、德在這裡本來一個意思。老子說了:德惟道是從。這一段文字的堆砌、重複有點過了,所以我說像「繞口令」。現在我們看到《道德經》,畢竟輾轉千年,錯亂、後續之處確有不少。我們學習重其要義即可。)這一章老子就是強調要守道,要無為。其實人的能力本來就有限的,與天地相比根本無法比。所以作為人的執政者不希言的話,而是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的話,就是失道失德。多言必失,失信最終將失去一切。人類總有「人定勝天」的夢想,但是在現實和實踐中,人類遭受天地的「報復」卻是慘烈的。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總踮起腳不可久立;總跨大步不可遠行。老子又說了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的毛病(見第二十二章)。這些毛病對於道來說:就是多餘的食物或是身上的贅疣。神或許也厭惡它(物,萬物之主,可理解為神。也有理解為眾人的。),所以有道之人絕不為之。企者、跨者、自見、自是、自伐、自矜,都是有為而過分的行為,也是多餘的。企、跨,都非自然狀態,比之站、步都是多出一塊,是過分之舉。這一章老子強調了守道順自然,不能過分、有為,要戒四自。有道之人,無為,謙下。老子有多章節進行反覆強調。做領導的人,即是你很聰明、很有才、很有功、很厲害,但是你總是大肆宣揚自己,自吹自擂,自以為是,虛榮之極,總要顯得自己高於他人一等,總往自己臉上貼金,恨不得頭上生角,手有六指,總要顯得比他人還高、還多。這樣醜陋的行為就是餘食贅形。還有些做領導的人,自己不才,卻非要顯示出高人一等。這樣的人實在是人神共憤,世人不齒。一個國家也一樣,取得一些成就後就自吹自擂,浪費、顯擺。結果:在內,國內還有很多苦難艱辛的百姓,眾怨沸騰,失信於民。在外,引起外國的覬覦和掣肘。這同樣是不合道之舉。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一個「東西」混然而成,先於天地就已經存在。(它)無聲無形,獨立獨自存在,不受其他的影響,反覆運行不止,它可以說是天地萬物之母。我不知它的名字,勉強給它用個字叫「道」,勉強給起個名叫「大」。 大曰逝,大就是(逝)無限伸展。逝曰遠,遠就是無邊之遠。遠曰反,遠而返,是循環的意思,也是至極而反,也可說道體是渾圓之態。(就無限空間再來說,它是無始無終的,無起點無終極,無遠無近,無處不在。)(道是形而上的,非常道,非常名。道是非自然之物,文字描述總有限。) 所以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大,王者也,統治者。(也有版本是王亦大,王者,有權有勢能統治一切,當然亦大。)環宇世界中有這四大王,而人佔據其一(道居於首位)。人法地,人活在大地上,大地承載萬物,人要依順大地。地法天,地在天下,天雨潤陽光大地,地依順天而變化。天法道,天風雲變化依順道。道法自然。道所依的就是自己的樣子。自然就是自己的樣子。道在天地萬物之先,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影響它、改變它,所以道它怎麼樣就怎麼樣咯,就是隨依自己的樣子。這一章老子認為道法自然是道的本質。強調的是,道是沒有意志的。萬物自性自然。老子希望四大中的人,要依道,順天地,少一點個人意志。這是老子對道描述的一部分,老子就是這樣第一個命名道的。也不用判斷它正確與不正確。對於道,先天地生的理解,又可以想到萬有引力,比如地球在形成前就有了萬有引力,也因為萬有引力的規律和作用,宇宙、地球才是這樣的,天地、山川、海洋才是那樣的。所以稱道為天地母。第二十六章: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聖人終日行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重是輕的根基,慎重不妄為。靜是躁的主宰,守靜者無為。所以聖人終日所負重任(不離輜重,可理解為身負治國理政之重任。),雖有皇宮後院,榮華富貴,卻能處靜超脫,置身物外(因為聖人為無為)。無奈擁有萬乘的大國君主卻輕率躁動而治天下。輕率有為則失去治理之本,躁動妄為則失去君位。這一章老子依然強調處靜、無為。告誡執政者雖處高位之上、處榮華富貴之中,仍要超然物外,慎重、守靜以致無為。執政者輕率、躁動必定失身、失位。政府領導人的輕率給國家、老百姓所造成的災難,那是數不勝數的。執政者只有慎重,慎為,百姓才可能少受災難。
推薦閱讀:

如果好人都有好報,這個社會有什麼可怕的事情發生?
《道德箴言錄》全本(下)(法)
自己做了好久的作業被別人拿去抄,好心塞怎麼辦?
孝老愛親的道德模範057
年輕人應不應該給老人讓座?

TAG:道德 | 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