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瓷的鑒識(圖)
(2010-01-29 19:20:07)
轉載標籤:元青花青花瓷紋飾器物張英景德鎮何小龍貴州收藏家協會文化分類:短篇作品本博按:本文作者為貴州省收藏家協會秘書長 何小龍元青花瓷器的生產,一般是一窯同燒多種器物,主要以單色釉為主,紋飾簡潔都是釉下彩。元朝並不重視青花瓷的生產,但設有「浮梁瓷局」來管理,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出現對瓷業進行管理的官辦機構,到元末明初時主要由景德鎮專燒貢用瓷器。才確定官窯瓷器的管理機構。由於元代的「官窯瓷」是可有可無。所以無特定官窯瓷器生產的要求,所以青花瓷大多是百姓中的民窯生產的日用品瓷器和到元末明初大量生產的出口瓷器,應該說元青花瓷從歷史傳承和出土來看是較少的,(因明朝大漢民族主義思潮十分強烈,元朝所有的文化遭到沉重的破壞和打擊),至今收藏界和文博界對元青花的標準定義爭議十分激烈,還沒有一個貼切確認的標準。
到明代時,青花瓷已十分成熟並在民間廣泛使用。由其在永樂、宣德年間,青花瓷發展已是高峰,各式各樣的青花瓷生產越來越多,在單色釉的發展中,已漸成瓷業中的主導產品,由於對外貿易的發展和國外對瓷器的要求,從釉色來看,品種有10多種,如外醬釉內青花,孔雀綠青花,青花釉里紅,青花加五彩,卵白釉「樞府瓷」等,同時各種器型的變化越來越多,大型的瓷器也越來越大,在歷史的長河中,青花瓷從元代過渡到明代時,其胎質,器足、釉色、紋飾等都發生較大的變化。在元朝96年的青花瓷的燒造中,民窯的工藝技術得到很大的提高,釉料的選配,燒造溫度的控制,器型大型化對胎質的影響等都是元青花瓷得到長足的發展。
本博瘦松居士 與何小龍 在其居所合影(2007年)由於元朝每代對漢民族的傳統瓷器重視不夠,造成青花瓷在全國發展不平衡和人們使用不廣泛等原因,都會造成元青花在元朝各代中有較大的區別和不同,尤其在今天的考古界和收藏界中,元青花瓷標準器難以確定和得到認可時。我們在鑒識元青花時一定要注意同明朝青花的區別,(這是青花瓷從釉下彩發展到釉上彩,也是青花瓷從一元式發展到二元式重要的過渡時期)。因為青花瓷的大力發展在元末明初,主要受到外銷瓷的貿易影響,明清時青花瓷已漸成陶瓷產業中特色的產品,元青花已十分成熟。尤其嘉慶年間景泰蘭的出現,瓷器釉彩從單色青花發展到琺瑯彩、粉彩、鬥彩等等。瓷業發展受到明清重視,明清青花瓷的生產,仿元青花的生產都達到空前的高峰,所以筆者通過20多年的鑒識和學習,從元青花的發展總體來看,認為元青花瓷有以下幾個顯著的特點,在區別明、清青花中,學習和鑒識時都十分重要。在整個元朝,史學界公認以「至正」年間的元青花最負盛名。這時期的元青花,從器型來看,大都造型俊秀挺撥,具壯美之感,幽蘭深沉的青花發色。紋飾多層而緊奏和諧,圖案豐富多彩,畫風清新活潑,蕭灑自如,畫圖中用筆有力,無論「點、塗、染、皴」多是一筆畫的技法,筆痕明顯,其中可見釉色白中閃青,其飄逸活潑有力的畫風與當時社會的審美觀點和書畫風格同出一轍。雖然元青花在各代發展中不盡相同,但正如古陶瓷研究家朱裕平先生在《元青花瓷》書中指出「非出於一人之手,但風格相似,畫法相似」,這就決定了元青花、無論是景德鎮燒制還是各地民窯燒制的都具有元朝時期強烈的時代特徵和風格。元青花的胎體瓷化程度較高,顯得墩實厚重,瓷質堅緻和緊密,燒造溫度約在1260°左右。有硬中見柔的感覺,從磁片來看,胎泥經高溫燒制後晶體泛光,間有雜質礦物體。拿在手中有厚重之感,較沉,屈指輕敲,器物發音沉悶。元青花大件器胎體普遍厚重,小件器胎體輕薄。從器足來看,元青花多數底足露胎不施釉,底足外牆斜削,造成寬窄不均,深淺不等的現象,圈足呈不規則的環行足是普遍特徵,除此外元青花多為砂底,有粘沙現象,有明顯的旋坯痕。這是胎質淘煉不精的原因(因胎土就地取材造成)。據筆者觀察,元青花器足多數足牆(底牆)厚實,輪削旋紋粗而寬,有的足底中心常凸乳形狀,業內俗稱「臍」。由於當時的生產工藝簡陋,胎質淘煉不如明、清時瓷胎細緻,所以往往在器物身上和圈足中多有砂眼,有的出現鐵質斑點或爆渣,在底足和口沿邊,濃縮釉露胎處,會出現火石紅。還有的元青花器足底部積釉處和釉層內常有少量灰塵,拂之不掉,行話叫釉塵,這都是元青花區別於各朝代青花瓷的特點。元青花瓷的色澤一般比較淡雅和瑰麗,瑞庄素靜中蘭中帶艷,在高倍放大鏡下可見釉色白中閃青時的青花暈散現象,自然恰到好處,不同於明青花的濃艷耀眼,俗稱「洋蘭」現象。一般元青花生產用料有三種情況:一是用進口的濃艷光耀的蘇麻離青(也叫蘇勃力青)高鐵低錳料;二是用發色比較暗淡無光,土裡土氣的高錳低鐵國產料;三是兩種料的混合使用。可以說大件的元青花器多用進口料,小件器物常用國產料或混合料(尤其民間實用器)。不論進口料或是國產料,除釉面因燒造溫度造成色差外,顏料濃厚處都有黑褐斑點,一般都在釉色下面,形成結晶。在顯微鏡下可見多是不規則狀,微帶錫光,有暈散出現。所以元青花的釉面燒制後一般呈青白色泛蘭光,釉質感覺較潤厚,玻化程度較高,玉質感強。裴光輝先生在《至正型青花瓷》中說:「青白釉的質感和色澤的不同於宋代青白瓷,它的釉層比宋白瓷釉層而瑩潤,更為透亮。釉層中的氣泡呈大、中、小三種分布,十分疏朗」。除此外,出土的元青花胎質中常帶有土泌和土斑的痕迹;窖藏的青花瓷因時間的流失,顯得質地老氣,玻光內含;常帶蛤蜊光,傳世的元青花由於把玩和自然的氧化,釉面難免出現剝蝕和磕碰,甚至劃痕,但依然釉汁滋潤中,白中閃青不失元朝青花的特點。
何小龍收藏的藏品另從,從今天來看,所有的元青花釉面都應失透嚴重,釉面大多有鐵鏽痕和縮釉斑。鐵鏽痕分布自然,大小不勻。而縮釉班大的如針眼、小的如針尖。正如裴光輝先生指出:「此時(元)釉的性質已由宋代的石灰釉變為石灰鹼釉,使得釉藥的濃度和燒成火候都大為提高。」元青花施卵白釉,釉汁肥厚,容易造成縮釉點。在高倍放大鏡下,可見釉層中氣泡密集,釉面油亮又很堅實。從釉斑鑒識中也可看出,元青花器口頸內和圈足外多有流釉及釉斑,口頸內釉斑和流釉是仰燒形成的,顯示自然流淌的形狀。有的元青花也有脫釉現象,釉脫胎露可見胎中含有土泌或土色漿,非人工所造,其特徵足以證明舊物無疑。由於墊燒,器物下面常常造成流釉和釉斑的形成,可能是工匠在燒制過程中不讓瓷器粘連,對底足內外沿口多用木刀或竹刀斜削,由於用力不勻造成沿口深淺不一、寬窄不等的斜削痕迹,有的還留有刮削底足粘釉時的明顯自然旋削痕。不規則的流釉呈現出凹凸不平,工匠想把多餘的釉擦掉或刮削掉,但又無法處理乾淨,考慮到只要不粘在一起就行了,所以釉斑或釉淚是在燒造時的自然環境中形成的。元代的胎土質地疏鬆但可以拉得很薄,器物的上半部和器物內部不需要修整,只需對下半部和圈足做簡單的修整。常顯得元青花器物的口沿和頸部線條自然流暢,外形較園滑,沒有刀痕。但有些元青花器確有修胎痕,如竹絲刷痕。元器瓷胎內壁多為盪釉,而經竹絲刷過的胎痕處釉最薄,所以土泌和胎痕的痕迹常從竹絲的條狀中出現。以上看法只是元青花的一些特徵,但施釉中,許多窖口都會根據不同的器物,不同釉料的配比採取不同的施釉方法,如執壺和玉壺春瓶等不露胎(許多器物露胎);又如梅瓶,蓋內多不施釉等等。關於火石紅,只有一些元青花瓷器上有,不是所有的元青花瓷器都具備,這一點很重要。火石紅不是鑒識元青花瓷器的首要標準,但能作參考和研究用。鑒識元青花另一個重要的條件是紋飾。據筆者所知瓷器上的青花紋飾的出現,早於唐宋時期,只是在元朝至正年得到很大的創新和發展,以至於影響整個造瓷業青花瓷的生產和創新。總體來看,因為元朝各代對紋飾的處理都有很大的區別,主要是各代的文化,經濟、審美以及愛好所造成。所以歷史背景和客觀條件是決定元青花紋飾的重要環節。現舉向個常見的紋飾來鑒識,①如海濤紋,張英先生在《元代青花瓷與五彩瓷器》中指出,「先以粗淺勾畫波濤的邊緣,輪廊內外勾出長短不等的細密曲線,有的線內輕擦,漩渦常似指紋狀,浪花呈橢圓形狀象姜芽。其間有浪花的漩渦從高處壓下,顯得波濤洶湧、氣勢磅礴。②又如回紋飾,大多由互不相連的單體回紋組成,雙連回紋或連接回紋少見,有的回紋呈方型狀,有的為變型回紋,有的屬減筆式回紋,而到元未明洪武時,回紋變成一正一反兩方相連的形式組成,到明永樂以兩方型回紋為一組,同時出現一筆連環式的回紋邊飾。到宣德時,少數器物又有一反一正兩方相連的回紋排列外,大多回紋邊飾呈整圈一筆環連式,一直延續到清末民國。③又如龍紋,張英先生說:「元青花中的龍多九似,角如鹿,頭似蛇,眼似兔,項似蛇,腹如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身似牛,形態多種多樣」仔細研究,元青花上龍紋較多,而有的龍紋大都是龍首仰天,龍口怒張,上唇直仰與龍眼相連,牙齒尖利,威猛之太撮人心魄。有些龍身九曲,尖尾、背部有鋸齒狀鰭,肘毛分別以9至11道為一組,四腿瘦勁,肌腱突出,呈騰游博擊長空之勢,而有的龍紋,龍身細長、細頸、細腿,有尖尾也焰火式大尾,體態輕盈,頭小長鹿角,張口吐舌,有的龍下齶有須,上齶一般無須,但至正年間有些龍上齶有雙須,但這種現象在元代各朝以及明初都很少見。龍身鱗片兩種,有網狀細鱗片,這種多見。另一種呈魚鱗形少見,這種龍紋非常精美。龍有背鰭,肚腹下無橫紋帶,胸與背部,常有火焰狀飄帶,肘部有長毛三至四根一撮,龍爪有三爪,四爪居多,五爪少見(明後五爪多見,清朝定型)。總之元青花的龍紋顯得矯健有力,自由奔放,野而不訓,付合元代馬背民族的風格。但有龍紋的元青花瓷不一定是皇家專用的器物,最近從海南省發現的龍紋玉壺春瓶等許多元青花器來看,元代沒有專用的「官窖」瓷器,也沒有皇室專用的固定紋飾,從這一點也足以說明元朝的元青花瓷使用是沒有官民之分的。元未明初大量元青花的生產主要是為出口貿易或以物換物而出現的。所以明青花時紋飾豐富多彩,繪畫風格多變,由其是以元曲雜劇為題才的人物故事,花卉鳥獸瓷器都用青花釉來表現,青花瓷在明清的發展已達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地步。儘管如此,但元青花瓷紋飾的細化仍然不失時代的特色,④又如雲鳳紋:古陶瓷研究員陳士龍先生說:「一般繪成雞頭鷹咀,身有細魚鱗片,咀的上部長於下部,尾多為花尾,分叉一至五尾不等,每尾似羽毛狀或粗淺條狀,尾端微內卷,鳳眼畫成園型或不畫。」還有些雲鳳紋尾分兩叉,尾稍為園圈或鳳眼如雞眼有的有眼框無珠,有的有珠無眼框,⑤又如纏枝蓮葉紋,元朝中葉型多尖瓣,一至五個如葫蘆形,到明初時,葫蘆葉子不如元瓷纏枝蓮葉紋飾相同,葉子的尖瓣呈三至七個不等,官窯瓷器有嚴格規定,一般以四個瓣葉子為組,多數葉子塗滿色,少量的葉脈留白呈筋狀,葫蘆葉形瘦而細弱,不及元代粗狀,但造型活潑多姿。這裡要強調的是元青花瓷上的紋飾有很多種,大多是以花卉為主,而大量出現人物紋飾的青花瓷應是明洪武時代,元朝人物紋飾的青花瓷是極少的,因大多人物故事都是反映宋朝以前漢文化,所有受到元朝政府的反對,有專家說目前飾有人物故事紋飾的瓷器只有10來件。但民間使用的元青花瓷實用器應是數量巨大,品種豐富,從出水瓷器可見一般。尤其殘器殘片數量驚人。至於有些藏家把器物內外都有青花紋飾出現的瓶罐,認為元朝瓷器,這種看法不對。因元瓷大都就地取材,工藝簡陋,淘洗不精,粘接力度差,在二次燒造中,內壁多不修飾,故器物內大都沒有紋飾出現,據資料顯示,青花發展到明末清朝時,民窯中有內外青花紋飾的器物偶然發現,但大量的生產都是民國和今天的產品了,故無欣賞價值和研究意義。
最後關於元青花器物內施釉和接痕的鑒識:元青花的瓶,罐類早中期時器物內是不施釉的,僅刷胎漿。後期才有器物內施釉瓷出現。一般瓶、罐、壺等許多器物都是一次或二次節裝,元青花不講究修胎工藝,器內粘裝處接痕特別突出較粗糙,粘接裝最寬處超過10毫米,余泥外凸,瓷工不願搞平滑(修內胎)。器物外接裝處基本用手搓圓,由於生產工具不精,儘管已施釉但胎體上隱見指痕存在。植物釉更明顯。但也有不是節裝的元青花,大都是器形較小,胎質堅實而厚重的一些器物。至於元青花的款識說法較多,據說元青花無款識的原因是元朝以前就沒有形成留款的制度和習慣;有的說元青花大量的發展主要是為了出口,而外國人不需要有款的器物,認為影響器型的完美等等。總之很難見到元青花有款識,即是有款,款識是出現大多在器物的身上,並不在足底。據說最好的元青花款識是用墨汁書寫的「樞府」或「內禧」款。常以小楷書寫,工整而秀麗。總之,從目前全世界來看,元青花十分稀少,館藏無幾件(應是精品),民間大量存在的多是實用器類,從海撈瓷中就可了解。其原因主要是明朝初朱元璋採取強硬措施,銷毀一切元朝文化,所以元瓷從此銷聲匿跡,湮滅在歷史的塵埃中。
推薦閱讀:
※南京博物院_文物鑒賞_如何鑒定青花瓷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青花瓷
※青花瓷2~女人花-夢回1930
※30青花瓷般的女人
※愛上青花瓷
TAG:青花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