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戰 :(美)C·W·尼米茲、E·B·波特 (轉帖連載7)
07-18
大海戰 :(美)C·W·尼米茲、E·B·波特 (轉帖連載7)第七章 日本擴張時期 日本於1931年的最後4個月,通過侵佔滿洲,開始走向準備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道路。美國拒絕承認憑藉武力所造成的變化,嚴詞提醒日本:必須恪守條約規定。然而,歐洲的一些國家不支持美國的立場,竟使日本得以繼續推行其侵略政策,而未受到阻遏。來自蘇聯的干涉是當時唯一的危險,蘇聯早就對亞洲懷有野心。日本採取的對策是,1936年10月和德國簽定了防共協定。在此之前,日本軍界的過激分子指極端軍國主義分子。以暗殺手段,除掉了持反對意見的穩健政治家,企圖控制日本。1937年夏,日本陸軍已經準備就緒,遂開始向中國關內進犯。 石油輸出與綏靖政策 為了向中國繼續提供軍事物資,美國總統羅斯福聲稱,對待這場不宣而戰的戰爭,美國不受1937年中立法條款的約束。不過,這對日本也有好處,因為日本一直依賴美國的廢鐵和西方的石油。 1939年7月,美國國務卿科德爾·赫爾就廢除1911年簽定的美日通商條約一事,按規定期限提前6個月向日本提出照會,這就向禁止軍需品的出口邁出了一步。由於這一措施以及同年8月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定,日本一度有所收斂。加之日軍進入中國內地,很快就陷入泥沼,使日本深感資源不足。 然而,歐洲戰爭的爆發,減輕了日本的困難,給它帶來了新的轉機。1940年春,法國戰敗和荷蘭投降,已使法屬印度支那越南、寮國、柬埔寨等地。與荷屬東印度印度尼西亞。成為孤立無援的殖民地,也使英國的地位受到嚴重的削弱,以致屈從於日本提出的封閉中緬公路的要求。這條公路是中國同海外聯繫的最後一條未被切斷的交通線。日本海軍對日本陸軍在亞洲大陸的魯莽行徑本來就很眼紅,這回又出現一個向東印度群島伸手奪取石油、錫、橡膠和奎寧等物資的絕好機會。於是,他們力主沿中國的沿海地區向南推進。日軍早在1939年就佔領了海南島,法國投降後不久,日本又迫使維希政府控制下的法屬印度支那當局允許它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北部。1940年9月,日本和軸心國結成同盟。不言而喻,這是警告美國不要在歐洲或亞洲進行干涉。 1940年1月,美日通商條約期滿,美國本應禁止向日本出口戰略物資,可是美國駐日本大使格魯卻提醒政府說,如果突然停止美日兩國的貿易,也許會促使日本入侵東印度群島。美國當時抱有一種不切實際的想法,認為向侵略者提供物資對防止戰爭會起一些作用。因此,羅斯福政府遲遲未採取禁運行動。至1940年7月,美國國會才通過一項出口物資須經批准的法案。據此,停止向日本出售飛機和航空汽油。然而,直到同年秋天,仍未停止向日本出口鋼鐵;在1941年7月以前,美國政府一直准許向日本輸出石油。 戰爭計劃 由於日本準備南進的行動已經日趨明顯,美國則與預定結盟的國家著擬制聯合作戰計劃。美、英參謀會議於1941年初在華盛頓召開。這次會議達成的協議(ABC-1)是,除以歐洲為主要戰場外,一旦和日本交戰,太平洋戰場則由美國負責。同年4月,在新加坡召開的軍事會議上,除強調互相支援,共同對付侵略外,別無其他結果。 在美國人看來,日軍進駐法屬印度支那是個嚴重問題。1941年7月,當日本宣布維希政府同意法屬印度支那為其「共同保護領土」時,美國立即作出反應,凍結了日本在美國的所有資產,作出禁止向日本輸出石油的決定。這一步驟加速了面臨的危機。日本必須作出選擇:要麼獲得石油,要麼停止其軍事機器的運轉。10月,近衛內閣總辭職,建立了以東條英機為首相的軍事獨裁政權。11月,日本特使到達華盛頓,前去協助野村大使進行恢復石油輸出的談判。這次談判的成敗,直接關係到是否襲擊珍珠港的問題。 美國的戰備 當太平洋戰爭迫近時,美國雖然有所準備,但是極不充分。1938年,根據美國國會的意見,赫伯恩委員會提出一個太平洋基地建設大綱。除加強關島基地建設等項意見外,其他建議多被採納,到戰爭爆發時,這項建設計劃正在執行之中。 從前,美國艦隊的大部分兵力是以它的西海岸為基地的。1940年春,羅斯福總統令其艦隊駐泊在珍珠港,希望藉此遏制日本的侵略繼續擴展。美國艦隊在這裡的處境,有一個時期是比較危險的。因為歐洲戰爭爆發後,美國的新造艦船大都部署在大西洋。1941年春,海軍作戰部長哈羅德·斯塔克將軍把3艘戰列艦、「約克城」號艦空母艦、4艘輕巡洋艦和2個驅逐艦中隊從太平洋調往大西洋,美國為了對運輸物資的船隻進行護航而生產的飛機,也主要部署在大西洋戰場。 1941年2月初,以原來的大西洋分遣艦隊為基礎組建大西洋艦隊,而把駐泊在珍珠港的艦隊編為太平洋艦隊。為了提高美軍的威望,又將托馬斯·哈特海軍上將指揮的一支兵力較少的遠東海軍部隊,改稱為亞洲艦隊。上述三個艦隊的司令中,需有一人兼任合眾國艦隊司令。珍珠港被襲擊時,赫斯本德·金梅爾海軍上將就一身兼二職,既是太平洋艦隊司令,也是合眾國艦隊司令。 在大西洋戰場,軸心國沒有一艘航空母艦,英國艦隊可集中大部分兵力對付兵力較小的德國海軍。在太平洋戰場,實際上是美國單獨抗擊著強大的日本海軍。甚至在珍珠港被襲擊時,美國海軍在兩大洋的兵力部署也基本上是平均的:9艘戰列艦部署在太平洋,8艘部署在大西洋;3艘航空母艦部署在太平洋,4艘部署在大西洋。事實上,大西洋艦隊缺少足夠的巡邏艦艇和護航艦隻。在太平洋,甚至在珍珠港遭到慘痛損失之前,美國艦隊各種類型的艦艇均處於劣勢。更加不利的是,美國以3艘航空母艦對抗日本的10艘航空母艦。 英國雖然可以派兵增援新加坡,但是,它在遠東面臨危機的同時,在地中海也遭到嚴重損失,並陷入令人沮喪的境地。英國海軍部躊躇再三後,才同意派遣新式戰列艦「威爾士親王」號前往新加坡,與戰列巡洋艦「反擊」號會合,企圖以這兩艘主力艦增強對日本的威懾效果。還派出「伊多麥達」號新式航空母艦與之協同作戰,但這艘艦在西印度群島海域試航時觸礁受損。英國海軍部認為,再無航空母艦可從歐洲調往遠東了。荷蘭在東方沒有輕巡洋艦以上的艦隻。顯然,美國的其他盟國在太平詳也無力改變不利的兵力對比狀況。 太平洋的美國海軍部隊,在輔助兵力方面也有很大缺陷。飛機較少,而且多是舊式的。對空火器質量較差,數量也不足。美國的28毫米機關炮性能很差,海軍不得不依賴進口的「博福斯」式和「奧尼勒康」式高射機關炮。 在遠東,形勢更為嚴重。日本在菲律賓以北不到300海里的地方佔據著台灣;在其西面佔領了海南島和法屬印度支那;在其東面佔有馬里亞納群島和加羅林群島。所以,菲律賓幾乎處於四面包圍之中。1941年7月,當時任菲律賓陸軍最高指揮官的道格拉斯·麥克阿瑟被任命為美國陸軍遠東部隊總司令。此後,美國駐菲律賓的航空部隊和地面部隊迅速增加,以便能在1942年春季以前,依靠遠東部隊自身的力量保衛菲律賓。 一旦與日本開戰,處於劣勢的美國亞洲艦隊幾乎無法進行象樣的抵抗,所以,美國早就打算讓它撤退到馬來半島一線。但是美國陸軍航空兵力在菲律賓的增強,使呂宋島的防務可望暫時得到加強,以保證亞洲艦隊能夠依託馬尼拉灣繼續作戰。 最後的談判 美日談判是註定要失敗的,因為兩國政府都不願作出任何讓步。美日雙方的討價還價,無非是為了贏得時間。美國的破譯人員研製成破譯日本外交密碼的機器,使美國處於能及時了解日本外交來往文電的有利地位。因此,華盛頓清楚地知道,日本外務省已把11月下半月作為談判能否達成協議的最後期限;逾期「將有不測風雲」。而且,華盛頓已經知道,日本也已得到了有關美國太平洋艦隊所屬艦船的活動以及在珍珠港內配置的情報,日本當局還要求其駐外機構進一步作出更為詳細的報告。 11月26日,美國交給日本政府一份備忘錄,要求日本從中國撤軍,並支持蔣介石政權,美方並未指望日方能夠接受這個要求。美國隨後就破譯了一份日本的密碼電報,從中得知日本已將提交備忘錄一事看作是日美談判的破裂。然而,野村和來棲兩位大使還要裝模作樣地繼續談判,以免美國過多猜疑。11月27日,美海軍部對其珍珠港部隊發出「預警通報」說:「日本將對菲律賓、馬亞來馬來半島。和婆羅洲加里曼丹。發動進攻」。顯然,美國當局被日本公然準備南進的行動所迷惑,忽視甚至否認日本將在其他方向發動進攻的可能性。 12月6日,華盛頓就已知道,日本已向駐美大使發出斷絕外交關係的電報。和以往一樣,這價電報也意味著隨後即將對美國艦隊實施突然襲擊。美國還了解到:日本駐倫敦、香港、新加坡、雅加達、馬尼拉和華盛頓的外交官員,正在焚毀秘密文件和密碼本等。這通常是戰爭迫在眉睫時才幹的事。 因此,到星期六下午,已有充分理由斷定,美國與日本開戰僅僅是個時間問題,12月7日(星期日)4時至6時,美國海軍部已破譯了日本政府給駐美大使下達的指示,令其在13時遞交斷交照會。華盛頓時間的13時正是珍珠港時間的7時30分。 襲擊珍珠港 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於1941年初就提出了襲擊珍珠港的建議,目的是保證日軍在佔領「南方資源豐富地區」時翼側不會受到美軍的威脅。襲擊珍珠港的詳細作戰計劃初秋完成,12月1日御前會議作出對美國開戰的最後決定。這是一個立足於軸心國在歐洲取勝的基礎之上的冒險決定。1941年秋,德軍逼近莫斯科,隆美爾的部隊已威脅到埃及。日本人認為,軸心國在歐洲的勝利,使美國面臨巨大危險,可能對太平佯戰區有所放鬆。趁此機會,日本使可侵佔資源豐富的東南亞和南方地區,並在一些島嶼修建航空基地和潛艇基地,以構成外圍防衛網。這樣,上述佔領地區和日本本土均可牢牢確保,美國只好承認既成事實。 會議最後作比決定時,進攻部隊已經開始行動。這支機動編隊編有航空母艦6艘:「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飛龍」號、「翔鶴」號和「瑞鶴」號;另有2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和9艘驅逐艦擔任護航。這支機動編隊沿北部航線航行,以便避開美國的巡邏飛機和減少被發現的機會。還有27艘潛艇(其中11艘搭載飛機,5艘搭載準備潛入珍珠港的袖珍潛艇),已先於機動編隊出航。 12月6日,這支機動編隊收到有關珍珠港內艦船停泊情況的最新情報。得知美航空母艦「企業」號和「列剋星敦」號正在海上活動,使航空作戰參謀大失所望。他們認為,與其擊沉8艘戰列艦,不如擊沉2艘航空母艦。但機動編隊指揮官南雲忠一海軍中將仍然決定按原計劃實施攻擊。12月7日6時15分,進至瓦胡島以北230海里處,南雲司令下令由183架飛機組成的第一攻擊波起飛。 珍珠港的美軍,對這場即將降臨的災禍沒有發現任何跡象。華盛頓當局雖在11月27日發過預先戰爭的通報,預料日本將對南方採取侵略行動,但判斷其矛頭可能指向菲律賓或馬來亞。因此,夏威夷地區司令沃爾特·肖特陸軍中將,僅僅加強了防間諜的措施,並就此向華盛頓作了報告。金梅爾司令沒有得到任何足以使他中斷突擊訓練計劃的情報。 星期日6時45分,一艘美國驅逐艦在珍珠港外擊沉一艘日本袖珍潛艇,一度打破了拂曉時分的平靜。但是,這一情況並沒使當地駐軍進入全面的戰爭準備狀態。因為,這對停泊在珍珠港內受到保護的艦船來說,幾乎沒有什麼威脅。當多數官兵正在用早餐或正準備交接班時,日軍的第一波攻擊機群已飛臨上空。到7時55分第一顆炸彈落下時,他們才恍然大悟,發現臨空的是日本飛機。 這次攻擊的主要目標是停泊在港內福特島東側的戰列艦。美國艦員儘管遭到突然襲擊,仍然十分迅捷地進入各自的戰位,這給日本飛行員以深刻的印象。但是,仍然未能阻止日軍的空襲。日機對戰列艦實施魚雷攻擊之後,緊接著進行高空水平轟炸和俯衝轟炸。美軍受到的損失主要是約在8時30分結束的第一攻擊波造成的。稍過片刻,由170架戰鬥機和轟炸機組成的第二攻擊波也開始突擊,集中力量轟炸損傷較輕的艦船。然而,此時美軍的艦船已經充分做好戰鬥堆備。因此,日軍的損失大部分是實施第二波攻擊時造成的。空襲結束時,「亞利桑那」號已被徹底炸毀。停在該艦外側的「貞潔」號修理船噸位太小,未能對「亞利桑那」號起到可靠的屏障作用。空襲一開始,「亞利桑那」號就被數個魚雷和炸彈擊中,一顆炸彈在前彈藥艙內爆炸,引起重油燃燒,火勢蔓延,「亞利桑那」號急速下沉,1000餘名艦員和該艦一起同遭厄運。 凡是兩舷軍艦並靠的,外側的一艘都因命中魚雷而受到很大損失。剛一開始轟炸,「馬里蘭」號戰列艦外側的「俄克拉何馬」號戰列艦就被3條魚雷命中,隨即開始傾覆沉沒。後來為了疏浚港灣,才將其打撈上來。「田納西」號戰列艦外側的「西弗吉尼亞」號,也在空襲之初被魚雷擊中,由於迅速採取了損管措施,才免於傾覆。艦員在艙體傾斜、下沉坐底的情況下,一直堅持戰鬥。停靠在內側的艦隻,其損失比外側的小得多。「田納西」號戰列艦雖中3顆炸彈,又面臨「亞利桑那」號戰列艦重油燃燒的危險,但損失輕微。「馬里蘭」號戰列艦僅中2顆炸彈。 「加利福尼亞」號戰列艦單獨停靠,被擊中2條魚雷和1顆炸彈後,艦艉下沉著底,艦艏翹出水面。「內華達」號戰列艦單獨停靠在幾艘軍艦之後,是一艘唯一可以行動的軍艦。該艦前部命中1條魚雷,但仍冒著彈雨開航,為了避免沉入航道,搶攤擱淺。太平洋艦隊旗艦「賓夕法尼亞」號戰列艦因在船塢修理,沒有受到魚雷攻擊;由於組織了有效的對空火力,僅中一顆炸彈。 日軍的主要攻擊目標雖是軍艦,但珍珠港境內的機場也受到了襲擊。美軍雖倉促進行了抗擊,但飛機仍受很大的損失。這些飛機為了防止壞人破壞而密集地排列在機場上。遭襲擊後,海軍飛機損失80架,231架陸軍飛機中僅有79架尚可使用。日軍在珍珠港上空僅損失飛機29架,另有幾架是在著艦時損失的。 美方傷亡人數共3681名,其中海軍和海軍陸戰隊死亡2112名,負傷981名,陸軍死亡222名,負傷360名。然而,這場慘重的損失,卻對美國人民起了統一思想的作用,他們決心把這場強加於人的戰爭進行到底。 在美國人看來,珍珠港的災難並不象當初人們認為的那樣嚴重,也比想像的輕微得多。沉在珍珠港內的2艘舊式戰列艦航速太慢,既不能與日本新式戰列艦作戰,也不能為美國的快速航空母艦護航。除「亞利桑那」號和「俄克拉何馬」號外,其餘幾艘舊式戰列艦均已打撈上來,並進行了改裝。這些改裝的舊式戰列艦,主要是用於戰爭最後兩年對陸上目標進行炮擊。從另一方面來看,暫時喪失了舊式戰列艦,使得美國能把當時甚感不足的熟練艦員充實到航空母艦和兩棲作戰部隊中去,促使美國採用了以航空母艦為主的作戰方法,並證明這種戰法是有效的。日軍以艦船為其集中突擊的目標,忽視了對機械工廠的襲擊,實際上對修理設施也未觸動。港灣附近的油罐還貯存450萬加侖重油,也未被日軍毀掉。這些長期積存起來的燃料,從美國對歐洲所承擔的義務來看,簡直是無價之寶。一旦失掉這些燃油,太平洋艦隊就會在幾個月內無法從珍珠港出動。 對美國來說,最幸運的是航空母艦免於遭難。當時,「薩拉托加」號已去美國西海岸,「列剋星敦」號運送飛機去中途島,「企業」號把飛機運送到威克島後,正在返回珍珠港的途中。另外,受到損傷的巡洋艦和驅逐艦為數有限。這樣,用以編成快速航空母艦突擊部隊的軍艦基本上完好無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這種突擊部隊是最有效的一種海軍兵力。 進攻關島和威克島 到12月7日傍晚(珍珠港時間),金梅爾將軍得知,關島和威克島也遭到日軍飛機的襲擊。位於馬里亞納群島南部的關島,距夏威夷3000多海里,離馬尼拉1500海里,雖其側、背均受日軍基地的威脅,但實際上仍處於無防備的狀態。12月10日,日軍的5000名登陸兵上陸,輕而易舉地擊敗了美國的守備部隊。 然而,威克島的情況卻不同。該島雖在馬紹爾群島的日軍岸基航空兵的作戰半徑以內,但離珍珠港大約只有2000海里。1000多名工程作業人員正在這個珊瑚島上修建航空基地和潛艇基地。由海軍陸戰隊擔任守備任務,該隊轄有450人,配有12門72毫米高射炮和6門127毫米舊式炮。12月4日,「企業」號航空母艦又把12架F-4F「野貓」式戰鬥機送上該島。 在誇賈林島(馬紹爾群島)上的日軍轟炸機對威克島實施航空火力準備之後,12月11日拂曉,登陸兵乘坐數艘運輸船,在3受輕巡洋艦和6艘驅逐艦的護航下,駛抵威克島水面。該島守備部隊指揮官溫菲爾德·坎寧安海軍中校命令海軍陸戰隊待日軍炮火支援艦隻完全進入島上火炮射程內再行射擊。日艦進至一定距離後,127毫米火炮開火,「野貓」式飛機出動。結果,海軍陸戰隊擊沉日驅逐艦2艘,擊傷巡洋艦和驅逐艦各2艘。日軍登陸未遂,自行撤離。 從美軍來看,金梅爾將軍已制定了增援威克島的計劃,並下令付諸實施。決定由海軍少將弗蘭克·弗萊徹指揮航空母艦「薩拉托加」號直接護送增援部隊,另派2艘航空母艦擔任海上掩護。然而,行動甚為遲緩,剛從美國西海岸回到珍珠港的「薩拉托加」號尚需補充燃料,16日中午前,未能出航。當21日該艦進至離威克島600海里的距離時,因為擔任護航的驅逐艦補給燃料,又耽誤兩天行程。由此可見,在金梅爾將軍的繼任者到職之前,夏威夷方面的指揮有些優柔寡斷。 日軍第一次登陸受挫後,立即重新部署,又派一支更為強大的部隊(含3艘巡洋艦)於同月23日在威克島再次實施登陸。與此同時,南雲海軍中將在襲擊珍珠港的返航途中,還派「飛龍」號和「蒼龍」號航空母艦前去支援威克島的登陸作戰。21日和22日的兩天上午,這兩艘航空母艦的飛機對威克島進行了襲擊,使島上的美軍飛機遭到全殲。23日凌晨,日軍登陸舟艇搶灘靠岸,登陸點主要選擇在美海軍陸戰隊的火炮射擊不到的地方。其間,日本巡洋艦還在美軍127毫米炮的射程外,實施艦炮火力支援。美軍守備隊經過一番無望的抵抗後,無可奈何地繳械投降了。 在威克島和其他島嶼的美軍基地都有一批補編的施工人員,他們既未受過軍事訓練,也沒有什麼抗擊手段,對日軍的攻擊束手無策。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美國海軍決定立即組建工程營,這就是有名的「海上蜜蜂」。施工人員中,凡願參加海軍者,均授予適當的軍銜,接受軍事訓練。他們常常與突擊登陸部隊同時上陸,搶修基地、機場以及維修器材設備等,在太平洋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他們手中的推土機就是贏得勝利的工具之一。 指揮與戰略 美國於12月8日對日宣戰,日本的盟幫——德國和義大利也對美國宣戰。這一新的形勢,使美國海軍從作戰指揮與軍事行政方面作了一些變動。12月中旬,切斯特·尼米茲將軍被任命為太平洋艦隊司令,翌年4月,兼任太平洋戰區司令。從此,除了麥克阿瑟將軍統轄的西南太平洋和較平靜的東南太平洋以外,尼米茲將軍掌握了整個太平洋戰區的統兵作戰大權。尼米茲將軍是得克薩斯州人,銀灰色的頭髮,碧藍的眼睛,1905年畢業於海軍學校。他謙虛謹慎,知人善任,多謀善斷。事實已經證明,對他的起用確實是人盡其才的。 金將軍12月30日給尼米茲下達的第一個命令就明確了下述任務: 1. 除控制並固守夏威夷至中途島一線外,還須保護上述地區與美國西海岸之間的海上交通線。 2. 除儘早控制並固守夏威夷至薩摩亞群島和斐濟群島一線外,還須保護美國西海岸與澳大利亞之間的海上交通線。 大致說來,美國的戰略是,從荷蘭港(阿留申群島)經中途島到薩摩亞群島,然後再到新喀里多尼亞和新幾內亞島的莫爾茲比港,建立一道防線,以抗擊日軍的繼續進攻。為了贏得建立這道防線所需的時間,哈特將軍指揮的亞洲艦隊只好在荷屬東印度群島的遲滯性作戰中消耗自己的兵力了。 盟軍開始撤退 美國的亞洲艦隊實際上是一支規模不大的特混部隊,該艦隊中戰鬥力最強的是旗艦「休斯敦「號重巡洋艦,其次是有17年艦齡的「馬波亥德」號輕巡洋艦。還有一艘「博伊西」號輕巡洋艦,是12月初護送運輸船隊來到馬尼拉後配屬給亞洲艦隊的。另有3艘舊式驅逐艦,是1917-1918年間建造的,平甲板,四煙囪,可與巡洋艦協同作戰。亞洲艦隊的29艘潛艇作為一支強有力的防禦力量發揮了作用。哈特司令完全預料到日本可能進攻菲律賓,便使艦隊分散行動。「馬波亥德」號輕巡洋艦同8艘驅逐艦及1艘供應艦一起於11月駛往婆羅洲方向,「休斯敦」號重巡洋艦和「博伊西」號輕巡洋艦,則在菲律賓中部較為安全的海域活動。 珍珠港被襲擊的消息,是在當地時間12月8日3時傳到馬尼拉的。哈特司令命令威廉·格拉斯福德海軍少將,立即以「休斯敦」號和「博伊西」號為主,集結其他艦隻,向南出擊。由於缺少有關敵方目標的可靠情報。陸軍德33架B-17轟炸機(其中只有一半從呂宋島轉場至棉蘭老島較為安全的地方)沒有對台灣實施攻擊,而這正是日軍最為擔心的。美國陸軍已充分估計到,日軍飛機可能在拂曉來襲,接到預先警報後,飛機當即起飛。然而,由於台灣的天氣不好,日軍飛機推遲了起飛時間,待中午飛抵呂宋島上空時,美軍飛機卻整齊地停放在機場上。同珍珠港的悲劇一樣,美軍飛機大多被炸毀在機場上。這一損失,使擊退日軍進攻的希望成為泡影。 進攻菲律賓,不過是日本在遠東數個地區同時發功的進攻行動之一。在法屬印度支那窺伺時機的口本陸軍,頃刻間席捲整個泰國,沒有遇到象樣的抵抗。12月8日和9日,從海南島出發的日軍部隊在馬來半島的哥打巴魯登陸後,便向新加坡方向急進。英國海軍的湯姆·菲利普斯司令,得知日軍在哥打巴魯登陸後,決定親率「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和「反擊」號戰列巡洋艦,在4艘驅逐艦的護航下北上。陷於困境的英國空軍雖曾提醒說,岸基航空兵無力為艦隊提供空中掩護,但菲利普斯將軍認為:英國海軍在危急關頭不能袖手旁觀,因此,斷然決定主動出擊。然而,艦隊姍姍來遲,失掉了捕捉日本登陸輸送隊的機會。 接著,英國遠東艦隊獲悉,日軍將在更南一些的地方登陸,為了抗擊敵人,在日軍飛機(以法屬印度支那為基地)作戰半徑內活動的時間過長。臨近12月10日中午,日軍主要突擊航空兵向英艦隊接近後發起猛攻。結果,「威爾士親王」號和「反擊」號中彈數枚,開始傾覆,最後沉沒。菲利普斯司令也和軍艦一起葬身海底。 由於這兩艘主力軍艦的沉沒(在航行中被航空兵擊沉,這還是首次),日軍進攻新加坡時,英國海軍已不可能組織象樣的抵抗。到12月29日,日軍已近至馬六甲海峽。 就在擊沉「威爾士親王」號和「反擊」號的同一天,日軍對馬尼拉附近的甲米地海軍造船廠進行了猛烈轟炸,使基地設施遭到徹底破壞,與此同時,日軍還在呂宋島開始登陸,其目的在於奪取機場,以支援對馬尼拉的進攻。在呂宋島北部的阿帕里地區,由於天氣惡劣和美陸軍航空兵殘餘兵力的抵抗,日登陸兵雖倉促上陸,但未待重火器上岸就退了下來。同樣,由於天氣惡劣、美軍航空兵和當地部隊的抗擊,使得日軍在呂宋島西北部維甘地區德登陸也推遲了一天。 果然不出麥克阿瑟將軍所料,日軍主力部隊在呂宋島西部的仁牙因灣登陸。日軍運輸船從台灣出發,12月21日進入灣內。美軍潛艇由於水淺而不能展開作戰行動,未能阻止日軍上陸。美國的幾架陸軍飛機和PBY型水上飛機雖然出動襲擊日軍的登陸輸送隊,但也無法阻擋其部隊上陸。為了支援仁牙因灣的登陸作戰,維甘登陸部隊迅速南下,兩支部隊合擊,粉碎了美軍的抵抗。聖誕節前夕,日軍又派部隊在呂宋島東部登陸。 已經撤離馬尼拉的麥克阿瑟將軍,宣布馬尼拉為不設防城市,並令部隊向巴丹半島轉移,海軍則把可以撤走的儘快撤走。第16海軍軍區司令弗朗西斯·羅克韋爾海軍少將轉移至哥黎希律島要塞指揮作戰。哈特將軍26日乘潛艇出發前去與本艦隊的南遣部隊會合。5天以後,最後一艘美國潛艇撤離馬尼拉港。1942年1月2日,日軍順利開進馬尼拉城。 當時,日軍進兵迅速,所向披靡。在這種情況下,美軍在巴丹半島和哥黎希律島進行頑強抵抗,對提高士氣實屬必要,且對阻止日軍使用馬尼拉灣也極為有效。然而,這並未能遲滯日軍對荷屬東印度的進攻。早在12月17日,日軍為控制石油產地,就在婆羅洲登陸,3天以後,又向棉蘭老島的達沃灣進兵。達沃後來成為日軍繼續南進的主要基地。 日軍入侵荷屬東印度 這樣一來,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兩周多一點的時間裡,日軍就侵入並越過了菲律賓。顯然,日軍繼續進攻的方向有三:其一是沿亞洲大陸海岸線,從法屬印度支那進至馬來半島,爾後再到新加坡;其二是沿婆羅洲西海岸南進,攻佔蘇門答臘;其三是自達沃出發,取道望加錫和馬魯古兩海峽向前推進,並佔領途中的各要地。而日軍的最終目標則是佔領爪哇。因為這是荷屆東印度資源最豐富、開發最好而人口又同英國相等的一個海島。 由於日軍要在沒有什麼陸上交通設施的島嶼進行一個接一個的登陸作戰,所以,掌握制海權和制空權是一個決定性因素。日軍的戰術是奪取機場,或者佔據可供修建機場的要地,以便為下一步作戰提供空中支援。盟軍的防禦兵力分散而薄弱,因而日軍不難形成局部優勢。日軍在許多地方僅僅使用了為數不多的兵力,幾乎無需航空母艦進行支援。 早在1942年1月,美國的亞洲艦隊就撤到荷屬東印度群島。1月10日,英國將軍阿奇博爾德·韋維爾勛爵抵達爪哇,就任該地區的美、英、荷、澳(ABDA)聯軍最高指揮官。哈特將軍指揮海軍部隊,空軍和陸軍則分別由英國和荷蘭的將領指揮。但是這支四國聯合作戰的部隊面臨難以克服的困難,未能有效地完成自己的使命,也沒有實施統一的戰略。 本來,這支四國聯軍可以趁日軍取道婆羅洲的東、西海面,對爪哇島進行大規模夾擊時,發揮其內線作戰的長處,首先突擊日軍一路兵力,爾後突擊另一路。然而,在1月,盟國的海軍艦艇忙於執行對護航運輸隊的護航任務,無力組成突擊部隊。因此,1月底,哈特將軍得知日軍登陸輸送隊正向婆羅洲的油港巴厘巴板接近時,只有數艘美艦可供使用。23日夜,這幾艘軍艦取道望加錫海峽北上。「博伊西」號輕巡洋艦途中觸礁(該暗礁海圖中未予標明)破損,不能參戰,同時,「馬波亥德」號輕巡洋艦的渦輪機也發生嚴重故障。在沒有巡洋艦援助情況下,美國4艘驅逐艦繼續前進,對日軍的1艘巡邏艇和12艘運輸船實施突然襲擊,擊沉其中4艘,擊傷多艘,在整個荷屬東印度群島作戰期間,這次夜戰巴厘巴板海戰。是盟軍部隊取勝的唯一一次海戰。 此後,日軍取得制空權,使盟軍難以進行必要的偵察,而日軍卻能掌握充分的情報,弄清四國聯軍的動向。結果,四國聯軍的部隊活動於日軍三個進攻方向之間,未給任何一個方向上的敵人以有力的打擊,常常由於遇到日軍飛機,未與目標接觸就返回了。當荷蘭的艦隻根據錯誤的情報西進時,日軍部隊在「蒼龍」號、「飛龍」號航空母艦和2艘戰列艦的支援下,乘機佔領了荷軍的東部泊地安汶。隨後,日軍佔領蘇拉威西島東南部的肯達里,兩艘航空母艦的艦載機暫以該地的基地實施作戰。2月3日,這支航空部隊轟炸了盟軍在爪哇的主要海軍基地泗水,並將附近的荷軍戰鬥機大部炸毀。 這時,支援新加坡的任務已經結束,從護航運輸隊的護航任務中解脫出來的艦艇,組成四國聯軍的突擊部隊。這支部隊轄有:美國的巡洋艦「休斯敦」號、「馬波亥德」號和驅逐艦4艘,以及荷蘭的巡洋艦「德魯伊特爾」號、「特羅姆普」號和驅逐艦3艘。指揮官由荷蘭海軍少將卡雷爾·什爾曼擔任。這些艦隻雖在日軍進攻泗水時免遭損傷,但次日晨,接到日軍部隊在巴厘巴板再度集結的報告後,杜爾曼將軍率領部隊前去攻擊時,被日軍飛機發現。在馬都拉海峽遭到數次襲擊,美國重巡洋艦「休斯敦」號被一顆炸彈擊中,在此後的戰鬥中,後主炮又不能使用;另外,「馬波亥德」號輕巡洋艦也遭到重創,只好返回美國。 此後,杜爾曼將軍轉而去對付日軍進攻蘇門答臘的部隊。他率領5艘巡洋艦和10艘驅逐艦前去增援蘇門答臘東部的大油港——巨港。但2月13日夜駛至邦加島附近時,遭到日軍航空兵的連續攻擊,雖然沒被直接擊中,但有數艘軍艦被近失彈炸傷,未達到任何目的而返航。 2月中旬,哈特將軍將四國聯軍海軍部隊的指揮權交給荷蘭海軍中將康拉德·赫爾弗里希,並指定格拉斯福德將軍為該地區美國海軍的主要負責人後,返回美國。2月15日,新加坡守軍投降。這時,日軍連日轟炸爪哇島,以削弱其防禦能力,加緊對其實施夾攻的準備。 杜爾曼將軍剛從邦加島回來就接到報告,得知日軍正在爪哇島東面的巴厘島登陸。他便決定,至少要在日軍輸送登陸的艦船撤離前,給它以突擊。但因兵力分別駐泊於泗水和芝拉扎等地,只好分三批相繼實施攻擊。這次,四國聯軍的艦隻雖在數量上超過日軍,但因未集中使用,所以未能發揮這一優勢。在2月19日的夜戰巴東海峽海戰。中,荷蘭1艘驅逐艦被擊沉,「特羅姆普」號巡洋艦遭重創,而日軍卻未受到損失。 此時,爪哇已近孤立,日軍即將攻佔爪哇與澳大利亞之間的最後一個島嶼群。日軍首先進攻帝汶島,因為盟軍的戰鬥機一直把該島作為一個從澳大利亞到爪哇的中繼基地使用。然後於2月29日,南雲將軍的艦載機空襲澳大利亞北部的主要港口達爾文港。日軍飛機將美驅逐艦「皮爾里」號等12艘艦船擊沉在港內,嚴重破壞了碼頭和庫房。受到沉重打擊的達爾文市居民白天疏散出去,這裡的港口已經不能當作海軍基地使用了。 爪哇海海戰 韋維爾將軍認為,對爪哇島進一步採取防禦措施是徒勞無益的,便於25日離開該島。於是,四國聯軍解放。然而荷蘭部隊仍然竭盡全力協同美軍保衛該島。小澤治三郎海軍中將正率一個由56艘運輸船隻和警戒艦隻組成的登陸輸送隊在西北方的亞南巴斯群島附近待機。西村祥治海軍少將也率一個由41艘運輸船和巡洋艦、驅逐艦等組成的登陸輸送隊,在東北方的望加錫海峽待機。 為了阻止日軍實現登陸的企圖,杜爾曼將軍率突擊部隊沿爪哇島北海岸巡邏兩天後,為使艦員得到休整和艦船補給燃料,於2月27日晨向泗水返航。在返航速中,獲悉日軍登陸輸送隊已經進至馬威安島以西海域。雖然艦員已疲憊不堪,但是除決一死戰,別無其他選擇, 杜爾曼將軍率領的巡洋艦部隊以單縱隊前進,旗艦「德魯伊特爾」號為前艦,英艦「埃克塞特」號、美艦」休斯敦」號、澳艦「佩思」號和荷艦「爪哇」號依次跟進。3艘英國驅逐艦、2艘荷蘭驅逐艦和4艘美國驅逐艦分別在巡洋艦部隊的前方、左方和後方擔任警戒。30分鐘後,杜爾曼將軍發現右前方有兩個日軍艦艇編隊正從自己編隊的前方橫穿過去向西南方向航行,其中一個編隊由1艘輕巡洋艦和10艘驅逐艦組成,以輕巡洋艦為前導艦;另一個編隊由2艘重巡洋艦、1艘輕巡洋艦及若干艘驅逐艦組成。艦炮從25600米(28000碼)的距離開始射擊,但輕巡洋艦的大炮卻沒有這麼大的射程。日軍雖用飛機觀測彈著,但起初並未擊中對方。後來,一發203毫米(8英寸)炮彈擊中「埃克塞特」號,該艦速度減慢,只好退出隊列。在「埃克塞特」號後面跟進的3艘軍艦以為杜爾曼下令改變航向,則自行左轉。結果,盟軍編隊的隊形大亂,有的軍艦竟使自己的艦舷對著日艦發射的魚雷。可是,不知什麼原因,除一艘荷蘭驅逐艦被魚雷擊中,船體折斷沉沒外,其餘艦隻安全退出戰鬥。當日艦前來追擊時,負責掩護「埃克塞特」號軍艦的英國驅逐艦被炮火擊沉。其他幾艘巡洋艦在美國驅逐艦實施魚雷攻擊的掩護下,重新編隊,甩掉了敵人。 即將天黑時,盟軍的突擊編隊前去襲擊日軍的運輸船隻,但又中途返航,21時許向泗水方向前進。幾艘美國驅逐艦,因魚雷發射一空,燃料所剩無幾,則返航回港。當時在港內停泊的還有「埃克塞特」號重巡洋艦和一艘荷蘭驅逐艦。 盟軍突擊編隊的其餘兵力沿爪哇海岸向西航進時,一艘英國驅逐艦因爆炸而沉沒(可能是觸雷,因為當天下午荷軍在該地布了水雷,還未來得及通知杜爾曼將軍)。盟軍的突擊編隊則轉向,朝北航進,從荷蘭驅逐艦被擊沉的海面通過,並派最後一艘驅逐艦去打撈倖存的落水艦員。爾後,枚爾曼將軍率領尚存的4艘巡洋艦繼續向北航進,23時與日軍的掩護部隊再次遭遇。炮戰20分鐘後,日艦發射魚雷,命中「德魯伊特爾」號和「爪哇」號。杜爾曼司令在其旗艦「德魯伊特爾」號被擊沉後,命令僅存的「休斯敦」號和「佩思」號兩艘巡洋艦退至丹戎不碌港(雅加達灣內)。次日中午稍過,兩艦安抵該港。 撤離爪哇 經過上述海戰,殘存的盟軍艦隻分別駐泊在泗水和丹戎不碌,而被強大的日本艦隊所分割。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撤離爪哇海。因為日本艦隊已經控制了爪哇海的各個出口。只有4艘美國驅逐艦得以逃走。28日夜,這4艘驅逐艦離開泅水港,悄悄通過巴厘海峽,與日本驅逐艦交戰片刻後,便駛往澳大利亞。英國的「埃克塞特」號巡洋艦吃水過大,不能與這些驅逐艦同行,則決定西進,擬經巽他海峽撤離。途中,「埃克塞特」號及為其護航的兩艘驅逐艦均被日軍擊沉。28日傍晚,美國巡洋艦「休斯敦」號、澳大利亞巡洋艦「佩思」號和1艘荷蘭驅逐艦,駛離丹戎不碌港。23時許,該編隊即將到達巽他海峽時,與日軍登陸部隊遭遇。但日軍編有重巡洋艦的支援部隊迅即趕到,僅有兩艘巡洋艦的盟軍編隊,在30分鐘的激戰中,雖然首先擊沉4艘日軍運輸船,可是最後自己也被擊沉。 盟軍駐泊在爪哇南海岸芝拉扎的幾艘軍艦,根據赫爾弗里希將軍的命令,於3月1日撤離。包括美國2艘驅逐艦和1艘炮艦在內的這支盟軍編隊,在爪哇以南海域遭到南雲航空母艦、戰列艦部隊的截擊,但其中的大部分艦隻終於駛抵澳大利亞。 日軍於2月28日夜在爪哇開始登陸,迅速攻佔雅加達和泗水。到3月9日,已佔領全島。由此可見,四國聯軍是為爭取時間而投入戰鬥的。可是損失嚴重,收效甚微。然而只有在逆境中,才能顯示出人的品德,才能表現出海軍的真正素質。在美國海軍史上,亞洲艦隊與占絕對優勢的日本艦隊英勇奮戰的業績,是最光輝的了。 保護太平洋的交通線 在四國聯軍的艦隊以自我犧牲的巨大代價所贏得的這段時間裡,其他地區的盟軍部隊正在加強防禦,以保障美國決心確保的交通線暢通無阻。為此,必須使美國至澳大利亞之間的幾個重要基地得到加強,還要加強澳大利亞軍隊的建設,2月初,美國海軍中將赫伯特·利里到達澳大利亞,以指揮澳、新(澳大利亞、紐西蘭)部隊。這支部隊是當四國聯軍部隊面臨厄運時,由美英聯合參謀部提議組建。3月17日,麥克阿瑟到達達爾文;根據澳大利亞政府的請求,任命他為西南太平洋戰區的司令,因為這是美國的戰略分擔區。麥克阿瑟雖制定了收復菲律賓的計劃,但在當時,他還是一位光桿司令。 美國雖然屬於守勢,但其戰略卻不是消極被動的。正如金將軍所說,美國的方針是「該守則守,能攻就攻」。對敵人的襲擊這時只能由潛艇和航空母艦來實施。珍珠港被襲後不久,「約克城」號航空母艦奉命從大西洋開到太平洋。這樣一來,美國在太平洋的航空母艦增加到4艘。但是,1月11日,「薩拉托加」號航空母艦在瓦胡島西南500海里處遭到日本潛艇的魚雷攻擊。該艦雖靠自身的力量返回港口,但在5月的關鍵時節,卻因修理而未能參加作戰。 對於盟軍來說,幸運的是,這個時期日軍沒有充分發揮航空母艦的作用。南雲部隊襲擊珍珠港返回本土後,就被派去支援南方作戰。日軍為了掩護進攻正面的左翼,於1941年12月初,佔領了英屬吉爾伯特群島。第二年1月下半月,又派航空母艦部隊前往臘包爾方向支援1月23日的登陸作戰,對新不列顛北端的臘包爾進行了不必要的航空火力準備。 這期間,珍珠港的美軍首腦深感不安的是,擔心日軍從馬紹爾群島和吉爾伯特群島對薩摩亞群島採取行動。因此,向薩摩亞派出增援部隊,並派兩支航空母艦部隊前去襲擊日軍基地。弗萊徹海軍少將指揮的「約克城」號航空母艦編隊,2月1日空襲了吉爾伯特群島的馬金島以及馬紹爾群島的賈盧伊特島和米利島;威廉·哈爾西海軍中將指揮的「企業」號航空母艦編隊繼續深入,空襲了馬紹爾群島的躍特傑島、馬洛埃拉普島和誇賈林島。南雲率領的航空母艦部隊剛從臘包爾返回特魯克(日軍在加羅林群島的主要基地),得知美國航空母艦編隊的上述行動後,立即進行追擊,但是一無所獲。美軍這次襲擊對日軍所造成的損失,特別是對誇賈林的慘重損失,使日本不得不考慮其自身的安全。為此,日軍從南雲部隊中抽調出「翔鶴」號和「瑞鶴」號兩艘航空母艦,在日軍所控制的海域內進行防禦性的巡邏任務。這樣,日軍這支最強大的突擊部隊就有三分之一的兵力被牽制住了。 2月中旬,新加坡陷落時,美澳兩國政府擔心日軍可能從臘包爾出師,進攻新喀里多尼亞和新赫布里底群島。因此,決定把威爾遜·布朗海軍中將率領的「列剋星敦」號航空母艦編隊臨時編入利里指揮的澳新聯合部隊,前去襲擊臘包爾。不料於2月20日,這支部隊正向臘包爾接近時,遭到日軍飛機的襲擊,未能達成奇襲的目的。布朗將軍只好取消了這次行動。 鑒於西南太平洋的形勢危急,則決定對威克島進行襲擊,以牽制日軍。哈爾西是一位英勇善戰的將領,敢於承擔艱險的任務,深受尼米茲的器重。2月24日,他指揮「企業」號航空母艦編隊的艦載機襲擊了威克島,接著又襲擊了離東京不到1000海里的南鳥島。 在對南鳥島進行襲擊以前,盟國海軍部隊已經放棄了爪哇。盟軍認為,日軍轟炸莫爾茲比港等新幾內亞軍事要地以及索羅門群島南部的圖拉吉港,預示它轉向南或向東南繼續進攻。為了阻止日軍實現這一企圖,盟軍決定,由布朗將軍指揮一支以「列剋星敦」號和「約克城」號航空母艦為主力的特混編隊,再次前去襲擊日軍正在加緊施工的臘包爾基地。然而,3月8日,日軍在新幾內亞北部的萊城、薩拉莫阿登陸,布朗便把襲擊目標改為上述兩地。艦載機從巴布亞紐幾內亞南面的海域起飛,越過歐文斯坦利山脈,成功地進行了奇襲,襲擊了停泊中的日軍艦船,並取得了一定的戰果。 正當美軍及澳新聯合部隊設法阻止日軍向南和向東繼續進攻時,英軍在西面也面臨同樣的形勢。1月中旬,日軍從泰國出兵,開始入侵緬甸。到3月初,緬甸南部的軍事要衝,首都仰光陷落,英軍處於從緬甸北部撤向印度的困難境地。3月下半月,為了掩護進攻正面的左翼,日軍佔領了安達曼群島,對印度造成了威脅。接著,就派南雲部隊去襲擊印度洋上的英軍部隊,以保障日本至緬甸的海上交通線暢通無阻。 3月底,原駐直布羅陀的H部隊指揮官、英國海軍中將詹姆斯·薩默維爾到達錫蘭今斯里蘭卡。,接替菲利普斯司令的工作。他當時統轄的艦隻有:「伊多麥達」號、「可畏」號、「競技神」號航空母艦,5艘戰列艦,數艘巡洋艦和驅逐艦。從數量上看,這是一支相當可觀的兵力;其實卻不然,這幾艘航空母艦的戰鬥力有限,戰列艦又都是老式的,而且航速較低。薩默維爾將軍一上任,就接到敵情通報:日軍將在4月1日前後進攻錫蘭。他立即把部隊集結到錫蘭以南海域,連續搜索3天後,於4月2日向馬爾地夫群島的秘密基地駛去。 在此期間,南雲部隊已進入印度洋;實際上。它就是襲擊珍珠港的那支航空母艦部隊。4月5日,復活節這一天,南雲部隊的艦載機空襲了錫蘭島上的科倫坡英軍基地;接著,又擊沉英國重巡洋艦「多塞特郡」號和「康沃爾」號。這兩艘重巡洋艦是4月4日出海,前去與薩默維爾部隊會合的。4天後,南雲部隊又襲擊了英軍在錫蘭島上的另一個基地亭可馬里;當日下午,還在海上擊沉英國「競技神」號航空母艦及一艘為其擔任護航的驅逐艦。在這兩次戰鬥中,日軍輕而易舉地壓制了英軍航空兵的微弱抵抗,而自己的損失則是微不足道的。 與此同時,海軍中將栗田健男率領6艘重巡洋艦和1艘輕巡洋艦進入孟加拉灣,襲擊盟國的運輸船隻。在1942年4月的頭9天里,日軍的航空兵、水面艦艇部隊和潛艇部隊,共擊沉英國的軍艦4艘和運輸船隻,計有135000噸。 英軍遭此沉重打擊後,實際上已經放棄了印度洋。薩默維爾將軍把4艘航速最慢的戰列艦撤到東非一線,僅派「厭戰」號戰列艦和2艘尚能使用的航空母艦負責保護印度和波斯灣之間的海上交通線。但是,人們甚為擔心的是孟買並非久駐之地。因為已有跡象表明,日軍即將進攻錫蘭和印度。因此,英國首相丘吉爾要求美國採取某種行動,迫使日本航空母艦撤回太平洋。為此,雙方達成一項協議,規定美國艦隻與英同本土艦隊協同作戰,以保障向印度增派援兵。 英國提出把日本航空母艦牽制在太平洋的要求之後,美國航空母艦部隊進行了一系列的襲擊。其中最大膽的行動是哈爾西和杜利特於4月18日實施的對東京的空襲。這次空襲的兵力是新調來的「大黃蜂」號和「企業」號2艘航空母艦,並有若干艘巡洋艦和驅逐艦擔任警戒,由哈爾西將軍負責統一指揮。原定以16架陸軍B-25重型轟炸機從距日本500海里以內的海域起飛,由志願飛行員駕機空襲東京、名古屋、大阪和神戶等地後,飛越日本本土,在友好的中國機場著陸。然而,航空母艦在離日本本土650海里處,遇見一艘日本的雷達哨艦。該艇已經報告:發現美國艦隊。美國陸軍中校詹姆斯·杜利特的意見是,決不放棄這次空襲,從所在水域立即出發。當杜利特飛行隊起飛時,波濤起伏,使「大黃蜂」號的艦首時起時落,艦體前後顛簸厲害。這些飛行員以往雖沒從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上起飛過,但總算都順利地駕駛負荷很重的飛機離開了軍艦。 日軍以零散火力進行了抗擊,在日本上空美軍沒損失一架飛機。但是,飛抵中國上空已是夜間,有15架因迫降和飛行員棄機跳傘而損失。只有一架飛機在海參崴安全著陸,被俄國人扣留。離艦的80名飛行人員中,空襲後倖存的有71人。 空襲東京所造成的物資損失是微乎其微的。甚至知道此事的日本國民也為數不多。然而,日本的當權者們卻對此感到十分不安。這次空襲對未來的戰略不能不產生重大影響。 雖然這次空襲給日方造成的損傷確實不大,但是,它給日美雙方帶來的精神影響卻是巨大的。它使日本當權者們大為震驚,而使美國人民消除了珍珠港被襲擊所引起的沮喪和失敗情緒,人們感到美國正在奮起反擊。 日本的戰略決策 到1942年春,日本大約僅僅用了預定時間的一半就佔領了菲律賓、荷屬東印度、緬甸和馬來亞,傷亡不過幾千人。在這一時期的整個作戰過程中,日軍沒有損失驅逐艦級以上的大型艦隻。主要作戰目標達成得如此迅速,致使日軍對下一階段的戰略都未來得及研究和確定。除須加強佔領區的統治外,日軍可能採取的戰略有以下三種:第一,西進,攻佔錫蘭和印度;第二,南進,攻取澳大利亞;第三,東進,向夏威夷方向擴大勝利戰果。前兩種主張是軍令部提出的,後一種主張是山本將軍和聯合艦隊的參謀們所堅持的。但是,日本陸軍早就垂涎於亞洲大陸和蘇聯,反對把大量兵力投入到前兩種作戰行動中去。因此,軍令部則制定了一個謹慎的作戰計劃:從臘包爾發動攻勢,奪取新幾內亞島東部,攻佔索羅門群島和新赫布里底,爾後,進佔新喀里多尼亞、斐濟群島和薩摩亞群島,以便孤立澳大利亞。 軍令部實施這項作戰計劃的第一階段的目標是:3月初,在萊城和薩拉莫阿登陸;4月以前完成進攻莫爾茲比港和圖拉吉港的準備工作。但是,山本海軍大將及其參謀們認為,只有殲滅美國的航空母艦,才能在太平洋上保障日本的安全。因而主張早日進攻中途島和阿留申群島,以期誘殲美國的海軍兵力。4月初,軍令部勉強同意了山本的作戰設想,但對中途島作戰的時間等項具體問題仍在進行商討。杜利特空襲東京使人覺得,山本海軍大特的主張是正確的。於是,大本營使根據軍令部的建議,於5月5日下令:6月初實施中途島作戰。 兩種主張妥協的結果,日軍採用了兩個方向同時並進的戰略,使其兵力過於分散。其一是軍令部用以孤立澳大利亞的作戰,導致了珊瑚海海戰,終於使美國海軍陸戰隊在瓜達爾卡納爾島登陸。其二是山本海軍大將誘殲夏威夷艦隊的作戰,導致了中途島海戰。 珊瑚海海戰 日軍本來打算在3月份佔領莫爾茲比港和圖拉吉港,後來由於美國的航空母艦部隊進至西南太平洋,則將這一作戰計劃推遲到5月初實施。為此,派出南雲部隊的大型航空母艦「翔鶴」號與「瑞鶴」號以及聯合艦隊的輕型航空母艦「祥鳳」號前來加強日本的第4艦隊。 日軍奪取莫爾茲比港的企圖在於,佔領這一基地既能保護臘包爾以及新幾內亞的己方軍事要地,又可使澳大利亞北部的對方航空基地不能發揮作用,這樣,日軍進攻新喀里多尼亞、斐濟群島及薩摩亞群島的翼側就有了保障。同時,日軍還想進佔圖拉吉港,因為佔領該地便可切斷索羅門群島南部的瓜達爾卡納爾水道。在此地建起水上飛機基地,既可掩護莫爾茲比作戰的翼側,又可為爾後向東南方向前進提供支援。盟軍固守莫爾茲比港,不僅對澳大利亞的安全是至關重要的,而且作為將來反攻的跳板也是不可缺少的。 日軍的作戰計劃是,以12000噸輕型航空母艦「祥鳳」號為主組成的海上掩護部隊,首先支援圖拉吉港的登陸作戰,爾後轉而西進,前去支援進攻莫爾茲比港的部隊。後者預定從臘包爾出發,經約馬德水道,繞過新幾內亞島東端,駛往莫爾茲比港。日軍除對上述兩他的登陸戰組織直接掩護外,還以航空母艦「翔鶴」號與「瑞鶴」號為主力組成突擊部隊,從特魯克南下,前去截擊美軍企圖阻止登陸的任何部隊。與此同時,還派岸基航空兵擔任偵察和支援任務。這樣,就有6支兵力分別參加上述兩地的作戰。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常常採用這種複雜的兵力部署,這已成為日軍特有的一種戰法。以往,它用這種戰法對付組織渙散的劣勢之敵是行之有效的。然而,如果不能密切配合,互相支援,這種戰法就不符合集中用兵的原則。日軍每當忽視這兩個重要條件時,都要遭到厄運。 日軍在珊瑚海的協同作戰,要求實施統一指揮。第4艦隊司令井上成美海軍中將從臘包爾指揮包括岸基航空兵在內的所有兵力。盟軍的指揮卻不象日軍這樣統一。儘管戰鬥發生在麥克阿瑟將軍管轄的西南太平洋戰區,但是有關艦隊的各種行動均須置於尼米茲將軍的戰略指揮之下。結果,盟軍的岸基航空兵和海軍部隊指揮不一,協同不力。 自珍珠港被襲擊以來,美軍由於破譯了日本海軍的密碼,能夠得到有關日軍作戰計劃方面的詳細可靠情報,居於極其有利的地位。然而,要集結足夠的兵力來對付日軍對莫爾茲比港的威脅並不那麼容易。「薩拉托加」號航空母艦1月份被魚雷擊傷,仍在普吉特海峽美國西海岸西雅圖附近,這裡有一座海軍工廠。進行修理;「企業」號和「大黃蜂」早航空母艦空襲東京後,4月25日前還未回到珍珠港。這兩艘軍艦雖然正在儘速返航,但難以如期趕到珊瑚海。能夠立即參戰的部隊只有臨時去南太平洋作戰的「約克城」號航空母艦編隊(弗萊徹將軍指揮)和剛從珍珠港返回前線的「列剋星敦」號航空母艦編隊(海軍少將奧布里·菲奇指揮)。另外,美國重巡洋艦「芝加哥」號從新喀里多尼亞的努美阿趕來,英國海軍少將J·C·克雷斯率領兩艘巡洋艦「澳大利亞」號和「霍巴特」號出從澳大利亞趕來參戰。由於歷次勝利來得輕而易舉,日軍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力量,認為只用一支航空母艦編隊就足以保障這次進攻的勝利。 由弗萊徹統一指揮的兩個航空母艦編隊於5月1日在珊瑚海東南海域集結。兩天後,弗萊徹將軍得知日軍已在圖拉吉登陸。於是他留下「列剋星敦」號航空母艦編隊補充燃料,率領「約克城」號航空母艦編隊北上。4日對圖拉吉一帶進行多次空襲,擊沉數艘日軍小型艦艇,爾後返航南下。5月6日,弗萊徹把這兩支航空母艦編隊編在一起,並以巡洋艦和驅逐艦為兩艘航空母艦組成環形警戒幕,由他直接掌握,統一行動。菲奇將軍在指揮航空母艦作戰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由他擔任航空作戰的戰術指揮。 弗萊徹將軍把兵力集結起來,正適逢戰機。就在這時,日本航空母艦「翔鶴」號和「揣鶴」號在警戒艦隻的護航下,繞過索羅門群島東南端進入珊瑚海。日軍突擊部隊由海軍中將高木武雄指揮,航空母艦編隊由海軍少將原忠一指揮。繞過索羅門群島的高木部隊,企圖以一種鉗形運動來捕捉美國的航空母艦,日軍幾乎得逞。6日夜,日軍部隊正向補給燃料的美軍部隊迅速接近時,高木將軍下令返航,實際上這時離美軍已不到70海里。 5月7日拂曉,美軍特混編隊在新幾內亞島東端路易西亞德群島以南海域航行,航向西北。將近7時,弗萊徹將軍命令克雷斯海軍少將指揮的2艘巡洋艦和3艘驅逐艦向西北方向搜索前進,同時,命令航空母艦編隊向北航進。弗萊徹不顧美國航空母艦當天就有可能受到襲擊的危險,斷然派出克雷斯編隊去截擊日軍經過約馬德水道進攻莫爾茲比港的登陸部隊。然而,這樣一來,既減少了弗萊徹航空母艦編隊的對海警戒兵力,也削弱了本來就薄弱的對空警戒兵力。 在此以前,高木和弗萊徹都不知道對方就在該海域活動。雖然弗萊徹將軍根據情報得知日軍有3艘航空母艦參加這次作戰,並派出飛機進行搜索,但因東北方的天氣惡劣,沒能發現該海域的兩艘日軍重巡洋艦。高木將軍一直依賴岸基飛機進行搜索,雖曾一度發現美國航空母艦編隊,但後來失掉目標,沒再提供任何情報。 然而,西北方天氣晴朗。7日晨,擔任該方向偵察任務的美國偵察機開始報告敵情。8時15分,一飛行員報告:在米西馬島以北不遠的海面發現航空母艦2艘和重巡洋艦4艘。於是,弗萊徹命令2艘航空母艦上的突擊機群出動。93架飛機在偵察機返航之前就已出擊。據後來查明,由於密碼譯錯,上述情報失實。偵察機的報告本來是:發現巡洋艦2艘和驅逐艦2艘。 弗萊徹判斷,既然發現了日軍登陸部隊,附近必有更適於攻擊的目標,便斷然決定實施攻擊。這一決定的正確性於10時20分得到了證實。據報告,就在突擊機群前去攻擊的目標東南35海里處,發現一艘日軍航空母艦及數艘其他艦隻。該突擊機群若少許修正一下航向,就能發現這個新的目標。 11時許,突擊機群開始突擊輕型航空母艦「祥鳳」號。首次突擊就有13顆炸彈和7條魚雷命中目標,使「祥鳳」號轉眼間沉入海底。第一波突擊機群著艦後,弗萊徹決定,在發現另外兩艘日軍航空母艦之前,第二波突擊群暫不出動。另外,弗萊徹判斷,日軍已知美國航空母艦船位置,他所率領的航空母艦部隊可能即將遭到襲擊。 可是,5月7日這一天,弗萊徹編隊並未受到日軍的襲擊。因為日軍的偵察情報一錯再錯,直到當天傍晚也未查明敵情。7日9時前,坐陣臘包爾指揮作戰的井上將軍接到所謂發現兩支美國航空母艦編隊的情報。其實,一個是弗萊沏的航空母艦編隊,而另一個則是克雷斯的巡洋艦、驅逐艦編隊(後者在前者西面45海里處)。接著,又收到來自圖拉吉的情報,獲悉在珊瑚海東部還有1艘美國航空母艦。實際上這是「尼奧肖」號油船。這艘油船是6日晚離開弗萊徹本隊,正在「西姆斯」號驅逐艦的護航下開往會合海域。 9時50分,日海軍飛機從臘包爾起飛,前去攻擊最西面的一支美軍編隊。日軍飛行員返航後報告,擊沉戰列艦和巡洋艦各1艘。實際上,無論是日軍飛機,還是從澳大利亞基地起飛的美軍B-26飛機(誤擊美艦),都未使克雷斯的本隊受到任何損失。 將「尼奧肖」油船誤認為1艘航空母艦,這對日軍的作戰影響甚大。因為原將軍得此情報後,立即對那艘不幸的油船及其護航艦進行了猛烈的空襲。「西姆斯」號驅逐艦中3顆炸彈,大部分艦員和軍艦一起葬身海底。「尼奧肖」號油船雖中7顆炸彈,但未沉沒,至第5天時全部船員被其他軍艦救走。 這一錯誤的襲擊,使日軍陷入危險的境地。原將軍不顧即將天黑,決心在美航空母艦再次襲擊日登陸部隊之前將其擊沉。他挑選出擅長夜戰的飛行員,駕駛27架俯衝轟炸機和魚雷機於16時15分向預想的美國航空母艦所在方向飛去。 日軍的這一冒險很不值得。日軍飛機實際上是從弗萊徹編隊的附近飛過的,但因天氣不良和能見度較低而沒有發現目標。美軍已升空的戰鬥機,在雷達引導下,對這批日機進行截擊,並擊落9架。一小時後,幾架返航的日機竟把美國的航空母艦誤認為己方航空母艦。這時,美機正在「約克城」號航空母艦上空盤旋,準備著艦。日機剛要加入美機的隊列時,就被高射炮擊落一架,其他日機逃跑。「列剋星敦「號航空母艦的雷達發現,有飛機在東面約30海里處進行盤旋飛行,準備著艦。這說明日本航空母艦就在附近。這次出擊的日機中,10架被擊落,另11架著艦時墮入大海。原將軍派出的27架飛機只有6架安全返航。 據這些返航的飛行員報擊:美航空母艦就在附近,相距不過50-60海里。於是,交戰雙方的指揮官都已知道了對方的大概位置,並曾審慎地考慮過以水面艦艇實施夜間攻擊,但都沒有付諸實施,這是因為交戰就近在咫尺,雙方都怕削弱自己的警戒兵力。這樣,珊瑚海海戰的主要戰鬥就延到第二天進行。其實,日美兩軍之間的距離,比雙方指揮官的估計要大一些。據戰後調查,兩軍的距離將近100海里。 5月8日戰鬥 迄今為止,日美兩軍同在珊瑚海行動達兩天之久,而且有兩次接近到100海里以內,但未直接交火。5月7日晚,雙方指揮官都感到敵人就在眼前,種種跡象表明,第二天必將進行決戰。夜間,弗萊徹指揮其編隊首先向南,爾後向西進行規避;與此同時,高木部隊則向北航進。對兩軍的指揮官來說,勝負取決於8日晨能否先於敵人查明對方的位置。雙方都在凌晨派出偵察機進行搜索,8時剛過,雙方偵察機幾乎同時發現了對方。 5月8日的戰鬥是在旗鼓相當的條件下進行的。雙方各有航空母艦2艘,菲奇將軍有飛機121架、原將軍有122架。美軍在轟炸機方面佔優勢,日軍則在戰鬥機和魚雷機方面佔優勢。日軍的飛行員實戰經驗豐富,其魚雷的性能較好。日軍還在其他方面佔優勢。例如,弗萊徹編隊徹夜向南航行,離開了風雨交加的海面,8日已進入天氣晴朗的海域。而日軍仍在風雨交加的海域活動,雲籠霧罩,難被發現。這次海戰實際上是雙方航空母艦編隊同時發起的一場戰鬥。9時至9時25分,美航空母艦的突擊機群先後出擊。「約克城」號航空母艦第一批起飛的飛機為39架:2架戰鬥機掩護24架俯衝轟炸機,4架戰鬥機掩護9架魚雷機。10時30分許,俯衝轟炸機群發現日本航空母艦。後者以疏開隊形航行,並有警戒艦隻護航。就在飛行員們藉助雲層的掩護等待魚雷機到來的時候,「瑞鶴」號航空母艦已消失在暴風雨之中。於是,「翔鶴」號成了美機的唯一攻擊目標。 當魚雷機接敵時,轟炸機已開始俯衝。兩者協同密切,但戰果甚微。美國的魚雷航速較低,容易規避,倒是俯衝轟炸機擊中「翔鶴」號兩顆炸彈。「列剋星敦」號的突擊機群比「約克城」號的晚出動10分鐘,其中有22架俯衝轟炸機未能發現目標,只有11架魚雷機和4架偵察轟炸機發現了日軍。美軍的魚雷還是沒有命中,仍是轟炸機對已中兩顆炸彈的「翔鶴」號再投中一顆炸彈。這3顆炸彈就使「翔鶴」號失去了作戰能力。由於該艦飛行甲板損壞,已不能收容飛機,高木則令其返回特魯克。 幾乎在美軍飛機起飛的同時,日軍也有70架攻擊機和20架戰鬥機離艦。這些日機離美艦還有70海里時,就被美軍雷達發現。但是在雙方攻擊之前,美軍只有3架戰鬥機得以攔截敵機。日軍飛機在距美艦20海里外,尚未受到美機截擊時,就分成三個機群,其中兩個是魚雷機群,一個是轟炸機群。 美軍的兩艘航空母艦,同在一個環形警戒序列之中。規避運動逐漸使兩艦之間的距離加大,警戒艦隻也隨之一分為二,削弱了警戒,這顯然是對日軍有利的。 最先遭到攻擊的「約克城」號成功地避開了敵機發射的魚雷,但被擊中一顆炸彈。然而,該艦的戰鬥力並沒受到多大削弱。比「約克城」號噸位大但機動性能差些的「列剋星敦」號在敵魚雷機同時從艦艏兩舷「夾擊」下,遭到重創。由於左舷擊中兩條魚雷,三個鍋爐艙進水。與此同時,又被擊中兩顆炸彈,但這兩顆炸彈沒有造成多大損傷。該艦中雷引起艦體傾斜,調整重油後,恢復了平衡。該艦的主機沒有受損傷,航速仍可達到24節。對完成攻擊任務後返航的飛行員來說,母艦依然完好無損。 美軍開始回收返航的飛機時,認為已經贏得了這次戰鬥的勝利。兩艘航空母艦均未受到致命的損傷。與此相反,日本航空母艦「翔鶴」號已經喪失了戰鬥為,「瑞鶴」號無法容納全部飛機,只好把許多飛機拋入大海。原將軍能用於爾後作戰的飛機僅有9架,而菲奇將軍尚有37架攻擊機和12架戰鬥機可以作戰。 弗萊徹和菲奇兩位將軍儘管知道美軍處於有利地位,但卻未能利用這一有利條件。因為「列剋星敦」號航空母艦12時47分發生爆炸。這是發電機爆出的火花迸到從破裂油管里漏出的汽油上所引起的。起初,看來不會造成多大危險,「列剋星敦」號繼續收容飛機。但到14時45分,發生了更嚴重的爆炸。火勢迅速蔓延而無法控制,只好呼救。雖然「約克城」號收容了在空中的「列剋星敦」號的飛機,卻未來得及轉移已經降落在「列剋星敦」號的飛機,艦上烈火熊熊,艦體頻頻劇烈震動,全體艦員只好離艦了。全體艦員奉命離艦後,派驅逐艦前去把「列剋星敦」號擊沉。驅逐艦發射了5條魚雷,使這艘航空母艦於19時56分消失在波濤之中。 據返航的日軍飛行員報告,已擊沉兩艘美國航空母艦。原將軍作出了非常樂觀的估計,並將此情況向上級作了報告。這種誇大戰果的主觀臆斷,使高木將軍決定讓受傷的「翔鶴」號航空母艦返回特魯克,也促使井上將軍決定讓整個突擊部隊撤離戰場。雖然已經擊沉兩艘美國航空母艦,但井上將軍仍然認為必須推遲實施莫爾茲比港的登陸作戰。顯然,他已感到難以保護登陸部隊不受盟軍岸基飛機的攻擊。 聯合艦隊山本司令長官不同意突擊部隊撤離戰場,5月8日24時取消井上的命令,令其突擊部隊前去全殲美軍的殘餘部隊。於是,高木編隊改變航向,向南、向東搜索前進。但是,這時弗萊徹的編隊遠遠離去,日軍已經追趕不上了。 結語 這樣一來,這場航空母艦之間的第一次海戰,就以日軍堅守戰場,美軍撤出戰鬥而告終。在這場歷史上未曾有過的海戰中,雙方艦隊都是在對方視距之外進行交戰的。 從戰術上看,在珊瑚海海戰中日軍略勝一籌。雖然日軍飛機遠比美軍損失的多,日軍人員的傷亡也比美軍多一倍,但是,以沉沒30000噸航空母艦「列剋星敦」號與沉沒12000噸輕型航空母艦「祥鳳」號相比,美軍的損失大大超過了日軍。日軍在圖拉吉被擊沉驅逐艦及小型艦艇的損失,不比美軍被擊沉「尼奧肖」號油船及「西姆斯」號驅逐艦的損失大。不過從戰略上看,則是美國贏得了勝利。開戰以來,日軍的武力擴張,第一次遭到遏制;進攻莫爾茲比港的登陸輸送隊,也不得不在中途返航。這次海戰還有其他方面的重要影響,如在珊瑚海海戰期間哥黎希律島於5月6日失陷,使美國人民感到沮喪;這次海戰在戰略上取勝,使這種情緒有所好轉。更為重要的是,被擊傷的「翔鶴」號航空母艦需要修理,損傷慘重的「瑞鶴」號航空隊需要重建,因而這兩艘航空母艦均不能參加爾後的中途島海戰。這兩艘航空母艦如能參加中途島海戰,可能發揮重要作用。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大海的愛
※不為人知的五大海島分別是哪些?
※無以大海內於牛跡
※「我要在文學無能為力的地方開始音樂」丨德彪西為何創作《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