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系列 — 蒙古西征8 欽察人與羅斯人

蒙古人當然不會與欽察人共享草原了。事實上在成吉思汗的這次西征中,分割四大汗國的想法已經有了。作為歐亞草原的重要組成部分,歐洲的草原地帶是被分配給其長子「朮赤」的。這個在第二次蒙古西征時(公元1236——1241年)成立的汗國,就是著名的「金帳汗國」(欽察汗國)。雖然征服欽察草原,並不是這次西征所必須完成的任務,不過欽察人表現出來的猶豫,讓出征的蒙古將領看到了再進一步的機會。在迫降阿蘭人及高加索諸部後,蒙古人開始向欽察人的領地進發。

  從多瑙河口一路向東至烏拉爾河的乾草原地帶,被一系列南北向河流貫穿而過。這些分別注入黑海(包括亞速海)、裏海的河流,成為了草原的經脈,無論是領地的劃分,還是戰場的選擇,都與這些河流有關。幾乎呈X相交的頓河、伏爾加河,是這片草原的核心河流。被稱之為「欽察人」的突厥游牧部落,此時正是這片草原的主要游牧者。  駐足北高加索的蒙古遠征軍,正處在南俄草原的中南部。即可以選擇向東北方向移動,以征服伏爾加下游及其以東地區;也可以向西北方向追擊,越過頓河向歐洲深處迫近。就一次試探性遠征來說,第一方案應該是最合適的選擇。即完成了探路工作,又能很快回到亞洲。然而蒙古人最終還是選擇了第二方案,即向亞速海北部進軍。做出這樣決定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欽察人此刻正在向西逃亡。對於勢不可擋的蒙古人來說,對手的位置決定了他們出征的方向。  欽察人選擇向西逃亡的原因有二:一是判斷蒙古人不會再從高加索地區返程,而是會從裏海北部回到中亞草原。如果此時身處伏爾加河以東的話,必然與之再次遭遇;二是在草原西部,欽察人有可能從基輔羅斯獲得後援,以共同對抗這些從亞洲而來的征服者。後者的歷史,我們在前面已經解讀過了。與歐洲絕大多數政治體一樣,由北歐瓦良格人始建,並在11世紀初達到鼎盛的基輔羅斯,此時內部也已陷入了割據狀態。在蒙古人侵入歐洲之時,十幾個各自獨立的羅斯公國面臨一個共同抉擇:到底要不要捲入這場戰爭。  總的來說,羅斯人與欽察人堪稱宿敵。基於游牧民族的本性,身處南部草原的欽察人,總是會周期性的侵入羅斯人的領地;與此同時,出於與黑海及地中海地區進行貿易的需求,羅斯人也一直致力於穿越草原西部打通商道。不過就此認為雙方的矛盾不可調和,也是有失偏頗的。畢竟基輔羅斯已經分裂為十幾個政治體,欽察人的部落也不少於此數。為了維護各自的利益,羅斯諸國與欽察諸部中結成聯盟的事並不鮮見。儘管如此,讓羅斯人戰略性的和欽察人結盟,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聯想一下中原王朝與游牧民族的關係,這種矛盾心理並不難理解。  最終羅斯諸公國中主張與欽察人聯合的意見者,還是說服了其它公國。畢竟相比時不時劫掠一下自己的欽察人,蒙古人那毀滅式的征服方式,威脅要大的多。雖然蒙古人這次所派出的兵力,不大可能對羅斯諸國發起遠征,但征服南俄草原之後的蒙古汗國,勢必會把近在咫尺的基輔羅斯作為下一個目標。到時候羅斯人面對的,可就不是十幾個內部矛盾重重的欽察部落,而是一個統一了整個歐亞草原的強大游牧帝國了。就這一認識來說,羅斯人反倒要比後來與蒙古結盟滅金的南宋王朝認識更清。  公元1222年冬,由北高加索進入亞速海北的蒙古遠征軍,攻入克里米亞半島,並在溫暖的黑海之濱度過了他們在歐洲的第一個冬天。欽察人則被迫繼續西逃,向答應與之結盟的羅斯人靠攏。面對二者的結盟,蒙古人試圖再次施展縱橫之術,以讓羅斯人相信他們的目標是欽察人。只是欽察人背叛阿蘭人後,又遭遇攻擊的前車之鑒,顯然足以讓羅斯人認為蒙古人這是在故技重施,因此雙方的問題最終還是只能在戰場上解決。  頓河之西的第聶伯河,是南俄草原上另一條重要河流。對於中世紀的羅斯人來說,第聶伯河的地緣地位,遠比伏爾加河、頓河要高出許多。因為基輔羅斯的崛起之地,正是在第涅伯河流域(「基輔」處於第聶伯河的中遊河畔)。

另外,羅斯人自開國以來一直儘力維護的,對接波羅的海——黑海的「瓦希商道」,也必須依託這條河流。要知道,第聶伯河河口的位置就在克里米亞半島的西北方向。已經渡過頓河河口,並攻掠克里米亞蒙古人,只需再向西一點,便可奪取第涅伯河河口。到時候,即使蒙古人暫時沒有沿河北上的想法,也將極大影響羅斯人的商業利益。  基於先發制人的想法,羅斯諸公國(特別是南方第聶伯河流域的公國),開始在第聶伯河河口以西集結兵力,以圖與蒙古人決戰於國門之外。那些不願意接受蒙古人統治的欽察人也同樣向此彙集,大戰一觸即發。一般認為,僅羅斯人集結的兵力就有8—10萬,而他們準備應對的蒙古人,則不到三萬之數。以兵力來看,似乎羅斯-欽察聯盟的勝算要大的多。不過,在歐亞大陸縱橫多年的蒙古人,又什麼時候靠人數取勝過呢?  正常情況下,處於守勢的羅斯人應該以第聶伯河為天然防線嚴防死守,寬闊的河道以及春夏豐沛的水量,將極大增加蒙古人的渡河難度。然而在春天到來之時,主動渡河發起攻擊的卻是羅斯人。這點倒也不難理解,畢竟集結於此的羅斯軍隊,不僅都離開了母國,同時對是戰是和還心存疑慮。不能速戰的話,很有可能會自亂陣腳。出乎意料的是,羅斯人的先頭部隊竟然擊敗了蒙古人的先頭部隊(甚至俘殺了對手的先鋒主將)。這無疑極大的助長了羅斯人的信心,本來還在爭議是守是攻的羅斯大軍很快盡數渡河,準備一戰而解決這支蒙古遠征軍。 關於蒙古先鋒部隊為什麼會敗於對手,基於不同的立場,東西方的記錄不盡相同。斯拉夫人認為是因為他們作戰勇猛以及對手的輕敵,而蒙古人則更願意將之描述成是故意犧牲的誘餌,其目的是為了誘使羅斯大軍遠離第聶伯河。不管羅斯人的首戰告捷,到底是不是因為蒙古人放水,有一點倒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蒙古人的確沒有立即反動反擊,而是以一部保持接觸,且戰且退的向頓河方向後撤。  很顯然,蒙古人的確是在誘敵深入。前面我們說了,基輔羅斯的核心之地,是第聶伯河中上游地區。如果羅斯人沿第聶伯河死守的話,那麼他們將在戰略上能夠從基輔方向源源不斷的接受補給。更為重要的是,第聶伯河事關整個羅斯民族的利益,其下游保衛戰,能夠讓原本分裂的羅斯諸國緊密的團結起來。從這點來說,蒙古人將戰場東移,的確是非常聰明的決定。  蒙古人選擇的決定戰場,並不在今天歸屬俄羅斯的頓河下游,而是在亞速海邊「馬里烏波爾」市西北(烏克蘭境內)。如果你特別關注烏克蘭內戰的新聞,有可能會在新聞中看到這座城市。

在試圖從烏克蘭分裂出去的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兩個東部州中,與亞速海相連的是頓涅茨克(後者在其北部),而馬里烏波爾就是頓涅茨克及至整個東烏克蘭最重要的港口城市。目前這個戰略要地還掌控在烏克蘭政府軍手中,不過很顯然,無論是希望獨立的東烏還是背後俄羅斯,都會將其視為勢在必得的焦點(已展開了多次進攻)。  回到我們正在解讀的歷史,滋養馬里烏波爾的是一條流程僅200公里的河流——卡利米烏斯河(kalmius),河流上游連通的城市,正是所謂「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首都頓涅茨克市。不過蒙古人選擇的決戰地點,並不是在卡利米烏斯河畔,準確說是在它的右岸支流卡爾卡河(Kalka,今Kalchik)之東(後者在馬里烏波爾市注入前者)。這場重要戰役,因此也可被稱之為「卡爾卡河之戰」(中文資料中一般以其俄語發音譯為「迦勒迦河之戰」)。  此時距離羅斯-欽察聯軍離開第涅伯河河口,已有大約十天時間了。從技術上看,主力部隊以逸待勞的蒙古人,在戰力上會更有優勢。更為致命的是,羅斯人內部對是否要深入草原深處,與蒙古人決戰一直存在著分歧。隨著時間和距離的延伸,分歧也越來越大。這使得十萬羅斯大軍,不僅與欽察人之間無法有效的協同作戰,內部同樣亦無法統一指揮。一切,都在朝著有利於蒙古人的方向發展。  有句網路用語叫做「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歷史上諸多所謂「以弱勝強」的案例,其強、弱之分,往往是以人數多少來定義。殊不知指揮權如果不統一、結盟者各懷心事的話,數量反而可能會連累自身。洞悉對手短板的蒙古大軍,再次顯示出其強大的攻擊力。正如我們剛才分析的那樣,在先行擊潰信心不足的欽察人之後,潰敗的欽察人對羅斯人的陣線造成了很大的混亂。而在敢於迎戰蒙古人的部分羅斯軍隊落敗後,整個羅斯大軍很快便潰不成軍。悲劇的是,在草原上與游牧者決戰失敗,結局很可能是全軍覆沒。這一點,當年經常深入大漠戈壁尋機與對手決戰的漢軍,就深有體會。  最終在這場戰役中,羅斯人損失了將近9成的兵力。剩餘的羅斯人之所以能保住性命,在於他們逃回第涅伯河西岸後,將渡河用的船隻盡數燒毀。至此,歐洲草原上的三股力量:阿蘭人、欽察人、羅斯人,盡皆慘敗於蒙古人之手。對於一支僅承擔探路任務的遠征軍來說,可謂是超額完成了任務。接下來如果還想更進一步,盡滅羅斯諸國,僅僅依靠這支人數不到三萬的軍隊是肯定做不到的。最起碼學聰明了的羅斯人,不會再愚蠢到把兵力集中起來,在草原上與蒙古人決戰了。  在第涅伯河東岸結束對羅斯殘軍追擊的蒙古軍,終於開始了他們的返鄉之旅。接下來他們會跨越頓河、伏爾加河、烏拉爾河,橫穿哈薩克丘陵,回到他們在蒙古高原的故鄉。仍在東線苟延殘喘的金國,將成為蒙古大軍的下一個征服目標。不過認為蒙古人就會這樣輕易離開歐洲的想法卻是錯誤的。因為這負責這次歐洲之旅的蒙古將領,並不認為自己已經圓滿完成了大汗交給的任務。在回到亞洲之前,他們還要為下一次的西征,再做一點準備。那麼,在這片土地上,誰又會倒霉的被蒙古人惦記呢?我們下一節再接著解讀。
推薦閱讀:

內蒙古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一覽-內蒙古自治區—中國—行政區劃網
蒙古佳肴羊背子
鄰國蒙古:最陌生的熟悉人
外蒙古為什麼稱為外蒙古?內外蒙古的分界線在哪裡?
蒙古之旅(1)衰落的馬背上的帝國

TAG:歐洲 | 蒙古 | 羅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