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趣軼聞】在海外競買中國古董的那些事
最近,筆者有機會參觀了位於深圳蛇口的青花釉里紅瓷器博物館,這是中國唯一一家這一主題的博物館。館長叫楊衛,武漢人,曾被評為武漢十大收藏家,現在任湖北省古玩和藝術品商會副會長。楊衛1995年始拜南京博物院資深瓷器研究專家張浦生先生為師。他二十多年來專註於收藏青花釉里紅瓷器。將大量的資本投入其中,他的博物館中的480件青花釉里紅瓷器藏品大多從國外迴流而來。
在聊天中,我得知了他們在海外的拍賣會上競買中國古董的攻略。
「一般來說,只要一個拍賣專場里有比較貴重的拍賣品,國外的拍賣行都要向中國買家收取競買保證金,但對於一些以前拍賣付款及時、信譽好的買家常常可以免收保證金。對於一些拍品檔次不高,全場價格都不高的拍賣會,拍賣行往往可以對買家都免收保證金。但如果某位買家有了買完不付款的違約紀錄,就會被記上黑名單,今後在這家拍賣行,以及在他們的全球連鎖店裡都不能再參與競買。尤其在佳士得、蘇富比這樣的大拍賣行里一旦有了違約紀錄,買家不僅僅在全球的佳士得、蘇富比無法登記競買,而且在英國、美國其他的拍賣行里也無法買東西了,因為他們的拍賣行協會組織會聯合通報黑名單,大家都會共同排斥違約者。」
這也讓我想起一年前在美國舊金山邦瀚斯拍賣行的經歷。舊金山的邦瀚斯位於舊金山城鄉結合部的地方,辦公地點更像是在一個「豆腐塊」般的大廠房裡,「廠房」里分隔出預展廳和拍賣場,外面有自己的免費停車場,這裡離高速路很近,交通十分方便。我們到達拍賣廳時,拍賣會恰好開始,拍賣師在那裡宣布著規則與注意事項。場內的買家大約只有三、五個人,部分油畫拍品掛在拍賣廳四周牆壁上供人們現場觀看。拍賣師的情緒似乎沒有被這空蕩蕩的拍賣廳所干擾,開始認真地報起價來。雖然現場買家不多,但由於拍賣場另外提供了三種競價服務模式而並不顯得流拍很多。其中一個是書面委託競買方式,由拍賣師自己掌握報價;一個是電話委託競買,由拍賣場兩側委託席的工作人員舉牌表示;另外,拍賣桌旁坐著的一位工作人員不斷報出網上的出價,其坐著的位置與不停的報價給人一種新鮮感。多種模式的競價機制,彌補了場上的人氣不足,全場成交率大約在50%左右。也許正是由於多種不在場競價服務的提供,使得買家們更不必來現場舉牌了!
幾位內地同行者對漂亮的歐洲銀器產生了興趣,還辦理了競買手續,對於路過這裡第一次參加競買的人手續竟然如此簡單:不要任何銀行證明,憑護照、聯繫電話以及個人簽字就辦妥了,充滿了對客戶的信任。後來,他們還通過電話委託竟然買到了其中的三件拍品,實在是十分方便簡潔!
我問:「如果買到後發現東西有問題,想退貨咋辦?」
他們的回答:「當某位買家買到拍品後,覺得東西真偽有問題,可以向拍賣行提出不付款的申請,只要你說的有道理,可以在支付拍賣行買方傭金之後辦理退貨,這樣不算作違約,自己的名字也不會上黑名單。如果有知名鑒定專家給出鑒定報告,說明拍品為假的理由,甚至不用支付傭金就可以退貨。」
在國外拍賣行買瓷器的中國人經常會商量「圍標」。「『圍標』的人往往會在拍賣會開始之前,在附近找個喝茶的地方坐下來商量有關事宜。一般也就是五、六個有實力的人一起商討。也有人會冒充買家參與『圍標』活動,濫竽充數想來分點錢(具體方式請見已發表文章《在國外買中國藝術品如何『撿漏』》)。我們的『圍標』在多數情況下都能成功,成功率高於70%。拍賣行不喜歡買家用『圍標』的方式壓價,但又因沒有證據而無法杜絕。一般外國的買家也會『圍標』,但與中國人的方式不太一樣,他們多採用暗標方式進行再次定價以確定歸屬」。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