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有利於我們順利地閱讀文言,理解文章的內容。特別在做高考卷中的翻譯題時,我們根據古代漢語中的主謂倒置、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狀語後置等比較特殊的句式特點,胸有成竹地攻克考題中的句式難點,下面,我們結合具體的例子記住它們的習慣用法。

一、判斷句

判斷句是指對事物的屬性進行肯定說明,或否定說明的句型。

㈠「者也」句式

這種句式或者「者也」俱全,或者「者也」缺少其一,「者也」成為辨別判斷句的標誌,例如:

⑴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杜牧《阿房宮賦》)此例用「……者,……也」句式,表示肯定判斷,其中的「者」表示停頓,「也」表示判斷。用「非……也」句式表示否定判斷。

⑵蓮,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頤《愛蓮說》)此例中「者也」在句尾連用表示判斷。

⑶栗者,民之所種。(黃宗羲《柳敬亭傳》)此例有者無也,表示判斷。

⑷王曇首,琅邪臨沂人,太保弘少弟也。(2008全國高考Ⅱ《宋書·王曇首傳》)無者有也句,寫出王曇首的籍貫,說明他與「太保弘」的關係。

㈡「乃、皆、必、亦、即、誠、則、耳」句式

我們看到了「乃、皆」等副詞,就要考慮到句子的判斷性質,翻譯的時候加上判斷動詞「是」。

⑴當立者乃公子扶蘇。(司馬遷《陳涉世家》)

⑵夫六國與秦皆諸侯。(蘇洵《六國論》)

㈢「為」「是」句式

⑴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司馬遷《鴻門宴》)

⑵翩翩兩騎來是誰?(白居易《賣炭翁》)

㈣「非」「否」「莫」否定判斷

在辨別判斷句的時候,我們應該考慮到句中有否定副詞,有可能形成否定判斷。例如:

非臣隕首所能上報。(李密《陳情表》)此句大意是:這實在不是我殺身捐軀所能報答朝廷的。此例使用了否定副詞「非」,構成的否定判斷句。

㈤語意判斷句

王禕,義烏人。(2010全國高考Ⅰ《明史·王禕傳》)在主語與謂語之間可以加上判斷動詞「是」表示判斷。

二、被動句

被動句可分為兩大類:有形式標誌的被動句和無形式標誌的被動句。

㈠有形式標誌的被動句

古漢語中,主語和謂語屬於被動式關係的敘述句叫被動句。一般有以下幾種形式:

⑴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蘇洵《六國論》)此句的大意是:治理國家的人千萬不要使自己被別人的一貫的暴力所挾制啊!用「為……所……」表示被動。

⑵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史記·陳涉世家》)用「為+動詞」表示被動。

⑶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張溥《五人墓碑記》)此例用「於」表示被動。

⑷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此例用「見」表示被動。

㈡無形式標誌的被動句

沒有詞語標誌,但從上下文意看,謂語和主語之間是支配和被支配的關係。如:戍卒叫,函谷舉。(杜牧《阿房宮賦》)此句大意是:陳勝吳廣起義,函谷關被劉邦攻破。「函谷舉」屬於意念式被動句,它不像上面例子那樣有被動標誌。

三、倒裝句

古代漢語中的倒裝句表現在賓語前置、狀語後置、定語後置、主語後置等形式上。

㈠賓語前置

⒈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文言文有些語境使用「不、未、莫、毋」等副詞表示否定,否定句里的賓語往往前置,在翻譯的時候就要把賓語還原到動詞之後。例如:

⑴古之人不余欺也!(蘇軾《石鐘山記》)此例中有否定副詞「不」字,賓語「余」應該放到謂語「欺」後面。

⑵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寡人之於國也》)此例中有否定副詞「未」字,賓語「之」字前置。

⑶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齊桓晉文之事》)此例中有否定副詞「莫」字,賓語「之」字前置。

在否定句中,也有跟上面不同的例子: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師說》)此例正常的語序是:不知句讀,不解惑,也就是將賓語還原到動詞之後。

⒉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古代漢語中的疑問代詞「何、誰、奚、安」等做賓語時,往往放在動詞的前面。我們有必要記住這些疑問代詞,摸清楚它們的組合規律,理解句子的意思。例如:

⑴吾為德請,財何為也?(2010浙江高考《魏書·胡叟傳》)我為德行而請命,拿錢財幹什麼?此例中「何為」的謂語是動詞「為」,疑問代詞「何」是賓語,翻譯時調到賓語位置。

⑵夫晉,何厭之有?(《左傳·燭之武退秦師》)此例中「之」字,是賓語提前的標誌。

⑶臆!微斯人吾誰與歸?(歐陽修《岳陽樓記》)此例中有疑問代詞「誰」,「誰與歸」應理解為「與誰歸」。

⑷彼且奚適也?(《莊子·逍遙遊》)此例中有疑問代詞「奚」字,動詞「適」的賓語前置。

⑸沛公安在?(《史記·鴻門宴》)此例中有疑問代詞「安」字,動詞「在」的賓語前置。

⒊介詞賓語前置

在現代漢語中,介詞後面跟著賓語,組成介賓結構,用來修飾動詞謂語。在文言文中,介詞賓語往往置與介詞之前,形成一種倒置的現象。例如:

⑴是以區區不能廢遠。(李密《陳情表》)此例中介詞「以」的賓語「是」字被提到前面去了。

⑵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此例中「以」字的賓語「何」字被提到前面去了。

此外,還有「惟……是……」句式表示賓語前置,如,韓愈在《祭十二郎文》在寫道:「惟兄嫂是依」,我們從現代漢語的角度來調整語序:「依兄嫂」,動賓關係清晰可見。「惟……是……」句式在成語中還可以看到,如,惟命是聽(聽命)、惟利是圖(圖利)。

㈡狀語後置

現代漢語中的狀語放在謂語前面,修飾限制謂語。而古代漢語中的狀語常常被作者放到謂語後面,例如:

⑴殮以嫁時之衣。(2010江蘇高考卷,歐陽修《南陽縣君謝氏墓志銘》)用出嫁時的衣服(給她)穿上入棺。此例中介賓短語「以嫁時之衣」修飾已經被省略的謂語「穿」字,應該調到狀語位置上。

⑵然而卒無補於明之亡也,何與?(2009江蘇高考卷,汪琬《書沈通明事》)這兩句的大意是:然而最終對明朝的滅亡沒有起到補救作用,為什麼(什麼原因)呢?此例中狀語「於明之亡」在謂語「補」的後面,翻譯時要調到狀語位置。

㈢定語後置

現代漢語中的定語放在賓語前面,修飾限制它。而古代漢語中的定語往往放到賓語的後面,例如:

桂陽民有爭舟而相毆至死者,獄久不決。(2010上海高考卷)這兩句的大意是:桂陽有爭船而互相鬥毆至死的人,案件長久沒能判決。賓語「民」的修飾語「爭舟而相毆至死」應該調到賓語前來翻譯。

定語後置一般有三種情況:⒈「中心詞+定語+者」或「中心詞+之+定語+者」,如,楚人有涉江者(《察今》)。⒉「中心詞+之+形容詞(定語)」,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勸學》)。⒊「中心詞+數量詞(定語)」,如,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

㈣主語後置

一般句子的主語在前,謂語在後,而有些作者為了強調謂語,就把主語放到謂語後面了,例如:

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蘇軾《赤壁賦》)原文的大意是:我的情思啊悠遠茫茫,遙望我心中的美人啊,她在天邊極遠的地方。前面分句的主語是「予懷」,謂語是「渺渺」。兩者一顛倒就成了一般句式。

四、成分省略句

文言文常常會省略成分,有省略主語的,省略謂語,省略賓語,省略兼語,省略定語,省略介詞,這給我們閱讀文言文帶來了麻煩。

㈠主語和謂語的省略

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在對話之中都常常省略主語(或承前省,或蒙後省),而謂語省略的現象都比較少。下面結合例子來看:

⑴時既與梁通好,行李往來,公私贈遺,一無所受。(2010安徽高考《周書·賀蘭祥傳》)當時已經與梁國互通友好,使者往來,官方與私人贈送的禮品,(賀蘭祥)一概都不接受。第四個分句省略了主語「賀蘭祥」,翻譯時要補出來。

⑵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日三四里,少益蓍食,和於身也。(《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我近來很不想吃東西,於是自己就勉強散散步,每天走三四里地,這才稍微喜歡多吃點,對身體很好。此例第三分句中的動詞謂語「行走」省略了。

㈡賓語與兼語的省略

介詞和動詞在句中都有可能省略賓語,而辨別是否省略兼語,就要注意認準表示「使令類」的動詞,如「使」「令」等。

⒈至丹以荊卿為計。(蘇洵《六國論》)此句大意是: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荊軻刺殺秦王作為對付秦國的策略。此例中介詞「以」省略了賓語「刺殺秦王」,補充上去以後語意就完整了。

⒉輮以為輪。(《荀子·勸學》)此句的大意是:把它烤彎製成車輪。原句動詞「輮」省略了賓語「之」(筆直的木材),介詞「以」字也省略了賓語「之」,補充出來後,整個句子就好理解了。

⒊杞子自鄭使告於秦。(《左傳·殽之戰》)此例中「使」後省略了兼語「人」字。

㈢介詞的省略。如:

⒈居是州。(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此例中的動詞「居」後省略了介詞「於」字。

⒉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戰國策·燕策》) 此例中的「五百金」前省略了「以」字。

五、幾種習慣的固定句式

㈠如……何、奈……何、若……何

這是三個同義的說法。意思是「把……怎麼樣」、「對……怎麼辦」或「怎麼對付(處置、安頓)……」。例如:如太行、王屋何?(如何處理太行、王屋這兩座大山呢?)

㈡……孰與……、……何如……

這兩種說法都是詢問比較的結果,用法相同。例如:

⑴吾孰與城北徐公美?(《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這句大意是: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誰更美?此例中的「孰與」,是「與……比怎麼樣」的意思。

⑵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世說新語·夙惠》》)這句大意是:長安和太陽相比,哪一個離得更遠?

「孰與」、「何如」(孰若、孰如、何若)還可以用來詢問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擇取捨。如,救趙孰與勿救?(救趙與不救趙哪個有利?)

㈢不亦……乎?

「不亦……乎」可譯為「不……嗎」,「難道不……嗎」。例如: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論語》)

㈣何(奚、曷)以(用)……為、何以為、何……為

這是三個同義的說法,可譯為「里用得著……呢?」、「還要……幹什麼呢?」 例如: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莊子·逍遙遊》)此例中的「奚以……為」,譯為「哪裡用得著……呢」,表反問。

㈤得無(得毋、得微、得非)、無乃(毋乃、非乃、不乃)

「得無」、「無乃」可以解釋為「該不會」、「莫不是」、「只怕是」、「豈不是」、「莫非是」、「恐怕要」等。例如:無乃與仆私心剌謬乎?(司馬遷《報任安書》)此句大意是:這豈不跟我私下的願望相違背嗎?


推薦閱讀:

《詩林學步》卷二十 詞的句式及常見平仄組合 象皮
巧用句式,讓說理更精彩
人物語言描寫1(句式與訓練):「話」的豐盈
詩的平仄格律真不難,記住兩對句式,OK
文言文特殊句式——倒裝句(二)

TAG:閱讀 | 漢語 | 文言文 | 現代漢語 | 現代 | 句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