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人生路遙,自讀路遙始
2012年,作家路遙去世的第20個年頭。當時,我的一個媒體朋友,曾專門撰稿《路遙:身後20年》,來紀念這位當代作家。讀後,我曾動念寫一下路遙——這位曾影響自己整個少年時代的作家。一念之後,再動筆,已是半年後。遲遲未動筆的原因很多,最好的借口是,越看重,越無從落筆。因為每次看到「路遙」的名字,我總會憶起自己的中學時代,那時我第一次接觸到路遙的小說。記得那是1997年,我正讀高二。下午的上課鈴聲響過,老師照例在黑板上奮筆疾書。我偷偷捧著一本小書讀得津津有味。上課看課外書,是違規的,輕則沒收讀物,重則通報批評。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我正襟端坐,書放大腿,時而瞅下老師,時而翻動書頁。每逢老師眼光瞥來,我身體前傾,將書推入桌子下面。這本像魔法石一樣吸引我的小書,就是路遙的《人生》。當時,小說出版已經有15年了,但是,在家鄉縣城的中學內,這仍是最受歡迎的書。路遙的《人生》,我至今只讀過一遍,就是在這種戰戰兢兢,又欲罷不能的狀態下讀完的。清晰記得,書中的人物叫做高加林和巧珍。讀書時,一度因為高加林的初戀表白而欣喜萬分,因為他的挫折而胸悶氣憋。小說末尾,在事業和愛情方面經過一番坐山車式的遭遇後,高加林落魄地跨過大馬河,回到高家村,撲倒在德順爺爺的腳下,兩隻手緊緊抓著兩把黃土,沉痛地呻吟著。那個場景,當時讓我如遭雷擊,一時間感覺自己就是高加林,窒息得說不出話來。現在想想,之前是少年不知愁滋味,讀完小說後,卻發現,人生原來並不那麼美好。這是路遙給我的最初印象,但不是最終的印象。真正的影響,是在閱讀了他的另一部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之後。1999年,我考入大學後,第一時間在學校門口的地攤買了《平凡的世界》,盜版。不是支持盜版事業,實在是路遙的書太搶手,似乎沒見在圖書館呆過。正版又買不起,逼著買盜版書。從午飯後開始讀《平凡的世界》,整個下午,整個晚上,不想說話,不想吃飯,不想出門,一口氣將百萬字的小說讀完。清晰記得,那時候流了三次淚。流淚最多的一次,是田曉霞死了。當孫少平收拾好行裝,前去赴和田曉霞的約會時,突然在報紙上看到田曉霞因救人被洪水沖走的新聞,確認田曉霞去世後,他依然趕赴一個人的約會。路遙在這一章鋪墊的太豐富了。初戀中的文學青年,對心上人的渴盼,對美好生活的憧憬,一切盡在眼前,突然,心上人去世了。轉彎太快,猝不及防,情感一下子翻了幾個跟頭,翻得六葷五素,隨著眼淚痛痛快快涌了出來。後來,我才知道,原來路遙在創作《平凡的世界》一書時,在寫到田曉霞去世後,也曾經痛哭流涕,喃喃自語:「田曉霞死了,田曉霞死了!」並且,路遙抑制不住自己內心的哀傷之情,打電話把遠在外地的弟弟叫到跟前,只是告訴他這樣一件事情:「田曉霞死了,田曉霞死了!」在隨後的日子裡,在和一些朋友交流時,我才發現,很多年輕人,特別是70後和80後,都會被《平凡的世界》打動。特別是有農村生活背景的青年,很容易入戲,身臨其境。因為孫少平身上,有著在城鄉二元結構中,不甘平庸,希望擺脫貧困的奮鬥與苦痛。這是屬於那個時代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近乎殘酷的青春,近乎悲壯的打拚。路遙就那樣自然而然地進入我的生活,讓我在「平凡的世界」里,品味「人生」,想像「路遙」。然而,路遙似乎成了「文學史」上的「失蹤者」。對路遙的評價,似乎一直都處在一個尷尬的境地。簡單地說,就是「文學的評價」和「讀者的評價」。有兩個排名榜,盤點30年(1979年—2009年)長篇小說創作的成就。一個是「邀約12位知名評論家,從純粹的文學標準出發,投票選出他們認為最好的10部作品並簡述理由」,一個是「在評論家提名的作品範圍內邀請網友投票選出最好的中國長篇小說」。在「純粹的文學標準」下,路遙榜上無名,而在網友的排名榜上,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獲得最多網友的選擇,高居榜首。我一直在想,假如路遙在世,未必會感到遺憾,因為他更在意讀者的評價。在個人成長中,我一直視路遙為情感上的「精神陪練」,視殷海光為理性上的「思想陪練」。因為,世界上最好的老師,不是名牌學府,不是名師指點,不是興趣使然,而是基於生存的「陪練」。事實上,在合適的時間,遇到合適的作家和作品,那種「影響」,直抵生存深處的卑微的靈魂。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