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並激活優良傳統 ——宗教傳統論述要

接續並激活優良傳統

——宗教傳統論述要

[來源:中國民族報|發布日期:2013-12-17]

牟鍾鑒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多信仰、多宗教的國家,宗教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在中華文明仁和精神陶冶下,形成優良的傳統。與西方歷史上民族宗教衝突不斷、而今矛盾加劇的情況相比,中國宗教包容、厚德、和平的傳統顯得更加可貴,值得我們自覺認真傳承並發揚光大,這是今日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源頭和根基。

  中國宗教的優良傳統可以歸納為以下5個方面。

  宗教生態是良性的多元通和模式。其特點是:其一,人文性與宗教性互動,在孔子「清明安和」與老子「尊道貴柔」思想熏陶下,儒學、道學等人文學說具有溫和性格,不反對宗教而主張神道設教,倡導國家的宗教政策寬容;佛教、道教等宗教具有較強的理性智慧,溫和主義是主流,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宗教狂熱和極端主義。其二,多樣性與和諧性結合,中國宗教形態之多為世界之最,被稱為「宗教的聯合國」。然而和諧是主旋律,歷史上中原地區未發生宗教戰爭,國家沒有宗教裁判所,也沒有出現一教壟斷的現象,而且彼此溝通,相互吸收,甚至許多人成為「宗教的混血兒」。其三,民族性與開放性統一,以儒學為主幹,以儒道互補為底色,以儒、佛、道三教為核心,形成信仰文化的民族主體性,同時各種外來宗教陸續進入,只要愛國守法,都可以正常生存。各種宗教中有的是請進來的,有的是傳進來的,先後與孔、老的思想相融合,成為中國多元文化的組成部分。其四,體制性與民間性共存,既有列入國家祭祀典禮的敬天法祖和各種合法大教,又有大量民間宗教,包括組織化的宗教、民俗性的宗教和少數民族民間宗教與原始崇拜。上層宗教引領民間宗教,民間宗教構築信仰土壤。

  愛國與愛教相統一是一貫的傳統。尤其在近現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與解放的鬥爭中,各大宗教人士主流表現是好的,積極投身抗外侮、救國家的運動,動員並組織教民出力出錢,為國效勞。佛教有「利樂有情,莊嚴國土」的教義,民國時期弘一法師號召「念佛不忘救國」,趙朴初居士為抗日事業作出巨大貢獻。道教大師陳攖寧提倡「新仙學」是為了強族救國,「信仰道教即所以保身,弘揚道教即所以救國」。伊斯蘭教界成立「中國回民救國協會」,經學家虎嵩山提出:「天下興亡,穆民有責」;馬本齋組織回民支隊抗日,作戰勇敢。中國基督教、天主教人士募集抗日捐款,組織醫療隊救治傷員,安頓戰爭難民孤寡,做了大量愛國公益工作。中國伊斯蘭教西道堂敏生光教長說:「熱愛祖國是信仰的一部分」,中國宗教界把愛國看做是自己的神聖職責。同時,中國宗教界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者,他們有開放的心胸,致力於世界和平事業。

  高度重視行善積德和發揮道德教化的作用。各教都努力把愛神與愛人結合起來,把勸善去惡放在教義和活動的第一位。佛教《增一阿含經》說:「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又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道教講「尊道貴德」、「報怨以德」,主張功德成神,積善成仙,修仙之道,「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其全真道踐行「忍恥含垢,苦己利人」。在中國,宗教很早便是道德宗教,中國伊斯蘭教強調「仁厚、慈愛、孝親、誠信、和平」,中國天主教和基督教強調「上帝是愛,榮神益人,愛人如己,不作偽證」,並致力於社會公益慈善事業。在中國,社會不允許以愛神的名義迫害不同信仰的所謂「異端」,不容忍提倡仇殺和誘人為惡的邪教,堅決抵制宗教極端主義和暴力恐怖主義的蔓延。

  與時俱新、勇於革新的傳統。中國宗教史說明,中國主要宗教都有開拓創新的活力,因而長期延續和發展。佛教從印度傳入後,與儒家道家相結合,適應中華重視忠孝道德的需要,強調在入世中出世,形成中國化的佛教——禪宗,又發揮佛教關懷現實的要素,創立人間佛教,為凈化人生、改良社會作出貢獻。道教經歷了多次整合,形成全真和正一兩大教派,由早期強調肉體長生到後期強調精神解脫和性命雙修,近現代又提出「新仙學」、「生活道教」,努力實現時代轉型。伊斯蘭教與宋明理學相結合,強調兩世吉慶、和睦鄰里,淡化「聖戰」信仰的排他性,重視家族團結和祖先崇拜,形成中國式伊斯蘭教教派。明朝時利瑪竇在中國傳播天主教,採取尊禮俗、融儒學的傳教方針,受到歡迎。而後由於羅馬教廷的阻撓,這一傳統一度被中斷,直到當代愛國天主教人士擺脫外國勢力控制,重新開闢路徑,推動天主教中國化進程,基層教會已有許多成功經驗。當代中國基督教吸取曾被西方列強利用為侵略工具的教訓,發起愛國自立的本色化運動,成立「三自」教會,老一輩神學家從事與中華文化融合的新神學建設工作,提出倫理神學(趙紫宸)、折中神學(吳雷川)、辯證神學(謝扶雅)、實踐神學(吳耀宗)、博愛神學(丁光訓)、和好神學(陳澤民)、生生神學(汪維藩)。

  宗教界重視自身的文化素養,努力發揮宗教的文化功能。歷史上,中國宗教的教團除在個別時期和人物參與國家政治活動外,一般不介入政界生活,而主要在社會文化領域活動和發揮作用,為繁榮中華文化作貢獻。中國宗教界高道大德也推動各族、各國之間的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宗教成為不同文明間溝通對話的橋樑。如歷史上佛教玄奘法師赴印度取經,鑒真和尚東渡日本,道教丘處機祖師西行雪山見成吉思汗「一言止殺」,鄭和下西洋宣示友好。

  今日要接續源頭活水,激活優良傳統,適應當代中國社會,發揮宗教積極作用。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和諧論指導下,吸收現代文明成果,借鑒歷史經驗,建設新型的政教分離和政主教輔的政教和諧關係。政府要創新管理,在引導工作上下功夫;宗教界要找准自己的輔助位置,主動做好社會服務,成為政府聯繫教眾的橋樑。

  發揚宗教界的愛國主義傳統,擺正國家認同、民族認同、宗教認同三者的關係,使之一致起來,而以國家認同為第一位。祖國不僅是政治和文化共同體,也是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是各民族榮辱與共的共同家園,也是宗教與世界平等交往的依憑。要使愛國主義成為信仰的組成部分,防止敵對勢力利用宗教進行損害國家利益、破壞民族團結的活動。邊疆地區伊斯蘭教界要堅決反對宗教極端主義、民族分裂主義和暴力恐怖主義,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安寧。基督宗教界要警惕西方敵對勢力的惡意滲透和文化霸權主義,在堅持「三自」原則的基礎上,開展與國外基督教界的友好交流。

  在更高的水平上重建中國宗教多元通和生態模式,並使之成為國際上各宗教間和諧共生的模範。各宗教追求博愛,能做到愛他族、愛他教,彼此寬容尊重,相互學習合作,像歷史上儒、佛、道三教走向會通那樣,漸行漸近。

  國際上,一方面民族宗教衝突不斷,另一方面文明對話與不同信仰間和諧共處逐漸成為潮流。中國五大宗教應率先聯合起來,形成與社會和諧的宗教共同體,有經常溝通的渠道,有穩定合作的方式。為了彼此深入了解,可以像歷史上三教人士那樣開展經典互讀。

  同時,善待五大教以外的信仰,包括東正教、各地區的民間信仰、各少數民族民間宗教。遵循「政治上團結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的原則,及時化解矛盾,促進宗教與社會、宗教與宗教之間的和諧。

  學習中華經典文化,推動神學中國化建設,更好地適應中國社會。宗教適應社會主義社會的基礎是愛國守法,更深層更長久的適應是建設中國特色的宗教神學理論。教界人士要多讀一些儒、道兩家經典,吸收其仁和、涵虛思想,使宗教更包容更開放,彼此成為好朋友。

  繼承和發揚中國宗教重視積德勸善的傳統,進一步發揮宗教的道德功能。把愛神與愛人結合起來,把行善救人作為信仰第一要務;把教堂寺觀建成社區的道德高地,使教徒聚居地形成良好道德風尚,主動抵制拜金主義和各種犯罪;大力開展社會公益慈善事業,做好本教的公益事業,這是宗教界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發揮促進社會和諧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它既能體現宗教救世的情懷,提升自身的形象,使宗教健康發展,又能直接服務大眾,幫助弱勢群體排憂解難,輔助政府之不及,改善社會風氣。

  繼承和發揚中國宗教追求真善美的文化傳統,積极參与社會文化建設。要凸顯宗教的文化性,發掘、整理、研究和開發豐富的宗教文化資源,在哲學、倫理學、心理學、文獻學、醫藥學、語言文學、藝術、民俗、養生等領域,做出有價值的成果,為社會精神文明作貢獻,努力推動海峽兩岸的和平統一事業,與社會人士一起,擴大中國文化的世界影響力。不斷提高文化素養,在文化領域多出一流人才和精品,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的一支有生氣的力量。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學教授)


推薦閱讀:

七夕也叫乞巧節 傳統節日正在變異抑或慢慢消逝
雪地情緣的文件夾【傳統武術】20
【時事】梁振英打破傳統在授勛典禮上致辭
被傳統經驗「綁架」的中國媽媽!
夢回東方,傳統風韻與現代舒適的完美融合

TAG:傳統 | 宗教 | 激活 | 論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