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震旦博物館 13

震旦博物館 13

2014-08-22

龍鳳紋出廓璧

年代 : 西漢晚期 (73 BCE-8 CE)

規格 : 外徑16.8公分、高31公分、厚0.8公分

文物介紹

此件玉璧表面白化,並已逐漸轉變為黃褐色。玉璧主體位於下方,呈「內圓外圓」的傳統形狀,表面排列規整的乳丁紋。主體上方透雕一龍、二鳳及一個窄環,龍紋位於最上方,昂首張口,身軀彎轉為圓形,前足抵著下頜,後足撐著自己的身體,頭頂鬣羽向下飄垂,猶如騰空跳躍之狀。龍紋下方的窄環以壓地法突出三圈稜線,左右兩側各有一個鳳鳥,昂首挺胸,站立在短柱上,姿態頗為端秀。全器以圓轉的龍身、稜面窄環及乳丁紋壁組成三圓相疊的結構,其大小相次的變化讓此結構顯得極為穩重,而龍鳳紋的鬣鬃、冠羽及尾翼皆作飄卷狀,窄環內部與龍鳳紋周邊增添雲氣般的裝飾,構成雲蒸霞蔚、龍鳳呈祥的富麗美感。類似的設計概念也可見於滿城漢墓的出土玉璧中。

玉卮

年代 : 明代(1368-1644)

規格 : 高12公分、寬11公分、口徑7.8公分

文物介紹

此件玉卮屬於青白玉的玉質,局部用紅褐色的顏料浸染,彷彿玉皮或沁色一般,是當時頗為盛行的人工染色技法。全器包含杯蓋與杯體二部分,杯蓋的形體較寬,蓋面突出四個高浮雕龍紋,並以陰刻獸面紋為地紋,下折的蓋緣部分環繞一圈方轉式的蛇身龍紋。杯體呈圓筒狀,一側具有圓形的杯把,杯把設計了弧形的指墊,指墊上還裝飾著浮雕龍紋,杯體也以浮雕龍紋為主紋,陰刻回紋襯底,杯底還有三個獸面紋短足,整體紋飾豐富而華麗。

清白玉香爐

年代 : 清代(1644-1911)

規格 : 高16.5公分

文物介紹

香爐為白色的玉質,表面經過仔細打磨,煥發柔潤的光澤。全器分為爐蓋與爐身二部分,爐蓋上窄下寬,形狀猶如倒扣的覆盆,蓋頂形同鏤空的抓手,鏤雕花紋,方便繚繞的香煙散發出來。爐身呈圓口、平肩、鼓腹之狀,器底延伸出三個短足,彷彿鬲形銅器。腹部兩側各有一耳,淺浮雕獸耳銜環為飾,耳下懸掛著的圓形活環,是與爐身、爐耳一體成形的,爐身內掏挖出圓形的凹槽,供放置熏香料,點燃後香氣由蓋頂的鏤空透孔慢慢釋出。類似的作品亦見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灌陽縣何如謹墓與河北河間馮國璋墓的出土物中,可參考《中國出土玉器全集》第一冊與十一冊。


推薦閱讀:

揭秘故宮博物院,最祥瑞的兩幅動物寶藏之《五馬圖》
震旦博物館 4
半夏:意料之外的博物玄機——讀蘇軾《惠崇春江晚景》|文史知識
漫話如意 中華博物 鑒藏講座
長治博物館.青銅器

TAG:博物館 | 博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