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古國埃及的神秘的面紗
埃及金字塔
由於金字塔,埃及一直是我嚮往的旅遊目的地。去過以後才知道,除了金字塔,有看頭的還有神廟。大大小小矗立在尼羅河畔的神廟,富麗堂皇得讓人吃驚,即便在千百年後的今天,它的雄偉壯觀仍讓人激動。大理石牆面上大量的壁畫雕刻,豐富生動,再現了當時的生活場景,一幅便是一個精彩的故事。
當然,冬天去埃及還有一大好處,那裡四季如夏,陽光燦爛,海水湛藍;你可以穿短衣短褲在沙灘散步,著泳裝潛水海底。
開羅城市風光
開羅位於尼羅河三角洲的南端,是非洲最大的城市,同時也是一座古城。公元前3200年,上埃及國王統一上下埃及,在尼羅河三角洲頂端建立了首都孟菲斯城,古埃及許多代王朝都以此為統治中心,並在附近修建金字塔和大批陵墓。該城距現在的開羅市區約30公里。公元696年,法蒂瑪王朝征服埃及,在該城附近建立新城,命名為開羅,即征服者、勝利者之城。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成為埃及的統治者,開羅成為埃及的政治中心。
埃及博物館
埃及博物館坐落在開羅市中心的解放廣場,1902年建成開館,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博物館。該館收藏了5000年前古埃及法老時代至公元六世紀的歷史文物25萬件,其中大多數展品年代超過3000年。博物館分為兩層,展品按年代順序分別陳列在幾十間展室中。該館中的許多文物,如巨大的法老王石像、純金製作的宮廷御用珍品,大量的木乃伊、及重242磅的圖坦卡蒙純金面具和棺槨,其做工之精細令人讚歎。
金字塔埃及共發現金字塔96座,最大的是開羅郊區吉薩的三座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國王為自己修建的陵墓。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個國王胡夫的陵墓,建於公元前2690年左右,原高146.5米,因年久風化,頂端剝落10米,現高136.5米;底座每邊長230多米,三角面斜度51度,塔底面積5.29萬平方米;塔身由230萬塊石頭砌成,每塊石頭平均重2.5噸。據說,10萬人用了20年的時間才得以建成。該金字塔內部的通道對外開放,該通道設計精巧,計算精密,令人讚歎。第二座金字塔是胡夫的兒子哈佛拉國王的陵墓,建於公元前2650年,比前者低3米,但建築形式更加完美壯觀,塔前建有廟宇等附屬建築和著名的的獅身人面像。第三座金字塔屬胡夫的孫子門卡烏拉國王,建於公元前2600年左右。當時正是第四王朝衰落時期,金字塔的建築也開始衰落。門卡烏拉金字塔的高度突然降低到66米,內部結構紛亂。
古城堡建於1176年,為阿尤布王朝國王薩拉丁為抵禦十字軍保護開羅而建。城內建有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清真寺外牆壁用雪花石瓷磚鑲嵌,所以又被稱為雪花石清真寺。
汗·哈利里市場位於開羅市中心地帶(老城區),由分布在幾十條小街巷裡的幾千家個體小店組成,許多店鋪可追溯到公元14世紀。市場道路狹窄,街道兩旁擠滿了小店鋪,主要出售金銀首飾、銅盤、石雕、皮貨及其他埃及傳統手工藝品。
阿斯旺
阿斯旺是埃及最漂亮的旅遊城市,位於東南部尼羅河「第一瀑布」下的東岸,歷史上為埃及南部通往努比亞的門戶,水運和駱駝商隊的交匯點。在古埃及時代,曾是與蘇丹、衣索比亞進行貿易的中心(科普特語「阿斯旺」即「市場」之意)。市內保留大量寺廟和陵墓,如著名的菲萊神廟、阿布辛貝勒神廟等;埃萊方丁博物館藏有本省歷史文物。為遊覽勝地。
菲萊神殿
菲萊神殿被稱為「古埃及國王寶座上的明珠」的菲萊神殿,修建在阿斯旺城南尼羅河中的小島菲萊島上,以輝煌而奇特的建築、宏偉而生動的石雕及石壁浮雕上的神話故事而聞名。
1902年阿斯旺低壩攔截尼羅河水時,部分被淹沒。60年代在菲萊島南面築起高壩後,神廟幾乎全部被淹沒。為了保護這些珍貴文物不受毀損,從1972年開始,埃及政府在神廟四周築起圍堰,將堰中河水抽干,然後將這組廟宇拆成45000多塊石塊和100多根石雕柱,於1979年8月在離菲萊島約1公里處的阿吉勒基亞島上,按照原樣重建。1980年3月10日,菲萊神廟在新址上重新開放。其中一座最古老的尼克塔尼布二世國王神廟,建於公元4世紀初,最大的一座神廟叫艾齊斯神廟,系托勒密二世費拉底尤斯國王所建。
阿布辛貝勒神廟建於公元前1300-前1233年,為古埃及最偉大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所建,也是新帝國的法老王時代最受保護的遺迹。廟高30米,寬36米,縱深60米,門前4座巨型石質拉美西斯坐像,每尊高20米,像旁有其母、妻、子女的小雕像,無不栩栩如生,經過逾3000年的風蝕仍完好無損。
最讓人驚奇的是神廟設計者精確地運用天文、星象、地理學知識,按照要求把神廟設計成為,只有在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2月21日)和奠基日(10月21日),旭日的霞光金輝才能從神廟大門射入,穿過60米深的廟廊,照在神廟盡頭的拉美西斯二世石雕巨像上,而左右的其他巨型石雕都享受不到太陽光,人們把這一奇觀發生的時日稱作太陽節。
當年阿斯旺高壩動工修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派出國際第一流的科學技術人員,運用最先進的科技測算手段,將阿布辛貝勒神廟原樣向上移位60米,以保留太陽節的奇觀。儘管煞費心機,太陽節的時辰還是被錯位而挪後了一天。
盧克索
盧克索位於開羅以南700公里處的尼羅河畔,建在古代名城底比斯的南半部遺址上,是埃及文化古迹集中的旅遊勝地。底比斯是古埃及中王朝和新王朝時代的都城,距今已有4000年的歷史。
盧克索古迹
卡爾納克神廟位於盧克索以北5公里處,是古埃及帝國遺留的最壯觀的神廟,因其浩大的規模而聞名世界,僅保存完好的部分佔地面積達30多公頃。整個建築群中,包括大小神殿20餘座。院內有高44米,寬131米的塔門。大柱廳寬102米,深53米,其中共有134根巨型石柱,氣勢宏偉,令人震撼。其中最大的12根高23米,周長15米,其上足可容納50個人站立。晚上有聲光表演,用五彩的燈光變幻映照著遺址,配有解說詞和音樂,向遊客敘述古埃及人民的生活情景。
阿蒙神廟位於盧克索鎮北4公里處,是卡爾納克神廟的主體部分,這裡供奉的是底比斯主神——太陽神阿蒙,建於公元前1550~公元前1530年間,在此後的1300多年不斷增修擴建,共有十座巍峨的門樓、三座雄偉的大殿。
阿蒙神廟的石柱大廳最為著名,內有134根要6個人才能抱的巨柱,每根21米,頂上據說能站百來個人。這些石柱歷經3000多年無一傾倒,令人讚歎。廟內的柱壁和牆垣上都刻有精美的浮雕和鮮艷的彩繪,它們記載著古埃及的神話傳說和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此外,廟內還有聞名遐邇的方尖碑和法老及后妃們的塑像。
盧克索神廟距卡爾納克神廟不到1公里,是公元前14世紀,為底比斯主神阿蒙的妻子穆特修建的,規模僅次於卡爾納克神廟。這裡的大部分工程是由第十八朝法老阿蒙諾菲斯三世完成的,後來的拉美西斯二世又增建了大門和庭院,並在門口豎立了六尊他的塑像,現存三尊。神廟包括庭院、大廳和側廳。庭院三面有雙排紙草捆紮狀的石柱(註:紙草是古埃及人製紙的一種水草),柱頂呈傘形花序狀,十分優美。神廟圍牆外是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時期修建的另一庭院,在這裡可看到高大的、有浮雕的塔門和當時流行的方尖碑。
國王谷
在與盧克索城相對的尼羅河西岸的一條山谷中,集中了許多國王和王室成員的陵墓,這就是著名的國王谷。這裡埋葬著第17王朝到第20王朝期間的64位法老,其中只有17座開放。最大的一座是第19王朝沙提一世之墓,從入口到最後的墓室,水平距離210米,垂直下降的距離是45米,巨大的岩石洞被挖成地下宮殿,牆壁和天花板布滿壁畫,裝飾華麗,令人難以想像。墓穴入口往往開在半山腰,有細小通道通向墓穴深處,通道兩壁的圖案和象形文字至今仍十分清晰。王后谷位於岩石山西方,有集中的王妃墓,墓的規模雖不及國王墓,但內部壁畫與國王墓完全不同,表現得自由奔放,反映了當時埃及人的生活習俗。
【旅遊提示】
交通:前往開羅,可搭乘埃及航空的飛機,MS956每周二、四、六0:30從北京出發,當地時間5:40到達開羅;MS955每周二、四、日晚22:40從開羅出發,第二天北京時間14:20到達北京。
氣候:常夏,陽光強烈,衣服盡量穿淺顏色,帶好防晒霜、太陽鏡。
購物:主要紀念品為紙莎草畫、銅盤、香料,在市場里要砍價,一般是先砍一半。
小費:埃及有小費之國之稱,所有服務都要付小費,原則是以服務為交換,在未完成前不要支付。
飲食:埃及人不吃豬肉,菜以燒烤煮拌為主,原料有大米、黃豆、羊肉、山羊肉、家禽和雞蛋,還有大量乳酪(山羊乳酪)以及酸製品,多用鹽、胡椒、辣椒、咖喱粉、孜然、檸檬汁調味,口感偏重。
來源:新華網見習編輯:歐陽遠媛推薦閱讀:
※探秘丨西域之謎:樓蘭古國的消失~
※古國---陽國
※古國治老師講親子課程(一至四)
※歷史上神秘消失的古國,它流傳的文字居然大有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