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隱忍成大事:春秋五霸楚莊王必成雄主之謎

  文章摘自《楚國往事》  作者:馮知明 出版社:鳳凰出版社   本書簡介:春秋戰國時期是一段至今仍讓人回味無窮的歷史,其精彩不僅在於各大諸侯國之間的爭霸,也在於各國時刻變化的內政外交。《楚國往事》專門講述先秦時期楚國前後800年的興衰史及產生的奇人異事,楚國作為春秋五霸和戰……[連載內容]

春秋五霸之楚莊王

  1.隱忍之人必成大事

  歷史有時會是這樣的,時間愈久遠,有些著名人物愈清晰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我這裡指的是一代雄主楚莊王。提到這個名字,他的許多故事很快會聚於我的腦海之中。我們便從這個歷史巨人的一件件小事中,敬佩於他的豐功偉業和雄才大略的同時,更感受到他的真君子真性情,至今這些還會深深地使我們動容。說起他的故事,我們無法繞過他的隱忍。

  一個年輕的君王,應該是血氣方剛,豪氣衝天,繼位伊始,要新官上任三把火才對。何況他是掌著楚國的命運,握著群臣身家性命的一代君王。可是,他給我們的印象,卻是窩窩囊囊地在醉眼矇矓和溫柔鄉里度過了三年。其父楚穆王乃弒父篡位之君,在位十二年,儘管鐵腕統治,遺下禍害尚難肅清,家國矛盾可能隨時爆發,另外是強臣在側,若敖氏家族的頭人,現任令尹斗越椒,猶如清康熙繼位之初的鰲拜。王權衰弱到兩個家族之間的火併,矛盾直指王權,以挾持他這個一國之君為人質。所以楚莊王繼位前三年,用左擁右抱和大智若愚來隱忍著。

  有一個人發現了楚莊王非昏庸之君,他透過幾件小事的現象看出楚王的本質來。這個人便是伍舉,伍子胥之先祖。伍舉注意到楚王巡獵之時,見勇者獵殺了虎豹,便會讚歎"吾以是知其勇也",看到勇者把獵物均分,便會稱讚"吾知其仁也"。伍舉驚訝地發現楚王隱忍的真實意圖,其實是在物色可用之人,力圖恢復王權威勢。伍舉便對楚王試探起來,歷史上就這樣產生了一次著名的君臣對話。據《史記·楚世家》、《韓非子·喻老》、《呂氏春秋·重言》多種古代文獻記載:"(伍舉)曰:"有鳥在於阜,三年不蜚(飛)不鳴,是何鳥也?"庄王曰:"三年不蜚,蜚將衝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我們可以想像伍舉這個忠臣冒險來見楚王,頗費了一番心思。當時的楚莊王只會沉湎於歌舞和酒池之中。他正醉醺醺地在觀賞歌舞,一見伍舉,便愛答不理地問道:"伍大夫此來,是想與不穀同飲呢,還是想要共觀歌舞?"伍舉搖了搖頭,話中有話:"我被一個謎語難住了,怎麼也猜不出,特此向大王討教。"楚莊王一聽來了興趣,整天喝酒聽歌其實也同樣乏味的,來點謎語做精神養料也的確不錯,正好可以提提神。便有幾分興趣地問:"呵呵,什麼謎語,這麼難猜?我來試試吧。"伍舉說:"謎語是"楚京有大鳥,棲在朝堂上,身披七彩,歷時三年整,不鳴亦不翔。令人好難解,到底為哪樁?"大王猜猜看,不鳴也不翔。究竟是什麼鳥?"楚莊王聽了,與伍大夫對視一眼,那樣子像是說,我早就知道你是我想要重任的大臣,便笑答:"我猜中啦!它絕非普通的鳥兒。這鳥三年不飛,而一飛衝天;三年不鳴,一鳴則驚人。你請回,等著瞧吧!"君臣就這樣用密電碼對上了暗號。伍舉心裡踏實而去,今後他就有了用武之地了。

  這個故事還有一個版本,就是淳于髡嘗說齊威王,以隱曰:"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飛又不鳴,王知此鳥何也?"王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衝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我們無法判斷誰是首創者,從伍舉口吻來看,好像先有這個故事。這與本文無關。過了不久,另一個忠臣也坐不住了。此人便是蘇從。他見楚王三年不理朝政,不發號令,終日只知巡獵,沉緬於聲色犬馬之中,還下死命:"有敢諫者,死無赦!"他覺得作為國家大臣,應該為社稷考慮,不應該計較個人安危。便冒死進諫。楚莊王見了這個敢吃豹子膽的人:"你難道不知道我的禁令嗎?"好在這個人不僅有勇也有幾分謀略,他發明了歷史上的哭諫。楚莊王見這麼一把年紀的人像孩子一樣哭了起來,便好奇地問道:"我又沒有打算懲罰先生,怎麼就哭了呢?"哪知蘇從說出了驚世駭俗的話來:"我為我死哭不假,但更為亡國之哀傷。"這樣把楚王繞糊塗了,他驚訝地發問,楚國亦未亡,先生也沒有死,何故如此。蘇從指了指楚王:"三年了!大王只知淫樂,還下死令,不準進諫,這不是亡國先兆嗎?我來送死,可以得到千古忠君美名,而大王必會遺臭萬世啊。"然後,這個大忠臣吶喊道,"來吧,要殺就殺吧!"也許隱忍的時間到了,也許是改革楚國的弊端找到了方略,或者物色到了合適的人選。楚莊王哈哈大笑起來:"你真心為了社稷,我哪會有不明白的!"楚莊王的確應驗了"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那句話。他拔劍出鞘之時,便斬殺了一百多位蔑視王權為非作歹的權臣,並相應提拔重用了以伍舉、蘇從為首的忠君之臣,對勢大的令尹斗越椒的權力採取制衡,於是王權與若敖氏家族的矛盾不可調和地爆發了。

  2.鐵血之君必彪炳春秋

  對一代雄主來說,只有經歷多多的磨礪才會儘快地成長起來。三年後楚國發生了大饑荒,西北方的大庸國聯合楚國四周的反叛勢力,趁機要顛覆這個年輕君王治理的國度。一時之間,弄得四面"庸"歌,連北方的申、息縣城門也只得緊緊地關閉。楚莊王畢竟是一代雄主,他借討伐大庸之名,將楚國軍權牢牢掌控,用七戰七敗的計謀,聯合秦、巴兩國前後夾擊大庸國,最後滅掉了這個楚國的心腹大患,從而奠定了他在楚軍中的絕對地位。

  到了第六年,他又成功地擊敗了宋國。在第八年之時,擊敗了陸渾(今河南嵩縣東北)的戎族。之後楚莊王便帶著強大的楚師飲馬黃河,問鼎中原,到達洛水,直抵周王室都城洛邑附近,並在周王室邊境陳兵示威,據《左傳·宣公三年》記載,"觀兵於周疆"。時值周定王當政,周家天下冒似天下共主,其實只有洛水四周彈丸之地。周王室見楚師聲勢浩大,嚇得屁滾尿流,忙派能言善辯之臣王孫滿慰勞楚師。楚莊王一見王孫滿,直截了當,便問九鼎之輕重大小。此九鼎,相傳為夏禹所鑄,象徵華夏九州,被夏、商、周三朝奉為鎮國之寶,亦是天下共主的標誌。也有傳說,周昭王時代南面伐楚,昭王淹死於漢水之濱,攜帶過夏鼎。楚莊王問九鼎,不言而喻,欲取周而代之。據《左傳·宣公三年》記載,王孫滿委婉地回答:"在德不在鼎……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國家強大儘管可以巧取豪奪,但治理國家則是要以德服天下。楚莊王雖乃一代名主,一時間仍無法駁斥王孫滿。據《史記·楚世家》記載,他只好悻悻地說:"楚國折釣之喙,足以為九鼎。"我們楚國把矛上的鐵尖折下來,就可以鑄出九鼎來。氣息奄奄的周王室見楚人退兵而去,只覺得假死復活一般,依然氣若遊絲地緩不過來。楚軍返回郢都時,遭遇若敖氏的叛亂,這對於楚莊王來說,應該是一生中最危險的時刻,不然不會提出"三王為質"的方案。

  最終以他臨危不懼身先士卒而贏得了勝利。此時,若敖氏家族斗子文之孫克黃,時任箴尹,正出使齊國,返回途中經宋國時,聽到家族叛亂被鎮壓的消息。他依然回國向楚莊王復命,並主動請罪伏法。楚莊王說了一句感動歷史的話,據《左傳·宣公四年》記載:"子文無後,何以勸善?"並未免除克黃的箴尹之職,將其改名為"生"。圍繞楚莊王在戰爭中的表現,其卓越智慧的確不同凡響。歷史從不會把戰爭與仁義聯繫在一塊,食古不化的宋襄公嘗試過,被千古笑罵。從我們能舉出的例子看,難道楚莊王不可以稱之為"戰爭中的仁義"嗎?只是他與宋襄公的"仁義"形成了天壤之別。

  楚莊王時代,攻鄭乃家常便飯的事,我想也許伐鄭太多,最後楚人連戰爭借口也懶得找了。一次攻鄭,聽到鄭都城中齊聲大哭,原來是占卜引起的,鄭人占卜哭於太廟為吉,於是城中人齊聲號啕。想想這也是古今未有的一道景觀,楚莊王側耳傾聽,十分納悶,嘀咕了一下。看來鄭國人是被打怕了,我們退後三十里,讓他們悲傷一會兒吧,讓那些老弱病殘都離開,不要使太多的生靈塗炭。於是,撤兵讓鄭人?了口氣兒。哪知鄭國人見占卜起了作用,忙在楚國退兵的間歇修築城牆的缺口,使楚軍多攻打了三個月,才使鄭國淪陷。這時,一國之君鄭襄公來了個苦肉計,光著上體,背上荊條,還牽著只羊,走出城門迎接楚莊王。這種光膀子的事情,據說是從商代傳下來的,是一種自我羞辱和接受懲罰的標誌,我還記得楚文王克蔡時,蔡哀侯也如此脫衣牽羊。楚莊王責問他為什麼朝晉暮楚反覆無常。鄭襄公哭泣說,生於強權的夾縫之中,小國是沒有主動權的。既然是我的罪過,請大王懲罰我吧,與這些可憐的臣民無關。楚莊王感動了,如此謙卑的人,如此能俯首稱臣之人,國是不可以廢的,城是不可以破的,人是不可以戰勝的!於是定了城下之盟,打道回府。

  我們還清楚地記得,楚莊王祖父的城濮之戰,一戰使晉文公成名稱霸,卻是楚國人的奇恥大辱。到了楚莊王之時,楚晉邲之戰,楚國大獲全勝。楚莊王的左膀右臂,要把滿地敵人的屍體疊壘為觀,向天下炫耀楚師的神勇。楚莊王說出了對戰爭獨到的見解:"夫文,止戈為武……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材者也。"深刻之至,我們二十世紀太多的戰爭,其領袖的軍事思想未必超越楚莊王,他的"戰爭是實現和平的一種手段"的論斷令現代人反思。與宋之戰,圍城達九個月。宋都城中達到了"易子而食、析骸而炊"的地步。究其原因,乃是宋國與晉國結盟引起。晉國新敗軍於邲,不敢來救,宋人死守,頑抵到底。宋國三番兩次請晉軍,晉人只好派大夫解揚來安撫人心。此人運氣不好,還未近宋,便被楚軍所虜,楚脅迫其喊話。哪知他倒有幾分骨氣,被楚人送上城頭,大叫宋國堅持就是勝利。楚將見他如此不識抬舉,拿刀就要砍。哪知楚莊王揮了揮手,說此人是個忠臣,且不辱使命,儘管是敵人,也應該尊重,便把這個壞楚人之事者放回晉去。這也給後世留下了一個典範,骨頭硬到連敵人也會敬佩的人,倒也可以名垂青史。

  國家出了美女是幸事還是不幸?從史書記載來看,不幸多於幸,因她們多是紅顏禍水。夏姬是春秋時代美女之首吧,她太禍國了(關於她的故事,要專門來說)。她本是鄭國人,嫁給陳國人。丈夫死後,與陳國君臣三人搞上了,那三人尋歡作樂後,竟敢拿她的兒子夏征舒取笑,互相攀扯為自己生的。夏征舒一怒之下,射死了陳靈公。楚莊王受兩個姦夫所請,伐了陳國,打算縣其國。申侯勸之,大王伐陳本是正義之舉,原可被天下人敬仰,可是縣其國後,征伐的性質就變了,成了披著羊皮的狼。這樣一來,天下有誰還會再相信大王,大王今後再拿什麼號令天下呢?楚莊王很快頓悟,准其復國,打道回郢。孔子曾經感嘆道:"賢哉,楚莊王!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非申叔時之忠,弗能建其義;非楚莊王之賢,不能受其訓也。"

  3.善思之君必成雄主

  楚莊王不愛美人愛馬,達到了近乎荒唐的地步。他伐陳時,聽了申侯建議,沒有縣其國,卻把美女夏姬帶了回來。難道他見了如此美人,就沒有動心?想到他的曾祖聽說息侯有息夫人又是怎樣巧取豪奪,他身上好像不是流淌楚王的血液一樣。也許是巨大的剋制能力使他放棄了那個天生尤物,她只能被賜給一個臣下,可是圍繞這個美女的一場明爭暗鬥已經在所難免,也給楚國衰亡埋下了隱患。我們假設如果楚莊王把她納入後宮,也許這個隱患就不存在了,但或許楚國將面臨更大的災難。歷史無法假設,從這件事來看,足見他多麼理智。

  可是,據《史記·滑稽列傳》記載,楚莊王有一匹雄壯駿逸的愛馬。因為太寵它了,便讓它穿著五色錦衣,住在富麗堂皇的宮殿里,睡在裝飾華麗的地毯上,吃的是切好的棗脯,還用五十個人伺候它。馬命卻無法享受人的待遇,它長久不動,自然得了肥胖症,不治身亡。它的死,卻使君王不勝悲痛,要以大夫的禮格為之下葬,命令眾臣為之送葬,如此荒唐的命令,還說誰敢對葬馬之事進諫,殺無赦!宮廷小丑優孟一聽,便大哭起來。他邊哭邊說,應該以人君之禮葬之,這樣天下之人便皆知大王是多麼地貴馬賤人。楚莊王沒有懲罰這個使他大跌面子的人,而是很快警醒,改變初衷。這雖算是他的瑕疵,卻是令人噴飯的那種。大凡明君,都有一個共同之處,便是聽得進不同意見,具備很強的反省意識。另外,他對自己夫人的兩種態度,也足可以說明他的寬厚與大氣來。

  說到與之相關的故事,有一個成語"楚莊絕纓"。其實由楚莊王而來的成語很多,比如"繞樑三日,不絕於耳"等,因為他曾擁有過一架繞樑琴,當然這個成語有太多來歷。只是"楚莊絕纓"這個成語,肯定是只此一家,別無分店。古人因為生產力低下,十分注意節約,一天進餐兩次,早上八九點為"大食",下午四點多鐘為"小食",這麼一天就過去了。到了晚間,早早睡去,以免浪費燈油,就是皇族也不例外,據說是夏商周三代留下的傳統。我們"楚莊絕纓"的故事,與這傳說小有出入,估計是時逢楚國盛大節日,亦或是?旋的歡慶,那些將帥們到了掌燈時分尚未盡興,遲遲不肯離席而去。楚莊王見之,便命令點上油燈,燃起燭台,繼續飲酒歡歌。他還命身邊的許姬、麥姬下席為將帥們敬酒,以助其興。是夜,宮殿里燈紅酒綠之時,人影幢幢,加之他醉眼矇矓,其情其景別有一番韻味,令人陶醉。忽然,宮殿一陣風襲來,像要成就楚莊王一世英明似的,把所有的燈都給吹熄滅了。暗夜之中,兩位美姬尚未回到王者身邊,許姬卻被色膽包天之徒摸了一把,這是一次風險係數達到百分之百的調情事件。出手之人,快感尚未生髮,隨即嚇得冷汗暴出,因為許姬扯斷了他帽子上的纓飾。許姬回到王位之上,對王耳語,有人調戲於妾,妾已拔掉他的纓飾,掌燈之後,便可以見到失纓飾之人,請君王治罪。哪知聽了許姬之言,楚莊王卻發布了一道別緻的命令,我們尚未趁黑喝酒,不妨試試。於是,黑暗中有一陣熱烈的呼應,只聽一陣酒±碎響,連成一片的"咕嘟"飲酒之聲,煞是有趣。楚莊王再下命令,何不拽斷帽纓,大飲三±,以表達自己盡興之意。眾將帥雖不解其意,但他們無比崇拜自己的領袖,因為領袖常有出人意料之舉,帶領他們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當燈重燃起時,楚莊王見每人帽子都戴得不成體統,無一完好,形狀十分有趣,不是側戴就是歪戴,甚至反戴其帽,互相指看,一陣哈哈大笑。許姬大不高興,楚莊王安慰說,如要治罪,應治本王之罪。是本王讓他們放開喝,醉後有點異常之舉,亦在情理之中。

  後來,楚莊王攻打鄭國,有一位名叫唐狡的人十分勇猛,奪關斬將,屢建奇功。楚莊王要特別嘉獎他,他卻婉言拒絕了。問其故,他承認自己是許姬扯斷帽纓之人,他能奮勇殺敵,正是為了報答楚莊王寬容大度的不殺之恩。但楚莊王對夫人似乎又是言聽計從的。楚莊王喜歡打獵,常將獵物帶回,親手烹調,與夫人分享狩獵之樂。哪知夫人因害怕他巡捕危險,改為吃素,他只好從此罷獵,這有點類似摔琴墳頭謝知音的意味。楚莊王發現孫叔敖的事,可以說夫人是功不可沒的。楚莊王喜歡與令尹相國談天下大事,談必深夜才歸。夫人問之,楚莊王含糊作答泛泛而談,沒有實際意義。夫人正色舉例,我主持後宮工作,努力引薦天下德才兼備的美女,讓大王享用而不危害後宮,而令尹高居一人之下,除了推薦自己族人為官,卻沒有為大王推薦一個賢人,這是忠君的體現嗎?楚莊王聽後,大感有理,便把夫人之言傳達給令尹相國,希望了解其故。嚇得令尹一身冷汗,忙白天打燈籠地在楚地挖掘人才,於是,一代賢相孫叔敖被推到了歷史舞台之上。據《呂氏春秋》記載:"世人之事君者,皆以孫叔敖之遇荊庄王為幸。

  "春秋五霸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齊桓公儘管功勛卓著,但齊地在華夏東北角,難以施展;宋襄公恪守仁義道德,猶如腐儒那樣令人生厭;晉文公重耳奔波半輩子,飽經風霜,嘗盡人間冷暖,儘管一戰成霸,也不過幾年光景,他報復心重,對那些給他白眼冷遇之君,一一狠揍;秦穆公憨訥而不可愛。除秦穆公外,這些霸主皆稱霸一時,歷史給他們留下了英名,但我們不自覺地要拿他們作一下對比,只有這樣對比,才更可彰顯楚莊王的過人之處。楚莊王年輕英俊,處事果敢,在位時間長達二十三年,開拓疆土三千里。

  如前所述,他對時事有很強的判斷能力,善於隱忍,他知人善用,不拘一格用人才。能在危難之中物色有用人才,比如伍舉、蘇從。這裡有一個他起用人才的故事,足見他的原則。楚莊王起用敢於進諫的士慶為卿相,他的寵臣很是不解,也不服氣。庄王給他講了以下道理:寵臣之忠,只對君王而言,但士慶則是對國家社稷為忠;寵臣只是無微不至地照顧君王,卻"內不及國家、外不及諸侯",而士慶卻是以國家社稷為重,及時指出我的過失。所以寵臣難以具備卿相的人品才德,可富有而無法顯貴。鑒於這樣的用人標準,他重用賈,後來他活捉晉國大夫解揚,一時威震中原。發現草根孫叔敖,破格將他提拔到令尹相國的位置,對他的頂撞不動怒不以為意。楚莊王時代,人才濟濟,與他破格擢拔大有關係。他還善於聽取方方面面的意見。比如優孟哭馬,這是一個低賤之人,他的哭諫,卻使楚莊王發出"寡人之過,一至此乎"之嘆。

  自律自省,嚴於責己。據《渚宮舊事》記載:楚莊王曾禱告于山川,上天不要忘記他這個寡德的人,應予以降災警示!這和古往今來一些文過飾非,好大喜功的帝王相比,確有天壤之別。晉楚邲地之役,楚國大勝。他所倚重的重臣,建議他將晉兵屍骨"收晉師以為京觀",這種庸人之見,使楚莊王大失所望。覺得自己是一個庸碌之君,才有如此低下之臣,班師回朝中,日中不食粟,檢討自己的過失。楚莊王的雄才大略,使他在歷史的長河中,當之無愧地成為一代名主。

.pb{}.pb textarea{font-size:14px; margin:10px; font-family:"宋體"; background:#FFFFEE; color:#000066}.pb_t{line-height:30px; font-size:14px; color:#000; text-align:center;}/* 分頁 */.pagebox{overflow:hidden; zoom:1; font-size:12px; font-family:"宋體",sans-serif;}.pagebox span{float:left; margin-right:2px; overflow:hidden; 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ff;}.pagebox span a{display:block; overflow:hidden; zoom:1; _float:left;}.pagebox span.pagebox_pre_nolink{border:1px #ddd solid; width:53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text-align:center; color:#999; cursor:default;}.pagebox span.pagebox_pre{color:#3568b9; height:23px;}.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visited,.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 text-align:center; width:53px; cursor:pointer;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active,.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active{color:#363636; border:1px #2e6ab1 solid;}.pagebox span.pagebox_num_nonce{padding:0 8px; height:23px; line-height:23px; color:#fff; cursor:default; background:#296cb3; font-weight:bold;}.pagebox span.pagebox_num{color:#3568b9; height:23px;}.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 padding:0 8px; cursor:pointer;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active{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pagebox span.pagebox_num_ellipsis{color:#393733; width:22px; background:none; line-height:23px;}.pagebox span.pagebox_next_nolink{border:1px #ddd solid; width:53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text-align:center; color:#999; cursor:default;}文章摘自 《楚國往事》 作者:馮知明 出版社:鳳凰出版社
推薦閱讀:

手把手教你做預算,花小錢辦大事!
《色戒》上映十周年,幕後兩大事件揭秘!
四種心機重的女人面相,尖酸刻薄心術不正,翻臉不認人難成大事
十年文革大事記(1967年)
大事不糊塗

TAG:楚莊王 | 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