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金:政治體制改革需要有「壯士斷腕」勇氣

周瑞金:政治體制改革需要有「壯士斷腕」勇氣時間:2010-11-08 15:25 作者:周瑞金 字型大小:大 中 小 點擊: 806次

  周瑞金這個名字對大多數民眾可能還有些陌生,但更多的人聽說過「皇甫平」。上世紀90年代,當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正在「姓社姓資」爭論旋渦中徘徊不前時,時任《解放日報》副總編輯的周瑞金主持撰寫了署名「皇甫平」的系列評論,力挺改革開放,揭開了第二次解放思想的序幕。周瑞金也因此被稱為「改革辯護士」。現今,改革進入深水區,在社會政策和體制層面推進乏力,中國改革亟待破局,作為「改革闖將」的周瑞金再次發聲。

  經濟、社會、政治改革要「三步走」

  《中國經營報》:今年的「兩會」之後,推進改革的共識重新凝聚, 經濟改革之後,政治制度改革成為焦點。你曾經提出,與經濟發展分步進行一樣,中國改革進程也有一個三步走的問題,2010年到2025年的重點是社會體制改革。

  周瑞金:上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提出了「三步走」 基本實現國家現代化的發展戰略,這一戰略目標清晰而明確,而我們的改革與發展「三步走」戰略並沒有對應的步驟。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鮮明地提出,要進一步推進全面改革。現在看來,中國的改革也需要一個「三步走」的路線圖。

  我認為,改革要分經濟體制、社會體制、政治體制三步走(文化體制改革融合其中)。第一步是1978年啟動改革開放到2004年,用大約25年左右時間,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著重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向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2004年以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關於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定》為標誌,宣告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基本確立,還需要一段時間來深化、完善。就在這次全會上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表明改革開放進入以社會體制改革和社會建設為重點的階段。

  這個階段,需要花大約15年到20年左右時間,如果從「十二五」規划算起,大約用三個五年規劃,到2025年左右基本可以完成。「十二五」期間正是啟動社會體制改革的關鍵階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國民收入分配,建立社會保障體系,發展社會事業,切實解決民生問題,是「十二五」規劃編製的重點內容。這也是社會體制改革和建設的主要要求。所以,推進社會體制改革,就是中國的一場「社會進步運動」,解決30年來改革開放特別是經濟體制改革所積累起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從這個角度說,社會體制改革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既承接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完善的任務,又為政治體制的改革創造更為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條件。

  當然,社會體制改革也包含著政治體制改革的內容,比如要推進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構建公民社會等。其實,第一步的經濟體制改革中,也包含有政治體制和社會體制改革的內容;第二步社會體制改革中,也包含有政治體制改革的推進;第三步以政治體制改革為重點,也包含著經濟體制和社會體制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總之,改革要分「三步走」,經濟、社會、政治三大體制改革是互動的,互相配合、相互促進的。

  需要「第三次思想解放運動」

  《中國經營報》:深圳經濟特區成立30周年之際,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到深圳考察時曾表示:「不僅要推進經濟體制改革,還要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就會得而復失,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就不可能實現。」如果說改革「三步走」涉及社會、經濟、政治三大體制改革彼此互動,那麼社會體制改革和建設的任務主要是什麼?

  周瑞金:我認為,社會體制改革和建設主要應完成三個方面的任務:第一,建立一個有效的社會保障體系,從制度層面解決民生問題。切實解決民生問題,需要把我們的財政預算從行政財政變為民生財政。

  第二是構建一個合理穩定的社會結構。主要是推進城鎮化,轉移農業剩餘人口,壯大中產階層。實現非農產值比重佔到85%以上,城鎮人口佔總人口50%以上,非農從業人員上升到70%以上的目標。

  第三是要培育一個「三元構架」的成熟的公民社會。首先是政府公權力這一元要歸位,政府不能搞全能主義,統包整個經濟社會事務。改革的目標是建立一個有限的政府,公共服務型的政府。政府主要政務是調節經濟、監管市場、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這既是社會體制改革,又是政治體制改革。

  其次是社會組織的發育,保障基層的自治權利。比如鄉村自治、社區自治等,社會問題要讓社會民眾來管理,形成廣大公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社會自治制度。按照發達國家的統計,每百人就應有一個社會組織,而我們國家有13億人口,據統計2008年年底全國登記註冊的社會組織有41.4萬個,相當於3115人才有一個社會組織,與工業化國家相差30多倍。因此,中國各種商會、協會、學會、基金會、志願組織、維權組織、慈善組織等這些社會組織還要進一步發展,政府要推動、協助、保護這些社會組織的發展,而不要視為對立的、異己的力量。

  此外,以公有制、非公有制企業,以及個體工商戶為主體的市場一元,要充分保證其資源配置的權利,盡量減少政府直接干預企業,真正實現政企分開、政事分開、政資分開、政府與中介分開。對經濟的宏觀調控主要是靠經濟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防止以宏觀調控為名干涉微觀經濟,讓創造財富的市場主體發揮更大更好的作用。以政府公權力為主導,把社會自治權利和市場資源配置的權利落實好,使社會三元構架各得其所,相互配合,相互協調,形成和諧的公民社會。

  《中國經營報》:社會體制改革需要一系列制度作為配套,有什麼具體途徑實現你上述所談的各種任務呢?

  周瑞金:我認為當前急需建立以下制度:

  首先要建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利益均衡制度,這是解決社會矛盾和衝突的根本途徑。建立這個制度要配合建立六個方面的機制,比如,其中最重要的是信息獲取機制——保證公眾知情權,即有閱覽卷宗、參與聽證等的權利,讓公眾及時了解事關自身利益的公共事務與公共決策,在第一時間就能保護自身權益。其他還有利益凝聚機制、訴求表達機制、施加壓力機制、利益協商機制、調解與仲裁機制等等。

  其次要把國民收入的記錄製度建立起來。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在沒有計算機、沒有互聯網的情況下,靠手工抄卡片就將這個制度建立了起來。這個人一年收入是5萬元,那個人一年是200萬元,收入清楚就好辦。200萬元收入的就按照200萬元的標準納稅,5萬元收入的就按照5萬元的標準納稅。納稅之後,政府給這兩個人一人一份社會保障,我覺得這樣的情況就比現在好得多,這時即使貧富差距大一些,大家也可以忍受,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有了解決這個問題的可能性。因為有了這樣的制度,貧富分化就由不可治理的狀態轉變為可治理的狀態。

  最後就是規範現金管理制度。這是世界上所有發達國家、相當的一部分發展中國家都在普遍實行的制度。沒有這個制度,腐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不可治理的狀態,用制度化的方式是沒有辦法發現腐敗的。比如買官賣官,某某需要將50萬元送給某某,怎麼送呢?晚上吃了飯將這50萬元往旅行袋裡一裝,自己開車給他送到家裡去。用制度化的方式怎麼會發現這種情況呢?如果有了規範的現金管理,那就不一樣了,提款機有攝像頭,消費要簽字,即使簽假名字,筆跡也是他的。到處都有記錄,都有蛛絲馬跡,這樣才會轉入可治理狀態。

  所以,這三個制度一建立,就能比較好地解決社會矛盾、社會衝突與官員腐敗的問題。這就是社會體制改革中要做的基礎制度或基礎秩序的建設。

  《中國經營報》:政治體制改革一直是大家比較關注的熱點,你剛才提到的很多配套機制的實施,比如改革民生、現金管理,如果沒有政治體制改革作為基礎,估計推廣也有難度,很多人也強調不能以民生取代民主。對於改革的看法,你近些年好像有些轉變,從以前強調要推進政治體制轉變到全面推進各項改革,這種轉變是為什麼?

  周瑞金:從我個人而言,確實存在一個轉變,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的時候,我曾經提出過以政治體制改革為中心,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位一體」的體制改革的意見。當時為什麼提以政治體制改革為中心呢?是因為現在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已經涉及到了政治體制改革了,尤其是法治的完善,這其實也是政治體制改革的內容。至於社會體制、文化體制的改革,本身也包含有政治體制改革的內容。所以,四位一體的改革要以政治體制改革為中心。

  今天為什麼提出全面改革「三步走」,這是因為考慮到不同階段重點不同的問題。第一階段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這是大家的共識。但現在的社會矛盾暴露很多,如果不推進社會體制改革和社會建設,不解決民眾關注的民生問題,就會影響到經濟、政治體制改革本身。同時,在社會矛盾多發的情況下,如果突出政治體制改革,而社會基礎、公民素質沒有準備好的話,政治體制改革很可能出現不穩定的狀況。

  在基本完成社會體制改革之後,大體到2025年,我們有條件用25年左右時間推動以政治體制改革為重點的改革,努力建設經濟富強、憲政民主的國家,建設法治文明、自由發展的社會。中華民族的復興,不僅體現在經濟總量的增長上,還要體現在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上,以及社會財富的公平分配上,要建立一個大家都有幸福感和滿意度的和諧社會,人人能享受充分的政治自由和民主,人權和私人產權得到充分保護,社會真正進入一個民主、和諧、幸福、法治的發展階段。這應該是21世紀中葉實現的目標。這樣就跟鄧小平提出的發展「三步走」戰略配合協調起來了。

  《中國經營報》:關於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最近結束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取得了原則性共識,你如何看待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時機和核心問題?

  周瑞金:改革30年來,我們喪失過多次推進政治體制改革良好的機會。我認為,政治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就是改變執政黨的執政方式與領導方式,調整執政黨與民意機關、政府機關、司法機關之間的關係。

  執政黨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要完善起來。協商民主與直接民主互動,監督和制衡體制健全完善,黨內民主風氣活躍,社會思想文化更加多元,輿論更加自由開放。四大基本政治制度(人大、政協、民族區域自治、社會基層自治)的改革要配合推進。以政協為例,民主黨派的參政、議政、督黨,要有法律規範,多黨合作的活動及民主黨派人士的啟用要有更大空間。總之,通過改革建立現代執政黨的執政理念和制度,改變傳統的執政方式和領導方式,保證既能體現黨的領導,又能體現人民當家做主。黨的領導和人民當家做主都統一在依法治國、憲法民主之下。這必然需要迎來第三次思想解放運動。

  政治體制改革,是自己改自己,政府改政府,官員改官員,所以相對經濟體制、社會體制改革而言政治體制改革更困難一點,需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要有自我改革的決心和獻身精神。

  周瑞金

  生於1939年10月,浙江平陽縣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1962年從復旦大學新聞系畢業分配到《解放日報》,後主持《解放日報》工作,1993年調任《人民日報》副總編輯。1991年以「皇甫平」的筆名,主持撰寫《改革開放要有新思路》等四篇評論文章,引起海內外廣泛反響。

來源:中國經營報-中國經營網2010-11-06

推薦閱讀:

馬懷德解讀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
智利教育體制改革走向深入
對政治體制改革不要「談虎色變」
吳江:中國政治體制改革論稿
轉型期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思考

TAG:政治 | 體制 | 改革 | 勇氣 | 體制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