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松石探秘系列》(之三)辯真偽
上回書說到綠松石的分類和等級,也介紹了高端品種烏蘭花、菜籽黃、銅陵籽,今天來談談如何辨別綠松石的真偽。
在(之一)和(之二)中不止一次提及綠松石的鑒別和鑒定在珠寶鑒定中屬於非常困難的品種,小火也只能是管中窺豹,略見一斑。
鑒別和鑒定綠松石,主要分倆個大方面,每個方面又分幾個部分:
作假的意思是本身不是綠松石,用相近或相似的東西來仿,優化的意思是本身是綠松石,在此基礎上進行的改質,咱們逐一來看。
網路上很多鑒定綠松石的方法,有的是用化學試劑,小火認為這種化學試劑的測試方法不太現實,;也有人說泡水,確實瓷度不高的綠松石泡水會有明顯的顏色變化,但是瓷度高的綠松石泡水很難有顏色變化或者幅度很小,小火推薦的方法都是便捷的方式。
一,再造綠松石:
各種礦渣碾碎成藍色粉末,膠結而成。抓住「藍色粉末」與「膠結」這倆個欄位。
放大鏡觀察表面藍色染料的顆粒;
用手觸摸綠松石有膠質感,有的膠水在紫光燈下有熒光反應;
基本都是仿製高藍的料,顏色發死、發板、均一,沒有天然綠松石顏色靈動的感覺。
再造綠松石也有仿製綠松石天然鐵線的,但是感覺太假,鐵線與鐵線之間貌似必須要連接在一起的感覺,真正的鐵線是毫無規律的,未必要連在一起,表現的十分刻意!
註:再造綠松石
註:再造綠松石的鐵線,右側圍天然綠松石鐵線
二,吉爾森綠松石:
尼爾森綠松石究竟是用什麼樣的方法做的,小火無從得知,只知道是一種原料再造的方法,再就是模仿陶瓷的技法,僅此而已,但是尼爾森綠松石的樣子是認得的,如圖:仔細看碗底,就是傳說中的「麥片粥結構」。見多了吉爾森合成了綠松石自然也就能辨認了。
註:吉爾森綠松石1
註:吉爾森綠松石2
三,玻璃:
人造藍、綠顏色玻璃仿製綠松石,瓷度鐵鐵的夠了,已經達到玻璃光澤的綠松石你見過么?真正的綠松石是蠟狀光澤的。
小火沒有找到玻璃仿製綠松石的圖片,相信這個一般人不會犯這麼低級的錯誤,不過多細說了。
四,氧化鋁:
這玩意仿製美松,在微信朋友圈裡發一發,還是挺唬人的呢,介尼瑪高藍高瓷,饞人不?
註:氧化鋁「高藍高瓷」戒面
其實這些「高藍高瓷無鐵線」的松石是這個東西做出來的,看下圖:
註:氧化鋁原料
不要問我怎麼鑒定氧化鋁和美松,只記住一點,再漂亮的姑娘也有缺陷!
五,菱鎂礦:
產自內蒙古的一種極其便宜的白色礦石,又叫「白松石」,經過高溫高壓將有顏色的膠水注入到菱鎂礦里。
模擬度確實挺高的,但是知道原理以後,只要注膠的綠松石有的在紫光燈下發熒光,另外觸感有膠質感,放大鏡下觀測綠色集中於菱鎂礦的顆粒間,在裂隙處顏色變深,不具有白色條紋,也有用瀝青灌注在鐵線的凹陷里,鐵線變得不自然了,看看圖吧:
註:菱鎂礦注膠染色製品1
註:菱鎂礦注膠染色製品2
註:注膠染色前的菱鎂礦石
明天請繼續關注《綠松石探秘系列》(之四)繼續辯真偽
《綠松石探秘系列》(之四)繼續辯真偽 小火文玩寄賣 2015-12-11 19:56書接上文,上回說到辨真偽,談及綠松石的作假仿品,今天來談談綠松石的優化。還要用到(之二)的那張表:
談到優化就是在綠松石的基礎上進行的,不論是泡松還是面松,起碼是松石。如果你買到優化的松石,還算是商家有良知,但並非說商家又良心!市面上80%的綠松石都經過不同程度的優化處理。
那松石為啥要優化呢?
這與松石的結構有關係,松石大多為土狀結構,俗話說叫「土坷垃」,上面還有鐵線,可以形象但是比較牽強的理解為密度更低的「裂隙」,剝去外皮以後開始做雕刻和造型,很容易斷裂,不小心就碎了。優化的意義在於加固!
那您又要問了,那優化對玩家來說有啥壞處?
瓷度高的松石是寶石,瓷度低的是「粉筆」,粉筆染色以後變成「彩色粉筆」,再灌膠以後當成寶石賣,顯而易見玩家吃虧了;(這只是一個比喻,實際過程並非這樣)
文玩玩家藏友玩松石就是想通過自己的盤玩,讓松石有變化,變的更潤更漂亮。過蠟的松石還是有可能玩出變化的,沁膠、注膠是不可能玩出變化的。
一,過蠟:
過蠟是一項歷史悠久的優化工藝,把已經拋光過的松石放在蠟里煮,其實這麼說並不確切,過蠟的工藝並非那麼簡單的扔進去撈出來,要控制溫度火候,是個技術活。
過蠟不但有了加固的作用,還有防止缺水使得松石脫色的效果,增加了綠松石表面的光澤,還能有加深顏色的作用。過了蠟的綠松石佩戴起來變色比原礦的要慢一些,因為蠟堵塞了松石的氣孔。因為大多數瓷都不高的綠松石吸水性還是很強的,據說用舌頭舔會有被吸住的感覺。
註:綠松石過蠟的效果對比
那麼如何來鑒別綠松石是否過蠟了呢?有人說用熱水燙松石,看看是否有蠟析出,這種做法好像非常不容易實現,你在買松石的時候讓賣家當場做試驗?絕大多數情況下,賣家是不會這麼做的,再說購買時條件也不見得允許。
小火推薦買一塊白蠟,用手指搓一搓,感覺一下手感,有一種滑膩膩的感覺,過蠟的松石觸感與這個就差不多了。
其實對於原礦松石要不要過蠟,確實是有爭議的,有人認為過蠟是對松石的保護,有人認為某些商人用過蠟當做擋箭牌。小火認為過蠟現象已經非常普遍了,如果你能買到只過蠟的綠松石,已經是燒高香了。
二,沁膠:
把原料或者半成品放到膠里泡幾個小時或者幾天的光景,作用跟過蠟差不多,加固和加色的作用,如今的市場情況下品相好的綠松石是不會用到沁膠工藝的,只有硬度稍低的綠松石才會使用沁膠工藝。
「微沁」這個詞聽起來比沁膠舒服很多了吧?去他媽的微沁,微沁也是沁膠好不好?別拿這種詞兒忽悠人,管你是沾了一下膠還是煮三天,對於玩家來說都是一樣的!所以不要相信商家的微沁謊言。
註:沁膠綠松石砸開後示意圖
那怎麼才能鑒定綠松石是否沁過膠呢?有人說用火燒,聞味道,不現實;更有玩家買回家綠松石被折磨的用鎚子砸開看看到底沁過膠沒有。
小火推薦方法:
1,放大鏡觀察鐵線處的膠殘留;2,紫光燈看是否有熒光;3,用手觸摸是否有膠質感。
這三招單獨使用都不是100%能搞定,一起使用能搞定80%。
如果松石表面膠超過50%通過10倍放大鏡看鐵線是能看出來的,如果只有20%甚至10%殘留通過放大鏡很難觀測出來的,即便是放到檢測中心也不見得能檢測出來。因為有的檢測中心用的是刮粉末的方式檢測,如果刮掉的粉末處恰恰沒有膠呢?
註:上半圓為原礦,下半圓為沁膠
紫光燈只能作為一種輔助的手段,因為有的沁膠綠松石有熒光反應,有的就是沒有!
註:左圖為沁膠松石在紫光燈下無熒光,右圖為沁膠松石局部熒光
註:左圖為原礦松石自然光照片,右圖為原礦松石紫光燈下熒光照片
所以,事實證明,紫光燈並非鑒別松石注膠的有效手段,很多情況不一定!
練習手感可以在玻璃膠幹了以後,用手指觸摸感覺膠的觸感,再跟沁膠的綠松石觸感對比。
三,注膠和染色:
注膠和染色並非孤立存在的,通過高溫和高壓把膠和染料填充進泡松或者面松里,這種方法做出來的松石也會有鐵線甚至還會有黃色的部分,是因為泡松或者面松本身就帶有鐵線或者相對黃的部分。
註:注膠綠松石
從膠的角度上來說,注膠比沁膠更為深入,膠水在表面上殘留會更多,通過放大鏡可以仔細觀察鐵線處膠的殘留。觸感的鑒別也很關鍵,之前說過了,這裡不過多說了。
再有就是注膠的綠松石跟染色分不開,顏色過於均一,而且顏色發死。鐵線也會被膠水充滿,沒有天然松石的凹凸感。
四,購買綠松石的幾個誤區:
1,過分相信商家:
文玩圈裡,玩家和商家往往是分不開的,結緣以後,商家和玩家關係則更進了一步,慢慢也就會建立起信任來了。有的黑心商家通過這種信任開始了欺騙,但是還有的良心商家並非存心欺騙你,因為他也被他的上游給蒙蔽了。他和他的上游之間可能也經過磨合產生了信任,商家不騙玩家,不代表廠家不欺騙商家。
2,克價百元就想買到原礦:
我認識一個朋友,每天抱著撿漏的心態各大文玩市場逛,每次都欣喜的拿著幾顆買回來的松石跟我顯擺,「某某商家不懂被我繞暈了」、「小火幫我看看這個松石怎麼樣?」
結果錢沒少花,一塊像樣的松石也沒有買到!
一句話點醒你,買的沒有賣的精,很多商家會裝傻的,讓你覺得他不懂,到頭來不是你撿漏,是人家撿大漏了!
3,迷信高藍:
「藍的好,藍的漂亮」,的確不假,但是小火認為瓷度比藍度更重要!光追求藍而忽略了瓷度和硬度,其實是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啰啰嗦嗦說了好幾天綠松石,總結一下還是多看多了解,少買!
不要以為多看了幾篇稿子,就要下手購買,給你一張圖:
註:左起原礦、菱鎂礦注膠、泡松注膠、沁膠
引用木蘭辭里的一句話:「雙兔傍低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咱們玩家藏友除了提高自己鑒別能力擦亮雙眼以外,更多的建議是通過鑒定中心利用設備來鑒別真偽,我見過地質大學的老師去了市場上有時候也蒙圈,何況是你?
現在高藍高瓷的價格也很貴了,如果買這種高端貨,強烈建議去檢測。
以上均為小火原創,一家之言,如有不當之處,歡迎指正!
推薦閱讀:
※探秘紐西蘭 皇后鎮創造的神話
※《易經》探秘 第二十四 復
※探秘世界頂級智商俱樂部
※隆陽的探秘之旅
※王薌齋「搭手即飛」的「空勁」秘密(凌空勁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