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80後正在崛起 不再輕易向權力階層妥協
《站在蛋的一邊——香港八十後》 鄺穎萱主編 香港上書局
年初,香港年輕人走上街頭,反對政府建高鐵。圖/CNSPHOTO 一方水土養一方概念,「 80後」———在大陸與香港,卻是不同的面貌與身姿。同是上世紀80年代以後出生、至今正從青蔥茂發年華漸次成熟過來的青年,在內地,六七年前,這一代人是時尚與個人主義的代表,但這一兩年間,在香港,則是本土意識與集體行動的代名詞。香港上書局新出版文集《站在蛋的一邊──香港八十後》,集合多位學者與評論人、以及「 80後」主體受訪者,共同以十多篇文章,梳理了彼此異同,從而在時間與地理空間位置上,標示出了一股華人社會的新社會力量。 從來命名都有「標籤」的效果,容易引發過度詮釋或誤用、亦可致使粗略的簡化。然而,正如內地「80後」主要形容內地的獨生子女,香港「80後」的提出,有特定人群的描述,也有其社會與時代的脈絡。 例如,內地出生、長居香港的作者廖偉棠,便借著深刻描述中港「80後」展現的不同特性,發掘兩者出現的不同背景。在他看來,內地年輕的「80後」作家,是「張揚自己的私生活及其肉體至上的理念」,「把批判的激情借性進行釋放,但忽略了更深的矛盾,比如說兩性關係中女性的弱者地位、被消遣的地位仍然存在中國文藝圈中」,這種寫作態度是在物質主義世界中,「植根於虛無主義的反叛」。 香港「80後」文化人,他們的反叛卻帶有更多的「根基感」,寫作「飽滿了自己的信念、更從容了自己的步調」,「日益走向成熟」。而其根源便是「80後」近年來對香港不同的城巿議題關注。他們參與了一場場社會運動,在關於自我身份的主體尋索中,漸漸「樹立了一桿雖然尚未清晰、但也明確分明的道德天平」。 這於年輕人而言,當然並不是唾手可得的。在個人層面,社會學家呂大樂指出的第四代香港人,年齡正與「80後」吻合,卻自小活在他人的期望與規範之下,小時要習琴學藝、辯論、書法,用不同「課外經驗」填充履歷,不論「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都要去儲齊它們。」 然而順應長輩的設計並不一定使人生路更易走,文化研究學者羅永生指出:過去香港被視為殖民地的一種例外,是因香港人與英殖民政府共同參與,巿民與權力統治階級有同一套邏輯,信奉如地產資本的發展形式,減弱了他們之間的矛盾。 但在面對城巿不斷的拆遷改造,香港處處快速地趨向成為面目如一的商場,正加深年輕人對自身生活無力掌握的不滿。一連串的土地保護運動中,「80後」其實正在探索出自己的一套行為方式,特別反映在年初的數千人參與的反高鐵運動中:它之所以能引動這麼多「80後」年輕人加入,當然是其象徵意義……他們更加珍惜這個過程中所能做到的一些反抗,變成了一種帶有世代意味的投入和引發一種對抗的姿態,我相信這種對抗的姿態是實質的。 這實質,便是香港的主體性:「80後」追求一種新的價值觀,不再輕易向權力階層妥協,現在大家要尋找不同的出路。
推薦閱讀:
※遏止公權力泛濫,代表委員有話說
※權力女人:慈禧如何搞定47年垂簾聽政
※一切權力都是老闆授予的!
※邵建:權力應力避走向法家化
※周氏修老家祖墳不是迷信風水而是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