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活到天年
為何現代人的平均壽命才七八十歲,而且大多是死於疾病!為什麼今人比古人所預期的天年壽命減少了將近三分之一呢?是誰偷走了這四五十年的寶貴生命呢?
在長期從醫經歷中,我面對的病人是各種各樣的,我經常會問他們一個問題:「你想活到多大歲數?」令我驚訝的是,很多人都說沒有仔細想過這個問題。
生命的長短與質量好壞是我們一生中最大的事情,如果你對它關心不夠,那人生還有多少快樂可言呢?
我們的確應該為自己的健康長壽早作準備了,這個準備工作花不了您多少時間和金錢,但換來的卻是高質量的生命。
高質量的生命就是活到「天年」。
那麼多大歲數才能稱為「天年」呢?《黃帝內經》說:「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乃去,而盡終其天年」。早在幾千年前,充滿智慧的中國人就能按照自然界的運行規律來推演人的一生了。
美國學者海爾弗里根據細胞分裂次數來推算人的壽命,得出的結論是人的壽命應該為120歲。這些研究結果,與我們祖先對天年壽數的記載驚人地一致。
但是,為何現代人的平均壽命才七八十歲,而且大多是死於疾病!為什麼今人比古人所預期的天年壽命減少了將近三分之一呢?
這是值得每個人深思的問題。
是什麼導致我們生病,是誰偷走了我們四五十年的陽壽呢?
當然是陰氣。
陰氣是我們自己造成的。我們經常人為地傷害自己的陽氣,助長自己的陰氣,以至於半百而衰,不能終其天年。這一點,我們的先人早在幾千年前就幫我們指出來了。《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中說:不善養生的人喝酒就像喝飲料那樣沒有節制。喝酒喝多了以後,既傷人的精神,又傷人的臟腑和血脈。還有,常常把有害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當成正常的,深陷各種健康誤區而渾然不覺。比如,醉酒之後入房縱慾,傷於酒又勞於色,只貪圖一時的歡欣,而肆意地縱慾妄泄,不知道保持自身的精氣。另外像熬夜、暴飲暴食、生活起居沒有規律等等諸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能導致人們半百而早衰,疾病纏身而不能終其天年!
有人說:現在人的平均壽命比過去長了,活到八九十歲的老人比比皆是。但我想:這些長壽老人,他們年輕的時候,生活與現在是不相同的。如今這些整天勞心勞身的人們,他們的身體真的是不容樂觀。比如高血壓、糖尿病、肩周炎、血管硬化等病,已過早地在這群三四十歲的人士身上出現了。
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我希望人人都有完美的成功和幸福,不希望有誰到了成功的時候忽然身體垮下去。但我不希望看到的這些事情,卻天天在我們的身邊上演。
其實,我們的老祖先早就在《黃帝內經》中給我們指出了一條活到天年的光明大道:「法於陰陽,和於術數,起居有常,食飲有節,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什麼意思呢?就是讓我們隨時隨地都不要人為地去傷害自己的陽氣,但我覺得這還說得不夠,依我看,任何時候我們都還要積極主動地以各種方法培養自己的陽氣,以增強人體的自愈能力。要記住,無論你現在多大年紀,只要陽氣一足,活到天年就不是夢想。
,生活與現在是不相同的。如今這些整天勞心勞身的人們,他們的身體真的是不容樂觀。比如高血壓、糖尿病、肩周炎、血管硬化等病,已過早地在這群三四十歲的人士身上出現了。
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我希望人人都有完美的成功和幸福,不希望有誰到了成功的時候忽然身體垮下去。但我不希望看到的這些事情,卻天天在我們的身邊上演。
其實,我們的老祖先早就在《黃帝內經》中給我們指出了一條活到天年的光明大道:「法於陰陽,和於術數,起居有常,食飲有節,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什麼意思呢?就是讓我們隨時隨地都不要人為地去傷害自己的陽氣,但我覺得這還說得不夠,依我看,任何時候我們都還要積極主動地以各種方法培養自己的陽氣,以增強人體的自愈能力。要記住,無論你現在多大年紀,只要陽氣一足,活到天年就不是夢想。作者:武國忠 著 作者單位:僅供學習和研究,部分內容不保證與正版完全一致,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如果覺得電子書資料不錯,請購買紙質書籍。
《活到天年-秘傳全中國的養生怯病大法》正版超值訂購!
當人體有不適的時候,體內就好比是陰冷潮濕的天氣,但只要太陽一出來,這種環境就不利於疾病的生長、發展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用自己的雙手,把人體的太陽托起來,讓它光耀我們的五臟六腑,給我們帶來長久的健康。
現在,有很多病比較難治,用常規的方法很難獲得好的療效,如何才能迅捷地解除這些疑難雜症,這成了困擾我多年的一個難題。也正是這些難題,促使我常常在生活中結合著古人的智慧和經驗不停地思考,苦苦地追尋,直到有一天重新研讀《黃帝內經》,才發現其中暗藏著一個很重要的玄機。
這個玄機就是固護陽氣。《黃帝內經》中的《生氣通天論》篇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陰陽應象大論》篇說:陰陽為「生殺之本始」。張景岳注曰:「生殺之道,陰陽而已。陽來則物生,陽去則物死。」正是這兩段話使我悟出了治病和養生保命的真諦,困擾多年的難題一下子豁然貫通了。
原來,人的生命全在「陽氣」二字上做文章。只有固護陽氣,才能百病不生,也只有陽氣旺盛,人體的自我康復能力才能正常發揮,醫藥才有用武之地。正是陽氣的虛衰導致了我們的身體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健康問題,很多人的疾病久治不愈並非醫藥無用,而是因為他們自身的陽氣沒有激發出來。
這個思路一打開,我馬上發現,原來,中國歷代名醫治病養生,無不是在調動人體的陽氣。
宋代的醫學家竇才是一位倡導陽氣養生的大家,他強調「陽精若壯千年壽,陰氣如強必毖傷」,其中,尤以艾灸關元為重點,他認為,人在每年夏秋之交的時候要灸關元穴一千壯,也就是大概灸一個月的時間,便可以保持強健旺盛的精力和體力,年年如此,久而久之,便會使小腹丹田處時常像有一團太陽那樣溫暖,使人其樂融融。
《黃帝內經》中的這一玄機,古代許許多多大醫都發現了,並且成功地用在臨床上;自此,我在治病和給人做健康指導的時候,也把固護陽氣作為核心內容,以此為指導,很多疑難雜症迎刃而解。
我讓人們用站樁的方法振奮全身的陽氣,教人們利用穴位激起人的陽氣,利用食療等方法去征服陽氣的最大殺手——濕氣。實踐證明,這樣做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養生,就是養陽氣。
當人體有不適的時候,體內就好比是陰冷潮濕的天氣,但只要太陽一出來,這種環境就不利於疾病的生長、發展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用自己的雙手,把人體的太陽托起來,讓它光耀我們的五臟六腑,給我們帶來長久的健康。作者:武國忠 著 作者單位:僅供學習和研究,部分內容不保證與正版完全一致,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如果覺得電子書資料不錯,請購買紙質書籍。
《活到天年-秘傳全中國的養生怯病大法》正版超值訂購!
我們應該調整呼吸和飲食,以養足身體的陽氣。在呼吸方面,應該多去呼吸那種帶著上天的靈氣和草木萬物的生機的新鮮空氣。在飲食方面,要利用食物的特性來幫助陽氣的生髮。
在現實生活中,體衰的人往往會出現下列癥狀:手足不溫,面色淡白無光澤,或面色黧黑,明顯怕冷,對氣候轉涼特別敏感,或腰背部有被冷水澆的感覺,喜喝熱茶、熱湯,疲乏無力,易出現慢性腹瀉、消化不良、營養不良、貧血或水腫等;其次是稍微運動則心慌、氣短、容易出汗,或大便稀薄、不成形,受寒後易腹瀉,勞累後浮腫,或夜間多尿,性慾減退,男性易陽萎、早泄,女性月經減少,不孕、不育……
這一切,都是陰盛陽衰的表現。人體籠罩在疾病氣勢洶洶的陰霾之下,陽氣虛衰,所以會出現這些癥狀。時至今日,上面那些癥狀似乎不再專屬於久病體衰的人,我們正常人也或多或少地分得了上述癥狀中的幾種。
現代人為什麼會陰盛陽衰呢?
《黃帝內經》告訴我們:人是天地所生的,天以氣養人的陽,地以食物養人的陰。我們可以看看周圍的環境,污染太嚴重了,在這種質量的空氣中呼吸,我們的陽氣肯定受損。另外,我們餐桌上的食物精美而豐富,而且大多是雞鴨魚肉等「血肉有情之品」,最能滋陰。在這種生活中,很多人的體型都富態起來了,但精神頭卻不能跟著提起來。
精神屬陽,肉體屬陰,二者不平衡,陰盛陽虛,就出現了中醫所說的「形勝氣」的現象,《黃帝內經》講:「氣勝形者壽,形勝氣者夭。」也就是當一個人的精神狀態無法完全駕馭形體的時候,他就會生病,而且難以治癒。
這一點提示我們:我們應該調整呼吸和飲食,以養足身體的陽氣。在呼吸方面,應該多去呼吸那種帶著上天的靈氣和草木萬物的生機的新鮮空氣;在飲食方面,要利用食物的特性來幫助陽氣的生髮,比如,體內有濕氣是現代人的通病,濕為陰邪,能遏制陽氣,薏米紅豆湯可以祛除身體內的濕氣,濕氣除掉了,陽氣自然生出來。此外還要注意食物的搭配,比如,酒與葛花同飲,可免醉酒;寒涼的螃蟹,要配上溫性的生薑、蘇葉同吃,才能預防痛風。生活中的這些細小問題,我們只要稍加留意,健康就能前進一大步!
《黃帝內經》還告訴我們:動屬陽,靜屬陰。現代人的身體缺乏正確的鍛煉,使人體變得靜多動少,陰氣過剩,兩者相加會同時傷害人體的陽氣,導致我們的身體呈現出病理性的陽虛狀態,使我們的陽氣比古人更虛。
萬物之生由乎陽,萬物之死亦由乎陽。人之生長壯老,皆由陽氣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陽氣為之所化,但是,我們所處的時代、環境、生活給我們的陽氣實在太少了,因此我們今天才會有各種各樣的疾病纏身。
作者:武國忠 著 作者單位:僅供學習和研究,部分內容不保證與正版完全一致,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如果覺得電子書資料不錯,請購買紙質書籍。
《活到天年-秘傳全中國的養生怯病大法》正版超值訂購!
人體自身是有抵禦外邪的能力的。這種能力就是陽氣,在中醫里又叫「衛陽」或「衛氣」。衛就是衛兵、保衛的意思。陽氣好比人體的衛兵,它們分布在肌膚表層(腠理),負責抵制一切外邪,保衛人體的安全。任何人,只要陽氣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
現代人生點小病的時候,比如感冒,一般是不輕易找中醫的。很多人,久病體虛,在述說各種病情的時候,往往都會問我:「我這些病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我說:「你以前和現在所生的病,根源只有一個,就是陽氣虛弱。」
人生天地之間,大自然中的風、寒、暑、濕、燥、火時時刻刻都在威脅著我們的健康,這就是中醫所說的「六淫邪氣」。一年四季,春有風邪,夏有暑邪、濕邪,秋有燥邪,冬有寒邪。它們侵入人體後,有的很快就發病,有的則要潛伏相當長一段時間,轉化成各種形式的其他病變。然而,同在六淫邪氣之中的包圍之中,為什麼有的人會生病,有的人不生呢?
原來,人體自身是有抵禦外邪的能力的。這種能力就是陽氣,在中醫里又叫「衛陽」或「衛氣」。衛就是衛兵、保衛的意思。陽氣好比人體的衛兵,它們分布在肌膚表層(腠理),負責抵制一切外邪,保衛人體的安全。
任何人,只要陽氣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人生天地之間,大自然中的風、寒、暑、濕、燥、火時時刻刻都在威脅著我們的健康,這就是中醫所說的「六淫邪氣」。一年四季,春有風邪,夏有暑邪、濕邪,秋有燥邪,冬有寒邪。它們侵入人體後,有的很快就發病,有的則要潛伏相當長一段時間,轉化成各種形式的其他病變。然而,同在六淫邪氣之中的包圍之中,為什麼有的人會生病,有的人不生呢?
在六淫邪氣中,陽氣旺盛的人可以輕而易舉地把邪氣攔在身體之外,所以,不管環境如何惡劣,不管外面流行什麼樣的病菌,他都不會生病。為什麼有的人能逃過瘟疫,還是因為他的陽氣非常旺,而陽氣虛的人就不同了,邪氣在體表沒有遇到什麼抵抗,就長驅直入,直傷人體。
所以,那些身患各種疑難雜病、重病或慢性病的人,基本上都是衛陽不固、腠理不密的,都是由於陽氣不盛,以致外來的各種邪氣陸續佔領人體並日積月累而成。
產生疾病的原因,在人體外有六淫,在人體內則有七情,就是: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種情緒。大喜傷心,大怒傷肝,憂思傷脾,大悲傷肺,驚恐傷腎,五髒的病變很多都是由於情緒波動產生的。
人的情緒在什麼時候波動最大呢?還是在陽氣不足的時候。陽氣充足的人樂觀、通達,陽氣不足的人悲觀絕望,憂思綿綿。所以,把陽氣升提起來了,人的精神面貌就會有一個重大的改觀,所謂「七情」產生的病,也都會統統離我們遠去。即使偶爾不慎生病,人體的自愈功能也會在最短時間內把我們的身體修復如初。
還有,所謂衰老,就是陽消陰長而已。衰老是自然規律,但是,通過努力卻可以使衰老延期,一直延期到自然賦予我們壽命的極限。當人活到天年的時候,死亡不再是什麼可怕的事情,而是一種大解脫、大歡喜。
總而言之,只要陽氣足,我們就油然地不怕生病、不怕衰老、再沒有對死亡的恐懼。醫生能做的,只是用針用藥調動人體的陽氣,復活人體的自我修復功能而已。如果我們自己懂得固護陽氣,培養陽氣,那麼,我們可以毫不慚愧地說:最好的大醫就是我們自己。
2為自己看病——判斷「體內有濕」的簡易方法,就是看大便:大便不成形,長期便溏;大便成形,但大便總是粘在馬桶上不宜衝下去;便後衛生紙總是用好幾張。如果便秘且大便不成形說明體內濕氣很重。正常大便是香蕉便。作者:武國忠 著 作者單位:僅供學習和研究,部分內容不保證與正版完全一致,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如果覺得電子書資料不錯,請購買紙質書籍。
《活到天年-秘傳全中國的養生怯病大法》正版超值訂購!
濕邪是現代人健康的最大剋星,是絕大多數疑難雜症和慢性病的源頭或幫凶。只要濕邪少了,一切所謂的現代病都會遠離我們,一切惡性、慢性的疾病也會失去存在的溫床。
為什麼現代人的病那麼複雜,那麼難治?
因為他們的體內有濕,體外的邪氣總是和體內的濕氣裡應外合,糾纏不清。
為什麼以前僅僅盛行於我國西南的川菜風行全國?因為川味是辛辣的,以前只有生活在濕邪比較重的西南一帶人需要用它來化解體內的濕氣。現在,全國很多人的體內都有濕氣了,都需要辛辣來化解,於是大家本能地愛上了川菜。
在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淫邪氣」中,人體最怕濕邪,寒、熱都好辦,寒則溫之,熱則寒之;有風咱就驅風,有燥咱就潤燥,有暑咱就清暑。然而,有濕呢?那就有點難辦了,用燥濕的方法,十有八九會傷了津液,濕邪還是除不去,所以中醫里除了燥濕,還有利濕、化濕、滲濕等對付濕邪的方法,方法越多,就意味著這個敵人特別狡猾,更難對付。
濕是無孔不入的。濕邪傷人時從來不孤軍奮戰,總是要與別的邪氣狼狽為奸。
濕氣遇寒則成為寒濕,這就好比冬天的時候,如果氣候乾燥,不管怎麼冷,人都還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濕氣重,人就很難受了。為什麼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難受,就是因為南方濕氣更重,寒邪傷人更狠。
濕氣遇熱則成為濕熱,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有熱又濕,讓人喘不過氣來,明顯不如烈日當空、氣候乾燥的時候來得痛快。
濕氣遇風則成為風濕,驅風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風濕,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時半會兒治不好了。濕氣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處理的健康問題……
有病之人的體內,肯定是頑固的濕邪在作祟;貌似健康的人體內,也有濕邪埋伏在那裡伺機行事。那麼,怎麼判斷自己體內是不是有濕呢?
最便捷的方式,還是看大便:如果大便不成形,長期便溏,必然體內有濕。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後總會有一些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這也是體內有濕的一種表現,因為濕氣有黏膩的特點。如果不便於觀察馬桶,也可以觀察手紙。大便正常的話,一張手紙就擦乾淨了。但體內有濕的人,一張手紙是不夠用的,得多用幾張才行。
如果有便秘,並且解出來的大便不成形,那說明體內的濕氣已經很重很重了,濕氣的黏膩性讓大便停留在腸內,久而久之,糞毒入血,百病蜂起。
再者,還可以根據大便的顏色來判斷。什麼樣的大便才是正常的呢?「金黃色的、圓柱體;香蕉形的,很通暢」,說真的,現在像如此健康人的大便還真不多見,多是青色的、綠色的,而且成形的也少。
是什麼原因導致大便顏色成為深綠色的呢?首先是吃肉吃得太多,加上現代人運動量少,身體陰盛陽虛,濕邪內郁,所以大便無法正常。
為什麼成形的大便很少呢?中醫里講,脾虛則便溏,中國人本應以五穀雜糧為主食,現在反以肉食為主了,很多人一天不吃肉就覺得不舒服,葷素搭配極不合理,長期這樣,傷害的是脾胃,脾是運化水濕的,脾受到傷害,水濕不能完全運化,就在身體內堆積。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著脾虛,也意味著體內有濕氣,體內有濕氣,是現代人健康的最大問題。
疾病就是這麼噁心傷神,它包藏在人體的皮囊之內,我們看不見,西醫拉開這個皮囊,能看見它的部分,中醫則通過觀察外在的能看到的東西歸納出體內邪氣的情形。
如果你每天早上7點該起床的時候還覺得很困,覺得頭上有種東西纏著,讓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覺得身上有種東西在裹著,讓人懶得動彈,那麼,不用看舌頭,也不用看大便,也能判斷自己體內濕氣很重。中醫里講「濕重如裹」,這種被包裹著的感覺就是身體對濕氣的感受,好像穿著一件洗過沒幹的襯衫似的那麼彆扭。
濕邪是現代人健康的最大剋星,是絕大多數疑難雜症和慢性病的源頭或幫凶。只要濕邪少了,一切所謂的現代病都會遠離我們,一切噁心、慢性的疾病也會失去存在的溫床。如何對付濕邪,祛除濕邪,是我們養生祛病的首要任務。把體內的濕氣驅逐出去,身心就會光明燦爛。3看舌觀指,辯證養生:每天起床洗漱後看舌,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侯。正常應為舌頭淡紅潤澤,舌面有一層薄白舌苔,不滑不燥,乾濕適中;過白滑而濕-體內有濕。舌苔粗糙,發黃髮膩-體內濕熱;舌頭赤紅無苔,體內過熱。十指無月牙-寒性體質;小指有月牙-腎有熱;拇指中指有月牙-寒熱適中;月牙佔五分之一-正常,少於五分之一-體內有寒;超過-過熱;月牙越白越好。作者:武國忠 著 作者單位:僅供學習和研究,部分內容不保證與正版完全一致,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如果覺得電子書資料不錯,請購買紙質書籍。
《活到天年-秘傳全中國的養生怯病大法》正版超值訂購!
我們每天早上起床後,洗漱完畢,不妨抽出寶貴的一秒鐘,看看自己的舌頭。還有一種方法,更為簡單適用,就是看手指甲根部的月牙。
我們養生保健要因人而異,但也並不是一萬個人就有一萬種養生之道。怎麼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確定屬於自己的養生方案呢?有一個基本點,就是辨寒熱。人有寒性體質,也有熱性體質,根據體質的寒熱,我們在養生上要不同對待。這一點,我們只要跟著感覺走就行了:寒性體質的人比較怕冷,喜歡溫熱的飲食,熱性體質的人怕熱,喜歡涼性的飲食,我們只需要根據自己的喜好,隨心所適就可以了。此外,不管是寒性體質的人還是熱性體質的人,在不同的時期,體內的環境還會發生變化,有時是偏寒,有時又偏熱,這就要求我們經常留意觀察自己體內的寒熱情況,安排自己的飲食起居。這一點是最重要的,也比較難以掌握,需要我們時刻用心。
怎樣才能知道自己體內是有寒還是有熱呢?這裡有兩種簡單的方法。
我們每天早上起床後,洗漱完畢,不妨抽出寶貴的一秒鐘,看看自己的舌頭。中醫里講: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它能敏感地反映出人體寒熱。如果體內寒熱均勻,那麼,我們的舌頭應該是淡紅而潤澤的,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乾濕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苔過於白,滑而濕潤,那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很粗糙,或者很厚、發黃帶膩,那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頭赤紅無苔,那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了。
還有一種方法,更為簡單適用,就是看手指甲根部的月牙。正常的月牙占整個指甲蓋的1/5左右,如果遠遠不及1/5,那說明我們體內有寒,如果遠遠超過1/5,那說明我們體內有熱。正常的月牙應該是奶白色的,越白越健康。每個指甲的根部都有可能出現月牙,但是,它們的含義卻不一樣。一般來說,健康之人的拇指和中指應該出現月牙。拇指通於肺,中指通於心,這兩個指頭上的月牙正常,就說明我們的身體寒熱比較適中,不會有什麼大的健康問題;小指上一般沒有月牙,如果出現月牙,說明腎中有熱。當然,也有人說:「我10個手指頭都沒有月牙。」這還得區別看待,如果是從小沒有,這說明你是寒性體質;如果是以前有現在沒有,那說明你體內寒氣較重,平時需要多做祛濕的工作了。
4抱住健康:兩腳平鋪於地,與肩同寬,臀往下靠如坐高凳。掌心內凹十指張開,兩肩撐開,十指如夾煙,雙手如抱球,下顎稍往回收,和脖子之間像加一個乒乓球,感覺頭上面有繩子吊著,腿稍往前彎曲,重心落在腳掌前三分之二,腳跟稍抬,像踩著螞蟻不能讓他跑也不能把它踩死。7. 抱住健康,萬病皆除——站樁養生法是最簡單有效的長命之道從事了近20年的中醫診療工作,我發現,這個集養生、中醫、武術於一體的保健方法,居然是目前所有調整身心方法中最簡捷、最便利,而且見效最快的一種方法!
現在,我們一般人的身體都缺乏適量運動,所以更應該通過卓有成效的運動方式來把身體調理好。但「沒時間鍛煉」和鍛煉後效果不明顯的原因把很多人鍛煉身體的信心減弱了,在這裡,我為大家介紹一種簡單易學又不佔時間且效果特別快、特別好的方法,這個方法我自己每天就在用。
我從小練習中國傳統武術,練的是大成拳。這個拳沒有什麼招數和套路,就是「兩手往胸前一抱,靜靜地站著」。這個動作在武術里叫做「站樁」,我把這個源自武術的方法運用到養生治病上,稱之為「抱住健康」養生法。
至今為止,我發現,這個集養生、中醫、武術於一體的保健方法,居然是目前所有鍛煉身心的方法中最簡捷,而且見效最快的一種。
「抱住健康」養生法非常簡單:隨意地站立,雙手在胸前環抱,全身都放鬆下來。
好了,就這麼簡單,使用這種「抱住健康」養生法,既節省時間又不佔地方,我們看著電視也可以做,聊著天也可以做。我經常建議我的一些親朋好友(或者患者朋友),每天下班回家後看著電視這麼站半個小時,什麼時間都不浪費。
有人會發出疑惑:這麼有效的養生方法會這麼簡單嗎?天底下還有這樣的好事?
大成拳的創始人 王薌齋先生,在七八歲的時候,身體極度虛弱,得了頑固性哮喘,這種病在當時是沒有什麼好辦法治的,萬般無奈時,著名的形意拳大師,武林中有「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美譽的郭雲深先生把形意拳中的不傳之秘——站樁養生功傳授給了他,王薌齋先生就通過練這種養生功來調養身體,不僅病好了,而且身上不知不覺有了很深的功夫。
我現在介紹的這個「抱住健康」養生法,就是融合了王薌齋先生的神功和我自身的經驗而成,其「隨意站立、雙手環抱、全身放鬆」的動作,恰恰會讓人不自覺地形成最優的養生狀態,能夠直接把人體的很多特效穴位功能調動起來,因此,「抱住健康」養生法的原理就是在刺激人體的經絡,它兼容人體經絡穴位的眾多養生功能。
首先,它調動的是足三里這一對大穴;另外,「抱住健康」法做得多了,就會感覺頭頂上有一根線懸著,這就調動了頭頂的百會穴;而手掌的環抱狀態,正好又調動了勞宮穴;腳掌的站立狀態,還調動了湧泉穴,讓補心和養腎的兩大要穴起作用。所以,練「抱住健康」法的時候,人往往手心、腳心會發熱;還有,胸部、腹部和背部會充分放鬆,這又調和了任督二脈……全身所有對人體有用的穴位和經絡,通過「抱住健康」法都能充分地調動起來,可謂「一站通經穴,一抱健康來」!
簡簡單單的「抱住健康」法,就這樣把養身和養心完美地結合起來。多年的練習經驗使我體會到,「抱住健康」是靜中有大動,看似靜靜站著,只有輕微晃動,實則全身的奇穴都在動,這是真正的動,是最具效率和效果的動,「抱住健康」又是不靜而真靜,雖不能全無雜念,但卻能心生歡喜,精神愉悅。
平時,我們的心如野馬狂奔,不能急剎,而當「抱住健康」的時候,我們的心靈會放慢腳步,彷彿徜徉在明月清風中。
練「抱住健康」養生法時無須意守丹田,沒必要擯除一切雜念,多想點令人愉悅的事吧,因為,心主喜,微微的喜悅比任何養心的葯都好。這時,我們全身放鬆,無憂無慮,您看吧,沒多久,您就會嘗到什麼是身體的大歡喜。作者:武國忠 著 作者單位:僅供學習和研究,部分內容不保證與正版完全一致,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如果覺得電子書資料不錯,請購買紙質書籍。
《活到天年-秘傳全中國的養生怯病大法》正版超值訂購!
正如公孫穴總督脾經和沖脈,統領全身。這個統領全身的穴位,最直接、最明顯的效果體現在胸腹部。胸部、腹部的一切問題,比如腹脹、不明腹痛、心痛、胃痛、胸痛,都可以通過公孫穴來治療或緩解。
在為病人進行治療時,我有一個缺點,就是不喜歡在病人腳上取穴,更不喜歡在別人腳上進行按摩足底之類的手法。公孫穴,在腳內側,大趾趾根後約2寸左右的地方。儘管很多醫書上都說這個穴怎麼怎麼好,但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都沒引起我的注意。直到有一次——
那是5年前的事情了,當時我在香港。有位好友開著一家診所,治好了不少疑難雜症,很有名氣。我每次去香港,只要有空,都會去他那裡聊聊天。有一次,這個朋友對我說起他最近遇到的一個棘手的病。病人是一位美國的中年女士,她的癥狀很簡單,就是肚子不舒服,經常感覺有個拳頭大小的東西從小肚子那裡冒出來,咕嘟咕嘟往上躥,一直躥到嗓子眼兒,非常難受。每當發作的時候,她會感覺心慌意亂,煩躁不安,甚至有自殺的衝動。她先是在港找了很多頂級的醫院,結果越治療越嚴重。接著她又回美國醫治,也沒有效果。後來聽說我這位朋友善治疑難雜症,就慕名而來。朋友給她開中藥,一連四診,收到了一些效果,各方面的癥狀減輕了很多,但是還沒有根治。現在她還在吃著中藥,不過也快沒信心了。
我說:「這不是《金匱要略》里說的奔豚嗎?真有那麼難治?」
「我知道啊!」朋友一臉無奈,說,「我給她開的就是奔豚湯啊,後來又開了桂枝加桂湯啊,脈象、舌象、主證、方葯都對,但就是沒有根本的效果,要不把她叫來讓你看看吧。」
事情有時候往往就是這麼巧,就在這時候, 那位女士來電話了,說病情加劇,很難受,需要馬上治療。朋友說:「可以啊,你現在就可以來。」那邊說:「我已經到你門口了。」電話剛掛上,那位女士進來了。
我給病人摸了脈,看了看舌象,並在她腹部做了一些簡單的觸診,心裡馬上有底了。原來,她還不僅僅是簡單的肝腎之氣上逆或水寒之氣上逆的奔豚,她肚子里有一大堆莫名的損傷和淤滯。
怎麼辦呢?我決定先打通她腹部的經絡、氣血,於是自然就想到了公孫穴。它是足太陰脾經上的重要穴位,同時又與沖脈相通,所以它既能調治脾經,又能調治沖脈。脾屬土,在人體居正中,主管運化水谷精微,輸布周身;而沖脈則從上到下貫穿人體,與任脈並行,又與督脈相通。所謂「沖」,就是要衝、要道的意思,《靈樞經》說,沖脈是「十二經之海」,是「五臟六腑之海」,是「血海」,說白了,沖脈之氣既能上貫於頭部而為陽,又能下滲於下肢而為陰,是十二經脈和五臟六腑氣血的要道。公孫穴是脾經和沖脈的能量的彙集點和調控中心,其作用之大,自不待言。
實際上,這個穴位之所以叫「公孫」,是有其深義的。《史記·五帝本紀》一開頭就說:「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公孫就是黃帝,黃帝居中央而統治四方,正如公孫穴總督脾經和沖脈,統領全身。這個統領全身的穴位,最直接、最明顯的效果體現在胸腹部。胸部、腹部的一切問題,比如腹脹、不明腹痛、心痛、胃痛、胸痛,都可以通過公孫穴來治療或緩解。
我讓她脫下鞋子,在她公孫穴上試探了一下,感覺那一塊很僵硬。我每隻手按住她的一個公孫穴,突然間用力按下去!這位女士疼得在椅子上縮成一團,過了好一會兒才緩過神來,對我說:「謝謝您,大夫!我舒服多了。」
我也很高興,說:「剛才按的這個穴位就足以治你的病了。這個穴在你身上的地位,也就相當於你在你們公司的地位,就是每一個部門的氣血調度都由它管。以後你自己按吧。如果嫌力度不夠,可以用一隻腳的腳跟去踩或者頂這個位置,適可而止,有酸脹感就行。這樣一直堅持。」鑒於她發病的時候容易出現心煩、心慌,我又教她按壓內關。內關在手臂內側,手腕上方兩寸左右的地方,她在此處也有明顯的壓痛。內關是治心養心的,她是個經絡敏感的人,手指一按上去,她就覺得心中有說不出的輕鬆。
「這樣就完了?您不開點葯嗎?」她又問。
我給她開了點生甘草,讓她平時泡在杯子里當茶喝。因為她此前吃了數不清的各式各樣的葯,應該清洗一下,解解藥毒了,如此而已。她的體內也有濕氣,於是我又建議她在飲食方面多喝薏米紅豆粥。
在治病方面,公孫穴通治人的胸腹部。後來我將此穴引入養生實踐,又體會到了它更多的妙用。有經驗的古代良醫總是說:「治病要抓主證。」在養生方面,我們也可以仿效這句話,說:「養生要抓核心。」人體的核心在哪裡呢?有人說是腦,有人說是心,有人說是脾,有人說是腎。其實哪個都非常重要,哪個都不能少。但有一點是不容置疑的,人體的胸腹部,是人體的相對中心位置,是我們養生的核心。怎麼養這個核心呢?方法太多了,可以擴胸,可以揉腹,效果都是有的。但我還是要追問:有沒有更核心的方法?當然有,那就是按揉公孫穴,一個穴就有擴胸、推腹等一竿子的作用了。
我們平時為調節胸腹而找公孫穴,沒有必要按照書本規定的位置去找,要以自己的壓痛為準。我一般把公孫穴看作一個區域,在腳拇趾跟後,有一塊很大的腳掌骨,我們在腳內側沿著這個骨頭按壓,壓到最有酸脹或酸痛感覺的那一點,那就是屬於我們自己的公孫穴了。如果要做養生保健,這就是核心。作者:武國忠 著 作者單位:僅供學習和研究,部分內容不保證與正版完全一致,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如果覺得電子書資料不錯,請購買紙質書籍。
《活到天年-秘傳全中國的養生怯病大法》正版超值訂購!
治病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高手治病,就像把玩一件藝術品,心之所致,意之所及,境隨心轉,時時自得,處處如意。我雖非妙手,卻也能把玩一二。但如果要問最快意的治病方法是什麼,我會說:「釜底抽薪。」妙用合谷,把疾病扼殺在萌芽階段,就是這樣!
有很多腦中風病人,治療起來頗費工夫。自然就有人問:「腦中風太可怕了,中風前有沒有什麼先兆?有什麼方法可以預防嗎?」
當然有!中風前最明顯的徵兆是在大便上。如果你心腦血管存在問題,或者血壓偏高,忽然有一天,又出現了大便乾燥,或者乾脆就便秘了,這時就得非常小心,因為中風很可能馬上就要光顧了,遇到這種情況千萬不要驚慌,咱們有防患於未然的辦法,那就是:按揉合谷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虎口」。
至於原因,那就說來話長了。
我們知道,大便是從大腸中排出來的,大腸中的津液能起到潤滑劑的作用,使大便軟硬適度,順利暢通地排出來。一旦大腸中有多餘的熱,熱盛傷津,這層津液就少了或者沒有了,於是大便就變得乾燥,甚至秘結在大腸中,排不出來了。大腸中有熱,其實就是手陽明大腸經上有熱。大腸經與肺經相表裡,大腸經有熱上沖,肺氣勢必不能肅降,於是,一股熱氣上沖腦門,腦必然出問題。最嚴重的就是上面說的腦中風,頭腦對身體的一部分控制功能直接失靈;比較輕微的呢,就是頭暈、頭痛、頭腦昏沉。
合谷穴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原穴。原穴就是原氣出入之穴,按揉大腸經的原穴就能激發大腸經的原氣,原氣足了,病氣就消除了,大腸經上的實熱也就隨之慢慢退去,這麼一來,腦門子就會清涼下來,頭腦也變得清醒而理性了。
再進一層,從五行的角度看,肺和大腸屬金,金克木,肝屬木。當肺和大腸功能失調的時候,肝木失去約束,進而產生與肝相關的病症,如中風、抽搐、口眼歪斜、頭暈、眩暈等。《黃帝內經》中說「諸風掉眩,皆屬於肝」,就是這個意思。因此,大腸經有熱必然導致肝火旺,金不能克木,所以肝火得不到控制。肝主筋,肝火得不到克制,人體的筋就會松的松、緊的緊,鬆緊不均,自然就歪到一邊去了。所以,就會產生病人腦中風後經常出現的口眼歪斜、偏癱等症。因此,手陽明大腸經上有熱,是大多數腦中風病的根源。
中老年人應該隨時注意觀察自己的大便,從中獲得大腸經上的消息。一旦有乾燥、便秘的預兆,馬上揉合谷,是完全可以補救的。揉合谷會瀉掉大腸經的熱,肺和大腸的氣機順暢了,肝火就會平下來,就不會出現與肝相關的那一系列病症了。
當然,人體是有一定的反應速度的,這種連鎖反應的快慢因人而異,在有的人身上會慢一點,這時候,我推薦合谷配上太沖,兩對穴同時用,仍採取按揉的方法,既清大腸之熱,又瀉肝火,首尾夾擊,效果更為迅速。太沖在腳拇趾與腳食趾間向後的位置,肝火旺者壓上去會有酸脹疼痛的感覺。
其實,大便乾燥或便秘,不僅是腦中風的前兆,而且也是小兒驚風、精神病等症的前兆,這些疾病無不與陽明有熱相關。無論如何,方便時,花一兩秒鐘觀察一下自己的大便,實在應成為我們每天養生的必做功課。當發現大便乾燥或秘結的時候,用合谷或者合谷配太衝來幫忙就可以了。當然,這時候更應該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要見風就是雨,實際上,很多難愈的慢性疾病都可以通過我們的手消解於無形之中。
除了穴位調節,還得注意飲食。大便跟飲食的關係最密切。首先,不要吃油炸食品,要多喝熱粥,以確保腸胃中的津液。其次,要多吃水果蔬菜。在所有的水果中,我最推崇香蕉和柚子。香蕉可以軟化大便,是通便的佳品;柚子的力量更強大,它甚至有催瀉的功能。不過,不用害怕,柚子在這時候是不會泄掉人體原氣的,而它泄掉的不僅是體內的糞便殘渣,而且還是大腸裡面的燥熱。
治病養生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高手治病養生,就像把玩一件藝術品,心之所至,意之所及,境隨心轉,時時自得,處處如意。但如果要問最快意的治病方法是什麼,我會說:「釜底抽薪。」妙用合谷,把疾病扼殺在萌芽階段,就是這樣! 5太極護身,生生不息:拍打神闕(肚臍)、命門。可行氣通血,調和陰陽,祛病強身。「太極護身」,生生不息-活到天年節選作者:武國忠 著 作者單位:僅供學習和研究,部分內容不保證與正版完全一致,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如果覺得電子書資料不錯,請購買紙質書籍。
《活到天年-秘傳全中國的養生怯病大法》正版超值訂購!
我們的神闕和命門兩個穴,就像太極陰陽圖的黑白點,而當我們把手自然甩起來的時候,就是在畫陰陽魚那優美的曲線了。因為手在每一次拍打的過程中,力度是越來越大的,拍到穴位上的時候,力度達到最大,這種拍打的力量是有穿透力的,拍到穴位後還要往裡面深透一些。這樣一來,不就正好拍成一對陰陽魚了?練這個功法,我們的身體周圍就有一個左右轉動的太極,這不就是有太極護身了嗎?
前幾天,有一位朋友從武當山旅遊回來,帶給我一個精美的太極圖護身符,說是可以保健延壽、保家平安。當時,我把這個圖拿在手裡仔細端詳:這麼簡單的一個圖案,就是宇宙間萬事萬物演化規律的模型,是古聖先賢智慧的顯現,至於它能否有護身的神秘力量,我也不知道。不過,既然是朋友的好意,我也就非常高興地收下了。
同時,我對朋友說:「你給了我一個護身的太極,我給你點什麼呢?要不,我也給你一個護身太極吧。」
「不用,不用,」他連忙說,「我家裡還多的是,這次帶回來很多呢,各種各樣的應有盡有,你要是喜歡我還可以給你多拿幾個。」
我笑道:「不,你給我的是有形的太極護身符,我給你的是一個無形的護身太極,是一個小小的養生方法,你天天練,練久了,自然就有太極護身了。」
我教給他的這個保健方法,其實非常簡單。如果把人體也比為太極的話,那麼,人體前方的肚臍(神闕穴)就相當於人體太極的前方「魚眼」,而人體後方和肚臍對應的位置,稱之為命門,相當於人體太極的後方「魚眼」。
前方的神闕(肚臍),是人體元氣的根本;後方的命門(在後腰與神闕相對的地方),則是人體的生命之門。所以,拍打這兩個要穴,可以行氣通血,調和陰陽,激活人體的元陰元陽,祛病強身。
至於怎麼拍打,就要看您怎樣順手了,不拘形式,您感覺舒服、順暢就好。
最初的時候,您可以先用一隻手的手心拍打神闕,然後,再用另一隻手背拍打命門。分開來拍打,以舒暢為度,就這麼簡單。
當然,熟練的時候,您可以變著花樣來,甚至可以左右手的手心、手背輪流拍打神闕和命門。比如:
先把右手手心按在肚臍眼上,左手手背按在命門穴上,接著,上身右轉,帶動兩手甩動,右手往後甩,去拍命門;同時左手往前甩,去拍神闕。手掌拍下,馬上隨著身子的左轉而彈起,右手往前甩拍神闕,左手往後甩拍命門。如此來回重複。不過,沒有必要拘泥於形式,拍打熟練了,您自然而然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拍打方法。
熟能生巧,養生也不例外,當你越練越自然,你就會把初看起來像是體育鍛煉的方法提升到健康養生的高度和實效上來。
那麼,人體健康的「太極」何在?
我們不妨再把這個養生法練起來。我們的神闕和命門兩個穴,就像太極陰陽圖的黑白點,而當我們把手自然甩起來的時候,就是在畫陰陽魚那優美的曲線了。因為手在每一次拍打的過程中,力度是越來越大的,拍到穴位上的時候,力度達到最大,這種拍打的力量是有穿透力的,拍到穴位後還要往裡面深透一些。這樣一來,不就正好拍成一對陰陽魚了?練這個功法,我們的身體周圍就有一個左右轉動的太極,這不就是有太極護身了嗎?
朋友跟我一起認真地練著,仔細地感受著,忽然非常興奮,說:「我感受到太極啦,是用我手上的力量畫出來的!」他回去後,又給我打電話,說他前幾天因為旅途勞頓,腰有點疼,自從跟我一起練了太極養生功,回到家後,發現腰竟然不疼了,而且腰部微微發熱,非常舒服。他高興得不得了,說:「這才是真正的太極護身。」
我說:「這個可不是護身符啊,我可不敢說它能招財進寶……」
「不,」他打斷了我的話,「有了健康才能招財進寶,身體正氣旺盛自然全家平安。太極生萬物,健康才是真正的太極啊。」
6天地相合—中醫不傳美容術:上下門牙對齊嘴合上嘴角上翹。天地相合——來自於中醫不傳之秘的養容術-活到天年節選作者:武國忠 著 作者單位:僅供學習和研究,部分內容不保證與正版完全一致,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如果覺得電子書資料不錯,請購買紙質書籍。
《活到天年-秘傳全中國的養生怯病大法》正版超值訂購!
面容是一身之陰陽作用的產物,其中陽佔主導,因為頭上以陽經為主,陰為其次。所以,練習這個養生方法,就是先通過上下門牙的相合端正面容,在通過「真陽聚頂」後提昇陽氣,最後通過「玉液還宮」來滋陰。這樣,已經端正的面容就在陰陽二氣的交互濡養下慢慢固定下來了。
幾年前,我去南方看望一位中醫同修。這位同修在那一帶頗有醫名,他的診室外面,總排著長長的隊。在他那裡,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他每次對病人進行完望聞問切後,會對病人說:「我看看你的牙齒。」病人當然要照辦,於是呲著牙讓他檢查。「嗯,好,你現在把上下門牙對上,對齊,然後把嘴唇合上,嘴唇兩角上翹,做出微笑的樣子我看看。」病人照辦。他看了看,高興地點了點頭,說:「好啦!」然後開方子。
這是什麼檢查?我從沒見過,也從沒聽說過。到了晚上,我就問他。他笑了,說:「這不屬於診斷,這是我的一個小試驗。我是想證實一種說法。你瞧,我這樣是不是更好看?」說著,他把自己的上下門牙對齊,抿嘴一笑,嘴角翹起。我一瞧,覺得還真好看一點了。他的臉本來是圓中帶扁的,這下略微長一點,也略微方一點了,因為下頜骨稍微突出了一些,就彌補了他面部一些小小的缺陷。
朋友說,這是他從中醫古籍里找到的一個改變面貌的訣竅兒。人有上牙和下牙,古人云「上牙是天,下牙是地」。平時,我們上下牙相合的時候,要麼是上牙包住下牙,這叫天包地;要麼是下牙包住上牙,這叫地包天。一般來說,天包地的人比較多,地包天的人比較少。如果我們用上門牙頂著下門牙,讓它們對齊,這就叫「天地相合」。這個動作,會調整人的下頜骨,使人面容的下部端正飽滿,達到人們常說的「地角方圓」。
天地相合的時候,我們把舌頭抵住上齒的齒齦,嘴呈抿嘴微笑狀,兩個嘴角翹起,連帶頭兩側肌肉上提,用意念感受有一股氣彙集到頭頂百會穴,這叫「真陽聚頂」。這樣我們的面容就呈現出最佳狀態了。只要我們在沒事的時候經常這樣做,保持這種狀態,久而久之,面容就會改變,變得飽滿、方正。由於頭是諸陽之會,嘴角提起來後,全身的陽氣也會隨著被提起來,匯聚到百會穴,這又可以迅速提升人的陽氣,使人變得有精神。由於舌頭一直是抵著上齒內齒齦的,所以過不久就會產生很多津液,等津液積累到一定量的時候,徐徐咽下,體會津液灌溉五臟六腑並一直滋潤到丹田的感覺,這叫「玉液還宮」。於是,這個動作在生陽的同時,又有補陰之功了。
相由心生,說得具體一些,可以說,人的面容是頭面上各條經絡的相互牽引、相互妥協的最終結果。說得更明白一些,面容是一身之陰陽作用的產物,其中陽佔主導,因為頭上以陽經為主,陰為其次。所以,練習這個養生方法,就是先通過上下門牙的相合端正面容,再通過「真陽聚頂」後提昇陽氣,最後通過「玉液還宮」來滋陰。這樣,已經端正的面容就在陰陽二氣的交互濡養下慢慢固定下來了。
「從你觀察的那些人來看,是否所有的人只要把上門牙和下門牙一對,天地相合,臉就會變端正嗎?」我問。
「基本上都是的。」朋友高興地說,「這種觀察,我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了,只有極少數人不行。因為臉型主要取決於下頜骨嘛。南方人的臉,普遍比較小,尤其是男性,臉小了就不太好看了,只要下頜骨這裡稍微調整一下,臉型就變了。所以我每看到一個人符合這個規律,就會非常高興。如果有些人照這樣做後面部改觀非常大,我就把這一招教給他,讓他變好看一點。結果有人打電話給我說,他忍著兩腮的酸脹,才堅持了3天,就覺得自己變帥了,你說神不神?」
那一夜我高興得幾乎睡不著,幾次從夢中醒來都發現自己的上門牙和下門牙是對著的。倒不是因為學會了這麼點中醫的不傳之秘,而是因為今天的經歷讓我更堅定了這樣一個信念:人,是能改變自己的健康、命運、面容的,只要他有緣,只要他用心!
第二章 人體有大穴 祛病真如神
1胃口好活的就好——然谷是開胃大功臣:腳內側,足弓弓背中部靠前的位置的骨關節處。用大拇指往下按,按下去後馬上放鬆反覆10-20次,酸脹感不退就可以了。吃飯只能吃八分飽。1. 胃口好,活得就好——然谷是開胃的大功臣推拿然谷後,我們會很快感到嘴裡唾液腺興奮,唾液分泌得多了。20分鐘後,人會產生飢餓感。這時候,可以吃東西了。不過這時千萬不要暴飲暴食,吃到七分飽就可以了。
生活中,我們很多人在傷心、生氣、緊張或者生病的時候都不想吃東西,感覺不到一點餓,這是一種病理反應,因為這個時候,人的脾胃功能很弱,胃氣消耗也往往比平時更大。越不吃,脾胃更沒有東西可以運化成氣血,身體就會更受損,這時怎麼辦呢?最好的辦法就是開胃,讓人產生飢餓感。有了飢餓感,就說明腸胃已開始恢復了正常功能。
很多上班族沒有飢餓感,他們早飯一般不吃,中午12點吃午飯,晚上要麼在家裡要麼去餐館跟朋友同事大吃一頓。飲食如此不規律,久而久之,脾胃不出問題才怪。如何改變這種習慣呢?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人產生飢餓感,使人到了該吃飯的時間就馬上想吃飯。只有讓飢餓感正常,腸胃才能恢復應有的敏感。
此外,還有很多類似的問題:暴飲暴食,吃多了,撐得不行,怎麼辦?老人有病,小孩挑食,這也不吃,那也不吃,怎麼辦?回答都是一樣的:要趕緊想辦法讓他們的身體產生飢餓感!
然谷穴是人體產生飢餓感的要穴。在我們的腳內側,足弓弓背中部靠前的位置,可以摸到一個骨節縫隙,這就是然谷穴。 「然」字就是「燃」的本字;「谷」表示這個穴的位置在足內踝前起大骨間,這個位置精氣埋藏得特別深。之所以叫「然谷」,也就是有火在人體深深的溪谷中燃燒的意思。這是前人的解釋,我認為是非常正確的,但我覺得還沒能解釋完全。因為,穴位的名稱具有多義性,應該把其所有的意義加起來,才能完美地使用這個穴。
在我看來,然谷,也就是「燃谷」,還有「燃燒穀物」的意思。穀物就是我們吃進胃裡的食物,燃燒就是消化。然谷穴就是增強脾胃功能、促進胃裡食物更好消化的一個穴。推拿然谷,可以讓人很快產生飢餓感,同時還能治療過度飲食後的不適,具有雙向調節的功能。總之,每天堅持推拿然谷,能讓人的胃口長開、腸道常清。
推拿然谷是很有講究的:首先要準確地找到然谷穴,用大拇指用力往下按,按下去後馬上放鬆。當大拇指按下去的時候,穴位周圍乃至整個腿部的腎經上都會有強烈的酸脹感,但隨著手指的放鬆,酸脹感會馬上消退。等酸脹感消退後,再按上面的方法按,如此重複10~20次。雙腳上的然谷穴都要按。如果是自己給自己做,則兩個穴位可以同時進行。
為什麼要用這種手法?我告訴您,針灸里有「補」和「瀉」的手法,推拿也一樣。一般來說,快速的、強烈的刺激為瀉法,柔和的、緩慢的刺激為補法。一個穴位,用補法與用瀉法進行推拿,效果是不一樣的,甚至相反。我們對然谷這個穴,用的是瀉法。要把這個手法做對,才有明顯的效果,不然,如果只是隨便按一按、揉一揉,效果雖說仍然會有,但就要大打折扣了。
還有朋友要問了,重複按10~20次,到底是10次還是20次呢?那就要看您是否按到火候了。當您感覺酸脹感越來越難以退去,最後再也不退的時候,火候就算到了。這也是檢測您這套開胃推拿動作做得是否到位的一個標準,做得到位,10次就足夠了,做得不到位,20次以上恐怕也不行。當然,即使沒到火候,效果總還是會有一些的。
推拿然谷後,我們會很快感到嘴裡唾液腺興奮,唾液分泌得多了。20分鐘後,人會產生飢餓感。這時候,可以吃東西了。不過這時千萬不要暴飲暴食,吃到八分飽就可以了。平常體弱多病的中老年人和素來胃口不好的孩子尤其要注意,「物壯則老」,任何事情都不可過度,人生如此,養生亦如斯!
2頸椎、腰椎有病,後溪穴百試百靈:是小腸經上的個穴,手握拳掌指關節後橫紋盡頭就是該穴。可通督脈,泄心火、壯陽氣、調頸椎、利眼目、正脊柱。
3大葯逞神勇,承山滅頑濕:其效果與薏米紅豆粥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小腿肚子下方正中,人字形中間部分。與肩#配合可治療疲勞引起的腰酸腿痛。
4每天敲風市穴,健康就會隨「風」而至:膽經中最起作用的穴位,我們站立雙手自然下垂中指指頭在腿上所點的凹陷處。
5神仙也怕腦後風,有風就找風府穴:後腦的正下方的凹陷處,是腦部最薄弱的地方。風府兩側個有兩個凹陷是風馳,人體第二頸椎兩旁各一寸五分處是風門。注意保暖防風。
6印堂發亮就是福:兩眉之間的區域。氣血充盈印堂飽滿;氣血運行順暢印堂微發紅。氣血不足印堂微微下陷;氣血運行不暢印堂發暗。用手指從下往上推印堂,即可改善全身氣血,又可清陽明經之實熱。
7足三里,上中下一起理:胃脹胃痛時,要往上方按;腹部正中出現不適要往內按;小腹病痛要往下方按。
8胸腹的眾多毛病就靠公孫穴擺平:一切胸腹的問題,如腹脹腹痛心痛胃痛胸痛都可以通過公孫穴解決。
在腳內側,大腳趾趾跟後2寸左右的地方。
9對心腦血管疾病釜底抽薪——再探合谷穴:合谷穴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元穴。單用合谷穴或配合太沖穴,可泄大腸的內熱,將很多慢性病化解於無形。太沖在腳拇指與腳食指間向後的位置,可瀉肝火。
10怪病就靠膈俞收,只生歡喜不生愁:在脊柱兩側一寸半、與肩胛骨最下端平齊的地方就是膈俞。是調理人體心理疾病的一大高手,對血虛血瘀有十分好的防治作用。
11人體老生寒,太溪定生暖:凡是寒涼體質的人可常灸太溪穴。他是腎經上的穴位,在腳踝內側後跟骨上動脈凹陷處,可補腎氣,斷生死。
12有效就是硬道理——6個穴位包治眾病:「肚裡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酸痛取阿是,胸肋內關謀」。列缺是腎經上的穴,兩虎口交叉,食指尖端的地方;
13救命大隱士,委中最無私:就是在腘窩裡面。可振奮膀胱經的活力,疏通腰背部的氣血,迅速緩解腰背部的疾病。
14別拿胃痛不當回事——胃痛的身心共治法:出現胃心痛可以使用心包經的內關和脊柱上的至陽、靈台來治。內關在手腕上2寸左右的地方,可以以這一點向上沿心包經按摩,找到最痛點就是了。至陽、靈台可沿脊柱上下按找到最痛點就是了。第一章 陽氣決定長生。活到多久算天年並不是個大問題,只是這個問題不由得自己來回答,幾乎沒有人能只為自己而活,所以活到多久算天年也不是自己說了算的,沒邏輯是吧?我本來就沒邏輯。前面說了,方法、代價,最多加上目的。這一章里出現的有用的:竇才養陽:夏秋之交艾灸關元1月;濕去陽生,薏米紅豆湯祛濕,本書後面就成薏米紅豆粥了;五穀雜糧主食,少肉多菜;看舌頭看大便,清晨方便後,可以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了,一箱水還衝不凈。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覆擦也擦不凈,也說明體內有濕了。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也可以幫助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香蕉形的,但現在很少有人是這種健康的大便。體內有濕的情況下,大便的顏色發青,溏軟不成形,總有排不凈的感覺。時間長了,宿便產生的毒素積留在體內,則百病叢生。上完廁所後我們通常就開始洗漱了,刷牙前我們不妨抽出幾秒鐘,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 「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們身體狀況的。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乾濕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髮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看手指,可以判斷身體狀況,具體的問問那些搜索引擎,這裡附上估計又要被提示字數過多,我真的很討厭拆文,《觀手知健康》這小冊子也不是很難找;站樁養生,隨意站立,雙手環抱,全身放鬆,這個東西說得很簡單,真要做起來還是需要那個百年好活里的指導或者本書里引用的那個老教授的話,在第20頁,兩腳平鋪於地,與肩同寬,全身隨意放鬆,慢慢地臀部往後靠,如同坐一個高凳,似坐非坐。手掌心內凹,十個手指張開后里面的關節往裡面夾,外面的關節往外面定,虎口是圓撐的,腕關節不能僵死,兩肩膀撐開;十個手指間要如同夾一根香煙,不能讓它掉下來;雙手如同抱一個氫氣球,用力輕了這個氣球就會飛出去了,用力緊了這個氣球就爆炸了;用心體會這種松而不懈、緊而不僵的感覺;下顎稍微往回收一下,和脖子之間好像夾住一個乒乓球;同時感覺頭上面有根繩子吊著;腿稍微往後彎曲一點,身體的全部重心落在腳掌的前2/3處,腳後跟要像踩著一個螞蟻似的,不能讓它跑了也不能把它踩死。
運動;拍打肚臍和與肚臍相對的在脊椎的位置,一個神闕一個命門,還好現在中醫養生書籍要麼配一份全彩穴位挂圖,要麼說得很明白;「天地相合」,上下門牙的端面對齊,養容秘術?首先開始跑題,任何東西帶上了秘字都了不得啊,那麼有多少秘密爛在了幾年、幾十年、幾百年的骨灰盒和墓碑棺材裡?不過還好,現在還有人知道的秘至少開始向我們這些不知道的流動了。回來說,對於牙齒畸形的怎麼辦呢?
第二章-人體有大穴,祛病真如神。瀉然谷開胃,揉後溪治頸椎腰椎第二章 人體有大穴,祛病真如神。瀉然谷開胃,揉後溪治頸椎腰椎,點按承山滅濕,敲風市健康隨風至,還有不少人記得一式三招吧,有風找風府,這裡沒說明找風府幹啥,只說了一個案例,看來要捂嚴實了;印堂發亮是福,不亮要出事,看來印堂只能當指示器用,或者保持舒展也可以有點用;肚腹上中下找足三里上中下,胸腹找公孫;和谷預防慢性病/心腦血管病,膈俞+心理調節治心理狀態導致的怪病,和心病當用心藥還是有點區別,也並不是完全的治未病;艾灸太息生暖;肚腹(足)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酸痛取阿是,胸脅內關謀;
「風門」,顧名思義,不但是風邪的入口,而且是寒、濕、熱等各種邪氣入侵人體的門戶。正是因為我們後脖子這一塊有風府、風池、風門這3大漏洞,所以有句話說得好,叫做「神仙也怕腦後風」,當「虛邪賊風」從腦後偷襲、侵入人體的時候,人輕則傷風感冒,重則中風癱瘓。
冬天出門的時候,很多人喜歡用一條圍巾圍住脖子,圍巾的一頭往背後一搭,顯得很美觀,也很舒適,其實圍巾搭在背後也是有醫理的。圍巾雖小,但它恰到好處地護住了我們身上幾個非常重要的穴位:風府、風池和風門。
我們在後腦的正下方可以摸到一處凹陷,這就是「風府」穴了,是腦部最薄弱的地方之一。風邪襲人,往往從此而入。風府在督脈上,而督脈總督一身的陽氣。如果風邪從此而入,首先傷的就是人的陽氣,使人出現惡寒、發熱、頭項強痛等癥狀。在風府兩側兩寸許,各有一處凹陷,像兩個池子,這叫「風池」,也是風邪的入口,它在足少陽膽經上,風邪從風池進入後,往往會帶來口苦、目眩等與肝膽相關的癥狀。「風門」,顧名思義是風之門,在膀胱經上,人體第二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處,又名熱府,不但是風邪的入口,而且是寒、濕、熱等各種邪氣入侵人體的門戶。正是因為我們後脖子這一塊有風府、風池、風門這3大漏洞,所以有句話說得好,叫做「神仙也怕腦後風」,當「虛邪賊風」從腦後偷襲、侵入人體的時候,人輕則傷風感冒,重則中風癱瘓。
我們脖子上的圍巾,會把後頸窩上的風府、風池護住,而它往背後搭著的那一頭,會把風門給蓋上,雖然冬天我們身上的衣服已經夠多,但再加這麼一搭,也還是能讓人感覺非常體貼而舒適。這樣一來,腦後風就基本上被拒之門外了。
腦後風果真有如此厲害嗎?有一個病人,得的是慢性頸椎病,找了很多醫生,吃了很多葯,試過各種推拿手法,每治療一段時間後雖有所減輕,但過不了多久又複發了。他找我的時候,我深知常規的治療對他沒有什麼好的效果,因為他頸椎病的病因未除,要不了多久還得複發。於是我跟他聊天,聊他的工作、生活,他的工作輕鬆而體面,而且不需要長期伏案,不太可能是導致頸椎病的病因,後來,他無意間說出他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頭正對著窗子。我眼睛一亮,找到答案了!原來,他晚上睡覺的時候,風從窗口進來,從他的風府、風池或風門入侵體內,久而久之,既傷了陽氣,又留下了寒邪,可不就有了頸椎病嗎?
他說:「不會吧?除了夏天,我一般不開窗子睡覺啊,通常我只把窗子開一條縫兒,透透氣。」
我說:「窗戶是進氣的,中國有句老話「針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風」,這種空氣的流通會順著窗戶的縫隙直接影響到人的機體。哪怕你的窗子是完全關著的,從窗子進來的風就足以讓你的頸椎僵硬起來了。」
我在他的頸椎部位做了一些推拿,又扎了針,頓時,他的頸椎就不疼了,精神也提起來了。我說:「你回去把家裡搬一搬,床頭別靠窗就行了,不然要不了多久又得犯。」他連聲點頭,說:「我回去就搬!回去就搬!」大概兩個月後,我打電話給他做回訪,他接到電話,感激得不得了,說自從把床挪了一個位置至今,他的頸椎從來沒有出過什麼問題,而且晚上睡覺也睡得很香了。
在這裡,我鄭重向大家建議:夏天吹空調,千萬不要對著自己的後頸窩吹。
2. 頸椎、腰椎有病,後溪穴百用百靈2009-01-12 11:09:39 來源: 僅供學習和研究,部分內容不保證與正版完全一致,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如果覺得電子書資料不錯,請購買紙質書籍 顯示次數:847 作者:武國忠堅持一天這樣做下來,肯定到了下班的時候腰不會酸、脖子不會累,眼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緩解。每天堅持這麼做下去,首先是腰椎、頸椎輕鬆挺直,同時,你會發現眼睛也比以前好使了。
以前,頸椎病是40歲之後人的專利,但現在不是了,20~30歲的頸椎病患者到處都是,我甚至見過得頸椎病的小學生!原因很簡單:伏案久了,壓力大了,自己又不懂得怎麼調理,所以頸椎病提前光臨了。
陽氣不足,人就會未老先衰,這是當今生活中多數人面臨的一個特別嚴重的問題。
當長期保持同一姿勢伏案工作或學習的時候,上體前傾,頸椎緊張了,首先壓抑了督脈,督脈總督一身的陽氣,壓抑了督脈也就是壓抑了全身的陽氣,於是,久而久之,整個脊柱就容易變彎,人的精神也差了。
人的精神,不是被腦力勞動所消耗掉的,而是被錯誤的姿勢消耗掉的。
這一系列問題,都出於同一原因,那麼,通過一個穴,也就可以全部解決,這個穴就是後溪。後溪是小腸經上的一個穴,把手握成拳,掌指關節後橫紋的盡頭就是該穴。這個穴是奇經八脈的交會穴,通督脈,能瀉心火、壯陽氣、調頸椎、利眼目、正脊柱。臨床上,頸椎出問題了,腰椎出問題了,眼睛出問題了,都要用到這個穴,效果非常明顯。它可以調整長期伏案或在電腦前學習和工作對身體帶來的不利影響,只要堅持,百用百靈。
用這個穴位非常簡單,而且容易堅持。我們坐在桌子旁,把雙手後溪穴的這個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關節帶動雙手,輕鬆地來回滾動,即可達到刺激的效果。
我們想想,當我們坐在電腦旁閱讀文件的時候,手是怎麼放的?肯定是一手不離滑鼠,一手仍在鍵盤上吧,保持這個姿勢不動,人都變僵了。這時,不妨靈活一點,把手解放出來,讓雙手的後溪穴抵在桌沿或鍵盤上,來回滾動,揉一揉,每次刺激3~5分鐘,每個小時刺激一次就足夠了。這是毫不耽誤時間的,因為這時候,眼睛該看什麼還可以看什麼。
大家可以試一下,堅持一天這樣做下來,肯定到了下班的時候腰不會酸、脖子不會累,眼睛在很大程度上能得到緩解。每天堅持這麼做下去,首先是腰椎、頸椎輕鬆挺直,同時,你會發現眼睛也比以前好使了。如果因為忙,總是忘記怎麼辦呢?我建議,甚至可以定個鬧鐘,每隔一個小時提醒我們揉動一下後溪穴。不管忙到什麼程度,我想這麼一點時間還是能抽出來的。因為,這是能真正拯救我們健康的好方法。
凡是到我這裡來看頸椎病、腰椎病的人,我都建議他們這樣去使用後溪穴,效果都非常好,很多病人反映,這樣做比去按摩院按摩頸椎、腰椎要管用得多。有位30歲的白領對我說:「本以為骨骼已經定型,要終生駝背的,但最近感覺背明顯比以前直了。」我說:「當然,年輕人駝背不是因為骨骼定型,脊柱是一節一節的,是活動的,怎麼可能隨便定型呢?關鍵是你背上氣機運行不暢,經脈阻滯,才出現駝背的跡象的,一旦這個氣機通暢了,你的背自然就直起來了!」
我還要特別把這個方法介紹給正在讀書的孩子們。現在的孩子很可憐,從小學到高中,小小年紀就承受這麼沉重的學習壓力,我可不希望他們一輩子都戴近視眼鏡,也不能讓他們在沉重的壓力下失去朝氣,成為小駝背。
我本人也和多數人一樣,每天平均在電腦邊工作的時間是11~12小時,但我到現在,視力沒有問題,頸椎也沒有問題,精神狀況一直很好。其實我沒有獨門絕技,就是受益於後溪穴。
很久以前,我就養成了揉後溪的習慣,隨時隨地,有空就揉一揉。比如,我開車的時候,如果碰見路上堵車,或是紅燈亮了,也會把後溪放在方向盤上來回滾揉幾次,特別舒服。這時候,別人在著急上火,而我在通督脈、瀉心火、壯陽氣、調頸椎、正脊柱、利眼目,受用無窮;一不起急,二不發火,精神振奮,這麼一來,有時候居然覺得堵車也堵得很值!3. 大葯逞神勇,承山滅頑濕2009-01-12 11:11:01 來源: 僅供學習和研究,部分內容不保證與正版完全一致,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如果覺得電子書資料不錯,請購買紙質書籍 顯示次數:672 作者:武國忠 承山穴是我迄今為止發現的祛除困擾現代人健康的最大頑症——人體濕氣的最好的穴位,其效果跟薏米紅豆粥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一次見識承山穴的神威,還是我在學校學中醫的時候。當時,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我們的教室在地下室里,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問題出來了,我感覺兩腿像灌了鉛似的,不想動,身上很疲倦,腦袋也感覺大了、木了,昏昏沉沉地抬不起來。一連好幾天都是這樣。一次下課後,班上有個同學,是北京當時一位著名推拿接骨專家的孫女,她對我說:「你怎麼啦,天天上課就睡覺?」我就把這種難受的感覺告訴了她,這位同學很熱心地說:「我來幫你看看吧!」她讓我站了起來,蹲在我身後,把住我的小腿,雙手拇指各按住我小腿肚子下方正中的一個部位,猛然用力,我當時感覺身上像觸了電似的,一陣劇痛,不由得大叫一聲!等緩過神來後,一下覺得自己頭腦清醒了,也有精神了,腿腳也利索了,一切毛病消失於瞬間。我高興壞了,趕忙問這是什麼絕技,她說:「沒什麼啊,只是給你點按了一下承山。」學醫後,結識了很多高人,再加上自己在臨床上的經驗,我慢慢悟出了承山穴的神奇。當時身上出現那些毛病,主要是因為一天到晚處在地下室那樣陰暗潮濕的環境中,感受了濕邪,再加上學習任務重,心理的疲勞又帶來了身體的緊張。疲勞加上濕邪,人就喪失精神了,好比綿綿秋雨中的樹,枝葉低垂,有氣無力。而承山穴正好有緩解疲勞和驅除濕氣的功效。承山穴,在小腿肚子下方正中,這裡,肌肉分成「人」字形,承山穴就在人字中間。它為什麼會有這些功效呢? 顧名思義,承山就是承受一座山,山,就是我們的人體,人站著的時候,小腿肚子會緊張,承山穴位置是筋、骨、肉的一個紐結,是最直接的受力點。人體這一百來斤,全落在這一點上。山,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我們承受的壓力,每個人又要承受學習、生活、工作的壓力,這些壓力對於一個人來說,都是無形的山,壓力在身上背久了,就會使人感到累,讓人疲勞不堪。這種壓力,承山穴最會幫人承擔,所以說,它是一個為人扶危解難的穴位,無論我們遇到多大的「山」,只要輕輕按壓承山,它都會挺身而出,義務幫我們承擔壓力,緩解疲勞。 我在臨床上經常用雙承山配雙肩井,治療由疲勞引起的腰酸腿疼,有很好的效果。下班累了的時候,我也會用這兩對穴位,為自己消除疲勞。 承山穴是我迄今為止發現的祛除困擾現代人健康的最大頑症——人體濕氣的最好的穴位,其效果跟薏米紅豆粥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是為什麼呢?承山在足太陽膀胱經上,膀胱經主人體一身之陽氣。承山穴一方面是全身承受壓力最多的筋、骨、肉的集結之處,另一方面又是人體陽氣最盛的經脈的樞紐,所以,它能通過振奮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濕氣。大多數人,只要輕輕一按他的承山穴,都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這都是因為體內有濕的緣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時間後,我們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這就是膀胱經上的陽氣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濕邪,正隨著微微升高的體溫向外逃逸。 另外,游泳的時候,一些人的小腿肚子會抽筋,這是因為人在水裡感受了寒濕之邪,這時,只要趕緊揉一揉承山,抽筋的癥狀就會緩解或者消失。 按壓承山穴,是有講究的。前面說的那位同學幫我按壓承山穴,手法相當狠,因為要用來幫我發汗、治病,所以不得不用這樣的重手法來一鼓作氣,驅除病邪。但平時我們生活中用來驅除濕氣、緩解疲勞的時候,就沒有必要如此了。承山穴按上去會非常的酸痛,如果手法重了,人會受不了,所以,揉按承山的時候,我們開頭只能輕輕地按、輕輕地揉,以感覺到酸脹微痛為宜,慢慢地可以加重手法,千萬不要把別人或自己按得劇痛難忍。誰都怕疼,在能保障效果的情況下,應該盡量把疼痛減到最小。 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既可以調動承山穴的能量,又沒有任何疼痛呢?當然有,那就是前面介紹過的「抱住健康」養生法。 很多朋友反映,自從堅持練習「抱住健康」養生法後,腿肚子變得有力了,精神變好了,大便也成形了。尤其是「大便成形」這一項,有人不解,說:「我還沒來得及熬您說的薏米紅豆湯喝呢,怎麼體內的濕氣說少就少了呢?」我說:「『抱住健康』難道就不能祛濕氣嗎?」 我們練習「抱住健康」的時候,腳跟要稍稍抬起,重心要落在腳掌前2/3處,也就是湧泉穴上,這樣一來,我們可以感受一下,受力部位是不是偏於兩腿前外側和小腿肚子?兩腿前外側受力,鼓動了多氣多血的足陽明胃經,能促進人體氣血的通暢;而腿肚子所受的力,正是作用於承山穴。所以,「抱住健康」也是在按揉承山穴,同樣能達到減緩疲勞,驅除體內寒濕的效果。 我們摸摸普通人的腿肚子,會感覺軟軟的,但如果練了一段時間「抱住健康」,再摸他的腿肚子,你會發現變硬了,這就是「抱住健康」自動產生的,小腿不一定會加粗,但是會變得結實。腿肚子硬實了,全身的抗疲勞能力、自動去寒濕能力也就強了,這是因為,那裡有一個無怨無悔的承山穴在辛勤工作著。所以,「抱住健康」的最高境界是不練而無時無刻不在練,因為人體在長期「抱住健康」時,體中不斷體會和調整,已經練就了一套自我強大的自我調節功能,使人體無時無刻不在調動相關大穴的作用。 不要以為這個境界高不可攀。在練習站樁的日子裡,經常摸摸你的腿肚子吧,哪天你發現它比以前硬實了,就說明你離這個境界不遠了。這個境界就是古代平人的境界,成為平人、精神似仙的日子也就不遠了,到那個時候,你再看看自己的身體是一個什麼狀態 4. 每天敲風市穴,健康就會隨「風」而至人體也像大海,波濤萬頃,神秘莫測,風浪無常,我們只要好好體會這幾個「風」字型大小穴位的妙用,即使不能「御風而行」,至少,也可以讓健康隨風而至吧。 我家裡養有一隻小狗,來了朋友它就叫得很兇,還使勁地往前撲,這時我便摸一摸它,從頭一直沿著脖子摸到背部,說:「別叫啦。」它便乖乖地待在人身邊搖頭擺尾。有的朋友也學著我的樣子,摸一摸它,它也馬上變得溫順起來。 見到淘氣的小孩,我也會摸摸他的後腦勺和後背,他就乖了。 很多年齡比較大的病人,以前都是叱吒風雲的人物,如今卻被健康打垮,所以格外憂心忡忡。一般我會在診斷完畢送他們出門的時候,輕輕拍拍他們的後背。往往在這時候,他們會回過身來感激地說:「謝謝您啦,武大夫!」 別看這麼一個小動作,其實頗有深意。在使用時,它實際上調動了三個穴位:後腦勺下的風池、風府和肩背部的風門。這三個穴,歷來都被古代大醫定為一級保護穴位,因為它們是風邪侵入人體的入口。其實,它們不僅僅是風邪的入口,而且還是更多能量和氣息的入口。我們撫摸小狗的時候,它會感到很舒服,並且馬上能體會到我們的善意,這就是一陣風,把它的敵意吹走了。我們撫摸孩子的後腦勺,就是在撫摸他的風池和風府,他能夠感覺到我們的愛心,這陣風吹去了他的頑劣,使他聽話了。對於那些年長的病人,我當然不敢無禮地摸他的頭,但拍拍他的背,正好拍在風門穴上,我把我的祝福和鼓勵化作一陣風,從他的風門送入,喚醒病人的意志,讓他勇敢、堅強、樂觀地面對一切。 把我們自己身體里良好的能量和信息傳達出去吧,其實人人都可以做到,並不需要什麼功夫,就是利用這幾個簡單的穴位,用這麼簡單的動作。 雖說風是百病之長,但同時也是生命和健康的使者。春天的時候,萬物不都要在暖暖的和風裡發芽、生長、開花嗎?風裡自有生機。我們體內也有這樣的和風,只要能調動起來,健康和生機自然會如約而至。 那日常生活中我們怎麼調動這股風來為自己和親朋們送健康呢? 在我們的大腿外側,膽經之上,有一個特殊的穴位,叫風市。特別好找:我們站立雙手自然下垂,中指指頭在腿上所點的凹陷處,就是這個穴。有人說,風市是風邪的市場,這隻說對了一半。市有「雜聚」之義,市場就是各種商品雜聚之所,而在人體的「風市」上,各種風都會聚集到這裡,形成一個市場。市場中的商品,良莠不齊,有貨真價實的好東西,也有假冒偽劣產品。風市也是這樣,除了風邪,還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風,如果用得好,健康自然隨風而至。前一陣子流行敲膽經,有人問我敲膽經究竟有沒有效,我說:「當然有效。不過,膽經屬少陽,有人少陽之氣偏旺,敲膽經就有生髮太過之嫌了,說不定能敲出問題來。」「那該如何趨利而避害呢?」 我說,只要敲風市就可以了。其實,敲膽經中最起作用的是敲風市。它把人體內的風鼓動起來了,也就是鼓動了少陽膽經的生髮之氣。沒有必要把整個膽經都鼓動起來。敲風市是最易於操作的,坐著、站著都可以敲,尤其是當我們感覺累了,甚至連自己都感覺到身體的免疫機能正在下降的時候,敲一敲風市,會馬上變得有精神,而且免疫機能也會迅速提高,因為,風市最能把對人體有害的虛邪賊風拒之門外。 來自海邊的朋友說,海上的風浪最可怕,風浪大的時候,人們都躲在家裡,把船停進海港。但是,也有一些有經驗的漁民,能順著風勢出海,滿載而歸。由於對海上的風浪缺乏充分的親身體驗,我至今未能知道他們是如何順著風勢在海上劈波斬浪的。《莊子》里說「列子御風而行」,是不是與此相似呢?可能也只有幾個小技巧,關鍵要靠心去領悟和掌握。人體也像大海,波濤萬頃,神秘莫測,風浪無常,我們只要好好體會這幾個「風」字型大小穴位的妙用,即使不能「御風而行」,至少也可以讓健康隨風而至吧。5. 神仙也怕腦後風,有風就找風府穴「風門」,顧名思義,不但是風邪的入口,而且是寒、濕、熱等各種邪氣入侵人體的門戶。正是因為我們後脖子這一塊有風府、風池、風門這3大漏洞,所以有句話說得好,叫做「神仙也怕腦後風」,當「虛邪賊風」從腦後偷襲、侵入人體的時候,人輕則傷風感冒,重則中風癱瘓。 冬天出門的時候,很多人喜歡用一條圍巾圍住脖子,圍巾的一頭往背後一搭,顯得很美觀,也很舒適,其實圍巾搭在背後也是有醫理的。圍巾雖小,但它恰到好處地護住了我們身上幾個非常重要的穴位:風府、風池和風門。 我們在後腦的正下方可以摸到一處凹陷,這就是「風府」穴了,是腦部最薄弱的地方之一。風邪襲人,往往從此而入。風府在督脈上,而督脈總督一身的陽氣。如果風邪從此而入,首先傷的就是人的陽氣,使人出現惡寒、發熱、頭項強痛等癥狀。在風府兩側兩寸許,各有一處凹陷,像兩個池子,這叫「風池」,也是風邪的入口,它在足少陽膽經上,風邪從風池進入後,往往會帶來口苦、目眩等與肝膽相關的癥狀。「風門」,顧名思義是風之門,在膀胱經上,人體第二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處,又名熱府,不但是風邪的入口,而且是寒、濕、熱等各種邪氣入侵人體的門戶。正是因為我們後脖子這一塊有風府、風池、風門這3大漏洞,所以有句話說得好,叫做「神仙也怕腦後風」,當「虛邪賊風」從腦後偷襲、侵入人體的時候,人輕則傷風感冒,重則中風癱瘓。 我們脖子上的圍巾,會把後頸窩上的風府、風池護住,而它往背後搭著的那一頭,會把風門給蓋上,雖然冬天我們身上的衣服已經夠多,但再加這麼一搭,也還是能讓人感覺非常體貼而舒適。這樣一來,腦後風就基本上被拒之門外了。 腦後風果真有如此厲害嗎?有一個病人,得的是慢性頸椎病,找了很多醫生,吃了很多葯,試過各種推拿手法,每治療一段時間後雖有所減輕,但過不了多久又複發了。他找我的時候,我深知常規的治療對他沒有什麼好的效果,因為他頸椎病的病因未除,要不了多久還得複發。於是我跟他聊天,聊他的工作、生活,他的工作輕鬆而體面,而且不需要長期伏案,不太可能是導致頸椎病的病因,後來,他無意間說出他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頭正對著窗子。我眼睛一亮,找到答案了!原來,他晚上睡覺的時候,風從窗口進來,從他的風府、風池或風門入侵體內,久而久之,既傷了陽氣,又留下了寒邪,可不就有了頸椎病嗎? 他說:「不會吧?除了夏天,我一般不開窗子睡覺啊,通常我只把窗子開一條縫兒,透透氣。」 我說:「窗戶是進氣的,中國有句老話「針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風」,這種空氣的流通會順著窗戶的縫隙直接影響到人的機體。哪怕你的窗子是完全關著的,從窗子進來的風就足以讓你的頸椎僵硬起來了。」 我在他的頸椎部位做了一些推拿,又扎了針,頓時,他的頸椎就不疼了,精神也提起來了。我說:「你回去把家裡搬一搬,床頭別靠窗就行了,不然要不了多久又得犯。」他連聲點頭,說:「我回去就搬!回去就搬!」大概兩個月後,我打電話給他做回訪,他接到電話,感激得不得了,說自從把床挪了一個位置至今,他的頸椎從來沒有出過什麼問題,而且晚上睡覺也睡得很香了。 在這裡,我鄭重向大家建議:夏天吹空調,千萬不要對著自己的後頸窩吹。6. 印堂發亮,就是福相如果一個人的氣血一直都很充足而且順暢,那麼,他的額頭則是鋥亮發光、血色勻和,而且很飽滿。這就是人們經常說的「天庭飽滿」,這種相貌是福相,這種人也必然很聰明。反之,他的額頭則會隱隱發暗,也更容易起皺紋,這就需要長期的調養了。 有一些因意外而脫臼或骨折的病人,在我為他們接骨治療後,我往往會跟他們聊聊天,寬慰一下他們。很多人這時就告訴我說:「我出事那天早上照鏡子,發現自己印堂發暗,結果果然就倒了這麼個霉!您說這是不是巧合?印堂發暗真的就不走運嗎?」 這真是一個好問題!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人這麼問。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印堂飽滿發光的人所謂「運勢」好,印堂發暗的人所謂「不走運」,其實這是有醫學根據的。印堂,就是我們兩眉之間的那個小區域。這裡非常敏感,我們可以用一根手指離著幾毫米指著此處,不碰著,這裡都會有感覺,時間長了,還會眩暈。印堂為什麼如此敏感?因為,印堂這一區域,是人體幾條重大經絡的彙集之處:足太陽膀胱經起於內眼角,足陽明胃經起於鼻旁,都要經過印堂,任脈也要從印堂正中穿過。我們知道,膀胱經主人一身的陽氣,任脈主人一身之陰,胃經多氣多血;而且,前額還直接對應於人的足陽明經。不僅印堂,而且包括人的整個前額,都是人體氣血情況的一個外在標誌。 按照我的經驗,從印堂可以看出人體短期內的氣血狀況,從額頭可以看出人體一個較長時期內氣血的情況。 當我們氣血充盈的時候,印堂會很飽滿;當我們氣血運行順暢的時候,印堂會微微發紅。反之,氣血不足的時候,我們的印堂會微微下陷,氣血運行不暢的時候,印堂就要發暗了。所以說,印堂下陷、發暗的時候,就是我們體內氣血不足或不暢的時候。氣血影響我們的應變能力、形象氣質和情緒,繼而決定我們是「走運」還是「倒霉」。 氣血不足或不暢的時候,人會變得稍微遲鈍一些,對外界環境的反應能力會差一些,因此,很容易出意外。比如開車的時候,明明看見前面有輛自行車橫穿馬路,氣血充足、眼疾手快的人就把車剎住或巧妙地從自行車後面繞過去了,有驚無險。氣血不足的人,這時候可能就要打個愣神,結果,0.1秒鐘的耽擱,就出事故了,這不就倒霉了嗎? 氣血不足或不暢的時候,人的氣質也變了,精神頭也少了,親和力也弱了,印堂發青,讓人覺得此人臉上有一股晦氣。這樣,容易給他人帶來不好的印象,從而影響自己做事。氣血好的人就不同了,你瞧他滿面紅光,笑容燦爛,大家都樂意接觸他,跟他做朋友,好運自然也就由此接踵而來了。 如果一個人的氣血一直都很充足而且順暢,那麼,他的額頭則是鋥亮發光、血色勻和,而且很飽滿。這就是人們經常說的「天庭飽滿」,這種相貌是福相,這種人也必然很聰明。反之,他的額頭則會隱隱發暗,也更容易起皺紋。這就需要長期的調養了。天生氣血充足的人,額頭都會很寬,而且會越來越寬,這就是人們經常說的「哲學家式」的額頭,這種人會有超乎常人的智商、精力和意志,我們看毛澤東主席,還有香港的霍英東老先生、錢學森老先生不就是這樣的額頭嗎?寬額頭的偉人、企業家、科學家比比皆是,他們先天過人,當然,因身體虛弱或遺傳因素而脫髮或禿頂也會造成額頭越來越寬,這又另當別論了。其實,我們一看就能分辨出來。這些人的寬額頭,一般不夠飽滿鋥亮,或者血色不勻,或者皺紋布滿,根本不是氣血充足所致。 如果朋友們發現自己屬於氣血充足型的寬額頭,那麼恭喜你,你先天過人,好好努力吧!不過,你如果稍不注意,也會有印堂發暗的時候,可得小心啊。當然額頭窄一點也沒關係,後天還能補救的,只要你的印堂一直飽滿紅潤,同樣可以身心健康,一帆風順。 當然,如果印堂或額頭過於發紅,不該紅的時候紅了,紅得不正常,那也不是好事。 有一位著名的體育教練,60多歲了,有多年的慢性病,整個前額布滿皺紋,卻紅得很厲害。這就是不正常的紅了,其實這是陽明經有熱的標誌。我在給他治療後,囑咐他平時沒事就用手指推一推印堂,從下往上推,這樣既可以改善全身的氣血,又可以清陽明經之實熱。而對於陽明經的實熱不明顯的人,我則不建議這麼做。那肯定有人問了:「那我們一般人該如何做才能使印堂不至於晦暗呢?」很簡單,只要我們保持歡喜心,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不要皺眉就行了。眉頭一皺,印堂不就擰起來了嗎?那樣的話,氣血也就擰起來了,弄不好,一切都得擰起來。 上醫治未病,中醫治將病,下醫治已病。其實,我現在治療的全部是「已病」,而且有很多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已病」。我與其一個病人一個病人地進行治療,還不如教他們學會如何不生病呢! 所以,在我從醫約20年的某一個時期,我暫時離開了心愛的診室,按照《黃帝內經》的教導,「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此之謂也」。目的就是苦苦尋找一條真正屬於古人所說的「大醫」的路:我不僅要讓病人把已經擰住的氣血重新解開,把已經發生的傷痛重新撫平,還要教人們從一開始就別把氣血擰住,別讓傷害發生。 我學習和探索的過程是曲折和艱難的,收穫當然也非常豐富。如果要問我最大的心得是什麼,我得說:「首先你不能讓印堂擰住了,無論遇到什麼事情,讓我們舒展著眉頭,眉清目朗地去面對吧!」第三章-千方易得,一訣難求。第三章 千方易得,一訣難求。生甘草湯解藥毒,請臟腑;參杞鹿龜酒補陰陽元氣;皺皮滋陰補陽,這不就是濃米湯/米油嗎?九蒸九晒黑芝麻,這東西估計要有閑的人才能搞得起來,同時這裡也提到了情緒的影響,不得不說比較少見,或者我見得不多;拿捏揉放肩井,仍然提到了意念對湧泉這一井底以及整個身體的作用,無意討論,無意冒犯,僅引用Stuart Chase 如下語言For those who believe, no proof is necessary. For those who don"t believe, no proof is possible.至於我是相信還是不相信,坦白說我不知道,可支持雙方的事情都遇到過。捏積,雙手同時捏起脊背兩邊的皮肉,沿著一個方向捏,每三下市斤向上提一下,捏三提一,在某處看到過一個更簡單的辦法,軟棒球,或者叫壘球,放床上,在脊椎上滾;捏積七歲前從下往上,七歲後從上往下,不知道這個七歲三是怎麼算的,虛?周?扭腰轉腰迎風擺柳。養生的最高境界是應變,是不是最高不敢說,應變是件好事倒可以確定,至於是每天只吃一頓早餐還是只吃兩頓不吃晚餐或者還是三餐照舊,那還是要看自己。
1誰說良藥要苦口,生甘草作孝心湯:甘草可調和諸葯,解百葯之毒,調和五臟六腑滌盪臟腑中的病氣。甘草熬成湯能調養脾胃。如果病人服藥過多可用生甘草20克煮兩次,當茶喝。
2讓父母永遠不老的酒——參杞鹿龜酒:人蔘15克,枸杞30克,龜膠板16克,鹿角膠24克,黃酒兩升。把人蔘片枸杞倒入一升黃酒,泡20天倒出過濾,在藥渣中再倒入一升黃酒泡10天過濾,兩次藥酒合在一起,在加入龜板、鹿角,當龜板膠鹿角膠融化後就做好了。每天早上喝一小杯。
3粥皮滋陰又補陽,處處留心皆健康:
4九蒸九晒黑芝麻——道家密傳的「養腎食療」法:腎主水,其色黒,黑芝麻是黑色的,養腎佳品莫過於黑芝麻。將三升(大約4斤)洗凈,放在籠上蒸熟,晒乾,再蒸,晒乾,反覆九次,芝麻皮脫落去掉,炒香搗300次,用白蜜或棗糕調和做成2厘米的丸子,每早用米酒黃酒送服一丸。
5肩井提氣血,陽氣耀全身:揉肩井可提神醒氣,激活生命泉水讓您身心得到滋養。井口在肩井、井底有湧泉。
6誰沒有為父母的疾病揪過心——脊背一捏百病不得:雙手同時捏起脊背兩側的皮肉,沿一個方向捏,每捏三次往上提一次。高血壓患者要從上往下捏。
7七歲一下往上捏,七歲以上往下捏。
8像南懷瑾一樣迎風擺柳——活到90歲的養生之道 :雙手叉腰輕輕搖動身體。
9每天只吃一頓——養生的最高境界是應變:第一種方案,只吃一餐,就是只吃早餐並且是素食,每周一兩次。第二種方案一天吃兩餐,晚餐不吃。可天天進行或隔幾天一次。第四章-當代人的通病是體內濕重。先說說怎麼做飯,煮,濾,蒸。不探討蒸有幾種方法,前面說的這個能利水又無濕的做法是大量水煮米,煮開後濾掉水,干鍋弄熟。如果用電飯鍋呢,就只是把多餘的水濾出來,什麼叫多餘的水,還用不用剩水,或者,我用電飯鍋開蓋是不是一樣?哦,開蓋可能真的是生的。或者乾脆熬粥。焦黃的鍋巴加上米湯,是不是好東西不知道,總有人不適合倒是真的。海鮮寒濕,吃的時候要配姜、白酒/黃酒,配啤酒也是沒辦法,出去要豪飲,這是人情世故,為了健康和周圍人格格不入該怎麼辦?關於游泳和冬泳這個問題,游泳還是比較喜歡,至於冬泳嘛,再見了您吶,不奉陪了,那麼看來我屬於大多數中國人那種咯。薏米紅豆粥祛濕健脾,加加減減又有好事,煮起來也不難,說了那麼多方法,不如直接說咋熬大碴子(玉米粥)就咋熬這個,其實挺想問問的,有沒有能當茶泡的,在外邊上學住宿舍的有點大功率電器都屬於違禁,煮粥?開玩笑呢。第四章 當代人的通病是體內濕重 1.會吃飯,您就生不了病 2.家裡做的飯最香——炒黃的米和鍋巴是世上最好的開胃湯 3.痛風的「報應」 4.濕邪無處不在,細節決定長生 5.每天薏米紅豆粥,全家健康樂悠悠 6.再說薏米紅豆粥,隨症加減百病休第五章 養生的最大玄機。總結一下,要知道自己是什麼體質,這種自行判斷的方法Google/Baidu書店都沒問題。口苦偏執心浮氣躁是心腦血管病的三駕馬車,然後怎麼辦,這裡也沒明確說,或者我看得太急沒有看到。明醫真葯好病人,怎麼現在感覺這三種都不好找。腎旺人旺但是咋旺?高血壓分寒熱;派兵反映不會使人疲勞,但是現在的過量信息衝擊之下,幾個人能判斷出疲勞是想像的還是真實的。「傾聽內心深處的聲音,選擇最有感觸的一種,全心投入其中。」同樣,鋪天蓋地前後矛盾又各自說得很有道理的各種信息覆蓋打擊過的人們,也希望能夠聽見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只是,忘掉那些亂七八糟的雜訊並不容易
第五章 養生的最大玄機
1養生最大的玄機是明白自己是何種體質:
2老怕傷寒少怕癆:
3腎氣旺,人就旺:
4口苦、心浮氣躁、偏執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三大表現:
5高血壓要分寒熱治才有效:熱性高血壓臉紅紅的,有時眼也會紅紅的。是肝陽上亢,陽氣上沖頭部。可瀉肝火,血壓就下來了。可找到肺經上的中府、雲門進行按摩。寒性高血壓的臉叫「地臉黃」,面色晦暗,烏黑髮暗,發黑髮青。體內有寒,寒可收縮血管,血壓升高。可用歸附地黃丸,寒邪驅除,血壓自然將下去了。
6越餓吃東西越香:
7什麼是真正的排毒反映:產生反映是有疲勞感,不是排毒反映,沒有疲勞感,是排毒反映。
第六章 養生如果有節,可與天地同壽
1入鄉隨俗,豆腐開路——治療水土不服的千金秘方:每到一處都先吃豆腐。
2每個女性都可以環肥燕瘦——養胃健脾就是美麗的根本:艾灸關元、三陰交。關元在臍下三寸,三陰交在小腿內側
3治脾胃就可安五臟:
4千杯不醉葛藤花:葛花10克,泡水喝。醒脾護肝。
5秘密養神法——補腎良方:傍晚5——7時,深呼吸,凝神于丹田中5—10分鐘。
6頭頸向後,人永遠不會佝僂:坐井觀天養生法,身子做直雙肩向後收,頭頸部盡量向後。做一下瑜伽觀想:天空是湛藍的,一望無垠,沒有一絲塵埃,只有明亮的陽光盡情流淌。我吸進的氣就是從這高高的天上來的,他進入我的鼻腔,穿過我的氣管,到達我的肺,給我的身體帶來天空的能量,帶來陽光的能量。他溫暖我的臟腑,滌除我身體里的一切污穢。這時我們會感覺前頸、胸部腹部有強烈的拉伸感,接著呼氣,觀想體內的污穢隨著濁氣呼出體外,墜入塵埃。拉伸感漸漸放鬆我們感覺任脈通暢,心胸寬闊,腹部柔和。我們心裡寧靜舒暢,在這種心情中,讓我們開始系的一輪吧!第六章 養生如果有節,可與天地同壽。節是節制,是節氣是時令,大自然是什麼時候給,我們就什麼時候吃,也就是去他的反季節,去他的冬天西瓜。多接觸有生命力的東西,自己的生命力會變強。水土不服,吃當地豆腐。春夏養陽別貪涼,節日養心,天人合一就是與大自然交換生機於萬事萬物取陽氣。幾年前,我去南方看望一位中醫同修。這位同修在那一帶頗有醫名,他的診室外面,總排著長長的隊。在他那裡,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他每次對病人進行完望聞問切後,會對病人說:「我看看你的牙齒。」病人當然要照辦,於是呲著牙讓他檢查。「嗯,好,你現在把上下門牙對上,對齊,然後把嘴唇合上,嘴唇兩角上翹,做出微笑的樣子我看看。」病人照辦。他看了看,高興地點了點頭,說:「好啦!」然後開方子。
這是什麼檢查?我從沒見過,也從沒聽說過。到了晚上,我就問他。他笑了,說:「這不屬於診斷,這是我的一個小試驗。我是想證實一種說法。你瞧,我這樣是不是更好看?」說著,他把自己的上下門牙對齊,抿嘴一笑,嘴角翹起。我一瞧,覺得還真好看一點了。他的臉本來是圓中帶扁的,這下略微長一點,也略微方一點了,因為下頜骨稍微突出了一些,就彌補了他面部一些小小的缺陷。
朋友說,這是他從中醫古籍里找到的一個改變面貌的訣竅兒。人有上牙和下牙,古人云「上牙是天,下牙是地」。平時,我們上下牙相合的時候,要麼是上牙包住下牙,這叫天包地;要麼是下牙包住上牙,這叫地包天。一般來說,天包地的人比較多,地包天的人比較少。如果我們用上門牙頂著下門牙,讓它們對齊,這就叫「天地相合」。這個動作,會調整人的下頜骨,使人面容的下部端正飽滿,達到人們常說的「地角方圓」。
天地相合的時候,我們把舌頭抵住上齒的齒齦,嘴呈抿嘴微笑狀,兩個嘴角翹起,連帶頭兩側肌肉上提,用意念感受有一股氣彙集到頭頂百會穴,這叫「真陽聚頂」。這樣我們的面容就呈現出最佳狀態了。只要我們在沒事的時候經常這樣做,保持這種狀態,久而久之,面容就會改變,變得飽滿、方正。由於頭是諸陽之會,嘴角提起來後,全身的陽氣也會隨著被提起來,匯聚到百會穴,這又可以迅速提升人的陽氣,使人變得有精神。由於舌頭一直是抵著上齒內齒齦的,所以過不久就會產生很多津液,等津液積累到一定量的時候,徐徐咽下,體會津液灌溉五臟六腑並一直滋潤到丹田的感覺,這叫「玉液還宮」。於是,這個動作在生陽的同時,又有補陰之功了。
相由心生,說得具體一些,可以說,人的面容是頭面上各條經絡的相互牽引、相互妥協的最終結果。說得更明白一些,面容是一身之陰陽作用的產物,其中陽佔主導,因為頭上以陽經為主,陰為其次。所以,練習這個養生方法,就是先通過上下門牙的相合端正面容,再通過「真陽聚頂」後提昇陽氣,最後通過「玉液還宮」來滋陰。這樣,已經端正的面容就在陰陽二氣的交互濡養下慢慢固定下來了。
「從你觀察的那些人來看,是否所有的人只要把上門牙和下門牙一對,天地相合,臉就會變端正嗎?」我問。
「基本上都是的。」朋友高興地說,「這種觀察,我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了,只有極少數人不行。因為臉型主要取決於下頜骨嘛。南方人的臉,普遍比較小,尤其是男性,臉小了就不太好看了,只要下頜骨這裡稍微調整一下,臉型就變了。所以我每看到一個人符合這個規律,就會非常高興。如果有些人照這樣做後面部改觀非常大,我就把這一招教給他,讓他變好看一點。結果有人打電話給我說,他忍著兩腮的酸脹,才堅持了3天,就覺得自己變帥了,你說神不神?」
那一夜我高興得幾乎睡不著,幾次從夢中醒來都發現自己的上門牙和下門牙是對著的。倒不是因為學會了這麼點中醫的不傳之秘,而是因為今天的經歷讓我更堅定了這樣一個信念:人,是能改變自己的健康、命運、面容的,只要他有緣,只要他用心!
第七章 治病還是救命。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心藥是第一大葯,心理作用很明顯,這已經不止一次在不止一地提到過。養心要養神,心神節制。雙手搓熱按摩臉,美容秘方。養胃健脾,艾灸關元三陰交。治脾安五臟,17-19點凝神丹田補腎良方。頭頸向後,恨久恨經典的招數。這是上古《黃帝內經》中的養生要訣。在中醫里,「正氣」指人本來具有的維持健康和抵禦外部致病干擾、侵損的能力,是人的天賦所秉;「邪」,即是引發疾病的內、外部誘因,譬如外部的「風邪」、「寒邪」,以及內心的「不正之念」,所謂「邪之所湊,其(正)氣必虛」。後來「正氣」一詞被歷代人引申化用,逐漸定義為「光明正大之風氣」,如南宋文天祥在《正氣歌》中說:「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無論古今,謂之「正氣」, 其意義都發源於《黃帝內經》,都表:純正、正義、維護健康美好、不容干犯的凜然之氣。「正氣」代表歷史的車輪、代表天地運行的趨勢,它存乎天地、存乎人心,也必然存乎當今之企業。
正氣與病邪是疾病發生過程中的一對基本矛盾。在多數情況下,邪氣之所以侵襲人體而發病,是因為正氣虛弱,抗邪無力。正氣不足是發病的前提和根據,居於主導地位。這是中醫發病學的一個基本觀點。人體臟腑功能正常,正氣旺盛,氣血充盈流暢,衛外固密,外邪難以入侵,內邪難於產生,就不會發生疾病。故《素問遺篇·刺法論》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當人體臟腑功能低下或亢進,正氣相對虛弱,衛外不固的情況下,或人體陰陽失調,病邪內生,或外邪乘虛而入,均可使人體臟腑組織經絡官竅功能紊亂,發生疾病。《素問·評熱病論》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靈樞·口問》說:「故邪之所在,皆為不足。」《靈樞·百病始生》也說:「此必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所以說,正氣不足是疾病發生的內在根據。正氣在發病中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正虛感邪而發病:正氣不足,抗邪無力,特別是肺與皮毛功能低下,衛氣虛弱,外邪得以乘虛侵襲人體。2.正虛生邪而發病:正氣不足,臟腑功能失調,氣血津液的生成、運行、輸布障礙,不僅可產生痰飲、水濕、瘀血、結石等病理產物性病邪,還可導致內火、內寒、內濕、內燥、內風等內生五邪的發生。 3.正氣的盛衰決定著疾病的輕重與預後:正邪交爭後,雖正不勝邪而發病,但相對來說,正氣充盛的患者發病輕,病位淺,病程短,預後良好;而正氣虛弱者,發病重,病位深,病程長,預後差。如正氣虛甚,則不能消弱、中止邪氣侵害,造成慢性病證遷延不愈,或遺留不同程度的後遺症,甚至病情惡化而死亡。正氣在發病中的主導地位還表現在單純虛損性病證的形成上。由於先天稟賦不足,後天營養不良,勞體耗神,年老體衰等因素,導致臟腑組織器官等的形態結構缺損、功能低下、氣血津液不足,就會形成以正氣不足為主要或完全表現的疾病,如某些小兒發育遲緩、男女不育不孕、產婦缺乳、臟器脫垂、老年皮膚乾燥等。所以,自毀長城是造成:"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的主因.腐敗必然要造成失敗.
推薦閱讀:
※《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讀書筆記隨筆二
※健康之路20160820:捏捏打打享健康(四)【視頻+筆記】
※Python數據分析學習(1)
※【參考筆記】索達吉堪布《勝道寶鬘論》傳承與開示(一)
※思維導圖筆記的活用和與傳統線性筆記的比較
TAG: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