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國》謀士的故事談應聘面試

職業經理人在整個應聘過程中,面試無疑是最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環,事關成敗。但由於主考官的性格、專業水平不同,以及各企業的企業文化和管理理念的差異,求職者依然感到難以應付。歷代謀士謀求發展,無不將「一等謀士為帝師,二等謀士為帝友,三等謀士為帝臣」奉為圭臬,這個宗旨仍可為現今的職業經理人應聘所借鑒。一、諸葛亮諸葛亮以著名的「隆中對」順利通過第一次面試,使劉備「待孔明如師,食則同桌,寢則同榻,終日共論天下重任」,一舉得到重用。諸葛亮無疑是《三國》謀士中面試最成功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水鏡先生「卧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言和徐庶的舉薦。徐庶的謀略已使劉備佩服得五體投地,而在談及諸葛亮時,徐庶竟然說自己與之相比「譬猶駑馬並麒麟、寒鴉配鸞鳳耳」。可見名氣(或既往成功業績史)在面試中相當重要,往往會使主考官先入為主。2、仿照周文王見姜子牙之典故,使村夫先唱其所作歌曲打動劉備,歌詞內容顯示其高深莫測。3、須讓劉備三顧才和其見面,提高其自我身價和考查劉備訪賢決心。4、面試時注重儀錶、著裝。《三國演義》形容諸葛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5、面試時作了充分準備。諸葛亮在作著名的「隆中對」時,曾命童子取出畫一軸掛於中堂,說「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圖也」,可見諸葛亮是為面試作了精心準備的。6、面試者對企業的規劃取得企業領導人的贊同。「隆中對」三分天下論得到劉備同意,諸葛亮指出曹魏和孫吳都已成氣候,若興漢室需先成鼎足之勢再圖中原,令劉備如大夢初醒頓開茅塞。二、龐統龐統的面試是非常失敗的,致使其職業生涯走了一段彎路。1、在孫權面試時,因為他「濃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孫權本來就心中不喜。加上他性格恃才傲物,出言不慎,說其才學「不必拘執,隨機應變」(簡直無所不能)、「與公瑾大不相同」(破壞周瑜在孫權中形象),被孫權視為狂士。雖有連環計之功,被棄之不用。2、在劉備面試時依然不改,「統見玄德,長揖不拜」,劉備「心中亦不悅」。龐統又不肯拿出諸葛亮和魯肅的推薦信,即便有水鏡先生「卧龍鳳雛」相提並論一說,劉備還是派他去做耒陽縣令。3、後來龐統不得不採取了半日處理積壓百日余的公務的方式,來展示自己的才能,才被劉備拜為副軍師中郎將。從龐統兩次面時失敗可以看出其不能克服自己的性格障礙,去和主考官很好的溝通與交流。尤其第二次面試時,仍採取「欲以才學動之」的策略,不拿出推薦信是因為「若便將出,似乎專籍薦書來干謁矣」,又有自尊心在作怪的因素。三、陳宮和徐庶二人一去一留,是他們對企業領導人看法所致。1、陳宮曹操刺董卓失敗後,於逃亡途中在中牟縣被捕。陳宮在曹操慷慨激昂地宣稱謀刺董卓是「欲與國家除害」,回家鄉則要「發矯詔於四海,使天下諸侯共興兵誅董卓」時被其所感動,他毅然放棄了向董卓邀功請賞的機會,拋棄了縣令職務,連夜與曹操一起出走。後因曹操由於疑心病重,殺死了呂伯奢全家八口,又有意殺死呂伯奢本人,並宣稱「寧使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使陳宮認為曹操「原來是個狠心之徒」,最後「棄而他往」。2、徐庶徐庶面試時也是作了精心準備的。首先,徐庶初見劉備時先以歌「山谷有賢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來打動劉備,「玄德暗思,此人莫非水鏡所言卧龍、鳳雛乎?」,可見其唱歌水平和歌詞內容是有點意思的。仿照的也是周文王見姜子牙模式。其次,徐庶見到劉備後,出主意讓劉備將坐騎的盧馬先妨過別人後,自己再騎,用以試探劉備為人。劉備說,你剛到此就不教我正道,卻教教我損人利己,不敢領教。徐庶說「向聞使君仁德,未敢便信,故以此言相試耳」,後其留下充當劉備軍師。由二人例子可以看出,職業經理人和企業領導人的世界觀與價值觀一致,也是非常重要的。對很多事情的看法不一致,職業經理人即使勉強留下來就職,企業領導人也不可能言聽計從,合作不能長久。此二人是深諳其中道理的。四、二荀、郭嘉等曹操在事業剛起步時(企業發展階段)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招聘,共招進來荀彧、荀攸、程昱、郭嘉、劉曄、滿寵、呂虔、毛玠等八名謀士。就面試來看,曹操對荀彧的面試是比較認真的,「操與語大悅」,認為荀彧是「吾之子房也」。其餘人的面試,有點「蘿蔔快了不洗泥」的意思,來了就用。這是因為曹操事業剛起步,人才短缺,況且又有這些人相互推薦,一個人不差,「人以群分」,其他人也不會差到哪裡去。除了荀彧在面試後,一步任職到位,得到曹操信任與重用,其餘都是逐漸在工作中嶄露頭角。曹操第一謀士郭嘉,在曹袁大戰前夕,發表的著名「十敗十勝」論,詳細分析、對比了曹袁雙方實力,顯示了其過人的才華,逐漸得到曹的重用。由此可見,面試雙方如不了解透徹,會影響求職者職位。五、賈詡《三國》謀士中,賈詡是很特殊的,他不僅足智多謀,並且是跳槽高手。無論在哪個企業就職,都能做到讓企業領導人接納自己並言聽計從,實屬難得。賈詡以其自身的絕對實力,似乎不需要經過面試,基本上是他在選擇別人。其很多計謀都是公私兩便,在規劃企業時,也規劃自己的人生。《三國演義》中賈詡唯一一次面試是在張綉第一次降曹時,「操見詡應對如流,甚愛之,欲用為謀士」,賈詡以張綉言聽計從,「未忍棄之」的理由拒絕了。賈詡為了自保,先是勸李、郭二人取長安。後是收拾李、郭混戰殘局,決定投張綉。在勸張綉舍袁紹二次降曹操時,雖有曹操使者劉曄說項在先(劉先見賈,可見賈對雙方的重要性),賈詡對曹操的接納和能給予的待遇已心中有數,使勸說帶有傾向性。但其對袁紹「兄弟尚不能容,何能容天下國士乎!」和「從操其便有三」的分析也絕對是為了張綉考慮。縱觀賈詡一生,其就業根本不成問題,不經過面試就得到重用和他本身的絕對實力與以往成功業績是分不開的。六、周瑜與二張周瑜被孫策起用是因為二人原本是世家,二人「交情甚密,因結為昆仲」,孫對周的才能知根知底,所以也就用不著面試了。對於周瑜推薦的「江東二張」張昭、張紘來說就不一樣了。孫策先是使人禮聘二人,二人「俱辭不至」,為的是爭取一次面試機會,也是因為孫策沒有出面,手下人一請就出難免被人看輕。結果是,「策乃親到其家,與語大悅,力聘之,二人許允」。周瑜與「江東二張」的聘用是孫策剛回江東的創業階段,這時候使用的人才往往是和創業者有各種關係的人,面試也會不那麼嚴格。七、張松張松雖然被舊主重用,但是卻察覺到以劉璋暗弱的性格,根本不能保證自己所代表的部分益州勢力的利益,同時也不能確保益州的平安,勢必很快就會被其它割據勢力所吞併。因此他決定另擇新主,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1、曹操面試時,張松選擇的時機不太好。《三國演義》說「原來曹操自破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飲宴,無事少出」,大凡人在得意時是不大聽得進別人意見的。加之張松「人物猥瑣」、「語言衝撞」,使得曹「拂袖而起」,面試不歡而散。從張松賣弄過目不忘的才能來看,他也是有些自負的。2、劉備面試時,張松吸取了教訓,及時調整了面試策略,不再出言莽撞。說劉備「便代正統而居帝位,亦非分外」,甚至有些奉承了。結果雙方一拍即合,應聘成功。張松的例子和龐統有些相象,都是自恃才高,不把主考官放在眼裡,致使第一次面試失敗。不同的是龐統本性難改,第二次又受挫;而張松克服了自己性格缺陷,及時作出了調整。八、陸遜陸遜是《三國》後期重要謀士,曾被兩次拜將,未經面試就得到重用,重要原因是得到重量級人物推薦。九、姜維姜維的面試比較特殊,因為是從敵國招攬人才,諸葛亮不可能約他過來面談。但諸葛亮在雙方相拒中從三個方面對其進行了考察,也是面試的一種形式。1、謀略:諸葛亮在取天水時曾派蜀將詐稱魏將求救,想賺得魏兵出城,好乘虛而入。此計被姜維識破,並將計就計,使諸葛亮驚問「此是何人,識吾玄機?」。2、武藝:《三國演義》中姜維首次出場時力敵趙雲。3、諸葛亮觀姜維帶兵評價道「兵不在多,在人之調遣耳,此人真將才也」。評價極高。經過多方考察,諸葛亮亮決定收服姜維,將平生所學傳給姜。總結與分析從《三國》眾多謀士形形色色的面試中,我們可以總結分析出以下有益的東西:1、名氣的重要性:諸葛亮在未出山時,沒有任何業績,無從考察,起用他要冒極大風險(安知不是紙上談兵?)。他應聘成功主要依靠的是名氣和別人的評價,類似的還有龐統。但目前企業領導人把企業重任賦予一個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新手可能性不大,此類型不好效仿。對與既有名氣又有工作經驗的,應聘成功率可大大增加。2、一份很好的簡歷是面試前必須準備的,賈詡是其中代表。《三國》謀士面試時,雖然沒有書面簡歷,賈詡以過去良好的業績,書寫了一份眾所周知的簡歷。3、名人推薦是可取的方式。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大多數謀士是得到過名人推薦的。名人對人才的識別力是超過常人的,況且名人結交的也不會是一般人,等於為企業選才把了第一道關。企業在招聘高級管理人才時,通過好的獵頭公司來做中介,對企業和求職者來說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起到名人推薦同樣的效果.4、面試時未能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職務不能一次到位,須在後續工作中多次展示自己,才能有可能獲得升職機會。5、毛遂自薦型(目前應聘多採取此種方式)如徐庶、張松,企業能給予的考察期較短,不象名人推薦型可逐漸展露才華。被錄取者應在短期內為企業作出突出貢獻,獲得企業的認同。6、克服自己的性格缺陷,盡量和主考官作全面溝通,展示自己的全部才能,避免象龐統、張松那樣面試失敗。7、企業文化(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業領導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和自己的人生觀吻合是必要的,求職者應對應聘企業的文化事先有所了解,否則就職後會顯得格格不入。8、主考官不能以貌取人,也不能在話不投機時放走人才,否則會使企業損失潛在收益。如果曹操錄用了張松,就極有可能收取西川五十四州,「三國鼎立」的故事也許就要改寫。
推薦閱讀:

【面試真經·2】怎麼面試自我介紹
求職季|面試官愛問哪些問題?
十則笑話:去應聘,經理對他說:給你一句話的時間決定你的去留
作了五年的面試官,聊聊自己關於選人用人的一點想法
測應聘,搖得(鼎)之(未濟)卦,請斷能中否。

TAG:三國 | 故事 | 面試 | 謀士 | 應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