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沒人寫 大家不想寫兄弟相殘的事
《箭在弦上》編劇九年 資料圖本文摘自鳳凰網 作者:九年/史川楠 原題為:抗日劇《箭在弦上》編劇九年:抗日電視劇這麼多,都是被逼的2013年9月,鳳凰網對話編劇九年先生,共同探討「中國人的日本觀」。九年是熱播抗日電視劇《箭在弦上》的編劇。他認為,這兩年,總有人說抗日劇如何火,這是一個理解誤區。九年說,在各個國家,戰爭題材的電視劇都是很受觀眾歡迎的。當下中國戰爭題材的電視劇是給逼到抗日劇上的,因為別的題材很多都不能寫。以下為對話節錄,文中標題為編者所加。(對話主持:史川楠)觀眾會影響抗日劇的創作鳳凰網:你個人對日本的印象如何?九年:對日本的了解,主要來自於電影和電視劇,和其他文藝作品。比如像《小兵張嘎》、地雷戰、地道戰等。這兩年因為自己要創作抗日劇,就會查閱關於這段歷史的史料。以前通過影視劇了解到的日本人印象,都是比較猥瑣的,比較愚蠢的,比較兇殘的。目前觀眾對日本人的印象,很多都來自於創作者想要給他們一個什麼樣的形象。就是觀眾看到什麼是創作者所決定的。這個可能會使得中國人會對日本人的理解有誤區。鳳凰網:創作者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九年:我在這個作品裡可能要表現仇恨,另外一部作品裡可能想表現愛國主義。創作每一部作品,作者都會根據主題,來設定戲裡日本人的性格。創作者在一定程度上掌握這個主導,但又不完全是。因為不是創作者想怎麼創作都可以,這背後還有一個大環境的問題。環境目前能讓我們把日本人寫成什麼樣?是不是允許你寫出一個完全真實史料上記載的日本人?還有,會不會突破中國人對日本理解的底限?前兩年有一個很不錯的電影,陸川導演的《南京南京》。裡面寫了一個有些懂得反思又有點良知的日本兵。結果那個戲出來,很多媒體對電影作者痛罵一通,還貼上什麼漢奸電影的標籤。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電影,人物寫得很好。只是這樣的日本鬼子在我們以前的影視劇作品裡面沒有出現過,但在這部作品裡出現了,大家忽然一下有點接受不了。所以,創作者告訴觀眾日本人是什麼樣。反過來,觀眾對日本人的印象也影響創作者的創作。鳳凰網:有一種話語權的控制?九年:對。早在延安文藝座談會(編者註:1942年5月中國共產黨中央在延安召開文藝座談會。這次座談會制定的文藝方針產生了重大深遠影響。)的時候就談到,文藝要服從於政治嘛。你不能過格,這個跟我們國家比較特殊的藝術形態和價值觀有關。各個國家都會有特殊,或多或少都會有,我們有跟別的國家不一樣的地方。抗日劇多是被逼出來的鳳凰網:你為什麼會開始寫抗日劇?九年:其實我寫過各種東西,原來寫魔幻題材比較多。這兩年老說抗日劇如何火,這是一個理解誤區。嚴格說來,在世界上各個國家,戰爭題材都是很受歡迎的,不只是中國。但是我們的戰爭題材現在是給逼到抗日劇上了。因為戰爭題材沒有別的可寫,朝鮮戰爭不能寫,越南戰爭不能寫,中印戰爭不能寫。解放戰爭大家不願意寫,就算有人寫,但是也沒人願意寫這種兄弟相殘的事。剩下惟一可寫的就是抗日題材。真是逼到這條路上來了。
鳳凰網:很可能大家很喜歡看戰爭題材的文藝作品。九年:對,你看美國戰爭題材的文藝作品,跟哪打的都有。有越戰,朝鮮戰爭,二戰,伊拉克戰爭,都有。戰爭在全世界都是熱門題材。鳳凰網:美國好萊塢很多戰爭片的價值觀是反戰,反暴力的。九年:這個價值觀我們不主張提。每一個創作者儘可能要在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框架裡面把它做得好一些。至於反戰,也不一定非得這樣。有的可能去思考反人性,有的可能想通過這個戲講一下這個民族需要更多自強和自立,需要一些凝聚力。備註:本文為採訪節錄,欲觀看全文請點擊: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ribenguan/jiunian.shtml
推薦閱讀:
※清軍繳獲明朝武器,比200年後的英國武器先進,鴉片戰爭為何沒用
※二戰圖集:蘇德戰爭之嚴冬
※閑說日俄戰爭中~日本「軍神」乃木希典(上)
※春秋戰國時期戰爭禮儀
※美國為什麼總是喜歡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