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回望忻州老城

2012-01-12 16:36:07| 分類: 忻州之事 |字型大小 訂閱 漫長的歲月流逝了歷史的榮耀,忻州古城消逝的影像里,銘記著卧牛城的遠古傳說,古城樓的千載輝煌,被焚文廟的文化靈魂,秀容書院的渾厚詩韻,歷史名人的人文精神。哦,忻州…… ——題記 古 老 傳 說 一位哲人說:世上沒有沒傳說的人群,也沒有沒傳說的地方。忻州卧牛城之稱,正是源於古老而美麗的傳說。 相傳,忻州未築城之前,是「原崗九起,卓然兀立」。居高鳥瞰,但見「騰曲飛躍,狀若游龍」,譽之曰:九龍崗。崗巒草豐樹茂,益穴居、氈盧,崗陽崗陰更有河水西來,繞城東去,亦可牧馬、雲中。便有游牧戎狄某部落腳於此,河名牧馬、雲中之河。 豈料,一日戎狄某部先人夢中忽覺崗巒撼動,繼而吼聲駭人,馬群四驚。又一夜,忽聽得群馬驚嘶,部酋與眾佇立崗頭循聲東望,朦朧月下,但見一龐然大物低頭飲水。部酋下令以角號鼙鼓吶喊驅之。誰知,那大物不僅不懼,竟還回頭迎崗飛奔而來。只見它明目如電,耀人眼目;四腿如柱,蹄若石礎;頭上犄角狀如彎椽,無比鋒利;巨尾一甩,頓然旋風四起,走石飛沙;一聲長哞,地動崗顫。部酋急令放箭,它又奮蹄旋起,箭難著身。眾人無奈,急用火把群射焚之,卻見大物軀體頓然縮小,扭頭由崗後向西北奔去,剎那無影。待部酋驚魂稍定道:「看其模樣,聽其聲叫,像是巨牛。加上它能隨意變化大小,那就是一頭神牛了。」於是,部酋便請巫師設祭,供奉神牛,以保平安。又傳,有一四處取寶的南蠻子一日來此,見西面崗巒聳起,南北兩河環繞,四野草木蔥蘢,斷定必是藏寶之地,便紮下腳來訪察寶藏。是夜,皓月當空,山川靜謐,正在崗腰尋寶的南蠻子,忽聽崗後有奔踏之聲傳來,繼而直奔河畔,但見一頭巨物。細觀,那巨物先巋然不動,後犀牛望月,繼而四蹄騰起,搖頭甩尾恣肆撒歡,然後撲通躍下河中,且飲且泳。再後上西岸,頭東尾西怡然而卧。見此情景,南蠻子一陣希冀。心想,早聞南海之濱有銜珠含璧之蛟,北野之崗有屙金尿銀之牛。呵呵,果真如此。可擒牛之法,在於鼻。牛是食草動物,要引它上鉤,必有香草方可。於是,那南蠻子連夜趕往五台山,設法在掛月峰覓得一株靈芝草後,悄然回崗。又一夜,等那卧牛於河畔,南蠻子手持靈芝草悄悄走近,牛見有人,猛然躍起,待要發作,但聞異香飄來,不由雙目盯著靈芝,瞬間溫順服貼。南蠻子趁牛伸長鼻子嗅靈芝草之時,用早已準備好的帶針刺的夾鼻去夾鼻弦。可神牛識破機關,身體頓時高大異常,奮起神威,用犄角由東向西順勢將九龍崗頭撞平。一時地動山搖,黃塵蔽日。神牛右犄角也撞斷半節,回頭一聲怒吼長哞,消逝無蹤。空留回聲在東西百餘里外飄蕩。於是便有了城東「牛叫(游邀)」,城西「牛尾」之村名。並有傳說神牛一頭扎進城東南的水池中,頓然消逝無影。由此有了取名牛藏(站)泊的湖泊之名(其實,牛站泊是在清同治七年修築城牆時,取土築城牆,於城內東南開挖的一汪人工湖)。遺憾的是,九龍崗被傳說的神牛撞平之後,從此就不再草木豐繁茂盛了。一段美麗的神牛傳說,引出了一座卧牛古城,且是一座獨角卧牛城。如若凌空俯瞰,忻州之狀真是形如巨牛,面東而卧,延伸開來,直至牧馬河畔。 歷 史 變 遷 史料記載,忻州春秋前屬趙,為戎狄所居。春秋後期屬晉,三家分晉屬趙,秦庄王三年(前247)「王齕攻上當諸城,悉拔之,初置太原郡」,在其轄境。於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建置新興郡,在今麻會築「建安城」。同年置九原,將包頭西北下設九原等十縣的五原郡撤併移治所為現忻州城。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曾將并州腹地分為五部,部酋均以帥稱之。永興元年(公元304年)劉淵稱漢,北魏永興二年(公元410年)在九原城西北置秀容郡和秀容縣。在原來的新興郡內出現了秀容建置,秀容郡領崞陽鎮、原平、奇村、秀容(今忻州西北五十里奇村鎮與辛庄村之間)。為後魏肆州治,屬鮮卑族爾朱氏的領地。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置忻州(治所九原城),並將奇村一帶的秀容縣移至九原城。有詩云:「萬景樓台疑綉畫,九原珠翠似煙霞。」忻州名稱之由來:《通典·州郡典》之說:「……改新興為忻州,因忻口為名。」忻口出至《魏土地記》「漢高祖至平城,為北軍所圍,用陳平計得脫,還師而南,此於滹沱水曲,六軍欣慶,舉口而笑,故謂之忻口(欣通忻)。《太平寰宇記》:「取界內忻川之水為名」。《大明一統志》也說:忻州,取境內忻水為名。」 關於忻水,《明史·地理志》指出:「肆盧川,自北流入焉」。《山西郡縣釋名》註:「……與州南牧馬水合入滹沱河。」之後,經宋、金、元,建置一直如前。到「明洪武初以秀容省入,領定襄一縣」(《明史·地理志》)。秀容,乃北方少數民族某一支系名稱。清代仍為忻州,見《清史稿》:「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升直隸州,領定襄、靜樂二縣。」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廢州改為忻縣。1937年日寇侵華,國共合作,忻口戰役舉世聞名。抗戰期間,我抗日民主政府以北同蒲線為界,分東、西忻縣,分別隸屬於晉察冀區二專署與晉西北區二專署。1944年,西忻縣與靜樂合併為忻靜縣,東忻縣與定襄合併為忻定縣。1946年7月,東、西忻縣仍歸併為忻縣,屬晉綏區六專署。1948年7月21日忻州解放,成立忻縣人民政府,屬晉中一專署。1958年12月1日,忻縣、定襄合併為忻定縣,治所在忻縣城,轄忻縣等若干縣。1961年8月1日忻、定分治,忻縣屬忻縣地區專署。1983年9月24日撤縣改市,仍屬忻縣地區專署。2001年1月撤地設市,原忻州市改稱忻府區,隸屬忻州市。 忻 城 概 略 忻州,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開始活動,至今已有將近1800年的歷史。忻州,古稱秀容。《辭海》:「秀容,古縣名,治所在今山西忻縣西北,隋開皇移至今忻縣,為忻州治所。」《元和志》:「劉元海感神而生,姿容秀美,因此為名。」故名秀容。忻州,春秋時期大部分為晉地,戰國時屬趙。秦漢屬太原郡、雁北郡、太平郡,隋為新興郡、雁門郡,唐、五代、宋為忻州定襄郡、代州雁門郡,金、元、明、清為忻州。《忻州直隸志》:「州城築於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因有忻口而名。」忻州老城「跨西崗而城,崗占城之半,是為九龍之塬」,故還有九原之稱。 忻州城廓早在東漢建安二十年時已築之,經隋開皇修葺,到「明萬曆二十六年十月,忻州城牆修竣後,四座城門,連同洞門八座,洞門城門重重相對,彼此相通。」再到同治七年四月至同治九年十月,前後三年的修繕,形成了城牆之上有垛口、角樓、堞樓、門樓、堙門的「雉垛斯偉,樓櫓崇煥」的多重防禦之狀。今日影約可見的忻州老城城廓,乃是同治七年修葺之遺物。 昔日的忻州老城,四面城牆,城牆四角設角樓。據《守城錄》講:「城身,舊制多是四方,攻城者往往先務攻角,以其易為力也。」城牆磚厚七重,石基八尺,高三丈六尺,周長九里二十步。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東門「永豐」、西門「新興」、南門「景賢」、北門「拱辰」之名取於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一直沿革至今。其環城四門皆雄偉,城門堞樓箭樓瓮圈隨,城外城濠弔橋護城河,城勢東低西高神牛卧的氣勢,成為今日忻州人恢復古城的夢想。 古時修築城池,地勢非常講究。就忻州而言,東接五台,西連岢嵐,南近太原,北通同朔。境內南有赤塘、石嶺之阻,北有忻口、雲中之隘,東西定襄、靜樂分峙,寧武、雁門、偏頭三關成掌指而列,可為四塞之地也。漢·曹操選「西枕龍崗,東襟牧馬」之勢築城,恰與華夏之地,西高東低之勢相合。後經過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明萬曆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公元1596——1598年)和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被稱為「三展卧牛城」的三次修治、擴展,形成了「忻州城,真有名,四面城牆八座門,明月樓修在街當中,十二座牌樓好威風,商賈雲集古韻濃,民宅磚瓦圪洞洞。」的忻州城美景。 昔日忻州,寬闊的南北大街穿城中,將城分為東半城與西半城。在城當街,除過遙遙相對的明月樓和八座門外,每個街巷口都有過街的連三門木牌樓,講究氣派,氣勢不凡。以南北大街為中軸,東半城為街:有文廟街(亦稱學道街)、興寺街、大東街與順城街;西半城為巷:有石狼巷、周家巷、草市巷、打磨巷、泰山廟巷、秀容巷和老爺廟巷。南北大街為明清商業街,商賈雲集,店鋪林立,字型大小豐繁。東城區民宅鱗次櫛比、星羅棋布;西城區民宅依坡而築,錯落有致。其民宅多為四合院,或一進兩串院、一進三串院,集商鋪、民居於一體的明清建築。院內亭台樓閣、磚雕照壁、磚碹大門,豪華氣派。除此,還有十多座寺廟景觀點綴城中,這便是:北城門東南,學道街以北的文廟;學道街正東,東城門以北的火神廟;學道東街文廟與火神廟之間的文殊寺(今聾啞學校);興寺街正中的興國寺;仰聖巷口的木式仰聖牌樓;一進大東街(今幼兒園)的節孝祠;大東街最熱鬧處的城隍廟(現在的東街學校);古鐘樓往東50米的三佛寺;大東街與三佛寺之間的龍王廟;南門以北的關帝廟、老爺廟;秀容巷以西,西門以內的文昌寺、白鶴觀、秀容書院;泰山廟巷北面的泰山廟、正西的財神廟,西南的五道廟;城西門以內,草市巷正西的三家店,為光緒二十五年(1899)英國傳教士所見的福音堂;還有今勝利街以東,與火神廟毗鄰的街口座北的奶奶廟等。 古時的忻城,每條街巷均有來歷,均有值得炫耀的記憶。咱先說西半城:石狼巷因有石雕二郎神而名,此巷的「後畦子」曾是城中人消遣、賞景、買菜的地方。周家巷因早年屬周姓所居而名,後因有閻錫山的「聚豐泰錢莊」而輝煌。打磨巷因有數家打制大小石磨作坊而名。草市巷因古時交通多為車馬、馱隊,故有買賣草料的商市而名,曾經的草市巷內有各業商號38家,錢莊7家,其名是:義生恆、敬業慎、源義恆、義聚恆、天德恆、義豐久、晉義興、元義恆、複合源、選青源等,可見此巷古時的紅火熱鬧景象。泰山廟巷因在巷子西端有座北的泰山廟(供奉五嶽之首的岱宗之神)而名。秀容巷因秀容書院而名,並有忻商連氏的「義聚隆」醋醬庄。關帝廟巷因有與興國寺對應的「護國寺」(俗稱老爺廟、關帝廟)而名。東半城有由南數起的東順城街,為順著城牆一直往東之意,以「九原驛」、「柳林泊(與牛站泊一樣,同是修築城牆取土所挖的人工湖泊)」最為著名。大東街,凡知忻州城,就知大東街。因街道寬闊,商號多而名。大東街的商號買賣在抗戰前為64家(座北35家,座南29家)賬庄錢行、綢緞布匹、飯鋪糕點、紙墨筆硯、乾果蔬菜、山貨日雜、油鹽醬醋、收藏典當,藥鋪估衣……應有盡有。興寺街因街內有興國寺而名,興寺街內的商號,雖不及大東街店鋪林立,也行當俱全。有銀鋪、賬庄、糧行、鐵店、木店、粉坊、裁縫、鞋鋪、剃頭鋪等32家,名曰:萬和園、義和園、義盛和、永益源等。文廟街(亦名學道街)因文廟坐落於街中而名,也因文廟,乃求學之地也。學道街的文廟和學道東街的文殊寺,西口當街與凌雲樓(明月樓)相連的遺山祠相輔相成,渲染出文氣,梳理出文脈。有一種說法是,城廓,乃「築城以衛君,造廓以守民」。忻州城廓,恰是一座集古代保護政治治所和關隘要道,二者兼有的安居樂業與軍事設防為一體的老城。往日的忻州城真不愧為一座「南絳北代,忻州不賴」的歷史文化名城。就是今日被譽為世界歷史文化名城的平遙古城,也只是歷史上的一個縣城,而忻州歷來為州城,且為直隸州城。如此一座經歷上千年歷史發展起來的,物華天寶、商賈雲集、人才輩出的歷史文化名城,在戰火中沒有被破壞,竟然在短短几十年的和平歲月里拆得千瘡百孔一片廢墟,滿眼狼藉無人問津。如此結局不能不說是忻州人民的泣血傷痛。遺憾啊,遺憾!古城啊,古城!如今的我們拿什麼來傳承給我們的後代子孫!? 古 樓 春 秋 城門樓是古代警戒、指揮必建的軍事設施。古語云:「舊多劫盜,諸州縣置城樓,盜發四面皆守要路,便爾擒送。」又說:「大哉斯樓之作,上可以陳列鼙鼓,下可以禁限中外,近可以張皇斯眾,遠可以戒勵大軍。」可見建於城牆上的城門樓不只在增強威儀、表示雄偉,烘托氣勢,渲染華麗,而且有其實際的軍事用途,是古代城池建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群體組合的必有建築物。一座城池,從整體看,城門樓、角樓,均在城牆建築的關鍵部位。 據史料記載,忻州北城樓,大約始修築於明代,《重修城垣記》中云:「萬曆二十四年甓以磚石」、「樓櫓睥睨。」當時的山西巡撫魏允貞以詩「日暮輕裘更朔風,登樓慷慨與誰同。千峰堆雪胡塵凈,百雉連雲漢戎雄。兵法古來兼利地,人謀今亦借神工。丁寧刺吏無他策,保障惟期善後功。」記之。同期學者候正鵠用「層樓城上依天風,萬里空濛一望同。睥睨西連秦賽險,雲山北拱帝圖雄。九原烽火形偏壯,三晉關河勢轉工,牧馬水清胡騎絕,和戎誰復更論功。」之詩,概述了忻州的地理要塞、城廓巍然和四周美景。 中國的磚拱碹券建築技術元明時期漸臻完美,其跨度明顯增寬,其形規格美觀。忻州北城樓底端下砌拱形門洞,洞頂高曠而豁朗,底寬3米,交通方便而深長,兩邊光滑平整的青石台階,門扇鐵裹而釘鉚蜜匝,開門時轟隆有聲。城門內側各鋪台階,拾階而上,曲折迴環拐向垣頭。垣頂四周城垛十分考究,與樓身組成協調整體。門樓重檐三滴水,歇山頂式,面寬7間,進深4間,設彩色圍廊。三重檐下四圍共有巨柱22根,上兩層立柱設置木欄板,樓內寬闊無柱,結構簡捷,連契嚴實。整個樓體布局合理,結構精巧,如鳶斯飛,凌空欲翔,形制巋然,富麗堂皇,經風沐浴千百載,威儀不減。成為忻城歷史沿革之見證。其餘南、東、西三門的外部形狀、建築結構、雕飾設計、窗欞安裝等均與北城樓全然相同。四座城門成雙匹配,彼此屬望,爭相媲美,典雅壯觀,滿眼風光。各門之名和匾額題字各有寓意:北門「拱辰門」,以北斗星辰暗寓整個晉北腹地;高懸「晉北鎖鑰」之匾,「鎖鑰」一詞,《忻州志·城池》載,為清乾隆九年忻州知州竇容邃第一次提到:「忻郡為全晉後藩,三關內障,出入鎖鑰,誠屬要地。」喻之地理險要,憑險扼隘,易守難攻,為省城門戶,可與「兩京鎖鑰無聲地,萬里長城第一關」的山海關齊名。然萬里長城之險為人工所築,忻州之險要是天設地造。南門「景賢門」,暗含桑梓多出俊傑之希望;懸「三關總要」之匾。三關,即雁門關、寧武關和偏頭關,忻州乃遙控三關,如臂使指,為其後盾,意為「三關若掌上之指,忻州為掌,手指開合由掌控指。東門「永豐門」希望百業興旺,物產豐饒。懸「雙流合抱」之匾,指忻城南北牧馬、雲中兩河奔騰,過忻雙流合抱匯入滹沱,為依山傍水,得天獨厚之地。有詩為證:「雲中牧馬水悠悠,為過崗東合抱流,一入滹沱三水匯,春澆夏灌益忻州。」 更有元好問 「系舟南北暮雲平,日落滹沱一線明」之名句詮釋。西門「新興門」,取「新緒兆瑞,興盛綿長」之意。懸「九峰雄峙」之匾,指忻州西部「原崗九起,卓然兀起」 景色綺麗,氣象萬千之雄峻地貌。總之,四門匾額,博大精深,耐人尋味。 南絳北代,忻州不賴。要不是近兩年借改革東風,於2004年重新建起了毀於1972年的南城門樓(其時的市長張懷文),真就是成為了「昔日巍巍一卧牛,今朝只留北城樓。」的千古遺憾了。新建的南城樓在建築風格上總體保持了原鼓樓風貌,在原三檐二層歇山頂式,周匝、面闊、進深、方位均未改變的前提下,增加了四層斗拱,其二層平座斗拱為古建難度較大的技術工程,它把二層走廊的廊柱支點結構於平座斗拱的抱頭脊樑之背,使走廊懸挑於半空,加強了藝術觀賞性,展現出了雄偉壯闊的鼓樓氣派,承建者恰恰就是文化圈裡的文人工程師齊雙未。 相信,隨著國泰民安,政通人和的祖國日益興旺發達,恢復忻州文物古迹,激揚忻州文化,促進旅遊發展之日為時不遠了。今日的北城門樓,隨著文物保護意識的日益強化,不斷修葺,已成為忻州老城的歷史見證與文化標誌。 昔 日 文 廟古城古風的外貌固然重要,而內在的文化底蘊仍然不可或缺。古人云:「天下郡邑莫不有學,有學必有廟;廟以崇奉孔子,學以長育人才。」文廟,乃孔子廟。孔子是國學的創始人。「天下文廟,唯論傳道以列位次;闕里家廟,宜正父子以敘彝倫。」所謂「南絳北代,忻州不賴」,說得就是這三地的文廟規格最高。昔日的忻州文廟,無論規模和建築藝術,在毗鄰的州縣之中,都是出類拔萃、首屈一指的。其規模宏大,布局完整,金碧輝煌,壯麗巍峨令人驚嘆。忻州文廟原建於州城西南隅九龍崗上的文昌寺一側。《忻州志·學校》云:「後晉天福二年(公元937年)建」,多次修制。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王軒任忻州知州時,文廟連同儒學,由九龍崗遷徙到學道街「北負城垣、前臨通衢,地勢軒敞」的地方。整個文廟坐北向南,成正方形狀。廟中有湖(稱作泮池),池水之陽,有巨大照壁,與照壁遙呼相應的是文廟的三進大門----欞星門。欞星門前是一片偌大的空場,文廟街東西縱橫穿越。文廟照壁由西而東,琉璃瓦蓋頂,像巨大屏風似的順勢展開。文廟泮池,即學宮泮池,學童們稱其為「牛眼蛋」。水源以天雨儲水為主,故不可能太清澈,卻也波光漣漪,碧綠深邃,別具情趣。廟中之橋,名曰:玉帶橋,實稱「狀元橋」,有過橋「入泮」,中狀元之意。泮池以北正對雀屏似的「戟門」。戟門四楹三間,六扇合扉,脊高坡緩,獸頭高昂。戟門正中為「官廳」,左右各有「名宦祠」、「鄉賢祠」、「忠義祠」、「孝悌祠」等小規模庭式建築直至廟院圍牆。 進「戟門」,穿「過殿」,往北,但見高台上的「大成殿」。大成殿面闊9間,進深9間,前面全部為木質結構,下端為石鼓礎的十根圓楹如插霄漢,形成主幹,整個州城的廟宇惟此最大。高檔「五脊殿頂」,有皇家建築規格。頂部以綠色琉璃瓦蓋頂。脊樓、螭吻都比城樓上的大。門窗欞楣雕刻精緻,風板雀替形制玲瓏。殿檐四角飛起,殿極戧獸咆哮,頂邊雄獅仰望,風鈴搖樂,使大殿更加英姿挺拔,虎虎生威。殿內有「萬世師表」匾額下,「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端坐正中。大成殿背後,崛地而起的是「明倫堂」。除此,錯落有致,各占其位地建有「尊經閣」、「 崇聖祠」配套殿宇。 文廟大院之中,建築恢宏,古木參天,古柏六株,喬松無數,呈現出蒼翠碧蔚之幽雅美景。如若佇立高處,鳥瞰文廟全景,那星羅棋布的殿堂,鱗次櫛比的廳廡,布局均勻的樓閣,宛如一幅井然有序,峰迴路轉,洞天福地的彩色畫圖,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恰如明代學者吏部尚書喬宇詩中曰:「高城雉堞繞蘢蔥,廟學從誰徙舊宮。一代山川在人物,千秋割據幾英雄。殘碑善有唐文字,通俗猶存晉古風。日暮九龍原上望,萬家鱗次水煙中。」 可見,昔日的忻州文廟,以無與倫比的恢宏和富麗堂皇的姿容,聳立於州城之中,大有橫於空際,傲立蒼穹之勢,充分顯示著我國古代建築造型藝術與民族風格的不朽價值。然而,令今人遺憾的是,昔日雄偉壯闊、富麗堂皇的文廟,已於1978年3月8日灰飛煙滅,淹沒在歷史的塵封之中了。更為荒唐的是古樸典雅,標誌著忻州文化厚重底蘊的文廟,竟然毀於人為火災,真不知道說什麼好。 文廟的焚燒,在少了一處文物景觀的同時,似乎也斷了忻州的文脈。昔日人傑地靈,文人輩出的忻州,出過金元大詩人元好問,明末清初大文人傅山,民國學者梁碩光,陳敬堂,當代名人張庭、劉雲山等人才的忻州,今天竟然連一名有文化、做實事的好官都不會來,縱然有當地的學子胸懷振興家園之少年壯志苦學而成,也都考學外出後不再回來,原因很簡單,家鄉沒有他們施展才學的環境。有史記載:往日的文廟、書院修建大都是知州親自捐款和倡議制學建校而為,而今的地方官員,除過不擇手段的斂財,有幾個捐資助教建學堂的?悲哉! 秀 容 書 院 書院是傳承文明,傳播思想和文化的載體,是中國古代的教育組織形式。始於唐玄宗開元六年(公元718年),最早是唐代中書省修書或侍講的機構。至宋代興起,是讀書人講學與藏書之所,最著名是江西白鹿書院,河南天應書院,湖南石鼓書院和嶽麓書院。元時書院遍及各地,明時興盛,多為學士舉業而設。創建於明萬曆二十一年的山西三立書院,為明末山西省府的最高學府,明末清初的忻州歷史名人傅山即為三立書院學子。忻州秀容書院始建於乾隆四十年(1775年),為江西新城人魯璜任忻州知州時「鼓勵韓俊,疇備膏火,獎賞經費」而為。書院建成後,取代了忻州儒學,成為當時忻州的最高學府。所學科目為:《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與《經》、《史》、《子》、《集》。光緒6年《忻州直隸州志》記,書院每年除正月、十二月不課外,其餘時間每月初一、十一、二十一為齋課,十六日為官課(即官府對書院學生的定期考試),十七日為詩賦課。 歷來書院選址,都在山川形勝之地。秀容書院選在忻州城西南文昌寺一帶,不僅有九龍崗余脈之地蘊,更有早建的文昌寺與白鶴觀(亦名七聖觀和天慶觀)之文韻,自然地利優越。現在秀容書院的全貌,是昔日的文昌寺、白鶴觀和秀容書院漸漸三者合一的結晶,也是唯一保留古城古風古韻的古老建築群,更是忻州文化歷史淵源文脈的見證;是多少舊時學子回望故鄉,牽動赤子情思的家園,也是多少善學喜文讀書學子尋夢的地方。如我,多次登臨古韻幽然,文韻厚重之秀容書院,無不心扉激蕩和靈魂震撼,與此心境契合的恰是書院曾有的那幅古聯 「 雨露不滋無本草,風雲鬚化有鱗魚。」之意。秀容書院,以自然地形而精巧設計。西高東低,依崖而築,主院為兩進院,正中為過廳,後為文昌祠,左右為配房、南面有戲台。主院以東下部建築更為壯觀,順台階西向拾級而上,有步步登高的「步雲梯」;有小巧玲瓏的木牌坊、四角亭、八角亭、六角亭一線三亭雄踞制高點。古時的忻州秀容書院總佔地面積約16畝,包含相對獨立、風格各異的院落15個,共計建築30座(排)208間房屋,有戲台1座、亭閣3座、牌樓1座、二層木樓1幢。並在書院西坡上先後修建三個風景亭:正中四角亭、南八角亭、北六角亭。六角亭為三亭中之最,每邊長約3米,亭高約9米。六角亭舊稱「寥天閣」,為全城觀城望景的最高點。原六角有一磚拱門,稱「天之衢」,意取書院讀書人,通過天之衢,登上「寥天閣」,學業學有所成,事業平步青雲。書院總體布局由下中上三院組成,下院有白鶴觀舊址,拾級而上即為中院。 中院是書院的主體部分,由北之柏樹院,中之棗樹院,南之槐樹院三院組成。青碧琉璃瓦覆頂的主建築就是當年文人學士祭奉文昌君的文昌祠,該祠入間最深檐下有廊,推為明代建築,古柏與古祠使得這個院落洋溢著悠遠厚重的歷史滄桑感。上院面積不大,但上院是秀容書院標誌建築所在。過「通天衢」牌樓沿坡而上,南為八角亭,北為六角亭,中為四角亭。六角亭名謂「寥天閣」,近年亭下土崖坍塌,文化部門搶修保護後,在高築的磚牆上題名「凌雲閣」。 「八角亭」的高度略低於「寥天閣」,傳說當時知州邱鳴泰是個大孝子,公務之餘思念故鄉老母,故而擇高地以築亭,常登高遠望以解思念母親之情。有感於知州的孝心,時人將此亭命名為「望萱閣」,舊以「萱堂」代指母親的居室,亦指母親。 明代萬曆24年至26年,以磚石修築的忻州城,西段沿九龍崗地形蜿蜒起伏,與平地城牆連接,酷像一頭卧牛,而「望萱閣」和「寥天閣」恰似卧牛頭頂的雙角,書院即為卧牛之首。這形似卧牛之雙角的雙閣,神奇地美化著忻州古老的城廓。 秀容書院之名,相傳,因秀容是金、元文豪元遺山的故鄉而得。因為金、元時期的秀容就是清代的忻州。 而今,我又一次來到秀容書院,立於紅柱綠瓦、飛檐凌空的六角亭上登高眺望,那「九龍崗上望晴川,水色悠悠接遠天,絕似江南風景好,煙波只欠釣魚船」的古詩隨風而來。這描繪古代忻州古城的最佳詩句,也是描繪蒼韻恆古的秀容書院的絕好詩句!只是可惜,現在的美景不再存在,秀容古城只有一個輪廓嘍。貫穿南北城樓的明清商業街兩旁的古商鋪、古民宅已成一片廢墟!牧馬河早漸己乾涸成了季節河,還何談只欠釣魚船呢!!! 駐足於現存的秀容書院,放眼望去,眼下的古城、新街、牧水、書山,雖不能與古時雄奇壯闊的古城古樸城貌,牧水清漣曲波環繞圍城涌瀉,系舟群峰滿目翠綠拱州而起的景色相比,但或春雨放晴,雨後遠眺,新綠泛野;或瑞雪初霽,塵埃盪盡,登高看雪;或迎夕陽餘暉於城中仰視秀容書院,那古木老樹,鬱鬱蔥蔥,白牆灰瓦與並峙雙閣次第而伸的韻致,仍有玉宇瓊樓、人間仙境之感,令人頓生無盡遐思與遙想。 了解儒道共存,文武兼容的秀容書院,對認識和開發忻州古城十分重要。歷時二百多年的秀容書院,歷經「秀容書院」、「新興學堂」、「忻縣中學堂」、「山西省忻縣師範」、「五七學校」、「忻縣三中」、「忻州市第一職業學校」的變遷,見證了歷史的滄桑,歲月的流逝。 而今,這座名震遐邇、古風猶存的古學之地。隨著文物保護意識的日漸提高,忻州市第一職業學校也漸將從秀容書院遷出。當我由「寥天閣」緩步而下,即將離開蒼韻恆古的秀容書院時,那由晚清舉人常蔡圃先生寫得:「校舍崢嶸,雄健九龍崗,規模好堂皇。舟山元列作屏障,馬水環延垂帶長,山明水秀,人才輩出扶家邦。看!多是社會中堅,勤、慎、愛,日夜淬礪,為我神州爭榮光。」之校歌,隨著晚風,和著晚霞在耳畔響起……哦,秀容書院,這收藏著老城的文化魂靈的地方喲!我心靈棲息的家園。 忻 州 名人 古蘊恢宏的忻州之地,物華天寶、人才輩出。在此且不說漢光文帝,十六國時期漢國的建立者劉淵;也不說北魏時期輔佐朝政的一代梟雄爾朱榮;更不說春秋時期的晉國義士捨身救孤的公孫杵臼和程嬰。只說說兩個影響中國歷史的巾幗女子——劉娥和貂蟬,只說說在中國文化藝術史上留下深遠影響的一代文宗大儒遺山與傅山。 劉娥(?—314年),漢國昭武帝皇后。名娥,字麗華。或稱小劉後,姐姐叫劉英,父親劉殷。公元313年被立為皇后,因她容貌美麗,性情賢惠而傳遍京城。 嘉平二年(公元312年)正月,漢國皇后呼延氏病亡,昭武帝劉聰想召太保劉殷的兩個女兒進宮,封劉殷的兩個女兒劉英為左貴嬪,劉娥為右貴嬪。 嘉平三年(公元313)三月,劉娥被立為皇后。劉聰非常寵愛劉娥,命令有關人員專門為她建造鶴儀殿。廷尉陳元達聞訊,極力勸諫劉聰取消營建鶴儀殿。劉聰大怒,要殺陳元達。皇后劉娥得知,急密敕左右護衛停刑,迅即寫就奏疏一封,親自交與劉聰:「今宮室已備,無煩更營,四海未壹,宜愛民力。陳廷尉之直言,正是社稷之福也,陛下正宜加封賞,而今卻欲誅之,四海之內將謂陛下何?!忠臣進諫而不顧身,可留身後美名;人主拒諫亦不顧身,則留身後罵名!陛下今為妾營殿而殺諫臣,授忠良之士以口舌是因為妾,遠近怒怨於陛下是因為妾,因私而使公困弊因為妾,社稷岌危因為妾,天下之罪皆歸於妾,妾身將何以當之!且妾觀自古敗國喪家,多因於婦人,故每每為之警惕,以免蹈其覆轍,不意今日身自為之,使後世視妾亦為禍國殃民之婦人!妾誠無面目復奉陛下巾櫛,願賜死此堂,以塞陛下之過!」劉聰讀罷,為之改色,手掣劉皇后墨跡親扶陳元達上座。並對陳元達說:「你是忠臣,我錯怪了你。有你和劉皇后輔佐我,我還有什麼值得憂慮的呢!」為了褒獎陳元達,將逍遙園改為納賢園,把李中堂改名為愧賢堂。 劉娥之舉,是賢良慧智,母儀天下之品格的體現,故漢興也貂蟬,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正史上雖沒有記載,但文學作品中多有描述,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羞花閉月,傾國傾城之貌。元代雜曲《連環計》中說,貂蟬本名任紅昌,是任昂女兒,出生在并州郡九原縣木耳村,自幼人才出眾,聰敏過人,因而被選入漢宮,在宮中專管貂蟬冠頭飾、冠冕的女官,故稱「貂蟬」。漢末宮廷風雲驟起,因遭十常侍之亂,避難出宮,為司徒王允收留並認為義女。不久董卓專權,貂蟬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拜月,願以女兒之身報答義父養育和拯救社稷之危亡。京劇《鳳儀亭》敘述的正是王允利用董、呂好色,遂使貂蟬施「連環計」,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再明把貂蟬獻給董卓,來離間董、呂父子之情,達到剷除了董卓,就社稷於危亡,立下了千古功勛。 貂嬋與西施、楊貴妃、王昭君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在四大美女中,貂蟬雖無正史記載,卻有集羞花閉月於一身的美貌之名。相傳,在貂蟬出生前後三年,木耳村的桃杏不開花;貂蟬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隱入雲中;這便是貂蟬有羞花閉月之貌的緣故。貂蟬與呂布又是同鄉,所以忻州民間有「忻州無好女,定襄無好男。」之民間諺語。意即自忻州出了貂蟬,定襄出了呂布後,當地風水都被佔盡了。正是因了貂蟬身姿俏美,行時風擺楊柳,靜時風韻優雅之美貌,讓弄權作威的董卓、勇而無謀的呂布反目成仇,使得動亂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寧之象。誰知,呂布白門樓殞命後,貂蟬被曹操帶回許昌,作為侍女留在丞相府中。曹操重演「連環計」於桃園兄弟,遂將貂蟬明許劉備,暗賜關羽。貂蟬為不禍及桃園兄弟,「引頸祈斬,」被關羽保護逃出,當了尼姑。曹操得知後抓捕貂蟬,貂蟬毅然撲劍身亡。使貂蟬生死成了千古之謎。 貂蟬「不惜萬金軀,何懼險象生」驚天動地的一生。表現的恰是忠誠、大義,感恩、無畏的烈女精神和氣節。恰如《中國歷代演義》蔡東藩先生對貂蟬的評價:「司徒王允累謀無成,乃遣一無拳無勇之貂蟬,以聲色為戈矛,反能致元兇之死命,粉紅英雄真可畏哉。」 「庸詎知為一身計,則道在守貞,為一國計,則道在通變,普天下之忠臣義士,猛將勇夫不能除一董卓,而貂蟬獨能除之,此豈尚得以迂拘之見,蔑視彼姝乎,貂蟬,貂蟬,吾愛之重之!」遺山(1190—1257),名元好問,字裕之,世稱遺山先生。山西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生於金章宗明昌元年(公元1190年)七月初八,於元憲宗蒙哥七年(公元1257年)九月初四日,卒於獲鹿(在今河北省)寓舍,歸葬故鄉系舟山下今忻府區韓岩村西北。元好問墓於1962年列評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區。遺山出身於世代書香的官宦人家。祖先原為北魏皇室鮮卑族拓跋氏。相傳,他的先祖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兒子(一說為秦王拓跋翰,另一說為南安王拓跋余)。後隨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大同市)南遷洛陽,並在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中改姓元。祖父元滋善,在金朝海陵王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任柔服(今內蒙古土默特右旗托克託附近)丞。父親元德明多次科舉不中,以教授鄉學為業,平時詩酒自娛,著有《東岩集》。 遺山出生後七個月,即過繼給他的任縣令的二叔父元格。元好問生活的時代,正是金元交替之際。他在金朝由盛而衰被蒙古滅亡的大戰亂大動蕩社會環境中,經歷著國破家亡,流離逃難的痛苦煎熬。因此,他的一生可分成幾個大的階段:21歲前,過著公子哥兒的優裕生活,教育良好,自幼顯露出文學才華,八歲能詩,獲得「神童」美譽。22歲至35歲,是元好問科場多次挫折和遭受戰禍、家破人亡,由山西逃難河南並在豫西逐漸定居時期,其間備嘗了人生的痛苦艱辛。不過,通過應試汴梁,他得以與朝中名人權要如趙秉文、楊雲翼、雷淵、李晏等交接結好,在學問和詩文上大受到高人指點,且為以後的仕途進退打下了重要基礎。自35歲中博學宏詞科入選翰林院,到金哀宗完顏守緒天興二年(公元1233年)汴京城破被蒙古兵俘虜,是他宦海浮沉和仕途最終結束時期。自天興二年(公元1233年)四月被蒙古兵俘虜,押赴聊城羈管軟禁,到元太宗窩闊台十年(公元1238年)八月49歲結束羈繫生活。這期間,他痛心金國的淪亡,奸賊的誤國,並為以詩存史,勤奮編輯金國已故君臣詩詞總集《中州集》。從窩闊台十一年(公元1239年)秋,到元憲宗蒙哥七年(公元1257年)九月初四他68歲時在獲鹿寓舍逝世,是他遺民不仕返鄉回忻,構築野史亭,以詩修史,為金史編纂四處奔忙搜求有關資料時期。這期間,他的交遊範圍更廣、作詩為文更多,對蒙古國的態度也逐漸轉變。元好問的成就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索: 一、詩人遺山。元好問是一位才華橫溢、多才多藝的文學家。他對當時所有的文學形式如:詩、詞、歌、曲、賦、小說,傳統的論、記、表、疏、碑、銘、贊、志、碣、序、引、頌、書、說、跋、狀、青詞,以及官府公文詔、制、誥、露布等,均掌握熟練、運用自如。恰如後人的評價:「作為詩文,皆有法度可觀,文體粹然為之一變。」元好問的作品,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內容實在,感情真摯,語言優美而不尚浮華。元好問詩歌的主要成就在於喪亂詩的思想價值和山水詩的審美價值。元好問的喪亂詩,一是真實地反映了金朝被滅亡,人民遭塗炭的社會現實,《岐陽三首》為其代表作品。二是在對歷史反思、審視的同時,作出了歷史的評價,頗具思想深度。 二、史家遺山:文人大抵都有一種覓幽尋古、鉤沉文史的責任。元好問親歷了金朝的衰亡和蒙古滅金的全過程,又從政多年,強烈的憂國憂民的社會責任感,使他時刻關注著金國的命運和金國史跡的保存。在金敗亡前夕,他就向當政者建議用女真文小字寫一部金史,未能如願,便私下編撰了《壬辰雜編》。金滅亡後,他抱著「國亡史興,己所當任」的愛國信念,決心以自己一人之力修一部金史,並為此付出了艱苦努力和沉重代價。為了完成修金史宏願,元好問忍受著 「百謗百罵,嬉笑姍侮,上累祖彌,下辱子孫。」的凌辱,負重2O多年直到去世。為修金史,在故鄉院中構建「野史亭」,作為存放有關資料和編輯寫作的地方。野史亭立世八百年間,屢有大雅宏達之人或憑弔或修繕,至今歷風沐雨,巋然聳立。元好問編撰的《中州集》,意在用一部金代詩歌總集來「以詩存史」,所以後代學者一致認為,《金史》與元好問關係密切。 三、才子遺山:元好問多才多藝,除了長於詩文、從政之外,還深於歷算、醫藥、書畫鑒賞、書法、佛道哲理等學問,他的朋友遍及三教九流,有名公巨卿、藩王權臣,也有一般的畫師、隱士、醫師、僧道、士人、農民,據考證,僅有名字可據者多達500餘人。 遺山學問深邃,著述宏富,援引後進,為官清正,尤其在金元文壇上居首屈一指的地位。迄今流傳下來的確信是他的作品的有:詩1380餘首,詞380餘首,散曲6首,散文250餘篇,小說《續夷堅志》4卷202篇,《中州集》10 卷,《唐詩鼓吹》10卷。另有已經散佚的著作多種:《錦機》、《東坡詩雅》、《杜詩學》、《詩文自警》、《壬辰雜編》、《金朝君臣言行錄》、《南冠錄》、《集驗方》、《故物譜》等。 除此,元好問在文藝理論上,又是一位高明的文藝理論家。他的《論詩三首》、《論詩三十首》、《與張仲傑郎中論文》、《校笠澤叢書後記》等,是對古代詩人詩派得失的精闢評價。同時元好問還十分重視人才保護,喜歡獎掖後進。他保護和教育白樸的故事一直傳為文壇佳話。白樸之所以後來能成為元曲四大家之一,為白樸的《天籟集》作序的王博文認為,這與元好問的教導分不開:「遺山之後,樂府名家者何人?殘膏剩馥,化為神奇,亦於太素(白樸字)集中見之矣。然則繼遺山者,不屬太素而奚屬哉!」 這真是「十年舊隱拋何處?一片傷心畫不成」啊!世上有幾人懂遺山先生為著一個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以一己之力而不懈奔走,苦苦擔當的苦心呢!?八百年的朝代更迭,歷史的塵煙幾乎把元墓野史亭——遺忘。讓我們這些後輩從學學子,每去拜謁一次就傷感好久好久,這無疑是遺山之人文品格與人文精神對後人的心靈震撼。好在2010年,有時任市委書記董洪運書記的重視,坐落於忻州古城學道街口對面的「遺山祠」重新修葺竣工,實讓文人市民拍手稱讚。 傅山,(1607——1684年),字青竹,後改青主,別號頗多,諸如公它、公之它、朱衣道人、石道人、嗇廬、僑黃、僑松等。先世居大同,後徙於忻州頓村。傅山世出官宦書香之家,家學淵源,先祖連續七八代有治諸子或《左傳》、《漢書》,卓然成家者。曾祖傅朝宣曾為寧化府儀賓、承務郎,祖父傅霖累官山東參議、遼海兵備,頗有政績,其父傅子謨終生不仕,精於治學。傅山少時,受到嚴格的家庭教育,博聞強記,讀書即能背誦。15歲補博士弟子員,2O歲試高等廩餼。後就讀於三立書院,受到山西提學袁繼鹹的指導和教誨,為袁氏青睞的得意門生。傅山因受袁氏「不拘一格,選拔人才」,「重於文章、氣節」教育的影響,而奠定了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生品格和氣節。故而,在恩師被奸臣誣告,身陷囹圄,傅山與薛宗周等聯絡生員百餘名,聯名上疏,步行赴京為袁訴冤請願,取得勝利後,看破政治,再無意官場仕途,尋城一所寺廟,闢為書齋,悉心博極群書,經、子、史、集外,連佛經、道經,無不精心覽讀。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傅山受聘於三立書院講學。繼而李自成起義軍進發太原,傅山奉陪老母輾轉於平定嘉山。不久,起義軍、清軍先後攻佔北京,明亡。傅山聞訊寫下「哭國書難著,依親命苟逃」的悲痛詩句。為表示對清廷剃髮的反抗,他拜壽陽五峰山道土郭靜中為師,出家為道,道號「真山」。因身著紅色道袍,遂自號「朱衣道人」,別號「石道人」。朱衣者,朱姓之衣,暗含對亡明的懷念;石道者,如石之堅,意示決不向清朝屈服。故而,傅山在清軍入關建都北京之初,全國抗清之潮此伏彼起,氣勢高漲之時,涉嫌反清被捕,關押太原府監獄一年後,以「傅山的確誣報,相應釋宥」的判語釋放。可出獄後的傅山,反清之心仍然不改。 雄才大略的康熙帝在清政府日益鞏固的康熙十七年(1678)頒詔天下「學行兼優、文詞卓越之人」,「聯將親試錄用」。傅山被舉薦應博學宏詞試,稱病推辭,就是強行將傅山招往北京,仍繼續稱病,卧床不起,拒絕參試。甚至在皇帝思准免試,授封「內閣中書」之職時仍不叩頭謝恩,仍自稱為民,避居鄉間,同官府水火不容,可見傅山「尚志高風,介然如石」的品格和氣節。 在學術和學術思想上,傅山的學問文章,追蹤當時的進步思潮。獨辟研究子學的途徑,成為清之後研治諸子的開山鼻祖。傅山的詩賦,繼承了屈原、杜甫以來的愛國主義傳統,他主張詩文應該「生於氣節」,以是否有利於國家和民族為衡量標準。傅山一生著述頗豐,可惜所著宏論,大都散失,只存書名和篇名,留存於世的僅《霜紅龕集》和《兩漢人名韻》兩部。傅山的書、畫,善學妙用,造詣頗深。其知識領域之廣、成就之大,在清初諸儒中獨領風騷。其書出顏真卿,以「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於直率毋安排」自成一家,被時人尊為「清初第一寫家」。其畫之藝術境界頗高,所畫山水、梅、蘭、竹等,均精妙,被列人逸品之列。《畫征錄》就說:「傅青主畫山水,皴擦不多,丘壑磊珂,以骨勝,墨竹也有氣。」總之,傅山的字畫均滲透品格孤傲崇高的氣節,流溢著愛國主義的氣息,在中國古典書畫藝術中,博得後人的高度讚賞。傅山在醫學上,也有著巨大的成就。他內科、婦科、兒科、外科,科科均有很高的技術,而尤以婦科為最。其醫著《傅氏女科》、《青囊秘訣》,至今流傳於世,造福於人。 傅山作為封建社會中的知識分子,一生中處處表現了堅韌不拔的戰鬥精神。他那種「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格和氣節,毫不愧對「志士仁人」的評價。 結束之語「文躋九原,雅出秀容」。忻州乃背靠九龍,有吞雲吐霧之氣;形若卧牛,有固若金湯之態;渴飲牧馬,乃豐茂富庶之地。回望忻州老城,感慨萬千。在幾年前《忻州老城》的老照展覽,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雲山的高度重視和深切關懷。親筆題寫「忻州老城」四字,可見他對弘揚民族藝術、延續中華文脈、保護文化遺產的一片深情厚誼和對故鄉的一片赤子深情。在《忻州老城》的老照展出後,一撥兒一撥兒的人像趕廟會一樣地聚於展覽現場,聚了又散,散了又聚。聚的時候帶著驚喜,帶著追憶;散的時候帶著惋惜,帶著失落。最令人扼腕的是老城的南北大街。那條曾經承載了「北晉商」 的厚重商賈文化史;1949年老城解放那一天的情景栩栩如生;抗美援朝中群情激昂的場面歷歷在目;「文革」中小將們的表演活靈活現的明清商業街。在「崇禎十七年(1644)正月十六,賊(李闖)至忻,官吏迎降。」州城毫無損壞(《明史》載),在八年抗日戰火中仍然未毀,十年文革破四舊時,也只打了些獸嘴、貓頭、滴水,卻在舊城改造中損壞城了一片廢墟。使我們的城市丟失了歷史文化的靈魂。切莫再毀壞這座始建於東漢,稱九原縣城,南北朝時謂秀容城,隋朝始稱忻州。金元時期,因戰亂,忻州城遭到了毀滅性破壞,明清以來曾三次大規模修建,才形成解放初期的忻州老城了。請將歷經風雨滄桑有幸留存下來的如北城門樓、秀容書院、興國寺、關帝廟、三家店等古建築加以保護吧,不然我們還有什麼值得留給我們的子孫後代呢? 回望忻州老城,懷戀那「日暮九龍原上望,萬家鱗次水煙中。」、「絕似江南風景好,煙波只欠釣魚船。」的美景。遺憾啊!遺憾!!古城啊!古城!!
推薦閱讀:

閻錫山為忻州人民帶來哪些貢獻?
忻州打地
忻州
忻州人怎麼看待閻錫山?
忻州警方通報「打黃賭賭鏟源頭」等專項行動戰果

TAG:忻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