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秦漢時的呂家軍(三)

按上文所論,呂澤在劉邦定天下的過程中功勞很大,但他得到的酬謝似有過低之嫌。是不是劉邦太寡情薄義了?這個問題似乎在當時已被巧妙地解決了。劉邦在滅秦後,被封為漢王,這裡當然有呂氏的一份功勞。按呂澤在反秦戰事中的功績,其不被封王,已是不平,對此,劉邦自有一套辦法讓其心服。呂澤至霸上,即被封侯。他的功勞不是封侯所能解決的。因為他可能的部下陳豨、靳歙也封了侯。於是,劉邦又封呂澤之父呂公,也就是劉邦的岳父為臨泗侯。須知,在眾多有功將領都沒有封侯的情況下,給無尺寸之功的呂公封侯,等於是給了呂氏一帖安慰劑。  這種做法是有前例可循的。項梁戰死後,楚懷王主持楚國軍國大計,收呂臣軍而有之。就在這個時候,他封未有尺寸之功的呂臣之父呂青(《功臣表》作呂清)為令尹,地位反在反秦有大功的呂臣之上。呂臣居然也安之若素。漢定天下後,呂清降漢,受封為新陽侯,而劉邦的老上級、老戰友呂臣,卻只能世襲其父的爵位(《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這充分說明,這種做法在當時是能行的通的。平定天下後,呂澤之弟呂建成,根本沒有什麼功勞,也被封侯,這也是對呂氏在戰爭中的貢獻的一種酬謝形式。  順便說一下,有關呂公嫁女與劉季之事,史稱其慧眼識英雄。其實這個傳說可能是呂太后抬高自己的一種宣傳。因為呂太后之妹呂須,就嫁給了樊噲。而樊噲的出身,一狗屠而已。可見呂后嫁劉,並沒讓劉佔到什麼地位上的便宜。但呂氏家族人丁興旺,或為日後劉邦成大業極有幫助。從《功臣表》可以看出,呂姓封侯之人為數不少。儘管不能說這些呂姓之人均是呂澤一宗,但其出身地望均為豐沛,則其為一族是可能的。  五、 漢初政治與呂氏的結局  筆者以為呂澤在秦楚之際功勞甚大,但呂氏之功有幾處不可解。若依筆者所論,呂澤之功都足以封王,而其生前並沒有享受封王之榮耀,直到其死後很久,才由呂太后追封為悼武王。因此在筆者所論中,如同《史記》將一些不完全屬於韓信、曹參的功勞收歸二人所有那樣,肯定也會將一些原本不該屬於呂澤之功歸到了他的名下。這是因為史料闕如,而無可奈何的事。考慮到其部下丁復、蠱逢受封戶數之多,作為主將的呂澤則有低封的遭遇。據有關記載,劉邦建國後有廢太子改立戚夫人所生子如意的打算,壓低呂氏功勞或與此有關聯。而最終劉邦未能如願以償改立太子,也與呂澤的戰功及其屬下眾多有關。  儘管漢初改換太子事件中傳聞甚多,但此事肯定是有的。劉邦以太子劉盈孱弱為慮,欲以戚姬所生子如意替代之,遭到眾大臣的一致反對。在這種廣泛的反對聲中,是否有呂氏的影響在內,值得考慮。《留侯世家》記張良閉關修練以避免為此事表態,因遭呂后兄呂建成的劫持而開關主持其事。因此,呂氏家族肯定動用了一切手段,力圖保住劉盈的太子之位。而劉邦方面又不得不考慮呂氏的勢力,從而使自己的打算徹底落空。因此,呂澤的薄封,就可能是劉邦在立嗣之爭時出於權宜考慮的結果。應該看到,由於共同參加了反秦及楚漢戰爭,呂澤與劉邦陣營的眾多武將有著相當深厚的感情,大家也願意為老戰友抗顏犯上。但事成之後,尤其是呂太后執政時期,呂氏家庭的勢力驟然膨脹,則使得原本不錯的同僚關係終於惡化,最終造成呂氏滅族。  呂太后稱制時期,以呂代劉的用心已毫不掩飾,而劉邦給眾部下的恩情始終存在,這就造成了以擁呂還是擁劉的兩大政治集團。呂太后大封呂氏子弟,其家族稱王者達三人之多,而且又有多人寸功未有,得以封侯。此等行徑肯定要觸怒為漢家打天下出生入死的已封功臣和未及封侯的戰將(漢文帝時,又對參加戰爭的武官論功行封)。據說劉邦去世時,呂后曾動了誅殺大臣的念頭,這肯定會使眾大臣對呂太后離心離德。呂太后害死三個趙王的罪行,無疑給劉邦的老部下心中留下了巨大的恐慌。待呂太后本人去世,朝廷大權落到了呂氏子侄手中,眾功臣肯定擔心三趙王的悲劇會在自己身上發生,於是,眾人合力滅了呂氏。滅呂氏之後,為了消除呂氏的影響,漢朝廷上下或開始將呂氏的戰功從史冊中有計劃地刪除。最終造成了史料的殘缺。  也許有人會說,同樣是捲入政治糾紛,同樣是史料明顯殘缺,為什麼同為政治鬥爭的失敗者韓信的功績並未受到削弱,而獨獨缺了呂氏之功。這裡的原因可能是,韓信等人的罪名,即使在當時也是不被普遍接受的,至少是一種將信將疑的狀態。從有關漢初謀反事件與史料的關係,似能理出一個大致脈絡,即凡是可以有確鑿事實的反叛,其人之功多從史料中略去,而只是懷疑其叛者,則多保留了他們的功勞。可以確認的反叛有韓王信、黥布及陳豨,這三個人在楚漢戰爭中的功勞就不見了。可以肯定,此三人能得到重用,乃至封王,如無大功是不可能的。從其反叛後,劉邦親自挂帥出征一事來看,這三人的作戰能力也是相當強的,以至於劉邦不敢掉以輕心。至於盧綰之反,亦屬真實,也不見其有什麼具體功勞被記載下來,其情況與前述三人又有區別。其傳記資料中已明確說是因為與劉邦關係好而封王,則其原本就功勞甚小,不得與前三人模擬。反觀韓信與彭越,其是否反,則難說的很,其罪名多半是莫須有,不足為憑。故官方檔案中沒有削刪他們的功績。尤其是韓信,他的死罪原本有冤屈的成分,故朝野上下默認了他的功績,不僅使其戰功得以在功勞薄上體現出來,甚至於還可能將其它政治鬥爭失敗者的功勞合併到他的名下。比如今天我們看到的《史記》,就把定魏、定代、定趙、定齊之功全歸了韓信,而《功臣表》並不支持這種記錄。之所以要說這些關聯不大的人和事,只是為了說明漢代因政治鬥爭的關係,存在削刪檔案的事實。那麼,眾功臣合力滅了呂氏,對於呂氏在戰爭時期的功勞予以有計劃的削刪,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於是,造成了今人對呂氏在戰爭年代中做過貢獻一無所知。以上見解當否,還望有識賜教。
推薦閱讀:

繁榮發展的「秦漢金銀器」
周秦漢唐的文件夾【星座】
歷史的啟示:秦漢、隋唐之鑒
中華文物典藏之玉器篇 秦漢之三

TAG:秦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