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軍的軌道中國--葉檀20130614--來源:南方人物周刊
葉檀(2013-06-14 01:17:40) 2013/6/14南方人物周刊
中國在成為軌道上的國家的同時,中國高鐵的重要操盤者之一劉志軍走上被告席。顯示無法治、無肅貪的威權政府將引發怎樣的建設成本。
對於劉志軍的結局並無必要過於關注,從2011年2月宣布因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檢查起,劉志軍已喪失了所有的權力,成為事實上的階下囚。
圍繞劉志軍案,有三個問題值得關注,如果反省得宜,並且進行嚴格的制度堵漏,可以成為所有威權政府規範運作的範本。
第一個問題,不能解決貪腐問題的威權政府運作成本有多高。
針對劉志軍案,檢方掌握了充足的證據,涉嫌犯罪的案卷材料共477卷,收受邵力平、丁羽心等11人財物合計6460.54萬元。案發後,劉志軍受賄的贓款及其濫用職權造成的損失被司法機關全部追繳,其中僅房產就有374套,人民幣超過8億元。由於原鐵道部查處的是一連串的窩案,可以肯定的是,貪腐所造成的損失絕不止區區數百套房子,以及劉志軍與原「中國高鐵技術第一人」張曙光擁有的幾十億元人民幣。
由鐵道部資產改制而來的中國鐵路總公司負債2.6萬億,今年以來頻頻傳出「鐵總」要求豁免原鐵道部債務的消息,不要說償還本金,連債務利息都還不起。納稅人的錢一定會填入海底的無底的黑洞。可怕的是,沒有人能夠清算這筆細帳,一家承諾中國最重大工程、軌道上的中國的承建者與主管者,居然沒有基本的成本收益意識,讓人驚出一頭冷汗。筆者曾經詢問一位鐵路配套商,他的回答是層層轉包後,一半以上成為說不清道不明的沉沒成本,僅備為一說。
不僅如此,貪腐盛行的結果是質量、管理瘟疫的蔓延,由於金字塔底層的公司必須像周扒皮一樣剋扣才能略有贏餘,未來的質量風險可想而知,我們處於大建設時期,留給後人的卻是車一重橋就塌、風一大屋就垮的有毒資產。再過十年、二十年,中國會不會進入質量事故高發期?國人被數不勝數的橋脆脆、樓垮垮、地下水缺失的下沉式地陷所包圍?這是挖制度漏洞的長期犯罪。
第二個問題,通過劉志軍案,能否堵住未來的制度性高風險?
即使劉志軍下台,我們得承認,相關部門的權力依然極大,無論是貨運的審批、客運的調度、高鐵車站的設立,雖然現在稱為鐵路總公司,公司的權力從鐵道部讓度而來。貨運引入民資的市場化改革只初見端倪,客運改革更是八字沒一撇,如何保證不產生第二個劉志軍,堵住中國公共建設高得令人髮指的運營成本?是中國將會長期面對的問題,劉志軍等案件說明,僅靠官員道德發現,很不靠譜。
在威權社會,要堵住制度性的貪腐漏洞,只有兩個辦法。或者像新加坡一樣法治至上,對犯奸作科者鞭刑伺侯,絕不含糊。新加坡政府強勢,淡馬錫等國企強大,但在實踐中堅決執行法治至上、法律公平的原則,政府不干預微觀經濟運作,只看每年的贏利報告與結果。另一個辦法是如上世紀60年代的韓國朴正熙政府一樣,政府主導經濟規劃,同時厲行反腐,誰要是腐敗一旦查知,沒有二話,大刑奉上。
無論是新加坡,還是朴正熙時代的韓國、蔣經國時代的台灣地區,都是所謂嚴厲的訓政時代,韓國與台灣地區在經歷訓政時代後,較為成功地轉向了新的憲法主導國家的時代,與孫中山先生所說的三階段論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成功的威權政府與阿根廷與巴西,具有同樣的特點,強勢政府主導經濟暫時獲得了經濟奇蹟,政府卻不能維持經濟發展最需要的法治與公平環境,軍政府或者某個團體異化為國家利益本身,為了自身利益,與權勢階層狼狽為奸,對顯而易見的不公平視而不見,既不尊重法律,也不想建立相對獨立的廉署體制,為了以防萬一,把自己的子弟送回歐洲母國。毫不奇怪,與日本、韓國等國家不同,這些國家的經濟奇蹟泡沫崩潰後,大城市周邊無不鑲上了永不消退的貧民窟金邊。
第三個問題,中國新型的公平的市場體制能否建立?
這決定了中國經濟、中華民族的未來,法治政府不建立,我們目前累積的財富,不過是為未來移民出去的第三國積累而已。
劉志軍的貪腐目錄中,有人民幣、美元、歐元等中外紙幣,也有房產、股票、理財產品、書畫、飾品等多種投資工具,不出意外,劉氏家族早就在美國等境外進行了大筆投資,高等貪官在國際化時代的全球視野躍然紙上。對於政府、這位極有能力的官員自身,均屬大悲劇。
訓政階段,如英國在香港、朴正熙在韓國,嚴厲反貪是必須的,反貪之後是法治與法條執行的公平,沒有立法、執法、法律公平,就沒有公平的基礎。
推薦閱讀:
※林俊傑家庭背景怎麼樣?
※蔡嵐工筆白描人物 2
※有沒有像乾隆這種本身就不是個名字卻一直被當成名字用的現象?
※藏拍·人物|劉國玉,焦墨風骨立乾坤
※6.《道德經》講了什麼?為什麼它廣受推崇?